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01-03 03:30:42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穿过雾霭,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经乱石向右,就到了“秦人古洞”,相传为武陵渔人从此口人。洞口嵌“秦人古洞”古匾,洞门半启,“初极狭,才逼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给人一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感觉。
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在这里不妨欣赏一下美妙的楹联吧:
“豁然敞五百奇踪,祗山上白云,尽堪怡悦;到此空古今疑案,彼天涯黄绮,未免尘嚣。”
它是说桃花源突然敞开了神秘境界,像无心出岫的白云,舒卷自由,可以使人留恋、快乐、消忧解愁;到了这里,把心中存疑的古今关于桃花源的渔樵仙隐种.种说法,都搞清楚了。想起秦末嵩山四皓夏黄公、绮里季他们,晚年还出山辅太子,未免欲心太重了,只有这儿的避秦人,才是真正的隐者。
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观蛇行龙腾,气势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意越千年之沧桑。
不知不觉,来到公议堂,这公议堂为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
走出公议堂,又踏进了奉先祠的门槛。奉先祠传为蓁人奉祀祖先的祠堂,后多次重修。今之祠堂,疏窗画棂,保留了先蓁建筑风貌。祠旁田园桑竹,祠下阡陌交错,恍人蓁代。每逢佳节盛会,婚丧嫁娶,秦人均于此祭祀祖先。再往前就是“余荫堂”,因陶诗“桑竹垂余荫”得名,堂周桑竹掩映,古树茂密,风景奇幽。传说秦中孤寡、无生养者均居于此堂,所需由村人聚献四时供养,无生活之忧。
真如陶诗中所说: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是一个平等、互助的理想社会,只有父子,不知君臣,过着平等自给自足的生活。
现在来到“自乐桥”,因陶诗“怡然自乐”而名。桥下池水清澈见底,桥上清风习习,“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茶余饭后,村中男女老少常聚于桥上,望天谈月,轻歌曼舞,怡然自乐。再往上走,就是奇踪馆了,它因陶诗“奇踪隐五百”而名,馆前良田美池,馆后松竹垂荫,风景甚佳。
前面是一段起伏曲折的竹廊,正所谓曲径通幽过了这段竹廊,就到了延至馆。延至馆地处归鹤池,因陶文“各复延至其家”句得名。它半倚青山半出湖,树皮为顶竹为壁,建筑别致,古趣盎然。馆后高潭流水,钟鼓声声;馆前池水荡碧,鱼草相乐,传说渔郎被秦人宴请,于此盘桓数日。游客到此,不妨临窗近水,品一品风味独特的擂茶,看一看世外桃源的风光,蝥高远望,观沅水漂流天际,看青山泛翠,福地洞天,是否有世内看世外之感慨呢!
桃花源位于常德市西南部,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曾令多少游人迷恋,陶醉!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山中幽谷深深,曲涧潺潺,藏凤聚气,泻灵溢韵,“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当大家沉浸在“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之意境时,自会有一种幽深恬静之感。[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每当桃花盛开,红云飘浮,赤霞腾飞,与沿溪松涛、竹风映照,瑰丽多彩。可谓“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桥下流水潺潺,桥畔桃花灼灼。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没当年那么宽、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
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寻访桃花源,一般乘车至桃花山牌坊下车。
桃花山牌坊在公路南侧,始建于1943年,后倾塌,1973年按原貌修复,坊上石刻,介绍了桃花山的概况。
牌坊横额上,饰有色彩斑澜的花和“桃花源”三个遒劲大字。
牌坊两边的大柱上,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对联一幅,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
过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条水流不断的小溪,这是桃花溪。
溪的右侧,长着一片茂密的桃林,穷林桥便隐藏在这桃林的深处。
桃花溪一带的景致,有如《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忽逢桃树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若在桃花盛开之时来到这里,可见桃树盖头,浓淡相间,有的鲜红如碧血,有的艳丽如姻脂。
千树万树,如织就的云锦,令人陶醉。
穿过桃树林,涉过穷林桥,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廊庑环绕的建筑,这便是桃花源内著名的菊圃。
菊圃是因为附近遍栽菊花而得名的,由于廊中有历代碑碣林立,所以又叫碑廊。
碑廊的尽头,为明代建造的方竹亭,体态浑厚,风格古朴。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团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各位来到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美女如云、帅哥成林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间仙境张家界,俗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现在流行的说法呢,就是百年修得同车行,我们大家今天在同一辆车里可是百年才修来的缘分呐,我们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家可以叫我向导,真是深感荣幸,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不鼓掌就是嫌我丑!中国有句话说,要活到老学到老,那来到了张家界呢!
