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4:47:45 页码:10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模板13篇)
2023-11-18 14:47:45    小编:ZTFB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客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心得体会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滥用模板和套话,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面是一些心得体会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一

《金刚经》称曰般若波罗蜜,首要在于开智慧。下面是金刚经怎么念,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读金刚经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要知道读《金刚经》的读经仪轨。

经书的第一页上一般都有保宁勇禅师写的《警策文》(注一),告诉大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和身口意来学习佛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经书不用的时候应当放在干燥洁净的地方,结手敬拜。

千万不要小看这部《金刚经》,它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佛有塔,修行功夫高的人会看到它在暗中是放着金光的,而这金光中还有很多天龙护法在护持。所以,有的人还会看到有龙在金光外围时隐时现,围着经书转。

这是一种外相。法界这个东西,虽然是一不是二,但毕竟有二。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因果是存在的。

在修证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应该以柔和的心态来圆融地对待佛法。

接下来是金刚经祈请部分。

首先是香赞(注二),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大德讲,寺院里一诵香赞,大殿中就会放金光,这里面就有好多放着金光的佛的化身。

在法界中,香跟烟这两样东西是通冥阳两界的,因此也叫作心香。在发愿时燃一支香,这支香就有直通你的心性的意思。哈哈,一诵香赞,十方诸佛都能知道。

佛法要从细处学。

然后是净口业真言(注三)和净三业真言(注四),以及安土地真言(注五)和普供养真言(注六)。

这些对刚开始诵经的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身上还有着许多宿世间的业障。比如,虽然漱过口了,但是还会有口业。心表面上似乎很静了,实际上还有乱糟糟的意业。这些都是修学过程中的业障。有些朋友身上的业力非常重,不学佛还好,学佛时间一长,反而病了。这是因为对戒律和规矩不是很懂,类似于迷信地学佛,不懂法界的缘起造成的。

比如有人持楞严咒,本来楞严咒在法界中的法力是非常大的,但持诵者如果持戒不是很圆满,尤其是不能戒杀,反而会不自觉地造了很大的罪业。因为楞严咒是以大慈悲心为基础的,对杀生嗔心特别敏感。另外,诵完楞严咒后应该诵一下十小咒,送走法界一切佛菩萨和诸天神圣。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注意点。

一个人在诵《金刚经》时,身后是放着金光的,如果他身上的业力非常重,就会有很多众生被这金光超度到天上。那些宿世间的恶缘突然发现你竟然是一个亿万富翁了,而他还是个穷光蛋。这时他就可以要求你诵部经给他,然后你们之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这是因为《金刚经》在法界中可以抵好几座不可思议的金山,这是《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地方。

同时,我们诵《金刚经》时,地方上的鬼神也会非常惊惶:哪来的大德在诵《金刚经》!因此初学者需要念诵包括安土地真言在内的四句真言,来消除念诵金刚经时不如法的地方。

奉请八金刚(注七)四菩萨(注八)。这八大金刚和四位大菩萨都在宿世间发过愿,要一直护持《金刚经》的持诵者。

在法界中,愿力就跟契约一样,大家达成一个约定。就跟观世音菩萨一样,只要你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他老人家就立即来到你身后,寻声救苦。

只要在诵《金刚经》时轻声称颂这十二位朋友的名号,无论你有没有神通,他们都会来到你身后护持你诵经。所以初学《金刚经》的朋友要诚心称颂他们的名号。

发愿文(注九)。对学佛者,愿力和智慧是两件宝贝。一个人的成就都来自于他的愿力;而要实现愿力,入无余涅盘(非无余涅盘,是名无余涅盘),则要通过般若智慧来实现。

这个发愿文是古时一个大德发的愿力,因为非常适合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所以我们今天借用过来。这个愿力让一个人宿世所有的善缘恶缘,都能发心成佛,然后能一齐往生极乐国,非常殊胜。

云何梵(注十)和开经偈(注十一)。开经偈已经确定是武则天所作,云何梵传说也是她作的,这两个偈子都作得不错,表达了对佛法的恭敬心。

对学佛者来说,如果缺乏恭敬心,就很难学到东西。

以上金刚经正文前的这么一大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读经读得心很静了,就可以把云何梵去掉,再慢慢地可以把奉请那十二位朋友去掉。最后,可以把四个咒子和开经偈去掉。

但是香赞、发愿文和“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一般都要念诵。

如果读完了一遍想继续读,就可以把这段省略,直接读正文。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读昭明太子作的那些品名(注十二),因为有很多写得不合理。像清末民初有一位叫魏源(注十三)的大德,思想很先进,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改佛经。改佛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业障。因此,大家不要去读那些品名,同时,这也是慈悲昭明太子。

读完经之后可以念七遍补阙真言(注十四)。诵经的人一定要多诵补阙真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善巧方便。有些朋友不喜欢念补阙真言,这是丢掉西瓜捡芝麻的坏习惯。

补阙真言在法界上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读经时读错的地方,不如法的地方,多念几遍补阙真言就可以补上。

======================================。

注一:

