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01-12 14:17:11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荷塘月色课例研究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用他独特的视角描绘“夏夜荷塘”:田田的荷叶、星星似的荷花、流水般的月光,令人向往,诱人探究。今天我将从五个方面向各位阐述《荷塘月色》的教学思路,具体为: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最后进行小结。
《荷塘月色》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出自山东省技工学校统编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文学作品核心意义的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需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描绘景物的方法及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分析学情确立重难点:因为我们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技校第一次接触现代文的学习,因此把抓住景物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进行描绘确立为教学重点;《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被学生理解,曲折地表现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是本文教学难点。大教育家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自主阅读。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设想。在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辅以讲授法、启示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情景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欣赏体味—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学法指导: 多维听记法、探究式学习法、扩展阅读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参与和互相学习。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中概括为一句话: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二学时,五个步骤讲析。
(一)情景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鉴于本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初中时学过抒情散文《春》的欣赏,过渡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从而引出本次课《荷塘月色》。这样设计导语,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理解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教学设计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抒情的格调为引出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势利导让学生出示查找到的朱自清情况,互相补充资料,利用多媒体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质,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地求知欲,为课文教学做了情感铺垫。
简介背景时让学生知道本文满载着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脉搏,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知识铺垫。
(二)整体感知
在音读、意读后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全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听......这样学生阅读有了遵循,诵读有了美感。
(三)精读品析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让学生诵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会在学生容易困惑的地方设疑: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学生思考后,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完成环型层次结构图并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心,理解课文,理清思路。。。讲解。。。这个设计遵循渐进的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了铺垫。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提倡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请学生朗诵四、五、六自然段点评后设疑:你能给自然段起上名字吗,请说一说描写了那些景物,又是如何描绘?在学生回答后向他们展示第四个自然段的板书,作必要地牵引:名字叫月下荷塘,描写了这样一些景荷叶像裙、荷花似星、荷香比歌、叶颤似电、波痕凝碧、流水含情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绘出了景物的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为增加兴趣,设计为向学生“求助” :你能帮我完成五、六段的板书吗?分组讨论派代表板书, 完成后看课件弥不足。这是第......这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就形成了多维态势地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最后我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告诉学生本文抓住素淡、朦胧的特征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荷塘月色,并强调“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是本文的重点段落,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至此第一学时结束。
(四)欣赏体味
是在第二学时完成的,首先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接着引导学生再次聆听名家朗诵,感受《荷塘月色》的宁静美、朦胧美、素雅美,以及在文章的淡淡的喜悦里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之美。
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几段,从而完成了学生从意会“美”到“言传美”的过程,我会在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利用多媒体进行点拨,增加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仅举几例:
1。 曲曲折折(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明确:括号中的词语不带文采,只是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状态。重叠词地使用不仅绘出了事物的状态,而且使语气舒缓,能产生音韵和谐的美感。
2。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明确:“羞涩” 本来是描摹女子的姿态、神情的,这里用来写荷花,绘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像,而“含苞欲放”只是客观地陈述,感情色彩不强烈。
3。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明确:“泻”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照”字太直白,缺少蕴含。
设置这三道题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叠词、修辞,炼词的角度去赏析散文。
以下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从揣摩语言角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情感的角度点拨,渗透德育教育。
为突破难点,让学生思考:1.4—6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理解作者情感)2。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结合时代背景思考)3。文章引用《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这一过程也主要是学生在活动,我运用控制论的定向控制原理,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来发言,展开讨论。最后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五)拓展迁移
