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3:16:46 页码:8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汇总15篇)
2023-11-18 23:16:4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方式,帮助人们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和优势。心得体会要求结合实际经历,注重个人感受和思考,避免空洞和浮夸。在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思考所提供的经验和建议是否适用于自己的具体情况。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下农村时,村里有一个城镇下乡居民叫唐国强,三十来岁,干瘪瘦小,从来不干农活,每天吃肉喝酒,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农民都十分羡慕他,那时候城里人每人每月只有半斤猪肉指标,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轻易拿着肉票去买肉;农村人全家必须喂养两头猪,一头卖给国家,另一头猪才允许自家屠宰,只有过年那几天放开肚皮吃几顿,剩下的猪肉都腌制成腊肉,用几个瓦罐子分装密封深埋在地窖中,遇到农忙或者家里办大事如儿子定亲,女儿排八字,做房子,请裁缝给全家人做衣服才从地窖中挖出一罐肉来应付一下,能够天天吃肉喝酒的估计比县长生活水平还高。

有一天,我偶然从唐国强茅草屋门前路过,唐国强站在自家门前用牙签剔牙齿,一不留神打出一个饱嗝,一股浓烈的酒味差一点呛我一个跟头。

我们那个时候受到的都是正面教育,一看唐国强这样好逸恶劳的人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认为他一定是坏人,所以用一种鄙夷的眼光打量着他。

唐国强却似乎读不懂我的眼神,友善地跟我打招呼:“龙哥,有空到我屋里来坐一坐,我们是老乡呢!”生在异乡故乡的乡情是一种很容易打动人的东西,但是,我们之间毕竟有一道沟坎,他是城镇无业游民;我是知识青年。年龄上也有较大差距,他比我大十来岁呢!敌视情绪虽有所减缓,但是并没有接受他的邀请。

另一次,知青断顿好几天了,我为了大家能活下去,多次找大队干部要求他们额外批给我们一些粮食,自己也饿得不行了,腿一软摔倒在唐国强茅屋前,唐国强从屋里出来搀扶着我说:“龙哥,何苦来哉?放着老乡不找,把自己饿成这样?进屋先喝一杯酒,把肚子填补一下,等有了精神再去找大队干部不迟。”

端着酒杯我问:“你为什么叫唐国强?”

唐国强笑着说:“唐朝国家级的强盗嘛!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知识青年还想不出来?”

我说:“你倒是真的很能扯淡,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宁,哪里来什么国家级的强盗?哈哈……”

唐国强却不笑,很严肃地说:“你们书读少了,安史之乱知道吗?杨玉环都被迫处死了,国舅杨国忠也被杀了,怎么能说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安禄山史思明是不是国家级的强盗?”

想不到我一个堂堂的知识青年竟然说不过一个无业游民,被他说得一脸的羞愧。心想回去以后一定要多读一些书。为了避免尴尬我只好转移话题:“唐师傅,你是做什么的?怎么没看见你干农活儿呢?”

这回唐国强很爽朗地笑了:“我一个国际级的强盗还用得着干农活吗?我告诉你以后什么时候想喝酒想吃肉只管到唐哥我这里来,谁让我们是老乡呢?”

后来黄队长听说我到唐国强那里喝过酒吃过肉就警告我:“你们知青是有前途的,将来要招工的,不要跟唐国强搅合在一起,他天天喝酒吃肉恐怕来路不正,你要是实在嘴馋就到我们家来,我给你从地窖里挖出一块腊肉,买上二斤包谷酒够我们俩喝的。”听了黄队长的话想一想也是不无道理,后来就不再到唐国强的茅屋去了,唐国强也从不邀请我,他这人深藏不露。

年底到县里参加优秀知青代表大会意外地碰到县公安局特派员老武,老武在区镇蹲点,是我的棋友,老武硬把我拉到他们家去喝酒,边喝酒便对我说:“阿龙,有个事儿想请你帮忙。”

我说:“老武,见外了不是?我们是什么关系?还用得着客套吗?”