《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

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

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

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

内心既寂,外境俱消。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实非小缘。心境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此,真报佛恩。

注二: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注三:

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注四: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注五: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二

金刚心,即不动心,坚定心。它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修行者在修习中必须掌握的要素。在修行的道路上,我深深感受到了金刚心的力量,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悟和心得。下面我将分五段式,为大家分享我的金刚心得体会。

首先,金刚心需要持久的坚持。修行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重复和坚持。习惯了急躁和浮躁的现代人,常常难以坚持修行。而要实现金刚心,就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尽管初期的修行可能会感觉到困难和无力,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逐渐发现金刚心的力量。就像拔河比赛,只有全队齐心协力,才能使绳索向自己这一边倾斜。

其次,金刚心需要正确认识苦难。世间的苦难与纷扰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可能总是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圆满中。而金刚心则让我学会了正面积极地去面对这些苦难。它告诉我,苦难只是我生命中的一小部分,只要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能够从苦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金刚心让我明白,苦难并不可怕,它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坚持修行可以帮助我克服和平静面对它。

第三,金刚心需要善用智慧。金刚心并不是盲目的坚持,而是掌握智慧来应对各种困难。有时候,金刚心让我学会了深思熟虑,不冲动地做出决策;有时候,它让我放下执念,没有固执的坚持;有时候,它又让我冷静地面对批评和指责,从中吸取反思。金刚心与智慧相辅相成,智慧让我明白事物的真相,金刚心则让我坚定地去实践和贯彻。

第四,金刚心需要修炼平和的心境。修行者常常会面临各种考验和磨难,有时候会感到沮丧和失望。然而,金刚心告诉我,波澜不惊的心态才是面对一切的最佳姿态。金刚心不是麻木和冷漠,而是坚守正念,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无论是骄傲和自满,还是抱怨和愤怒,都会干扰到我们内心的平和。而只有平和的内心,才能够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最后,金刚心需要持续的修炼和提升。金刚心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和提升。就像身体需要锻炼一样,金刚心也需要不断地沉淀和磨练。通过正念的修炼和内心的觉察,我不断地感受到金刚心的崇高和纯粹。金刚心让我忍耐和忍辱,让我更加勇敢坚定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金刚心的修炼和体悟,我开始明白人的内心也是可以像金刚一样坚硬的。金刚心让我淡泊名利,平和处世,更重要的是让我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我深信,只要坚持修行,持久地修炼金刚心,我就能够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一颗坚定、平和的内心。我相信,金刚心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修行的真正支撑和指引。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三

《金刚经》是佛教中的一部经典,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是佛教中的“王者之经”。《金刚经》主要表达的是心经,指导人们修行,摆脱困苦,成就佛道。今天我们来聊聊自己读过《金刚经》后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慈悲为怀。

《金刚经》中强调了慈悲心的重要性,认为慈悲是佛教理念之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始终保持一颗慈悲的心,关心别人的痛苦和困境。如此不仅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更能够帮助我们自己成长、消除负面情绪。

第三段:空即是色。

《金刚经》中强调,“空”是诸法本体,一切事物皆空。空并不是虚无的概念,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悟性。我们应该拥有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不被物质所拖累。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减轻生命的负担,减少心灵上的扭曲与承受。

第四段:念佛求助。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而这时候念佛求助就显得尤为重要。《金刚经》中提到,“无量功德之所由生者,若有人持为供养此经,以种种华香散其周围,瞻礼受持、广为宣说,其人因此殊胜功德。”念佛能够舒缓烦恼,在虔诚的心情下向佛求救,我们的心灵便可以得到启示,得到更好的力量来乘风破浪。

第五段:总结。

读完《金刚经》,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生命,更好地明白如何应对各种困境。《金刚经》提出的佛教理念,不仅能够让人在心灵上得到安慰和宽慰,更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身心的完美融合,摆脱一切烦恼。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和理论上,更应该将佛教理念带入到生活中,将其贯穿于平凡的日子,积累更多更深厚的人生经验。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四

金刚心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坚定、不畏艰难困苦的心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保持金刚心,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并克服一切障碍。下面我将通过五段式的文章,谈一谈我对金刚心的体会与感悟。

第一段,金刚心的定义和含义。金刚心来自于佛教,它代表着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气。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情况,我们都要保持内心的稳定和勇往直前的勇气。金刚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让我们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金刚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使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意志,不屈服于环境的压力。

第二段,金刚心在生活中的作用。金刚心在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困难时,金刚心让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它让我们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金刚心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让我们能够在困难中找到希望和勇气。金刚心让我们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挫折,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第三段,培养金刚心的方法。要培养金刚心并不容易,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和修炼。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信念,坚信自己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放下过去的失败和遗憾,只有放下才能迎接新的挑战。第三,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好。最后,我们还需要通过实践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只有付出真正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第四段,金刚心给予我的启示。在我人生的旅途中,金刚心给予了我很多的启示。它教会了我要坚定地信念,不受任何挫折和失败所动摇。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坚守自己的信念,克服困难一定是可以实现的。金刚心还教会了我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只有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才能做到心无旁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金刚心还让我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不屈服于环境的压力,坚守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通过对金刚心的体会和感悟,我深深地觉得金刚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给予我们坚定的勇气和乐观的信心,让我们能够在逆境中保持镇定和冷静。只要我们坚守金刚心,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未来,我将会继续保持金刚心的品质,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我相信,只要坚持金刚心,不畏艰难,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五

