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范文(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1:09:03 页码:14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范文(模板12篇)
2023-11-15 01:09:03    小编:ZTFB

总结的过程不仅可以回顾已经做过的事情,还可以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进行思考和调整。写心得体会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要素。首先要确保自己事先对所要总结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和观点的心得体会。其次,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抓住重点,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避免泛泛而谈。同时,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自己的意思。最后,要注意心得体会的结构和逻辑,让整篇文章有条理、有层次感。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那么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给你帮助。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一天的学习,让我这个乡野之师见识了什么是高效课堂,什么是师生互动如行云流水……总之感触良多,下面说我的几点感受和几点启示。

一、三点感受:

1、要改革就要转变观念。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型所遵循的教学理念我们老师都具备,也可以说我们的老师都在为使这一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努力的工作着,效果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师的转变太难了,有诸多的这不敢、那害怕在进行自我束缚,根子还是在于部分老师学习新理念不深入,或者理解不深刻,自以为知道就是理解、理解就是掌握,造成传统的学生获取知识观、知识获取方式与学生自身能力形成的关系观在大脑中占据统治地位,诸多的这不敢、那害怕其实就是传统观念的必然结果。要改革就要不怕失败,不能缩手缩脚。

2、不能拿来主义,不搞形式主义。

毕竟校与校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我们应该根据本校本班的特点,因校因班制宜的找到合适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合理嫁接,在教学改革上就会有所突破。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精髓和原则是不变的,教学规律是相通的。学习时结合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班级联系起来,因此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3、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

从杜郎口中学专家们的上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教师都精心准备。课前预习要分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的情况下也要认真设计好。这就对老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二、启示是深刻的、是终身受益的。

启示一,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杜郎口的教融合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也是伴随着老师预设的关注。当学生把自己学习的痕迹展示在黑板上时,胸有成竹的老师以学生为本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同步进行。老师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究其根源就在老师备课的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启示之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在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启示之三: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

杜郎口中学作为一处农村乡镇中学,课堂教学搞得却如此生动、鲜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的如此高涨。究其原因,是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换带来了行为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之所以能自觉地实施和实现学校的理念是教学的必要、形势的所迫,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责任心的体现。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名学生,课程考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课程考察对于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从自主学习到情感体验,从知识应用到团队合作,课程考察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课程考察的心得体会。

首先,课程考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课程考察中,我们通常需要独立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这种独立性要求我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我们可以自主思考,主动探索问题背后的原理和道理。在课程考察中,我通过独立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次,课程考察让我学会了如何情感体验。在课程考察中,我们常常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并与他们紧密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情感体验,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绪,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以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这种情感体验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还能够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第三,课程考察让我认识到知识应用的重要性。课程考察是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机会。在课程考察中,我们被要求解决现实问题,并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明白了学习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课程考察,我培养了实践动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程考察让我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课程考察中,我们经常需要和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协作,分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使我们的能力得到发挥,也为我们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扩大了我们的人际关系网和交往圈子。

最后,课程考察让我明白了成长的意义。在课程考察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和困难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意志力。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我们能够获得成长和进步。课程考察不仅通过考察结果来评价我们,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培养我们的耐力和坚持精神,让我们不断向上追求更高的目标。

总之,课程考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考察,我认识到自主学习、情感体验、知识应用、团队合作和成长的重要性。这些经验和启示将伴随我一生,并在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将不断地提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引言及背景介绍(约200字)。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新课程标准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并应用新课程标准,我参加了一场新课程标准的考察活动。这次考察主要是了解新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思考。以下是我在考察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层面是我们在考察中首先接触到的,而且也是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培养。与过去注重知识教授相比,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通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来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这些理论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个性化的。

实践层面的考察是我对新课程标准非常感兴趣的一部分。我们参观了一所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学校,并观摩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堂。我注意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积极,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明显增加,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实践考察,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并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了信心。

第四段:对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约200字)。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教师才能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在考察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

第五段:对新课程标准的展望与个人收获(约200字)。

通过这次考察,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更多全面素质的人才。而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不断更新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应用新课程标准,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考察让我深受鼓舞和启发,我相信未来的教育之路会更加美好。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四

秋叶摇落,冬意渐生,我们国培学员考察团一行驱车来到传说中的“杜郎口”,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却不曾一睹真容。

