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 新疆十项惠民政策(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1:59:30 页码:12
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 新疆十项惠民政策(七篇)
2023-01-13 11:59:30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踢爆这次闹剧的,是h&m这家以质量奇差出名的快时尚品牌,宣布禁用新疆棉花

扛起来的道德大旗呢,是传说中的强制劳动。

2021年3月,h&m集团在网站发布的一份声明引发关注。记者查询发现,这份声明写道: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抵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和相关产品。声明表示,h&m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

新疆的棉花,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硬要把一顶集中营式的强制劳动高帽子扣在我们头上,这就是想让我们跪着,还把钱送上去,黄四郎也不敢这样想啊。

其实除了h&m这个品牌外,还有多个品牌有类似的声明及政策,比如耐克就悄咪咪的发在自己外网上,还限制国人访问。

除了h&m外,bci组织(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里的会员耐克、aj、匡威、zara、优衣库、gu、gap、only、无印良品、新百伦、迪卡农、kappa、puma、c&a等许多其它品牌之前也悄悄拒绝了使用新疆棉花。

好的像h&m品牌已经被各大电商品牌全面下架,而且众多国内艺人已于这些品牌解除了代言合同。

有相关记者梳理,目前有40多位艺人发表了解约声明,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这些艺人有:黄轩、宋茜、王一博、谭松韵、白敬亭、欧阳娜娜、张艺兴、易烊千玺、杨幂、迪丽热巴、杨颖、王嘉尔、彭于晏、任敏、陈奕迅、张钧甯、金晨、向佐、倪妮、王源、雷佳音、杨洋、刘昊然、李现、娜扎、许光汉、刘雯、刘雨昕、张子枫、孟美岐、陈伟霆、周冬雨、谭松韵、李振宁、陈立农、刘亦菲、angelababy、辣目洋子、邱天、宋妍霏等。

为这些艺人点赞!

光刻机能唬人,中国人的确造不出来。

我都要替李宁和安踏笑死了,一个没啥技术含量的企业,竟然这么积极主动给中国服装企业腾地方,分分钟从中国市场消失啊!

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其实国货这几年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况且这些东西,比如鞋基本都是我们代工的。做出来的质量甚至比正牌的还耐用。

期待国货们可以崛起,让这些h&m、耐克们不再有搞笑的优越感!

描写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人事处:

根据《关于印发自治区经信委系统学习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实施计划的通知》(新经信党组[2014]41号)精神,我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我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学习计划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俞正声主席的总结讲话,《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发〔2014〕5号),张春贤书记、努尔•白克力主席在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阿克苏地区无线电管理局全体党员干部

(一)主要内容

在继续领会把握好去年“12·19”中央政治局党委会议精神即“12个深刻理解”的基础上,8月至9月上旬,利用每周五上午时间,针对学习内容,开展5次集中学习,着力在“五个深刻领会”上下功夫,力求吃透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会议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切实增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开展一次专题讲座

在我局开展一次对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精神的专题讲座,宣讲会议精神。

(三)组织局领导上党课活动

8月至12月,结合领导讲党课活动,由我局领导干部向全体党员干部上党课,宣讲会议精神。

(四)举办学习交流会。

紧紧围绕学习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当前维稳工作和我局工作实际,在全面领会学习精神的基础上,要求全体人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同时,安排时间,召开学习心得交流会,谈体会、谈认识,谈发展。

学习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活动结束后,我局将认真探索和总结在学习活动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作为年终个人考核内容的依据。

描写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人们远行、运物主要借助畜力,现代交通基本空白。1962年底兰新铁路的建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4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西段建成通车,1990年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成通车,贯通第二亚欧大陆桥;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成通车,1999年全长975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建成通车;到2001年,正线营运里程已达3010.4公里。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09万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是世界上首次在流动性大沙漠上修筑的长距离等级公路;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描写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据人民日报消息,日前,h&m一份“停用新疆棉花”声明引发中国网友强烈不满。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中消协也都相继发声,中消协指出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感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外交部明确表示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抹黑玷污;外交部更是强调,中国老百姓不允许一些外国企业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碗。有关保卫新疆棉花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什么要保卫新疆棉花?棉花本身就是对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基础产品、基础产业,棉花产业平时对基本民生、全国就业和出口就有重大意义,对新疆和兵团经济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国际竞争激化的背景下,我们更不能不警惕、防范反华势力以新疆为突破口制造“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企图。