语文学习源自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应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引导。借助刚才提到的三个思考题,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给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提供建议或意见。譬如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我应当告诉学生可以参考阅读朱自清的《哪里走》、《一封信》、钱理群的《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孙绍振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等文章来解释“不平静”的原因。这样一来,语文课为学生课外阅读也提供了建议与方向,对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与语文修养都是有好处的。
教学过程的最后两个环节是小结全文,布置作业:根据学情分层设计了三道题:1。 引导学生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总结; 2。 写一篇描写校园景物的短文; 3。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绘出文中的“月色荷塘图”并制成板报,课后对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让学生分享合作地快乐。学生理解探索问题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设计分理解——鉴赏——评价——创造四个层次,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道题在课上完成,学生回答后,我进行课堂小结,至此第二学时结束。最后,我把本次课的教学思路进行小结。
过去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累,教师教得更累,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单纯的接受教师灌输的一切。这次在教学设计时,我尽可能考虑技校学生的求知特点和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来做。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教师地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巧妙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造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这样学生就张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自由地翱遨。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
主题荷塘月色课例研究心得体会报告二
步洪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我来谈谈自己不很成熟的教学设计,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相信阅读过这篇散文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她结构精致,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细腻、含蓄,通篇气韵贯注,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此外,由于本文系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开篇之作,对他们初步感受到高中语文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加之高中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任务,又肩负着培学生养人文素质和健康性情的重任。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课文和情境进行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是指教材,也是指学生。教授此课时,我们面对的是刚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他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因此,我确定《荷塘月色》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物境美、语言美、结构美,进而体会意境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接纳美的能力。今天,我从五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和双线索环形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并掌握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因此我确定重点是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由于学生散文阅读知识积累较薄弱,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两个:一是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二是理解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教学时间:拟定两课时。
四、教具使用:多媒体
五、教学设计原理
第一课时
一、通过预习,让学生归纳,这篇散文我们学什么?
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2、释题:思考问题,文题改为《清塘荷韵》好不好?
此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教师明确荷与月组成的文题具有象征义,在此讲析象征的概念,为学生现代文问阅读中表现手法做知识积累。
二、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明确(从作者人格美角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
三、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教师准备课件),同时思考问题,你觉得课文那段几段语言最美?将重点转到4、5、6段
四、教师鼓励学生站起来,配乐朗读,再次体会三段语言美。思考问题:为什么这几段最美?
将重点转为语言
五、比较阅读:展示《拿来主义》片段。
提出问题:鲁迅的语言让我们感觉到的是犀利,而这篇课文语言读来感觉如何呢?
学生明确:清美柔和,
六、思考问题:课文运用那些技巧使语言达到这种效果?
学生明确:比喻和叠词的妙用。
七、分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找出含有喻词的句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现代文筛选信息打下学习基础)
学生讨论明确,用比喻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为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八、接着,从《再别康桥》切入,体会叠词的妙用,播放配乐诗,体会这首诗的语言美,思考三个问题。
1、问题:这首诗语言有何特色?
明确:运用叠词
2、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叠词?
3、思考问题: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词语替换法揣摩语言,明确叠词的表达效果,为完成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做准备。
九、运用叠词,仿《再别康桥》的结构,写一首关于语文课的现代诗。(培养学生诗歌写作兴趣,为语文审美教学打基础)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业,让学生评价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当堂完成此教学过程。
二、速读全文思考问题
1、思考问题:第6段,为了意境,何不删去“蝉鸣”和“蛙声”,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宁静的环境吗?
教师在此明确这就是衬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表现手法的考察重点。
2、请同学找出表示作者出行路线和心情的句子,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板书设计),学习本文艺术特色,同时培养学生文章分析概括能力。
外:作者的游踪(明线)(带上门— —荷塘上的月色— —月色下的荷塘— —江南旧俗— —回家)
内:作者的情感变化(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思乡愁-----不宁静)
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三、探究讨论
1、《荷塘月色》中有一段不写‘荷’与‘月’的文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语文》中删去了,你们猜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中的哪些部分被删节了?删得有无道理?”(明确:从“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现在教材上又恢复了原貌,说明了什么?