张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张家界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设置郡县,张家界一带属黔中郡慈姑县,县治在慈利县官塔坪(即今蒋家坪乡太平村)。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县被命名为天门山,设置了天门郡,至两普、南北朝,均属天门郡溇中、临澧县。1369年明朝设置大庸县,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永定县。
1949年解放后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辖。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省辖地级市大庸市。1994年4月,地级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张家界市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内外闻名遐尔而得名。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去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张家界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张家界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张家界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张家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1440小时、16度和1400毫米左右,历年平均无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间。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但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
张家界市区海拔183米,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由于此差异,昼夜温差可达10℃
在张家界市内,分布着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0%弱。少数民族中以土家族人口较多,其次是白族、苗族和回族。此外。还有少数满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
久闻湖南省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四大景区,其美景美名早已蜚声海内外。而今,同样位于武陵源内的另一处风光奇美的景区———袁家界,又展现在世人面前。近日,有幸亲眼目睹了这处石奇峰秀、壁险峡幽的人间仙境。
袁家界地处张家界和天子山之间,海拔1000余米,四周陡壁悬岩,矗立在武陵山区之中,恰似平地突起高台,巍为壮观。可是,从山脚到袁家界我只花了两分钟!不要误以为我拥有“飞毛腿”,其实是乘坐了百龙观光天梯。谈到百龙天梯,可以说是自然景观与人造奇迹的完美结合。
百龙天梯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内的水绕四门风景区。以“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电梯”、“世界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运电梯”三项桂冠独步世界。百龙天梯气势宏大,垂直高差335米、运行高度326米,主体由154米山体竖井和172米贴山钢结构构成,采用三台双层全暴露观光电梯并列分体运行,成功地连接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水绕四门和袁家界天下第一桥、乌龙寨、天子山等黄金景点,成为景区内重要的旅游观光交通设施,大大缩短了原本四个多小时的登山路。人随梯动,梯随山行,视野愈加开阔,蓝天白云,奇峰仙雾,令人激情满怀。不到两分钟,袁家界的秀美风光便展现在眼前。
东行约800米,有一小路蜿蜒南伸至兀岩顶平台。置身平台左右环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一座座岩峰石柱,形态奇异,妙不堪言。正巧赶上雨后天晴的大好时机,只见时有轻云淡雾于群峰间飘浮缭绕,但见山移峰潜,好似琼楼玉阁,时隐时现,一时觉得神魂痴迷,不知身居何处。终于明白此处为何故有“迷魂台”之誉了。尝试着站在“迷魂台”的绝岩峭壁之上,宛如“人在壁上走,云在脚下飘”。
这还不是最绝美的风景,沿峭壁顶部边缘遨游,只见一天然石桥凌空飞架两峰之巅,,气势磅礴,奇伟绝伦,这便是与夫妻岩并称“张家界双绝”的“天下第一桥”。天下第一桥系一天然石桥,处砂刀沟游览线一带,属张家界精华景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一块宽仅3米、厚约5米的天然石板,悬空镶嵌在两座山峰之间,把东西两峰巧妙连接起来。桥长20米,跨度约50米,相对高度近400米,是张家界最高的石桥,因高度、跨度和惊险均为天下罕见,故称“天下第一桥”。桥上苍松挺拔,桥下云雾荡漾,万丈深渊。四周悬崖绝壁,水滴飞溅。踏上桥面,不禁有凌空御风之感。手扶铁栏杆,仰视,青峰飘渺于云霭缭绕之中;俯瞰,奇峰如笋群,岩壑深谷中阵阵烟岚泛起,散而复聚。天下第一桥还挂了许多痴情男女的同心锁。
登上旁边更高处的望桥台,只见苍松掩映下,一抹泉水从200多米高的崖顶飘然而下,仿佛一匹白色长练自天而降。飞瀑下临深潭,绿水泱泱,水雾漫漫,桥悬绝壁,雄奇险峻,触目惊心。真不愧这“天悬白练”之名。
在袁家界中坪与下坪交接处,还有一藏而不露的景观曰:“后花园”。游人在崖间翠竹丛林中向下穿行,突然被一面石壁挡住。正疑无路,却见绝壁拐弯处,洞开一若满月状白石,穿门而过,眼前突现数十座奇峰参差耸立于墨绿深涧之中。翠谷之中,石峰攒簇,涧水萦回,古木参天,寒云铺地,登高俯瞰,似天然盆景,石峰成百上千,高入云,矮卧地,大起大落,相映生辉。
在袁家界,既有石丛小涧、银瀑高泻,又有竹林繁茂、苍松垂壁。由于水丰林密,空气极为清新。最新测定显示,袁家界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空气中的含尘量和含菌量特别少,而含氧量很高,某些地段负离子数达到近5万个,比通常环境高出500倍左右,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宜休闲养生。