就平时而言,棉花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衣食住行为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特别是中国国民格外宠爱孩子,越来越普遍讲究孩子衣物(特别是贴身衣物)、毛巾等要用全棉材质,对婴幼儿服装、毛巾等这种讲究尤其强烈。如果棉花及其制品出现短缺,对重视家庭的中国社会杀伤力与对某些缺乏家庭责任感的社会杀伤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其次,作为连续多年的棉花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尽管中国不会改变努力扩大进口的政策取向,但从全球疫情和当前国际政治形势来看,国内下游产业遭遇不友好国家“断供”的风险已经大幅上升,要保障国内棉花需求和世界棉花市场稳定,我国比前几年更需要确保国内棉花生产稳定,而不能过度依赖进口。

第三,棉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就业、出口等贡献巨大。中国已经连续数十年位居世界第一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即使承受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连年大幅上涨推动部分服装加工环节外流的压力,外加新冠疫情冲击,在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总体萎缩的环境下,中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仍猛增30.4%,达到1.07万亿元之多,足见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自我调整应变能力之强大。

作为拥有全世界1/5人口的大国,中国无论如何希望提升本国产业结构,都需要足够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本国提供就业机会,而这些传统产业又能够从多条渠道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需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促进,才是大国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之道。

天下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生产曾经在全国微不足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和成建制投入生产建设启动了70年棉花生产“新疆奇迹”的进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新疆棉花产量5100吨,占当年全国总产量(44.4万吨)的1.1%;随着全国全面投入战后经济恢复,新疆棉花产量绝对增长,但在全国占比连续下行,1950、1951年新疆棉花产量分别为6400吨、8900吨,在当年全国总产量中占比分别为0.9%、0.86%。

1949年,毛泽东主席发布《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外,应当担负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还是一支生产军,藉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建设。”1950年1月21日,新疆军区发布大生产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轰轰烈烈的屯垦戍边全面启动,新疆军区生产部队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迅速成长为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驱,新疆棉花产量和在全国总产量中占比持续上升。

进入1990年代以来,在国家工业化加速、技术进步、政府推动棉花生产转移等一系列因素推动下,新疆棉花生产扩张显著提速;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棉花生产更是狂飙突进:

1956年,新疆棉花产量4.58万吨,在当年全国总产量(149.6万吨)中占比3.2%,首次突破3%。

1986年,新疆棉花产量21.61万吨,在当年全国总产量(354.04万吨)中占比6.1%,首次突破6%。

1990年,新疆棉花产量46.88万吨,在当年全国总产量(450.77万吨)中占比10.4%,首次突破10%。

1994年,新疆棉花产量88.21万吨,在当年全国总产量(434.10万吨)中占比20%,首次突破20%。

1998年,新疆棉花产量140.00万吨,在当年全国总产量(450.10万吨)中占比31%,首次突破30%。

……

到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516.10万吨,在当年全国总产量(591万吨)中占比87%;其中兵团棉花产量213.4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6.1%、新疆产量的41.4%。2012—2020年短短8年时间,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提高了33个百分点。

自乾隆平定新疆以来,新疆财政经济就依赖内地转移支付;相应地,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地产业,以减轻对转移支付的依存,就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当代,新疆兵团于1954年组建,新疆自治区于1955年成立。1950年至今,除1952、1954、1957、1962、1963、1964、1966七个年份之外,其余所有年份本级财政收支均为赤字,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弥补缺口。其支出收入比(本级财政支出/本级财政收入×100%)指标几经波动,1975年曾高达876%,1994年起稳固地超过200%,2000—2019年间有9年超过300%,2016—2019年一直高于300%,依次为319%、316%、326%和337%。

在这种情况下,棉花产业作为新疆支柱产业的地位非比寻常。在实践中,随着产量增长,棉花产业数十年前就已跃居新疆支柱产业,与石油、煤炭并称“两黑一白”。2019年新疆棉花产量500.2万吨,仅按18600元/吨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计算,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千亿元级别产业;再加上上下游相关产业,棉花在新疆经济、财政、就业中的地位更加显赫。

进一步深入分析,棉花产业在新疆经济中的重要性大大超过其产值占比。因为新疆矿产支柱产业不仅在全国生产、消费中占比远远不能与棉花相比,而且往往需要隐形补贴,生产波动也较大。相比之下,即使不给予财政补贴,新疆棉花产业也能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产出波动也明显小得多。

以新疆油气产业为例。新疆原油、天然气产量在全国生产、消费总量中占比远远不能与棉花相比:

2020年,全国原油产量19476.9万吨,进口原油54239万吨;不考虑此外进口的2835万吨成品油,当年全国原油总消费量73715.9万吨。同年新疆原油产量2914.7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15%,占全国原油总消费量的3.95%。

2020年,全国天然气产量192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166万吨,按一吨天然气1390立方米折算,进口天然气合1413亿立方米。不考虑转口,国内生产与进口合计,当年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3338亿立方米。同年新疆天然气产量369.83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9%,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1%。

