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8:54:52 页码:14
2023年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精选18篇)
2023-11-17 18:54:52    小编:ZTFB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要避免内容的重复和冗长,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精简和扼要表达核心思想。接下来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一

虽然岁月已经变迁,尽管历史成为过去,但是那一刻,必将永远的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那痛彻心扉!那血流成河,那一片废墟...都将会象一个烙印一样,永远的留在了你我的记忆中!三年的时光轮回,带走了昨日的伤痕,却带不走我们深深的缅怀。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变换,改变了城市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我想问:孩子们,你们在天堂过的还好吗?那里有宽敞的教室吗?

我想问:叔叔们,你们在天堂过的还好吗?那里有悦耳的山歌吗?

我想问:阿姨们,你们在天堂过的还好吗?那里有可爱的大熊猫吗?

我想问:亲人们,你们在天堂过的还好吗?那里有美丽的九寨沟吗?

我想问...

我想问的太多太多,以至于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当我们在享受小康生活的今天,当我们在放飞梦想的今天,当我们在喝彩祖国的今天,本当这份快乐,这份喜悦,这份荣耀也有你们的一份,可是却因为那一场无情的地震,将这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但是,我坚信,你们在天国会看见的!

你们会为生在中国而骄傲,

你们会为生在四川而自豪,

你们会为生在汶川而微笑!

同胞们,亲人们,你们走的那么匆忙,以至于没有来的及和父母说声再见;没有来的及和爱人说声珍重;没有来的及和孩子说声祝福!尽管你们悄无声息的走了,尽管你们没有来的及说一句道别的话,但是你们永远的活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

乡亲们,亲人们,北京奥运成功的在咱们自己的家乡举办了,我们终于圆了百年的奥运之梦;神七也成功的发射升天了,标志着我国已从太空大国步入太空强国的行列!亲人们,你们听见了吗?这份喜悦,这份荣耀,本当是你们应该分享的啊,可是你们却去了遥远的天国!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二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这场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境内,地震灾害造成了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这次地震的学习成果也日趋成熟。在这次灾难中,我们吸取了多少经验和教训?我们今天究竟应该从中学到什么?本文将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分析这次地震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段:地震防灾。

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少地方受损的建筑是因为缺乏地震抗震设计。更有一些建筑物最初就不符合安全标准,并在地震发生前未进行任何修缮。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缺乏地震防灾意识使得灾难变得更加严重。如今,随着国家规定和建筑行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科学防灾措施,注重安全设计,这是从汶川大地震中获得的重要经验。

第三段:公民自救。

在汶川大地震中,由于灾害中心地区供电、水源、交通等大量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灾民苦苦挣扎时,很多居民都通过互相帮助,自行寻找食物、水源和救援物资,在缺乏外界支持的情况下,自救自援成为了唯一的出路。刨去政府支持、灾害管理部门的资源以及救援力量的影响,居民自身的素质和意愿在自救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启示我们,对于灾难时刻,建立强大的自救与公民精神,积极配合救援,相互帮助,是个人与社会摆脱危险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段:科技救灾。

汶川大地震中,科技救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先进技术的运用让救灾事务变得迅速、精确,并最终挽救了和拯救了许多灾民的生命。例如,高精度遥感卫星,可以快速获取有关地质构造或土地状况信息,对于灾区的救援和评估至关重要;智能救援机器人可以在地下救援中代替人类进入危险地带;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迅速配合救援工作和交流信息。因此,从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应该学习运用现代科技来提升救援速度与效果。

第五段:美好生活的坚守。

结尾:

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tragedyandsorrow都以实实在在的方式刻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本文并没有翻出太多新的结论,但是我们应该通过对地震中的所学所得去让它成为我们成长的源泉,成为我们迈向美好人生的动力。今天,让我们携他们共同努力,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更健康的、更有意思的、更充实的生活。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三

5·12汶川地震,也称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截至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08年5月12日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一开始主要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

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

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这场震惊全国的里氏8.0级地震始于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震源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震级大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

据有关专家估计,震中烈度为11度左右,为浅源地震,深度大概为10公里,此前已有专家说,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

5月16日12时,余震已经发生两千多次,超过5级以上余震为14次,最大的一次余震是6.5级,发生在甘肃,6.1级的余震发生在四川汶川。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

公众普遍关心的是,汶川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

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局的专家认为,因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分布、地壳厚度、地壳运动速度差别很大,而这次地震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变化差别最大的这个带上,即南北地震带——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

宏观的解释是,“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欧亚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原。”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倪四道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说,“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北方向移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上。”

倪四道说,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是挤压,“一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倪四道说,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说,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不过王二七也说,目前我们对这一地震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壳的挤压、伸展还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龙门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块和原来的老的云南、四川板块交错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地方是个地震多发区。

根据9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整编的《中国强地震目录》,四川地区共有18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18以来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炉霍发生了7.6级地震,之后三年发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学忠研究员曾在对四川省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做过分析:“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一种定性的估计”。

