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公交车骚扰案件心得体会简短 公交骚扰感受(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8:25:09 页码:12
公交车骚扰案件心得体会简短 公交骚扰感受(六篇)
2023-01-06 08:25:09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公交车骚扰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一

您好!我们是宝带实小的一群家长义工。从宝小义工组织成立至今,我们陪伴可爱的孩子走过了3个春夏秋冬,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您的理解和配合,我们从内心感谢你们。

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从孩子的安全角度出发,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保驾护航活动,其中公交站台秩序的维护是我们工作的一项重点。在值勤过程中,我们的义工在车站发现了很多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有孩子在公交车车轮旁奔跑追逐的,有孩子上车时推推挤挤的,还有在站台附近乱穿马路的,有在站台附近乱扔杂物的,还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方便,同家长义工、公交车驾驶员争吵,也有个别家长拥挤上车,争抢座位。所有这些,为公交车的安全运行和学生的乘车安全留下了隐患。

每当看到这些,我们痛心疾首,这不应该是我们家长和孩子应该做的。公交站台是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综合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窗口。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也是我们学生上学、放学时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排队乘车是一个城市文明的体现,礼貌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与爱心,我们的城市需要文明与和-谐。为创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保障我们孩子的出行安全,我们向全体乘公交车上学的学生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1.教育孩子站台候车不乱跑。候车时要教育孩子站在站台上,以防车辆进站发生碰擦。

2.督促孩子自觉排队不打闹。候车时,家长要督促孩子自觉排队,不追逐打闹,以免摔倒,发生意外。

3.提醒孩子有序上下不推挤。乘车过程中,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等车辆停稳后再上,车辆行驶过程中,不随车奔跑,不推推挤挤,配合家长义工共同维护乘车秩序。

4.关照孩子依次刷卡不滞留。车站人多拥挤,因此乘车的家长,要关照好自己的孩子上车后依次刷卡,刷卡结束及时往车厢里走,为后面的乘客提供方便。

5.引导孩子礼让他人不抢座。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引导孩子学习雷锋精神,激发社会正能量,培养孩子从小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品质。

6.教育孩子文明乘车不喧哗。作为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乘车时不要将头和手伸出窗外,车厢内不大声喧哗,不打闹嬉戏;车辆行驶过程中,要抓好扶手,以免刹车时摔倒。

7.劝导孩子遵守交规不麻痹。在候车过程中,要劝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看好交通标志,做到不乱穿马路。

8.教育孩子保持整洁不乱扔。候车时,保持站台整洁,做到垃圾分类。上车后,保持车厢整洁,不把垃圾扔出窗外。

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从乘坐公交车这件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家长要为孩子做出榜样,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文明抵制陋习,用礼仪带动文明,做文明市民,当文明使者,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安全乘车的良好风气。通过言传身教,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懂礼仪,守纪律的文明市民。

再次感谢您对家长义工活动的支持,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倡议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主题公交车骚扰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二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瞬间可以留下永恒的记忆。最近亲历到的感人瞬间就令我难以忘怀。

上周末,市中心车水马龙,公交车站有许多等车的人,车一来,大家都一哄而上。一个瘦小的男孩被推来挤去,他涨红了脸,也拼了命似的往前挤。突然,一只手伸了出来,按住了他的肩膀,把他推上了车。我一愣,他明显比我还吃惊,转过头呆呆地看着那个把他推上车的人——一个身材高挑,满脸笑容的女孩子。那个女孩轻轻推了推小男孩,说:“快上去吧,后面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呢!”小男孩反应过来,脸一红,投币上了车。

上车后,我好不容易在车的最深处找到了一个座位,坐下一抬头,刚好看到那个女孩在让座,看她把老人扶住,又让那位老人坐在了她刚刚找到的位置上,那位老人连连道谢:“谢谢啊姑娘,谢谢……”老人的声音在不大吵闹的车里传开,坐在那个座位旁边的人神态不自然地将头转开。

我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不一会儿,公交车到站,有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婴儿,像是一对母子,慢悠悠地上了车。