由此可见,无论是新疆原油,还是新疆天然气,在市场上的“江湖地位”均与新疆棉花占全国总产量87%不可同日而语。

2009年次贷危机高潮,国际市场油价暴跌,当年新疆原油产量从上年的2715.1万吨减少至2512.9万吨,直至2013年才超过2008年水平。

2014年新疆原油产量达到2875.3万吨的高峰,由于国际市场油价在2014年下半年雪崩,其后数年新疆原油产量一路下行至2500多万吨,2019年也仅仅回升至2609.9万吨,尚不及2008年水平。

不过,到2020年,新疆原油产量再次突破了2014年的高峰。

新疆天然气生产也存在类似波动,但波动不如原油生产那么明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美大国国运之争,先求不败,然后求胜。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全局来看,2018年贸易战爆发,中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就落到“粮(棉油肉)+能源+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部门上面;其中,“粮(棉油肉)”与“能源”决定了中国社会与经济总体能否稳定,以it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决定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胜出与发展的前景。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反华势力将新疆视为撼动中国根基的最佳切入点,进一步提升了保卫新疆棉花产业的意义。

正常情况下,两国互不干涉对方内政,双边对话讨论的是双边和全球事务(bilateralandglobal);然而,在几天前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在开场白中开宗明义扬言要与中国讨论“国内和全球的关键优先事项”(bothdomesticandglobal),亦即要干涉中国内政;并明确表示要“讨论我们对中国行动的深切关注,包括在新疆、香港和台湾的行动”。尽管美方在这次开场白中遭到我方痛斥而颜面扫地,但其借新疆问题“寻衅滋事”的居心已经再次暴露无遗。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不能不对反华势力“封杀”新疆棉花的企图作出有力、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应。中国要保持经济金融稳定,需要防范的最大潜在风险之一,就是地方经济政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被市场恐慌、投机性攻击打开突破口,市场预期全面急速恶化,最终引爆系统性风险,动摇国家经济全局。

描写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指导新时代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新疆工作守正创新、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有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是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部署了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工作,强调要“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就要聚焦总目标、打好组合拳,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

自古边疆稳,则国安;

边疆乱,则国难安。新疆工作做得好不好,最根本的是要看反分裂斗争搞得怎么样,是不是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展开一切工作。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坚持依法治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区连续3年10个月无暴恐案件,各族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实践证明,总目标是引领新疆工作的旗帜和方向,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

今天的新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然而安不忘危,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高度警惕,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打好反恐维稳组合拳,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成果。

牢牢扭住总目标就要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依法治疆是实现总目标的根本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打击犯罪、处理问题、化解矛盾;

要进一步优化反恐维稳政策策略和方式方法,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实现反恐维稳常态化。

牢牢扭住总目标就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不动摇。严打斗争是维护新疆稳定,维护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我们要坚持依法严打方针不动摇,健全严打斗争长效机制,坚决把暴恐威胁制止在萌芽状态、未发阶段,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稳定形势发生逆转。

牢牢扭住总目标就要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才能为实现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坚持一手抓依法打击暴恐分子,一手抓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人心,切实做好各项惠民工程,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要把社会治理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实现总目标保驾护航。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是2500万天山儿女的根本利益,也是1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只要我们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认识,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就能掌握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就能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描写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在新疆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重点部署了推进新疆长治久安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献。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让我加深了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的理解;使我感受到了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空前的支持力度,为做好新疆工作,提供了价值遵循。对此,结合工作实际,我来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进一步深化学习,使会议精神深入人心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彰显了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这是党的新疆工作历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对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优势、新局面把脉问诊、领航掌舵,为新发展阶段新疆工作指明方向、提振信心、凝聚共识、汇聚众智、提供遵循、注入动力。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将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切实把学习的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从思想深处坚定理想信念,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精力贯注在‘干实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形成干群之间最大合力,切实为基层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长期坚持党的治疆方略,在完整准确贯彻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实践中,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做好新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和今后,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完整准确贯彻上下功夫,确保新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用实际行动感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做好新疆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民族团结之花就一定能常开长盛。“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美好期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天的新疆,从广袤的塔里木盆地到高耸的阿尔泰山,从雄壮的帕米尔高原到富饶的吐鲁番盆地,处处孕育着蓬勃的希望。奋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关心支持,有新疆各族儿女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谱写新时代新疆发展进步的壮丽篇章。

