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 总结基层经验(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19:18:31 页码:13
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 总结基层经验(9篇)
2022-12-26 19:18:31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按照济宁市卫生局、任城区卫生局统一安排部署,我院于20--年3月份开始启动“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促使广大医务者改进工作作风,与农村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

开展这项活动以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和考核通报制,要求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在医疗帮扶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做到“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选派35组共70名优秀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深入任城区二十里铺镇35个行政村。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所包村的乡村医生组成保健医生团队,深入农村,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书,免费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参加选派的医务人员每月拿出不少于三天的时间走村入户,每次不少于4个小时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送知识、送技术、送设备、送温暖、促健康,并与长期患病的家庭建立“一对一”长期帮扶关系,把自身所学、所会、所能送到田间地头,送给基层群众,服务百姓健康,做到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无障碍。

医院为下乡医务人员配备四辆崭新的电瓶车、出诊箱、听诊器、血压计、常用基本药物等,同时,安排了交通、误餐等劳务补助。成立了医院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标准,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考核,每月对该活动进行一次督导考核并通报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劳务补助。对履行职责不认真、落实责任不到位、影响全院工作大局的小组成员,将实行“一票否决”并在全院进行通报,坚决取消该成员当年的所有评先树优资格。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成员,将进行表彰奖励。

领导小组每天派人员对活动情况进行巡查督导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这项活动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保健意识,拉近了群众距离,改善了医患关系;为每一户农民家庭配备保健医生,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基层,与农村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农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保健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同时,要求入户医生认真负责工作,要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服务理念,改善保健医生的服务方式,利用规范的诊疗活动和耐心的服务态度提高居民信任度,促进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持续开展。

据了解,截止到20--年12月底,累计保健医生共入户走访13867户,签订服务协议书7246户(共7734户,488户长期在外打工),签约率达到100%,义诊1604人次,发现和随访高血压456人次、糖尿病306人次、冠心病96人次、肿瘤54人次、精神病8人次,巡诊0-6岁儿童186人次、孕产妇40人次,发现其他疾病78人次。健康教育指导1127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40种7.5万余份,发放控盐勺和控油壶5000余套。对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全覆盖,签约率达到60%以上;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知晓率达到60%。

计划到20--年底,二十里铺镇35个村所有村落实保健医生签约,对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全覆盖,签约率达到100%以上;居民对此活动知晓率达到90%以上;老百姓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在社会治理研究领域中,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在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顺应了社会治理的现实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从现状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也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整和变革,如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或经商;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被征收;农村和城镇的生产经营形式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较大改变。因此,基层社会的现实情况迫切需求社会治理创新体制和机制来解决纠纷。

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问题已现端倪:基层社会阶层的细化带来利益和文化冲突的加剧;基层社会流动性增加使得社会治理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外来文化冲击使得基层社会价值出现真空和失范的情形。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治理的难题在基层社会不断积聚,如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矛盾、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不公正现象增强、社会自治程度不高、社会保障缺失等。若不及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难题,农村与农业生產的稳定与发展都将受到影响,进而必将危及基层社会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面对上述问题,必须意识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因而,分析和梳理现阶段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困境成为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制度体系以及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创新机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给农村、城镇带来了巨大变化,并逐步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多重挑战。因此,分析和研判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情况有助于明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要任务和实践路径。

(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产业形态和运行机制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基层社会治理在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公平、户籍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不足、收入差距增大、人口流动性大等具有时代性和制度性的问题。以收入差距为例,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水平低以及法律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医疗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从本质上看,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是法律运行和制度设计在城镇和乡村存在差异性。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社会阶层细化的现象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和阶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务工、居住在城镇,从而形成了农民工阶层。农民工阶层主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事非农业劳动。然而,他们多数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子女也很难享受城镇教育资源。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正视农民工阶层正在被细化的现实,进而满足这一阶层的利益诉求和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解决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和德治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中,由于大量农民离开农村集体进城务工或创业,乡村治理很难有效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的机制,并且农村和城镇都缺少加强自治、法治、德治一体化建设的阵地。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需要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满足人们参与行政决策和法律公共服务的需求

