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 钱学忠解读弟子规(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6:24:29 页码:7
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 钱学忠解读弟子规(八篇)
2023-01-13 06:24:29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一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践行《弟子规》!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弟子规》中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意思是说:在家中,父母叫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许久才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就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地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弟子规》中又讲到: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也就是说: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点要实实在在的做到。

《弟子规》中还讲到: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

意思是说:事情虽然小, 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告诉父母和老师;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大人偷偷地藏起来。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起来很简单,看似平常无奇,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从这个月开始,我校将开展《践行〈弟子规〉,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节能环保的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集体的好习惯、爱护公物的好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将对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同学们,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去践行《弟子规》,修养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关于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二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能为你们解读《弟子规》,愿我的拙见能带给你们想要的收获。

在《弟子规》中,“谨”单独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部分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谨慎小心、规矩低调、有自我尊严的生活习惯。

今天早上我解读的是“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意思是说早晨要早起,晚上要适当地晚睡,年老是非常快的事情,朝逝,你要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

先给大家讲一个《论语》中的小故事吧——

孔子的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正好要找他。别人告诉他:老师,宰予在睡觉。孔子很生气,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意思是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

孔夫子基本上是温文尔雅的,动怒的情况不多。如果我们去看《论语》,这大概是老夫子比较动肝火的一次,这个话说得很重,要传达的意思无非还是要大家珍惜光阴。

说到珍惜光阴同学们一定听过过“囊萤映雪”“悬梁刺股” “闻鸡起舞”的故事吧,可我今天不说这些故事,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闻“季”起舞的故事。季先生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几十年如一日。所以北大校园里有一句话,闻“季”起舞。鸡还没起呢,季先生已经起来忙半天。很多人一直不明白,说季先生,您过去遭受过那么多挫折,有十几年还不让您工作,您又担任了一百多个学会的会长,经常要开会,您怎么能写出那么多东西啊?季先生哈哈一笑,说当你们起来用早餐的时候,我已经工作了三个小时了。《季羡林文集》长达二十多卷,他的大量论文和文章就是这三个小时写出来的。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就是要求孩子们爱护生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晨起来,要洗脸,还要漱口;上洗手间后,要洗洗手。

提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不禁想到中国台湾作家刘墉的一篇文章《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文中写到两幅画面:在台北市一家大型停车场,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给她的狗擦屁股,只见那位小姐擦完,打开车门,先把刚用完的卫生纸放进车里,再把狗抱上车。还有在纽约中央车站,一位穿着华丽的贵妇蹲在大厅中央的地上,当着旁边上千经过的人,用卫生纸擦她刚刚打翻的咖啡。

同学们,画面中的漂亮小姐不乱扔纸屑,华丽贵妇自扫咖啡的行为丢人吗?不,她们反而更让人感到,令人肃然起敬。由此我想到我们中有的人睡前醒后不洗漱,饭前便后不洗手,更有甚者,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吸烟破坏公共环境,真是害人害自己。要知道,一个人的生活卫生习惯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它还是一种社会公德的表现,我们中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学们,“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个小故事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一本好书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心房。好好阅读我们手中的《弟子规》吧,愿这本书能做大家成长中的伙伴,学习中的搭档,生活中的朋友,带给你“沙”的温暖,“花”的芬芳,为你们插上自由的翅膀,飞向成功的远方……

关于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题记

今天,有闲暇时间,便整理了从学校带回来的书;无意中,翻到了《弟子规》,不由得被吸引。一人一书一杯茶,静静地坐下来,坐于窗前,享受书香拂面,共度美好时光。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童年,六岁正是好奇心大发的年纪,那时我是家中的小霸王。

一天,我看见了邻居小姐姐抱着的洋娃娃:金发碧眼,戴着皇冠穿着公主裙,特别漂亮。我不由分说一把夺了过来据为其有,哪曾想,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竟然被我的“冷面神”老爸知道了。他一手把我拎起来,二话不说往邻居家走去。

“嫂子,真是对不住,这小丫头不懂事,又欺负你家娃儿了。”老爸说,“丫头过来,给小姐姐道歉还回她的洋娃娃。”我迫于老爸的“淫威”,不得不把洋娃娃还了回去。

这时,老爸蹲下来,温和地对我说:“丫头,抢夺是强盗做的事,咱们是文明人,要以德服人,要讲道理,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是你的东西被人抢了,你会怎么样?”我细细琢磨,明白了是我不对,我愧疚地跟小姐姐说了声“对不起”。

之后,老爸见我知错就改奖励了我一个洋娃娃,我还和小姐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算不算因祸得福?我不禁笑了出声,把书翻了一页。

“老易至,惜此时。”是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想在学校的日子,也算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

迎着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到教室读书。一日之计在于晨,看看坐在角落的我,我在做什么呢?看啊,我正在与同桌“啃”古诗文这块硬骨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恩辛勤付出的老师,也感谢认真学习的我们,让你我面对未来的日子时能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叩、叩、叩——”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开门一看,是伯母。“丫头,喏,这是上次借你的菜钱,现在还你。”我一听,愣了;伯母继续叨唠。哦,原来是上次在街上帮她付的菜钱。

“伯母,不用还了,几块钱而已。”我诚恳地推辞着,若不是伯母说起,我都忘了。“几块钱也是钱,何况你还上学呢!快拿着,不然我生气了。”伯母把钱硬塞到我手里,“丫头,晚上过来吃饭呀!”

