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01-08 11:39:17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青岩心得体会范文一
其实小镇有特色且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还有很多。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 (当地人称黄家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由于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所以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寺庙、城门,这些主体建筑在袅袅炊烟缭绕中屹立着,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古老故事。让人诧异的是,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
也就是说,小镇中既有佛教徒、又同样盛行 天主教和 基督教,无法得知的是这样的“三教并存”现象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但据镇上人说,每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庙里的香火是不会断的,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而除了寺庙、教堂,镇上最有文化代表性的东西可能就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牌坊,据说古镇原来是有8座石牌坊的,由于历史原因,只留下三座了,它们分别是北门 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南门内的“赵伦理百岁坊”和靠近定广门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其中以节孝坊的建造最为大气,坊的上方甚至还镶嵌着圣旨立匾。更为戏剧化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教堂就建在象征东方传统思想的节孝坊对面,高高尖顶屹立了百年之久,这种参差交错的不对称美以一种强烈的反差,被渲染到整个文化气氛中,所以在这里看似激烈的文化宗教冲突,却空前地融合起来,让人不得不感叹此弹丸之地内的文化包容性是多么神奇。
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李克农亲属曾居处:位于青岩镇北街10号,1939~1941年李克农等共领导人的亲属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邓颖超之母曾居处:位于南街75号,邓颖超之母杨振德女士1939~1941年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经营快餐;周恩来总理之父曾居处:位于青岩背街2号,1939~1941年,周恩来父亲周懋臣老人曾在此居住,现已对外开放。
这里真是石头砌就的世界。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宽阔而平坦,洁净得一尘不染。民居则是石瓦、石墙、石凳、石磨。区别只在于富人家的墙用青条石砌就,穷人家的墙用碎石片叠成,只是年深日久,这些房子愈显得低矮破旧了。置身在这冰冷坚硬的石的世界中,自然更渴望温馨。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小院中广植花木,透过小小的门框,可以看到里面一派姹紫嫣红。谁说这里的人们不懂得创造美、欣赏美呢?
小镇的格局也很简单,古驿道是其中的主干,两边则是一条条小巷,它们也同北京的胡同一样,幽深而安谧,走在里面,顿生远离尘嚣、遗世独立之想。更何况这小镇是依山而建,随高就低,走起来就更有一番乐趣。
当年,南来北往的客商带来的不仅是各种货物,还有不同地域的文化。如今,繁华虽已散尽,却留下了几处朱门高墙的会馆和几处佛寺、道观和天主教堂。但它们仅是外地游客的参观景点,对当地人来说,他们引为自豪的只是一座状元府。
所谓“府”,其实只是一座残破的小院,内有一排低矮的三楹瓦房外加一间厢房而已。屋里摆放着几件当年的旧家具和有关状元郎的史料。从史料上看,他的政绩实在平庸得无可称道,但他的科考经历很富于传奇色彩:在会试时,他仅名列第297名,但在殿试时,他竟奇迹般地考了第一名,成了新科状元。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年高考前夕,贵阳市的家长们总要带着孩子驱车来此叩拜。平日寂静的小镇顿时一派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有时竟然路为之塞。看来,只要我们不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我们的同胞就仍旧会这样活见鬼,总希望从这位科场宠儿的身上乞得几分“文运”。
离状元府半里许,是一座道观,它由江西会馆改建而成,至今仍保留着原来的建筑风格。正殿对面的戏台雕梁画栋,朱栏飞檐,十分精致,只可惜当年台上竹肉齐发、台下觥筹交错的场面已不可复见了。进殿后,不觉哑然失笑,原来那上面赫然端坐的,不是惯常的三清四帝,而是那个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闻名的刘安。平心而论,想靠着裙带关系而“升天”,也确是人之常情。大观园里的宝姑娘,不是也说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类的话吗?只是相对于宝姑娘的委婉得体,这里就表露得太过直白了,所以总不免让人觉得有几分粗俗。
