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 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4:56:05 页码:10
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 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8篇)
2023-01-07 14:56:0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服饰的方面

1,适体性原则:要求仪表修饰与个体自身的性别、年龄、容貌、肤色、身材。体型、个性、气质及职业身份等相适宜和相协调 。

* 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原则;简称 t.p.o 原则,即要求仪表修饰因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使仪表与时间、环境氛围、特定场合相协调。

* 整体性原则:要求仪表修饰先着眼于人的整体,再考虑各个局部的修饰,促成修饰与人自身的诸多因素之间协调一致,使之浑然一体,营造出整体风采。

* 适度性原则:要求仪表修饰无论是修饰程度,还是在饰品数量和修饰技巧上,都应把握分寸,自然适度。追求虽刻意雕琢而又不露痕迹的效果。

二、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 ,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 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3)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 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 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

☆ 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不要跷“二郎腿”。☆ 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

☆ 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不要背在背后,也不要双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侧歪在一边。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顾客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各种不雅举止。不要当着顾客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拍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在场,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这虽然是一些细节,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顾客对你的总印象。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人前化妆是男士们最讨厌的女性习惯。关于这一点,惯例放宽了。女性在餐馆就餐后,让人见到补口红,轻轻补粉,谁也不再大惊小怪。不过,也只能就这么一点,不能太过分。需要梳头,磨指甲,涂口红和化妆时,或者用毛刷涂口红时,请到化妆室,或盥洗室进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气恼的一个习惯。

同样,在人前整理头发,衣服,照镜子等行为应该尽量节制。

关于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摘要:不同行业的人,对服装都有一定的要求。虽然美术教师该穿什么服装没有特定的限制,但笔者认为,在我们讲求时尚的同时,要考虑到教师职业的装束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教师的衣着应该适合职业特点、年龄特点,要注意颜色搭配,得体大方。

关键词:美术教师;衣着礼仪;依课穿衣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人的着装无论从色彩、款式还是面料上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灰蓝一片。中国教师的着装已展英姿风貌,尤其是美术教师,职业特性驱使他(她)们追求新潮的服饰、时尚的打扮,然而教师是公众眼中社会道德的主要传承者,有多少人认可这种教师穿着社会化现象呢?

笔者在农村、城区都任教过,农村学校对教师着装上的要求严于城区,教师一不注意就要被扣分,于是刚调回城时,发现校园流动着一道活动的风景:阳光下,打扮入时的教师,或裙翼摇曳,或网袜热裤,不禁让笔者想起农村学校苛刻的要求,一时慨叹起教师穿衣的区别来。面对要求差异颇大的城乡,作为一位美术教师,笔者提出质疑:美术教师如何面对着装礼仪?

结果分析,有这么三点值得推敲:①教师穿着对学生是有一定影响的。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如何,自然影响着仪表美。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学生影响较大。②57%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要穿统一校服,说明学生希望美术教师穿着富有个人特点,性格鲜明。这倒符合美术教师职业的特性。③大部分同学认为美术教师应该穿得青春、活泼、大方。

一、美术教师应打扮得庄重、漂亮、有时代感

根据李昌玉老师曾谈到中学生对教师仪表的看法分析,美术教师适宜的打扮是完全可能被接受的,而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庄重、漂亮、有时代感。

1.庄重

庄重,即整洁,美观大方,朴素典雅。教师为人师表,在追逐美的同时要尊重职业道德,不穿奇服,但也不要过分保守。新型教育需要新型教师形象,教师是学校的形象代表,某些学校发化妆品也就不奇怪了,鼓励教师有个清新的面容和打扮,使教师自信,让学生喜欢。

2.漂亮

(1)注重服装色彩搭配。服装的颜色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因为各种色彩在人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觉。[1]美术教师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应该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感觉,而“米黄”等舒适的浅色会给同事和学生带去温暖亲切、容易亲近的感觉。

(2)根据体形选择合身的衣服。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如果穿得不合身也就必定不美。”[2]这可以说是经验之谈,再美的服饰也要合身,像宽大冗长的哈韩哈日服装就不适合追求新潮的美术教师穿。