这种背景下,陈学忠研究了四川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发现从历史经验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区7级以上强震发生之前几年,周围都有一个接近8级左右的大震发生,根据这种现象,然后往后推,昆仑山已经发生了8.1级地震,如果这种规律延续的话,几年之后四川地区就会发生这种地震。

面波对高层建筑影响比较大。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对本报记者说,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

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次地震的详细数据和反映地震破坏力度的地震烈度分布表(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个粗略的地震烈度分布图,该图是在未经过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得出的)。中国地震局的陈长林对记者说,地震烈度分布表估计1到2天就会出来。相关专家组已经到达汶川,目前调查工作已经开始。

不过所幸的是,虽然地震强度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同,但是现在看来,损失应该小于唐山大地震。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造成24万人死亡。当时的震中在城市中心区下方,属于城市直下型地震,所以引起的破坏很严重。而这次汶川地震,震中附近没有较大的城市,当地人口10万多一点,分布相对不密集,包括汶川县在内的约二百公里长、十几公里宽的极震带,大多处于山区,由此损失会小于唐山大地震。

另外关键的是,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外面活动,这大大减少了死亡的可能性,所以你也会发现,一些地区,伤亡比较严重的是学校,因为学生们都在楼里。”中国地震局的一位专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对于这次地震波及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原因,中国科技大学的倪四道说,像20青海昆仑山口的8.1级地震是在中国的西部,西部的城市比较有震感,而东部城市震感不是很强。四川这次地震离东部比较近,距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距离大概有1500公里。对于其他地区属于远震,即1000公里以外能感受到。而这次地震的面波,对高层建筑影响比较大,对低层建筑影响比较小,而现在大部分城市高层建筑很多,所以波及的城市很多。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分析说,全国许多地方震感强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震发生地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比较强。

预报很准的情况比较少见。

针对瞒报地震预测的传言,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13日说,所谓为了保证奥运前的安定局面而瞒报地震预测结果的推测“是没有道理的”。

地震预测或预报在我国分为中、长、短、临四种,我国现在的中长期预测准确率大概是30%左右,而短临期预测率非常低,而且地震预测本身就是世界性难题,“上天”容易“入地”难,决定了地震预测的难度。

现在国内的地震监测有很多种,一个是监测地震活动本身的,一个是监测地下水、重力、形变的变化等,每个省的监测网由许多台组成。“在这次地震前没有什么预报,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很正常,预报很准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少见的,除非地震有很多前震,可以(使人)警觉起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说。“在地震预报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比我们没有任何先进的。他们的先进是在于,建筑设防的安全性上,还有就是地震发生以后,可以相当快地确定位置和震级。”倪四道说。

另外,我国的地震预报发布除了政府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公开发布关于地震的信息,“先由专业人员经过汇总,经过专家评委会的论证后,政府部门根据这些情报来发布预报。中长期的预报每年都报给政府做准备,真正能起到作用的还是短临预报,像半个月的尺度才能起到好的效果。”陈学忠说。

各地政府再根据中长期的预报,以及当地的往年地震情况,在城市规划时有一个设防标准,在考虑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做城市建筑预防工作。全国的建筑物抗震级别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标准主要由各地政府主导,设防是政府行为,根据当地的财力开展设防工作。

“处于极震区的汶川等县,本来处于地震高发带,这方面的设防准备是不可缺少的,对于这次巨大地震,显然准备是不充分的。”陈学忠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成都市离震中距离比较近,但没有比较大的伤亡和影响,可以看出这跟比较规范的大中型城市预防有关系。”

对于农村地区的设防,全国各地情况差别很大,“一些地方还是很成问题的,基本上是不设防的,这需要政府做好引导工作”。

有人说三峡水库诱发地震,这是没有根据的。曾新平说,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主要在库区,一般离库岸5公里左右,最远不超过15公里。目前三峡水库蓄水回水不到重庆,即使产生诱发地震,也会在重庆以下地区。此前,三峡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主要在巫山以东库区。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四

我们忘不了这样的一张图片:一位中学生被压在水泥堆下,手腕上牵着根输液管,脸庞尚留血渍;我们忘不了,66岁的温家宝总理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

“9个小时救出两母女。”震撼来自于一位记者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来自于他亲眼目睹的惨状,和在灾难面前永不泯灭的爱心和民族脊梁。9个小时,两条鲜活的生命,所有的人伸出手臂,迎接复活的母女!上天啊,当你降灾难于人间,可曾被这一幕打动!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几个小孩子还是被救出来了,但只有一个活着。当那些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队所在的帐篷时,上天也泣不成声了。

“救救我。”一位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学生伸出一只求援的手不停地呼唤着。孩子,别放弃希望;孩子,别哭!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障碍移开,让你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即使是用最原始的挖掘不止的双手,我们也要刨出每一个生的希望。

央视的主持人在直播中哭了,在一句“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爱心救助),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的解说后,他眼含泪水,忍不住哭泣。然而,这一次没有人责怪他。灾难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每个人都忍不住动容。

看着那些幼小的生命,他们蜷缩着,鲜血已经凝固,像熟睡的样子……总理哭了,更多的人也和总理一样哭了。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我们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努力从废墟中挽救幸存者的生命,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今天是三天生命临界线的最后一天,让我们擦干泪水,从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从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人会无助地哭泣。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不分能力大小、物力多少!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废墟里的世界一样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五

