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为民情怀不深的心得体会范本 践行为民情怀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6:56:46 页码:14
为民情怀不深的心得体会范本 践行为民情怀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10 16:56:46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为民情怀不深的心得体会范本一

干部作风正,国家万事兴。强调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实践,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并以作风的转变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因此,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积极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党内法规文件的学习,对于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认识下,根据省厅、省局党委的安排,通过一段时间的再学习、再提高,我就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理解“为民、务实、清廉”的深刻内涵,又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民、务实、清廉”这两点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现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一谈自己的心得,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既作为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也是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一、 对“为民、务实、清廉”的认识和理解

“为民、务实、清廉”是干部德才素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的有机统一,是干部在履行职责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我的理解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将“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座右铭,时刻检点提醒自己,才能正确用权,当好人民公仆;才能真抓实干,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才能守住根本,做廉洁从政的楷模。

(一)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首要是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要把为民造福作为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无论是开展调研、制定措施,还是部署工作、解决问题,都要切实把人民群众是否高兴、是否满意、是否答应作为根本检验标准来衡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人心换人心,感情换感情。有了爱民之心,群众就会支持党的工作,缺乏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政为民就是一句空话。常言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间”。我们应当努力做到亲民爱民,感情上贴近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追求,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目的,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解民忧。

(二)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根本在务实。务实,就是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一定的岗位上,我们就要尽心尽力干出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干事业、做工作有不同的干法、做法,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党和人民对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是:真干而不是假干,实干而不是虚干,为党和人民而不是为自己干,这是检验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做到求真务实的标准。同时,履行好领导职责,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要纠正“只图虚名,不务实效”的坏作风,坚持经常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务实,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清廉是关键。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当干部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坚持以廉为重、正派做人、坦荡为官,从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等方面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保持清正廉洁。事实证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开始的,由此也造成了一些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不满情绪。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从生活上防微杜渐。目前,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空间日益拓宽,如果不以“先进性”的要求规范约束自己,很容易使权力成为腐败的条件。对此,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警觉,做到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丰富自己的涵养,提高自己的境界,保持自身良好象。

二、如何在工作中体现“为民、务实、清廉”

我认为,要在工作中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体现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就需要我们一是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努力为群众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最大的工作实绩回报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三是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作廉洁从政的表率,做到这三点群众就会拥护你,支持你、帮助你。

关于为民情怀不深的心得体会范本二

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教育问题,不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也不是可管可不管的细节问题,而是关系着领导干部抱有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持怎样的根本宗旨,选择怎样的方向道路的根本性、原则性的大问题,它直接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德者,国家之基也。”医有医德、师有师德、艺有艺德,行业有行业道德、社会有社会公德,当官也应有官德。官德、政德是做人和报国的必备素质,官德乃官之魂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即“官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党风,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很有必要坚持不懈地增强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形象,慎权节欲,执政为民,掌权为民,用权为民。

1.认识不清。在调研中发现,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地位、作用、重要性缺乏认识,普遍地存在四种思想误区:一是“模糊论”,即认为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软任务、软指标,不必那么认真,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纪,就根本不在乎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问题;二是“淡化论”,即认为现在考察干部主要看实绩,谁的成绩多、政绩大,可以一美遮百丑,至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重要,逐渐淡化;三是“过时论”,认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来说,考察干部主要是看其发展经济的本事和能耐,只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做法,早就过时了;四是“代替论”,即主张以实绩考核代替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考察,以能否取得经济效益代替思想道德情况分析,更有甚者,把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视为过去“左”的做法。

2.摆位不正。忘记了“我是谁”,由人民公仆错位为社会主人。有的官气十足,习惯做“父母官”;有的以“主人”自居,长官意识浓厚,乐于被称老板、当老大。混淆了“为了谁”,缺乏对权力、岗位的敬畏,言行“雷人”,为所欲为。

3.从业不力。有的从业不作为,有的乱作为,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装点门面。急功近利,弄虚假政绩追名逐利。哗众取宠,虚报浮夸。

4.作风不实。对党不忠诚,做裸官,留后路。热衷“关系”,经营“圈子”,搞人身依附,缺乏人格感染。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家长制习气严重。做事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不敢率真担当。

5.操守不廉。有的丧失信仰,丢失理想,迷失自我。丧失文化,情趣低下,追求低俗。丧失道德,贪图享乐,花天酒地,行为放纵。丧失纪律,徇私枉法,腐化堕落,胡作非为。

以上种种表现,严重侵蚀和损害了领导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光辉形像,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在不断地突破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底线。究其原因:

一是特权思想作祟。有的领导干部忘掉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模糊了国家主人与人民公仆的位置界定。“官本位”的封建残余思想作怪,公仆意识严重错位,公仆形象严重颠覆。执政为民的理念严重缺失,强调了“我”如何怎样?忽略了“我们”是谁为啥?注重了“为官”如何怎样?忽略了“做人”本该如何?

