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需要客观地分析和评估自己的表现,不回避问题,便于更好地认识自己。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参考相关资料和范文,借鉴经验,在不抄袭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精选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指导。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爱的误区”,许多家长只会一味地付出,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根据当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感情淡薄,以自我为中心,道德缺失的现状,学校应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来帮助这些孩子们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作为小学教育应该很好的补上这一课,应该进行精心规划和安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感恩教育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生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从点滴做起。那么,老师,特别是小学阶段教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活动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发挥音乐课的功能,积极营造“感恩文化”,创设校园感恩氛围,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全体学生学唱感恩歌曲,如《妈妈的吻》、《母亲》、《感恩的心》等,以班级为单位,由音乐教师教唱,在歌曲中感知恩情,在歌曲中培养感恩之心。
二、收集生活照片、找到感恩点。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
三、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算亲情帐,感父母恩”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感恩之心从小养成,知恩图报是中华美德,孝敬父母是天下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一)、将自己的学费、书费、生活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二)、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
(三)、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孩子们在反思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罗列出来。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呀!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爱呀!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
第四、真情回报爱心作业。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那么如何让感恩教育深入孩子心中,升华为他们灵魂深处中最高尚的道德修养呢?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可以运用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以下几项感恩作业。
(一)、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二)、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三)、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四)、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倒水等。
(五)、我为家里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洗衣物等。
(六)、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或歌曲。
以上作业,同学们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人间自有真情在,付出总会有回报。通过活动,学生们懂得了感恩的意义,明白感恩的道理,知晓感恩的责任,感恩的种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学生们主动给父母送礼物、送贺卡,主动拥抱父母,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洗碗,叠被、拖地,有的学生从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小事做起……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恩之举。
通过各种活动,感恩的种子已经播撒到每一位同学的心田!心存感恩,健康成长!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二
小学国学教育,是指对小学生进行的国学知识普及与传承教育,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国学知识中增长文化素养、培养爱国情怀,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本文将从个人的调研实践出发,对小学国学教育进行探讨,分享自己对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调查对象和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对于国学教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本人选择了某小学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了解他们对于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意愿以及对于国学教育的态度和看法。调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把握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段: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高,其中只有少数孩子能够正确识别“百家姓”,并能够清晰地说出其中的内容。同时,我们发现,在对国学知识的学习上,多数小学生缺乏主动性,只是想要应付考试而不是从内心深处接受教育。而对于国学教育的态度和看法则更加复杂,有的孩子看到国学是重走老路;有的孩子则认为国学是一道文化大餐。
在对于小学国学教育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学教育的存在问题。在针对小学生人群的国学教育中,应注重启发性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发现国学知识的奥秘与魅力,从而达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学习。同时,针对不少学生只想应付考试的现象,应以启发为目标,教育学生在发掘中华文化之美的同时,能感性理解、体验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第五段:结尾。
国学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发扬中华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小学国学教育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我们应从启发式教育、多样性教育等方面进行改进,让学生真正能够接受并喜欢上国学,从而进一步深化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三
国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的德育和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加入适当的国学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国学文化,成为了学校和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调查了多所小学国学教育的情况后,对此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
第二段:小学国学课程设置的不足。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校对于国学课程的设置并不充分。有些学校将其仅仅作为一个纯粹的附加课程,甚至仅仅是下发一些国学书籍,让学生自学。而并没有将国学课程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此外,也有一些学校,只是逢年过节时举行一些庆祝活动,比如诗词比赛、祭祀等,而并没有真正的将国学教育与学生的生活贯穿在一起。
第三段:国学教育的优势和意义。
在国学课程设置的不充分和不完美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忽略国学教育带来的巨大意义。国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国学中的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无穷。
第四段:加强小学国学课程的必要性。
加强小学国学课程的必要性在于,国学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让学生在日常的课程中,亲身了解国学的魅力和深刻。我们需要开发更多的国学教材,通过讲解、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国学的精髓和应用场景。并且,还需要学生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五段: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国学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课程,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国学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在加强小学国学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共同努力,让国学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共同追求的文化精神。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四
新课改的一切成效最终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也只能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没有学生主体性的激活,没有每位学生的生动发展就是不成功的教育。
1、让每位学生知晓新课改的精神要义。例如我校通过板报、班会引领学生学习新课改的精神,让学生对新课改有个大概的而具象的理解。这样有助于我们推进和深化新课程的实施。
3、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本在于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质量提升的动力将永不枯竭。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除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更切实际的和关键的是要学生有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善于了解自己的学生,正所谓:“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尤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情绪的疏导,建强班集体。人都是有情绪的,我们的学生也一样,并且有他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做教师的必须对学生的心理有深入的了解并能有心理辅导的方法,正确及时地疏导学生,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高的情商,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是受益匪浅的,才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比如,我们可以建立发泄机制、换位体验机制,从内心到行为转变学生的不良行为,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快乐轻松的学习、生活。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五
国学。
复兴以来,各大中小学校国学活动繁多,如火如荼,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活动内容大同小异,并无新意,也无效果。
举个例子,我们的“国学周”长这样:
先通过中午广播告诉孩子们,国学周轰轰烈烈开始啦!
