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画工笔人物课心得体会报告 国画课的心得体会(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5:11:03 页码:9
国画工笔人物课心得体会报告 国画课的心得体会(四篇)
2023-01-07 15:11:03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国画工笔人物课心得体会报告一

201x年7月30日,以邮戳为准。

评选时间:201x年8月

展览时间:201x年9月15日

展览地点:甘肃美术馆、兰州美术馆

2.投稿地址: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123号甘肃新闻大厦21楼甘肃法制报社《西部艺术》编辑部(730000)收

国画组联系人:王林强

电话:9 0931-81568

摄影组联系人:张

电话:8

3.在挂号邮件上注明“大千文化杯 平安中国梦 法在我心中”国画摄影作品大赛字样。

推荐国画工笔人物课心得体会报告二

为贯彻落实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总结20xx年度全国诗书画家创作成就,展示20xx年度所涌现的诗书画新成果,推动诗书画创新发展,繁荣当代诗书画创作,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特举办20xx年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将在20xx年底在北京举行。继承传统,墨随时代,迎来诗书画新的春天。

一、主办单位: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对外交流委员会

中国诗书画家网

羲之书画报·诗书画家

二、征稿对象:

海内外知名诗书画家、文化工作者、诗书画爱好者。

三、征稿范围:

1.诗词类:传统诗词限3首,应合辙押韵,遵循格律规则。新诗30行以内。欢迎电子邮件投稿,投稿邮箱:。

2.书法类: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篆刻作品。

3.美术类: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等。

四、作品尺幅及要求:

1.书法、美术作品尺寸不限,内容健康向上,提倡精品意识,横竖不限。谢绝手卷、册页、对联和应酬之作。篆书、草书及篆刻请附释文。作品无需装裱。

2.来稿请写明姓名、年龄、地址、邮编、电话,书画艺术作品请附纸注明,同时寄上个人创作简历。每人限寄诗书画中一种作品,多寄无效。

五、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xx年11月1日截稿,以当地邮戳为准。为保证稿件或快递作品的安全送达,请一定通过中国邮政投寄。

六、评审及待遇:

1.本次邀请赛不收取参赛费、评审费。由资深专家及教授组成评委会,本着"艺术第一"的宗旨对所有来稿进行评选。

2.大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分组按作品质量和百分比确定各项奖级,颁发获奖证书。获三等奖以上作者具备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条件之一。

3.组委会将举行隆重的颁奖大会,邀请获奖诗书画家进京领奖,并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创作论坛。

4.获奖作品将择优在《羲之书画报·诗书画家》发表或结集出版。

七、温馨提示:

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稿,作品的所有权、出版权等归属大赛组委会。凡投稿者均视为承认并遵守征稿通知的各项约定。

八、来稿请寄:

(100043)北京市石景山路52号4300-13信箱 创作年会办公室 刘宁(收)

投稿邮箱:

电话:010-88685181

官方网址:

推荐国画工笔人物课心得体会报告三

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不断经过推陈出新,逐渐凭借其完善的绘画语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且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的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色彩,因此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着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对艺术追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更新颖、更丰富的当代画作着色技术,这就给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设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改进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设色技术,成为提升中国画质量、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继承、发扬传统工笔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它与写意花鸟画相对应,通过中国特制的毛笔、中国画颜料,在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上进行严谨精致花鸟画创作,这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都有很多关于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描绘。到了魏晋南北朝,卷轴画上逐渐使用了丰富的色彩进行装饰。如果单从工笔花鸟画这一独立分科来说,它“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虽然在明清时期水墨画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但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工笔重彩花鸟画在当代还是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尤其在色彩方面,传统的着色技术在当代画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工笔花鸟画对色彩的使用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二)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的绘画着色经验

随着中国传统绘画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工笔花鸟画逐渐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随着国内外艺术交流的不断加深,国外绘画的着色技术对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的变革和发展下产生的一个新画种,而在工笔重彩花鸟画发展的漫长时期内,一些画家开始学习国外的色彩理论,其中色彩明暗法和透视法的使用使我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应用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很多作品都融入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观,加入了光学原理,结合我国的传统色彩技巧,创作出一幅幅佳作。