料峭的寒风中,几个孩子在校门口挥舞着笤帚,片片落叶如黄蝶般翻飞、聚拢,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步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是难以抗拒的文化气息,走廊、栏杆、楼梯、横梁,室内室外,墙内墙外,到处是知识,到处是文化,整个校园到处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真是文化润人心,书香溢校园。杜郎口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丰厚的实践经验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如经年陈酿,愈发醇香,现撷取点滴,融入个人感受,与诸位共享。

教师变了。老师的角色得到了真正的`转换,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与引领者。老师的单一讲授被学生的自学、讨论、练习、讲解、评价等一系列自主活动所取代,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学习方式。老师在课堂上不是不讲,而是少讲,讲在关键处,及时点拨、提示,画龙点睛。老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导演,虽很少参与演出,却要统筹全局。

学生变了。课堂上,学生从组长或老师那儿得到预习目标后,便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找资料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赏析文章的精彩之笔,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认真写出预习笔记……然后,热情地讨论,踊跃地展示。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充分合作,邻组之间相互借鉴。每个同学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都可以提出来向组内同学请教,组内解决不了就扩展到邻组,邻组解决不了就扩展到班,全班同学还解决不了就延伸到老师。全班同学取长补短,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大家不再是个体,而是集体,不是“被动逼迫”,而是“积极参与”,没有配角,都是主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给课堂教学拓宽了外延,丰富了内涵,使课堂生气勃勃,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张扬个性,锻炼自我。“小老师”在反反复复的讲解中对题目理解得更透彻,而听者的脸上也露出了茅塞顿开的喜悦。

课堂变了。课堂不再像传统的课堂那样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而是百花齐放,万帆竞发,这是一种真正的热闹。同学们在不停地忙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同伴的探索在展示,在创造,也在“平行影响”下长善救失,走向完善。这里只有主人,没有旁观者,没有不学习的学生,没有无意义的喧哗――多么快活的学习,多么快乐的生活啊!

曾经,学生是主体,学生是主人,学生是主线……这些渐渐有点流于标语口号式的说法,我们不厌其烦地千呼万唤,但真正能身体力行地去大胆践行者却寥若晨星,能够有所成就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我们依然走在换汤不换药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老路上,偶尔有人借鉴做法在课改海域溅起一点浪花,终因周边大气候的威力和头顶指挥棒的威慑而难以绽放异彩,很快便涛声依旧。在职称、荣誉、金钱反反复复诱惑我们的今天,我们困惑着,矛盾着,彷徨着,我们还达不到淡泊名利、超然世外的至高境界,但是,我仍想把一句话送给大家,以期共勉――把个人工作当作享受,或许会让我们潜心于自己的事业,在种种诱惑面前带来些许的心灵慰藉吧!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五

在杜郎口中学的每一间教室,都有四面黑板,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想想:怎么用呢?走进他们的课堂,我才豁然开朗——把充分的空间留给学生。

带着满腹的疑问,我先和同学们进行了交谈,原来在这里,所有的孩子和老师都是住宿的,每天晚上有晚自习。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老师前一天的晚自习都会讲解,包括基础知识和思维训练。而且他们的一年级新生,前两周是不上课的,完全是这种模式的训练和学习,细到班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每天上课的任务和他所承担的所有角色,以及轮换形式。杜郎口中学新生的训练,是相当扎实的。又通过听报告和老师聊聊,明白了他们每堂课的教学主题,都是大家的结晶,同一个年级使用同一个主题,教学模式大家都一样,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

看了,听了,有了感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确给学生带来了改变,羡慕的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思维活跃,能言善辩,出口成章,能写能说、能画能解都毫不逊色的,而且还相当能严于律己、积极学习的好学生。我们知道,这后面不知道老师付出了多少艰辛,但值得。可我左思右想,又和同行们反复讨论,我还是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的确适合中学教学,在小学太不适应。学生的因素就有太大的差别,而这又恰恰是我们老师最难掌控和预料的,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的特点,与中学生相比,还是差异很大的。他们已经有思维的模式和途径,而小学生呢?他们却还在学:怎么去思考?以及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影响等因素,也不可小觑。但这些,却造就了孩子们不同的认识观、价值观和奋斗观,那就影响着孩子们在学习时候的动力和目标。所以小学阶段的“教”,和中学阶段的“教”,我认为意义是不同的。

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有不正确,或粗浅的地方,还请见谅。但从我本人角度讲,出去学习还是长了见识,优秀的东西谁都珍惜,谢谢。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六

