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7:31:22 页码:12
2023年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1篇)
2023-11-23 07:31:22    小编:ZTFB

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一些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粮食安全的“一根弦”“双防线”“三思维”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重要指示中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要端好端牢“中国饭碗”,就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走好“一根弦”“双防线”“三思维”程序框图,输出粮食安全的大文章。

要有“慎防”的粮食安全防范意识,绷紧粮食安全发展“一根弦”。古语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充分体现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重要性。慎防方可无患,有备方能无忧,面对未知的自然灾害和严峻的风险挑战,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发展“一根弦”,增强粮食安全防范意识,将粮食安全风险防范的经验置换为防范粮食安全风险的本领,不断提高“深挖洞,广储粮”的储量治理能力,实现社会化的储备“大容量”,藏粮于仓、藏粮于民、藏粮于市、藏粮于企,在国家需要时有备无患,让“米兵粮将”调得动、用得上,确保手里有粮、心中有底。

要有“稳定”的粮食安全供产常态,筑牢粮食安全发展“双防线”。今年以来,我国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米袋子”“菜篮子”供给保障有力,供产的“双实心”扛起了粮食安全的“硬杠杠”,实现了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切实抓好粮食的“出入端口”,筑牢粮食产量和供量的“双防线”,才能确保稳定有序的粮食安全供产常态。“产”是源头、是根本,要夯实设备设施的“墙基”,立住三农政策的“墙面”,搭好法治保障的“墙檐”,确保粮食生产多产、高产、精产;“供”是终端,是粮食是否顺畅流通的“反射弧”,要保证市场粮食供量充足、价格稳定,严惩违法经营和哄抬粮价者,确保终端输出有序有力。严把“出入端口”,为粮食安全的生产常态上好“双防护”,稳定粮食“供应链”。

要有“科学”的粮食安全发展模式,导出粮食安全发展“三思维”。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要导出三种思维,即积极主动的战略思维,分层推进的结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靠别人解决吃饭是靠不住的”,粮食的安全发展要从“我”出发、立足实情,不等不靠不依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粮食的安全发展战略要分层推进,要着力生产、加工、储备、运输等环节的分层落实,也要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因地制宜;粮食安全发展要注重创新,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向集约的发展路径转向,让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并行,产品安全与资源节约并重。

仓廪实,天下安。要把粮食安全的“一根弦”“双防线”“三思维”落到实处,全力守护好“中国饭碗”,让老百姓的“米袋子”更充足,不断开创粮食安全发展新局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怎么写吧!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老师给了我一本《我的祖国》,这本书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强大,直至实现东方巨人的超越——圆梦奥运的历程。我们的祖国拥有壮丽的山河,历史悠久的名城,发奋图强的人民,读完这本书,我为我是一名中国小学生而感到骄傲。书中第三课《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我印象最深。书上说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6亿,却依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在粮食问题日益凸现的今日,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人口却占世界22%,虽然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面对我国粮食恐慌这一严峻现实,有位叫袁隆平的爷爷,通过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品从300公物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1亿多人。袁隆平爷爷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在欣喜象袁隆平爷爷这样的科学家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我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在我们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吃了一半的面包、咬过一口的馒头、吃剩下的白米饭,这些在困难时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最终都进了垃圾筒。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想就错了,我们来算一笔帐,如果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科学家们一边在努力研究如何解决粮食危机,我们却在另一边浪费粮食,照这样下去,这个危机不但解决不了,而且会更严重。从小我们就学会了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句诗的含义呢?暑假时我曾在水头田垅里看到农民伯伯、阿姨们,头顶烈日,有的脚踩打谷机,汗流浃背,浑身湿透;有的弯腰弓背,在烫脚的水中插秧的情景,才懂得一粒粮食一滴汗的真正含义。是呀,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的血汗凝成的,我们一定要特别珍惜。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感受更加深刻了,爱惜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为国分忧的举动。小朋友们,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不要再浪费资源了。

白米饭之所以饱满有光泽,是因为有了汗水的灌溉。节约粮食是不辜负人们的辛勤劳作,是表达对劳动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热的阳光下躬种的农民,是他们用从脸颊上流落下来的汗水种出了摆放在我们餐桌上的饭菜。饭菜中飘出的香,是对农民的一种颂扬,同样是对我们的一种劝诫,节约粮食,赠与一香。

