手机阅读

春耕劳作心得体会实用 春耕劳动的心得体会(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7:10:44 页码:14
春耕劳作心得体会实用 春耕劳动的心得体会(四篇)
2023-01-09 07:10:44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春耕劳作心得体会实用一

今年2月19-21日,市农业局由局领导带队组织了七个检查组,分赴11县市区进行了春耕备耕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全市各级能够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工作的部署,立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郴州农业产业转型力度,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部署早、措施硬、工作实,确保全年农业工作开门红。

一是工作部署早。1月23日,市农业局即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业工作暨蔬菜产业现场会议,印发了《20xx年全市农业工作意见》,提出了我市20xx年的农业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及工作措施,对全年农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春节前,根据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先后制定下发了《抓好20xx年粮食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抓好20xx年全市蔬菜工作的通知》、《20xx年郴州市进一步做好湘米产业工作的意见》、《20xx年郴州市农业依法行政工作方案》、《20xx年郴州市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20xx年郴州市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20xx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对粮食、蔬菜和油菜生产及科技服务、农业执法等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在春节前后都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学习贯彻各级党委政府政府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谋划全年工作,狠抓各项措施落实。20xx年度湖南省财政预算农业专项项目申报工作也将在2月底完成。

二是计划落实好。目前,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计划已全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已初步落实粮食生产面积545.26万亩,比去年增加23.09万亩,其中早稻xx1.99万亩、增加5.88万亩,中稻面积66.53万亩,同比持平,双季晚稻185.29万亩、增加8.35万亩,玉米93.63万亩、增加7.44万亩;蔬菜复种面积计划144.32万亩,增加9.11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4.08万亩,专业菜地扩补计划初步落实xx700亩,全市还规划了50个直销店建设;水果总面积计划88.94万亩,增加2.66万亩;茶叶总面积计划29.47万亩,增加1.59万亩。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建设项目部署到位快,创建粮食高产示范片、专业蔬菜基地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三项纳入全市20xx年“民生100工程”建设的项目,蔬菜、果园、茶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及早稻集中育秧示范都已确定了建设地点,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三是农资供应足。主要农资储备情况,农户农资储备不多但市场准备充足。从各县市区汇总情况看,磷肥已贮备43298吨、钾肥已贮备26879吨、早稻种子已贮备20xx吨、杂交玉米种子已贮备xx35吨,同比均增加10%左右;氮肥已贮备63011吨、复合肥已贮备42771吨、农药已贮备xx48吨、农膜已贮备xx96吨,同比基本持平。从对市城区7家农资企业的调查情况看,种子、肥料均储量增加,货源充足。目前无论早、中、晚杂种子还是玉米种子均有足够储备,现有种子供应完全能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要。肥料方面,库存加上补货总体上能满足春耕需要。各地农药、化肥、种苗等农资价格有涨有跌,但总体上稳中有降。水稻种子除专有组合和晚稻杂交稻组合略有上升外,早、中稻杂交组合价格略有下降,杂交玉米种子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农药、农用膜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尿素、高浓度复肥因冬储时出厂价较低,下降幅度达5%以上,是近几年少有现象。

四是技术服务实。2月上旬,为有效应对前段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市农业局根据省厅统一要求,下发了《关于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积极指导农户加大田间管理力度,落实各项应对低温阴雨天气措施,尽力降低不利气象条件对冬春农业生产的影响。为确保20xx年春耕春播工作顺利开展,积极组织开展冬春科技大培训,印发了《关于开展冬春科技大培训行动的通知》和《关于认真落实早稻集中育秧联络员制度的通知》,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部下基层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科技示范户指导员培训、基层农技站站长培训、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等。在冬春技术培训,共开展技术培训6.6万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17.6万份。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计划推广面积473万亩,拟推广配方肥6.5万吨,已落实配方肥1.5万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计划推广面积xx5.8万亩,已落实面积50.9万亩。今年全市蔬菜生产形势良好,油菜生产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减产,

五是农资监管严。加大了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对种子、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重点加强了对农资批发市场和乡、村农资集散地的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春节前后,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53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645个,对不合格的种子、农药、化肥进行了查处,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6起,查处假劣农资种子1吨、农药400件,涉案农资总值1万余元,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确保了农民利益和春耕生产安全。

1.基础设施仍然较薄弱。主要体现在农田灌溉设施不断老化,局部地方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有的地方通过水库加固,储水功能得到了保障,但配套水渠没有修缮,浇灌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低产农田改造缺乏统一规划与依法监管,项目技术性不强,耕地地力实现不了项目目的。

2.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目前耕地流转政策措施不健全,造成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农民种不种田都能拿到国家的粮食直补资金,同时担心政策变化,部分农民宁愿田土抛荒也不愿意流转出去,流转意愿低;二是签订的合同期限普遍较短,大部分流转到种粮大户的耕地都有是采取一年一定的形式,致使有的农户随意提高流出土地的承包费,流转难度大;三是由于一年一定的土地流转形式,种植大户没吃定心丸,不注重对土地投入,甚至采取掠夺经营,造成地力下降,流转效果差;四是一些地方基本农田和土地流转后改做了苗木生产等其他用途,非农化现象严重,流转后果忧。