班队管理应从细微处着手。

人的确需要不断学习,因为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可以触发灵感。这里的学习,不仅指从书籍中,还有他人的讲话,外出考察等方式。12日上午,我参加了全县小学教研工作例会。会议上,教研室宋主任,教育局黄局长,高屋建瓴地向我们介绍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形势,介绍了参观杜郎口中学的感悟。其中,黄局长介绍的杜郎口中学班级管理的一些细小做法,使我深受启发。

一、杜郎口校园环境印象。

二、杜郎口班级管理的细微做法。

原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注重细微,把每一件细小的事做到极致。第一,无论是学校还是班级,采用网格化管理。所谓网格化,就是把学校、教室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块儿。比如:教室内的每一套桌椅,就是众多网格中的一个格子。这个格子内的卫生,指定有一个学生负责。教室内的空调、窗户,都是格子之一,卫生、开关有专门的学生负责。操场里的卫生区域,也有指定的班级、指定的学生负责保洁。因此,走进校园,你可能看到有些学生在操场里捡拾纸屑,有同学在教室里擦洗窗户。这种网格式的管理,使班上的学生都成为主人翁,具有一种责任感、荣誉感,使得校园、班级洁净明亮。第二,制订细致入微的班规班约。每个班根据本班的实际,主要针对本班存在的具体问题,由学生自己商量制订班规,大家都要遵守。这些班规十分具体,比如:不准给他人起绰号、上课不和同学说与学习无关的话等等。通过班规的约束,使得一些学生不良习惯得到纠正,最终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纪。第三,管理体现严格。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十分严格,学生做广播操,值班的领导、学生会的`干部都要认真检查,操做完了,当场通报,每周考核,奖罚分明。正是因为管理者的严厉无私,才形成了整齐划一的校园风景。

三、带给我的思考。

让我们按照月文明班级、红旗中队考核中的要求,履行班队管理职责。创新工作方法,形成管理特色。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保证高效课堂建设的顺利推进。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七

今年五月下旬,在固义学区的领导和组织下,我有幸地获得了赴山东参观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机会,我很珍惜这次出外学习的机会。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但我却感触颇深,深深地被这所农村中学所震撼!亲身感受了杜郎口中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回想自己过去半年的教学生涯,竟然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原来课改是可以这样改的,原来课是可以这样上的,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现我想将参观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历见闻总结如下:

一、百闻不如一见。

当车子缓缓的停在了杜郎口中学校园外,眼前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几十辆大巴车已经停在校外的水泥停车场了,师傅好不容易找了个空地把车停了下来。我在想杜郎口中学已经不仅仅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名字,而是已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代名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教育者们来参观学习。走进校园也被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迎面树立的大石板上写有校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几个大字,格外的显眼,我想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就如同这块大石板一样经久不衰,屹立不倒,会被永远地传承下去。

二、听课。

在杜郎口中学,我听了上午第三节英语课。走进教室,我发现学生桌椅也不是纵横摆放而是摆成6个方阵,每个方阵也就是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分两排相对而坐。每个方阵的桌子中间有一大盆五颜六色的粉笔,每个学生都有上台讲课以及给别的同学纠错的机会,教师里学生自由走动,但课堂却有条不紊,丝毫不混乱。上课前,老师让学生把要学习的英文标题大声地读三遍,britishairwayisoneofthebusiestinternationalairlines.而且在读的同时不断地有节奏地有力地挥动着右手,这样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自由的课堂活动中。接着讲台上就出现了几位小老师,一个学生在黑板的左边抄写要学习的知识点,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的,重点部分都用红色粉笔标示出来。后来我翻阅学生的笔记本发现也是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的,重点突出,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的中间画一颗树,树的左右两边分了六个树枝,后来树枝上画上了个数不同,大小不一的苹果。当时不明白,后来才知道六个树枝代表了六个小组,用来评价六个小组在整个课堂的表现的。在黑板的右边,有一个学生用中文写出了一些短语要求翻译为英文。这个时候,课堂上有些学生在整理笔记,有些学生则跑到外面的小黑板上将黑板右边的中文短语翻译为英文。小黑板也被分成了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最上面用英文写着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学生就在自己名字下面那一部分翻译短语。翻译完了之后,立刻有一些学生来到小黑板前为前面的学生翻译的短语纠错。过后,老师让六个小组根据课文话题分别准备自我创作的对话,然后每个小组派几个代表表演对话。在一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小组都有同学出来纠错,关于语法发音等的错误。老师只是在旁边提醒,暗示。就这样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气氛十分地热烈。不知足觉下课铃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却丝毫不减。