祝愿大家张家界玩得开心/愉快!这也是向导的一个衷心祝愿!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桃花源位于常德市西南部,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曾令多少游人迷恋,陶醉!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山中幽谷深深,曲涧潺潺,藏凤聚气,泻灵溢韵,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当大家沉浸在“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之意境时,自会有一种幽深恬静之感。
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每当桃花盛开,红云飘浮,赤霞腾飞,与沿溪松涛、竹风映照,瑰丽多彩。可谓“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桥下流水潺潺,桥畔桃花灼灼。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没当年那么宽、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面那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渊明祠,因陶渊明爱菊,遂改名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采,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令,问囵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采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
走进菊圃大门,仔细观赏一下菊圃的建筑,菊圃四周环以垣墙,数处开窗,分前后两进,前进人门为鱼池,池旁绕以回廊。两旁随地形高下,雕栏疏棂,修竹垂影,兰桂飘香。池上石桥纵跨,狮象猴麟,分蹲左右;池后为花圃,金菊竞放。正中是一块渊明东篱采菊石刻,后镌《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雕梁画栋、耀碧流丹的建筑,就是渊明祠。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
“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回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有他自己的《挽歌诗》的一部分: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从这里我们仿佛看到陶渊明先生以极为淡泊的心态,视生如死,视死如生,超凡脱俗的高风亮节。
历代文人贤达颜延之、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黄庭坚、朱熹、辛弃疾、顾炎武、王夫之、龚自珍、梁启超、鲁迅等对之予以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陶渊明先生的敬仰之情。颜延之的“畏荣好古,薄身厚志”,就道出了陶渊明高洁的人品。游览菊圃,就像阅读了一本有关陶渊明的书。穿过圆门,来到碑廊。千百年来,游桃花源者,骚人墨客多览物兴怀,写景抒情,碑碣传世颇多,惜为风雨剥蚀。现存唐代诗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名家石刻,虽历经沧桑,尚可摩读,弥足珍贵。
方竹亭,原名“桃川八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方8米,墙厚1米,上覆琉璃瓦,内为穹隆顶,有古今石刻8方。亭侧方竹,依依滴翠,为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因此而得名。1995年,游览到这里,抚摸方竹后,连声说:“还真是方的呢!”
品玩方竹之后,前往遇仙桥。桥原系横卧涧上的天然巨岩,传为渔郎遇仙之处。桥柱上有对联一副:“花藏仙溪,落英何许流出,水引渔郎,春风不知从来。”是写桃花源藏于仙溪之内,正是那和煦的春风和这流着落英的桃花溪,引武陵渔人进人这样一个神秘奇异的境地。走过遇仙桥,循着飞瀑流泉,拾级而上,来到山腰的“白云轩”,轩因“时有白云衣上生”而得名,轩后古木参天,轩下碧潭澄澈,潭上小桥横跨,白霭漂流其间,另有一番意趣。
穿过雾霭,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经乱石向右,就到了“秦人古洞”,相传为武陵渔人从此口人。洞口嵌“秦人古洞”古匾,洞门半启, “初极狭,才逼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给人一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感觉。
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在这里不妨欣赏一下美妙的楹联吧:
“豁然敞五百奇踪,祗山上白云,尽堪怡悦;到此空古今疑案,彼天涯黄绮,未免尘嚣。”
它是说桃花源突然敞开了神秘境界,像无心出岫的白云,舒卷自由,可以使人留恋、快乐、消忧解愁;到了这里,把心中存疑的古今关于桃花源的渔樵仙隐种种说法,都搞清楚了。想起秦末嵩山四皓夏黄公、绮里季他们,晚年还出山辅太子,未免欲心太重了,只有这儿的避秦人,才是真正的隐者。
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观蛇行龙腾,气势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意越千年之沧桑。
不知不觉,来到公议堂,这公议堂为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
走出公议堂,又踏进了奉先祠的门槛。奉先祠传为蓁人奉祀祖先的祠堂,后多次重修。今之祠堂,疏窗画棂,保留了先蓁建筑风貌。祠旁田园桑竹,祠下阡陌交错,恍人蓁代。每逢佳节盛会,婚丧嫁娶,秦人均于此祭祀祖先。再往前就是“余荫堂”,因陶诗“桑竹垂余荫”得名,堂周桑竹掩映,古树茂密,风景奇幽。传说秦中孤寡、无生养者均居于此堂,所需由村人聚献四时供养,无生活之忧。
真如陶诗中所说: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是一个平等、互助的理想社会,只有父子,不知君臣,过着平等自给自足的生活。
现在来到“自乐桥”,因陶诗“怡然自乐”而名。桥下池水清澈见底,桥上清风习习,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茶余饭后,村中男女老少常聚于桥上,望天谈月,轻歌曼舞,怡然自乐。再往上走,就是奇踪馆了,它因陶诗“奇踪隐五百”而名,馆前良田美池,馆后松竹垂荫,风景甚佳。
前面是一段起伏曲折的竹廊,正所谓曲径通幽。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桃花源位于常德市西南部,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曾令多少游人迷恋,陶醉!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山中幽谷深深,曲涧潺潺,藏凤聚气,泻灵溢韵,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当大家沉浸在“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之意境时,自会有一种幽深恬静之感。
