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常态化学习机制心得体会精选 常态化培训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2:03:33 页码:12
常态化学习机制心得体会精选 常态化培训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5 02:03:33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常态化学习机制心得体会精选一

当前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已较好地实现人员稳控、阵地稳固、校园稳定的目标。但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输入,境外输入,聚集性传播等风险依然存在;全面复产复学对防控工作带来新的问题;随着夏季到来,新冠肺炎叠加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不断增加;返校人数增多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防控工作任务没有丝毫减轻,而是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底线思维,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

态,认真开展防控工作“回头看”,全面排查学生返校复学以来的风险隐患,加固薄弱环节,补齐漏洞短板,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节点、重点事,优化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到组织协调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

1.健全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各院系要制定并完善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将防控工作深入年级、班级,织密“学校、院系、班级、教职工、学生”五级防控工作网。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院系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辅导员为本班级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责完善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

2.严格师生信息排查。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准确掌握师生动态,坚持做好“钉钉”打卡工作,依托“钉钉”打卡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做好返校师生健康审查,认真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杜绝师生带病返校。要认真开展返校学生晨午晚检,加强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做好缺课、缺勤、早退学生和教职员工追访和上报,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对于出现发热症状的

师生,以及近 14 天省外返 x 的师生一律进行核酸检测。

3.原则上不再安排学生返校,确有特殊需要的要严格审批。对于因特殊情况需要返校学生,要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学校防控工作要求等内容准确及时传达给学生,要求学生自觉服从管理,如实填报返校申请,按需提供核酸检测证明,妥善安排个人行程,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平安有序返校复学。对尚在境外的外籍师生,要求其在未接到学校通知前不返华、不返校、不报到,妥善解决留学人员的实际困难。

4.加强返校学生教育管理。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学习和生活,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行踪去向,规范学生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六个一律”工作要求。建立联系沟通机制,积极做好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学生服务和帮助工作。在学生中广泛普及宣传传染病、常见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严格落实人员聚集区域的戴口罩和保持 1 米距离的要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合理安排饮食,拒绝校外外卖,提高机体免疫力。

5.妥善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按照学校教育教学总体安排,合理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

衔接,合理开展实习、实验、实训、毕业活动、学生课外活动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毕业班学生就业要积极拓展“空中就业市场”,优化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就业“暖心行动”,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热心细致的就业服务,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完成原定就业率目标,稳妥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6.加强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防控工作。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浴室、体育馆、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与消毒,配备必要的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建立卫生保洁和消毒常态化防控机制。原则上各单位内部环境清洁与消杀由本单位负责。

7.严防食品安全风险。相关部门要严格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针对夏季传染病多发的特点,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完善供餐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健康体检和每日晨午晚检工作;严格食品原材料管理,做好食品的清洗、加工、留样管理等各个关节,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1.关心关爱师生身心健康。各院系对于师生因病(或医学隔离)等原因缺课、缺勤,要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必要时安排专人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对于病愈且隔离期满提交复学申请的学生,要指导他们提供医学证明,在报请校医院查验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复学复课。要深入了解和精准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风险问题清单,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本院(系)二级心理工作站,做好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心理援助服务,消除师生心理恐慌和焦虑情绪。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2.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上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课;做好教职工卫生防疫、疫情防控、应急心理辅导等工作培训;依托校园网、微信、微博、qq 空间等媒体阵地,引导师生及时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关注学校防控工作各项措施,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及时妥善做好

回应。对影响较大、易引发网络舆情或群体性事件的决定,要做好风险评估。要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和舆情管控,对可能出现影响安全稳定的,及时做好排查,做好调解化解,严防矛盾激化,引发炒作。

3.妥善处置疫情突发事件。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校内外沟通联系,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落实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医护人员和师生教育培训,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发生疫情突发事件,所属院系、部门或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妥善处置,及时报告,积极配合学校和属地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疫情控制和病人救治工作,依法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调查、采集样本、密切接触者筛查、隔离治疗、预防接种等防控措施。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防输入、防反弹、防突发、防松懈”的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常态化管理,本着对广大师生员工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预判、预警、预防、预演”,严格落实落细各项防控工作举措,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防控工作要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疫情防控工作要纳入各单位

