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黄河永远造福中华心得体会范本 黄河的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19:55:41 页码:7
黄河永远造福中华心得体会范本 黄河的心得体会(三篇)
2022-12-28 19:55:41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黄河永远造福中华心得体会范本一

因永靖境内黄河之上的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而得名“黄河二峡”。

黄河从积石峡奔涌而出,进入炳灵峡。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所处的小积石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飞霞流火般的丹霞地貌,形成了雄奇壮美的炳灵石林,如同一座天然雕塑馆。

走出炳灵峡,就会看到炳灵湖。炳灵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人造湖之一,兼有江南的秀丽和高原的雄浑之感,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同时,这里也是国家皮划艇队和甘肃省体工二大队的水上训练基地。

湖区北岸的白塔寺,是久负盛名的佛门圣地。具浓郁藏文化神韵的白塔,耸立在碧水蓝天的环抱中,风姿绰约,引人注日。沿洮河而上约5公里处的吧咪山是避暑、旅游的理想之地。这里有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吧咪山金花仙姑神庙和有关金花姑娘的美丽传说。相邻的松树岘上,傲然矗立着金花姑娘“烧火棍”化成的百尺青松,与曲径通幽、楼阁林立的抱龙山构成了又一处步移景换的旅游胜地。

过了洮河口.雄伟壮观的刘家峡大坝使出现在眼前。它由于有着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的傲人身份,大河高坝、高峡平湖的独特工业景观,以及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而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1995年5月,刘家峡水电站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

龙汇山无疑是黄河二峡风景区的又一亮点。四周群山相携,黄河洮水交汇,水电站大坝相依,炳灵湖碧波连天。游人至此,无不赞叹。待登上耸立于山峰之上的“黄河楼”,县城、刘家峡尽收眼底。

黄河三峡,不但有无限的风光,而且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三峡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遍布于黄河两岸;境内的汉唐古城名载史册;长城、烽火台、古渡口仍辉映着黄河浪涛。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舞,在西部高原独树一帜的民歌“花儿”,以及盛行的秧歌曲、贤孝等民间曲艺艺术,更是绽放在这片土地的·朵朵艺术奇葩,20xx年3月,这里被列为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在巾原农业文化、高原牧业文化,以及西域佛教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f,这里出现了多彩的文化形态,以及极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情。

对于黄河永远造福中华心得体会范本二

各位游客:我们面前的雕塑,叫"黄河母亲".在全国,以雕塑形式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数不少,论风格和艺术表现力,这一尊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作品由甘肃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得“优秀奖”。整个雕塑为花岗岩质地,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量达40作吨,由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4月30日制成。

作品用“母亲”和“婴儿”两个形象,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母亲卧在波涛之上,左腿微微弓起,面含微笑,神态慈祥。凝练的线条把母亲秀发的飘指、身材的曲美与波涛的起伏和谐地融为一体,勾画出黄河女神的风采。匍匐在母亲胸前的裸身男婴,天真烂漫,安然无忧,举首憨笑,顽皮可爱。整个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胸怀博大,她所养育的中华民族,生气勃勃,天天向上,幸福安乐。母亲身下的黄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纹和鱼纹,来源于甘肃彩陶的古老图案,既象征着黄河文化,也隐喻了甘肃历史文化的悠久。

雕塑前面还嵌着一块石碑,是1994年8月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所设,碑文是:“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