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每当桃花盛开,红云飘浮,赤霞腾飞,与沿溪松涛、竹风映照,瑰丽多彩。可谓“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桥下流水潺潺,桥畔桃花灼灼。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没当年那么宽、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面那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渊明祠,因陶渊明爱菊,遂改名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采,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令,问囵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采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
走进菊圃大门,仔细观赏一下菊圃的建筑,菊圃四周环以垣墙,数处开窗,分前后两进,前进人门为鱼池,池旁绕以回廊。两旁随地形高下,雕栏疏棂,修竹垂影,兰桂飘香。池上石桥纵跨,狮象猴麟,分蹲左右;池后为花圃,金菊竞放。正中是一块渊明东篱采菊石刻,后镌《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雕梁画栋、耀碧流丹的建筑,就是渊明祠。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
“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回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有他自己的《挽歌诗》的一部分: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从这里我们仿佛看到陶渊明先生以极为淡泊的心态,视生如死,视死如生,超凡脱俗的高风亮节。
历代文人贤达颜延之、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黄庭坚、朱熹、辛弃疾、顾炎武、王夫之、龚自珍、梁启超、鲁迅等对之予以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陶渊明先生的敬仰之情。颜延之的“畏荣好古,薄身厚志”,就道出了陶渊明高洁的人品。游览菊圃,就像阅读了一本有关陶渊明的书。穿过圆门,来到碑廊。千百年来,游桃花源者,骚人墨客多览物兴怀,写景抒情,碑碣传世颇多,惜为风雨剥蚀。现存唐代诗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名家石刻,虽历经沧桑,尚可摩读,弥足珍贵。
方竹亭,原名“桃川八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方8米,墙厚1米,上覆琉璃瓦,内为穹隆顶,有古今石刻8方。亭侧方竹,依依滴翠,为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因此而得名。1995年,游览到这里,抚摸方竹后,连声说:“还真是方的呢!”
品玩方竹之后,前往遇仙桥。桥原系横卧涧上的天然巨岩,传为渔郎遇仙之处。桥柱上有对联一副:“花藏仙溪,落英何许流出,水引渔郎,春风不知从来。”是写桃花源藏于仙溪之内,正是那和煦的春风和这流着落英的桃花溪,引武陵渔人进人这样一个神秘奇异的境地。走过遇仙桥,循着飞瀑流泉,拾级而上,来到山腰的“白云轩”,轩因“时有白云衣上生”而得名,轩后古木参天,轩下碧潭澄澈,潭上小桥横跨,白霭漂流其间,另有一番意趣。
穿过雾霭,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经乱石向右,就到了“秦人古洞”,相传为武陵渔人从此口人。洞口嵌“秦人古洞”古匾,洞门半启, “初极狭,才逼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给人一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感觉。
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在这里不妨欣赏一下美妙的楹联吧:
“豁然敞五百奇踪,祗山上白云,尽堪怡悦;到此空古今疑案,彼天涯黄绮,未免尘嚣。”
它是说桃花源突然敞开了神秘境界,像无心出岫的白云,舒卷自由,可以使人留恋、快乐、消忧解愁;到了这里,把心中存疑的古今关于桃花源的渔樵仙隐种种说法,都搞清楚了。想起秦末嵩山四皓夏黄公、绮里季他们,晚年还出山辅太子,未免欲心太重了,只有这儿的避秦人,才是真正的隐者。
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观蛇行龙腾,气势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意越千年之沧桑。
不知不觉,来到公议堂,这公议堂为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
走出公议堂,又踏进了奉先祠的门槛。奉先祠传为蓁人奉祀祖先的祠堂,后多次重修。今之祠堂,疏窗画棂,保留了先蓁建筑风貌。祠旁田园桑竹,祠下阡陌交错,恍人蓁代。每逢佳节盛会,婚丧嫁娶,秦人均于此祭祀祖先。再往前就是“余荫堂”,因陶诗“桑竹垂余荫”得名,堂周桑竹掩映,古树茂密,风景奇幽。传说秦中孤寡、无生养者均居于此堂,所需由村人聚献四时供养,无生活之忧。
真如陶诗中所说: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是一个平等、互助的理想社会,只有父子,不知君臣,过着平等自给自足的生活。
现在来到“自乐桥”,因陶诗“怡然自乐”而名。桥下池水清澈见底,桥上清风习习,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茶余饭后,村中男女老少常聚于桥上,望天谈月,轻歌曼舞,怡然自乐。再往上走,就是奇踪馆了,它因陶诗“奇踪隐五百”而名,馆前良田美池,馆后松竹垂荫,风景甚佳。
前面是一段起伏曲折的竹廊,正所谓曲径通幽。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桃花源位于常德市西南部,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曾令多少游人迷恋,陶醉!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山中幽谷深深,曲涧潺潺,藏凤聚气,泻灵溢韵,“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当大家沉浸在“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之意境时,自会有一种幽深恬静之感。