由此想到了 云南的 丽江、 山西的 平遥 。它们都曾因荒僻而存留,又因存留而成为游览胜地。一部盛衰史,正好反映了社会的沧桑巨变。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商业气息也日渐浓厚,在平遥,看着沿街那些鳞次栉比的铺面,觉得这座古城其实只剩下一具躯壳。而看到了这保留着更多原貌的小镇,才觉得是在翻看一页早已逝去的历史,从而油然而生几分感慨,几分苍凉。
最新青岩心得体会范文二
青岩镇,是明清时期的一座古镇,距贵阳约60华里。它地近苗乡,以前曾是军事重镇,用以镇压苗民起义;它又曾是远到川、湘、滇、桂的通衢,往来的商贾都要由此经过。
其实小镇有特色且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还有很多。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 (当地人称黄家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由于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所以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寺庙、城门,这些主体建筑在袅袅炊烟缭绕中屹立着,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古老故事。让人诧异的是,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
也就是说,小镇中既有佛教徒、又同样盛行 天主教和 基督教,无法得知的是这样的“三教并存”现象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但据镇上人说,每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庙里的香火是不会断的,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而除了寺庙、教堂,镇上最有文化代表性的东西可能就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牌坊,据说古镇原来是有8座石牌坊的,由于历史原因,只留下三座了,它们分别是北门 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南门内的“赵伦理百岁坊”和靠近定广门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其中以节孝坊的建造最为大气,坊的上方甚至还镶嵌着圣旨立匾。更为戏剧化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教堂就建在象征东方传统思想的节孝坊对面,高高尖顶屹立了百年之久,这种参差交错的不对称美以一种强烈的反差,被渲染到整个文化气氛中,所以在这里看似激烈的文化宗教冲突,却空前地融合起来,让人不得不感叹此弹丸之地内的文化包容性是多么神奇。
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李克农亲属曾居处:位于青岩镇北街10号,1939~1941年李克农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属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邓颖超之母曾居处:位于南街75号,邓颖超之母杨振德女士1939~1941年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经营快餐;周恩来之父曾居处:位于青岩背街2号,1939~1941年,周恩来父亲周懋臣老人曾在此居住,现已对外开放。
这里真是石头砌就的世界。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宽阔而平坦,洁净得一尘不染。民居则是石瓦、石墙、石凳、石磨。区别只在于富人家的墙用青条石砌就,穷人家的墙用碎石片叠成,只是年深日久,这些房子愈显得低矮破旧了。置身在这冰冷坚硬的石的世界中,自然更渴望温馨。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小院中广植花木,透过小小的门框,可以看到里面一派姹紫嫣红。谁说这里的人们不懂得创造美、欣赏美呢?
小镇的格局也很简单,古驿道是其中的主干,两边则是一条条小巷,它们也同北京的胡同一样,幽深而安谧,走在里面,顿生远离尘嚣、遗世独立之想。更何况这小镇是依山而建,随高就低,走起来就更有一番乐趣。
当年,南来北往的客商带来的不仅是各种货物,还有不同地域的文化。如今,繁华虽已散尽,却留下了几处朱门高墙的会馆和几处佛寺、道观和天主教堂。但它们仅是外地游客的参观景点,对当地人来说,他们引为自豪的只是一座状元府。
所谓“府”,其实只是一座残破的小院,内有一排低矮的三楹瓦房外加一间厢房而已。屋里摆放着几件当年的旧家具和有关状元郎的史料。从史料上看,他的政绩实在平庸得无可称道,但他的科考经历很富于传奇色彩:在会试时,他仅名列第297名,但在殿试时,他竟奇迹般地考了第一名,成了新科状元。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年高考前夕,贵阳市的家长们总要带着孩子驱车来此叩拜。平日寂静的小镇顿时一派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有时竟然路为之塞。看来,只要我们不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我们的同胞就仍旧会这样活见鬼,总希望从这位科场宠儿的身上乞得几分“文运”。