(一)大胆自我,突出个性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重要的绘画流派,具有高度浓郁的东方气质和悠久的文化背景,但绘画艺术的价值之一便是体现它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满足现实中人们对精神生活或艺术世界的追求,当代工笔花鸟画作者们充分注意到这一点,绘画创作也不再一味模仿前人成功的模式,越来越多地结合当代的思想观念和审美需求。众多画家从各自不同的环境中汲取创作灵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寻找表达自我艺术追求的元素,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语言和色彩风格。比如著名花鸟画家江宏伟在不断学习传统着色方法的过程中以自身对花鸟及色彩的理解和热爱,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色彩旋律,为工笔重彩花鸟画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二)强调肌理在画面中的表现

对肌理的描绘是当代工笔花鸟画中表现色彩的一种主要的形式,肌理造成的特殊效果给工笔重彩花鸟画提供了不小的创作优势,这可以为工笔花鸟画提供大面积的、快速便捷的色彩效果。工笔花鸟画中的肌理可以充分利用柔韧度不同的画纸和透明度不同的颜料,经过作家的揉、折、压、叠、刷等工艺,逐渐形成厚薄变化、明暗变化、虚实变化、冷暖变化等丰富的色彩感觉。有别的肌理色块形成了丰富的具备节奏和韵律的色彩语言,厚薄颜色的对比,让虚实对比显得更为浑然天成。因此,描绘肌理逐渐成为当代工笔山水画中常用的色彩表现形式。

(三)色彩环境随题材变化不断改变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工笔花鸟画是承载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工具,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艺术气息的冲击,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作家们所面临和理解的审美客体的范围越来越广,绘画的题材和画面体现的元素也更加丰富,色彩环境随着题材的扩展而不断延伸。在当代日渐开放的艺术环境下,工笔花鸟画绘画题材的种类不断扩展,世间万物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对色彩的描绘和把握也随之扩展,越来越多的色彩环境融入到画作之中,给工笔重彩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继续深化前人花鸟画色彩塑造的经验

宋代可以说是工笔花鸟画十分鼎盛的一个时代,很多画家初涉工笔重彩花鸟画,就是从临摹宋代的一些著名画作开始的,而众多宋代的艺术精品在各个艺术刊物上的登载、亮相,更是说明了人们对宋代画作的情有独钟与崇拜。在艺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代,民众的审美需求不断扩大,艺术观念相对匮乏,这就需要人们要不断审视过去,全面思考对于古典画作的继承。宋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写实性是其最大的魅力,强调对自然万物美好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当代画作家们需要不断地对万物之美进行提炼和升华,才能呈现出生活真趣和如诗画境。

(二)深化对民间艺术色彩的应用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文化资源,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民间艺术是平民大众为增加自己娱乐休闲活动的趣味性和装饰性而发明的单纯、开放的艺术形式,平易近人、生动活泼、单纯明快是其显著的特点。普通大众思想质朴单纯,民间艺术在画面色彩的表达上也大胆奔放,追求醒目、耀眼的视觉效果,这对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色彩渲染来说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于丰富画面色彩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满足大众对画作的追求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不断学习、借鉴西方科学的色彩理论

近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留学归来后认为必须有选择地借鉴、融合西方的绘画语言,才能让中国画重新振作,这在当代也同样适用。西方的科学色彩观等设色方式对中国当代的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色彩设计有着深远影响。为防止色彩单一,西方绘画普遍使用复合色和逆光、侧光、光影等固定光源的表现手法,用冷暖对比变化来强调色感。国外绘画中光与色产生的特殊魅力是色彩的一个新的视觉要素,有效的借鉴和吸收可以为中国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设色增添新的视觉美感和生命活力。

色彩是一幅画里十分引人注目的地方,人们在工笔重彩画的创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色彩的应用,而工笔重彩花鸟画要直接展现出大自然中的缤纷绚丽,萧疏雅意,这就更需要通过色彩来转换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因此工笔重彩花鸟画色彩的设计就成为画作创作中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这也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我国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创作经过不断改进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创作者对色彩的认知也有很大提升,但在实际设色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提高当代画作质量之路任重而道远。