说起黄河,我想大家的感情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共唤黄河一声母亲,妈妈。陌生是因为很多朋友至今都没有见过黄河。更别说游黄河了。而在今天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变成现实,不仅可以看见我们的母亲黄河更可以在它的怀抱中徜徉游览。在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登长城非好汉,不游黄河心不甘”。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却道出了我们无数炎黄子孙对我们母亲河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无数的诗人和文学家都曾用最美的语言赞美我们的母亲,其中有一位说的很好,他说,黄河啊,千百年来哺育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因为黄河的颜色浸染到每个人的皮肤上,因为黄河的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灵魂中。所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别人都可以一眼看出我们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今天我们到黄河边上也可以和黄河比比,看看两种颜色是不是十分相像,连我们的一代伟人毛主席在转战华北的时候也曾说到,我们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更是把黄河和整个中华民族放在同一高度,同呼吸共命运,血脉相容。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自治区。最后在山东省的垦利县注入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到75.2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第二长河。但是在中国人的心中,它和长江一样长,和大海一样宽阔。水利专家为了使每个人都能更清楚的了解黄河。把黄河拦腰分成三段:从发源地到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是上游。黄河上游碧波荡漾,水是清的,让你很难想象它就是以后的黄河,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啊。从河口镇到我们河南郑州的桃花峪,黄河进入了中游,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黄土区域黄土高坡。它沟壑相见,绵延起伏,黄河在流经这里的时候因为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河水的颜色染成了琉璃黄,成为了一条浊河,泥河,沙河。尤其是在晋陕之间,黄河以300里的巨大落差,齐刷刷的切割着黄土高坡。大量的泥沙被它带了下来。真是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冠九州啊.从桃花峪再往后到垦利县的入海口,就是黄河的下游了。一下子进入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31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它一马平川,一望无垠,如此平坦的地势,黄河流到这里,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缓,大量的泥沙源源不断的沉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致使我们的河床以每年10公分的速度被抬高。长年积月就形成了世俗罕见的奇观-----悬河,地上河了。在我们的七朝古都开封,黄河的水位已经高出了开封十几米,在们的省会郑州,黄河的某些地段也已经高出郑州5—7米了。大量的泥沙随着黄河水注入渤海。真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啊。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黄河从黄土高原冲刷携带下来的泥沙有16.4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砌起来,堆成高,宽,厚各一米的土堤,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是地球到月球长度的三倍。如果按全中国13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到1.3吨,比我们吃的粮食还要多。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很多人不相信,非想到黄河水中试试看。上岸之后任你怎么拍打都会留下一层薄薄的泥沙。真是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沙啊。

那么这么多的泥沙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啊,每年都有12亿吨的泥沙注入渤海湾为山东省填海造陆了。所以山东省的陆地面积在逐渐增大,而水域面积却在不断缩小。于是,就有人担心,黄河不断的堆积泥沙向大海延伸,这样下去的话,中国会不会有一天和日本连起来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日本的旅游团队到达这里后都会有一项特别的仪式,那就是植树造林。除去这12亿吨,其他的四亿吨都沉积在了黄河下游的河床上,但正是这四亿吨的泥沙,却给黄河的治理带来了最大的难题。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千百年来我们的母亲在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的灾难。翻开中国的治黄史,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禹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黄长达20xx年。采用疏导法治理黄河,得到了百姓的推举成为首领。后来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正可谓,治黄者,得天下。后来自夏以后,无论是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治理黄河。但是终究因为治理技术的原因,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有文字记载的3020xx年里,黄河泛滥500多次,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特大改道9次。真可谓“三年两泛滥,两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尤其是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犯。下令扒开花园口大堤,引起洪水泛滥。虽然暂时延缓了日军的进犯速度。但是也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89万人丧生,1560万人流离失所。上百万亩良田变成了不毛之地。直到今天,仍然使得我们黄河下游的经济难以有大的发展。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那你们对黄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想,这个问题,河南人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们受益最大,也受害最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对黄河的感情可以说是既爱又恨。我们爱她,是因为千百年来它不仅供应着我们的人畜用水,还灌溉着上百万亩的良田。到了今天还发挥着另一个重要的作用,蓄水发电。但是也有人说我们恨母亲,因为每个几年母亲都要发怒,每次发怒之后生灵涂炭,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但是我要说的是,害才害了一小片,利却利了一条线;害才害了几十年,利却利了上千年。如果非要讲黄河的功和过的话,黄河的功要远远大于黄河的过。今天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中国八大古都占了1/2,馆藏文物130万件,约占全国的1/8,地下文物全国第一,这些不正是黄河留给我们的财富吗。黄河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早在150万年前就已经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哺育了8020xx年前的裴李冈文化,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使河南在长达21个朝代,3620xx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和最灿烂的文明成为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1938年,冼星海来到郑州黄河游览区。当时正是日本入侵中华时期,很多文人投笔从戎。冼星海也是其中之一,当他望着滔滔的黄河水,依然谱写了《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当时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而今天,我们靠着黄河这种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得我们的母亲在建国后安然度过了60年。1952年 ,毛主席来到郑州黄河游览区,站在黄河边上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重要指示。当时正是国家大兴水利的时期,在对待淮河的问题上,毛主席说根治淮河,对于长江,主席说治理长江。而对母亲,主席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52年之前没有一个人有办法办好,52年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办法彻底的办好。然而我们一直在努力。就在毛主席提出号召4年之后。我们敬爱的周一年中两次到达黄河边,带领我们抗洪抢险的官兵与黄河做赛跑,可见治理黄河已经迫在眉睫。于是1958年,我们在黄河上建立起了第一组工程----河南三门峡大坝。是苏联老大哥支援中国建造的168个工程中唯一一个水利工程。但苏联朋友不了解黄河,他们不知道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泥沙问题。所以50年之后,这个大坝的窟窿已经被泥沙积平,不能再使用了。在三门峡大坝后又相继建成了杨家峡,龙羊峡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在90年到20xx年20xx年的时间里,投资300多个亿。同德国,比利时,英国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利专家一起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石砖结构的大坝将使黄河的历史改写,将使黄河的自然灾害由60年一遇变成千年等一回。20xx年之内黄河下游的河床不再升高。但是否如此,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借用一句咱们中国的俗话,那就是黄河清,天下平。但要想让黄河变清,谈何容易啊。有专家说,我们全国人民每人都扛上几锹。要620xx年后,黄河才能改变。这620xx年,我们不能等待,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河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多爱自己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孩子回报母亲的却太少太少了。对于所有的炎黄子孙来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黄河,现在我们能对母亲尽的孝心就是保持水土,植树造林。这是我们对母亲尽的一点绵薄之力了。