离状元府半里许,是一座道观,它由江西会馆改建而成,至今仍保留着原来的建筑风格。正殿对面的戏台雕梁画栋,朱栏飞檐,十分精致,只可惜当年台上竹肉齐发、台下觥筹交错的场面已不可复见了。进殿后,不觉哑然失笑,原来那上面赫然端坐的,不是惯常的三清四帝,而是那个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闻名的刘安。平心而论,想靠着裙带关系而“升天”,也确是人之常情。大观园里的宝姑娘,不是也说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类的话吗?只是相对于宝姑娘的委婉得体,这里就表露得太过直白了,所以总不免让人觉得有几分粗俗。
由此想到了 云南的 丽江、 山西的 平遥 。它们都曾因荒僻而存留,又因存留而成为游览胜地。一部盛衰史,正好反映了社会的沧桑巨变。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商业气息也日渐浓厚,在平遥,看着沿街那些鳞次栉比的铺面,觉得这座古城其实只剩下一具躯壳。而看到了这保留着更多原貌的小镇,才觉得是在翻看一页早已逝去的历史,从而油然而生几分感慨,几分苍凉。
最新青岩心得体会范文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各位前来青岩的朋友,下面就由小*我,带领大家移步青岩感受青岩古镇这座明代古城的沧桑与内涵,领悟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的冲击。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四大古镇之一,其余三个古镇是镇远古镇、丙安古镇和隆里古镇。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距今已经有635年的历史,它建于贵州建省之前,见证了整个贵州的风雨沧桑。
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23处已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漫步青岩,古色古香的古镇胜迹随处可见。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其中8座石碑坊现存3坊。这些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赵理伦百岁坊”是清朝光绪年间所建,造型独特,工艺精巧。最为有趣的是两侧石柱上的“下山狮”,最具匠心。中国绝大多数的狮子造型都是站着或者蹲着,这种下山狮的设计打破传统理念,充分体现当时的建造者们对于建造这座牌坊的重视和匠师的高超技艺。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刘海粟先生称赞这种工艺“实属罕见”。百岁坊的对面是定广门,它是青岩古镇的南大门,建于明天启年间,距今也已三百多年的历史。城墙依山势而建,蜿蜒曲折20xx余米,极富南方山寨城堡特色。城墙高4.5米,厚3.5米,城门洞上方镶嵌赵西林题的“定广门”三字匾额。定广门上敌楼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城门楼,叠梁屋架。站在城楼上,目之所及炊烟袅袅,草木葱荣,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反衬着当年的硝烟弥漫、战鼓喧天。
古镇上最有名的人物当数云贵第一状元赵以炯。现存的赵以炯故居始建于清代中晚期,为穿斗式悬山顶木结构二进四合大院,坐南向北,有朝门、两厢、正房、后房及全井、花园等。占地面积828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朝门是双开垂花门,高4米,宽2.1米。悬木制匾额上书“文魁”二字。北侧院墙内壁上绘制有百寿图,用各种颜色书写各种字体“寿”字100个,现存的有30多个。现在的赵以炯故居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青岩的魅力还在于在它小小的镇子里儒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并存。行走在青岩古镇您能领略不同的文化带给青岩的不同魅力。
游览了这么久,想必各位已经饥肠辘辘。青岩的美食一定会满足您的胃,也会满足您的心。青岩的卤猪脚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定会让您大快朵颐,酣畅淋漓;香甜酥脆、美味可口的百年老字号黄家玫瑰糖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浓稠挂碗、酸甜适中、回味悠长的青岩双花醋开了您的胃,醉了您的心。
感谢各位游客,希望青岩之旅带给大家的是欢乐、是美的感受,青岩古镇欢迎您的再次到来!青岩与我在这里等着大家再次重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科研心得体会.doc如何写(通用11篇)
- 学校乐团心得体会和方法 加入乐团的心得体会(6篇)
- 2023年员工礼仪心得体会怎么写(精选19篇)
- 2023年物理力学心得体会(实用14篇)
- 最新战斗班长心得体会(大全19篇)
- 最新训练尖兵心得体会报告(精选10篇)
- 军事法心得体会范文(实用10篇)
- 地铁应急心得体会和感想(精选14篇)
-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及感悟(汇总12篇)
- 拙政园的心得体会(汇总1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