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2:31:39 页码:13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大全8篇)
2023-11-18 02:31:39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感悟和总结。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文字的精准和准确,避免模棱两可和含糊其辞。欢迎大家一起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共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启示。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蒙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是红色旅游胜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有幸来到蒙山,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在这里,我不仅获得了旅游的愉悦,还有对历史、文化和环保等方面的深刻体会。

第一段:行走在红色的土地上。

蒙山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纪念中国革命家毛泽东的母校、他的儿时玩耍地等一系列地标性的红色景点,这一切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蒙山这片土地上所承载的红色精神。游览了毛泽东故居、井冈山历史博物馆等地,我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红色文化是一种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蒙山则是这种红色文化在江西地区特别显著的体现。

第二段:感受自然的风光。

蒙山风景区是我此次旅游的重点之一。作为自然风景保护区,蒙山景区拥有四溪七瀑、湖泊草地和湿地等多种自然景观。在这里,我亲身体验了“天堂神樽”“芙蓉瀑布”“双溪碧水”等地标景点的壮观景象,尤其是天堂神樽景点远离尘嚣,空气清新,溪水清澈见底。这里的山石、溪泉、竹林和云雾交相辉映,真正令人感受到了山水之韵。

第三段:感知保护山水的重要意义。

游览路线中我还要特别提到环保方面的主题。在蒙山,保护生态环境、修复自然景观等已成为重要的命题。在旅游过程中,景区管理部门通过加强旅游管理和科普教育,来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在康庄路和文化广场等公共区域,设置了废物分类回收站。这都让我深刻地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且也会形成环保意识的行动自觉。

第四段:感受文化气息的浓厚和现代化的配套设施。

蒙山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仅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还将文化内涵与现代旅游业完美结合。除了古代建筑和烽火台遗址等文化景点外,蒙山还专门建设了大型水上游乐设备、高品质餐饮酒店等现代化配套设施,使旅游体验更加优质。

第五段:体验完美旅游,回味蒙山的独特风情。

在经过一整天精彩的旅游之后,我回头再次审视此次旅游的收获,蒙山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游览主题。在这里,我不仅体验处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还感受都了湿地保护、环保意识、旅游科普、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甚至是人文关怀方面的深入体验。蒙山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结合得淋漓尽致,成为了极具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完美地在体验中呈现符合时代和人们的期待的新风貌。回味这一切,我对此次旅游产生了持久的思考和全新的理解。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太原蒙山大佛始凿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经五个皇帝、历时20xx年之久,到北齐后主高纬时凿成。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原蒙山的。

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

蒙山大佛景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北的开化沟内,毗邻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古晋阳城、晋阳湖等景区,山体雄浑,松柏成荫,溪水潺潺,鸟鸣幽谷。

蒙山大佛(古时又称“晋阳西山大佛”)座落于蒙山北峰,远观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为释迦牟尼坐像佛。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史书记载高200尺(唐尺,约合今63米),比西方认为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开凿时间却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处的开化寺,历来是晋阳地区的佛教中心。从北齐到元,历代统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齐历时20xx年建成,《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官内”。《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记载,李渊以唐国公身份“至此瞻礼,夜梦化佛,满室毫光数丈”。《法苑珠林》载,显庆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瞻礼开化寺大佛,大敕珍宝财物,由内宫为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时,佛教高僧即现在日本最为兴盛的佛教净土宗师昙鸾,曾在开化寺(时称并州大岩寺)钻研佛法,继昙鸾大师后弘扬净土业的道绰禅师,最初也在此处精研经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宏雄伟,开化寺庄严肃穆,诵经之音袅袅萦耳,溪水潺潺、鸟鸣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风貌,受到海内外宗教界和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开始显现出极强的吸引力。

(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

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1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臵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太原蒙山大佛始凿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经五个皇帝、历时20xx年之久,到北齐后主高纬时凿成。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原蒙山的。

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

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

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

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

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

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

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

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

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

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

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

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

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

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

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

到公元前4xx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

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

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

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

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xx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

从此太原又称并州。

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

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

直到公元3,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

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

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

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

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

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

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

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

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

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

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

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

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

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

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

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

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

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

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

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

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

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

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

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

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

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

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

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

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

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棡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

朱棡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

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

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7年)。

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

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

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

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

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

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

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

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

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

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

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

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

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

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等景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人与生态融合的意境。

莺歌燕舞、水天一色的景观是美丽的、祥和的、也是旖旎和谐的:绿荫满目、鸟飞鱼跃的景观是人类共同思念的、向往的、也是梦寐已久的。

汾河景区建成后,太原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特别邀请并大力支持胡少荣先生对汾河景区的鸟类生存、繁衍情况进行研究,他在3月初至9月底短短7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汾河景区的拍摄到48种鸟,其中有濒临绝迹的紫背苇。

建国初期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灰头麦鸡、黄斑苇(chineselittlebittern)、花凫、高跷鸻、紫鹭、白骨顶等珍稀鸟类。

婉转的鸟鸣朝朝暮暮、起落的翅膀春去秋来,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文明是自然的延伸。

人的家园,就应该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充满爱心的空间!