金刚桥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位于柬埔寨暹粒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我参观金刚桥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也体验到了它所带来的震撼和感动。以下是我对金刚桥的心得体会。

首先,金刚桥展现了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金刚桥是由青石砌成,桥墩高耸,桥面平整宽敞。它看起来坚固耐用,给人一种沧桑和庄重的感觉。金刚桥沿袭了高棉建筑的特点,使用了丰富的装饰图案和雕塑,展现了当时高棉文明的繁荣和神秘。我在桥上漫步,不禁被这座建筑的辉煌所震撼,感受到了人类智慧和劳动的伟大。

其次,金刚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座桥始建于12世纪,是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的杰作。在挥毫之间,桥上蕴涵着深厚的宗教意义。金刚桥旁边有一座小殿,供奉着佛教的神明。这里也是游客朝拜和祈福的地方。了解金刚桥的历史背景,我对这座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敬畏这段历史。

另外,金刚桥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站在金刚桥上,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河流,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恬淡。桥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绿树,清澈的水面映照着蓝天白云,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流连于桥上,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心情得到了舒缓与放松。这个美丽的瞬间,让我对自然拥有了更深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此外,金刚桥也给我带来了对生活的思考。金刚桥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岁月,见证了众多先民的付出和奋斗。这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会使人们变得坚强和勇敢,正如金刚桥一样,历经风雨后仍屹立不倒。而且,在困难中成长,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最后,金刚桥也给我带来了对和谐共处的感受。无论是金刚桥的建筑风格还是人们对其的维护,都展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理念。金刚桥的存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交通工具,也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在桥上,我见证了人们和谐共处和友爱互助的场景,这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金刚桥的壮丽建筑、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美的享受、思考和和谐共处的感受,使我对金刚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站在这座传奇桥梁上,我不禁感慨万分,感受到它所带来的震撼和感动。金刚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段历史和一种精神的象征。它的存在使我更加热爱和珍惜生活,感激伟大的人类文明。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六

经书的第一页上一般都有保宁勇禅师写的《警策文》(注一),告诉大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和身口意来学习佛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经书不用的时候应当放在干燥洁净的地方,结手敬拜。

千万不要小看这部《金刚经》,它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佛有塔,修行功夫高的人会看到它在暗中是放着金光的,而这金光中还有很多天龙护法在护持。所以,有的人还会看到有龙在金光外围时隐时现,围着经书转。

这是一种外相。法界这个东西,虽然是一不是二,但毕竟有二。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因果是存在的。

在修证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应该以柔和的心态来圆融地对待佛法。

接下来是金刚经祈请部分。

首先是香赞(注二),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大德讲,寺院里一诵香赞,大殿中就会放金光,这里面就有好多放着金光的佛的化身。

在法界中,香跟烟这两样东西是通冥阳两界的,因此也叫作心香。在发愿时燃一支香,这支香就有直通你的心性的意思。哈哈,一诵香赞,十方诸佛都能知道。

佛法要从细处学。

然后是净口业真言(注三)和净三业真言(注四),以及安土地真言(注五)和普供养真言(注六)。

这些对刚开始诵经的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身上还有着许多宿世间的业障。比如,虽然漱过口了,但是还会有口业。心表面上似乎很静了,实际上还有乱糟糟的意业。这些都是修学过程中的业障。有些朋友身上的业力非常重,不学佛还好,学佛时间一长,反而病了。这是因为对戒律和规矩不是很懂,类似于迷信地学佛,不懂法界的缘起造成的。

比如有人持楞严咒,本来楞严咒在法界中的法力是非常大的,但持诵者如果持戒不是很圆满,尤其是不能戒杀,反而会不自觉地造了很大的罪业。因为楞严咒是以大慈悲心为基础的,对杀生嗔心特别敏感。另外,诵完楞严咒后应该诵一下十小咒,送走法界一切佛菩萨和诸天神圣。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注意点。

一个人在诵《金刚经》时,身后是放着金光的,如果他身上的业力非常重,就会有很多众生被这金光超度到天上。那些宿世间的恶缘突然发现你竟然是一个亿万富翁了,而他还是个穷光蛋。这时他就可以要求你诵部经给他,然后你们之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这是因为《金刚经》在法界中可以抵好几座不可思议的金山,这是《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地方。

同时,我们诵《金刚经》时,地方上的鬼神也会非常惊惶:哪来的大德在诵《金刚经》!因此初学者需要念诵包括安土地真言在内的四句真言,来消除念诵金刚经时不如法的地方。

奉请八金刚(注七)四菩萨(注八)。这八大金刚和四位大菩萨都在宿世间发过愿,要一直护持《金刚经》的持诵者。

在法界中,愿力就跟契约一样,大家达成一个约定。就跟观世音菩萨一样,只要你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他老人家就立即来到你身后,寻声救苦。