这是臬的一场灾难,无数的四川人们,我们的同胞在那一刻失去了生命。当我们看到房屋被夷为平地,当我们看到交通,电力全部毁坏,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悲痛,但我们不哭,因为我们看到希望在身边。

我们不哭,是的,我们应该坚强。因为吴中红老师在呼唤,呼唤我们勇敢的活下去。他,一位平凡的英语老师,在灾难降临时,他本可以获生,但当他听到楼上还有孩子时,他义无反顾冲上一层楼,孩子得救了,可是他却永远与我们告别了,是他,用一次光辉陨落留下了两个新生的希望,为了他,我们不哭!

我们不哭,是的,我们应该勇往。因为我们看到人民子弟兵不分昼夜在抢险救灾;因为我们看到了废墟里坚强的生命;因为我们的战友曾许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了他们,我们不哭!

我们不哭,是的,我们要重新站起来。因为我们看到总理亲赴灾区,心系百姓,因为我们看到了总理伤心的泪。为了总理,我们不哭!

我们不哭,是的,我们要团结在一起,用爱撑起一片天。因为我们看到了无数热心人的相助,因为我们看到振灾晚会上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潸然泪下。为了他们,我们不哭!

我们不哭,是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们要为四川人民重建一个家。因为我们看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人员、物资;因为我们看支爱创造着生命的奇迹。曾了四川的明天,我们不哭!

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推毁了四川人民美丽的家园,但永远也不能摧垮中国人民坚强的心,永远也不能摧倒中国人民强壮的躯体。因为我们心连心,因为我们在一起,风雨再大我们共同阻挡,苦痛再大我们一起分担!

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只要我们不抛弃,四川的明天又将会是新的开始,四川的美丽定会依旧如初!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一名学生,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汶川大地震的心得体会。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无数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痛。在这场灾难中,是人们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感动了我。

首先,我想讲的是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拯救行动。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许多同胞不顾自己的安危,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救援工作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尽全力去寻找幸存者,解救被困人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让我深感自豪和钦佩。这些英雄们给予了我们无数的启示:面对困难和灾难时,我们不能退缩,我们应该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去温暖他人。

其次,灾后重建中的互助精神也让人难以忘怀。灾后的汶川面临着剧烈的破坏和数以百万计的无家可归的民众。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医生、护士、建筑工人等专业人员纷纷前往灾区提供帮助;普通民众纷纷捐款捐物,为灾区送去温暖。这种团结一致的心态让我深受感动。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白,只有团结携手,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另外,一起经历了灾难的人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坚强勇敢。地震让我们看到了死亡的可怕和生命的脆弱。即使是最坚强的人也会在灾难面前畏惧。但是,汶川人民没有退缩,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动重新站起来。他们告诉了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无论遇到什么困境,我们都要像他们一样,坚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最后,灾难中涌现出的社会公德心让我深感欣慰。地震发生后,人们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每个人都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志愿者们众多的身影充满了大街小巷,他们尽职尽责地为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种社会公德心与爱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人做起,共同努力,社会将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总的来说,汶川大地震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加深了我对团结、互助、坚强和社会公德心的理解。我相信,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心怀希望,积极向上,团结一致,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战胜灾难。最后,请同学们一起努力,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七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从5月12号以来,我们的心情从未有过的沉重,过去的七周是中国人多年来流泪最多的七周,我们伟大的祖国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创伤,四川汶川地区遭受了最严重的地震灾害,震级高达里氏8.0级,地震波绕地球转了两圈,严重受灾区波及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使超过1000万的人民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感到了人类的渺小,在生离死别面前,我们感到了灾害的残酷。生命如此脆弱!

在悲伤流泪的同时,我们也被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所包围着,截止到5月19日,国内外各界捐赠款物共计108.6亿元。灾害无情人有情!灾难是一面镜子,一瞬间便照出了人的灵魂;灾难是对人性的最大检验,也是使人的情感和信念升华的“催化剂”。在这个大灾难中无数个可歌可泣的画面,感染和带动了无数的中国人。我们先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吧:截止到5月19日,我们郑外一校三部师生共捐款29.73万元。我们陇海路初中的一名学生,放弃暑期去澳大利亚夏令营的机会,捐款5010元;我们高一年级,捐款最多的是高一(14)班,一个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其他地市的外地生班级,周末不回家,过节不回家,省下车费,省吃俭用,却把关爱送给了他人;我们的生活老师收入很低,却也慷慨解囊,不少人捐了100元,包括我们的水工、电工、垃圾清运工都捐了款;还有我们的外教bill夫妇,他们将于6月份离开我校返回美国,我们曾多次在食堂看到,外教夫妇把吃饭掉在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他们也捐了2000元。这是怎样的一种品质,于人慷慨,于己简朴,于人宽厚,于己严谨。

从我校一位身患绝症的吴文松老师的捐款,到抗洪救灾的捐款;从我校一位身患绝症的学生李锐的捐款,到抗震救灾的捐款,我每每被我们郑外学子的爱心、同情心、慈善之心打动着。人间有情,校园有爱,有大爱才有一流的学校。你们是民族的脊梁,你们是郑外的骄傲!