老武说:“我们县公安局最近破获了一起盗窃集团案,抓了上百名小偷,可是线索中断了,他们采用的是单线联系,跟地下工作者一样,组织严密,我们怀疑集团首犯就是你们队里的唐国强,据村里人反映他从不劳动,总是吃香的喝辣的,黄队长曾经问过他钱从哪儿来的,他说是孙子给的。我们查过他的家庭情况,此人在城里就是无业游民,没有结过婚,连儿子都没有,哪来的孙子呢?你回去以后要不露声色留神看有什么人跟他联系,或者跟踪他看他活动情况。”

我说:“这跟反特故事一样,有意思。”

回到农村我留神了好长一段时间,从没见人来找过唐国强,他自己也从不外出,最远就是散步到附近的一个叫大不该小河轮船码头,而且常去那个码头转悠,我把这一情况向老武作了汇报。老武说:“你侦查的情况很重要,县公安局将派便衣盯紧大不该。”

突然有一天,唐国强到知青点来找我说:“龙哥,你有没有什么口信要我带?我准备回一趟城里。”

我心想,你还回城里呢,警察正张网以待,你不是自投罗网吗?然后说:“过几天,我也回去,不麻烦了。”

后来唐国强就失踪了,老武说:“一定是因为你没有侦查经验,露出了马脚,让这小子溜了,不过没关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一定逃不掉的。”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再也没听说过关于唐国强消息,也许他改行做别的。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诗人中在世时最为显达、仕途最为顺遂者,这一点,连出生于名门望族的王维都不如。

他于大历七年(772)出生时,李白已离世十年,王维辞世十一年,杜甫故去两年,大唐诗坛领跑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交到这位神童的手上。

以官场成就而言,他年年轻轻就授翰林学士,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是二品大员。从文学成就而言,他生前就文名妇孺皆知,文集流传天下,这是死后多年文学成就才被承认的杜甫所不能比的。

最关键的是,他活了七十五岁,在古代士大夫中,是绝对的高寿。退休后他在洛阳的豪宅里诗酒会友,远比晚年卷入的李白、王维和死在漂泊途中的杜甫幸运。

撇开这些庸俗的指标,我认为一位文豪的成功标准应该考察其所担负的责任完成得如何。对读书出仕的文豪来说,他身上的责任无非是这几方面:作为诗人所尽到的文化责任;作为官员所尽到的社会责任;作为男人所尽到的家族家庭责任。

文化责任,应该指这个人当时和后世的文化影响如何,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就此而言,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三座高峰。

社会责任,主要是作为一个士大夫对整个社会的治理做出贡献。这差别大了,不仅仅要看能力,更要看运气,因时势、地位不同而差别甚大。李白、杜甫、白居易可以说年少时都有安世济民、澄清天下的伟大抱负。但李、杜一生不得志,白居易除在中枢担任过重要职务外,还做过苏州、杭州、同州的一把手,自己的政治抱负有不错的施展舞台,李、杜若地下有知恐怕会十分羡慕。

家庭责任是一个男人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兄弟的责任尽到了几分。这一方面,李白和杜甫亦不能交出较好的成绩单——李白一生像个独行侠一样,到处游历,常年把老婆孩子寄居在别处,他的几位老婆对他都是不满意的。杜甫一家的生活更是凄惨,妻儿跟着他到处流浪、受苦,有幼子缺粮而饿死。

于家庭责任这一端,白居易的成绩单比李、杜更是好得多。

自古诗人皆多情,香山居士更是如此,到处留情乃寻常,然而他的家庭是幸福的。他早年在徐州遇到了初恋情人湘灵,因故未能结为夫妻,他一生为之不忘,在诗人中常常思念;他晚年有樊素、小蛮几位年轻漂亮的侍妾。然而他对妻子杨氏一直很尊重。杨氏是豪门女,几位哥哥是大官。两人新婚后,白居易写了一首《赠内》,诗中云:“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据说婚后白居易有些惧内,丈夫怕老婆的家庭一般说来比较和谐。

除小家庭外,白居易对整个家族也是尽心尽责的。

白居易有四兄弟,上面有个哥哥白幼文,四十来岁就死了。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九岁就夭亡了,另一个就是文学成就相当高的白行简,比白居易小四岁。元和十二年(817),东川节度使卢坦死了,在其手下当掌书记的白行简没了靠山,于是离开巴蜀,顺长江东下。第二年春天来到江州与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团聚。

兄弟俩会面后,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白居易诗中所言“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褵。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这一年白居易虚岁四十七,行简四十三。那么两位幼妹很可能是白居易父亲小妾所生的。古代过了及笄之年(十五岁)就应该出嫁,二十岁便是老姑娘了。白父卒于贞元十年(794),即使他死前某位幼女刚刚出生,到元和十三年也虚岁二十五了,已是不折不扣的剩女。