从小,老师就在学校里教导我们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责任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饭。

随着我长大,我很好的做到了节约粮食,但是看着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们完全就没有节约粮食的自觉。

他们吃一次饭,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满是残渣,他们不是在吃饭,而是在玩耍,拿着粮食玩耍。一看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忍不住冲上前将他们眼前的饭碗拿开,然后教训他们,要他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看着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会充满无奈,因为他们还不懂,不懂粮食的含义,不懂浪费可耻,不懂得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不过不懂没关系,既然我明白了节约粮食的含义,那么就由我最先来告诉他们怎么样去节约粮食,告诉他们浪费粮食意味着什么,意味的一种坏风气的形成,如果将来某一天人人都这样浪费粮食,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粮食短缺,最终受苦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我们国家粮食充足,但是地球这么大,经常在新闻上可以看到,哪里哪里在闹饥荒,又因为缺少粮食饿死的多少人,这些电视上的报道每每一让我看到,都会让我将节约粮食这四个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们要节约粮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民以食为天,勤俭节约,我们要从节约粮食开始。

中国的粮食现状是十分不乐观的,我国虽然凭借着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粮食产量飞增,但人口的增长使粮食人均占有量大大减少,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仅占着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积,却要养活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如今,吃不饱饭的现象还存在,而铺张浪费的人却比比皆是,他们为了所谓的面子光彩,在餐馆点山珍海味,点得一大桌都放不下,吃不完的就倒入垃圾桶。他们丝毫不觉得羞愧,而认为显摆了自己的阔气,可是他们是否想过,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些人民吃了上顿没下顿,整日为温饱忙碌啊!浪费粮食是最可耻的行为,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

另外,我们还应该有“一饭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的情感。如果你曾下田劳作,从翻地到播种,从插秧到呵护禾苗茁壮成长,再收割、晒干、入仓,最后碾成白花花的大米,要流多少汗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们有什么理由浪费一粒粮食呢?珍惜粮食,是对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尊重。

珍惜粮食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第一,去餐馆吃饭,要尽量少点,少了再加,吃不完打包回家。第二,不能挑食,做到不浪费任何一样菜。第三,吃饭时不掉饭粒,每餐把锅里的饭盛干净。第四,妥善收藏好粮食,不使其霉变。

爱惜粮食是美德,糟蹋粮食就是作践自己,我们应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

微风拂过,稻田的水波轻轻荡漾,农民弓腰插下每一颗秧苗,祈盼在秋日能有好的收成,经过春雨的滋润,夏日的酷晒之后,到了秋高时节,稻田一片金黄,犹如黄金铺满大地,绵延四野,这是个丰收的时节,这也是大自然给予农民勤劳的馈赠。

生活不易,当这些粮食被运送到大江南北,各家各户之时,那些沾有汗水的谷粒早已被风干,变成颗颗饱满,醇香浓郁的米饭呈现在餐桌上,人们咀嚼着来自遥远的地方生产的谷物,享受中饱食终日的快慰,与此同时,除了留下的满口余香之外,他们不曾想到颗颗米粒之中蕴含着农民多少辛勤的汗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条古训众人皆知,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其中的含义呢?又有多少人可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呢?每当你看到食堂餐桌上残留的剩饭剩菜时,你是不是感到无动于衷?每当你看到有人在婚宴上大摆筵席,你是不是感到束手无策?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浪费现象就发生在你我身边,我们岂能熟视无睹?我们不能改变他人珍惜粮食的习惯,至少我们要尽我们所能,让他人知道节约是美德,浪费是可耻的道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所以从我们自身做起,学会节约,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大自然给予的馈赠,今天让我们重新找回对粮食敬意,今天让接力‘光盘’一族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

我小的时候吃饭总是不能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每一次妈妈洗碗的时候斗魂说我的碗里剩下的米饭都可以养活一只鸡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米饭的来之不易。

后来我渐渐长大进入了学校上学,我的学校离家很远于是我不能回家吃午饭,我只能在学校的食堂和我的同学们一起解决自己的午餐。记得第一次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我的老师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个桌子吃饭,他端起饭碗站起来让我们安静。他要在食堂里给我们上一堂课。