可喜的是,到了今天黄河上有两大难已经被我们打破了。一是黄河之上架桥难。因为大桥建成后,会因泥沙不断淤积,河床不断升高。于是桥面就快要与河水齐平了。需要不断的建新桥来替代老桥。二是自古黄河难行船,千百年来黄河上都无法行船。我们生活在黄河边上的黄河儿女只能望河兴叹。我想我们大家什么大江大河都见过,什么样豪华的船都见过。可生活在黄河边上的黄河儿女,乘船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大梦想。今天我们乘船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是目前为止唯一可以在黄河上行驶的船只。这种船是专门为黄河量身打造的气垫船。气垫船,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底部是高压气囊。行驶的时候船身升高40---60公分悬空行驶,就解决了一般船只容易遇到河床底部的泥沙搁浅的问题。我们的气垫船从陆地码头出发、穿越黄河的中下游分界线---桃花峪。桃花峪这个地方虽然非常的普通。但在中国的版图上却是是用红笔来勾画的。它不仅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而且也是黄土高坡和华北大平原的分界线。一边是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坡,而另一眼望去则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穿越桃花峪,逆流而上最终到达公元前220xx年,刘邦和项羽以鸿沟为界,左为楚又为汉,就成了今天我们下象棋时的楚河汉界。而对于这件事情,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给出了评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途中,我们的气垫船会在河边停靠,您可以走下船去摸一摸黄河水,和我们的母亲河来一次亲密接触。也可以踩一踩黄河的牛皮地,体验一下我们黄河牌席梦思。更可以再岸边将你的思念之情毫无保留的在母亲面前释放。

对于黄河永远造福中华心得体会范本三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金城——兰州。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兰州作为西出阳关中的丝路之重镇,其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构成了兰州旅游的核心内容,而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正是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最长的室外滨河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他分布在黄河南北两岸、市区的西部也在南北两山之间,是兰州的名片和窗口,同时也被称为“兰州的小外滩”。

黄河风情线是有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反差之美的绿色长廊,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花草树木都发芽了柳絮飘香,一切都像刚苏醒的样子可爱极了;夏天的时候这里又是人们乘凉观景的好地方;金秋时节这里有果实累累,落叶纷飞;冬天呀这里就更美了!两边的松柏树跟战士一样穿着绿色的军装挺立着,那场面相当壮观!