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每当桃花盛开,红云飘浮,赤霞腾飞,与沿溪松涛、竹风映照,瑰丽多彩。可谓“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桥下流水潺潺,桥畔桃花灼灼。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没当年那么宽、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面那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渊明祠,因陶渊明爱菊,遂改名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采,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令,问囵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采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
走进菊圃大门,仔细观赏一下菊圃的建筑,菊圃四周环以垣墙,数处开窗,分前后两进,前进人门为鱼池,池旁绕以回廊。两旁随地形高下,雕栏疏棂,修竹垂影,兰桂飘香。池上石桥纵跨,狮象猴麟,分蹲左右;池后为花圃,金菊竞放。正中是一块渊明东篱采菊石刻,后镌《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雕梁画栋、耀碧流丹的建筑,就是渊明祠。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
“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回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有他自己的《挽歌诗》的一部分: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从这里我们仿佛看到陶渊明先生以极为淡泊的心态,视生如死,视死如生,超凡脱俗的高风亮节。
历代文人贤达颜延之、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黄庭坚、朱熹、辛弃疾、顾炎武、王夫之、龚自珍、梁启超、鲁迅等对之予以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陶渊明先生的敬仰之情。颜延之的“畏荣好古,薄身厚志”,就道出了陶渊明高洁的人品。游览菊圃,就像阅读了一本有关陶渊明的书。穿过圆门,来到碑廊。千百年来,游桃花源者,骚人墨客多览物兴怀,写景抒情,碑碣传世颇多,惜为风雨剥蚀。现存唐代诗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名家石刻,虽历经沧桑,尚可摩读,弥足珍贵。
品玩方竹之后,前往遇仙桥。桥原系横卧涧上的'天然巨岩,传为渔郎遇仙之处。桥柱上有对联一副:“花藏仙溪,落英何许流出,水引渔郎,春风不知从来。”是写桃花源藏于仙溪之内,正是那和煦的春风和这流着落英的桃花溪,引武陵渔人进人这样一个神秘奇异的境地。走过遇仙桥,循着飞瀑流泉,拾级而上,来到山腰的“白云轩”,轩因“时有白云衣上生”而得名,轩后古木参天,轩下碧潭澄澈,潭上小桥横跨,白霭漂流其间,另有一番意趣。
穿过雾霭,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经乱石向右,就到了“秦人古洞”,相传为武陵渔人从此口人。洞口嵌“秦人古洞”古匾,洞门半启,“初极狭,才逼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给人一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感觉。
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在这里不妨欣赏一下美妙的楹联吧:
“豁然敞五百奇踪,祗山上白云,尽堪怡悦;到此空古今疑案,彼天涯黄绮,未免尘嚣。”
它是说桃花源突然敞开了神秘境界,像无心出岫的白云,舒卷自由,可以使人留恋、快乐、消忧解愁;到了这里,把心中存疑的古今关于桃花源的渔樵仙隐种.种说法,都搞清楚了。想起秦末嵩山四皓夏黄公、绮里季他们,晚年还出山辅太子,未免欲心太重了,只有这儿的避秦人,才是真正的隐者。
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观蛇行龙腾,气势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意越千年之沧桑。
不知不觉,来到公议堂,这公议堂为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
走出公议堂,又踏进了奉先祠的门槛。奉先祠传为蓁人奉祀祖先的祠堂,后多次重修。今之祠堂,疏窗画棂,保留了先蓁建筑风貌。祠旁田园桑竹,祠下阡陌交错,恍人蓁代。每逢佳节盛会,婚丧嫁娶,秦人均于此祭祀祖先。再往前就是“余荫堂”,因陶诗“桑竹垂余荫”得名,堂周桑竹掩映,古树茂密,风景奇幽。传说秦中孤寡、无生养者均居于此堂,所需由村人聚献四时供养,无生活之忧。
真如陶诗中所说: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是一个平等、互助的理想社会,只有父子,不知君臣,过着平等自给自足的生活。
现在来到“自乐桥”,因陶诗“怡然自乐”而名。桥下池水清澈见底,桥上清风习习,“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茶余饭后,村中男女老少常聚于桥上,望天谈月,轻歌曼舞,怡然自乐。再往上走,就是奇踪馆了,它因陶诗“奇踪隐五百”而名,馆前良田美池,馆后松竹垂荫,风景甚佳。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桃花源位于常德市西南部,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曾令多少游人迷恋,陶醉!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山中幽谷深深,曲涧潺潺,藏凤聚气,泻灵溢韵,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当大家沉浸在“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之意境时,自会有一种幽深恬静之感。