三、听汇报。

第四节课我在报告厅听了杜郎口中学学校领导对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作了详细的介绍。他从课堂如何评价入手讲解了六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习小组的划分。一个班分六个学习小组,按照优良般弱合理搭配六个小组,如在成绩处于第1至6名的学生中挑一位放在一个组,再从成绩处于第6至12名的学生挑一名放在一个组,依次类推。这样做到了合理搭配六个小组。第二个方面是学习小组长的选拔。许多活动要以学习小组展开,必须得选择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当小组长。第三个方面是学习小组长的作用。第一,小组长要善于发现组员的优点,树立他们的榜样。第二,小组长要对组员不好的表现及时提出建议。第三,搞好对同学的评价,即评价同学发言的次数,评价同学提出的建议评价同学课堂参与状况。第四,小组长要协助老师检查学习效果。第四个方面是如何使学生动起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主要有五种方法。第一,老师应该营造一种参与无错的氛围,即学生想说就说,没有老师会批评,也没有同学会笑话。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和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不管好与坏,老师不批评学生,不发脾气,也不让其他同学冷嘲热讽。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敢说,说得好。第二,老师应树立课堂教学理念。教改,最难改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而不是学生,学生绝对不是教改的障碍。第三,要及时评价课堂参与积极性,包含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赏识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评价只是一种手段。通常用不同颜色的星星来评价课堂参与性。红色星星代表参与好,表现好。黄色星星代表参与次数,白色星星代表参与失误。我们坚信,给孩子一个机会,孩子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第四,如何使新生适应杜郎口中学模式。首先,入学一周,不上新课,让七年级学生去八年级和九年级课堂听课,感受杜郎口中学模式。其次,通过开展活动,如游戏,故事,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等,让学生敢说,抢着说。然后推选一位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新生在全体新生面前发言展示自我。第五,树立课堂评价标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首先通过一天一总结,一周一总汇来评价学生参与次数。其次评价每个小组中每个学生参与次数。一个小组中一个学生参与一次加10分,避免课堂参与专业户。再次,本小组组员参与本小组给5分。本小组组员参与其他组给10分。最后通过参与次数,参与人数,参与精彩度来评价每个小组的参与情况。最后杜郎口中学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汇报: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这次杜郎口的学习我的教学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改变自己一贯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会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勇敢地尝试杜郎口模式,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尝试,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期望着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八

新课程标准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参与了最近一次的新课程标准考察活动,并深受启发。在这次考察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新课程标准所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下将针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段:学科知识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在考察中,我们参观了一所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学校,他们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主题式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整合和跨学科的学习模式让我深受启发。从此次考察中我认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第三段: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在考察中,我见证了一堂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课,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自主学习和实验操作,他们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探索新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让他们更加主动和积极。这让我意识到,在我的教学中,应该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合作学习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四段:评价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对传统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考察中,我见证了一堂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作品展示,并给予了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且在评价中获得及时的反馈。相比之下,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显得单薄和片面。这让我认识到,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第五段: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考察中,我见证了一堂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老师不再是简单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讨论者,他们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这种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这让我意识到,在我的教学中,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

通过参与新课程标准的考察,我深刻体会到了新课程标准所带来的改变和启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评价方式上引入多元化的方式,并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九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关于课程考察的活动,并且深有感触地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通过这次考察,我对于课程安排与实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下是我对这次课程考察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课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好的课程需要合理的结构,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内容安排。在这次考察中,我见识到了一些基于研究和实践的先进课程设计,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一门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中,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了解了创新创业的全过程。这种课程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其次,教师的角色也至关重要。好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他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我参观的一堂科学课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科学的乐趣。这种互动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实践环节对于课程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门素质拓展课程中,我参与了一个户外拓展活动,通过各种拓展项目的挑战和团队合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意识到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巨大差距。我明白了知识是需要具体实践来巩固和应用的,而非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这次实践经历让我重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最后,评估和反馈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通过及时的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和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评估和反馈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改进。在我参加的一次作文课中,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反馈,指出了每个人在文章结构、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这种个性化的评估和反馈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总之,这次课程考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课程设计、教师角色、实践环节以及评估和反馈在课程中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实践环节是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桥梁,评估和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力量。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十

4月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一行人参观了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杜郎口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办农村中学,但自实行课改以来,陆续得到了县、市、省、国家教育部的认可,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走进杜郎口的校园,醒目的标语“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让人震撼,处处在体现学生的自主发展。穿过教学楼的长廊,使我感受到每个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感受到了杜郎口中学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学生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学生真正成为了自立、自主学习的主人。

