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清明节心得体会来发表总结 关于清明节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3:27:26 页码:14
清明节心得体会来发表总结 关于清明节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2 13:27:2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清明节心得体会来发表总结一

2、清明时节情伤悲,两眼泪流化作雨。抓把黄土撒天地,洒壶浊酒仰天祭。在天亡灵你安息,孝子贤孙来拜祭。愿你化作清风去,世人安居谋幸福。

3、祭先烈,苍柏含翠风拂岗;敬前贤,青松吐绿水流长;山低昂,万谷呜咽声浩荡;雨飘扬,千语悲泣凝惆怅;过寒食,杯中薄酒浸细壤。清明节,祭祖祈平安!

4、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了,我依旧捧着一束白色的菊花和父亲最爱的兰花去到墓地,看望父亲和母亲!二十年了,从来不曾放下对他们的那份深深的眷恋。或许正因得到的宠爱太多,或许是没做够他们的女儿,或许是还没来得及报答。

5、清明时节雨潇潇,墓碑无声风飘飘。拂动松柏轻轻摇,吹下泪花一道道。哀伤在心青烟绕,纸钱纷飞薄酒倒。祝愿天国永安好,生者携手乐淘淘。

6、心外,雨下个不停,飘飘渺渺,朦胧山野。心内,罩一帘的烟雾,丝丝缕缕,湿润双眼。我的伞儿,丢在何方?雨呵,侵袭的何止是我的发我的衣?沾衣欲湿杏花雨,人意不解。春面不寒杨柳风,寒的是心,是魂。翠柳风雨弄清影,拨乱清曲。杜鹃啼血泣枝头,落一地绯红。草木凄凄,荼糜花开。生死别梦,尘缘相隔。黄纸幂币,寄我哀思。飘飘素白,写我心曲。我的父亲,教我诗书,为何不授我苦渡?撑一舟船,穿越生死河,莫让贪婪的泥菩萨收了祭礼惦念。点燃香烛,合十祈祷——安息吧,亲爱的父亲!

7、每年的这天都承载着许多思念,也许以前的那种依恋如今已时过境迁,那么让咱们用最深情的话语来吊唁,用真挚的行动去祭奠。

8、清明时节寄思语,天人合一水土情。露珠滋润复苏节,百花争艳感知恩。生命不息长江流,清风细雨春意安。吐故纳新千百度,心灵自然行。

9、清清的是溪水,明明的是天光,春和景明;清清的是缅怀,明明的是相思,心如止水;清清的是愁云,明明的是生活,这天更要把握。清明节,倍加珍惜真情!

10、又是年清明节,又是季雨纷纷。清明依昔,过往依昔,脚步依旧如前,忆及到,只如昨朝。曾几何时,心间又止不住的想起那些不会褪色的过往,只愿切安好。

描写清明节心得体会来发表总结二

晚唐大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首诗在中国流传甚广,许多人都耳熟能详。说到清明节,我们常常会想到凄风苦雨、扫墓祭祀,其实,清明节的内涵远不止这些。

在2500年前,清明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因为介子推因火而死,故这天百姓人家不得生火,只能吃冷饭。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踏青、洗澡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小孩子,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又是一年春来早,让我们在这个清明节走出家门,和父母一起祭扫祖先,寄托我们绵长的哀思;带上风筝,去郊外游玩踏青,也有利于放松我们紧张的神经。愿每个同学都能有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