接着各种特色活动轮番上阵,比如“国学沙龙”会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给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和汲取国学知识的平台。
比如中午广播会有一些国学相关的内容。
最终是一场演出。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好几周的孩子们,纷纷登台献艺,领导讲话总结,国学周顺利闭幕。
这样的国学活动,到底能否给所有孩子带来国学启蒙?提升他们对国学的浓厚兴趣?
答案很显然。
这样悬在半空中的国学活动,真正参与其中并受益的孩子寥寥无几,大部分孩子都处在观望,看热闹的境地。还没真正品出味儿来,活动已经到一周的尾声了。
怎么才能让国学活动落在实处?
我觉得“校园国学周”还远远不够,国学活动的正确打开方式一定是:诵读。
非诵读无以深入人心。
不管国学活动多么丰富多彩,内容多么五花八门,但最最基础的诵读活动绝对是无法绕过的好方案。
为什么国学教育必须依赖诵读?
首先,国学的教化功能依赖诵读。
后来,我发现,确实必须有诵读这个环节,不,不仅仅是有,而应该是必须“大量有”。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和别的非诵读学习方式(比如看图、表演、讲故事等等)不同,诵读是把经典变成学生口中所说,脑中所想的唯一方式。
所言即所思。
诵读的内容通过语言方式,影响思考,读的内容成为孩子大脑记忆的一部分,留在潜意识里。潜意识则可以无需通过意志的导向,直接作用于孩子的思维和行为。
如果一个孩子多次读“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渐渐了解到这句话的意思,他的大脑就已经留下这部分潜意识在某个角落,他也就会真的觉得“学而时习之,乐乎”。
类似传说中的“洗脑”。但这份“洗脑”的任务是交给古代圣贤带孩子完成的。
这就可以解释很多老师反映的现象:带孩子读经典后,孩子在行为上,性情上,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让人欣喜的变化。不断诵读经典,孩子一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变得温文尔雅,陶冶性情,让心灵向上,向善,向美。
作家长和老师的,只需要跟孩子一起“被洗脑”,多陪孩子一起读经典,教育就会变得如此简单。
其次,国学的工具功能依赖诵读。
诵读国学对孩子的识字、阅读促进的功能,开发右脑的功能,不再赘述,前面好几篇文章已经说得很详细。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六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育叙事――校本研修专题之三(下)(2010-06-0911:25:52)标签:校本研修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分类:精雕细刻-师训四、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一)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目的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有明确的目的:一是记录自己教育工作的感悟心得,作为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境界的素材;二是记录教育教学事件,记录学生和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为备忘和纪念;三是发挥教育叙事的交流、沟通作用,以报刊、博客或其他手段为平台,和学生、家长、同事建立互动机制,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二)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特点1、具有教师的亲历性:教师应把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作为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对象,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阐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讲故事的人,也同时在故事里扮演着某个角色。2、具有故事的生动性:生动性是指所叙之事生动具体,尤其具有鲜活的细节,因而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不是简单的铺叙或描述。3、具有案例的典型性:教育叙事不可能只叙一事,往往几个方面的事例同时呈现。因而要求所述之事例(案例)具有典型性,各有所证。4、具有意义的启发性:通过个人对自身教育教学方面的叙述,有目的的梳理个人专业成长之路,既能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又能让他人能从中受到教益、得到启发。5、具有评价的科学性:通过自身的教育叙事,教师既能比较客观地展示个人教育业绩及成果,也能让他人做出科学而正确的评价。(三)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基本原则1、自我评价原则: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渗透整个教育叙事之中。2、评价的真实性原则:要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有效性,既不过分自谦而贬抑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也不虚夸自己所取得的成绩。3、叙事的典型性原则:所叙之事从“质的研究(即定性的研究)”方面具有典型意义,并能有效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4、评价的反思性原则:教师通过人生经历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通过教育故事再现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通过教育教学行为诠释自己的业绩成果,通过自我反思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感受。(四)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内容由“教育叙事+教学反思”两部分构成,结构由“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1、标题部分:由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等构成。1)标题:不求严谨、规范,但强调新颖、生动、吸引人,能突出中心。可以是单标题的形式,如《关于××的叙事研究》、《××的故事》、《教育叙事:我和blog有个缘》等;也可以是由“主副式”构成的双标题,主标题用形象化的语言呈现主旨,副标题则说明研究的对象、方法,如《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校长的'笔记》。2)署名:注明作者单位全称、个人姓名;如是××学科小组等研究的集体则应根据研究贡献大小按先后顺序将所有参与人员逐一列出。3)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即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主要内容的短文,让读者看后一目了然。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关键词:从论文中精选出来的用以表示主题的单词或术语,能揭示论文的主要内容、鲜明直观地表达主题。2、正文部分:通常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故事背景、情境描述、问题解决结果及效果的描述、反思或评析。1)故事背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如正文之前有引言或绪论,则本内容可略。2)情境描述:选择真实故事情节,凸现焦点,能反映一个鲜明的问题或矛盾。要有细节描写,力求生动、引人入胜。先描述后分析,可叙议结合,或夹叙夹议。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描述问题解决的结果或效果,以突出、强调,让人们进一步理解、感悟其典型的教育意义。4)反思或评析:反思、评析是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的分析。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评析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对他人的教学叙事进行的分析和思考。正文部分是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论文质量的高低与品位。郑金州教授将这一部分浓缩为“三要素”,即: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和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中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3、结尾部分:由参考文献或注释、参考书目、附录等构成。1)参考文献或注释:补充说明文章内容、注明资料来源和引文出处。