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 对抗疫的看法和感想(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8:14:04 页码:8
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 对抗疫的看法和感想(7篇)
2023-01-12 08:14:04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一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

首先,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为表面的凸起像国王头上的王冠,所以叫冠状病毒。它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一般出现咳嗽、发烧、头疼、胸闷等症状。

其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單;第二,要经常洗手,第三,不要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免疫力。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有着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组织人力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立“发热门诊”、迅速隔离感染者、鼓励在线医疗、关闭学校、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配送医药和食物等。科学技术成防疫急先锋,救援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防疫。“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战斗中,中国部署了消毒机器人、智能头盔、配备热像仪的无人机和先进的面部识别软件。一些外卖平台利用机器人将食物从餐厅送到外卖配送员和顾客手上。

中国的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疫情下的许多行业仍然保持繁荣,包括健身、厨艺和音乐等线上课堂。

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

看完这个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一定会注意疫情,增强疫情意识我们虽然不能“亲近战场”但是我们永远是国家、武汉、的后勤部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钟院长加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早点能够回学校,早点回到我们学校上课。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2022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基层卫健工作者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站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某某,马坡岭街道卫健办副主任,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工作中默默无闻的一名工作者,春节期间每天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责任。

万家团圆时,她赶赴防控一线

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被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本应和家人团聚的春节假期,因为疫情蔓延,某某大年三十晚上只在家简单吃了几口年夜饭,就匆匆赶回街道开始忙碌的工作。

受疫情影响,根据工作要求,某某白天需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下到村、社区入户排查,晚上又回到办公室加班加点汇总统计各类资料台账,经常加班到深夜,饿了就用泡面填肚子。她淡淡的说:“这都是应该的。全国都在抗击疫情,基层卫健部门是主力军,这是我们职责所在,这些基础工作我不做谁做?”

舍小家为大家,她时刻坚守岗位

某某家中有两个老人、两个小孩,以及几年才能回家、平时过春节都在部队服役的老公。“说实话,家里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服药,孩子年纪小也需要照顾,老公更是难得回来过一次年,不能好好陪家人内心挺愧疚的,也感谢他们的理解支持。”提到家人,某某心中满是歉意。

最近一周,她每天都是小孩睡着了还没回家,小孩还没起床就出门,完全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有时候被口罩勒出红色的印记,凌晨到家稍作调整,第二天清早又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工作。身边的同事都感慨:“疫情来了,她根本没时间顾上家,想的都是保障防控工作、保障居民安全、保障同事安全。”

平凡岗位上,她牢记党员身份

2019年12月,某某正式转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对此她表示:“刚刚转正就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现在正是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主动作为的时候,也是对我最好的考验。”

如今,在她的感染带动下,马坡岭街道600余名党员共同参与,让党旗飘扬在防控一线,通过网格化防控措施,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对辖区所有居民户开展地毯式排查和登记,确保防控措施落到每个社区、每个村组、每个家庭,全方位织密防控网络,并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倡导群众不聚会不串门,配合排查做好防护,以积极心态和科学方式防范和抵御疫情。

最美逆行,初心永在。马坡岭街道还有很多像某某同志这样的基层“逆行者”,以责任和担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筑牢城市防线,保障辖区居民的健康及衣食住行,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以必胜的决心打好这场抗疫战争。致敬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每一位逆行者!

2022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三

你们辛苦了!2020年,一个不平凡的一年,病毒向着人们伸出了魔爪,是你们,一直在坚持着,与病毒较量,是你们不计较报酬,不畏生死!

白衣天使:您八十六岁了。但您却并没有退缩,坐着轮椅抗疫一线,您说: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救几个人么?

白衣天使:您得了一个重病,但您却并没有休息过,整日整夜的与病魔抗战。

白衣天使:您剪断了自己乌黑亮丽的长发,被眼罩压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当家人担心时,而您却说:压出的痕迹可以恢复,剪断的秀发可以再长,但不能恢复的是人民的生命。

白衣天使:您听到了您的朋友也得了肺炎,您很伤心,也哭了,但您却没有被这件事而失去自我,您过了一会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您说:不管发生什么事,还是要与病魔抗争。

当我们在温暖而舒适的家里过年时,你们却在那每日每夜的工作着,每天也不能睡个安稳的觉,总是为病人服务。

你们每天穿着几斤重的防护服,衣服都已经湿透了,可是你们却不休息,你们不分昼夜的工作,你们的孩子或父母呼喊着让你们回家,但你们还是静下心来,认真的为病人们治疗,让他们快点好起来,这种舍小我救大我,舍小家救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你们像清白高尚的蜡烛,像舍己为人的火柴,救助别人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你的家人都在等你们回来!