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希望自身的合法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得到行政机关提供更为公平的公共法律服务,如积极参与征地拆迁、村民选举等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事务和得到政府的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实现行政机关行政决策的程序化和法治化,并不断提升行政机关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能力。

(五)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认真对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在社会转型时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市场等重点领域的基层执法直接关系到人们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突发事件、网络诈骗、村霸恶霸、邻里纠纷、留守儿童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社会治理领域来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法治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由于基层工作分工细、事务繁琐、人员不足等问题,致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面临瓶颈问题。《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做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预防打击犯罪、依法规范社会秩序、依法维护社会问题。”

三、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信访不信法”现象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人们普遍存在相信上访而不相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访不信法”现象。由于人们权利意识觉醒并开始有意识地维护自身权益,但法律知识有限、法律途径时间长且成本高等因素导致人们往往选择成本低、效率高的信访途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移民安置、经济补偿等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和集体上访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难题。究其原因,为了保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采取了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来化解社会纠纷,致使人们相信权力大于法律、上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可以压过下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但仍然存在许多人认为单纯依靠法律无法解决纠纷,而信访可以解决正常法律途径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从顶层设计上规范基层依法行政、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以此扭转人们“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和现象。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不足

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专业的工作机构。一是现有的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机构设置无法满足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需要,致使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的无法全覆盖和效果打折扣,如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执法。尽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重点和终点在基层,但是在基层行政机关中专业从事法治工作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二是由于基层工作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等因素,致使从事法律工作的工作人员不愿长期留在基层工作,而是选择辞职或调离基层工作单位。三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不强,表现为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强,习惯依照惯例、传统方式和行政方法解决社会纠纷和矛盾。部分村居两委工作人员不习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各村居委员会虽然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但多数形同虚设,如仅仅有几名老同志,由于法律知识不足导致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并不完全,因而倾向于依靠经验和人情来化解法律问题,以至于出现许多矛盾纠纷无法在基层化解,形成集体上访、越级上访。”[1]

(三)基层群众自治的法治化程度较低

基层群众自治的终极目标是达到自我管理和服务,并且基层群众自治应当是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在现实运行中,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出现目标偏差和路径偏离。一是民主选举不规范问题。在换届选举中,贿选现象、政府干预、宗族派系主导等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的现象大量出现。二是村居两委职能问题。村居干部滥用權力、村居财务缺乏监督、集体财产被侵吞、权益分配讲关系等问题导致群众自治性组织内部矛盾增加。三是村居两委民主决策形式化。村居两委的民主决策机制替代成村居两委干部的内部会议和宗派势力的私下决定。在特定时期,乡镇政府干预村居两委的民主决策以实现特定目的,以至于出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的情况。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功能虚化。从法律规则和顶层设计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产权的权益归属者,但事实上村居两委基本代表其行使了基本权能。农村社会组织的缺乏致使参与人数少和没有规范化的制度保证。由上可知,基层群众自治的法治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不足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基层社会公共法律服务是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但是基层社会公共法律服务不足制约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一是对基层政府和群众自治性组织而言,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明确界定,并且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成本高、覆盖面窄。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的公共法律服务存在差异性,即城市的公共法律服务优于乡村的公共法律服务。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法律服务存在队伍缺失、水平低、服务差等现实问题。三是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性工作,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载体,但是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表现为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四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考核尚不完善,如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顾问等公共法律服务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需要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具体指标。

