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心得体会范本 怀念叶圣陶的文章(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13:24:43 页码:7
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心得体会范本 怀念叶圣陶的文章(四篇)
2022-12-28 13:24:43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心得体会范本一

用《游子吟》导入。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无限牵挂。一位身患重病,即将离世之前,对儿子的疼爱和牵挂,这份牵挂渗透着苦与痛,读之让人不禁落泪。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

2.体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3.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深切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感恩情怀。

二、基础知识

1、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__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__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2、字词

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翻来覆去絮絮叨叨

侍弄憔悴诀别絮絮叨叨喜出望外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

明确: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身患绝症儿子瘫痪

深受苦楚的母亲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没有大声呼喊,“我可活什么劲儿”?

自己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人!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面对“我”的暴怒悲观,母亲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品味“偷偷”“悄悄”)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母爱是理解

b.“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品味“扑”“抓”“忍”)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母爱是执着,是坚强,是生死相依……

c.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动作、语言描写母爱是细心的呵护

d.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母爱是商量,是理解。

e.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聚焦“笑”,“敏感”透过这几个字,你看出了什么?)

母爱是细心,是宽容

五、深度思考,深化主题

1、作者多次在文中也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明确: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2、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

悔恨悲痛怀念

3、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主旨概括: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六、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俩在一块,一定会好好儿活。

七、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是啊!母爱多么伟大!妈妈每天忙这忙那,还不都是为了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耐烦地嫌她唠叨。现在我们明白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小时候,妈妈把好的都留给我们,长大后,我们应该体谅、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妈妈,在明年春暖花开、五彩缤纷、绿草如茵的五月,我一定送您一束最美丽、最鲜艳的花!

描写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心得体会范本二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

2、自学课文中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检查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瘫痪 仿膳 豌豆 诀别

(2)用诀口头组词

(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2、通读课文

3、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叫?

1、读课文,用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

2、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3、分四人小组说一说。

4、全班交流反馈。

5、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1、作者运用一件件小事反复涌现,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是怎么体会道的?

2、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

3、谁能把刚才你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读。

1、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回忆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3、学了这篇课文,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

4、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描写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心得体会范本三

怀念青春

作者:五岳丈人

想知道生命的高贵是基于什么

浪漫的书章,被青春的梦想点了然

曲歌一首诗,是生命的绝唱

岁月呵!你能告诉我一些什么

多少事情,有时候想起来又有时候忘记

继续奔跑的,感觉不到累的梦

青春了每一个人生飘扬的旅程

理想着情怀地热烈渴望

要写一些赞美青春的诗句给人间

坚持生命最初的纯真情感

寻找一个无有喧哗的美丽地方

跃然于浓香的书卷里,与古人交谈

怎么能形容得了体内意蕴的美呀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静悄悄的流韵生活

青春,是青春呵!怎么能不怀念你流情的笑乐

愿我这首是的歌谣,可以祝福的了你雅妙

描写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心得体会范本四

一、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学生研读为主,尝试探究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通过观看幻灯片,来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

七、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这篇课文,再一次感受催人类下的母爱(板书课题)。

[意图:以情激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投入。]

二、布置自学。

1、自由读课文。

2、根据新闻记者提示,边读边在书法上标标画画。

三、交流汇报(以阅读提示为纲)。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犯病,竟成永诀。)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可通过以下语句,边读边悟。)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母亲虽然自己身患重病,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觉,却默默地承受着我的粗暴无理。)

(2)'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没有心思再养花。)

(3)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虽朴素,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

(4)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是要把萧瑟的秋天挡在窗外,要把我心中的寂寞、消沉逐渐出窗外吧。)

(5)当听说我愿意去北海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能够带孩子出去走走,母亲竟是如此兴奋!她希望我能开心、快乐。)

(6)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春蚕到死丝方尽,母亲临终时仍挂念着孩子。)

3、体会作者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引导学生注意前面语句中的重点词语,那是作者细心观察体会到的,也是令他记忆犹新形象;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妹妹的陪伴下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这些菊花,也许正是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切嘱托,咱娘儿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4、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然后再交流。)

四、延伸拓展。

这篇课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因为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感情。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母爱的作品、故事?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了吗?请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或是抄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

▲教学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第十课《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板书

秋天的怀念

我 母亲

暴怒 安慰

思念 去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