父亲亡故后抚养幼妹成人并择婿嫁出去的责任落在白居易、白行简肩上。如果两位幼妹长期呆在娘家不出家,于死去的父亲而言,白氏兄弟是不孝;于社会而言,有损两位大文豪的声名。

所以我们能明白为什么白居易将两位妹妹一次嫁出去,而且所找的丈夫是“良人皆可依”,他是那么高兴,要和弟弟喝酒庆贺。正因为对家庭最后的大责任尽到了,一身轻松,才能和弟弟共勉,“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白居易于国,于家,于文化的责任成绩单是相当不俗的,无疑他是唐代文豪中少有的幸运者。

可在宋代,白居易这样的幸运者屡见不鲜。“诗人多薄命”在宋代基本是不成立的,原因无他,宋代总体上政治清明、经济富足、文化繁荣、社会安定,文豪们所受的人生苦难自然比唐代前辈少得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登鹳雀楼》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1]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参考。

【婚姻】。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留下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和伟大的人物。通过对唐代历史的研究和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唐代的伟大和独特,同时也从中汲取了一些重要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唐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在唐太宗的治下,他实行了开元政权,以促进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设置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开设了国子监,以培养学子;修建了学堂、寺庙等文化场所。这一系列的措施为后来的科技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唐代的文人墨客被称为“盛唐文化的评话”,他们以才子佳人的形象承载了人们对于唐代文化的美好向往。他们的诗词歌赋不仅包含着悲欢离合的情感,更是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文兴盛。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文学崇尚和支持,使得文化盛世成为了唐代政治的重要内容。

其次,唐朝的外交和军事形势严峻,但对外关系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唐代与邻国的贸易发展和外交关系密切。隋朝灭亡后,唐朝即与包括高丽、吐蕃等邻近国家保持了贸易往来。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也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唐朝不仅得以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还使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得到了提升。然而,唐朝亦经历了内忧外患的困扰,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口。但通过与西域诸国的联合抗击吐蕃,唐朝成功守住了国土,保持了边疆的相对稳定。这一时期的外交和军事形势使得唐朝政权的稳定得以保障,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唐代的社会风气和经济状况繁荣发展。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时期之一。在唐太宗的治下,土地和人口的充足,使得农业经济发展迅猛。同时,唐朝加强了对商业贸易的扶持和管理,解放了农业人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唐代的都城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文人雅士和商人们的相互影响,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也为唐代的社会经济形成了有利的局面。

最后,唐朝的衰弱和灭亡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思考。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是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唐代的政治堕落和统治阶级的腐败,使得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这提醒我们,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更需要清廉的政治风气和廉洁的政府管理。只有坚持廉政建设,才能有效地避免国家的动荡和灾难,使国家保持长期的繁荣与稳定。

综上所述,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影响着众多的后世。通过对唐代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唐代的伟大和独特。唐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外交和军事关系的稳定使得唐朝政权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繁荣。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然而,唐朝的衰败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廉洁的政府管理是一个强盛国家的重要保障。唐代的历史给我们以深厚的启迪,也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进步,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不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吗?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么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该是何等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介绍。

1历史评价。

1、沈括曰:“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2、现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

2后世纪念。

1、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

2、王之咸的墓志记载,他的祖父名叫王德表,曾做过瀛州文安县令;父亲名叫王景,曾做过登州和莱州刺史等官职;王之咸曾做过长安县尉等职,后因故被贬为淄川郡司士。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十二日,五十七岁的王之咸因病死于淄川官舍。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合葬于洛阳北邙山。

3、王绾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十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七九三年,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二年四月七日葬于北邙山祖茔。

4、据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员赵跟喜介绍,志文记载,王之涣家族原籍山西太原,死后最早葬在洛阳的为王之涣的祖父王德表。王德表晚年住在洛阳,共有五个儿子,其中一子名字不详,另外四子分别叫王昱、王洛客、王景和王昌,死后也都葬在洛阳。王之涣为王昱的儿子。千唐志斋博物馆共收藏有王氏家族七方墓志,王洛客的墓志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王之涣的墓志出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现藏南京博物院。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边塞诗人是指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唐代王之涣是不是边塞诗人,我们来看看。

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基本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人物生平。

为官不顺。

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

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元二十九年(741),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赋《九日送别》、《登鹊雀楼》、《凉州词》二首。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