(五)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治安防控体系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解决好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问题,因为基层社会治安状况直接影响着城镇和乡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制度建设不完善、不规范。基层社会治安防控的综合协调制度、工作机制创新、合法性审查等规则体系尚不完善。二是大规模社会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由于人口流动性过大,基层行政机关难以监管社会流动性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如偷盗问题、赌博问题、黑恶势力问题。三是基层社会治安的大数据平台存在数据共享度不高、数据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为例,公安机关之间、公安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以及社会主体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存在数据不开放、不能整合利用和隐私保护不完善的法律问题。四是社会治安防控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缺少法律法规作为制度支撑,如“雪亮工程”建设仅为中央出台的文件而非法律法规规定。社会治安的信息化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社会治理信息化的推行存在法律支撑不足的问题。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理念落后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不出事的行为逻辑,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碎片化,即重视权力轻视规则、重视维稳轻视引导、重视管控轻视法治。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社会治理观念下,基层社会治理以地方稳定为第一要务,从而轻视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因此,不出事的行为逻辑将基层社会治理陷入非法治化的治理怪圈。基层社会治理理念落后体现为:一是价值导向上重视管控而轻视法治。基层社会治理应当体现出平等、公平和公正的法治精神和服务精神。二是社会治理主体上重视政府职能而轻视社会组织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下,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而非仅仅由党委政府完全负责。三是治理方法上重视行政方式而轻视法律方式。在传统思维的惯性作用下,基层社会治理习惯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而轻视运用法律法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方式。四是社会治理理念上重视应急治理而轻视制度化治理。在社会治理理念上,基层社会治理往往容易形成在纠纷产生后采取应急措施解决问题的理念,而非提前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化治理理念。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定位不准

尽管中央已经明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定位,但是基层社会治理仍然存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单一社会治理现状。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定位不准表现为:一是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党委和政府越位和缺位的现实问题。党委和政府负责提供基层社会的公共服务,而忽视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党委和政府往往容易忽视村居文化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事项,从而出现党委、政府缺位的问题。二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法治与自治的结合不够。村居两委的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从法律上看,村居两委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应当是指导、支持、帮助与协助,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村居两委与党支部之间的权责关系存在模糊的情况,容易形成党支部掌握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村居两委缺少民主化的程序机制,即村民和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容易被剥夺。三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缺少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多元参与机制。基层社会组织面临缺少法律法规支撑的制度困境;农村生产合作社、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等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数量和程度有限。此外,村居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和满意度也陷入尴尬境地。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为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市委从相关部门抽调16人组成四个基层党建调研组,深入9个县(市、区)、52个市直党委、66个基层党组织,组织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16个,座谈212人次,发放1100张调查问卷,对全市乡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及“两类”组织等不同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

佳木斯市现有9个县(市、区)委,67个市直党委,46个市直党组;有530个基层党委、523个党总支、7127个党支部。现有62个乡镇党委,908个村党组织;31个街道党(工)委,342个社区党组织;207个“两类”组织党组织;全市共有党员149015名。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两区两带一城”发展战略和“十项重点工程”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保障大局,紧扣发展,突出特色,强化服务,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科学发展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固本强基工程。

深入开展“争发展排头、当服务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通过在产业项目中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在工业三年再翻番中开展“为企业献良策、做贡献”和争创“生产标兵、技术能手”活动,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开展“争做带头致富标兵”、创建“场县共建、小城镇建设”示范单位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深入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组织中省市、县(市、区)直部门党组织与全市957个农村(含抚远县)基层党组织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积极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通过组织体系联建、组织活动联搞、党建资源联享、服务党员群众联办、城乡全面发展联促“五联”方式,巩固了村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拓宽了城乡交流渠道,促进了城乡各类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了机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xx年5月,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对全省开展“百局联百村”活动进行报道,专题选取我市“百部联百村”作为全省的活动典型进行采访报道,并在《国内动态》中刊发经验做法。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百局联百村”活动很好,既加强了农村基层党建资源,又让机关干部“接地气”。似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普遍鼓励机关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联创联建”。中组部部务委员、组织二局局长陈向群来我市调研“百部联百村”活动时,对活动的开展、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3、全面推行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为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有效解决农村“一事一议”难议成的问题,我们借鉴“四议两公开”做法,积极实践以村党组织、村代会、村委会为基本组织架构的农村新型民主管理办法,探索构建村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并监督、村委会落实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将领导、决策、监督、执行“四权”分离,建立了权责明晰、决策民主、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目前,全市96.3%的村结合村委会换届,推行了新型民主治村模式。

同时,在全市62个乡镇全面推行了以“广开渠道提建议、党委科学定决策、政府实施干实事、社会监督评优劣、组织考核问实效”为主要内容的“五环工作法”,加快了乡镇基层民主建设进程。我市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经验在全省组织部长座谈会上交流,并在《黑龙江日报》、《党的生活》杂志、省委组织部《组工信息》刊发。