引注文献应标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页数;引注期刊应标明作者、标题、刊名、期数或卷数、页数。2)参考书目:参考有关资料的总目录。3)附录:即文章最后所附的资料。如调研问卷、访谈提纲、量表、测验等,重要的统计数据、旁证性资料等都可以作为附录放在结尾部分。当然,简单的教育叙事结尾部分可以忽略。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始作俑者”华东师大教科院院长丁刚教授曾对教育叙事给出过最高标准,其公式是:“好的叙事=生动的故事+精彩的内心活动”。优秀的教育叙事要注:内容真、理念新、情节精、感悟深、主题明。总之,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其他教师;既要突出情节的完整,更要凸现情节的冲突;既要描写人物的言语行动,更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既可以撰写成功的案例,也可以反映失败的案例。一部好的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教师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教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在呈现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时,上海师大专家岳龙博士指出,叙事角度可以灵活多变,随心所欲地转换,这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一大特色。撰写时可用听闻、查阅文件、采访、转诉等等方法来调度。常用的教育叙事方法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还可以采用深描的写作方式,其作用是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而且富有情趣。深描即详细介绍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发生与解决的整个过程,留意一些有意义的具体细节和情境,引入一些原汁原味的资料,如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日记、某一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隐藏在学校建筑中的语言,等等。(五)应避免的误区和禁忌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应避免四大误区、六大禁忌。1、四大误区。误区一:纯粹叙述故事(没有个人的反思、评价,无个性化的想法)。误区二:叙述感人至深的事情(未能在一些平凡的故事中蕴含教育的真谛)。误区三:陷于自我表彰或自我忏悔(那些源于平凡的教学生活、能体现先进教育理论的事件却未记录)。误区四:仅记录课堂中发生的事情(教师教育活动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如校园生活、学校管理等却没有反映)。2、六大禁忌。一忌平淡乏味:未选取一个好的题材、内容,缺乏冲突性的情节、戏剧化的结局。流水帐式的教育教学叙事,平淡肤浅的故事,失去研究价值与教育意义。二忌虚假编造:随心所欲地“编故事”,以为故事愈离奇曲折,就愈感人。真实才是教育叙事的生命,但也并不反对适当加工故事的真实细节,但须确保重要内容和本质的真实、原生态。三忌东拉西扯:没有中心、东拉西扯、漫无边际的故事。应如散文的写作做到“形散神不散”。四忌肤浅说教:叙事往往先入为主、生搬硬套,刻意图解某种理论或进行道德说教。故事内容力求真实,拒绝虚假的感情、思想。五忌一味拔高:总结时喜欢夸大其词、一味拔高,随意扩大它的适用范围。其实,任何教育叙事研究得出的结论或理论都是特殊的、情境性的,只供借鉴和参考,并不能简单套用。六忌千篇一律:文体结构往往千篇一律,受制于人。应少用或不用学术语言,回归生活,采用活生生的带有鲜明色彩的、富有情感性的生活语言,增强可读性。五、教育叙事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意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对农村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一)有利于教学反思从“自发”到“自觉”无论研究者是否为教师本人,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都贯穿了自觉反思:众多的教育教学问题或事件,需要教师反思、筛选;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需要教师反思;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后的效果如何,得到什么启示、经验、教训,更需要教师反思……因而,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活动能深化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并且形成了自觉的行为。(二)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由于经济条件差,设施设备简陋、奇缺,师资不足、水平不高,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困难很多。但是,开展操作简单、不需要什么资金和设施设备的教育叙事研究活动,只要中小学教师具备热情与恒心,就完全可以胜任,而且能有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善。教育教学研究的下移,实现、促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平民化”。(三)有利于农村教师的成长教育叙事研究能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成长。主要表现于四个方面:1、能促进教师科研意识和素养的形成。通过大量的教学反思、经验总结,农村中小学教师逐步形成了科研意识,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养,为以后从事更高效、更复杂的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能促进教师有效处理师生关系和师师关系。教育叙事研究体现了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于细微处研究并了解学生,更多地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实现了师生双方的深入理解。而且,教师群体也能在交流彼此的心声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实现共同合作、互动成长。3、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哲学。经常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活动,必然能促进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教育教学哲学。4、能促进教师成就感、使命感的形成。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农村教师不断激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感性的灵光,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全面释放,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成就感的获得,也必然会促进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形成。二一年六月九日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七
借用一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经典语录:“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头脑清醒,才能把事情做好。当前,有些学校面临发展的困局,学生数量的大量萎缩,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家长眼球的程度不言而喻,如果一个学校走进了发展的困局,很大程度上问题也就出在这。我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要走在稳步提高良性循环的通道上,教师是关键,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校管理,另一个是教学教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抓是过程,硬是保障,互相协调着进行。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的好,管理很重要,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那么学校呢?好的管理同样能够造就一所好的学校。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好的校长领导着好的团队,是好的团队管理出一所好的学校。基于这种认识,一个称职甚至说优秀的管理团队才能抓出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硬性指标,反之,说其他的都是枉然!