老师们、同学们,从这次灾难中,我们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可战胜,从举国万众一心、抗灾抢险的救援战中,从举国哀悼、缅怀逝者、激励后人、化悲痛为力量的宣言中,我们也看到了过去一盘散沙、曾经内耗的中国人,而今的凝聚力在不断增强,民族情结在深化,爱国之心在升华。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曾感叹韩国人的爱国情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暴严重影响到韩国,韩国人把变卖金银首饰的钱捐给国家,心平气和地接受被认为最稳定职业的公务员被裁掉三分之一的现实,与国家共渡难关。我们曾看到,在美国体育场,5万人声音嘹亮地共唱国歌——我们知道美国国歌是不容易唱的。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教堂门厅上刻着“责任、荣誉、国家”六个字校训,后来成为美国的国训,一直激励着美国人民。再如,日本几万人的体育场,比赛结束观众散去,无一张纸片,有人说这是个可怕的民族。但今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13亿大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相信我们应该能够把13亿的巨大人力资源挖掘到极致。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每个国家的人们能否把自己的责任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能否经受住任何严峻的.考验,能否把爱国之心、民族精神、团结之力,同心同德地发挥到最大程度。

同学们,与灾区人民相比,我们是幸运儿,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伤痛,太多的孩子失去了在父母膝下撒娇的机会,失去了在蓝天白云下嬉戏打闹的机会,失去了在教室读书的机会,失去了在高考考场上展示自己公平竞争的机会。与他们相比,我们何其幸福,我们不应埋怨学业乏味、生活郁闷。从生命的脆弱中,我们应该看到珍惜生命的重要和积极进取的必要。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同学们,我们都不应该虚度光阴,每天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与脚踏实地的行动。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应该付出耕耘,付出汗水,承担责任,明确义务,拒绝无为;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应该付出关爱,付出真情,体味感动,拒绝冷漠。生命原本是脆弱的,但生命之花却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所释放的能量却是无限的。逝者安息,生者奋发,我们应该以我们的有为,以我们的付出,以我们的无悔,去告慰死者的灵魂。死难的灵魂应该成为我们活着前行的动力。

最后我想以麦克阿瑟将军在西点军校所作的著名演讲《责任、荣誉、国家》的部分内容作为今天的结束语:

责任、荣誉、国家,这些神圣的名词尊严地指出您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是您振奋精神的起点;当您似乎丧失勇气时,由此鼓起勇气;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时重建信念;当信心快要失去的时候,由此产生希望。

他们建立您的基本特性,使你软弱时能够坚强起来,畏惧时有勇气面对自己。在真正失败时要自尊,要不屈不挠;成功时要谦和,要身体力行不崇尚空谈;要面对重压以及困难和挑战的刺激;要学会巍然屹立风浪之中,但是对遇难者要寄予同情;要律人也律己;心灵要纯洁,目标要崇高;要学会笑,但不要忘记怎么哭;要长驱直入未来,可不该忽略过去;要为人持重,便不可过于严肃;要谦逊,这样您就会记住真正伟大的纯朴,智慧的虚心,强大的温驯。它们赋予你意志的坚韧,想象的质量,感情的活力,从生命深处所焕发的精神,以勇敢的优势克服胆怯,甘于冒险胜过贪图安逸。它们在你们心中创造奇境,永不熄灭的进取精神,以及生命的灵感与欢乐。

这几个名词的准则贯穿着最高的道德准则,并将经受任何为提高人类文明而奋斗的伦理或哲学的检验。它所要求的是正确的事物,它所制止的是谬误的东西。

“责任、荣誉、国家”这三个词对中国学子同样具有非凡的教育和激励意义。在如今这个社会,只有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用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无愧于自己的人。

谢谢大家!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汶川大地震的心得体会。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中位于四川省的汶川县,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震后,灾难无情地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深深的痛苦。而就在这场震灾中,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互助团结的精神,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在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时,我受到的震撼和触动。那一幕幕惨烈的画面,那一声声哀嚎的呼喊,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尤其是看到灾民们在废墟中奋起抗争的勇气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绝境中彰显出的顽强生命力,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其次,我被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各种正能量所深深打动。这次灾难中,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奔赴灾区,捐款捐物,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和关怀。同时,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救治伤员,解除灾区人民的痛苦。普通的人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无私地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他们的举动无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精神,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命运相连的整体。

然后,值得称道的是政府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为。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各种紧急援助。并且,政府也制定了完善的重建方案,并付诸行动。这些举措让我看到了政府对于灾区人民的关怀和责任,让我深信政府一定能够带领灾区走出阴霾,重建家园。

最后,我的心得体会是在面对灾难时,人们展现出的坚强勇敢的品质。汶川大地震是一次巨大的灾难,但不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表现出了与灾难相匹配的坚强与勇气。他们没有被灾难击倒,而是积极应对,勇往直前,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风采和团结力量。这让我明白到,挫折和困难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够拥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反思,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团结的力量。这次灾难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历史,它永远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它教会了我们珍惜生命,教会了我们关爱他人,更教会了我们团结与坚强。我坚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一定能够化灾难为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九