4、发挥非公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双轮驱动”作用,努力实现“两类”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xx年,我们依托市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截至目前,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新建党组织172个,市社会组织党工委新建党组织33个,初步形成了市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专业部门和县(市、区)条块结合,合力推进的“两类”组织党建工作机制。

同时,我们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缺少懂党建人员的实际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实现再就业的愿望需求,开展了选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覆盖和非公企业健康发展。这一创新实践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李源潮等同志分别就此项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这一做法获得了“全国首届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奖”,《民企来了“党代表”,发展添了新活力》一文被推选为全国组织系统优秀组工信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栏目及有关报刊进行了专门采访和专题报道。

5、实施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工程,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三年攻坚战,共落实资金5947.8万元,新建和改扩建428个场所,使全市957个行政村(含抚远县)实现了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为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活动提供了场所保障。

不断加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资金685.8万元,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048个,实现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去年我们与市农委、佳木斯联通公司联合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了“专家进现场远程联万家---专家流动讲堂”活动,创新应用了3g无线网络平台,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农民家中现场答疑解惑,激发了广大农民学习热情。

实现了授课效果的最大化。截至目前,通过3g远程教育流动讲堂,完成了4名省级专家和25名市级专家的授课直播任务,并在全省率先对全市换届后新当选的村“两委”成员进行了全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省委组织部领导对我市“流动专家讲堂”给予了“3g讲堂,全国首创”的高度评价。

1、基层党务工作者隐忧较大,无人干事问题日益突显。行政机构改革后,全市只有3个市直党委保留1名副书记职数,县(市、区)直党委全部取消了副书记职数,党委工作归入直属机关党委;207个“两类”组织党组织中,仅有专职党务干部48人;230个城(郊)区社区党组织均没有专职党务干部,基层抓党务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受财力制约,基层党务干部工资普遍较低,社区党组织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全年平均工资9600元,低于全市xx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2元/年和社区协理员14400元/年的工资标准;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没能全部按时发放,资金缺口较大。全市党务干部平均年龄47.8岁,35岁以下的党务干部占34.5%,党务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断层严重,工作岗位不受重视,个人政治成长相对较慢,大部分党务干部一干就是20来年,“靠经验吃饭,凭党性工作”,多数年轻党务干部临时思想严重,缺少工作激情。

2、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正常工作缺乏足够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和“两类”组织党建经费主要从行政经费调剂,一事一请,金额不固定;城(郊)区社区没有党建经费;个别经济效益好、领导重视党建工作的国企,能在年初企业利润中列支党建活动经费,但随意性很大;9个县(市、区)中仅有富锦市和同江市以“培训经费”名义每年拨付党建专项经费40-50万元。全市908个行政村虽然村村有活动场所,但还有6.2%的村活动场所面积不达标,54.3%的村级活动场所因取暖问题冬季“半年闲”;

230个城(郊)区社区中只有6.5%的活动场所达标,还有37.4%的社区没有办公用房;“两类”组织基本没有活动场所。以桦川县创业乡西冯村为例,每年财政转移支付7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文书的工资补贴约3.5万元,妇代会主任、治保主任等人员的误工补贴约2.4万元,治安管理、卫生防疫、公共卫生、书刊订阅约1.2万元,维持日常办公已十分困难,更难提供党建工作经费,村活动场所因没有取暖费用冬季被迫“闲置”,组织活动只能在村干部家或租借村里个人服务大厅进行。

特别是合乡并村以来,几个自然村“合并”的行政村,因各村债务、土地面积不同,各村相距又比较远,村民和党员相互来往不多,了解较少,村屯合并,实际上是明合暗不合,各村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村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发展党员难、干部选举难等问题较突出,一时不易解决。国家拨付给这些行政村的转移支付一般每年7-9万元,一村使用尚且不足,各村分摊使用,更是“捉襟见肘”、“雪上加霜”。

3、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削弱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调研中,85%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村级组织帮助和支持农民生产生活不够。目前,全市60.46%的村是负债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五保户、贫困户帮扶等工作无力办、无钱办,导致村党组织作用难以发挥。如汤原县太平川乡太安村,由于多年来村里修路、建校舍、环境卫生整治、发展奶牛、种植烤烟、秋整地等欠款50多万元,村集体又没有经济收入,村“两委”在举步维艰中勉强生存。