一、环境的创新。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没有讲台、讲桌,没有高高在上的教师,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教师成为引导者,策划者,参于者,追问者,合作者;学生成为探究者,研讨者,体验者,表达者,创造者,成功者。

没有插秧式课桌排放,变为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强强、强弱、弱弱,师生之间,组别之间开展相互质疑,相互探究、相互融会,双赢多赢。尤其是通过立体式接触,实现了优秀生的自尊,中等生自强,薄弱生的自信,真可谓皆大欢喜合作共赢。

各班教室的黑板多:前黑板,后黑板,侧黑板,走廊黑板。黑板是学生用笔来表达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是建立自我反馈和知识训练及巩固的阵地。通过黑板上的展示,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批改,做到了学习的及时反馈、知识的及时强化和巩固,起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作用。

二、课堂的创新。

三、理念的创新。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搞得如此生动、鲜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的如此高涨。究其原因,是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换带来了行为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之所以能自觉地实施和实现学校的理念是教学的必要、形势的所迫,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

自4月崔其生任校长以来,对杜郎口中学进行了“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紧紧抓住了课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直指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教师的活动约束在必要的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解放了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创立了“0+45”、“10+35”教学模式,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杜郎口中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了开放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农村教学改革开启了新思路。

通过参观杜郎口中学引起了我的深思,杜郎口中学为什么从一个全县倒三名的学校成为全县前三名的学校,不但成为山东课程改革的典范,还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杜郎口中学课程改革的成功,这与崔其升校长的先进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坚定的信念和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是分不开,更重要的是这套教学模式适合于学生发展。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方法,能够终身受益。回顾我们的教学改革历程,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有些老师然仍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滔滔不绝,不相信老师不讲,学生就能学会,学生成了局外人,听天书,等下课,等放假,这种方法禁固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失去了兴趣。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产生了厌学,甚至辍学了。有的老师上课时,虽然也采用了小组合作,但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不能充分的发表见解和观点,小组讨论成了形式,应付听课,作秀而已,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学习。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真正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二是:教师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研究教学。因此,我们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深化课堂改革,但不盲目的照搬,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计划的让教师主动学习,研究教材和教法,研究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十一

十年课改,杜郎口中学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眼见为实,杜郎口的确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课堂模式;而建校才四年的昌乐二中也成为有自己风格的名校,文化氛围、构建课堂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孔子的“杏坛”,在登顶泰山的过程中,我更感受的是治学、治校也如登山,虽有艰难,却能享受过程,更有其登顶的自豪。现在,我最想做的就是我们要好好从他们成功的背后找到一些于我们有启发的东西为我们所用。一点想法,与各位同仁共享(以下称杜和昌):

一、特色源于课堂,特色成于改革。

两所学校给我们共同的感觉是文化立校。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栋建筑育人,这是我步入校园最深切的感受。校园正门、走廊楼梯、花圃雕塑、教室墙壁、学校操场都变成了动态的育人载体,成为校园文化元素。杜的“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昌的“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给我们以鲜明的印象。走进校园,文化气息扑面吹来,柔软袭人。学生是文化元素的核心,杜每一处或短或长的标语、班风甚至走廊上的横幅都是学生的作品,质朴却不乏睿智;昌却技高一筹,学校的走廊文化成为一道风景,班级称谓、墙报名称独有二中风格。不过,再大再美的学校也只是外在的观感,我们更希望走进他们,真正了解他们在课堂教学上的思考、实践与收获。因此也就更为关注杜的“三三六”和昌的“二七一”教学模式。

特色源于课堂,学校的任何改革都离不开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具体的教学手段不再赘述,杜的学生大多源于农村,学生在课堂上却显得自信、大胆,课堂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闹市”,但是热闹的课堂源于师生共同的努力,可以想象他们在预习课上所下的功夫,这里已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向、方法,而我们看到的展示课或反馈课就更加能反映出预习课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率,开口便是精彩,课堂展示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欲望。老师有意封口,少说一句话,学生就多说一句话。这里有一个理念支撑,就是课堂的学生主体意识。而昌的学生课堂表现也是在小组活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解放教师的课堂行为。在昌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明显的,课堂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尤其注重课堂展示的点评,不是让学生代替老师讲解,而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昌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271高效课堂”不为模式惟高效,正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二、学校最重要的在于文化积淀,给学生留下的应该是文化内涵。