只要在诵《金刚经》时轻声称颂这十二位朋友的名号,无论你有没有神通,他们都会来到你身后护持你诵经。所以初学《金刚经》的朋友要诚心称颂他们的名号。

发愿文(注九)。对学佛者,愿力和智慧是两件宝贝。一个人的成就都来自于他的愿力;而要实现愿力,入无余涅盘(非无余涅盘,是名无余涅盘),则要通过般若智慧来实现。

这个发愿文是古时一个大德发的愿力,因为非常适合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所以我们今天借用过来。这个愿力让一个人宿世所有的善缘恶缘,都能发心成佛,然后能一齐往生极乐国,非常殊胜。

云何梵(注十)和开经偈(注十一)。开经偈已经确定是武则天所作,云何梵传说也是她作的,这两个偈子都作得不错,表达了对佛法的恭敬心。

对学佛者来说,如果缺乏恭敬心,就很难学到东西。

以上金刚经正文前的这么一大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读经读得心很静了,就可以把云何梵去掉,再慢慢地可以把奉请那十二位朋友去掉。最后,可以把四个咒子和开经偈去掉。

但是香赞、发愿文和“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一般都要念诵。

如果读完了一遍想继续读,就可以把这段省略,直接读正文。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读昭明太子作的'那些品名(注十二),因为有很多写得不合理。像清末民初有一位叫魏源(注十三)的大德,思想很先进,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改佛经。改佛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业障。因此,大家不要去读那些品名,同时,这也是慈悲昭明太子。

读完经之后可以念七遍补阙真言(注十四)。诵经的人一定要多诵补阙真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善巧方便。有些朋友不喜欢念补阙真言,这是丢掉西瓜捡芝麻的坏习惯。

补阙真言在法界上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读经时读错的地方,不如法的地方,多念几遍补阙真言就可以补上。

注一:

《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

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

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

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

内心既寂,外境俱消。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实非小缘。心境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此,真报佛恩。

注二: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注三:

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注四: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注五: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注六: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啰斛。

注七:

奉请八金刚: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

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

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注八:

奉请四菩萨:

奉请金刚眷菩萨奉请金刚索菩萨。

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注九: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注十:

云何梵: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注十一: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注十二: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七

《金刚经》指出世间的一切不能独立而自存,事物的存在有赖于因缘的凑合,缘散复归于无,如梦幻,如露电,这即是空。如能认识到空性,就能明白相即是非相的道理。

《金刚经》就是一部打坐心法,对打坐有很大指导意义。

摘录一些句子如下:

(1)善护念。

(2)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非菩萨。

(3)菩萨与法应无所住。

(4)不住于色生心,不住于声,香,味,触,法生心。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用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己见如来。

(7)知我说法,如喻筏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8)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9)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以下摘自元音老人《谈打坐方法》: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那些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持咒。

有人说:“我们不修法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法打坐倒有念头了。是不是修法修坏了,有念头了?”

不是。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么办呢?怎么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不然你坐在这里,嘴里念咒或佛号,脑子里面却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碍,有家庭,烦恼多,驴事未去,马事又来,事情多得不得了。

刚刚明心见性的时候只是初悟,破本参,才跨过第一道门坎,妄习犹在,生死不能了。须勤于保护,历境练心,把多生历劫执着的妄习消灭光,真正做到与《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应,处顺境而不喜,遇逆境而不恼,丝毫无动于衷,才能了思惑而了分段生死。《金刚经》说:过去、现在、未来心皆不可得。心既不可得,还动什么?真见性的人只有这个觉性,其它一切都不可得,还须更向上,觉性与不可得也不住才为真了。若见境生心,随念而转,就不是见性开悟的人。罗汉之所以有四果之分,也是在是否生心动念上划分的。初果罗汉在山林里,清净无染,但是,到城市里就不免眼花缭乱思念纷起了,这就是思惑未了之故。思惑者,对境生心,迷于事相之思想也,就是对幻境惑当真实,产生占有之妄想也。

在打坐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现象出现,如美好的佛、菩萨光明等善像,或丑恶的魔相,都不要理睬它。有相的东西都是假的,一着相,就容易着魔。还有,当你从有相过渡到无相的时侯要起一些变化:如身体没有了,或手脚和头没有了等等,都不可管他。更或气要断了、头要爆炸了,也毋须惊怖,这是身心将脱落的前奏。一害怕,一惊觉,即前功尽弃而出定了。等到火候到时一下子大爆炸,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销殒,虚空也粉碎,本性即现前。不过你不能着相求这个爆炸,一着相即被妄念所遮,非但不能爆炸,连空也入不了。密宗就有这个好处,常常得佛菩萨的加被,以外界的爆炸声引起内心的爆炸,但是千万不能求,想它什么时间来,更不能将心等它或迎它来。打坐定境中的一切形象都不能理睬,须置之不理。《金刚经》的警句须牢牢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色相都是假的,不睬它就没事。一理睬执着它,就有着魔之虞。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时用功。时时看着自己,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起了看不见,跑了一大段才觉得,才知道,那就不行。禅宗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假如我们能做到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受生自在不是已了生死,还有生死在,不过在生死当头能够自己作主,要到哪里就到哪里,不受业障牵连,随业受报了。