目前,全市还有24个村党组织未能完成换届选举,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和发展党员难的现状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截止xx年底,全市建制村党员23915名,其中60岁以上的占26.7%,初中以下学历的占69.7%。全市社区党员11237名,其中60岁以上的占52.9%,初中以下学历的占31.8%。xx年,全市有近百个行政村没有发展党员,有的村即使发展了年轻党员,大都外出打工创业,留在村里的甚少。党员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部分群众对党组织缺乏了解,认同感不强。

4、党建活动载体类型较多,基层党员干部不能完全适从。近年来,中央、省、市、县、乡各级党建载体多达十几种,而且还存在旧的尚未抓好、新的已安排部署,基层的党务干部多为兼职,抓实抓好党建载体建设抽不出精力、疲于应付、难以适从,致使不少党建活动与群众需求脱节,产生“水土不服”现象,达不到预期效果。

通过深入调研和认真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重视不够,客观约束不力,导致基层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位置。一是形不成合力。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轻党建、重业务轻党务、“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全党抓经济已是普遍共识,经济工作与党的建设“两手硬”,在一些地方只是说在嘴上,没落到实处,全党抓党建格局尚未形成,组织部门在抓党建工作上处于“孤军奋战”状态。二是纳不上日程。

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委主要领导对基层党建重视不够,缺少抓基层、打基础的意识,对基层党建研究少、指导少、督查少。一些基层党务干部直言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基层党建工作“被虚位”、“被弱化”的处境。

三是兑不了奖惩。现有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缺乏刚性要求和严格的考核,管党责任制执行不到位。从实际工作上看,凡是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实绩考核体系的,其基层党建工作就好。由于党建工作没有科学的“gdp”,考核指挥棒“失灵”,触动不了领导的“神经”,奖优罚劣得不到体现,难以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管党责任制的积极性。

2、内生动力不足,外力推动不强,导致基层党组织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低。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后进基层党组织的差别,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机制。从调研情况看,党建工作抓得好的基层党组织,其他各项工作都先进;党建工作抓不好,其他各项工作都落后,这是一条规律。

创新载体落得不实,导致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活力。一是传统方法迷失。党建工作的许多优良传统和务实管用的制度没能很好地继承下来。实际执行越来越不好,其他如组织生活会、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必需的组织活动,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党内生活既不严肃、也不活跃,一些党员反映,现在是“上边会太多,下边会太少”,党组织不能把党员有效地“拢”起来,党员归属感不强。

一些领域的党员出现游离党组织之外的现象,基层党组织负有重要责任。二是基层负担过重。调研中,汤原县一位基层派出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介绍,xx年参加上级相关会议188个,大多要求上报贯彻落实情况和阶段性工作总结,连工作安排都顾不过来,更不要说经常性开展党组织活动了。上级单位安排的活动过多、一些党务干部的个人素质较低,致使基层单位忙于应付、载体“水土不服”,是影响基层党组织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是急于“标新立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需要创新,载体创新是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标志。一些部门为了创新而“创新”,致使一些很好的活动载体坚持不下去,“热闹一阵子”、“雨过地皮湿”,超不过三年就另搞一套,而且,出于这种思想创新出的载体,大多实效性不强,有的脱离实际,方案上写的与工作中做的“两层皮”,不能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反感,疲于应付,导致一些好的创新载体也很难落到实处、建立长效机制。

针对我市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并借鉴外地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全面落实“党要管党”要求。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解决当前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全面安排部署。调研结束后,市委召开了全市基层党建暨“百部联百村活动”推进会议,市级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书记王兆力同志作重要讲话,对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基层党建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并与各县(市、区)委签订xx年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状,将党建经费保障、活动场所建设、落实党务干部待遇、在“两类”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后进党组织转化提高、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党建活动等内容纳入责任状,与经济目标同考核、同奖惩,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2、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在调研中发现一个普遍性规律,即集体经济强的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相对较强,作用发挥明显。反之,则一弱多弱,问题凸显。全市36%的村有集体积累,绝大部分负债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调研中感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治本措施。