小小年纪的我们只知道上课是在教室里,还不知道可以在食堂里上课。于是我们都放下饭碗安静地听我的老师讲课。老师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能像我们一样安心坐在食堂里吃饭,他们没有家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白米饭吃。我们坐在这里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他们头顶烈日用汗水浇灌着禾苗,我们才有今天吃的香喷喷的米饭。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浪粮食,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米。因为每一粒米都是那么的来之不易。”

在听完老师的一席话之后小小的我们都沉默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了粮食的可贵和来之不易。我永远都会记得老师在饭桌上给我们讲课的故事,那个故事是让我多年来一直把节约粮食铭记在心的一个故事。我会一直以这个故事勉励我自己厉行节约。

在除草的中午,汗水会顺着土壤流下来,但很难每一粒都能吃到中国菜rdquo;这首诗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它让我们了解了农民叔叔种田的艰辛,告诉我们要珍惜农民叔叔的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粮食。

但是“珍爱食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都是小王子和家里父母的公主。他们总是担心我们的健康,给我们买了很多美味的食物。我妈妈也是。她经常给我做很多美味的食物,但我不喜欢。她总是挑食,吃得不好。在那之后,我妈妈很生气,让我每天中午吃一小碗饭,否则我就不能看电视了。起初我别无选择,只能尽力吃完饭。然后我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在我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把米扔进垃圾箱。这样,妈妈会很高兴看到空碗,我也可以看电视了。一天,当我和妈妈在看电视时,屏幕上出现了一双因饥饿而睁大的眼睛。他们都是非洲孩子。他们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也没有有趣的玩具。他们的身体非常瘦弱,这让人心痛。母亲说他们在那里很穷,孩子们没有上学,他们甚至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看到那里,想到我每天偷偷地把无休止的饭菜倒进垃圾桶的行为,我的脸都红了。我心里想:将来,我必须珍惜每一粒食物,永远不要再浪费食物。

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俭的食物,从我做起!

粮食是补充身体健康的主要物质之一,但我们随处可见浪费粮食的现象。

目前,我们的生活很丰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也在增加。我们吃了一半面包,吃了一口馒头,吃了剩下的白米,喝了剩下的汤。然而,在这些困难时期我们不能吃的食物被扔进了垃圾桶。有些人可能会说浪费这么一点东西没关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扔掉一点食物,世界会浪费多少食物?诸葛亮经常告诫他的儿子:“君子去了,要静下心来修身,以节俭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简朴的生活可以修身养性,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只有勤俭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们从幼儿园学到:;每一粒中国菜都很难吃因为我在农村长大,我最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农村,夏天到处都可以看到村民。炎炎夏日,村民们还在地里除草,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别人弓着腰站在热水里种苗是多么辛苦的工作啊。当我亲眼看到它时,我完全震惊了,明白了一滴汗和一滴血的含义。虽然我在农村长大,但我家很少让我在地里干活,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有多累。当我还是一名导演时,母亲把我从市场上带回来,这一切都被发现并理解了。

所以让我们珍惜食物,节约食物!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到一则新闻:非洲国家尼日尔面临粮食危机,该国半数以上乡村缺乏粮食,当地居民食不果腹、营养不良,一个个骨瘦如柴。我不禁想起妈妈告诉我的一句话: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足可养活3.5万人。“3.5万人”,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接着,我又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吃中饭时,总是“盛得多,吃得少”,我真是不应该啊!

你知道其他的市民们节不节约粮食吗?让我们一起去“超王记”瞧一瞧!

来到超王记,只见这儿的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擦桌子,一会儿端面,一会儿又端馄饨。看,还有几个桌子没擦呢!我走上去一瞧,哇!和我预料中的完全不一样:一个个碗中连一根面条都不剩!大家怎么变得怎么节约了呢?我带着疑问坐到了凳子上。忽然,我发现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张小纸片,我一看,上面写着“不剩饭,不剩菜”六个字,咦?这不是今年新推出的标语吗?还有墙壁上贴着的“光盘行动”都和节约粮食有关啊!我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节约了,我要向他们学习!这时,一碗面端到了我的面前,我把它吃了个精光。哈,我也成为一名“光盘小赢家”啦!

以前人们不节约粮食,现在我们都认识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们无锡变化了,进步了!

