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新教育插花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 上插花课的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03:32:39 页码:12
新教育插花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 上插花课的心得体会(3篇)
2022-12-30 03:32:39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新教育插花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要说这心得体会该写什么好呢?《新教育》这本书让我觉得有很多的可写之处,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也让我觉得无从写起。新教育中的许多理论我们都能经常听谭校说起,什么要“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啊及“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啊等等。有些事却是谭校一直带领着我们在做的事情,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经典诵读”等等都是。这样一来,我们其实是每天都在感受着新教育,也算是活在其中吧。

对于新教育的理念,我还只是在慢慢的摸索着前进,但我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便是《新教育》中提到的网络对教育的推动和如何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同样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教育进入网络时代,于是小学阶段便多了一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网络的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可它的地位却着实不轻,如今的社会,不会使用电脑等于算是半个文盲了,各行各业都在用,它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办公的一种必需品,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我国便从小学便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于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又多了一个信息技术老师,而我就是一个小学信息技术老师。

作为一个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老师,对于网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自然是非常清楚,而《新教育》中把网络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总结了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成长的推动作用。二是网络为教师的培训提供了无限充足的信息。三是网络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的挑战和冲击是必然的。可是,任何新的事物在体现它的优点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这个好比事物的光面和暗面。我们的网络在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升级我们的教育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

如今对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现象是许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不得不烦的一件事情,有些家长在面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时,给我们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便是不能其接触网络,我在担任电脑班培训的时候便听许多的家长说起过,很多的家长都不许自己的孩子报电脑培训班,其主要原因就是怕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但是我们一味的阻止学生进入网络世界,便就能杜绝其伤害了吗?我想,不是的。我认为引导青少年主动接触网络、利用网络才是当务之急。

《新教育》中提出的一些对网络教育的措施让我大受启发,书中是这么说的“应通过各种培训,加强青少年网络知识教育,给青少年充分的‘网上空间’。要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丰富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要适应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重点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要在思想上为青少年修筑一道‘防火墙’,让青少年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道德自律。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对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21世纪,青少年要学习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网络是获取这种能力的工具,计算机及其网络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巨大载体,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将有利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便将其拒之门外。

通过读《新教育》,让我对网络的利与弊了解的更加透彻,让我在教师岗位上有了理论依据和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主题新教育插花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那本蓝色封面的《新教育之梦》,拜读后轻轻阖上。然而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思想如脱缰之马,让我在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穿梭往来。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的、会做梦的教师。”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作者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热爱的激情。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 官员的教育主张 。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的书。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

它像一盏明灯,为我的教育导航。

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篇中这样一段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给了我激励和希望。从作者的自我简介中知道,特殊的时代给了作者特殊的经历,他能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位教育家,这是他撞击成功的结果。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样去撞击成功呢?我应该怎么提高挑战自己?我正在思考着。这些都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它给了我启示,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标。我的目标是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

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篇中又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

“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于我们所有年轻教育者来说,这既是作者的真诚规劝,更是作者的殷切期望。从本书里,我还读出了作者成功的秘诀——不要羡慕别人,不要感叹时运,要做起来,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顺,哪怕艰难。

另外,文中作者的一些简洁而准确的说法,让我感到很新鲜。如:传统智育的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还在人生的求知阶段便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就一个“精神侏儒”是何等的新鲜、形象。

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读着这些贴心的话语,虽然觉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知道梦和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距离,但只要我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的蜡烛,还有理想的圣火,我们的理想之舟就一定能够在深蓝色的知识海洋中,破浪前行,驶向希望的彼岸!

主题新教育插花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张荣照

感谢各位学生、老师和校长的精彩分享,祝贺你们成功地展示!因为新教育,我们走在了一起;因为新教育,我们在美丽的英民中学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上午。感谢新教育!