朋友们: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5·12”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山河破碎的震撼和骨肉分离的痛苦。又是一年过去,这里汇聚着普天之下的人间关爱,正从悲壮中生长希望。

两年来,在政府的积极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全世界海处侨胞和各国人民友好的帮助下,四川灾区人民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书写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精彩篇章。目前,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97%,已完成投资660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70%。18个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援建项目3136个、援建资金751亿元,已到位援建资金502亿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信心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

如今,灾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了震前水平,进入到加快发展的轨道;投资发展环境恢复到了震前水平,国内外资本进入较快增长;干部群众的信心士气恢复到了震前水平,意气风发地创造新的生活。浴火重生的新家园,正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

灾后重建是一项关系长远的浩大工程。灾区重建效果,关键取决于科学规划、科学重建。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坚持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震后第七天,我们就着手灾后重建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开放合作、改善宏观环境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重建之路。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科学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灾后重建始终科学有序,高水平高质量推进。

科学规划引导灾区全新布局,催生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编制了相应的重建规划。规划做到了全域全程,覆盖了灾区城乡,涵盖了重建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规划坚持了开门开放,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规划体现了前瞻超前,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规划突出了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初现现代化羌族文化城雏形,震中映秀变身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小镇,原地异址重建的汉旺镇一派现代色彩,新民居、新村落、新城镇勾勒出灾区发展振兴的美好画卷。

灾后重建,最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是民生。重建的进度和质量,群众认可是最硬的标准。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现在,走进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灾后重建中,民生项目进展最快。各级党委、政府安排重建任务,民生项目是重中之重;调整重建进度,“加快”的主要是民生项目。震后10天,完成1500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完成1200万人过渡性住房安置攻坚;震后一年内,350多万户因灾受损住房修复加固工作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多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农村受灾群众在新房中欢度虎年春节;震后两年,25万多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今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校舍,3002所学校今年9月将基本建成;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已开工94.2%,群众受损的家园加快恢复。

灾后重建中,民生设施提升显著。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我们着力建设百年工程、精品工程,使重建项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房建设无标准、不设防的历史,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场所。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相继落成,灾区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这些灾区以往的“短板”,在重建中实现了“跨越”。

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扩大就业、安全温暖过冬、特困户帮扶、安置失地农民、保障“三孤”人员、伤残人员治疗康复、再生育服务、完善社保体系,一项项举措聚焦民生,一件件实事雪中送炭。去年,51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震前水平。

地震灾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本身就比较薄弱,地震又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破坏。抓住机遇推进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一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整个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

农村电网重建加快,震损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灾后的抢险救援能力在“4·14”青海玉树地震救援行动中得到检验和体现。

灾区基础设施的加快重建和提升发展,既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四川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下了基础。

灾后重建,既是一场“强筋健骨”的重生历程,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发展洗礼。东汽汉旺老厂的时钟,永远定格在那悲情一瞬,而灾区发展振兴的脚步一刻也没有驻留。灾区经济没有垮,迅速走出地震的阴影,步入了更好更快发展的轨道。

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我们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因灾受损企业全面恢复生产,阿坝铝厂产能倍增,东汽产能和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去年6个重灾市州工业得到恢复性增长。受援县市都与对口支援省市建起了产业合作园区,引进了一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飞地工业园区、产业合作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新的园区定位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区位更具优势。灾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一批落后产能及时淘汰,一批现代产业扎根兴起,产业“小、散、乱”的状况极大改变,灾区正在成为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聚集区、示范区。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发展。

产业领跑,发展起跳。灾区产业发展正在走出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生之路。

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日新月异,所到之处新城拔地而起,村庄焕发生机,道路四通八达。新农村、新城镇揭开了发展新篇章,开启了灾区新希望。

不仅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而且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我们在重建中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城乡住房既安全美观,又经济实用,既特色又现代,村庄布局、村落设计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约用地,城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不仅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跨越,群众生活方式也发生历史性变迁。通过重建,灾区的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和污水垃圾处理等民生设施全面配套。这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灾区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灾区群众住上新房,也用上了现代生活设施,告别传统落后,享受和融入现代文明。

不仅城乡环境风貌焕然一新,而且群众精神状态实现深刻转变。在重建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脏乱差的现象在灾区大为改观,洁齐美的面貌在灾区全面展现。更为宝贵的是,灾区从物到人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群众走出地震灾难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升华,展示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开放意识、创业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增强。