四、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对新疆干部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新疆干部人才队伍”,各级组织部门要经常开展领导干部谈心活动,采取主动谈、集体恳谈等方式,重点与新提拔干部、各类人才等对象进行谈心谈话。要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所忧所虑,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要注重解疑释惑,关心困难干部,将有家庭生活困难、心理压力的干部作为重点关心对象,通过“拉家常”“问冷暖”“解心结”“给动力”的谈话方式强化人文关怀。对个人家庭存在困难,特别是遭遇重大疾病、重大变故的干部,及时给予关爱帮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对心理压力大甚至产生心理问题的干部,从思想上关爱引导,为他们加油鼓劲,给基层干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总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古往今来,只有各名族团结奋进才能换来如今幸福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全国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牢固树立“天下一家亲”的民族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旗不动摇,不断巩固和发展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共同谱写新疆发展新篇章。

描写新疆十大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当我听到美方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执意通过所谓“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时,我异常震惊,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事情,“法案”充斥着对中国治疆政策的偏见、否定新疆各项发展成就、蓄意诋毁中国新疆的人权状况、大肆抹黑中国去极端化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无视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新疆各族群众的真实感受,美国毫无底线的“双重标准”和虚伪丑陋的霸权逻辑暴露无遗,同时,这既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更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公然践踏。对此,我表示强烈愤慨、坚决反对。

众所周知,涉疆问题根本不是人权、民族、宗教问题,而是反暴恐和反分裂问题,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公敌,反恐、去极端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新疆是中国反恐、去极端化斗争的主战场,曾深受极端主义、暴恐活动之害,一段时期,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新疆策划、组织、实施分裂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造成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数百名公安民警牺牲,财产损失无法估算,严重危害我国的安全与稳定,危害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严峻形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依法打击暴恐活动,同时重视源头治理,包括积极推进去极端化工作,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新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反恐怖主义法和宗教事务条例,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等法律法规,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目的是为了消除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有效遏制恐怖活动多发、频发势头,也是为了帮助被极端思想“洗脑”的人员摆脱极端思想的束缚,增强法律意识,掌握生产和生活本领,最大限度地保障各族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事实证明,中方有关举措是有效的,新疆治安状况明显好转,这些措施确保了新疆三年来未发生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普遍支持,这是对广大人民人权的最好保护,也是对国际反恐事业的重大贡献。

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治疆政策普遍予以积极评价。2018年底以来,70余批国家和地区官员、国际组织、新闻媒体、宗教团体、专家学者等1000余人参访新疆,他们纷纷称赞新疆反恐、去极端化工作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今年3月,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通过决议,赞赏中国关怀穆斯林群众所作的努力。7月,50余国常驻日内瓦代表联名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和人权高专,积极评价中国在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权。10月,60多个国家在第74届联大会议期间,积极称赞中国新疆巨大的人权进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国会不但对新疆依法依规打击恐怖主义、保护人权的努力视而不见,对新疆当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大好局面置若罔闻,反而捏造事实、诋毁抹黑中国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正义之举,美方在国内大搞种族歧视,在世界不少国家挑起战争、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现在又拿涉疆问题做文章,一系列的举动,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种完全违背事实,完全违背国际社会主流民意,有意在反恐问题上设置障碍的行为,势必会受到严厉的谴责。

新疆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好客的各族儿女,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学习、工作、生活,我始终引以为豪。从小,我就与各族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上学,共同成长。生活里,我结识了各民族的书友、球友、游友,大家一起畅聊人生,享受生活。工作中,各民族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在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我们积累了深厚的感情,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亲情,根本不存在对于少数民族的歧视与打压。新疆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深爱着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回望成长的日子,我深切感受到各族邻里、朋友、同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我也深知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带来了幸福生活。

我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和义务揭批“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裹胁群众、图谋分裂的险恶用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破坏。

新疆各族群众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旗帜鲜明地与“三股势力”“两面人”作坚决斗争。我要站稳政治立场,把好政治方向,以党章党规党纪为镜,始终坚持党对商务工作的绝对领导,找准商务工作服务自治区稳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商务职能,任何时候冲锋在前,为新疆发展作出贡献。

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更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政治历练,提升履职能力,认清职责使命,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表明政治态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头揭批“双泛”思想,教育管理好亲友,教育引领群众明辨是非,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服务人民、回报人民。

要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持续发声亮剑,向广大群众讲清楚“三股势力”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教育和引导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在全社会凝聚起打赢反恐维稳斗争的强大正能量,筑牢反恐维稳的钢铁长城。

新疆是中国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从始至终都是五十六个民族的重要组成,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共同捍卫了美丽边疆的和谐稳定,任何离间我国民族关系、遏制我国发展的图谋都注定难逃失败命运,终将沦为历史的笑柄。我们不惹事,但也决不怕事,中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意志坚如磐石,美国的所谓涉疆“法案”阻挡不了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设美丽家园、共圆祖国梦想前进的步伐,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紧密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阻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