做功夫的.第一步:念起不随。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第三步:微细流注消灭。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缍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侯才真到家,不是一开悟就好了,差得远,所以,还要好好的用功。

没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

大家务必好好用功,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座下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才能与大道相应。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八

《本愿经》可消除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业债,免除冤亲债主的干扰。

人在业障现前时,通常有个共同的表现,那就是坐不住,焦虑,急躁。比如说,大家去看,有人生病了,看到检查报告,他就会焦虑。或者夫妻两人要吵架,心中就有一股无名火。这就是要发狂。发狂的结果,就是容易出事。如果有觉知,应该赶紧念“南无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或者赶紧去念本愿经,你会很稳重,你就不会做出错误的举动。

我们都知道发火不对,骂人不对,但为什么会控制不住。佛教说,叫做业障。人的错误行为,都是失理智后才产生的。这时你念地藏圣号,是最好的。本愿经,和地藏圣号有一个和其他菩萨的不同点,那就是他能让人很稳重。

不是说其他名号不行,而是说地藏两个字,就有这个特质,让人稳定下来。大家去慢慢体会,真正修地藏法门的人,做事情很实在。九华山上修行人就有这个特质。人在爆发情绪时,就是体内阴暗,阴气在爆发了。如果你能念地藏圣号,就可以把怨气消除。你看武侠电视,两人在打架时,那个能静下来的人,往往会赢,而那个一直抓狂的人,往往会输掉。不要小看这个稳的作用。

人在天地间,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鬼神。这三种关系只要有一种没有处理人,人就有业障。比如说鬼神是怎么产生,是人本来内心有阴暗时,有污点时,那鬼神就可以起作用了。因为你有漏洞嘛。那他甚至会影响到人的情绪,甚至行为。以前有个人杀了一条蛇后,后来他走到那个地方,竟然另一个人,和他无冤无仇,但用扁担把他打死了。打他的那个人,自己也莫名其妙。这里面,就是人的行为受到阴暗磁场的控制。确切的说,这里面有个地狱。

本愿经讲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这个家宅不仅是世间的家庭,而是人的身心不安,人的身心都好比家。他不安宁,做事情没有定,这就是家宅不安。有人学佛久了,就想着神通,或者想赚大钱,或者想闭关,开悟,想马上成佛。这都属于家宅不安的类型。人在家宅不安时,身心就很痛苦,甚至会扭曲,那么这时应该念本愿经,他能把身心阴暗的磁场给消除掉。

人的色身和心是互相影响的。而凡夫往往更容易受到色身作用的影响。色身是个小宇宙,那色身中也有佛国,有天堂,自然有地狱饿鬼,也有旁生。比如说色身内有虫子,细菌,这就属于旁生。那这里面只有有地狱的磁场,它很容易时刻被激发起来。比如说某人很排斥某样东西,排斥小偷,因为小偷曾经偷过他东西。只要他一碰到小偷,就会恨得咬牙切齿。这里面,说实话还是地狱。人的内心只有有阴暗,有排斥,这里面就有地狱。有地狱,就希望地藏菩萨来救命。

真的修行人,对社会的阴暗面,人性的阴暗习气,应该要很明了,但同时又要包容它,去化解它。这时内心才没有地狱,也就没有痛苦。人不能痛恨某些东西,痛恨其实是内心的扭曲。这也是地狱的一种,也应该多念本愿经。你看社会上对某些事物的评论,都是义愤填膺,感觉自己是真理的把控者。这个都是不对的。这也需要念本愿经。

拓展阅读:念《本愿经》和放生让我找到了好工作。

大学毕业之后在外地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就回到家乡打算安定下来,没想到因为身体的不适和工作经验的不足,整整待业了两年多。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佛法,我开始发愿念500部《本愿经》回向给冤亲债主和历代宗亲,向地藏王菩萨求工作。

我在纸上写下了我的忏悔改过之心以及对工作的期望,每天晚上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念完一遍《本愿经》之后就把这张纸上的读一遍,请菩萨可许则许。内容是这样的: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弟子某某某真心求忏悔。弟子工作不顺利、坎坷,都是因为前世和今生阻碍别人工作和事业的成功,不认真工作的果报。弟子真心求忏悔,弟子错了,弟子迷惑无知啊!弟子工作不顺利,找不到工作,父母最担心,而且弟子工作没有着落,也不能安心修行。求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赐给我个满意的工作,以孝敬父母,安心修行。

希望我的工作能够:第一薪水令我满意第二工作单位最好有一趟车可以直达我家(因为我家住郊区)第三工作性质与慈善有关,与文字有关,不接触数学数字第四同事之间都是善缘,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有双休日,因为我需要时间学佛修行,周末要去放生第五工作稳定,能让我长期发展。