遭疾终去。

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天宝二年(743年),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文学成就。

成就综述。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

虽然王之涣今仅存六首诗,但是他有两首诗极负盛名。一首是《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昂扬。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百年来,人人皆知的名言警句。这首《登鹳鹊楼》在中国就连三岁的孩子都能背诵。全诗四句二十个字,无一字生僻,无一句难懂,但给读者展现出一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画面,这不能不说是才子佳作。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也成就了千古名楼鹳雀楼。他的另一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诗短短28个字,诗景恢弘广阔,壮观苍凉,诗风慷慨激昂,沉雄浑厚。此诗当时即被配乐传唱,流传甚广。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人物简介人物生平经历旗亭宴饮收缩展开人物简介。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登鹳雀楼》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4]。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今仅存六首,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5]。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物生平。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参考。

经历。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旗亭宴饮。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见《说郛一百卷》卷二十五)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是,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论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直上白云间……’。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身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参见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及《唐才子传》、《唐诗纪事》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靳能所作王之涣墓志铭跋》这中均有关于诗人的描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鉴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这两首诗,大概只要是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它们都是唐诗中的名篇,它的作者,就是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他的父、祖都做过县令一类的小官。他自幼聪明,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结交多游侠少年,常在一起纵酒高歌,直到年岁不小,才在两个哥哥的帮助下认真读书。

他没有走科举的道路,仅做过冀州衡水县主簿,还因为受人诬陷,愤而辞职,连这样的'小官都不做了。不过,他在做衡水主簿的时候,也还是有收获的,那就是县令李涤很欣赏他的才华和为人,把第三个女儿嫁给了他。

王之涣辞官以后,就到处去探名胜,访名人,诗酒风流去了。直到晚年,在朋友们的劝告下,才又做了文安郡文安县尉,最后死在任所。

王之涣在当时就享有诗名,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等人都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诗酒唱和。他的诗流传极广,很多诗都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王之涣的诗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可惜流传至今的只有六首。但其中就有《登鹳雀楼》和《凉州词》这样的名篇,使他跻身于唐一流诗人的行列而无愧色。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

唐代是华夏文明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舞蹈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代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在学习和体验唐代舞蹈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唐代舞蹈的美和独特魅力,并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体悟。

首先,唐代舞蹈的美在于其独特的舞姿和动作。唐代舞蹈注重舞者整体形象的表现,舞者必须有端庄高雅的气质和优美动人的舞姿。在学习唐代舞时,我发现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精准和流畅,舞姿各异,表情真挚,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舞者内心的情感和意境。无论是华丽的宫廷舞蹈还是悠扬的民间舞蹈,都能让人感受到其美若天仙的独特魅力。

其次,唐代舞蹈的美还在于其丰富多样的舞曲和音乐。唐代舞蹈的音乐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很好地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形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在学习唐代舞时,我被舞曲中那悠扬的旋律所吸引,每一段音符都似乎在跃动、舞动,与舞者的每一个动作相呼应。这种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能够更好地展现舞者的表现力和舞蹈的魅力。

再次,唐代舞蹈的美还在于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唐代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文学、艺术等元素,使得舞蹈更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学习唐代舞时,我深深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唐代舞蹈中的每个动作和动作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寓意,能够更好地向人们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另外,唐代舞蹈的美还在于其充满活力的舞台表现力。唐代舞蹈在表演形式上非常丰富多样,既有宫廷舞蹈的庄重肃穆,又有民间舞蹈的欢快活泼,还有武术表演的英勇豪迈。无论是舞台上还是电视荧屏中,唐代舞蹈总能给观众带来一种奇美而动人的视觉冲击力。在学习唐代舞时,我深感学习唐代舞蹈不仅是学习一种舞蹈技巧,更是一种舞台表演的艺术,它可以让舞者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艺和魅力,传递舞蹈的美和力量。

最后,学习和体验唐代舞蹈给我带来了一种身心的和谐和享受。唐代舞蹈要求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精确到位,需要舞者注重每一个动作的表现和意境的表达,这既是对舞技的挑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释放。通过学习和体验唐代舞蹈,我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水平,使自己在舞蹈中找到一种身心的和谐和享受。