一个能抓出好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团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能否对自己的岗位有清醒的认知,领悟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采取合适的措施协调学校各方面工作。同时,大胆创新学校工作,并组织有效地实施。只有知道自己该就学校的具体情况,近期、中期、长期该做什么事情,怎么有效地去做,才会心中有数,事事好做。(2)精细化管理。在资料管理、集体备课管理、课堂管理、考试管理、作息管理等方面精细化管理,注重管理的过程,使每个人的工作到位,全体教职工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什么,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准本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从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我国有所学校的校长口头禅是:“少说废话、多干实事”,据报道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深入课堂,发现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找到学校的软肋,以此为契机,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教学研究。试问有这样的校长,这样的管理团队,教育教学质量能不提升吗?(4)营造民主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文化建构是通过培育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个人的思想观念、感情信念、行为方式与整个学校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出学校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提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教师的劳动,给教师营造一个有成就感的环境,创造一个值得让他留恋的地方。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工作应与绩效切切实实的挂钩,多劳多得、优劳多得,这样才能稳住队伍,稳住人心。而不能从平衡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出发,否则丧失的就会是公平和民主,打击的`就是优秀教师的积极性,甚至于造成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家跟着你这个团队干,干的不舒心不快活,人家没有幸福感和归属感,那么,谁还会留恋呢?(5)从人物管理和人际管理阶段,向人才管理和人格管理阶段过渡。人物管理阶段,这是用制度管人、靠量化及物质刺激的低层次管理阶段。人际管理阶段,其特征是礼遇、善待被管理者,靠情感联络实现动机和目标。人才管理阶段,这是一种能够挖掘被管理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帮助其实现成功的高级形态的管理。人格管理阶段,它建立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情趣和生命意义等最高层面的共同追求之上。当前,很大一部分学校的管理还停留在“人物管理”和“人际管理”的低层次管理阶段。不可否认,管理需要严格的制度,人情的联络,但如果局限于此,只能说学校会好管理些,但牺牲的是学生的利益、发展和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学校管理是管人吗?不是,是靠制度和机制促使人发展,目的在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现在很多名校在人才管理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学校内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名师”,名师们又“反哺”学校,继而也带来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学校管理抓硬了,做实了,大方向才算走对了。接下来就要做好教师的教学教研工作,既要落实,更要扎实,并且要不断开拓创新。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最常规、最平常做的事,也是最难做的事,谁做好了最常规、最平常的事,谁就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要想把学校办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狠抓常规管理,扎实工作,在常规管理中创造奇迹。扎实不扎实体现在哪?不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时不时地开展一下,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开展一下,更不是想起来了开展一下,而是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坚定不移的开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开展了而完全没有做到位,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不胜枚举。
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现在的教学改革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程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等等。其中,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小到一个教师,大到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不要谈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事。现在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少讲精讲,力避灌输式的教学,而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研讨的同时,在老师的协助下自主建立知识模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些好的理念和做法一定要在教学细节和教学流程中切切实实地得到体现,才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身心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树立高质量教学典范。教师在做好阅读书籍,个人反思和团体反思,继教培训,以及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要通过上课和评课不断学习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先进的思想和智慧,全面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大力培养优秀教师,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和展示课活动,让他们逐步成为一校,甚至一个区域的教学典范。优秀教师更要做好学校教学研究的引领、示范和指导工作,力求做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此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北京和南京的一些名师工作室就是“以点带面”很好的范例。
学校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教育教学工作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光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学校、学生及其家长三者合作的事情。所以,有必要积极地加强家校的联系,通过双方的沟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为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人生发展出谋划策。
如果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两方面,两手都抓了,而且都抓得实在,我相信,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走出学校发展的困局,绝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而是近在咫尺!
最后,借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诸位教育同仁共勉!
谢谢!