写下这些之后,我开始断断续续的吃素,(因为有时候家里人障碍,还是要吃些肉),然后每天晚上点上一炷香请地藏王过来护持,请诸佛菩萨以及龙天护法加持护持,请完之后就跪下来念《本愿经》,念完之后就把功德回向给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和历代宗亲,并且真诚心的忏悔和读出我要的工作条件,但都要加上一句:请佛菩萨可许则许。另外每个周末我都要去放生,因为闲在家里时间很多,还每天做两次施食。

这期间心情倒是异常平静,大概是修行之后业障有所清净,而且我相信大慈大悲的地藏王菩萨会为我安排好一切的。就这样过了有半年多的时间,期间也有总总感应,譬如梦里好几次出现佛菩萨的庄严像什么的,但我也没去执着。家里帮我跑工作也耗费很多人力物力,但未果,父母那边也放弃了,在我们这种小城市,凡事都要讲关系,关系不过硬也没办法了。直到有一天,《本愿经》大概是念到125部的时候,还没到发愿数的一半,我在上网的时候无意中就看到了本地政府机关的.一则竞聘消息,我看了看,发现那些条件我都吻合,而且工作性质是慈善事业的,心里一惊,想着去试试呗!于是第二天就带上所有要求的证件去报了名。去到那个地方,特让我惊讶,因为正好有一趟车是直达我家的,要知道我家住在郊区,车非常非常少的。我想,应该就是这里了,我要努力考上这个地方,但也不要执着。佛菩萨会安排好的。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九

念《金刚经》,是老少咸宜,小大由之的。为什么说老少皆宜呢?年纪渐老,行动不便,外出听经闻法,不易随心所欲;再则佛教经典太难懂,法门又多,明师难求,缺乏经常指导,不知如何修行。《金刚经》译文流畅易读,一本在手,已够修持,所以是老少皆宜。为什么说小大由之呢?因为《金刚经》可以完整全部念一遍,也可以只念一段或其中几句,经中不是常说“乃至四句偈等”,拿一段或几句经文,仔细寻释经义,实在是意趣无穷哩!

这里介绍给各位的,金刚经内的三小段,这三小段已是《金刚经》的精华了。

第一段是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在这段中,佛说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句“众生之类”就是指凡众缘和合而生的都是众生。

各位想一想,宇宙之间那一事物不是由众缘和合而生。有情的人类、动物固然是众缘和合而生,无情的植物、矿物等也是众缘和合而生。有形质的物体是众缘和合而生,无形质的思想事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一切众生之类是指宇宙间一切的事物思想。因为众生乃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论是人、是物、是思想,都是瞬刻在变化,并非永恒。如梦如幻,但也不是没有,它们都是不生不灭的本性,在这不生不灭的本性中,生起幻化虚妄的各种相,名为众生。“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句话好像很难懂,其实就是要使这一切众生都回归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是佛陀教我们应发广大的心愿,这正和各位常念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一样是发大愿。

第二小段,佛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从现代科学理论,宇宙万物最后的本质都是“能”,然则我皆令入涅盘而灭度之,不但众生灭度,我也灭度。换句话说,一切都是“能”。所以佛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既然一切都是能,还有什么人我众生之分?这就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正因为众生都是“能”,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如此那有众生得灭度?这就是佛所教的大智。

第三小段,佛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佛所教的大行。这几句话含义极丰富,布施有有相布施、无相布施。有相布施所得福德是有相和有限的,也就是所谓的人天小果。无相布施的福德,佛用虚空作比喻,是不可思量。而《金刚经》所着重的是无相布施。通常说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其实不只是以外在为施舍对象才是布施,在自身修行中,还可以有更深入,更广泛的布施意义。如六波罗密中布施舍贪,持戒舍瞋、贪、放逸,忍辱舍瞋,精进舍懈怠,禅定舍散乱,般若舍两边空、有见。舍就是布施,波罗密多就是于法行无所住,亦即对万法的表相不起执着。各位,要知道烦恼及贪瞋痴都因取着相而生,所以于法无所住,实是大行的中心。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就是破执著,这指的是破除我们的贪欲,而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活着,是要有愿望的。欲望和愿望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做的,就叫欲望;能给别人带来利益的发心,才叫愿望。每个佛在成佛之前,都要发大愿望,不发愿,成不了佛的。比如,阿弥陀佛在成佛前,曾发了四十八大愿。欲望和愿望的区别,在于起心动念,不在事情的表面。

欲望来源于贪婪,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的,官当多大、钱赚多少,根本没底。陷于欲望之中,就是陷于痛苦之中,只有破除对欲望的贪着,才能打掉痛苦的根源,出离苦海,获得快乐。人生成不成功,不在于有多少钱、当多大官,而在于快不快乐。今天你过得快乐,你今天便是成功的';今天若不快乐,今天便不成功。