总之,唐代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中国舞蹈的瑰宝,学习和体验唐代舞蹈使我对其美和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悟。唐代舞蹈的美在于其独特的舞姿和动作、丰富多样的舞曲和音乐、深沉的文化内涵和充满活力的舞台表现力。通过学习和体验唐代舞蹈,我不仅提高了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水平,更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找到了一种身心的和谐和享受。唐代舞蹈的美令人陶醉,也让我深感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和自信。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一

说起唐朝,必提唐朝文化。唐代文化基本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二是唐代文化极具开放性;三是唐文化有着明显得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征。

唐文化体系中,包括文学、宗教与哲学、史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医学、百工技艺等方面,基本覆盖了当时世界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数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文化的发达程度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当时唐朝的国都、亚洲的文化中心长安城为各国所向往。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对他的穆斯林民众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日本、朝鲜、越南这些与中国或一衣带水、或山川相连的国家更是不断地把唐文化引进自己的国度。

唐文化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向,一是唐文化的内在特质,二是唐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

唐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汉族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至唐初已近成熟的阶段。成熟阶段的文化有保持自己特性的信心和吸收消化他类文化内容的能力,因而有容纳异己的胸怀。部分由于这个原因,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异域宗教才能一步一步进入中国。传入中国的影响极大的天竺佛教文化最终也确被中国本文化融合而中国化。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训诫,作为理念形态的儒家文化以“和为贵”,有相当大的包容性,这也是唐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内在原因。佛教文化也是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文化之具有开放性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万类不分、一切皆空,主张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这种普世观念也是唐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内在原因。唐初政治、军事强盛,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实行一种开放的政策。唐初的开明君主李世民重视文化交流,为唐代二百八十九年统治留下了一个开放的传统。唐政府多次派人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对进入中国的外国使节和商人以礼相待,尊重留居中国的外国居民的文化、宗教传统。唐朝政府还设专门机构掌管对外文化交流事务。唐政府的这种开明政策是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熟的唐文化摆脱形式的桎梏,向着自由和靠近民众,现实世界的方向发展。

比如宗教文化在理论上成熟之后往往较形而上的抽象探讨更重视采取易为俗人接受的方式靠近民众,把握民众。至唐代发展成熟的中国文化就表现出了这样的特征。

在文学方面,李白以他的手笔溶道教思想这种飘逸超脱的内容于古体诗这种自由不羁的形式而宣发自己以及自己那个时代的喜怒悲欢。他的诗极具感染力,在情感上较前代诗歌更接近民众。韩愈掀起的古文运动,推崇接近口语的古文,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广泛地弘扬儒家学说,也不自觉地为唐社会摆脱前朝文化思想束缚,自由抒发自我新的思想见解找到了一个工具。在当时还出现了传奇小说这种市民文学体裁,这也是当时文学向普通民众靠近的一个表现。

哲学宗教方面,儒家经学出现空言说经、缘词生训的新风气,佛教出现毁佛毁祖、即心是佛的禅宗南宗,这都是突破前人理论、重视个人主观见解或主观体验的表现。当时“经院化”的佛教派别如法相宗仅几传就归于消灭,而“世俗化”的佛教派别如禅宗南宗却持续强劲发展。禅宗门内在唐代出现诗僧如皎然、灵彻、道标、贯休、齐己、可朋,高艺僧如怀素、贯休、善本,茶酒僧如降魔师、可朋、法常等。这些僧人与俗世名流往还,他们把佛理中的“净土”世俗化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净土化”了当时的世俗社会,也就是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诗化了唐代民众的生活。佛教在宣传上也开始采用俗讲变文这种十分接近民众的语言。

在史学范围内,学者如刘知几、杜佑等都十分重视人事,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地理学方面和其他学术领域的许多代表学者也具备类似的治学精神。

在医学方面,以孙思邈为代表的唐代医学家能摆脱前代理论的束缚,注重根据具体的病情立方施治。

唐代民风也出现更加活泼的气象。在民间,歌舞流行,民众生活较为自由,当时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较后来宋明时期为高。从唐代雕塑可以看出唐文化有“人化”这一特征。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像中,本尊卢舍那佛似帝王,二菩萨似妃嫔,迦叶、阿难似文臣,金刚、神王似武将。唐代塑匠们多模仿伎女形象来捏塑菩萨,其他诸神也无不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模型。这种佛教塑像不同于魏晋时的佛像缺乏“人气”、面目生硬、程式僵化。总体上说,唐代人对他们的时代很自信,他们更关心的是此世而非彼世。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一个儿女英雄辈出的时代。唐朝在长达近300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留下了众多的艺术精华和文化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唐代历史,我深深感受到了唐代风采与风华,同时也体会到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唐代是一个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时代。在唐太宗以及武则天的统治下,唐朝的政治非常稳定,国家治理有序。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上出现了多元化的文化现象。这种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的状况,为唐代艺术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唐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是令人钦佩的。唐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风采的时代,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个时代出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如杜牧、白居易、李白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世人赞美的对象。同时,这个时代也吸引了众多外国来华的文化人士,如玄奘,他的到来为中国带来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唐代的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化遗产。