写于3月20日夜。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八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小学教育是培养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探索小学教育的状况和寻找改进的方法,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小学教育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想法。
第一段——调查背景和目的(200字)。
在进行社会调查之前,我首先明确了调查的背景和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教育系统的不完善,小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小学教育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从而为小学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段——调查过程和结果(300字)。
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我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了数据。我首先针对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等方面设计了一份问卷,并向多个小学的教师和家长发放了。同时,我还选择了一些小学进行了实地调查,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和访谈的内容,我发现了小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师资短缺、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第三段——问题分析和原因(300字)。
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师资短缺,很多学校只能雇佣一些不具备专业精神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其次,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些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缺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此外,课程设置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的局限,一些课程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四段——改进方法和建议(300字)。
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和建议。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该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成长的机会。其次,要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估。学校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为优秀的教师提供激励措施。同时,要创新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第五段——结语(200字)。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对小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小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课程设置的创新。我相信,只要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小学教育一定会变得更加优质、高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九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小学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我参与了一次社会调查,对小学教育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观察和调研。通过这次调查,我对小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如何提高小学教育水平也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首先,我发现小学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在观察小学课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老师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学生们在课堂上被要求死记硬背,缺乏互动和创造性思维的机会。这种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不仅令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他们的发展也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其次,我认为小学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小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了解甚少,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们的眼界狭窄,很多时候只关注书本知识,而忽略了社会和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小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实地观察和调研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我认为小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能。然而,在现行的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注不够,固定的课程和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往往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建议小学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发展。
第四,我认为小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小学生在社交、表达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他们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认为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最后,我认为小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许多小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存在着困难。他们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我认为小学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散思维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对小学教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我认为小学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教育。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
国学教育是指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世界文化的多重冲击,必须要通过国学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珍视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从而保持中华文化的活力与创新。
第二段: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为进一步了解国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现状,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抽样调查了多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在调查问卷设计中,我们强调了对国学教育的认知、实施与需求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第三段:调查结果的呈现。