从更深一层上讲,这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常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有为法,就是指人造作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一切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恒常的。就像我们人,生下来是一个小不点儿,然后长大、变老、死掉,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有的人不想老,为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痛苦不已,这就是执著无常的结果。执著于无常就只能痛苦。苏东坡在其词作《永遇乐》中写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新欢旧怨。”人生的确是一场梦。人在开悟之前,其实都是在做梦。你们想想看,所经历过的事情,是不是都如梦幻一般?佛用梦幻泡影、露、电来形容人生的无常,是不是很恰当?可是,我们凡夫看不到这一层,总是执著于无常,执著于贪婪的欲望,结果就总是痛苦不堪。《金刚经》从头到尾讲的,就是破除这种执著。

可是,有的人很害怕自己没有欲望,认为没有了欲望,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掉到“偏空”里了。学《金刚经》,弄不好就会掉到“偏空”里。那么,破除了对欲望的执著,是不是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呢?其实,没有了贪婪、执著,就会得到清静、快乐的真心。真心是快乐之源,也会指引你发心做利益别人的事。愿望是我们需要的,你看地藏王菩萨,发愿度尽地狱众生;阿弥陀佛,发愿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无上佛果。

真心发出的愿望,才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人生正确的方向和准则。不执著,不是什么都不做,反而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因此,所有的菩萨都很精进,没有一个是懈怠的。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十

金刚功是中国武术中的一项传统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对金刚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心得,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在金刚功的练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身心的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第二段:身体锻炼。

金刚功的练习主要包括静功和动功两部分。静功是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来调节身体和精神状态,提高气血循环,加强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动功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肢体动作来锻炼肌肉,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感受到了身体的逐渐变得强健有力,肌肉变得结实紧实。同时,金刚功还能够调整身体的内分泌系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抗各种疾病。

第三段:提高思维能力。

金刚功的练习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调整呼吸,这对大脑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挑战。在金刚功的练习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思维的集中和清晰,能够忘掉周围的杂念,完全专注于当前的状态。随着练习的深入,我逐渐掌握了控制思维的技巧,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第四段:培养意志品质。

金刚功的练习需要坚持和毅力,特别是在一些困难和疲惫的时候。每当我感到疲惫或者遇到困难时,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通过这种坚持的努力,我逐渐培养了意志品质,学会了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具备了面对挑战的勇气。金刚功给我带来了心理上的力量和自信,使我能够应对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挫折。

第五段:内心的宁静。

金刚功的练习需要调整呼吸和姿势,这对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有很大的要求。每当我开始练习金刚功时,我会先深呼吸几次,放松身心,让自己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随着呼吸的调整和动作的流畅,我的内心也逐渐变得宁静和平静。这种宁静让我感到非常舒服和平和,令我忘却烦恼和压力,体验到一种内心的自由。金刚功使我拥有了一种心灵与身体的和谐感。

总结:

通过练习金刚功,我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还提高了思维能力,培养了意志品质,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金刚功的重要性和价值不仅在于它对身体的好处,更在于它对心灵的影响。通过练习金刚功,我学会了坚持和自律,培养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成为了一个更加强大、自信和平衡的人。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十一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窍诀的人,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圆满的功德。要是一个知道诵经窍诀的人若如法地按窍诀诵经,就会很快受到法义的加持而开启智慧。诵经的窍诀有六个步骤:

一、观想法会圣众;。

二、修供养;。

三、修皈依;。

四、发菩提心;。

五、安住;。

六、回向;­。

我们圆满了这六个窍诀来诵经典,这样就会获得诵经的觉受,这样才可以很好的理解经意法理。同修们啊!!!要知道,欲想出离轮回诸苦,就要在闻思经书教理时注重窍诀而实在的行持。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十二

金刚传是一部讲述人类意志与欲望的探索之旅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僧人金刚的曲折人生,探讨了人性的种种矛盾和困惑。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感金刚的故事给我带来了许多感悟与体会。下面我将结合小说情节,分享自己对金刚传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从金刚传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金刚作为一位僧人,本应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但他却频繁陷入世俗的欲望的漩涡中。他的内心因欲望而矛盾,他渴望修道获得智慧,但也无法摆脱对色欲的纠缠。这种复杂而矛盾的人性使金刚备受困扰,也引发了他一系列错误的选择和遭遇。通过金刚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人性的复杂性,并更加理解人们常常在纷繁的欲望中挣扎、迷茫的原因。

其次,金刚传中的悲剧结局使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自我认知。金刚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不断犯错,最终导致自己的毁灭。他一直试图逃离自己的内心困扰,却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我,最终看不清自己本质的价值。这也让我反思了人生的价值观与追求,深感到了时间的宝贵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应该更加重视内心的成长和追求真正的自我。

第三,金刚传也给我带来了对爱与被爱的思考。金刚一直在追求女人的身体与情感的满足,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真正的爱与被爱的体验。他与许多女人发生过一段段短暂的关系,却始终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这让我深思,爱是一种深沉而无私的情感,而并非只是欲望的满足。金刚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错过了爱的真谛,也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