3.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当前农业生产投入的主体仍以农户为主,在完善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上,难度较大,农业生产效益增长较为缓慢。种植大户积极性高,但也受制于资金短缺的影响,机械化、组织化水平不高,发展较慢。

4.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目前在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妇女,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意识差、水平低,我市大范围、大面积农业生产还是分散经营,各自为战,较难形成规模经营。同时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利益联结和运行机制上还缺乏凝聚力,实际发挥作用有限,产业化经营受到制约。

5.集中育秧操作有待规范。随着集中育秧力度加大,早稻杂交种子的政府采购份额增加,有企业反映采购过程存在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且集中采购的种子与部分种植农户的愿望不一致,催好芽的种子被农户弃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1.加快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整合中小型水利改造、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和机耕道路建设等农业项目,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避灾、减灾、防灾能力,避免因设施不全而致耕地抛荒、生产受损等。

2.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要深入贯彻落实20xx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尤其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规范流转行为,支持耕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鼓励发展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规模效益。

3.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等生产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措施,尤其要加大对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要坚持谁种粮、谁得补贴的原则,积极探索粮食生产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方式、方法,真正把补贴补给种粮的农户手中,确保补贴资金发挥实效,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4.积极强化农业生产服务。要大力普及高产优质新技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展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好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加大科技入户率和新技术普及率。工商、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农资价格监测,防范乱农资市场价格行为,农业、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要加大农资打假力度,确保假劣农资不下田。进一步。

5.加快扶持种子企业发展。我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和销售曾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已成全面下滑趋势,目前全市仅有一家注册的种子企业,产量只占全市需求的四分之一左右。为充分发挥我市种子生产基地优势,保障用种安全,建议在政策、技术、资金上加大本土对种子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

主题春耕劳作心得体会实用二

为推动春耕生产有条不紊进行,xx县积极采取有力措施。

1、该县在“春耕”和“两会”期间,采取发放安全资料、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手机等宣传手段,大力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农机户广泛宣传有关农机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春耕”期间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

2、我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平安农机”示范村的作用,推动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进村、到户、入校,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3、加强对合作社和服务组织成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4、结合本县实际,在农机手中开展农机人员“一反两讲”的宣传教育,做好“去极端化”工作。

一年之际在于春。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县监理站站长为副组长,各乡镇副中心主任及县站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深入传达学习“春耕”和“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的会议精神,制定“两会”和“春耕”期间农机安全大检查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内容和要求,切实确保该时期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落实。

。针对“春耕”期间农时紧、任务重,农业机械作业量和流动性大,转移频繁,该县紧密结合“春耕”农时特点,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体要求,积极组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针对“春耕”期间农村出行人员增加,农资交易和农资货运任务繁忙,安全隐患增多的特点,加大田检路查力度,深入乡村、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场所,加强隐患排查,开展安全执法检查,重点纠正超载、人货混装、非法载客、无牌无证行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病车上路等违法违章行为。同时,统筹安排好农机检审工作,认真做好拖拉机尾部反光膜粘内贴工作,全面排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强化源头管控。

一步加强节日期间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农机安全生产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做到人员到位、通讯畅通、责任落实,及时掌握农机安全生产动态,严格农机事故报送制度,坚决杜绝迟报、漏报和瞒报农机事故的现象。

主题春耕劳作心得体会实用三

在鄞州区姜山镇蔡郎桥村,数百亩连片的农田里,一台台耕田机正抓紧翻耕,为播种早稻做准备。但种粮大户卢方兴这时却无暇顾及这里的翻耕情况,正忙着在不远处的育秧室里查看育秧进度。老卢说,他今年准备了比往年更多的早稻秧苗,把去年田里欠下的“债”给补上。

卢方兴口中的“债”,可不是欠了谁家的钱,而是去年没来得及种到地里的冬粮。往年,老卢在收了晚稻以后总再会种一季小麦,可去年因为雨水太多,“影响了晚稻收割不说,就连许多小麦都没来得及种。”

“冬粮没种下去,自然要用早稻来补。”卢方兴说,现在农田流转成本可不低,不能白白地荒了这一季!“我要赶紧种上早稻,争取把损失补回来。”

在高桥镇岐阳村,种粮大户冯明亮有着不一样的打算。和卢方兴不同,去年他勉强种下了小麦,但眼下的长势不算太好。“如果把小麦翻耕掉,重新种早稻,会不会收成更好。”冯明亮就此咨询了鄞州区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孙健。

“把长势不好的小麦翻耕重新播种早稻,是可行的。”孙健建议冯明亮,但最好再观察一段时间,等到四月中下旬,再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要重新播种早稻。“如果每亩小麦收成预估能超过350斤,够收回种子、化肥等成本,就不建议翻耕种早稻了。”