走近两所学校,均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现在很多学校追求的方向。杜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某句话成为学校廊前室内的印刷品时,心情是高兴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时候,自信心是不断被强化的;当学校在管理上力求细节的完美时,学生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昌的校园很美,从规划设计到细节入微处,文化的气息浓厚而且切近学生,这是校园应该留给学生的。昌的很多班级文化是可以借鉴、模仿的,比如教室的名称、口号、班徽等,我觉得他们在精心、精细地打造班级文化,用昌的一位级部主任的话来说,“让孩子们爱上学习,让孩子们热爱生活,前提是班级信任”,教室内只有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时,教育才会发生。每个班级的组合就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不仅是课堂知识,更多的是校园文化生活的积淀。一所名校之所以崛起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这不是挂在墙上的,也不是说出来的,是每一个走进学校的师生甚至别人可以感受到的。

附:杜郎口语文科预习课设计――。

预习问题是学生会做能做的3--5个问题,要具有发散性;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能找2---3处喜欢的句子并说原因;课堂有学生自己的创作。预习更多是方法的引领,课堂争取零干扰,但教师要把握疑难问题;汇报预习成果,重在理解。

(未完待续……)。

课程考察心得体会篇十二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室,第一感觉就是真的与众不同,教室里三面都是黑板,走廊里也是黑板,走进它的课堂,更让人瞠目结舌,学生们无惧无畏的发言,快速而有序的爬黑板,围绕着教室四处转着听课情景,学生们或坐或站或蹲的听课场面,激烈而紧张的讨论,无一不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心灵。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一条可行而有意义的路子,那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看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是极强的。他们没有农村学生常有的那种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表现自己的羞涩感和怯懦感。他们一个个都被激活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充满自信的。相信他们走上社会也会充满信心和勇气。

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让我们真正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教育改革应该怎么做。有人说中国农村条件差,实行素质教育有困难。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对此做了有力的回答,素质教育不完全是硬件问题,因为当初杜郎口什么都没有,却走出了一条路。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关键不在于学校的硬件,还在于人的理念。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还提醒我们,要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现在很多学校和老师,还没有真正相信学生。而在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精彩,抢着阐述自己的看法,反驳别人的观点,看起来课堂很乱,其实活而有序。

杜郎口的成功还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关键在课堂,在实践中磨炼。现在一说提高教师素质就是请专家来作报告,外出学习。其实,智慧型教师的成长关键是在实践。智慧和知识不是同一个概念,智慧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校长的引领下,通过在课堂中的磨炼,已经成长为智慧型老师。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等根本性的问题。它打破了班级授课制建立几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教条和“本本”。它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它追求的是没有任何一点形式主义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效益。它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它在中国的一个乡村里,写出了一本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它是本土化的,但它与现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杜郎口模式是开放的、创新的、成长的,也是鲜活的。杜郎口可以学习,但硬性地照搬照套是危险的。学习杜郎口模式要因地制宜,一旦成功了,最终形成的就是“自己”的模式。否则,很容易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学习杜郎口,还要超越杜郎口。要用发展的眼光,甚至以批判的态度学习杜郎口,要科学、求实、认真地看待杜郎口的改革,要立足自身的现实借鉴杜郎口经验。

纵观杜郎口中学的成长历程,可谓“十年磨一剑”。该校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可简述为:校长“紧”起来,教师“忙”起来,课桌对起来,黑板多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其中的关键是三个字:“紧”、“动”、“活”。“紧”是指校长作风朴实,管理严格;“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是指课堂创新追求实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以较好的发挥。

一、让管理“紧”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崔其升校长于一九九八年临危受命到杜郎口中学,作为学校发展的谋划者、引领者、指导者,他以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严格管理,整顿秩序,选贤任能,建章立制,提出了“精教愤学、与时俱进、真抓实干、铸就辉煌”的口号,使“质量立校、质量立身”深入人心。

校长“紧”起来,管理严起来,教师们各“种”各的“责任田”,人人“忙”起来了,教育教学的办法也多起来了。教师们在校长的带领下,一心扑在学校里,以教为乐,用白纸精心备好每一个教案,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从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入手,大胆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子,不仅使学校教学质量由末尾跃居全县前列,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课堂教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