3.有时代感

美术教师可以“依课穿衣”(根据美术课内容选择搭配),效果更好。比如《中国结》一课,有位教师穿着唐装出场,扣子用的是小盘结,非常切合课题,教师本人也成为视觉中心。

庄重、漂亮又要有时代感,这是对师生进行调查时达成的共识,也是对美术教师着装礼仪的具体要求,符合美术教师气质与职业性质。

二、美术教师在着装上的避忌

(1)不戴、少戴闪亮饰物。水钻等容易折射光线的物品装饰性很强,但正因为其闪亮的特性,经常把孩子的视觉和注意力分散了,他们不听你在讲什么,而是盯着闪亮的东西看。

(2)不穿透视、半透视装。夏天,很多女教师喜欢穿黑色纱、麻制衣,甚至是半透视衣,如果内衣颜色反差大,就会给人不好的印象。

三、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

校方既不能对教师穿着太苛刻,也不能放任。有的领导自己佩带粗亮的手链却要求教师不能这样、不能那样。领导首先要起好带头作用,其次才能适当作要求。马卡连柯说:“无论对教师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其他成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双手清洁,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

教师这个为人师表的行业似乎暗示了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着装和打扮。[3]学生可以在美术教师的着装上获得如何审美、如何做人等学问,因为身教胜于言教。而且,美术教师的衣着打扮并不是个人审美那么简单的问题,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纯洁的学生。如果不加注意,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美术教师的着装是以符合教师职业形象为先提条件的。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让我们知道流行的并不一定是适合我们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穿着简洁舒适,稍化淡妆,举手投足间流露自然之美。

参考文献:

[1] 庄谐,等.中学生对教师穿着的看法[db/ol].

[2]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3] 任海峰.浅谈教师着装[j].科技信息(学术版),20xx(15).

关于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我作为一名选调生,能够参加市委党校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我感到这次学习培训的机会十分的珍贵,也感到了组织对我们选调生的重视与关怀。在学习培训中,我觉得自身的理论基础得到了加强,思维眼光得到了拓展,党性修养得到了锻炼,现将在学习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升理论知识水平,自觉加强党性锤炼

在党校培训期间,无论是在开学典礼仪式上党校领导的开学讲话中,还是在班主任老师对我们学员的鼓励鞭策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老师们的精彩讲解中,还是在我们的课堂和课后学习中,我都无不深切的体会到我们到党校来参加选调生班的学习培训,其首要任务和中心思想就是要在学习理解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现阶段所必须掌握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上,牢固树立起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加强我们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使我们在思想上、组织上紧紧向党靠拢,团结在党的周围,立下一生跟着党走的誓愿。

我认为要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运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建设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应当思考: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仅仅只是党史研究和理论学者的事情吗我们应当怎样来对待好学习“外国”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上传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时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精神。它新就新在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在总结我们党和世界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我们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高度做出战略思考和理论概括。把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全方位地联系起来,引入到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表述中来,这就赋予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以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党的领导作用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与时代发展新要求的统一,体现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自身建设的行动纲领。这样的认识和理解足以使我们从理论思维的高度上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二、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积极投身基层工作

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在做好基层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各各方面的动向,关注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社会转型正在逐步加深、加快 ,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群体不断多元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也日益复杂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迎面而来,在这种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我们选调生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应该如何定位?怎样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如何正确有效的作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在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在本次学习培训中有关重大现实问题的各个专题课程中,都在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用科学严密的理论知识、鲜活生动的实体事例和严谨有力的应对策略,来进行深刻的阐释、分析、论述,使我们在以后的基层工作中加深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掌握,对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更多更新的着眼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们的基层工作做出方向性的指导,使我们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有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等领域中的问题面前能够理清思路,把握问题脉络,更好完成我们的本职工作。

三、注重素质能力培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选调生可以说无疑具有深厚的学历资本,至少是本科学历,有的还是硕士,甚至博士,但要把我们在大学的学科知识与现实工作相结合起来,我们都会发现我们在工作中所面对的是最重大最广泛最深奥的一门学科。面对这样的现实学科,我们仅仅有专业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够顺利完成我们的工作,都是来自于在与现实的接触过程中通过模仿借鉴、研究论证、试探摸索、执行实施、总结提高等环节有机结合的创造性的实践。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来讲,我们选调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应该利用好自身学历层次比较高的长处,在具体的工作中注重和加强对自身素质尤其是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我们尽快的在工作中成长起来,使我们这群普通而又特殊的选调生能够为我们选调生这个年青而富有朝气与斗志的群体塑造起良好的整体形象,在实际的工作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我用下面的话来结束我在党校期间学习的总结:

我们选调生,应该在基层工作中尽快成长为骨干,在现实问题处理上尽快成长为行家,在理论创新方面尽快成长为学者。

关于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综观历史,不得不承认,注意细节的人更能干成大事。

“有别人在场的时候,不要自我乱唱,也不要用手指敲打或者用脚踢什么东西;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别人站着时,不要坐下;别人停下来时,不要自我走;和别人在一齐,不要读书或者看报,如果确有必要做上述事情,也必须要请求。事先不得到允许,不要看别人的书或者写的东西,写信的时候,也别离得太近……”这是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4岁时抄在笔记本上的部分”守则”。能够说这是些细节,甚至是很拘束人的细节,然而华盛顿却把它看成是成长所必须的“维生素”。假如他不注意这些细小的事,从不顾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会把美国搞得繁荣昌盛。

这就是成大事者注意细节,如果华盛顿不注意细节,他不会成为美国开国总统,更不会把美国搞得繁荣昌盛。可见,注意细节是华盛顿成为总统的基石。

卢瑞华说过:“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者;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著名的木桶理论认为,一支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而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春秋时的子罕“不贪为宝”,清朝廉卿张伯行以“取一文,我为人不直一文”为铭,林则徐因自我容易发怒,自书“制怒”条幅挂于堂上,烟瘾特大的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坚持不抽一支烟……

一滴水可见太阳,窥一斑而知全豹。细节相当于试纸,能够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境界。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够成为命运的偏旁部首。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后天的修炼而成。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须于细”。如果林则徐不注意他的弱点,他不会成为伟人,如果毛泽东不注意细小的事,一不留神就因细小的“庇”而掩了大“玉”。

世上无小事,人间无细节。在英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丢了一次战斗。丢了一次战斗,输了一次战役。输了一次战役,毁了一个王朝。可见,不注意细节,有可能无以成大事。

细节是成功的基石。哈维费尔斯通说过:“成功是细节之子”。米开朗琪罗说“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李斯也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所以,如果想成功,做事就应当注意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关于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国旗下讲话《文明,从仪容仪表开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古训。仪容仪表是个人涵养的外在表现,穿着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有度,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因此,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文明,从仪容仪表开始》。

在9月3日,我国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相信同学们都在电视上目睹了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看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的英姿。他们身穿统一的军装,挺拔的身姿、坚定有力的步伐,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而作为一名小学生,也应该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展现校园文明。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

第一,我们应该按照学校要求,着装规范。每当举行升旗仪式时,我们应该穿礼服、配上白袜子、黑皮鞋,胸前佩戴好红领巾,精神饱满地参加仪式。而在平时,我们也应该穿好校服,保持干净、朴素的仪容仪表。整齐规范的穿着,不仅能培养我们作为小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折射出我们的朝气蓬勃、青春活力。

第二,我们应该注重细节,展现文明。男同学不该留长发,剪怪异的发型。女同学不该披头散发,染发和电发,也不该化妆,佩戴首饰。当我们指甲长时,要及时修剪。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表现我们的仪容仪表,展现我们的文明程度。

第三,我们应该注意言行,尽显文明。“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弯下腰捡起的是碎纸,擦去的确是污渍。一声谢谢,等于一次情感的交流;一个对不起,能化解彼此的冲突;一句没关系,等于给人吹去一阵温暖的春风。说文明之语,能纯洁自己的精神,净化自己的灵魂,改变自己的陋习,这就是文明的独特之处。

校园文明的内涵丰富多彩,仪容仪表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同学们,从现在起,请注意,保持友善的微笑,挺拔自己的身姿,注意统一干净整齐的着装,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上,尽显我们文明有礼的风采。请记住:《文明,从仪容仪表开始》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20xx年7月2日,我参加了公司举办的职业礼仪培训班,授课人为化工职业学院的李锦枫老师。李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对职业礼仪有了更深的认识。

泱泱华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素称礼仪之邦。中国历来都非常重视礼仪教育,自周朝就出现了《周礼》、春秋时期伟大圣人孔子更是对礼仪的集大成者,进入封建社会后礼仪依旧非常重要,中央行政机构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礼部就占其一。进入现代社会,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飞速发展,商务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职场礼仪在企业的商务活动和对外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职场礼仪。

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在职场中,礼节、礼貌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如:与同事们和谐相处也是需要讲礼仪的,文雅、宽厚能使人加深友情,增加好感,与同事沟通必须注重言语礼仪,可以营造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每天上班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职场礼仪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避免人际冲突,使人际交往成为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良好职场礼节能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为企业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的话,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带来巨大的损失,双方的业务很可能会毁在小小的职场礼仪细节之处。