3、问题:这几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对比,表达作者现实中淡淡的哀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向纵深思考。
四、知识迁移
1、20xx年高考湖北卷试题,积累语言表达题答题方法。
2、仿写对联
问题:教师在学习《荷塘月色》中提炼出或短或长的句子作上联,让学生对下联,初学对联知识,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意境的感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对出一些佳句
五、阅读与写作: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特定时辰,如朝霞中、烈日中、秋雨中某处事物投入真情实感,学习朱自清的遣词用句,写短文一篇。(本教学环节重在知识转化与应用)
主题荷塘月色课例研究心得体会报告三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也被世人所传诵。脍炙人口的景色描写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极其符合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对恬淡、宁静生活向往的情绪。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对此课文的处理慎之又慎,生怕一个不慎,被别人小瞧。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每每讲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多少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此文中学到的东西大致相同,特别是课文的结构极其的相似,就是环形结构,起点既是终点。而主旨呢?也多是在时代背景之下那种淡淡的喜悦兼有淡淡的哀愁。
对此文,教师很少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提倡的是有效教学,是探讨式的教学。所以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大胆摒弃了以往对文本处理的思路。而是采用全新的理念。
首先,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我并不先去强调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是紧紧抓住课文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不要顾忌其他,只要能够理解“心里不宁静”是种什么感觉就是。因为文本本就是这样,非常的清楚,学生每个人都有过不宁静的感觉。如果再融进其他的东西来理解,就会把问题复杂化,抽象化,那样反而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也会使教师的讲解难以有个重点的话题一贯讲解的全过程。当然,这样处理我也有自己的理由,就是我认为这篇文章绝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任何的关系。原因一是:本文前后都提到了自己的妻子。开头是“妻在屋里拍着润儿,哼着眠歌”,这句话暗示我们,此时的家庭生活根本没有作者什么事。一般来说,家庭生活,在晚饭后,才是其乐融融之时,是父母逗玩小孩之时,是夫妻闲聊之时。可此时的朱自清呢,在妻子的眼里似乎是个多余的人。文章的结尾处,等朱自清回家后,妻子在已和孩子睡熟。按照过去“礼教”或者“相夫教子”对女性的要求来讲,妻子是无论如何也要等丈夫回家的,可是,朱自清告诉我们,妻子并没有等他,人家早已经进入梦中,而且是睡熟。有过这样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此刻,夫妻之间肯定是闹了矛盾。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话,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并不十分愉悦,而且孩子过多,一个搞学问的人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可他的家庭并不能满足他这样最简单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闹,矛盾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没有必要从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一个作家,生活的真实才是最美的的东西。而且,就只理解是因为家庭的矛盾导致作者外出散心,学生更容易把握、理解,也更能让学生体会伟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我是这样考虑文章的主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这样确定此文的教学思路:
一个人在心情极不越快的时候,往往想借助一些外界的东西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我先提问学生在郁闷、不愉快的时候大多采用什么办法?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最终会落在:环境、情绪、发泄等方面。这样有了学生的亲身体会,那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就是:颇不宁静:独处————忘掉生活中的烦恼
改变环境——以达到改变自己的心境
改变心境——改变自己的情绪(心境:江南美好的生活的回忆)
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家还是要回的,再次回到先前的生活和苦闷之中。优美的文字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对此,在欣赏完文章的结构后,我把重点放在了,4、5、6三个自然段。
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四自然段,内容:田田的叶子——荷花——荷波——荷香。描写的对象,描写的词语。层次清晰,对象突出。分析描写的语言,以学生为主,主要是讨论鉴赏它的表达效果。
第五自然段,以修辞为主,鉴赏比喻的妙处,同时掌握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六自然段,以叠词的使用为主,主要补充叠词的表达效果。最后简单分析,对诗歌应用的好处。
对于这种设计,我认为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而且省略了以往教学中大量的讲解内容,对于影响学生理解的时代背景,避而不谈,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思考,而且使学生能很快从生活中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航天三步走概括心得体会总结 航天三步走第三步(七篇)
- 政治与业务相融合心得体会总结 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心得(2篇)
- 网课家长会学生心得体会(模板11篇)
- 2023年新疆于田县的变化心得体会简短(大全11篇)
- 最新学农劳动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10篇)
- 高中体育课心得体会范文(模板9篇)
- 最新观看手拉手共成长心得体会精选(优秀17篇)
- 三查三促进心得体会辅警(汇总8篇)
- 阅读悦读越读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读阅读悦读有感(6篇)
- 最新读中华文化诗词心得体会精选(模板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