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每当桃花盛开,红云飘浮,赤霞腾飞,与沿溪松涛、竹风映照,瑰丽多彩。可谓“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桥下流水潺潺,桥畔桃花灼灼。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没当年那么宽、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面那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渊明祠,因陶渊明爱菊,遂改名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采,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令,问囵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采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
走进菊圃大门,仔细观赏一下菊圃的建筑,菊圃四周环以垣墙,数处开窗,分前后两进,前进人门为鱼池,池旁绕以回廊。两旁随地形高下,雕栏疏棂,修竹垂影,兰桂飘香。池上石桥纵跨,狮象猴麟,分蹲左右;池后为花圃,金菊竞放。正中是一块渊明东篱采菊石刻,后镌《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雕梁画栋、耀碧流丹的建筑,就是渊明祠。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
“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回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有他自己的《挽歌诗》的一部分: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从这里我们仿佛看到陶渊明先生以极为淡泊的心态,视生如死,视死如生,超凡脱俗的高风亮节。
历代文人贤达颜延之、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黄庭坚、朱熹、辛弃疾、顾炎武、王夫之、龚自珍、梁启超、鲁迅等对之予以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陶渊明先生的敬仰之情。颜延之的“畏荣好古,薄身厚志”,就道出了陶渊明高洁的人品。游览菊圃,就像阅读了一本有关陶渊明的书。穿过圆门,来到碑廊。千百年来,游桃花源者,骚人墨客多览物兴怀,写景抒情,碑碣传世颇多,惜为风雨剥蚀。现存唐代诗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名家石刻,虽历经沧桑,尚可摩读,弥足珍贵。
方竹亭,原名“桃川八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方8米,墙厚1米,上覆琉璃瓦,内为穹隆顶,有古今石刻8方。亭侧方竹,依依滴翠,为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因此而得名。1995年,游览到这里,抚摸方竹后,连声说:“还真是方的呢!”
品玩方竹之后,前往遇仙桥。桥原系横卧涧上的天然巨岩,传为渔郎遇仙之处。桥柱上有对联一副:“花藏仙溪,落英何许流出,水引渔郎,春风不知从来。”是写桃花源藏于仙溪之内,正是那和煦的春风和这流着落英的桃花溪,引武陵渔人进人这样一个神秘奇异的境地。走过遇仙桥,循着飞瀑流泉,拾级而上,来到山腰的“白云轩”,轩因“时有白云衣上生”而得名,轩后古木参天,轩下碧潭澄澈,潭上小桥横跨,白霭漂流其间,另有一番意趣。
穿过雾霭,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经乱石向右,就到了“秦人古洞”,相传为武陵渔人从此口人。洞口嵌“秦人古洞”古匾,洞门半启, “初极狭,才逼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给人一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感觉。
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在这里不妨欣赏一下美妙的楹联吧:
“豁然敞五百奇踪,祗山上白云,尽堪怡悦;到此空古今疑案,彼天涯黄绮,未免尘嚣。”
它是说桃花源突然敞开了神秘境界,像无心出岫的白云,舒卷自由,可以使人留恋、快乐、消忧解愁;到了这里,把心中存疑的古今关于桃花源的渔樵仙隐种种说法,都搞清楚了。想起秦末嵩山四皓夏黄公、绮里季他们,晚年还出山辅太子,未免欲心太重了,只有这儿的避秦人,才是真正的隐者。
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观蛇行龙腾,气势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意越千年之沧桑。
不知不觉,来到公议堂,这公议堂为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
走出公议堂,又踏进了奉先祠的门槛。奉先祠传为蓁人奉祀祖先的祠堂,后多次重修。今之祠堂,疏窗画棂,保留了先蓁建筑风貌。祠旁田园桑竹,祠下阡陌交错,恍人蓁代。每逢佳节盛会,婚丧嫁娶,秦人均于此祭祀祖先。再往前就是“余荫堂”,因陶诗“桑竹垂余荫”得名,堂周桑竹掩映,古树茂密,风景奇幽。传说秦中孤寡、无生养者均居于此堂,所需由村人聚献四时供养,无生活之忧。
真如陶诗中所说: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是一个平等、互助的理想社会,只有父子,不知君臣,过着平等自给自足的生活。
现在来到“自乐桥”,因陶诗“怡然自乐”而名。桥下池水清澈见底,桥上清风习习,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茶余饭后,村中男女老少常聚于桥上,望天谈月,轻歌曼舞,怡然自乐。再往上走,就是奇踪馆了,它因陶诗“奇踪隐五百”而名,馆前良田美池,馆后松竹垂荫,风景甚佳。
前面是一段起伏曲折的竹廊,正所谓曲径通幽。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各位团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各位来到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美女如云、帅哥成林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间仙境张家界,俗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现在流行的说法呢,就是百年修得同车行,我们大家今天在同一辆车里可是百年才修来的缘分呐,我们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家可以叫我向导,真是深感荣幸,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不鼓掌就是嫌我丑!中国有句话说,要活到老学到老,那来到了张家界呢!