再者,唐代对外交往的积极态度与智慧,令人佩服。唐代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在东亚、中亚和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众多友好的外交关系。唐朝的丝绸之路,成为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带动了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唐朝还安抚了西域各国,巩固了边疆,为国家的安全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唐朝在对外交往上的积极态度与智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国家的智慧和胆略。

最后,唐代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唐代末期,社会农民起义武装频繁,安史之乱更是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中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不平等、政治腐败、社会矛盾等问题的暴露。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在人们的反思中,我们需要汲取这些教训,正视社会问题,防止历史的重演。

综上所述,唐代是一个充满魅力与风华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时代。通过学习唐代历史,我们能体会到唐代的辉煌与风采,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正视历史的真相,以期警示现代社会的发展。唐代历史的心得体会,将会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更加重视和珍惜我们的历史文化。唐代的辉煌,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为我们指引未来的方向。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三

会昌中兴是唐武宗在位期间的治世,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

经济上,禁止官吏经营质库业,不准与民争利,以改善政府机关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会昌五年赦文:“古代享受俸禄的家庭,仅仅实用俸禄就好,不和别人争夺就业的机会,这样大家都可以获利,每一户人家都可以自足。如果知道有人既做官有做商人放置高利贷,与老百姓争夺利益。今后将会被禁止。仍委御史台察访上奏。”当然,官吏私营高利贷业,影响了政府的高利贷收入,很有可能是武宗下敕断禁的主要原因,但此举至少在客观上有廉洁官僚队伍的作用,会昌年间,唐代的户口比安史之乱期间增加了一倍多,人口也逐渐出现了恢复的趋势。

外交方面,公元841年(会昌元年)七月,敕:“归国新罗官、前入新罗宣慰副使、前充兖州都督府司马、赐绯鱼袋金云卿,可淄州长史。”

公元842年(会昌二年)九月,契丹酋屈戍始复内附,拜云麾将军、守右武卫将军。于是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为易回鹘所与旧印,赐唐新印,曰“奉国契丹之印”。

同年,吐蕃赞普卒,十二月,遣论赞等来告哀,武宗诏以将作少监李璟吊祭之。南诏遣使来朝贡。

公元844年(会昌四年)二月,黠戛斯遣将军谛德伊斯难珠等人入贡,言欲徙居回纥牙帐,请发兵日期和集会之地。武宗赐黠戛斯可汗诏书,喻意如今秋可汗击回纥、黑车子时,朝廷当令幽州、河东、振武、天德四镇出兵要路,邀击其逃亡之众。然后,即依回纥旧例,册命可汗。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正月,南诏、契丹、室韦、渤海、牂牁、昆明等国遣使入朝。十七日,武宗于麟德殿接见各国使者。廿三日,渤海王子大之萼入朝至长安。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四

传说王之涣曾经破过一起命案,而且过程十分有趣。刘月娥的丈夫在外经商,刘月娥和小姑一起住在家中。不想有天晚上小姑被一青年男子杀害在家中,刘月娥赶到的时候,只在凶手的脊梁上抓了几道印子,凶手逃之夭夭。刘月娥只好前去报案。

王之涣得知,问刘月娥家中是否养了狗,刘月娥说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没有叫。王之涣了然,于是说第二天在庙会上审狗。那天来了很多人,不料都被赶了出去,只留下了青年男子,王之涣让他们脱掉上衣,终于发现一个脊梁上有印子的人,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受害人的邻居,也就是凶手。原来王之涣听到狗没叫,就推定是熟人,但怕大张旗鼓地搜查会让凶手跑了,于是想出了审狗的方法。

唐代历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五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边疆,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在其执政的贞观年间(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唐太宗晚年,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子与魏王都被废掉,最后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在即位之初,他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

唐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唐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唐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另外,他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