“姐,您能让个座吗?”那个女孩站在一个座位旁边,向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问道。那女子把目光从手机上移开,皱起了眉,抬头却见几乎全车的人都在打量她,她有些尴尬的说:“坐吧,坐吧。”说着站了起来。“谢谢您了!”那个女孩一笑,眼睛像月牙儿一般弯了起来。“不、不用谢。”那女子有些慌乱。

“中国银行站到了,请乘客们带好物品,准备下车……”不知不觉间,我该下车了。我轻快地下了车,却忘不了那女孩明媚的笑容。

那笑容像一轮明月,一汪清泉,留在我的心底;又像是黑暗中的一抹阳光,令我难以忘怀。

版权作品,未经《星火作文》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主题公交车骚扰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三

1. 创和谐公交,建幸福港城。

2. 有序排队,主动让座,文明乘车。

3. 做文明市民,创和谐公交。

4. 文明一路相伴,真情无限延伸

5. 热情服务每一天,真情服务每一位

6. “亲,在您向门口移动的过程中,请扶稳,注意台阶。” “亲,堵车不堵心哦!前门拥挤,请往车厢后面走哦!” “亲,到站了,您的随身物品落车上了吗?”践行乘车秩序,体现自身素质

7. 优质服务在公交,一流服务为人民。

8. 手拉手打造文明公交,心连心共创和谐社会。

9. 便捷出行看公交,城市通畅效率高。

10. 您给公交一份清洁,公交给您十分满意。

11. 创和谐公交,建幸福港城。

12. 我们都想坐下,但有些人更需要帮助

13. 传递文明、升华人格、赢得尊重

14. 亲情公交车,文明大家庭

15. 公交真情无限,文明一路相伴

16. 文明心中生,和谐公交行

17. 手拉手打造文明公交,心连心共创和谐社会

主题公交车骚扰案件心得体会简短四

一、公务用车的现状及问题

我市原有的公务用车体制同全国一样,是计划经济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传统模式。20xx年至20xx年,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平均每年每辆单车帐面直接支出为2.7万元,加上司机工资、补贴、车辆保险、车库折旧、大修等费用,每辆单车年实际平均支出为7.7万元,三年公务用车实际总支出为2725万元。

同时,三年新购车辆206台,购车支出1615万元,年均购车支出539万元。公务用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9%。

这一体制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7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加上每年财政负担的大修费用等,公务用车支出的口子越来越大,财政及各单位早已不堪重负。二是公务用车私用严重。公务用车消费在民间早有“三三制”之说。即在公务用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三是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据调查,社会其他营运车辆每万里运行成本平均为8215元,而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出租车的使用效率约为公务用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务用车的13%。四是超标、超编配车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干部形象。

二、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是因地制宜,反复论证,出台实施方案。制定好实施方案是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使方案切实可行,齐齐哈尔市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公务用车改革办公室,采取调查摸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研、多次论证的基础上,20xx年4月形成了《齐齐哈尔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货币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二是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方案》20xx年5月在市直83个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同时确定了富裕县、铁锋区作为县(市)、区试点单位。

三是制定原则,规范操作。为确保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实施,我市确定了七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传统公务用车模式,实行货币补贴的原则;二是坚持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的原则;三是坚持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节约财政支出、减轻财政负担的原则;四是坚持保证工作需要,任何时候在规定范围内不影响公务活动的原则;五是坚持从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支出情况和各单位工作量及职能特点出发,分类、分档确定补贴标准的原则;六是坚持分步进行的原则;七是坚持市直单位自愿参加的原则。

四是合理分类、分档确定补贴标准。补贴标准的确定,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既不能偏离改革方向,又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要保证实际工作需要。为此,我市明确了以下分类、分档的原则:1、参加公务用车改革的单位按前三年单车实际支出及工作量大小分类;2、保证特殊职位工作需要,据实发放;3、市直行政及财政全部供养事业单位的交通补贴费,由市财政按方案规定的档次核拨;4、财政部分供养和不供养的事业单位的交通补贴费由单位自行解决和市直机关分类核定补贴(主要是根据前三年车辆费用支出实际情况采用基数法确定的补贴标准)。并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务用车个人补贴标准最高限额和财政补贴经费的档次。