二、让学生“动”起来。

为使教学质量在起点很低的情况下得到快速提高,崔校长带领校干学习借鉴“成功教育”、“合作学习”等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目标教学”、“洋思经验”、魏书生育人教书经验、国外分组教学中的思想、方法,最终达成共识:要想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解放学生、唤醒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具体办法,就必须改变“一言堂”,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发展主体地位。学生怎么学好,教师就应该怎么教。改革教学方式,变指令式为超市式,变注入式为发动式,变被动式为互动式。崔校长常年深入课堂听课近千节,并及时评课指导。他不仅用自己的“心动”使得教师们的“心动”了,而且把自己的“心动”变成了全校教师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让课堂“活”起来。

把课桌对起来。在教学形式上实行分组教学,每班分成六至八个学习“互助组”,每组由一名学生当互助组长,相当于一个小“班主任”或承包人,负责本组学生的纪律、学习的检查、监督、组织。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让黑板多起来。在教室墙壁上尽量多的增加黑板面积,使更多的学生能“爬黑板”、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或“杰作。这样比传统的授课模式成倍增了学习反馈的有效信息量,显著提高了反馈矫正的效果,使教学目标得以更扎实的落实。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当“导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当“演员”、当“先生”,或讲解、或纠错、或争辩、或表演、或操作,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围绕着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好了,学习负担也减轻了,“知、能、情”三维教学目标也真正得到了有机达成。

激情教育的黛溪中学。

黛西中学是滨州邹平的一所县城学校,学校的硬件可是不一般,但是,他们的特色还是软件建设。

一、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

进了学校,让我们最叹为观止的就是学校的六百米橱窗。橱窗里的内容门类很多,天文、地理、文体、艺术无所不包,最多的就是学生的自办小报,全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据说是涵盖了全校所有的小组,这些学生自办小报的内容多是和学科教学相关的,橱窗比较简陋,许多方面够不上精细,也多不上锁,但是是学生的作品,是学生的园地和舞台。

能和这一排排学生自办小报组成的橱窗相媲美的,是学校路旁的一排排灯箱。灯箱很大,应有近一米长,半米宽,也很多,反正学校的每一条路旁都布满这种灯箱,灯箱上有名人头像和格言,只不过这些“名人”出自学校自身,是优秀科主任和科代表的,这对师生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学生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窗户上,也刻上了各种激励人心的口号,我没有问他们的老师和学生,但我猜可能是班训和各办公室的精神写照。教室里则没有什么布置,抢眼的就是每个教室前面,南面(学校南北向的,南边是窗户)后面全是黑板,稍为遗憾的是南面的窗户全被黑板遮掉了,不通风,夏天会比较闷热。这样的布置非常有利于学生随时到黑板上板演。教室的后面有一排柜子供学生放课本及其他杂物,给学生提供了方便。

二、生生科代表、师师科主任。

真正使黛溪成名的就是其实行的“生生都是科代表,师师都是科主人”的制度,它真正让师生全面地动了起来,而且权责分明,容易到位。

把每个班级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根据其兴趣特长等担任每个学科的科代表,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对班级的考核细化到小组,从学习成绩到常规管理,如果小组在每个月考核达标,这个小组就可以参加每月一次的有奖游学活动,如未达标,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思,争取下次达标。为了保证竞争的公平,学校对所有小组在分组时都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办法。这样各小组学生为了能达标和游学,便会在学习上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在常规上相互督促,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同时,为了让小组的学习有章可循并得到切实的帮助,黛溪又改变了对教师的考核办法,让每位任课教师又成了各小组内各学科科代表的“班主任”。

对教师的考核包含这些科代表的进步和发展,这就叫科主任科代表捆绑考核,科主任不仅要对科代表的本学科学习成绩负责,还要对其常规表现负责,这就把全员德育用制度的方式落到实处。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班级内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明确,合作学习有条不紊,质量很高,这和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评选“今日之星”和“明日之星”不无关系。也就是说,每个小组课堂的活动质量,每位教师都要进行考核、评价,这是对科主任的要求,同时,科主任还要组织科代表的家长会,定期与学生交流,还要参加有奖游学生活动。据学校老师告诉我们,老师的工作量是增加了,但也在和科代表的密切交流中收获了作为老师的快乐。

山东省邹平县黛溪中学实行的“生生都是科代表,师师都是科主任”的教育模式,我认为它从体制上解决了“全员育人”的问题,同时又能极大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黛溪的成功告诉我们,学校是师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必须把师生的“主人”地位落到实处,切实调动全体教师、学生发展的积极性,一个好的班子加上一个好的机制,才能创造奇迹。

三、激发情感的课堂教学途径与方法。

黛溪学校将课堂教学作为激情教育改革的中心,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互相促进,使课堂教学成为令学生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