张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张家界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置郡县,张家界一带属黔中郡慈姑县,县治在慈利县官塔坪(即今蒋家坪乡太平村)。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县被命名为天门山,设置了天门郡,至两普、南北朝,均属天门郡溇中、临澧县。1369年明朝设置大庸县,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永定县。
1949年解放后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辖。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省辖地级市大庸市。1994年4月,地级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张家界市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内外闻名遐尔而得名。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去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张家界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张家界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张家界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张家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1440小时、16度和1400毫米左右,历年平均无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间。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但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
张家界市区海拔183米,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由于此差异,昼夜温差可达10℃
在张家界市内,分布着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0%弱。少数民族中以土家族人口较多,其次是白族、苗族和回族。此外。还有少数满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
久闻湖南省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四大景区,其美景美名早已蜚声海内外。而今,同样位于武陵源内的另一处风光奇美的景区———袁家界,又展现在世人面前。近日,有幸亲眼目睹了这处石奇峰秀、壁险峡幽的人间仙境。
袁家界地处张家界和天子山之间,海拔1000余米,四周陡壁悬岩,矗立在武陵山区之中,恰似平地突起高台,巍为壮观。可是,从山脚到袁家界我只花了两分钟!不要误以为我拥有“飞毛腿”,其实是乘坐了百龙观光天梯。谈到百龙天梯,可以说是自然景观与人造奇迹的完美结合。
百龙天梯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内的水绕四门风景区。以“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电梯”、“世界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运电梯”三项桂冠独步世界。百龙天梯气势宏大,垂直高差335米、运行高度326米,主体由154米山体竖井和172米贴山钢结构构成,采用三台双层全暴露观光电梯并列分体运行,成功地连接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水绕四门和袁家界天下第一桥、乌龙寨、天子山等黄金景点,成为景区内重要的旅游观光交通设施,大大缩短了原本四个多小时的登山路。人随梯动,梯随山行,视野愈加开阔,蓝天白云,奇峰仙雾,令人激情满怀。不到两分钟,袁家界的秀美风光便展现在眼前。
东行约800米,有一小路蜿蜒南伸至兀岩顶平台。置身平台左右环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一座座岩峰石柱,形态奇异,妙不堪言。正巧赶上雨后天晴的大好时机,只见时有轻云淡雾于群峰间飘浮缭绕,但见山移峰潜,好似琼楼玉阁,时隐时现,一时觉得神魂痴迷,不知身居何处。终于明白此处为何故有“迷魂台”之誉了。尝试着站在“迷魂台”的绝岩峭壁之上,宛如“人在壁上走,云在脚下飘”。
这还不是最绝美的风景,沿峭壁顶部边缘遨游,只见一天然石桥凌空飞架两峰之巅,,气势磅礴,奇伟绝伦,这便是与夫妻岩并称“张家界双绝”的“天下第一桥”。天下第一桥系一天然石桥,处砂刀沟游览线一带,属张家界精华景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一块宽仅3米、厚约5米的天然石板,悬空镶嵌在两座山峰之间,把东西两峰巧妙连接起来。桥长20米,跨度约50米,相对高度近400米,是张家界最高的石桥,因高度、跨度和惊险均为天下罕见,故称“天下第一桥”。桥上苍松挺拔,桥下云雾荡漾,万丈深渊。四周悬崖绝壁,水滴飞溅。踏上桥面,不禁有凌空御风之感。手扶铁栏杆,仰视,青峰飘渺于云霭缭绕之中;俯瞰,奇峰如笋群,岩壑深谷中阵阵烟岚泛起,散而复聚。天下第一桥还挂了许多痴情男女的同心锁。
登上旁边更高处的望桥台,只见苍松掩映下,一抹泉水从200多米高的崖顶飘然而下,仿佛一匹白色长练自天而降。飞瀑下临深潭,绿水泱泱,水雾漫漫,桥悬绝壁,雄奇险峻,触目惊心。真不愧这“天悬白练”之名。
在袁家界中坪与下坪交接处,还有一藏而不露的景观曰:“后花园”。游人在崖间翠竹丛林中向下穿行,突然被一面石壁挡住。正疑无路,却见绝壁拐弯处,洞开一若满月状白石,穿门而过,眼前突现数十座奇峰参差耸立于墨绿深涧之中。翠谷之中,石峰攒簇,涧水萦回,古木参天,寒云铺地,登高俯瞰,似天然盆景,石峰成百上千,高入云,矮卧地,大起大落,相映生辉。