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国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学习和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教材和内容的缺失,以及教学方法和技巧的不足等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们急需解决的难题。
第四段: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思考。
在分析调查结果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国学知识的相对匮乏,甚至有不少学生抱有错误的观念。这一问题的存在,除了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也和教师没有足够的了解和对国学的热情投入密不可分。尤其现如今,教师面临的教育压力巨大,不可避免地会让他们优先考虑学科的学习和功课的完成,这也成为了教师在传授国学知识时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五段:结论和建议。
在整个调查报告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在教育部门、学校和教育界的努力下,应加强对国学教育的重视,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课程;同时也应为教师进行系统的国学培训,引导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国学传统及相关知识、思想教育的引导教育,让国学教育真正成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此外,也应该建立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建设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国学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总之,国学教育的开展需要普及和提高,同时更需要人才的培养,从而确立小学文化教育的优先地位。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一
对教学来说,研究课文,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怎样研究课文呢?首先要对自己所教年段的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对《课程标准》学段要求要掌握。其次要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小学的语文学科来说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本册书的教学内容有一个了解,并能细化到每单元的重点、目标。同时要对所教学科上下册内容要知道,知识衔接要熟于心。同时要有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能准确的理解教材,并能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而这种功夫,对于教师来说,是非下不可的。
(二)研究学生。
搞好教学设计,就要研究学生。因为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所谓研究学生,是说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中、在接受这个训练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的走向会是怎样的,如何“学”是最有效的。教师如果只从自己的经验、好恶去考虑,就很难有理想的效果。
(三)设计教学。
一篇课文,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即选择教学的突破口,不少人管它叫“切入”。对于被称作“艺术”的语文教学来说,这“切入”是很有讲究的。有人形容:一篇课文就像一块好看的花布,高明的裁缝总是能够就着图案缝制成一件漂亮的衣裳,而他裁下的第一刀(所谓切入),对能不能缝制成一件漂亮的衣裳至关重要。成功的语文教学总是与这切入有着重要关系。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了多种“切入”的方法,而且行之有效。
二、精心设计提问。
三、课堂提问的设计。
有经验问题,但更主要的在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对教材把握的程度。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课堂提问设计的着眼点一般在以下几处:
1)在关键的内容上。
2)在内容的矛盾处。
3)在内容的对比处。
4)在课文的重复处。
5)在课文的细节处。
6)在课文有深刻蕴涵之处。
7)在文章的空白处。
总之,或在关键处――不解决不能够读懂课文,或学生不经意处――而在精读中又是不可忽略的地方,或在字面背后还另有深刻含义的语句之处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往往可以让学生充满兴趣,从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课后练习要跟上,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
五、批改要及时。
认真细致的批改既能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又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二
新课程下的质量观与以往的质量观是明显不同的,是科学的、发展的,只有确立了与之相应的质量观,才能有相匹配的行为实践。新课程的质量观是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也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且有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的。
它的体现远远超出以往仅盯的分数,它更应涵盖精神品质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其他能为学生将来幸福生活奠基的基本技能和态度素养。而且我认为必须确立育人为先的理念,育人是我们面向大众教育的重要目的,切实目的。人育好了,自然教学质量提高了,从长远来看的,教育质量才能提升。还要树立进步即成功的理念。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社会调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实践所学知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社会调查小学教育中,我不仅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还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
首先,通过社会调查小学教育,我意识到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动力的关键。在社会调查中,学生们像探险家一样,充满好奇心地走进大街小巷,发现身边的事物,调查热情高涨。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真实的社会,用自己的耳朵聆听了人们的不同声音。这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社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其次,社会调查小学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社会调查则偏重于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社会问题。在社会调查中,学生们通过实地探访,访问社会人士,收集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这样的实践操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社会调查小学教育促进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与各种人群进行交流和合作,如社区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店家等等。这样的社会交往,既提高了学生自信心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技巧。通过与不同的人交流,学生们了解到社会的多样性,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社会调查小学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某次社会调查中,学生们面对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得到了社区领导的认可和支持。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最后,社会调查小学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学生们看到了许多社会问题,他们从调查中了解到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认识到自己应当为这些人尽一份力。在一次社会调查中,学生们主动组织了一次爱心义卖活动,所筹集的善款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学费。这种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关心社会问题,还使他们成为行动者,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起来,通过社会调查小学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教育方式的独特优势。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调查小学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四