推荐国画工笔人物课心得体会报告四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教学本土文化价值及精神

资料摘要:审视20世纪工笔花鸟画教学的问题,其实质是工笔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生存发展问题。如何建立具有特色的工笔花鸟画现代教学体系?其关键在于重建中国现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在本土文化的积淀中构筑中国现代艺术的精神根基。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和衍变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直面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状,我们必须把目光回归到中国画教学的本体上来。在众多架下艺术公然来袭的今日,给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我们在对待传统艺术的方式上,显得尤为暧昧。如何对待传统、研究传统、怎样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成了工笔花鸟画领域中最具实质性的课题。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建立具有中国画特色的教学体系、重塑中国画的传统根基,是我们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笔者前段时间有幸进行了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实习工作。在与本科学生的教学对话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当下工笔花鸟画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市场运作手段向艺术创作研究领域的渗透等等。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是否还要一味躺在中国画教育的这张温床上呢?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已不单纯是一个艺术视角转换的问题,仅有深刻意识到工笔花鸟画的现实问题――机遇与挑战,做好一系列的转型期的工作,也才有可能到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大好形势。单从工笔花鸟画教学的角度上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想法。

工笔花鸟画教学,首先,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体系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当下的美术专业高考在必须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素描、色彩、速写的考试固然有助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提高造型本事等。但作为进入美术类专业高校后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却不无遗憾,中国画的专业基本功以及专业的表现技法在这类学生面前几乎是一张白纸,这相应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难度。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相对薄弱,如何“借古以开今”?作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途径――“中西合璧”更是无从谈起。在进入中国画专业之前,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资料的训练和建立必要的国画专业性质的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关键是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修养。这不仅仅是工笔花鸟画所在系科,各个艺术系科都应引起重视。当代一些学生对传统的理解和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断代。一方面是对国学和传统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是外来因素的干扰:苏氏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契氏素描、普及性的宣传要求等等,将中国画的传统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大利器。正如传统画论是中国画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传授分两部分:一教画理,二教画法。中国画的最高旨意应当是“道技合一”,工笔花鸟画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必须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生活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笔墨当随时代”,要具有现实观照的艺术涵养。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画理论建设之本。

再次,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临摹――写生――创作三步曲。其中花鸟画写生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摹与创作的逻辑纽带。重视写生甚至崇拜写生,是20世纪中国绘画和绘画思想的一大特色。李可染先生就曾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功力打出来。”应当说,写生是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的过程,也是画家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写生,直面自然,与自然对话,要勇于打破以往以经验传授、临摹为主的学习手段。要把写生作为本土文化生命的载体,当应对物象时,中国画的造型、笔墨均来自人生的经历和对文化的体验,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生命形象的结构蕴藏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文化、生命和智慧,力求构筑起融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性于一体的民族美术形态。

不可否认,长期的专业训练、造型知识的培养以及理论的日益积淀,是学生日后创作水平提高的一个良好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更多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审美特点。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提倡的“拿来主义”,笔者认为在花鸟画教学中这一点是尤应引起重视的。不但要“拿”当代与传统的精华,更要“拿”国外的优秀作品加以借鉴和学习。我们的关键在于接纳哪一块并“为我所用”的问题。客观冷静地应对西方,研究和吸纳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先进因素,将其融化在中华文化艺术的血脉中,生成中华文化艺术蓬勃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及学子的职责。同时,创作不是单纯的创意和构思,我们的每一次临摹、每一次写生都能够看作是创作的积淀。其实工笔花鸟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作,以创作带动新技法和新画材为原则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离开艺术的功利性,进入精神的高度自由状态,带着诚意地表现自我,才更有可能出现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潮;这是从理性走出的状态,是无法而法之后人与自然的迹化。

与此同时,工笔花鸟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精神,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蒋采苹教师在其《中国画系教学提议》一文中提出了四点提议:一、恢复画论课。二、恢复古典诗词和古文课。三、开设中国画构图学课程。四、开设画材学课程。这种合理而又及时的提议无疑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总之,从本科层面上来看,工笔花鸟画教学要把握好这四个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创作基础、理论基础。仅有切实抓好这四大基础,才是工笔花鸟画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思变与恪守之争所引发的新艺术形式及语境的表现,是赋予每一个花鸟画教学者的时代使命。站在本土化的精神立场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工笔花鸟画的前景会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1]梅忠智。20世纪花鸟画艺术论文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田黎明。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