经过震后两年的艰苦努力,灾区重建进展快、变化大、效果好,成为城乡环境治理的样板,成为改善保障民生的示范,成为干部锻炼成长的课堂,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四川灾区人民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永远感恩全国人民的无疆大爱!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坚定支持,有灾区人民的坚韧奋斗,一定能够早日建成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印象中的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一天。当时我在家里读书,突然感觉地板摇晃起来,墙壁随之发出可怕的嘎吱声,我极度惊恐地站在原地。当地震过去后,电视上播出了那个令人心碎的画面: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数万人丧生,无数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这次震灾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汶川大地震让我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地震来袭时我们完全无法阻挡它的威力,无法逃避它的破坏。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强大的大自然力量,也看到了人类的渺小。震灾过后,我们亲眼目睹了许多精神振奋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只要抱着希望和生存的意志,即便身处困境,我们还是可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这段经历让我深深明白,凡事不可轻视,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因为生命是如此珍贵,而不可预测的灾难时刻可能随时会降临。

其次,汶川大地震向我展示了人间大爱。这场灾难发生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民众自发地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无数的救援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抢救伤者,他们无私奉献,默默地为灾区人民提供援助。不仅仅是国内人士,国际社会也伸出援手,这使我深感人间大爱的伟大力量。这一系列的行动让我明白了,困难是可以共同度过的,人类是一个伟大的集体,只有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再次,汶川大地震教会了我珍惜每一次机会。一座城市被毁,无数孩子失去了学校,我想到了他们没有了上学的机会,不能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而我却有着每天正常上学和学习的机会,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地震使我懂得,每一次机会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抓住每一次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为了建设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最后,汶川大地震深深触动了我的家庭观念。震灾让我认识到,家庭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在地震发生的瞬间,我想到的第一个家人就是父母,想到了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一直为我默默付出的情景。那时才真切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理解。无论困境多么艰难,只要家人在一起,团结一致,我们就有了无惧的勇气。这让我明白了,无论世界发生怎样的变故,我们应该用心去陪伴和爱护家人,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我们才能真正充实幸福。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也是一次对人类做出的伟大考验。正是在这次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看到了人间大爱,看到了每一次机会的珍贵,看到了家庭的伟大。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次地震中吸取教训,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感恩所拥有的一切,并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谢谢大家!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一

天府沉陆,家园涂炭,斯民何辜!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处。汶川。连日来,岷江呜咽,悲伤蔓延。

这已是无须渲染的灾情:至5月15日20时15分,汶川地震已造成19509人遇难,四川省受伤人数达102100余人,被埋12300余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估计,遇难人数将在5万人以上。这已是绝地驰援的拯救:至15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挺进58个重灾(公文有约为您提供)乡镇,已有来自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及日本的3支专业救援队伍到达汶川,理县到汶川的"生命线"已经打通,目前已经从废墟中救出13400余人。这已是刻不容缓的情势:至15日15时,地震灾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过。据地震专家称,震后第一天生命存活率90%,第二天50%-60%,第三天仅剩下20%-30%,此后存活即为奇迹。

愿天佑灾区,愿天佑斯民。愿奇迹出现,愿生民不死。愿无力者有力,愿悲观者前行。愿亡灵能够安魂,愿伤者得到救治,愿那些惊恐万状的心灵得到抚慰,愿那些被掩埋以及失踪的人们仍拥有向生之门。当灾难不由分说,死难仍在发生,悲怆仍在延续,那么援军及时的`驰救,生命绝境中的坚守,才可能创造奇迹。泪尽之后血续,前仆之处后继。生命需要温暖,士兵需要突击。每一分钟都是一个世纪,每一条生命都是全人类。开辟通路,徒步也要提前抵达;寻声救苦,徒手也要尽力救援。要比"提前一秒"更提前抵达,要比"百倍努力"更加倍救援。

虽然不能替死者死,不能替伤者伤,虽然未能往灾难的现场出把力,未能在受伤者身边搭把手,但念兹在兹的忧切,骨肉不弃的捐助,却使我们感知与灾区人民在一起的力量。

数日以来,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社会的组织或个人,向灾区献血以及捐款、捐物的浪潮汹涌。每一分钱币都带着体温,每一管血液都流淌爱心,每一件衣物都表达休戚与共。在长沙,由本报发起的"黄丝带"祈福活动启动后,"满城尽飘黄丝带",这寻找离散亲人的丝带,飘扬同胞手足之情,也招展着回家的方向。灾难当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手掬一捧烛光、一瓣心香,为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为仍在等待营救的同胞祈福,并表达生命顽强之信念。

只有行动着,才是信心的表达。"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的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一个流泪的民族必然充满悲悯与坚强,但一个迅速开始行动的民族则永不沉沦。因此我们呼唤这样一种行动着的信心,呼唤更多的人或组织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加入到赈灾中来。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救灾部门以及慈善机构及时提供赈灾指南,向社会公布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也呼吁,在灾区交通不畅、物资运输不便的情形下,请同胞们更多地以捐款的方式表达爱心,也请留心相关部门的捐助提醒,使爱心的表达更有效率。

"黄丝带"祈福活动中,本报记者拍摄的一张缠着黄丝带、双手合十的小女孩图片,打动着无数的人。尤为令人肃然的是,昨日前来本报捐献款物的许多人,都以这种"双手合十"的姿势表明来意。就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是祈福的人。我们祈愿在经过72小时之后,生命依然拥有迹象,拥抱依然拥有温暖,泪水依然拥有方向。我们祈愿那些等待救援的人们,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坚信,一定要得救。