二是理想信念缺失。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有的领导干部出现信仰迷失,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移。有的淡忘了共产党员身份,忘记了入党誓言,淡化了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纯洁性要求,思想上放松了要求。有的缺乏道德修养,人格不健全,道德上出现了滑坡。

三是纪律观念淡薄。淡化法律,漠视纪律,对自己犯自由主义,既不能廉洁自律,又不愿接受监督,行为上失去了约束。有的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不平衡观念、人情难却观念、侥幸观念滋生,存在部门和单位本位主义。有的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得的工具,心理失稳,“找补”心理严重。

四是工作指导偏差。政绩观方面有误区,在工作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缺乏正确的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重“显绩”轻基础,热衷于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1.加强对领导干部为官之德教育。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虽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确是超越法律底线的对人的言行品质具有更高要求的社会规范。作为党的干部,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注重在平时工作中,就要在思想认识中自己的“官德”,树立为政为官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为公不为私,为民不为已。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带头遵纪守法,要时刻注意切实立德、为德、修德,做到忠诚、为民、公正、勤政、廉洁、豁达、诚信以此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受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广大民众的道德品行正加速滑坡,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淡漠,如老人跌倒不扶,见死不救等现象屡见报端,一些领导干部官德缺失,贪污腐败等现象屡禁不止、腐败分子前仆后继,如:四川达县县委书记、吉林长春英俊镇党委书记,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疯狂地谋取私利;他们执政一方使当地经济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他们逾越权力的边界,践踏人生的底线,为官一任,却祸害一方,最终断送在贪婪的高速公路上。这些现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并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的为官之德,才能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观,正确看待权力的目的、意义和本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也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官德教育,才能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2.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全党同志对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经过全党同志共同努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不断改进,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面临着艰巨任务,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在金钱、美色等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宗旨意识不断淡化。享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腐朽道德观导致腐朽现象丛生;受经济利益和急功近利之心的驱动,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蔓延成灾;受资产阶级和封建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享乐主义、形式主义不断滋生并有蔓延的趋势;封建特权思想的残留和计划体制的传承加上资产阶级政客作风的影响使官僚主义泛滥成灾、铺张浪费、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干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经之路。

3.加强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教育,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凝聚着组织的长期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必须始终踏实工作,审慎用权,既要掌好权,还要用好权。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任何时候心里都要装着一个“公”字把官职看成是一个报效祖国、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平台,而不是用来谋求自己利益的手段;要为了工作而上升,而不是为了上升才工作;要做到在大事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闪失;在廉洁自律上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用权为民,用权不能谋私;要敬畏权力,时刻牢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方向,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使命,当做责任,为民尽力;要珍惜岗位,真正把现有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

4.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从大量调查企业相关人员所反映的情况看,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从总体上讲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有些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不少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往往是从丧失职业道德开始的。如:王致锋、刘志军,雷政富等人之所以弄得身败名裂,并不是因为党对他们要求不严,根源是在于他们自身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仍然还有不少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和蔓延,其影响和危害就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所以,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5.加强对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常思贪欲之害。大力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促使领导干部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一是组织领导干部学习《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读本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电教片,积极运用从政道德楷模开展教育,深刻剖析从政道德失范典型案例,引导领导干部以德律己,勤廉从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王致锋腐败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主动接受监督,自觉依法用权。一要党怀敬畏之心,千万不能滥用职权。领导干部要坚守的红线和底线就是党纪国法,要对法纪抱有敬畏之心。二要常弃非分之想千万不能放纵欲望。“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领导干部要在金钱和物质利益面前始终保持健康平常的心态,始终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三要常思监督之益千万不能为所欲为。监督就如一张“安全网”又像是一堵“防火墙”是根治腐败的灵丹妙药。四要常怀律已之心,千万不能为情所困。作为领导既要会干事,还要不出事。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比别人大,面临的诱惑也比别人多。对此,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耐得住寂寞和清苦,守得住原则和底线,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办的事不办,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五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要认识到权力不仅是金灿灿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发挥家庭提醒监督作用,帮助领导干部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作为一个领导不管政绩有多突出,只要廉洁方面出了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结果是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追悔莫急。