我相信有很多人认为珍珠项链非常珍贵,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是粮食。粮食,这不起眼的两个字,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没有粮食,人就不能生存。

但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历历在目。每当你走进学校食堂吃饭,就会发现许多人在浪费食物:有的人看见饭菜很难吃,没吃两口倒掉了,有的人甚至连看都不看就直接倒掉了。有一次,我们在饭店吃饭,看见隔壁那桌大鱼大肉,可不一会儿,人都走了,许多菜还没吃掉,也没有打包,看着服务员把菜统统倒掉时,我的心很酸,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哎!可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人啊!

记得有次早上上学快要迟到了,我就把妈妈买的早饭随便吃了两三口,就想走了。妈妈见了,严厉地批评了我:“你知道吗,这些粮食得来不易啊!夏天,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耕耘,经过辛勤的劳动,在秋天终于有了收获,这些米饭都是这样得来的。现在城里的孩子过上了好日子,你竟然如此浪费。你要从小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珍惜每一粒米饭。”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批评,我羞愧地把剩下的早饭全吃了。现在想想,感觉自己真不应该,没有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

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感受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生产的艰难,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

记得小的时候,我非常不注意节约粮食。每天吃饭时不是把饭剩在碗里,就是将米掉在餐桌上,就是这样将粮食一点点的浪费了。妈妈见我这样的浪费粮食,就下了一个决定:就是等暑假的时候到乡下的田地里去看一看,让我见识见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

转眼,暑假就到来了,妈妈带着我来回了老家,我虽然座的是电车,可能是夏天的缘故,一路上,强烈的太阳光照射着我,热得我不耐烦地总问妈妈:”哎呀,什么时候才能到呀?”而妈妈却总是说:“快了,快了,你坐车还闲热呀!”。

不一会就来到了乡下,我睁大眼睛望着,田野好好宽阔,绿绿的一片,就像是一块块绿色的大毛毯,看到了感觉很舒服的样子。在这里,许多勤劳的农民伯伯都在忙碌地干着农活,有的在给庄稼除草,有的在插秧苗,有的在施肥……再仔细看去,农民伯伯们都弯下腰,用那双勤劳的手去管理好每一棵小秧苗,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每位农民伯伯的后背,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看到身上都是沾满泥水的农民伯伯从田里走出来,我心里难过极了。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李绅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后,我想了又想,觉得自己以前这样的浪费粮食真是太不应该了,农民伯伯们为了种好每一棵秧苗,付出了那样多的辛勤汗水。所以我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节约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爱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也许你认为,我就浪费这么一点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假如我校有1000名师生,每天每人浪费10克粮食,一天就是10公斤,那一个月就是300公斤。同样我们每天节约一点点的话,就能节约那么多的粮食。

伟大革命前辈不仅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美好的生活,还在勤俭节约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所以当你随手扔掉饭菜时,请想一下这盘中餐包含多少人的辛苦。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从每一顿饭做起!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又一次成为时下的新话题。据统计,中国现在一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三个国家一年的口粮,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反映出了“中国式浪费”的可怕。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子的国度,历来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恳求他人为自己办事或者答谢有恩于自己的贵人时,往往在饭店请客,在这重场合,往往都要讲排场,特意用经济实力来表示所谓的真挚和诚意。不管什么意图,总之尽情地发挥着,表演着。豪华的饭店,丰盛的餐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宾客之间,觥筹交错,尽量点更多的菜,尽量迟到最后让菜能剩下来,这样才能显出自己什么都吃过;当我们去饭店吃饭时,多点昂贵的菜肴,然后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总要显示出自己很有钱的样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式浪费”。

现在的`餐饮浪费已不再是原来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浪费。因为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是多么的有钱,多么的奢侈。可是当我们在炫富、炫奢侈时,却很少有人考虑有多少孩子还在挨饿?有多少孩子还在为自己没有着落的下一顿饭在发愁?就拿我们学生来说,国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去珍惜,用鸡蛋来“练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据调查,全球每年有1。28亿人死于贫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个儿童被饿死。可能就是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勤俭自古为美誉,节俭至今是佳称。”这一流传至今的古联说的便是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呢?当某些同学大手大脚地随便花钱时,他们又是否想过,他们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血汗钱呢?虽然现在我们的国家富强了,我们的家庭富裕了,但我们不能忘却勤俭节约的美德。“历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一个个因浪费而亡国的教训近在眼前,难道我们想重蹈覆辙吗?勤俭不仅是持家之道,更是立国之本。