那么,在工作中作为经理办公室人员应该在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职场礼仪。

一是要掌握拨打电话、接听电话、代接电话和扣电话的技巧,使用礼貌用语,做好电话记录,并将来电信息及时反馈上级领导。

二是要搞好接待礼仪。要按公司要求着装,使用文明用语,待人热情,服务周到,学会正确地介绍自己和他人,做好迎送客人的礼节。

三是要做好会议礼仪。按照规定布置好会议场所,安排好参会人员及主席台领导的座次,做好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是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尊重他人,只有先尊重对方,对方才会尊重你。“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同事们更轻松愉快地工作。

职场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体现。对齐城工贸公司来说,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形象,更能提高齐鲁公司和合作单位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大家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或熟悉职场商务礼仪,为齐城工贸的发展尽上一份力。

关于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摘要: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礼仪含义 礼仪教育 重要性。

一 什么是礼仪

什么是社交礼仪?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讲礼仪可以使你的事业成功,讲礼仪可以使得社会更加安定。礼仪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

礼仪作为一种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行为要求,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于社会而言,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从礼仪的历史沿革看,现代社会的礼仪主要是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中,为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系列行为、道德、社会规范和惯用形式。

二 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人们在创造优美物质环境的同时还应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和进取。同时,还应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欣赏和发展自己,从中享受无尽的乐趣。一个人能否对现实社会或周围环境有良好的、积极的适应是衡量他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发展,礼仪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新潮、多元。能够娴熟地掌握和得心应手地运用社交礼仪,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现代人,不能不学社交礼仪。现代人,不可不接受社交礼仪教育。于是,现代社交礼仪教育更加凸显必要。

三 礼仪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3.1 社交礼仪有利于人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人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

钥匙。 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2社交礼仪有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3.3社交礼仪有利于对人们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社交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国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见,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

四.现实中如何做

现实中我们都渴望成功,都期待自己能够事业有成,所以必须要学好并运用现代礼仪知识,来赢得人们的认同。学习和运用礼仪,可以规范地设计和维护个人形象,充分展示个人的良好素质与优雅风度,当我们都能够以礼待人时,人和人之间将变得更加和睦,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学习和运用礼仪,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友善,就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正确地运用礼仪,必将促进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进而造就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礼仪是一张交际名片,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教会我们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因此,注重礼仪是每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打造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积累一些必要的社交礼仪常识。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正像先辈们所说的那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礼仪虽小,但事关重大。对个人来说,它是影响成败得失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学礼知礼行礼。无论如何,社交礼仪应当引起我们大学生的重视,并正确运用其原理,提升我们大学生的素质。

总结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个人来讲,礼仪就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现代人际交往中的实用礼仪》 闫秀荣编著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xx.9

[2]、《 现代社交礼仪》 关彤编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xx.1

[3]、《 社交礼仪教程》 金正昆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4]、《现代礼仪基础》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xx

[5]、《礼仪大全》柯古、张林等编著 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 20xx

关于注重仪表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 和 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有时候看哪个同学不顺眼,动不动还想跟他打一架。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

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对薪酬的不适应。第一次拿工资,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在学校里,不管是当学生会干部还是做党支部干部,做事都是没有报酬的。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迷茫和苦涩,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踏入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缺乏对职业和事业的了解与认知,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好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一直从事全省烟草行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负责大学生招聘管理工作,对大学生有着浓厚的感情,也经常了解、分析行业这么多年来新进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成长情况。除了上述我就业初的感受之外,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对待工作的心理状态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

应届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二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

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是围城思想严重,盲目感较强。

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外向型心理,总是认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企业和他人的错,而没有内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会或企业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这三种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的普遍心理。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咨询专家徐小平曾说过,现在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缺少的东西太多。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造成了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社会化、职业化转变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