伯母说完便匆匆走了,我无奈的看着她走远,拿出那几张还有余温的钱,眼睛霎时湿润了。

父母相继离世,爷爷奶奶也都不在了以后,伯父伯母没少照顾我,使我身心健康的成长,这一切的一切,化成一股股暖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余光一瞥,看到书中那引人注目的“信”字。是的,它不仅仅是那“几块钱”而已,它更是做人的道理——“诚信”。

我轻轻合上书,静静地,看向窗外正在腊梅树上快乐嬉戏的鸟儿们,心里豁然开朗……

在我所走过的十七个春秋中,伴着我的,是淡淡的书香;读书,读的是心境,读的是涵养,读的是品格。

“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后记

关于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四

自从读了《国学经典》中的《弟子规》后,我深受启发,领悟到了很多道理,并且事事遵守《弟子规》了。

记得以前,我看到长辈,如果长辈离我近的话,就打个招呼,如果长辈比较远的话,就连招呼也不打了。父母为此也没少批评我,我总是不以为然,但自从读了《弟子规》中的“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后,知道了“路遇尊长,就要快步走上前去打个招呼,如果尊长不说话,就应该恭敬地退回去”这个做人的道理。

现在,即使长辈离我较远,我也会快步走向前去,打个招呼,然后跑回去继续干我的事。

还有另一件事,让我从《弟子规》中领悟了更多更多,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没学《弟子规》前,吃饭时总是长辈没吃,我便开始吃了,而且觉得心安理得;坐车也总是抢在长辈前面,但是,《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长者先,幼者后”,让我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知道了吃饭、坐车或者其他什么,都应该让长辈先,辈分小的后,要尊敬长辈。

所以,现在,吃饭时长辈不坐下,我就耐心地等待,等长辈坐下吃了我才开始吃,乘车时也是先让长辈上车。

长辈们都夸我变得懂礼貌了,听着他们的夸奖,我心里真是比蜜甜,没想到,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读《弟子规》,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既然古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作为现代文明的人类,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做一个传承文明的中国人。因此我感谢《弟子规》教我变成好孩子,感谢老师,教给我做人的真谛,更感谢这个集体,让知识与快乐伴随我成长。

关于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五

持甲:金色的年华,阳光灿烂,我们是中华少年。少年时光,我们亲近经典。

主持乙:金色的年华,如梦如幻,我们是新一代少年。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

主持甲:今天,我们与圣贤为友,

主持乙:今天,我们与经典同行。

合: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中午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广播。

主持甲:昨天我们了解了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三字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本道德风范的启蒙读物——《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内容合乎我国古代礼仪道德和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又合辙押韵,便于诵读,虽然已经过去了300多年,流传至今,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熏陶以及现代社会人际和谐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持乙:《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吧。

播放——《弟子规》(节选)

弟子规(节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主持甲: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主持乙: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主持甲: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美好的人生是诗意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文采,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诗意!

主持乙: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今天的广播到此就结束,谢谢大家收听

关于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弟子规》。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一句看似普通的句子,却引起我不同寻常的遐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制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的功夫深了。原来窒碍不通,困顿疑惑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

草草而看,这段文字好像在讲述关于制定读书计划的方法及后果的事情,但如果细细品味下去,这句话说得是不是应该在读书的时候抓紧时间,不要胡思乱想,要专心致志?答案很明确:是。但又如何抓紧时间呢?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它的意思是“如果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不会抓紧时间去读,而反之,如果这本书是借来的,你的心理暗示就会告诉你:这是借来的,是要还的,要抓紧读,自然而然就会提高阅读效率。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把自己买来的书束之高阁,上面布满灰尘,这难道是正确的吗?

还有许多同学遇到困难就“不假思索”地去问别人,这也是不好的习惯,应该“遇惑而思,不得则问”。

文学是要靠聚沙成塔般积累的,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只是沙上建塔,徒劳无功。让我们学《弟子规》、品《弟子规》、仿《弟子规》、行《弟子规》。

关于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七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感谢您对我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学校根据工作的需要,从 20xx年2月开展“诵读《弟子规》、规范言与行”的读书活动。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精髓,也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金钥匙。师生们在诵读的同时,可以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品质,激发他们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感情,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此,我校制定了具体的读书方案,并利用晨读、读书活动、班会等时间具体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爱、仁”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读《弟子规》,背,理解,践行《弟子规》,使学生受到了中华文化经典的熏陶。

学生学习《弟子规》“有余力,则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内容,能明确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我们把对《弟子规》的诵读与师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从坐、立、走、着装、说话等方面入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瑾》中有这样一句话“冠必正、纽必结”,是要求帽子要带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

我们把《弟子规》作为文明礼仪的学习内容,开展“古人教我懂规范”活动。发动学生在《弟子规》中找《守则》、《规范》的影子。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弟子规》教育中,我们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建设。正如《弟子规》所述“兄道友,弟道恭,事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着重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能运用《弟子规》的内容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矛盾和难题,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在师生理解《弟子规》的深刻内涵之后,还将开展了读《弟子规》演讲赛、读《弟子规》读书笔记和征文的评选,让师生们在读中思,思中写,写中悟,悟中行,使读书、做人、习文于一体,增加学生语言积累量。

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好诵读《弟子规》的活动,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师生的人文底蕴。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于弟子规仁心得体会钱文忠怎么写八

我今天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总序部分概括地介绍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我会努力做的更好。

谨和信的内容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

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

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强人所难等等。

今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