我国是一个大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元钱,那么中国一天就会浪费十三亿冤啊!这个数子多么令人震惊啊!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元钱我们也不应该浪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浪费,就像“蚁穴”一样将侵蚀着立国的根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尚在心中回响。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从身边做起,从一元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支笔·一张纸·一本书·一块橡皮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勤俭节约的精神参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记住:节约校园,从我做起!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又一次成为时下的新话题。据统计,中国现在一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三个国家一年的口粮,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反映出了“中国式浪费”的可怕。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子的国度,历来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恳求他人为自己办事或者答谢有恩于自己的贵人时,往往在饭店请客,在这重场合,往往都要讲排场,特意用经济实力来表示所谓的真挚和诚意。不管什么意图,总之尽情地发挥着,表演着。豪华的饭店,丰盛的餐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宾客之间,觥筹交错,尽量点更多的菜,尽量迟到最后让菜能剩下来,这样才能显出自己什么都吃过;当我们去饭店吃饭时,多点昂贵的菜肴,然后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总要显示出自己很有钱的样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式浪费”。

现在的餐饮浪费已不再是原来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浪费。因为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是多么的有钱,多么的奢侈。可是当我们在炫富、炫奢侈时,却很少有人考虑有多少孩子还在挨饿?有多少孩子还在为自己没有着落的.下一顿饭在发愁?就拿我们学生来说,国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去珍惜,用鸡蛋来“练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据调查,全球每年有1.28亿人死于贫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个儿童被饿死。可能就是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应当从身做起——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如果吃不了,那我们就“兜着走”

我曾经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中的警示语:一年中全国人民浪费的食物可供全球两亿人吃一年!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可耕地面积不到世界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更有13亿人口,偏远地区不知有多少饥肠辘辘的人。日常生活中最浪费的就餐方式要数吃自助餐了!大家为了把本钱给吃回来,不顾个人的饮食量,就餐时大多人会大吃特吃:有的肚子胀得像个皮球,可仍硬撑着把食物塞进到嘴里,有的看到好吃的吃不下了还继续不停往桌上拿,一副不吃回本誓不罢休的架势,有的实在吃不下,丢下一堆食物走了。其实,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是间接的浪费。有一次,我和妈妈请一位阿姨出去吃饭,妈妈为了表示对阿姨的欢迎点了许多菜。就餐完毕,我示意妈妈:“妈妈,剩下的菜我们打包带走吧!”一向节俭的妈妈看了看阿姨说“这点菜我们就不要了!”。桌上五花八门的剩菜,深深刺着着我的眼!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粮食现况是不容乐观的。我国谷物,棉花的总产量约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仅几百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补给古代王朝的粮食,可是由于人口猛烈增加,人均占有粮食竟然比古代少了不知道多少斤!根绝20的人口普查统计,我的人口已经到到十三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现在都已经了,不止有人口增加,粮食减少的吧!

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是我国的第一大问题。如今,浪费粮食应该是最可耻的行为之一,因为粮食就相当于慢性自杀!大家看到,现在铺张浪费的越来越多的,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虽然说我们中国人是饿不死的,但中国人应该珍惜粮食的,如果继续浪费粮食,以后只有没有粮食的情况会发生!

另外,我们应该有“一饭一票当思亲”的朴素情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选种,播种,施肥,收割,加工等,每一粒粮食饱含了农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汗水和辛劳!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粮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正是由他们的劳动,我们才能吃上美味的大米饭。也许平时我们不放在心上,但到最后最普通的食物也是为美味的食物!