在袁家界,既有石丛小涧、银瀑高泻,又有竹林繁茂、苍松垂壁。由于水丰林密,空气极为清新。最新测定显示,袁家界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空气中的含尘量和含菌量特别少,而含氧量很高,某些地段负离子数达到近5万个,比通常环境高出500倍左右,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宜休闲养生。
祝愿大家张家界玩得开心/愉快!这也是向导的一个衷心祝愿!
有关常德桃源文化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九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之滨,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是—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也是—个发展迅速、自然条件优越的新兴工业城市。
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峡——洞庭湖、南岳衡山——张家界黄金旅游走廊的纽带与中枢。
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交通管理优秀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桃花源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避秦绝境遗址,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
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历史沧桑、文化变故的产物,是世界隐逸文化的见证,可以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层面,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芒。
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废于明清。
桃花源在历史上就是我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与峨眉、武当、南岳齐名,有第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的美誉,融合傩、道、佛、儒等多种文化。
千百年来,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在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墨迹。
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多次视察桃花源,关心桃花源。
1995年3月24日,原江领导人视察桃花源,在考察了桃花源的人文景观历史之后,认定:“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并题词留念。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8.12平方公里,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福地洞天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个景区近百个景点。
同时,还有百里沅江风景线,战国采菱城遗址、星德山、仙姑洞、热市温泉、宋教仁故居、翦伯赞故居等外围景观。
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位于景区之中。
桃花源地处湘西北,是湖南通往中国西部的门户,319国道贯穿其中,位于长沙、张家界、三峡、湘西四地的中心,距这四地均在200公里左右。
桃花源水陆空交通便捷,沅水经洞庭湖水路可直达岳阳,距常德桃花源机场仅30公里,距常德火车站和常长高速公路40公里,将于20xx年开通的常张高速公路和将于20xx年开通的常吉高速公路的桃源进出口距风景区仅20公里。
桃花源已成为长沙——张家界,长沙——湘西两条旅游黄金线中不可替代的驿站。
目前,桃花源被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和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6月12日,在日本大阪第五届国际黄金旅游线路格莱梅奖(1997年度)评选大会上,长沙——桃花源——张家界旅游线路获目的地开发特别奖,成为我国唯一获奖的黄金旅游线路。
桃花源已被人们公认为一生非游不可的全国8个人文景观之一(见《深圳青年》20xx年第一期)。
桃花源还先后被树立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湖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培训心得体会提升理论知识及感悟(实用14篇)
- 民警伟大建党精神心得体会(优质9篇)
- 2023年有关民警伟大建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9篇)
- 人民革命的胜利心得体会简短(优质10篇)
- 2023年学英语的方法和心得体会精选(通用12篇)
- 学校的变化(汇总11篇)
- 2023年培育农村文化人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9篇)
- 员工的激励与培育心得体会总结 员工的激励与培育心得体会总结报告(7篇)
- 最新学校的变化(通用16篇)
- 2023年预防幼儿龋齿心得体会教师及收获(汇总1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竞赛的心得体会及收获(通用10篇)
38下载数 986阅读数
-
最新防溺水手抄报内容文字怎么写(通用12篇)
12下载数 403阅读数
-
2023年社区科普活动方案范文(模板9篇)
25下载数 719阅读数
-
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报告(精选9篇)
14下载数 991阅读数
-
人员配置的报告范文如何写(汇总19篇)
20下载数 403阅读数
-
教师护蕾行动心得体会实用 护蕾行动心得体会800(九篇)
12下载数 186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