五是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富余人员安置是公务用车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齐齐哈尔市从稳定大局角度出发,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如提前退休、退养、解除劳动关系、就地转岗、停职留薪创办和领办企业等安置方式,做到了“退养的愉快、转岗的安心、解除关系的称心”。

六是规范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原有公务用车统一上交市财政局,经中介机构评估后,带原牌照按照依法、公开、规范、透明的原则,实行公开竞价拍卖。同时,为保证各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后工作用车需要,市政府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运用市场化手段组建经营性公务用车服务公司。公务用车服务公司按市场化运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七是严明纪律、强化监督。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涉及诸多环节,涉及各方面利益,必须严明纪律。为此,齐齐哈尔市专门成立了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参加的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纪律监督组,出台了《全市公务用车改革纪律若干暂行规定》,并及时下发《关于严明公务用车改革纪律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车辆搞好登记造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取得的成效

(一)堵住了体制漏洞。

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后,明显堵住了两个方面的漏洞:一是公务用车带来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得以杜绝。特别是相互攀比购车、以车顶债、车辆修理费用畸高等诸多问题都不再存在。二是公务用车私用得以根治。存在多年的公务用车消费“三三制”问题从源头上得以解决。

(二)减轻了财政负担。

公务用车改革实行后,减轻了财政压力,改善了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前,齐齐哈尔市公务用车年费用为3790万元,改革后,财政支出交通费补贴仅为1134万元,节省财政资金2656万元。

(三)改善了干部作风。

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已经不把公务用车当作工作的手段、办公的条件,而是成了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公务用车改革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外出办事、下基层多是坐公交车、乘火车,由于没有可供随意使用的公务用车,再也不会出现“白天跑公路,晚上回家住”的现象。实践证明,公务用车改革改善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减轻了基层单位和群众负担,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拉动了消费需求。

一直以来,齐齐哈尔市个人拥有汽车比例不高,尤其是机关干部更是寥寥无几。公务用车改革的实施,使机关干部每月都能有一定的交通费补贴,有关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为机关干部购车提供优惠政策,比如:可用未来5年交通补贴费抵购车款,同时可享受竞拍价格25%的优惠等等。至今为止,市直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700多名县处级干部中,已有300多人购置了车辆,有效拉动了消费需求。

四、几点启示

(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基础。

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查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方案》期间,齐齐哈尔市不但充分借鉴了有关省市的经验教训,还抽调大量工作人员深入各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了大量一手数据,为《方案》的科学制定打下坚实基础。

(二)统筹配合,协同推进,是公务用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

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牵头组织部门,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的力度,定期掌握公务用车改革的进展情况,召开协调会,分析、协调和解决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也从资金保障、政策扶持和加强监督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为公务用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正确处理加快改革与规范操作的关系,是公务用车改革取得成效的保障。

公务用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要加快推进,又要规范操作。为确保规范操作,齐齐哈尔市制定了资产审计评估、产权交易办法等系列文件,用以指导和规范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各部门,加强对公务用车转让的监督和管理,使公务用车转让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防止暗箱操作,确保了国有资产不流失,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既坚持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强力推进不动摇,又较好地保证了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规范有序。

(四)以人为本,精心筹划,是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

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在于使一切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其活力。我市在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过程中,一手抓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不动摇,一手抓妥善安置司勤人员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不放松,出台各项优惠安置政策,强化“有情操作”,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公务用车改革在平稳中推进。

主题公交车骚扰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五

秋天,秋风萧瑟,可以把人吹得浑身打颤,但秋天也有温柔的一面。

如往常的我,放学后,就接近六点了。还得在公交站牌处等车,等一会,就会浪费不少时间,更何况上了一天课的我,早已疲乏了。只期待过来的车还有空座,下午放学正好是下班高峰期,座位可不好等。我只能祈祷来的车有空座。

我是幸运的,一上车就有很多座位在微笑着向我招手。我选择了一个靠后的座位——希望能安静的坐到家,不被‘别人打扰’。

夕阳西下,余晖还在对这个城市做最后的道别。我准备再欣赏一下这美景。我静静的看着天边,余晖慢慢地收起它的最后一缕光亮……

下一站到了,一位白发苍苍,满脸写满岁月痕迹的老爷爷上车了。不知是秋风太猛烈,还是老爷爷已年近古稀,不停地在车上摇摇晃晃。座位上的年轻人都装作低着头玩手机,对旁边的老爷爷不予理睬,老爷爷一个人站在那,孤零零地没有依靠,显得佷可怜。