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内容。对防控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予以褒奖和表彰;对违反学校规定、工作不力、玩忽职守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人员,学校将严肃追责。

最新常态化学习机制心得体会精选二

为统筹做好全区学期开学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期正常、安全、有序开学,特制定本方案。

秋季学期开学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把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按照“服从国内大局、坚持属地管理、强化系统联动、确保万无一失”的总体要求,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防控要求,“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环节疫情防控。

1、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

2、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3、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1、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x月x日组织学生报名入学,x月x日开学行课,幼儿园参照执行。

2、高校按既定校历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并在开学前一周将开学工作方案报区教育局备案。

3、xx级新生按照学校录取通知书通知的报到时间报到。

若国内、省内、市内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并进行全区统一调度。

1、总体要求

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川返校。低风险地区的师生按“错时、错峰”分批次返校。师生返校前14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向学校报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异常第一时间报告。高校师生员工和省外返川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

2、川内师生员工返校要求

1)低风险地区的学校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川,不前往省内外中高风险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开学时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高校师生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

2)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黄码、红码转为绿码后,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3、川外师生员工返川返校及新生报到要求

1)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应至少提前14天返回区内居家观察,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

2)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员工和新生,按照学校规定时间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学校应在第一时间组织返校师生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对核酸检测结果待出的师生进行妥善管理安置,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

3)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川返校。所在地风险解除后,须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4)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的师生员工,由学校会同区教育局、区卫健局综合评估后,按学校通知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4、境外师生员工返川返校要求

境外师生员工返校严格遵守外事部门和教育部门有关规定,经批准入境后方可返校,入境后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落实“14+7”隔离管控及各项防控措施。

5、其他特殊情况返校要求

1)近14天内有本土确诊病例报告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未返校的暂缓返校;已返校的应立即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至离开疫情发生地14天为止。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2)返校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及时向学校报告,治愈后返校。

3)教育培训类机构师生员工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1、健全机制

1)学校要按照“一校一案”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开学工作方案。

2)提前与属地镇(街)、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系,落实“一对一”常态化协作专班机制,健康副校长主动到校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协同联动保障开学秩序。

2、健康监测

1)学校要动态掌握师生暑假期间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完善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报备制度,“一人一档”建立台账,确保每名师生返校前14天的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底数清、情况明。

2)学校严格落实相关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3)对暂缓返校师生员工要保持“一对一”联系,充分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

3、疫苗接种

1)x月xx日前,完成12—17岁应接未接学生第一针的查漏补种。

2)高校要引导、提醒大一新生暑假期间尽早在属地接种疫苗。

4、门岗管理

1)假期中小学和幼儿园一律封闭管理。

2)高校要严格门岗管理,未经允许非暑期留校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需入校的,要核验身份、查验健康码、询问健康情况、开展体温检测,做好信息登记。

5、物资准备

1)校验额温枪、红外线测温仪等防疫设备,确保开学正常使用。

2)对已经储备的物资进行全面盘点,清理过期、临期和损毁物品,并根据学校规模、师生数量储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

3)在合适区域配备水龙头或移动洗手设施,准备肥皂、洗手液等用品。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免洗手消毒剂或其他手消毒设施。

6、场所准备

1)统筹利用学生宿舍、教室、闲置场所,在校内设立医务室(或卫生室)、隔离观察室,校门口设立临时观察室。

2)隔离观察场所位置相对独立,并按要求配备相应防疫用品。

7、环境准备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除校内环境卫生死角。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2)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提前进行预防性消毒。

3)区教育局会同政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和街道、社区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8、应急演练

1)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组建应急工作队伍,加强应急工作人员培训。与卫生健康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开展应急预案全员、全过程、全要素演练。

2)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实景演练,确保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置。

3)科学制定突发疫情学生推迟返校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分类制定教学计划。

9、开学核验

1)区卫健局(疾控)、区教育局制定疫情防控核验细则,对辖区学校进行逐一核验和督查,梳理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