"5·12",汶川,德阳,茂县,绵阳……那哀鸿遍野之地,满目疮痍之所,风暴的眼,共同的心。在今天,让我们捧一瓣心香,与灾区的人们一起,为逝者守灵,为生者祈福。除此之外,请让我们各自好好活着。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二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是中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汶川大地震造成了近7.9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这场地震震惊了全国,也震动了全世界。

第二段:大地震教会了我什么。

汶川大地震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的渺小。面对自然灾害,人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是科技再发达,人类再强大,也无法改变自然的威力和规律。这次地震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贵。在地震中,很多亲人和朋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让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奈。

第三段:人性在灾难中的体现。

然而,汶川大地震也让我看到了人性最光辉的一面。在这场天灾面前,人们展现了众志成城的精神,互相帮助,无私奉献。救灾行动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英雄,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冲进危险区域,拯救被困的生命。而且,各地的救援队伍也源源不断地赶到灾区,用自己的力量为灾民提供援助和支持。这些众多的行为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相信人间仍然有温情存在。

第四段:反思与展望。

汶川大地震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地震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不完善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灾害救援机制的薄弱以及灾后重建的困难,这些都在震后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必须从这次地震中吸取教训,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改进。

第五段:号召心怀感恩,积极行动。

面对汶川大地震,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记忆和悲痛中,更不能再让相同的悲剧重演。我们应该牢记这次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懂得感恩,珍惜生命,明确自身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安全,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付出一点点爱心,共同努力,才能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深重的灾难,它让人们对生命、对人性、对社会有了深刻的思考。灾难中人们的无私奉献和互相帮助也让人重新相信了人间的温情。我们应该从这次地震中吸取教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给那些在灾难中失去家园的人们带去希望和温暖。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三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灾难——汶川大地震。经过多年的重建,灾区已经恢复生机,但那场震撼人心的灾难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灾难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爱的力量。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这场灾难中,我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生命的宝贵。

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在灾难中,不少幸存者都是靠着顽强的求生意志和生命力得以生还。这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懂得了好好生活,珍惜当下。

第三段:爱的力量。

在大地震中,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伸出援手,助人为乐,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大爱。这种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帮助别人,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始终保持谦虚、感恩。

第四段:勇气。

面对巨灾,人们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生命力。这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失去勇气和希望,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在灾难面前保持冷静和勇气,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第五段:感想。

虽然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苦难,但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人类的美好。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将这种正能量传承下去,用实际行动诠释出什么叫做大爱无疆。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四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四川汶川的地震如一场大灾难降临人间。这是老天在和忠诚的人们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人们根本没有力量来避免,让无数的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们在不断逃避,似乎勇气已离人们远去,黑暗在四周伸出了它巨大的魔爪,死神在濒临死亡的人们身边走来走去。

于是,他们呻吟着、苦熬着,在巨大的石块压下来时,压碎了一颗颗赤诚的心,压倒了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呼喊着、泪流着,在掘开的房屋下面,看见了一具具已毫无知觉的躯体,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嚎,斑斑驳驳的血污染红了双眼,似乎肝肠寸断。

也许我们只要活着就好了,只要快乐的活着就好了。

我们有着黄色的皮肤,胸膛里流淌着鲜红的热血。

我们有着坚韧的毅力,看到这山崩地裂的一刻,内心中有着澎湃的声音犹如战鼓鸣击,美好的往事如战壕的硝烟四散而淡忘,我们竭力伸手,指尖能触到的也就只是灰烬和看不到头的废墟。

我是知道的。那些死去的人是为了活着的人能够活得更好,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坚持死去的人的梦想而走下去的。

看着被埋孩子手中紧紧捏着一支笔,不曾放开,即使自己不再能挣开眼;听那响当当的汉子深陷绝境,还自信地对救援人员报以微笑,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看看父亲是怎样的勇敢;瞧那眼角布满血丝的人呐,说着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救出被困的同胞。

“中国加油,汶川加油!”

这是坚定的汶川人在呐喊!这是坚定的中国人在呐喊!这是坚定的中国在呐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再大的天灾也难不倒中国人!

汶川地震是老天对我们的一个玩笑,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积极的面对了老天给我们这个玩笑。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五

两年来,类似的地震灾难在全球范围内不时发生,而对灾区万里驰援的国际救援场景也每每出现。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中,人类用行动诠释和证明了这样的道理:人间有爱,生生不息。

爱如潮涌,何以生生不息?在灾难面前,人与人的互助跨越国界和种族,超越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它使得爱不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付出,而成为人类大家庭所有成员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爱意在互动中渐浓。

中国汶川遭遇地震后,废墟中有国外救援和医疗队员并肩抢险的身姿;海地太子港被地震袭击后,第一批赶到灾区的救援者中就有中国救援人员,将曾经受到的支持和关爱回馈世界。这样的相互援助,凝聚了人类应对灾害的力量,加深了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令不同国家和民族心手相连。