我犹豫着到底让不让座,我还得坐二十几站才能到家,不让又显得我是一个没有礼貌礼貌,没有教养的孩子。就在我犹豫时,一阵秋风吹到老爷爷脸上。他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好像感冒了。看到这一幕,我很难受,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立即站起来跑向老爷爷,道:“爷爷,您过来坐我这吧。”老爷爷眯着眼睛仔细的打量了我一眼,推开我的手说:“谢谢你啊孩子,你坐吧,你上了一天课,还背着这么重的书包,多休息会。”

听了这话,我立即装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对老爷爷笑着说:“没事的爷爷,我一点都不累,真的,您快过来坐这吧!”这时,那些低头装作玩手机不予理睬的年轻人一个个把头埋得更低了,内疚起自己的行为。一个大哥哥站起来对老爷爷说:“爷爷您坐我这吧。”说着这位哥哥就把老爷爷扶到了座位上,老爷爷这才情愿坐下了。

车窗外依旧是秋风萧瑟,可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温暖的。

主题公交车骚扰案件心得体会简短六

朋友们:

你们见过这样的一些场景吗?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在安静的图书馆高声喧哗;在整洁的马路、车厢里随地乱扔、乱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肆意践踏……

人们司空见惯的不良习惯已到了触目惊心、危及社会公德的地步。同样,我们公交驾驶员的一些不良行为也成为了损害社会形象,影响公众安全的顽症。

涓涓溪流可以汇成江河,滴水清莹可以映出光辉。正是我们一个个人的组合,才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而每个人的整体道德修养,决定着我们整个社会道德的美丑与否。公交作为社会的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如果你边开车边打手机,我驾驶带头抽烟,他行驶中和人家攀谈,更有甚者赤膊上阵……这样,我们的社会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大家都知道,安全和服务在公交行业意味着什么,可是就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讲所谓的漂亮,穿着厚厚的凉拖鞋和短短的裙子就进了驾驶室;另有一些人以为自己是老师傅,开车时手脚总是放在不该放的地方;还有的人感觉马路是他一个人的,想怎么开就怎么开,高兴起来可以把车开得象毛笔字一样,纵横交错;最常见的还是某些人带着情绪上班,总觉得乘客象差他什么似的,横眉冷对,恶语相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我是乘客,至少我不敢或不愿坐这些人开的车,何故?花钱乘车本来是一次享受,是为了平安到达目的地,不是为了来欣赏驾驶小姐的表演,也不是来体验争抢开车的刺激的。可现在上车却要担惊受怕或挨骂受气,值得吗?我干脆等一下坐别的车好了。

大家想一想,由此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信誉下降,营收减少,投诉增加,最终是自己的荷包越来越不暖和。所以,有这些坏毛病的人你们要深思了:图一时快活而损害集体利益,同时还会跟自己过不去,值不值得?

粗略算起来,我们公交一线人员的那些让乘客不满意的不良习惯有这么几种:一是不良驾驶行为。开赌气车、霸王车、英雄车,开车注意力不集中,打手机、吃东西,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极端不负责任;二是不良服务行为。这主要体现一个懒字上:乘客问话懒得搭理,车辆坏了懒得组织转乘,见到乘客乱吐乱扔却视而不见;三是不良售票行为。有的人总以为自己做事别人看不见,时常将本应是集体的钱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四是不良操作行为。开起车来象放鞭炮似的,完全不顾机件使用寿命;五是不良修车行为。不按工艺规程操作,凭自己的兴趣来摆弄车辆。

我们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谁都有不足之处。倘若一些个人习惯于人无害,倒也不必追究;但是,若这些习惯有碍于社会形象、影响了公司声誉、损害了乘客利益,那我们就得痛下决心,非改不可。有人说:江山易移,本性难改。不良习惯也是长年积累形成的,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改掉不太可能。那么,你就想一想如果你的妻子、孩子或你的家人看到你的这些坏毛病后的那种心态,想一想出了事故后,伤者家属的那种悲痛欲绝的眼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