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在校时,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容易走两种极端:一种是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复杂,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准备,过于天真和无知;另一种极端则是对社会和人性过于悲观,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抱有强烈的抵触意识,又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导致苛刻、偏激、狭隘、封闭。事实上,社会和职业既没有有些人期望的那么美好,也不如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坏,它复杂而真实,需要我们将片面的、绝对的、理性的、批判式的思维转化为感性的同情式的理解认同,用坚强而温和的眼光和胸怀去接纳,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虽然需要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才能达到,但职业经历能够促使我们大学生,用一种更现实、更客观、更温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职业和自我。我们应该牢记,在书本上、网络上抽象地批判人性,与实际地同真实的人接触的感受和看法是不一样的。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太冲、太自我”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结果,直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和职业角色意识模糊。有一次听一个关于职业发展的报告,咨询师讲:一个公司在同一年录用过三个大学生,一个纯粹无法胜任工作;一个缺乏主动性,干什么都得告诉他,不说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另一个太过于强势和主动,他工作是去改造别人的,还得让上司听他的。这三种类型在当今大学生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社会对于个人的改造的力量是巨大的,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等待和望而却步,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觉,有意识地接受、完成这个改造的过程,让这个过程短一点,让自己和周围的人痛苦少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学生都能很好地作好这一点,能尽快地实现社会化的转变。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

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

从职业素养的角度而言,动态地看,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修养,按照职业要求改造自我的过程;静态地看,职业化就是训练有素、行为规范。

从外在呈现来看,职业化表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要充分符合工作的需要,其中知识、技能、态度尤为重要;而从内在来看,所有看得见的表现都是由看不见的价值观决定的,因此,职业化是内力的外现。如果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看,职业化给人的观感是,第一层次看穿衣戴帽;第二层次看待人接物;第三层次则是看价值观。我们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就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烟草人,作为烟草职业人,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价值观。

如何成为职业化员工呢?

古人云: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再厉害的领导、再称职的部门负责人、再优秀的员工,一旦不按要求遵守职业道德,没有了意识素养,就是不合格,就不能称之为职业人。

为帮助大家提高职业素养,尽快实现职业换型,我总结和归纳了八条注意和八条建议:

职业员工的八大注意,或者说是八大禁忌,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避免的八种现象:

1、拒绝承担个人责任,习惯上推下卸,敷衍塞责。

2、打工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时刻准备跳槽。

3、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清高孤傲,不能委曲求全。

4、不主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5、没有危机和竞争意识。

6、被动心态,对同伴和工作没有兴趣和激情。

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独善其身,不愿主动地帮助他人。

8、借口太多,不能自动自发地努力表现。

成为职业化员工的八条建议,也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培养的八种职业素养:

1、敬业。干工作要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干就干得好,爱就爱得深,做就做得精。

2、服从。接受单位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讨价还价,也不要过分依赖他人。

3、感恩。感恩你的单位和同事,感恩你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你所干的一切最起码要对得起你的良心,对得起你拿到手的工资。

4、超前。要有超前意识,自我管理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标准永远要比上级领导的要求更好,想到他前边,做到他心里。当科员的要想着科长的活儿,当科长的要想着处长的活儿,当处长的要想着领导的活儿。

5、注重人品。不管做什么,先把自己的人做好。要时刻牢记:诚信源于人品,人品比能力更重要。所谓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6、学会包容。工作遇到挫折或受到领导或同事批评,要学会包容和换位思考。不管遇到什么?尽量让自己快乐!不要拿过去、别人、没发生、自己的烦恼折磨自己!

7、培养团队意识。学会主动帮助他人,毫无怨言。要自动自发,彼此负责,相互协作、目标统一。

8、保持竞争意识。要时常主动寻找差距、创新改善、追求卓越,每天实现自我设定目标。如果不思进取,迟早会被他人所取代。

如果大家能做到上述八点,你们就具备了优秀的职业素养,也将顺利实现职业转型,成为对企业对行业有利用价值的人才。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总结我大学毕业十来年的工作历程,在此给大家提7条建议,从现在做起,付诸行动:

1、要正确定位。大学生不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与别人一样的工作者,希望大家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拈轻怕重,不要好高骛远,要摆脱“精英心态”,甘做“普通劳动者”,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要学会适应。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3、要控制情绪。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4、要热情主动。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5、要不断学习。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6、要时刻反省。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7、要付诸行动。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当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将社会化意识和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和准备的过程。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而这1-3年的时间正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时的“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挡一面”,而是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这个时期,也许是你一生中最痛苦,变化最大,对人生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最多的时期,但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如果大家能顺利通过这个阶段,就将稳步踏入“职业塑造”阶段和“职业开拓”阶段,最后登上“事业成功”这个职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你曾经一切的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达到你的职业发展的巅峰。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不会在碌碌无为中消耗光阴,我提议,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写下一份职业规划书,规划你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规划你的前程和未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你们的职业规划,在挫折中学习,在行动中改变,尽快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逐步迈向你们成功的职业发展通途,到达胜利的彼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