记得上餐馆吃饭时,不要为了面子就去浪费粮食,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粮食,然现实过得更加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人口己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从1981_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1314”解码总书记心中的“永恒课题”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考察,首站关注的就是粮食生产和安全。总书记曾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员干部应当认真领会,读懂总书记心中的“1314”密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1”,一颗初心永远不变,质朴心愿矢志奋斗。

曾当过七年农民的习近平对农业、农民、农村有着天然感情,对饥饿记忆尤深,从插队时就有了让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的质朴心愿和坚定志向。从梁家河到党中央,斗转星移,初心不变,心愿与当年一脉相承,看似平凡的一把麦子、一颗马铃薯、一个玉米穗,在他心里始终有着特殊的分量。一次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用坚实的脚步激励各级党员干部:只有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不断补足“三农”短板,耕好一方“责任田”,守好百姓“米袋子”,才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3”,三大体系精准发力,锻造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总书记讲到,当年,农民们谈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境界更高的愿望就是上山干活挑着金扁担。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时间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牢记总书记对三农的殷殷牵挂,不断在农业现代化“三大体系”精准发力,我们就一定能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让亿万农民人人挑起“金扁担”,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14”,十四亿人口拳拳在念,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总书记深谙此理。今年以来,从陕西之行为柞水木耳倾情“代言”,到山西之行点赞大同黄花,从宁夏之行提出“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到吉林之行首站考察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总书记的每次考察最关心的还是“三农”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总书记的“自端饭碗”之深意提醒我们,一碗米连着天下苍生,粮食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在有着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只有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才能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今天,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唱着雄壮的国歌,迎接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为祖国做了什么呢?我们有没有为祖国分忧呢?我们生活在丰富的物质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乐无忧的生活和学习,在这个优越的环境里,我们不能淡忘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品质。我们每天吃的一米一粟,从春种到秋收,从种子到我们的盘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当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勤劳的农民们顶着烈日为它浇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当它长成后的收割之日,地里又有多少无名昆虫用生命成就了它的丰收;这时候一年的光阴也悄然而逝。当它被运到我们的学校,又经过了食堂师傅们多少的心血,精心的烹饪才变成了我们面前美味的盘中餐。可是,在学校食堂里,有许多同学把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掉……据调查发现,平均每5位同学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饭菜,倒掉了3分之1饭菜的同学更多。看着垃圾桶里的剩饭剩菜,实在令人可惜。

当我们肆意将盘中餐变成残渣时,有谁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训?有谁想过用米粒堆积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饥?当我们将仅剩一口的食物丢弃时,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啊,有谁想过战争及自然灾害中难民们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当我们在寝室里将吃不下的食物当作垃圾投进垃圾桶时,有谁想到四海无闲田,农夫忧饿死的事实呢?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又有谁曾想过这些食物来之不易呢?我们浪费的同时,世界上还有30多亿人们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还有8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长期缺乏食物,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他们根本不敢奢望学习,温饱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的渴望啊!另外,从我们国家而言,目前我们中国的人口是14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目前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宝贵的耕地也日渐消失,粮食产量供不应求;再加上食物在收割、加工等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损耗和浪费,最后能真正成为我们盘中餐的粮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充足,在我国依然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孩子被饥饿包围着···目前我们国家的现状,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珍惜每一粒粮食,杜绝每一粒浪费,从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费现象,我们要勇敢地站起来制止,杜绝这种不良风气的滋长;当然,仅在学校做到不浪费粮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现象的发生。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九

20__年度,在上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殷实关心下,我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业兴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文明新镇”工作目标,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工作落实,积极开展了粮食生产“123”工程(即保持粮食高产攻关一个亮点;强化水稻机插和粮食烘干二项重点;抓好粮食功能区、农民培训、农业保险三项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产攻关,六创省农业吉尼斯纪录。

20__年,是洞桥镇粮食生产成果辉煌的一年,高产攻关,春粮晚稻再创佳绩。5月31日,由省农业厅农作局、浙江大学、省农科院和市农技总站组成的农业吉尼斯专家组对洞桥镇百梁桥村全国优秀种粮大户许跃进种植的扬麦12小麦高产攻关田和百亩示范坊进行现场验收。实割三丘地块,高产攻关田亩产5__公斤,百亩方平均506.8公斤,创浙江省小麦单产和百亩方吉尼斯纪录。12月3日,省市专家再次聚集粮食高产示范方,实割单季晚稻甬优12号三块,其中1.28亩高产攻关田块实现了最高产量943.1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达912.7公斤,再一次创造省吉尼斯单季晚稻单产和百亩方纪录;同时甬优7538”连作晚稻,亩均产量达到693.3公斤,折桂全省连作晚稻单产纪录;该坊内全年平均亩产达到1419.5公斤,创麦稻轮作“两季超三纲”(指年亩产超过1200公斤)百亩方省农业吉尼斯纪录,成为我镇、我区、我市农业的一大亮点。