在表达我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们首先看此次论坛的主题“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其实教育质量问题涉及面很宽,但往往一提到教学质量,我们都会自然的联想到成绩。就新课标而言,目标的完成情况,都属于成绩,但是现行的评价体系只有知识目标比较完善,并且重视程度比较高。
而另外两方面的评价还不完善,大多数人把教学质量理解为分数的高低。就现状来看,也只能这么认为为,但是不是与其它的教学的环节、教学目标没关系呢?是不是只重视中成绩就可以了呢?我想大家都明白,其实整个教学的过程,是相符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敬业精神,教学方法、学法、爱心等,下面我对我认为很重要的两方面,来谈谈看法。
一、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会好,学生的成绩也会相应提高。备好课的方法我认为就四个字:学习、钻研。先进的教学方法,经验、设计。有很多,有的也非常适合我们,要布顿的学习充实自己,孤芳自赏,只能成为井底之蛙。钻研,多城市,都总结多反思,在不断的总结中提升自己,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好课是提高成绩的前提。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当学习充满快乐时,才更为有效。一个人要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就要有浓厚的兴趣和欲望,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要,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学生都像是被迫的“要我学”的状态。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受到的诱惑数不胜数,是一群缺乏自制力的群体。
天资一般的,对学习厌倦;家境富裕的,认为学无所用;而又有些很努力学习的,又是因为在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下苦学。而真正意义上的爱上学习,因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是学习真的没有乐趣可言吗?还是我们教育的方式出问题了?或者是我们根本上就忽略了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那种.种感受?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以下几个办法可以尝试一下:1、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有信心去学习,感觉得到我能学会,能学好,并不是笨,不聪明。如果学生失去自信时,就会灰心丧气,厌学也是自然的了。2、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学习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成功的兴趣。3、培养抗挫能力,“败而不馁,就是胜者”。当学生遇到失败时,我们要帮助学生把它转化成经验和力量,用这份经验和力量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
4、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既不过高,又不过低。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5、其次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
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6、灵活多安阳的教法吸引学生来提高学习兴趣。
记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便会在浩如烟淼的知识海洋里乐学好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国学教育调查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五
没有教师的观念更新和行为转变,就谈不上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不可能从学生发起,只有从教师的日常言行课程教学,一点一滴中体现。
1、要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作为新课改中的一员,每位教师都应以虚心积极的态度去自觉学习新课改的有关文件精神并切合自身的实际进行反思才能有所领悟,最终才会有行为的转变。学校的职责是组织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交流具体的感悟和做法。开展好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施教的前提。
2、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人、特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不光要从字面上理解,更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合实际地引发具体感悟。比如说,每个学生都是能学好,不过渴望他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不切实际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哪些在你眼中原本最差的学生,你也要以平和的心态期待他的回答,对他们多一份期待、等待。
在确立新的学生观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学生本身就是教育资源,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差异,看到学生的优势,学生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可以做我们的朋友。我就曾碰到过不少细心体贴我的学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做人的温暖和幸福。以朋友的心态待学生,你将有出人意料的收获,何愁学生教不好,何愁成绩提不上。
3、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并且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了吗?有哪些不合新理念的一言一行了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大学暑期的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1篇)
- 雾都孤儿读书心得(模板20篇)
- 2023年党日活动心得体会(通用17篇)
- 孩子满月主持词的(实用14篇)
- 2023年煤矿安全教育警示心得体会(优质9篇)
-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优秀12篇)
- 2023年教师节学校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8篇)
- 营销策划方案策划目的(优秀14篇)
- 2023年银行情人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
- 中餐礼仪学习心得体会(模板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有关学习“两会”精神的主题班会策划(汇总14篇)
39下载数 625阅读数
-
2023年mba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0篇)
44下载数 516阅读数
-
评课评语(模板16篇)
11下载数 578阅读数
-
幼儿园中班优质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精选15篇)
32下载数 670阅读数
-
2023年离婚协议书模板免费女方最新范本(优秀20篇)
37下载数 851阅读数
-
2023年歌手大赛校园新闻稿范文(优质8篇)
11下载数 413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