爱意的源泉在哪里?它来自对生命的同情和珍视,它来自每个普通人的勇敢担当。汶川地震中,中学教师谭千秋在生死瞬间张开双臂把四个学生掩护在身下,自己却献出了生命;经历这场地震的“90后”青年田芷铭在谈起两年间内心世界变化时,深有感触地说:“灾难教会我关心别人”;英国外科医生赛义德曾在汶川震区救助伤员,当时做手术从早忙到晚,他所感受到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也让他至今难忘……正是无数平凡而又高尚的人,用行动撑起爱的天空,人间大爱永不衰竭。

人间有爱,生生不息。在5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涌上人们心头的不仅有对遇难者的追思和哀悼,也有对曾经得到过的帮助的感恩。悲痛可能随着时光流逝而沉淀心底,来自全球各地的爱意却应当随着生命延续而惠及他人。铭记得到的爱,并为别人付出爱,世界将因此更美好。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六

在回首过去,回顾历史,我们不能忘记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汶川大地震震撼着整个中国。地震发生之后,国家和人民展现了外界所称赞的中国力量,展现了铮铮铁骨的精神。作为目睹者之一,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场灾难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心得。以下是我对汶川大地震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灾难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脆弱。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向我们无情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性。那一刻,生活的一切都被撕裂,残酷地将我们拉回现实。地震瞬间,无数个生命被摧毁,无数个家庭被拆散。夺去了生命,带来了伤痛,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是短暂而无常的。

第二段:灾难激发了我们的团结精神。

然而,即便在灾难面前,人们展现出了让人震撼的团结精神。全国各地的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受灾地区,支援者纷至沓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无论是否在灾区,每一个人都尽力提供援助。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团结和爱心,它们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对人性的美好有了更深的体会。

第三段:灾难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力量。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整个社会充满着温暖的力量。虽然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但人们沉着冷静,自觉遵守秩序。医生们众志成城,为受伤的人们提供援助。志愿者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给予他们的关怀和帮助。这些温暖的力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让我感到四面八方都有我们的支持,我们永远不会孤单。

第四段:灾难使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

面对灾难,我们不禁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那些失去家人的人们,那些生活失去了根基的人们,他们的心灵更深处的痛苦,远远超过了物质上的损失。我们开始反思身边的人和事,思考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灾难激发了我们对生活的珍视,对亲人、朋友和所拥有的一切的感恩之情。

第五段:灾难使我们更加坚强。

尽管经历了这场灾难,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困难。人们开始重建家园,帮助重建汶川,展示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尽管之后的生活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愿意与它们作斗争,从中收获更多。灾难让我们更加明白,我们作为人类,具备着无与伦比的韧性和坚强,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困难永远不能打倒我们。

综上所述,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但与此同时,它也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美好。这场灾难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激发了我们的团结精神、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力量、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最终使我们更加坚强。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七

大家好!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的特大地震灾难。房屋倒塌,道路受损,2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了援手。70多个小时过去了,灾情还在加重。

当我们吃着美味的午餐,灾区的孩子还在废墟中呼喊。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灾区的教室已经倒塌。

当我们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灾区的孩子却永远失去了妈妈!

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手挽手,肩并肩,支援灾区,让灾区的孩子不再孤单。

捐出你的零花钱,让灾区的孩子吃上饭。

捐出你的压岁钱,给灾区的人民送去温暖。

灾区的孩子,相信我们,我们与你共渡难关。

灾区的人民,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为你撑起一片蓝天。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我们必将战胜灾难!

汶川大地震心得体会演讲稿总结篇十八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8级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桥梁坍塌,房屋倾垮,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生死时刻,温来了。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中的伤者,听到了关切的话语。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直升飞机被暴风雨打回来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师被切断去路,便在暴风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将数千吨抗灾物资空投到灾区。在这生死时刻,东北的医疗队来了,北京的医疗队来了,海军的医疗队来了,武警的医疗队来了。救援队从四面八方来了!在这生死时刻,各省市的捐款雪花般飞来......

在这生死时刻,灾区人们没有被灾难吓倒,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积极地加入到救援的队伍当中,竭尽全力地救助受难的人。最让我感动的人是一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最让我感动的话语是一句再平凡不过的"我是班长"。这个感人的故事是这样的:地震发生时,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学楼瞬间倒塌,林浩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在了下面。林浩奋力爬出废墟后,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义无返顾地把这名女同学背了出来,交给了校长。当时,林浩自己已经被砸伤,脸上,手上都是伤口。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想过自己一个人逃离,而是返回废墟里,又把另外一名同学背了出来。事后,当记者问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平静地回答:"因为我是班长。"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可爱的班长。在地震发生后,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救他人的感人故事真是数不胜数......汶川大地震,不仅让我们各民族的心空前贴近,也让我们收获了精神上的成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力量,让中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从那一天开始,我懂得了: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众人拾柴火焰高;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也更加懂得了:我的祖国是多么伟大,祖国的人民是多么的可敬可爱!

祖国在我的心中,不再只是一面国旗,一幅地图,也不再只是一种颜色,两个汉字。祖国在我心中,是一座高高的山,是一条宽宽的河;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从那一天开始,我明白了很多,也长大了很多。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