黛溪学校鼓励教师采用超越传统的集体备课方式,在坚持原有的各教研组教师定期研讨、个人复备的基础上,开展科主任与课代表的集体备课,让学生参与对学案的完善工作,同时使课代表能够依据学案组织下一步的小组预习。备课时制定的学习目标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并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托,使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地统一起来。各学科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这些情感因素是引起师生情绪共鸣的基础,也是制定情感目标并加以落实的基础,教师们在努力挖掘的同时,注重因材激情,做到以知载情,以情促知。此外,教师备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情绪备课”。为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情感共鸣、心灵共振,任课教师课前需要积极调控情感,带着良好的心境走进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黛溪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激情课堂”:首先,创新教室布局,根据需要将学生课桌布置成小组对桌式的形式,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教室三面布置黑板,配以多媒体设备和室外流动黑板,满足了学生平等展示的需要,也适应了学生快速、大量获取信息的需求。其次,科主任、课代表共同驾驭课堂,或教师放手让课代表组织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精讲控制在5分钟以内,针对学生疑难问题进行解惑。此外,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激情导课、自主学习、激情互动、魅力精讲、拓展应用、生成创新六个环节,各环节之间具有相融性、不定性,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学习内容、班级、课型的特点来进行调整。

作业与评价是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激励其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学校将原来的巩固性作业变为结合学案的预习作业,以便了解新课,抓住重点难点,保证课堂效率,并锻炼自学能力。各学科还联系生活,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创新表现的衡量,由科主任负责评定;二是对学生个人的纵向比较,由科主任和班主任掌握情况;三是小组的集体达标评价,对照每月的学习目标,由年级处根据每月的素质教育测评得出结果。每月底三项成绩的总和,结合德育成绩,被评为优秀的小组就有机会获得有奖游学的奖励。

自主互助的潍坊五中。

潍坊第五中学是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潍坊名校。历年中考、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成绩及省市区各学科知识竞赛、艺术、体育、科技等成绩在市区名列前茅,先后被授予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省级规范化学校、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初中示范学校、市初中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一、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新课改背景下,潍坊五中着力推进以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变课堂结构,调整教学关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快乐地获取知识,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效、高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全面得到提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班级的凝聚力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比以前更为团结了,在连续几次开展了班级活动中,都收到了很好的反映,而且,在这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

二、自主管理、把校园还给学生。

为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启动了面向学生的“五个一工程”,以强化对学生的养成自主教育。

“五个一工程”包括办好一份手册――《成长的足迹》,办好一份刊物――《五中校报》,办好一个文学社――“朝阳文学社”,办好一个电视台――“春蕾电视台”,办好一个广播站――“希望之声广播站”。在各项工程的建设工作中,学校尽可能地把管理权交给学生,以不断提升其自主管理的能力,坚持由学生自主承办节目,并不断完善电视台设施,加强对电视台学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下,电视台节目在原有基础上又设立了《学习之星展播》、《英语频道》、《电视散文》、《校园mtv》、《我爱我班》、《我的老师》等多个栏目,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载体。

三、自主活动、把能力还给学生。

以社团为形式的开放式教育,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感悟,还能促进其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本领。为此,学校积极创新自主互助课堂教育模式,通过精心选拔和培养,在学生中成立了文艺、体育、小红帽志愿者、助学帮困、文明礼仪、小交警等十个学生自主、互助管理的校园社团,统一服装和佩戴小红帽,通过开展群体活动,引导和带动所有学生参与到建设文明校园和文明城市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以此发展特长,培育个性。

如学生们通过文明宣讲社团组织开展了“拒绝零食从我做起”、“远离网吧,文明上网”和“远离毒品”讨论会、“放学路上我们该怎么走”辩论会;通过文明纠察社团纠察校内不良风气,切实担负起了“校园卫士”的光荣职责:通过交通协管社团严查学生上放学路上各类违反交通规则现象,在交警的指导下到学校附近十字路口,维护交通秩序;通过助学帮困社团启动了“l+1,双学双促”活动,组织帮困分队和待优生结成学习互助组,督促、帮助待优生理解、学透和巩固所学知识,使“双学双促”活动成为长才干、作贡献、求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社会调查社团把生态建设与绿色文明教育结合起来.组成多支弛会实践和调查小分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加强了学生自主、互助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校园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从自主互助课堂,到校园文化建设自主管理,社会实践自主活动,潍坊五中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为核心。不断拓展教育思路,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注入了新的血液与动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