2022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弘扬五四精神,激励和引领全校团员青年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5月3日,校团委组织开展了“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团干部线上主题团日活动。

吉林市青年讲师团成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莹老师受邀参加活动,活动由校团委陈思老师主持,全校20__级各班级团支书、各级各类团干部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王莹老师充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做了以《战“疫”里的青春奋斗》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她以战“疫”中的青春故事为切入点,用信仰、担当、责任、实干,诠释了青春奋斗的含义。

她向同学们介绍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世界的重要意义,让大家能够客观理性看待网络舆情。

王莹老师鼓励大家,要学以致用、求真务实,让青春信仰扎根在中国大地,不辜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不辜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努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活动中,校团委雏鹰新媒工作室主任吴俊兴同学诵读了3月15日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内容,引导广大团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抗疫主题活动中展现出青年力量。

团委社会实践部干事王禹函同学分享了抗疫英雄夏思思的光荣事迹。以奋战在战疫一线的青年缩影,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习,增进了我校团员青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团组织在青年队伍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奉献社会的无私热情。

2022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五

庚子虎年,正把新桃换旧符,忽闻新冠病毒来袭,武汉大疫,瘟患肆虐。时有医甲钟南山,慨然逆行,疾呼武汉危急、湖北危矣、华夏危矣!霎时举国震惊,但见千邑封城,万门闭户,街衢无声,国人如临大敌,屏息蛰伏于玄关之内。

中国,从来没有哪个春节,像今天这般萧瑟寂静,也从来没有哪个和平的日子,国人如此人心惶惶、度日如年。

于无声处,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疫情就是命令——出征!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泱泱中华,精锐尽出,一时鹰击长空,战甲齐发,200多支医疗队迅赴戎机,驰援武汉,3万多名白衣战士重装出击,集结江城,史诗般的呈现了一幅英雄逆行的壮阔长卷。

一级疫情应急响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次同死神搏命的大较量。谁说战争让女人走开?武汉大会战,白衣战袍裹红妆,八成医护系红娘。

战地黄花,你们那样年轻,也许你们还是母亲的孩子,甚或正在哺乳孩子的母亲。然而,捍卫天使的荣誉,祖国一声召唤,你们血书请战,一样的硬核血性。

出征!没有美酒为你壮行,恋人那撕心裂肺的一声呜咽,却远比烈酒来得还要黏稠。

出征!来不及道别双亲,最后亲吻一下心爱的女儿吧!总爱撒娇的女儿仿佛一夜间长大,凝望着你泣声叮咛:妈妈,我爱你,你一定要回来!

出征!列车缓缓启动,同时启动的还有爱人那漫过眼眶的惭愧与心疼:老婆,你一定要平安回来,以后的家务活我全包了,什么也不要你做!

出征,绝不当临阵的逃兵!湘西援鄂抗疫医疗队护士黄娟。出征在即,母亲攥着你的手苦苦哀求,不能去呀,你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万一回不来,这个家以后怎么办哪?孩子,永远是母性最柔软的部分。

可你深谙一个道理,国难当头,没有大家,哪有小大家;没有国家,孩子们又该所向何处?于是你柔软的内心,蹦出一个坚强的回答:是的,孩子们离不开我,这个家也需要我,可此刻国家更需要我!

2022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弘扬五四精神,激励和引领全校团员青年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5月3日,校团委组织开展了“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团干部线上主题团日活动。

吉林市青年讲师团成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莹老师受邀参加活动,活动由校团委陈思老师主持,全校20__级各班级团支书、各级各类团干部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王莹老师充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做了以《战“疫”里的青春奋斗》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她以战“疫”中的青春故事为切入点,用信仰、担当、责任、实干,诠释了青春奋斗的含义。

她向同学们介绍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世界的重要意义,让大家能够客观理性看待网络舆情。

王莹老师鼓励大家,要学以致用、求真务实,让青春信仰扎根在中国大地,不辜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不辜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努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活动中,校团委雏鹰新媒工作室主任吴俊兴同学诵读了3月15日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内容,引导广大团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抗疫主题活动中展现出青年力量。