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树梨花悄然开。有人奇怪我不再染发。这主要是缘于新教育。在去年新教育年会上,看到新教育精神领袖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许新海局长,都是一头华发,显得很儒雅。一头白发也很可爱,爱屋及乌,我决然不再染发,回复“天然”。

借此机会,我想谈一下对新教育的认识。从相遇新教育,到加入新教育试验区,直到今天我们举办新教育展示会,随着相遇-相识-相随,感受在不断的加深。主要有三点:

一、新教育实验的核心工作

1、新教育学校的校园底色--书香。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的第一大行动,是新教育实验的最基本项目,也是必选项目。读书是每个学校、特别是小学都应该积极开展的活动。我县的读书活动进行四年了,还要持之以恒的推动下去:不是书香校园,不得评选特色学校;没有书香班级,不得评选名班主任。我们的读书活动有些肤浅化,不系统。要把阅读开发成课程。要努力打造书香滑州,幸福教育。

2、新教育活动的重要支撑--课程。新教育追求精致,对于有些工作,我们挖的只是一个坑,新教育挖掘的则是一眼井。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书香校园、完美教室都必须做成课程。学校课程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程是施工的图纸,是音乐会的乐谱,是体育竞技的跑道。课程必须有目标、有标准、有实施、有效果、有评价。课程注重系统化和过程性。社团活动只有进行深层次开发,才能够成为活动课程。

3、 新教育的登顶行动--课堂。课堂是课程场实施所,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学校日常的教育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是立校之本。创建理想课堂的目的有两个:成绩和育人。成绩是第一要务,但是,只抓成绩不注意育人,是畸形的教育、是有违教育良知的教育。对于教师和校长来说,只求一时自己的业绩或学校的声誉,而不考虑孩子的一辈子,是一种自私教育。

二、新教育人的性格特征:热爱。

新教育是“心”教育,新教育人都有发自内心的对生命、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全县有一大批具有新教育情结的的校长和教师。

有这样几位中心校校长;

丁校长一回到新区,就把在局里两年多积蓄的学习和思考都一股劲的实施开来。提出了静下来、沉下来、干起来、不宣传、不折腾的工作思路,节奏快,鼓点紧,快马加鞭不下鞍,不分晨昏阴晴到各个学校指导检查。一位学校对我说,张局长,你和丁校长关系好,就劝劝她他,这样干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滑县教育史上第一位女中心校校长周康乐,到四间房后积极作为,抓活动促业务,全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济源考察回来后,马上写下内容详实、图片丰富的《济源学习见闻及感受》(上、下),紧接着又写出了思考深、有见地的《济源之行带给我的思考》。

马玉周校长的口号是,人有多疯狂,事业就有多辉煌。乍到半坡店就理出了清晰的思路,很快打出了组合拳,干的风生水起。以他为主持人的小组建设课题组,如一团火,做得红红火火,研究得很系统很深入,成果非常丰硕。

他们主政一方,没有人要求,却干得那样积极主动,那样忘我,有些还是份外的工作。他们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对生命强烈的爱。

有这样一批校长:

规模大的有英民初中马梦莹校长,每次见到我,说的最多的是我需要学习,我们要改变,有次说起学校的某些不足,因愧疚而眼里噙满泪花。他们真的做得不好吗,不,那是爱之深,“我为什么常常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规模小的如大寨小田小学,188个学生,11个教师,其中6个代课。条件极其简陋,我亲眼看到他们正在自己裁剪、自己缝纫学生的演出服装。空竹、绘画和手工社团却活动的很好。他们还注重课堂教学,自创了“二主三自”教学模式。一年来取得了县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校长赛课一等奖。参加了新教育不算,杜冠鹏校长还在一直苦苦要求加入课改核心校。

还有万古御驾庄、老店大石庄,校园被农户包围,是名副其实的偏僻乡小,在课改方面却走在了许多县城和集镇学校前面。他们的校长张敏、刘占勇真正把学校当作家,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姊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把职业当做倾情关注的事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者教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着教师。校园里洋溢着勃勃向上的正能量。

还有一群这样的教师:

李俊平的每日正能量,申志国的每天一句数学名言,贺晓红的《小生活大作文》微信平台。没有任何人要求他们那样去做,他们却日复一日坚持着,不求任何回报。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热爱。特别是贺晓红的微信平台,不仅需要编辑、排版、推送,有时还给优秀作品发奖状,很辛苦,却无怨无悔。