夜晚,走进公园,仿佛徜徉在银河里,那盏盏灯,倒映在河里,五光十色的河面,波光闪烁。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黑水横流,被人喻为太原的“龙须沟”呢?而今这些景点与广场的交织,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美景。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

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

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

这一靓丽明珠定会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蒙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其地理位置和规模都使其成为旅游胜地。我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又一次踏上了蒙山。这次的旅行让我深刻认识到,蒙山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在这里,我不仅得到了身体上的磨练,也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成长。

第二段:身体上的磨练。

蒙山是一座徒步爬山的好去处。我选择了从最南边的登山口开始攀登,全程约8公里,海拔约1240米。虽然这不是很高的山峰,但我还是慢慢地往上爬,没过多久就感到了疲惫。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不懈地往前走,一定不能放弃。每一步都考验着我身体的极限,但我尝试着用意志力去战胜疲劳。当终于站在山顶,看到周围的美景时,我也体会到了征服困难的喜悦。

第三段:精神上的成长。

蒙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峰,有着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山上有很多古建筑和寺庙,其中蒙山寺便是比较有名的一个。在寺庙里,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听着和尚念经,态度平和安详,让我的心灵也慢慢平静下来。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佛教的宁静和舒适,也被教导去追求身心健康和平和协调。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拓展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也明白了自己追求精神上的平和的必要性。

第四段:山中的自然景观。

蒙山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山区,这使我可以清晰看到山中小溪、瀑布、悬崖和农田。这名山景色尤其出名的自然景观是云海。当云海缓缓飘起时,整个山区的气息变得神秘而绝美。在面对这些壮观的自然景观时,我不仅感到了生命的壮丽,也懂得了自然的美好之处。这些景观使我又更加喜爱蒙山。

第五段:结尾。

难能可贵的是,蒙山的精神内涵、自然景观和体能训练的效果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给予游客无穷的回馈。在蒙山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对身体、情感和精神的整体训练。而最让我为之感动的是:每一步的挑战、每一个景致的震撼、每一份乐观的感悟都会成为我人生中珍贵的财富,使得我能够更加顽强地去追求自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对生命的理解和理念。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西南边,那里风景秀美,十分奇特。

今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蒙山大佛。我们一进山里,路两边种着的核桃树,桃树,苹果树等不知名的树,给我们撑开一把把凉伞。走进山里,一阵悦耳的山泉声伴着悠扬的佛乐响在我的耳畔。山泉水很清澈,都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子。我找来找去,就是找不见小鱼小虾,可能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听见佛乐,我却找不见音响,原来,路边的树桩是音响啊。

终于走到了大佛跟前,觉的大佛特别庄严。只见他坐北朝南,依山而坐,两耳齐肩,双目微睁,盘腿而坐,两手重叠放在腿的中间。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显的那么宁静,庄严,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任何时候都成竹在胸,任何事情都难不倒他。站在大佛面前,感觉他是大象,而我是蚂蚁。但是,大佛不也是人制造出来的吗?我们应该比大佛更自信,更能战胜挫折,不被生活中的困难吓倒。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今天一早,我们全家就来到了位于晋源区金胜乡寺底村的蒙山大佛旅游区。终于要一睹为快了,车刚一停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景区跑去。

一踏入景区,一股大自然的气息就迎面扑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顿觉神轻气爽。展现在眼前的是茂密葱郁的树林,各种各样叫不上名的野花,还有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听着水声,伴着美景,就像走在了人间仙境,我就是那快乐的小精灵。

顺着小溪往山上走,没觉得有多累时,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广场,在广场的正前方是一大段台阶,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我的心也越来越激动了,马上就要看见蒙山大佛了。怀着这样期待的心情终于走完了最后一个台阶,“哇”一个好大好大地佛像就在我的面前,他那宽宽的双肩,高大的身躯,慈祥的面容都那么让人心灵为之震动。人们都从见到他的惊奇中转变为静寂,静静地观赏他的雄伟,为他的恢弘气势所震撼。这真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我举起像机拍下了这一奇观,我要拿回家好好地品味,并且告诉我认识的人,让他们也快快来这里看看。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西南边,那里风景秀美,十分奇特。

今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蒙山大佛。我们一进山里,路两边种着的核桃树,桃树,苹果树等不知名的树,给我们撑开一把把凉伞。走进山里,一阵悦耳的山泉声伴着悠扬的佛乐响在我的耳畔。山泉水很清澈,都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子。我找来找去,就是找不见小鱼小虾,可能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听见佛乐,我却找不见音响,原来,路边的树桩是音响啊。

终于走到了大佛跟前,觉的大佛特别庄严。只见他坐北朝南,依山而坐,两耳齐肩,双目微睁,盘腿而坐,两手重叠放在腿的中间。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显的那么宁静,庄严,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任何时候都成竹在胸,任何事情都难不倒他。站在大佛面前,感觉他是大象,而我是蚂蚁。但是,大佛不也是人制造出来的吗?我们应该比大佛更自信,更能战胜挫折,不被生活中的困难吓倒。

回到家里,大佛时刻让我想起,希望大佛永远不倒,永远给人启迪。

车出市区后,不久便来到蒙山脚下,游人并不多,但山之恢宏威严尽收眼底。正门除了“蒙山”二字外,门柱上还有一联“佛是一座山净心净土,山是一尊佛净土净心”。转头想问姥姥什么,却见她早已双手合十,低眉垂目,口中念念有词。拾阶而上,一路上走走停停、曲曲折折。

趁着姥姥忙着沿途朝拜,我独自爬上爬下、跑来跑去,一会儿在习习凉亭中坐看枫林未晚,一会儿于逐蝶穿花间找寻峰回路转,有时和其他孩子一起在瀑布边戏水,偶尔采一把野花摘几枝红叶,好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怎一个快活了得!我们从拜佛台一口气爬到大佛跟前,大佛看上去大耳垂肩、慈眉善目,像似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雍容气派。听导游讲,蒙山大佛“佛高六十三米,依山镌刻,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可谓佛超山峦,高遏云天”。

那一夜我梦见了大佛,梦里的大佛笑容可掬。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约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比全国最高的乐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从此隐没于乱石瓦砾之中。现在大佛已经修复。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隐约可闻的佛乐。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了。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