2)各学校要开展全方位自查,及时查漏补缺。

1、途中防护

1)引导师生在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2)如来(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2、报到注册

1)师生须如实报告开学前14天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

2)按照“错时、错峰”总体原则,简化学生注册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人群聚集。

3)师生根据学校返校要求分批依次到校,保持1米社交距离完成体温检测、症状询问、身份核实,并提供承诺书、健康监测表、健康码绿码,高校学生还须核验行程码。报到时,师生如无异常,按规定路线进入教室或宿舍;师生如出现体温异常等可疑症状,按照应急处置相关要求及时妥善处置。

4)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1、疫苗接种

1)x月x日前,完成12—17岁学生第二剂次疫苗接种。

2)及时安排应接未接学生补种,x月xx日前实现应接尽接。

2、传染病监测

1)严格落实以校门口体温检测和晨(午、晚)检为核心的传染病症状监测,强化因病缺勤师生的登记、报告、追踪等相关管理制度。

2)加强对诺如病毒、肺结核、流感、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监测、分析、预警、处置,提高卫生管理人员、班主任对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的敏感性、警觉性,强化多病同防。

3、活动管理

1)合理开放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尽量减少师生聚集。

2)根据疫情形势和校园情况,适时调整聚集性活动开展的频次、规模,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

4、校园管理

1)严格校园管理,但避免“一刀切”“简单化”的封闭措施,保持严而有度,既保证师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又严控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2)师生入校时须检测体温、核验身份及健康码。

5、环境卫生管理

1)坚持做好教室、卫生间、宿舍等公共场所卫生保洁。

2)加强室内场所通风换气,对门把手、课桌椅、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场所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3)做好校内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处置。

6、食品安全管理

1)做好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2)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定期清理库存食品,及时处理不宜加工的原辅助材料。暂不采购、加工进口冷链食品,降低冷链传播风险。

3)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

4)引导师生分批、分时段错峰就餐,并在取餐排队时保持1米的安全社交距离。

七、应急处置工作

在报到注册或行课期间,发现发热或相关异常症状,按以下流程处置:

1、体温≥37、3℃,但没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让其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在旁等待5—10分钟,再次测量体温如果正常,不需处理;如果依然≥37、3℃,立即送临时隔离室,休息15—30分钟,再次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若体温正常,不需处理;若体温依然≥37、3℃,立即送医排查。

2、体温≥37、3℃,且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让其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立即送临时隔离室,再次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并安排送医排查。

3、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或自诉不适,应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立即送临时隔离室,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并安排送医排查。

4、在送医排查时,应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区卫健局,按卫生健康部门的专业指导及时妥善处置。

报到注册时发现健康码异常,应及时核实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必要时请属地政府协助核查。核查无异常,可正常返校,做好健康监测;核查有异常,立即报告区教育局、区卫健局,按当前国内重点地区来(返)蓉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进行健康管理。

1、提高思想认识

各中小学、幼儿园和高校要从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出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严从紧从细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头等大事。要坚决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麻痹松懈,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住校园疫情输入关、扩散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织密筑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网,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和聚集性疫情发生。

2、压实防控责任

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学校“一把手”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区卫健局要落实卫生副校长防控责任,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指导学校开展应急演练,帮助学校查找防控漏洞,及时消除疫情防控风险隐患。要充分发挥镇街、村社网格管理作用,做好风险人员排查管控,降低输入风险。对开展工作走形式、做虚功、不落实的及时约谈提醒、通报曝光,对开展工作不认真、不扎实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发生或造成严重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既追究当事人直接责任,也追究相关人员领导责任。对教职员工故意隐瞒行踪轨迹、隐瞒密切接触人员等情况或不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的,依纪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3、加强宣传引导

持续加强师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养成自我健康管理习惯,提高健康素养。引导家长、师生关注疫情形势,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强化家校协同。教育引导师生强化法律意识,履行疫情防控法定义务,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防止负面舆情炒作,营造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4、严格督导检查

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在开学前和开学初期,就疫情防控、开学准备、校园安全、教学安排等工作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逐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各学校应对照最新版防控技术方案,逐项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时查漏补缺。区级相关部门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地各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实地督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