滑县优秀教师读书会的老师,每个人都是那样热爱读书、热爱成长。在这次名班主任评选中,肖卫霞、肖庆娜分别是中学组的第一第二名,李艳也进入了小学组的前十名。爱是互动的,他们热爱生活,生活也用爱来回馈了他们。

刚才,四位新教育种子教师的的叙事中的有两句话深深打动了我。

---“如果以秒为单位计算,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的富翁。”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分秒的珍惜。

―“家校之间有个娃”。“娃”那是对自己孩子的昵称,洋溢的是浓浓爱意。

代课老师d瑞华邂逅新教育,她可以有无数种方法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但她只选择了读书,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让孩子阅读。还有李兰芝的蜗牛班,肖卫霞写给即将毕业学生的54封信,李艳的7万多字的.家书。他们用自觉自愿的默默行动,诠释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和校长,不仅自己对生活、对生命充满了无限的爱,还以自身强烈的爱点燃着、感染着身边的人。我常常被这些人感动着,鼓舞着。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对全县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三、新教育人永远年轻

这一学期以检查的方式来促进课堂的方式是失败的,()学校需要的指导没有了,为了应付检查,有时不得不去造假。正在探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这几天我在看课改学校提交的申请书,一些学校的我读了不止一遍,试图从中读出校长们的对课改的态度。有的也递交了,但,不是发自内心,那是碍于情面。有的校长可能很纠结。申请吧,真的不情愿,不申请吧,怕领导不高兴。我们不是在为那个人而工作的,是在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的良知工作。吾日三省吾身,“省”的什么?“省”的就是良知与良心。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是,每一天都尽心了吗?遇见困难绕着走吗?担当了吗?

留固会上要求校长必须亲自写申请,写详细。却还是有人代写,有的只写了半页。连一份申请书都要别人代笔,能够奢想他躬身亲自去搞课改吗?三个年龄最长的---米西娇校长、史淑琴校长、祝怀庆校长却都是亲笔写的,写得很工整、很认真。米校长足足写了4页,所做的工作、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都分析的很到位。

史淑琴校长快到退休的年龄了,多次提出要歇,局里不让。私下我们交谈,她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要撞,就要撞得声音洪亮些。假如明天让立即歇,我会很坦然的离开。因为我每天都尽心了。

在第二轮检查中,老庙一中名次靠后,我很意外。经询问中心校校长,听六节课,只有一节好的,目的就是把问题暴露出来,以引起全校教师的重视。用心良苦,这也是出自对课改工作真正的热爱……只要能够促进工作,名次靠后又何妨?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他们三人是校长中的大哥大、大姐大,岁数最长。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为了学校,不敢偷闲片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那些年纪轻轻,却在怨天尤人的校长该作何感想?

我总结出一句话:向阳者青春常在,趋阴者未老先衰。这是受美国总统克林顿“座右铭”的启发: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态。人人心中,都是一部无限电台。只要能从他人或造物主那里收到美好、希望、欢畅、勇敢和力量的信息,我们便拥有青春。只要高竖天线,不断接收乐观向上的电波,那么,即使你年过80岁时,也仍觉年轻。

境由情生,心怀美好,才会遇见美好;心里有爱,才会遇见爱。克林顿永葆青春的奥秘,就在于他的“天线”始终接收的是让他年轻的积极信息。其实,任何人都拥有这样一部“无线电台”。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很好地珍惜和利用它,要么年久失修不能使用,要么接收的是负能量的消极信息。

新教育人接受的都是正能量。新教育人永远年轻。

爱是一种能力,能够感受到他人给予的爱和生活的可爱之处,会爱他人爱生活爱工作。爱的能力与生活的幸福程度成正比。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无不洋溢着爱的温馨;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无不蓄满爱的温暖;幸福的教育人都是相似的,无论年长还是年轻,每人都是爱的源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好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新教育。一个对生命缺乏爱感的人,去搞新教育,那是自欺欺人的敷衍应付。课堂又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同意那些把新教育和课改作为负担的学校自行退出。我相信,会有更多尺码相同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我坚信,在无数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下,滑县教育一定会早日走向明亮那方!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座右铭:

我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热爱这个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