黄河风情线呢,可谓是我们金城兰州最出彩发旅游线路之一了。大家都知道,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几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兰州得天独厚,被黄河穿城而过,所以这里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独特与惊喜。我们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我就先用这段时间给大家解开一点迷吧!

风情线也是兰州的咽喉,东西通车,南北通桥,为此也是交通长廊,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跨在黄河上,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到20xx年6月,就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了。在很早很早以前,每年冬天,黄河上都会结一层厚厚的冰,河对岸的许多东西都由马车通过“冰桥”驮运到河的另一边,但冰桥毕竟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消融,当然这种景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并不是应为大型的桥梁替代了它,而是现在的黄河冬天不会结冰,后来人们有发明了一种新的漂渡工具——羊皮筏子,顾名思义是用羊皮做的,但这些羊皮必须小心并且不留任何刀口的从羊的身上剥下来,然后固定在木制的框架之下,形成筏子。如果我们的风情线游览完了以后,时间允许的话大家不妨去体验一下坐羊皮筏子的刺激感……

再后来啊,就是1372年了,卫国公冯胜将24只大船用铁链排成排并用四根柱子固定,然后在船上铺上木板,就是所谓的“浮桥”。直到1385年杨廉命人将浮桥移到现在中山桥的位置,然而随交往的日益频繁与发展,固定的桥梁的修建也应用而生,当然,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桥建于公元1920xx年,它是由彭英甲提议,征得甘肃总督府升允的同意,德国喀佑斯承建,美国的满宝本、德国的德罗负责具体施工,天津刘永起负责功底操作,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建起了黄河上第一座永久性的铁桥——“天下黄河第一桥”,1920xx年由于战火导致中山桥中断了11个昼夜,1942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天下黄河第一桥”改名为“中山桥”,1954年由4墩5孔梯形变为弧形、桥面由木板改成钢筋铁皮,20xx年将公路桥改为步行桥。

接下来呢就是滨河路中断、黄河南岸、小西湖北侧,呈现在各位眼前的是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黄河母亲”,她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是何鄂女士设计创作的,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雕塑而成的,整个雕塑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孩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母亲象征着哺育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黄河;孩子象征华夏子孙;基座象征着甘肃悠久的历史及彩陶文化。那么大家都来

说说看,母亲怀中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呵呵~其实各位说的都有道理!如果说他是男孩,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果说她是女孩吧,又显得我们华夏儿女娇柔可欺,所以何鄂女士专门将孩子设计成爬着的,这也正是这尊雕塑的设计精华所在。

当然,一路上大家还会看到很多雕塑,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很有文化色彩的雕塑,我们风情线又被称为雕塑长廊。同时,风情线也是园林长廊,因为有很多的公元可以供人们游玩,如:老年人晨练的最佳场所体育公园;每当傍晚的时候,很多情侣们手挽手肩并肩漫步在我们的寓言故事园、水上公园等感受着属于他们的浪漫;尽管中午相对来说是比较炎热的,但是在我们的水车博览园里仍人有很多的观光者…… 风情线有这么多别称,但是最名副其实的是文化长廊,众所周知道教是我们中国的本土教,而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白云观”正是甘肃省道教协会所在地,同时这里也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九大区管之一的省图、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刊杂志——读者编辑部、敦煌研究院等,这些都是兰州历史文化的见证。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说明:兰州好!景物胜当年,昔日无风三尺土,而今万里碧晴天,爽气沁心田;兰州好!好景在滨河,万里笼阴遮天路,长天涟水剪鳞波,两两踏青歌!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到达目的地,就先给大家讲到这,到达景点再给大家细讲,大家也可自己亲临境地的细细品味兰州独有的风韵!

好,大家准备一下,检查一下自己随身的贵重物品,我们就准备下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