团委社会实践部干事王禹函同学分享了抗疫英雄夏思思的光荣事迹。以奋战在战疫一线的青年缩影,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习,增进了我校团员青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团组织在青年队伍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奉献社会的无私热情。

2022抗疫没有旁观者心得体会实用七

1. 骑行300公里返岗的女医生甘如意甘如意,女,24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卫生院医生。

武汉封城时,她刚刚回到位于湖北荆州的老家。

虽然没有人要求她返回单位,但她心里却很着急,“我们科室只有两个人,这个时候会很忙。”

她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选择了唯一可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踏上了艰难的返岗行程。

在当时,出行的人都得去防疫指挥部开临时通行证。

在甘如意的通行证上,车牌号一栏写着“自行车”,通行事由是“到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医院上班”。

她靠着共享单车和一段顺风车,辗转4天3夜300多公里,淋着雨,吃着泡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当她出现在医院大门口时,同事们先是惊讶,后是心疼。

“那一刻我特别轻松!”她说,“除了膝盖疼得不行!”

3月7日,甘如意入选“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

2. 武汉街头的义务送药人吴悠吴悠,26岁,武汉人,中学老师。

武汉封城之后,很多市民都被“困”到家中,生病时无法买药,万分着急。

发现这一情况后,吴悠骑着电动车出发了,他在武汉三镇来回穿梭,每天至少跑30公里,给有需求的人送去药品及防护用品。

收药者相当一部分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他们一般会主动要求吴悠把药放在远处,避免近距离接触。

说不害怕是假的,吴悠只能尽力做好自身防护。

但是世事繁杂,人心颇测,有人竟然举报吴悠非法售卖药物,赚取差价。

警方对他进行了约谈,所幸吴悠的每一笔收费手机上都留有证据,详细核实后,警方还给了他清白。

对于这次不愉快,吴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我会一直坚持为困境中的求助者义务送药,直到有一天疫情结束,他们不再需要我。”吴悠说,“每天都有许多人加我求助,我不能停下脚步。虽然力薄,但也想成为保护武汉人的鳞片。”

3. 隔离点里的护理志愿者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隔离点,有一支年轻的护理志愿者队伍。

这支队伍的12名女志愿者毕业于同一所学校——东西湖职校护理专业,如今她们都在不同的大学继续深造。

2月10日,听到母校的召唤后,12名队员克服种.种困难,迅速集合到了一起,然后奔赴隔离点展开工作。

配合医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初步诊断,测体温,心理疏导,为他们送上一日三餐……

一天的工作下来,穿着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的队员们有点喘不过气来。

“虽然很闷很难受,但我们不会退缩,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这是12名队员一致的心声。

4. 从国外运回五箱口罩的少年赵珺延赵珺延,男,15岁,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

放寒假后,赵珺延去印尼雅加达的舅舅家度假。

几天后,国内传来疫情消息,他的家乡温州很快成了重灾区。

舅舅闻知此事,马上发动众人,在当地采购了15000个医用口罩。

但当时疫情严重,航班陆续停飞,舅舅发愁如何把口罩运回国内。

赵珺延于是改变度假计划,主动承担起了“快递小哥”的任务。

2月3日晚,他坐上印尼飞中国的最后一班飞机。

5只沉甸甸的行李箱,一个健壮的成年人也不好应付,更何况一个15岁的少年。

他求好心人帮忙抬着过了海关,然后又一个人在机场折腾了半个小时,用手推车把它们送到快递集合地。

就这样,在抗疫最紧要的关头,这批宝贵的物资被送到了温州苍南!

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常时期,赵珺延“千里走单骑”,让大家看到了一个00后的勇气和担当。

5. 第一时间捐献血浆的“00后”康复者专家研究发现,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存在大量抗体,可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

2月14日下午,广东清远,两名“00后”康复者在市人民医院捐献血浆。

小陈是捐献者之一,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痊愈出院之前,他就手写了一份捐献血浆承诺书:

“感谢这么多天来,医护人员对我的照顾……当我了解到血液抗体对医疗有帮助,社会也需要我做一份贡献时候,我觉得应该要将血浆捐献出来。”

小陈是广东省第一个写下捐献血浆承诺书的康复者。

据报道,在武汉、贵州、深圳等地,先后有多名“00后”康复者捐出了自己的血浆。

“00后”不是局外人,经历疫情,他们正在长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