第四,金刚传中对于宗教和世俗的探讨也让我有所省思。金刚作为一位僧人,本应厌弃尘世的物质与欲望,追求心灵的净化与超越。但在小说中,金刚却一直陷入欲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这给我带来了对宗教与人世之间关系的思考。宗教不仅仅是逃避尘世的工具,更应该是人们体察内心、探索人生意义的一种方式。通过金刚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宗教与人生的关系密切而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世故与虔诚来衡量。

最后,金刚传中的故事也带给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金刚与他遇到的各种女性发生了一段段短暂而曲折的感情,在他们身上经历了不同的际遇和故事。通过这些关系,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联系,以及情感的力量。在小说的结尾,金刚对于情感的追求再次受挫,他以最终的孤独结局结束了自己的故事。这让我思考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追求欲望和追逐物质的同时,应该更加珍惜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总之,金刚传是一部充满矛盾与迷茫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金刚的曲折人生,引发了我对人性、生命的意义、爱与被爱、宗教与世俗、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通过金刚的故事,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困惑,也从中汲取了一些关于生活和人生意义的启示。

心得体会金刚川如何写篇十三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佛门佳话,人尽皆知。其后历代圣贤,从金刚经及六祖坛经悟道者,亦所多在,只如近世人诵经者多,悟道者少,其故安在?想与根器及对于经义领悟与持诵方法正确与否有关吧!

我也是诵经有年的人,却是鲜有受用,于经义一知半解,且所解亦非了义。为此数年前专诚拜谒耕云老师请教,承他菩萨低眉,向我说了两小时法,茅塞渐开,谨录精要,提供参考。

一、佛法简要之诀,在‘离分别’。一部楞伽经精义,也只是教人‘离六十二见的分别心’,但必须放下万缘,始能做到‘离分别’。放下万缘,并非意要‘出世’,坛经明示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在家亦得’,‘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放下自己的攀缘心和世情俗虑,就是真正的放下,与工作环境、家庭环境没太大的关系。能离分别,则‘照体独立’,不妨‘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便是十字街头好修行,火中生红莲。

二、佛法舍摩诃般若波罗蜜,其余尽属方便,咸非真实;‘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唯此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又有‘五度如盲,般若作眼’之说。所谓一真不二,非般若而何?离开摩诃般若波罗蜜,即无三昧、正定、正受可得。所以佛说:‘若有人能于此经(金刚经)受持读诵…皆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如何持诵呢?持诵前放下万缘,以最诚最恭敬最信实的心,不起分别,一气呵成,朗诵一卷乃至一二三卷,且最好持诵不分段的,诵毕合卷,返观自心,当下便入金刚定中:以此为基,善加保任,即保持此刻的安祥无杂念状态,信任此心即是‘觉’,即是正受,莫令其他俗情去扰乱它,它是非常珍贵难得的。这样保持愈久,进步愈快。此一方便,试之障轻者,百试不爽,障重者若持之以恒,亦渐入佳境,功不唐捐,利根者即透初关境界矣。

三、所谓看自心即是观照,观照者,‘念上有无念’也。此境界于朗诵金刚经愈多,愈无分别,保任愈久,进步愈快,古德所谓‘照顾脚下’,意即观照自心而不忽略一念萌生,起码自己每一分秒都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其意在信自心本来清净—无念.无相、无住,如是则实相显。亦即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之意,若向心外作计,则心外有法,显非‘正法’。

四、世人诵经不得力者,病在不能会归自心,而与经对立成二,不契不二法门,焉能悟入?六祖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常御白牛车’,便是最好说明。世人诵经久不明,乃由世情俗虑放不下及知解难忘,致为净业之障。一旦知解销净、俗情淡化,般若立显,益以自肯承当,‘自心是佛,离心无别佛’,不是穷子,当下便了。所以诵经若能一一会归自心,一一印之自心,宁有心外之法?宁有一义可立?经云:‘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又云:‘何以故?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又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又云:‘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从上便知,经中随立随破,无非破除当人我法二执,理事二障。所以诵金刚经不贵分别晓义,而贵朗诵后合经返观自心—-离心意识,久之必获金刚心,其迟疾胥视当人根基深浅、障之轻重、保任工夫久暂而定,起码般若种子‘一入识田,便为道种’,智慧日增,固不待言。

五、金刚经只是写出悟了的人的生活情调而已,毫无理路,是其尊贵之处。注愈多,义愈晦;若看注,以六祖说金刚经口诀为言简理当,令人易晓而不惑,若能同时读六祖法宝坛经,更易显发。倘以佛法作学问知识研究,势必加重理事二执,非佛出世本怀。盖理执不去,难登离执禅定,离执禅定已登无学位矣。

六、悟,原本是人人本来之心,而悟有理事两者,缺一不名圆满。理须到山穷水尽臻于‘众理具万事出’之根源处,始名到家;事即必达‘照见五蕴皆空’之境,方有自由分。以此为基,上上增进,以至时时处处、语默动静,皆定慧等持,始能为人,否则尽名‘体不具’尽名‘半熟’,亦名‘得少为足’,勉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