6.以监督为重,构建和完善激浊扬清的从业机制。监督,是加强从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发挥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监督的主体。群众的监督是最广泛、最彻底的监督,也是最公正、最客观的监督。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人人负责,人人监督,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者为所欲为。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客观地看,新闻舆论由于公开性强、受众面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监督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敢于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二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加强从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造成官德败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失去制约。在一个充满着诱惑的社会经济环境里,手中握有无限制的可以换取所需的权力是危险的,仅靠领导干部个人良心道德的约束是困难的,必须有实质的、外在的制约机制。没有法的保障,仅靠自律往往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道德堕落。因此,要扭转社会风气和道德,重要的是改革现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营造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环境,这样外在的硬约束就会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软约束。三是要引入道德评价机制。要特别注意发挥道德评价的监督作用,改变现在单一的、软弱低效的考评方式方法,拓展多渠道的、有效的综合评价和监督方式。整合组织管理、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介、公众监督多方面评价力量,推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从业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要将干部道德素质和评价结果作为一条硬性的标准,防止“带病”上岗。

关于为民情怀不深的心得体会范本三

用党的思想武器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清严重危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如果不坚决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积习难改,已成为阻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严重问题。

剖析深层根源。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背后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崇,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担责,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官僚主义背后是官本位思想,价值观走偏、权力观扭曲,盲目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把握途径方法。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

明确主攻方向。总书记指出,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强化责任担当。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查摆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要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

硬招之二、用整风精神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风精神是延安时期我们党的创造发明,是解决党内思想作风不纯的重要法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种顽症痼疾,极易反弹回潮。我们务必正视自身问题,以整风精神抓好整治,答好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道必答题。要着力整治“六大问题”:

要整治“装点门面、不用心学”的学风。要着力整治理论学习做样子、走过场、不自觉的问题;不往深里走、不往心里走、不往实里走的问题;对党中央新的指示精神不及时传达学习,或者“传达不过夜、过夜就完事”的问题;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存在温差、落差、偏差的问题。

要整治“忙于应付、不求实效”的虚招。要着力整治追求“文多就是成果多、会多就是工作多”,“文山会海”依然突出的问题;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过问落实效果的问题;讲了就算做了、做了就算成了,把部署当成绩,只求做了、不求做好的问题。

要整治“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做派。要着力整治摆官架子,只挂帅不出征,随意发号施令,不愿抓落实的问题;习惯在办公室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调查研究早打招呼、预排线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了解不到实情的问题;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态度冷漠,对反映的问题消极应付,为民服务不上心、不尽力的问题。

要整治“因循守旧、不动脑子”的惰性。要着力整治习惯用老经验、老套路抓工作,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克难攻坚的硬招实招,打不开工作局面的问题。

要整治“回避矛盾、不敢担当”的圆滑。要着力整治对职责范围内的事该决断不决断,层层请示画圈,搞“击鼓传花”的问题;遇到矛盾绕道走,落实责任往下移,尤其对棘手问题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不催不办的问题。

要整治“疏于监管、不讲原则”的放任。要着力整治当“老好人”,奉行多种花少栽刺,只表扬不批评,对苗头性问题听之任之,管理下属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不积极谋事干事,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谋“位子”上,不比业绩比资历,不善作为想“帽子”的问题。

用求真务实作风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偏离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是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根源。我们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

要勤察实情。要坚持以解放思想开路、以调查研究开局,把调查研究置于决策之初,贯穿工作全过程,确保决策部署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要坚持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系列“十大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对政法工作规律性认识。要坚持班子成员分片调研制度,采取分头带队“蹲一省带一片”的方式开展调研;落实好厅局到xx个市县联系点蹲点调研制度,每年蹲点调研不少于x次,每次历时不少于x周。要倡导随机调研,不事先打招呼、不预设线路,直奔一线、直贴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发现真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

要务求实效。要坚持效果导向,优化抓落实、抓推进的举措,确保政法工作有真效、有常效、有长效。要追求无水分的真效,特别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督促各地核准核实基本数据,做到不虚报、不漏报、不瞒报。要追求经常性、可持续的常效,特别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提高,系统集成各地先进典型经验并转化为制度规范,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要追求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长效,特别是协调依法处理重大案件,要确保把每一个重大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要善出实招。要剑指机关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确制导、精准施策,做到“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不做只留痕不留绩的事”,具体落实好“十项举措”:控制发文,抓好前置审核把关,凡中央政策文件有规定的,不再重复发文;能通过电话、传真、网络解决问题的,不印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