二、全力以赴,确保水稻机插和粮食烘干重点落实。

(一)倾心尽力,保障水稻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增强“五统一”社会化服务能力,我镇决定从20__年起,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区域性整体推进项目。为此,镇农发基金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用于水稻全程机械化推进的补助;建立以南瑞粮机合作社为核心的示范基地;同时规范服务,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统一签订机插服务协议,规定服务面积、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补贴享受等服务项目内容,加强检查监督,使社会化服务达到规范化的要求。据统计,全镇水稻机插面积共达12057.2亩,水稻机插率达84.2%,主要农作物植保率达96%,机耕、机灌及主要农作物机收率达100%,农机合作社五统一作业覆盖率83%以上。经区农机站验收,我镇达到市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性整体推进示范镇。

(二)因地制宜,发挥粮食烘干应急中心服务功能。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重产前、产中,轻产后服务的现象,结合今年春粮收割期间连续阴雨,水分过高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导致无法入库的实际,积极向区政府提出强化农业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获得区领导的肯定。在梁桥米业创建粮食烘干应急服务中心,在去年投资869万元,建成日烘干能力1000吨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再投资280万元,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新建潮谷堆放通风系统,保证收储农民潮谷,使收储的潮谷不发热、不霉变;改造烘干设备,对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进行进行治理;同时建立健全粮食烘干服务运营机制,制定服务制度,以方便种粮农户为出发点,以保本微利的服务价格,配合国有粮食收储部门完成粮食订单任务,达到企业和农户双赢的目标。今年以来,该中心共服务烘干小麦8000吨、早稻500吨、晚稻6000吨。

三、扎实勤恳,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一)稳扎稳打,顺利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镇20__年度在洞桥镇仲夏畈落实区级粮食功能区建设2200亩,工程共投入45万元,修建渠道2500米,包括潘家耷和洞桥2个标段、新建机坡__只、功能区牌子1座、机耕路路面硬化462米。项目区通过建设沟、渠、路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水平,推进了粮食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从而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功能区20__年度种植粮食面积2951亩,其中春粮213亩、早稻736亩、中晚稻2002亩,粮食复种指数1.34,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水稻的机收、机耕率达到100%,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良种统供率超过60%,机插率80%。

(二)强化培训,提升农民科学栽培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根据我镇是全区产粮大镇的实际,围绕粮食生产开展“双千工程”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紧扣农业生产季节规律开展包括无公害八戒西瓜生产技术、早稻机插育秧技术、晚稻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在内的农民实用技术专项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一年来,共举办粮食“双千工程”专业技能系统培训5期,培训学员458人次;农村实用技术专项培训__期,授训人员675人次,超额完成区下达计划任务的12.5%;同时完成中央农广校农民中专学历教育招生计划5名。重点培训了承包面积20亩以上的100个种粮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了600多个农户。

(三)实事求是,凸显农业保险惠农助农作用。

20__年是我镇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该项工作在区保险事业部、保险公司和各村协保员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较好成绩,显著增强了农民抗灾能力和灾后及时恢复生产能力,切实保障了种养大户的安全生产,有力促进了我镇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今年,全镇承保了水稻、小麦、毛竹大棚等8个农险品种,共有20个村1099农户参保,参加保险费718914.3元,其中农户缴费83469.6元,占__.6%;种植业参保率达91.2%,完成区下达指标101.8%。另外,根据“村级上报信息、镇级现场勘验、区级确认定损”原则,按照“及时、真实、高效”工作要求,全年累计出勤田间勘验34次,共计理赔金额达2__922.5元,主要包括小麦倒伏、西瓜大棚受损和晚稻台风受灾等,切实为农民挽回了部分损失,帮助农户尽快恢复了生产。

成绩属于过去。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进一步重视,我们相信新的粮食高产纪录、好的粮食生产经验会不断涌现,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继续开展超高产攻关活动和落实粮食生产工作,力争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提高,为全市、全区的粮食生产再争光添彩。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