其实,不单卢方兴这一处,我省不少地区去年冬季粮食生产都受到了阴雨天气的影响。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岳钧说,按照省里“冬季不足春季补”、“春粮不足早稻补”的思路,各地农业部门都在鼓励农户抓紧开展粮食生产工作。

一大早,姜山镇狮山公园广场,春耕生产现场会的农机展示区里好不热闹。农户们对展示的各类农机流露出浓厚的兴趣,有的登上驾驶台体验,有的忙着咨询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这台农机不错,能省不少人工!”有着20xx多亩稻田的种粮大户车友兴绕着一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转了一圈又一圈,煞是喜欢。可一打听才知道,这台农机要价10多万元呢!车友兴觉得有些贵,不免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这时,一起前来看展的同村农户许邦杰在一旁做起了参谋。“老车啊,我觉得你还是该买一台!”他说,“有了它,你自己能省下几十个人的劳力不说,还能把设备租给我赚一笔服务费,一举多得。”

“机器换人”已成了鄞州农业的新风尚。不单大户忙着添置农机,中小农户也能享受社会化农机服务。在鄞州创宁粮机合作社,28台每台每次能烘干10吨稻谷的烘干机一字排开,场景煞是壮观。农户徐夫根告诉记者,去年雨水多,收割起来的晚稻很潮湿,多亏这里帮他们烘干,才避免稻谷出现霉变。

“这还不是我们鄞州最大的集中烘干点,另一处更大,一天能烘干粮食1000吨。”鄞州区农林局局长杨国财告诉记者,鄞州现在的日稻谷烘干能力已经达到3000吨,按目前当地的粮食生产规模,基本上不用担心稻谷收获后的烘干问题。

“这个水稻品种产量高,效益好,大家都来试试!”在姜山镇成人学校3楼,宁波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蔡克峰用最简单的开场白开始了一堂杂交水稻推广课。“今天我重点要推荐的就是新品种杂交稻‘甬优1540’。”蔡克峰挥舞着手中的几袋稻米种子样品说,这个品种产量高,抗性强,不易产生病害,而且米质也更好。“更重要的是,这是早熟品种,有利于大家安排茬口进行轮作。”

在满满一教室农户中,种粮大户许跃进听得格外认真,全因他已经尝过了新品种的甜头。几年前,老许听了农技专家的推荐,种了新品种杂交水稻“甬优12”,有了最高900多公斤的亩产。许跃进说,多亏那个新品种,他每亩才能多赚200元。“这次的新品种也是‘甬优’系列,我也想带回去,先种几十亩试试。”

课程结束后,一些农户聚到了鄞州惠多利植保专业合作社,围在一起,参观学习一项集中育供秧的新技术。厂房的中央,只见一条流水线机械正忙碌地运转着,加土、播种、洒水、整形,一气呵成就播好了一盘盘的谷种。流水线的末端,工人们将育秧盘一摞摞地叠起,然后由叉车送入恒温育秧室。这高效的流程让农户们啧啧称奇。

合作社负责人冯幸峰说,今年也是他们第一次尝试这种立体式育秧技术,是省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根据在诸暨反复试验的结果建设的这条流水线。通过这项技术,谷种在恒温育秧室里进行催芽,两个昼夜就可以移栽到大棚里,不但效率更高,出芽率也更高,能为农民节省用种量。

“这项技术只是我们在全省创新和推广农业服务的一个小样本。”省农技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开展,粮油专家们也忙碌起来,到田间地头将这些种粮良法传授给农户,助农增产增收。

主题春耕劳作心得体会实用四

开春以来,黔东南州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把加强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多举并措迅速掀起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热潮。

一是春耕备耕早部署。1月19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召开了全州农业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并对20xx年全州农业工作进行工作部署,对春耕备耕工作做了安排。2月4日,组织参加全国春管春耕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视频会议,按照会议精神迅速安排落实全州春耕生产工作。

二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迅速组织干部、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的“三查”活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田间管理方案,做好肥水管理,促使苗情转化升级,增强抗病抗灾能力,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三是全力抓好春播生产。当前全州各级农业部门把春播面积作为做好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一环,加大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春耕生产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节本增效。

四是为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和开展农作物生长监测工作。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实时、定点、动态监测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准确掌握农作物生长进程,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管理优势,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加强与气象、抗旱防汛等部门的联系,推动业务交流和信息沟通,准确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认真做好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灾害损失。

五是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提高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组织农民生产,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来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建立一批具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品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是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行情,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执法大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促进优质农资供应,维护农民权益,打假护优保春耕。

七是进一步加强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储备、调运工作,保证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截止2月22日,全州共完成犁田22.38万亩,犁土24.43万亩。已春播总面积达到129.94万亩,其中春播蔬菜15.74万亩,其他春播作物9.02万亩,种植马铃薯100.12万亩(包括上年秋冬种的马铃薯面积)。全州化肥储备量9.47万吨,农药储备量352.05吨,农膜储备量703.2吨,杂交水稻种子储备量1116.67吨,杂交玉米种子储备量619.5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