沙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沙门镇东北部,四至范围:东以双斗村为界,西以76省道为界,北以温岭为界,南以墩头村为界,涉及上山头等3个村,区域面积1082亩,耕地集中连片,全部为标准农田,远离城镇等建设用地,为粮食生产区,交通便利,示范带动效果好。一年来,我镇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根据《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标准及验收认定办法(试行)》(浙粮区办[20__]3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不断规范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确保完成省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建立组织。

为搞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经镇党委、政府专门研究决定,成立以镇长陈荣世为组长,副镇长颜通富为副组长,农办主任洪浩、工作人员蒋定杰、罗文红、王鹏为成员的沙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生产服务、管理保护、科技提升、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镇投资50.26万元,新建机耕路260米,改建机耕路1170米,修复及清理渠道3200米,使新建机械下坡14只,使功能区内农田基础设施齐全,规模经营面积达100%。

二、强化投入,基础设施。

根据《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__]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镇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投入,保证粮食功能区的建设任务。

一是立地条件。耕地集中连片,面积1082亩,四至清楚,田面平整,水资源丰富,远离城镇,无工业污染,土壤肥力好,高标准、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二是水利设施。排灌渠道设施齐全,桐丽河贯穿区内,今年修复清理渠道3200米,全区渠道能全面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三是田间道路。区内田间道路布局合理,能适应中大型农机下田作业和农作物运输。今年新建机耕路260米,其中6米宽水泥路面150米,10米宽石渣路110米;改建机耕路1170米,3.5米宽石渣路320米,4米宽是石渣路130米,4米宽石渣路170米,3米宽石渣路550米。

四是农电网络。功能区内农电网络齐全,农用输电线路等设备齐全,可满足农业生产安全用电需求。

三、配方施肥,培育肥力。

根据粮食功能区现状,我镇通过施用有机肥、配方肥、秸秆还田以及种种绿肥等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构型良好,排水通畅,无明显障碍层。

四、机制创新,提高效益。

为提高粮食功能区内示范作用,我镇在机制上创新,采用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生产服务、管理保护的办法,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经济。

一是搞好土地流转。在功能区能,把分散的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土地集中流转,种植规模化,提高规模效益,区内耕地面积1082亩,向种粮大户集中进行规模经营面积1082亩,规模经营面积比例为100%。

二是做好生产服务。以玉环农场为主体为主体,大量使用机械化操作,提高机械化水平,使水稻育秧、机插率达到50%,水稻生产机耕机收率达到100%,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0%。

三是做好“三新技术”推广。在功能区内推广新品种、新农艺、新机械,采用早稻、蔬菜和单季晚稻轮作的新型农作制度。

五、数据档案,建后管护。

在功能区建设过程中,我镇注意档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功能区管护制度。同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及纸质地图和数据档案,实行纸质和电子化双重管理办法。并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道路、渠道、泵站进行管理和维修工作。并把耕地面积、路、渠、泵站按各村所在地分解到各村进行管护,明确了责任人和管理人,加强了对功能区内基础设施管理。

牢牢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一

白米饭之所以饱满有光泽,是因为有了汗水的灌溉。节约粮食是不辜负人们的辛勤劳作,是表达对劳动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热的阳光下躬种的农民,是他们用从脸颊上流落下来的汗水种出了摆放在我们餐桌上的饭菜。饭菜中飘出的香,是对农民的一种颂扬,同样是对我们的一种劝诫,节约粮食,赠与一香。

从小,老师就在学校里教导我们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责任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饭。

随着我长大,我很好的做到了节约粮食,但是看着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们完全就没有节约粮食的自觉。

他们吃一次饭,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满是残渣,他们不是在吃饭,而是在玩耍,拿着粮食玩耍。一看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忍不住冲上前将他们眼前的饭碗拿开,然后教训他们,要他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看着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会充满无奈,因为他们还不懂,不懂粮食的含义,不懂浪费可耻,不懂得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不过不懂没关系,既然我明白了节约粮食的含义,那么就由我最先来告诉他们怎么样去节约粮食,告诉他们浪费粮食意味着什么,意味的一种坏风气的形成,如果将来某一天人人都这样浪费粮食,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粮食短缺,最终受苦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我们国家粮食充足,但是地球这么大,经常在新闻上可以看到,哪里哪里在闹饥荒,又因为缺少粮食饿死的多少人,这些电视上的报道每每一让我看到,都会让我将节约粮食这四个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们要节约粮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