3、拓宽稳定的投入渠道,为基层党建工作和活动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要强化党建经费保障。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将机关、事业、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和活动经费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按照每年每名党员不低于50元的标准核定经费数额,其中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建经费由市、县(市、区)财政各承担30%,企业承担40%,经费直接拨付到县(市、区)委组织部,专款专用。市直各单位党建工作和活动经费也按党员人数,以每年不低于50元的标准列入市财政预算,由市委组织部监督执行。

4、激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一是改进党组织设置方式。深入推进“融入型”党组织建设,科学、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加大“两类”组织、产业链、专业协会、商会、重大项目、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的党组织组建力度。突出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活动,7月底前实现应建必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对新成立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采取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方式,同步开展党组织组建工作。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定党建工作联络员、建立群团组织的方式开展党的工作。二是对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要持续抓。

5、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一是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工作队伍。针对我省机构编制改革后,基层党建工作部门撤并、人员缩减的实际,探索通过招录大学毕业生、增设公益性岗位、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等方式,充实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采取县级领导干部包保、成立驻村蹲点工作组、下派得力党员干部任“第一书记”等办法,年底前解决24个重点村党组织书记“难产”问题。

二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把基层党务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由市、县(市、区)分级分领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农村、社区、非公、机关单位一线党务干部素质能力;各级党组织积极创造进修学习、外出考察、参观交流的机会,让党务工作者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把他们培养成一支钻研党务、精通业务的骨干队伍。

三是兑现激励保障措施。按照社区工作者工资和生活补贴不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的要求,将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资收入由每月800元调整到不低于1200元,增长部分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按照个人40%,市、区两级财政各匹配30%的比例,落实社区党务工作者“两险一金”,条件成熟的地方,力争实现“三险一金”、“五险一金”,解除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推进农村基层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机制的落实。

要保证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工资待遇,及时兑现离任村党组织书记待遇,3年内分期分批解决其他离职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制定《城区社区“星级评定”绩效管理办法》,由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星级社区工作人员增补工资,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坚持开展从优秀农村、社区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工作,对机关、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加大组织推荐力度,搭建其成长进步的平台。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根据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就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现状

我县有基层党(工)委xx个,其中:部门党委xx个,镇党委xx个,“两新”组织党工委x个,村级党组织xxx个,社区xx个。全县共有党总支xx个,党支部xxx个,党员xxxxx人,其中农村党员xxxx人,社区党员xxx人,女党员xxxx人,占总数的xx.x%,xx岁以上党员占xx.x%,中专以下学历达xx%。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坚持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总体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素质,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坚持干部日常教育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县域教育资源和区外培训相结合,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注重实效的干部培训格局,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了服务观念。注重党员干部廉政建设,以县委党校为主要办学基地,发挥渭华起义旧址和华山监狱作用,建立了华县干部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有效提升了干部廉政水平。提升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通过建立苏州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山东潍坊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有针对性的组织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和镇、村组干部到江苏、山东潍坊接受解放思想、发展经济、农业产业化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开拓了党员干部视野,增强了致富带富能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打破党员终身制,推行了党员定期量化考核登记工作,将不合格党员清理出了党组织,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杜绝了违规发展和不按程序发展党员现象,有效地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纯洁了党员队伍。

(二)打基础,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方式有了新举措。一是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了村级事务的决策程序,理顺了两委关系,推进了基层民主。二是激发党员干部的服务活力,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生活补贴,还推行了“一定一考六挂靠”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村干部待遇。对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定期进行体检,逢年过节还对其进行慰问,让村干部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有力地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巩固服务群众的组织基础,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累计投入xxxx多万元强化了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使我县村级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夯实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基础。

(三)重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有了新转变。一是大力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建立了领导包联、部门包村、干部帮扶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并要求县、镇、村三级组织根据分类建档情况对各级工作任务进行倒排,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升级晋档的目标、任务、对象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的开展。二是注重示范带动作用,适时对我县法院原刑事审判庭庭长王兴民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发掘,对王兴民先进事迹通过巡回报告、制作宣传片等方式进行宣传片,丰富了我县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使之成为我县乃至全市党员干部中的一面旗帜。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双联双争”主题党建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已累计为所帮扶村争取资金xxxx多万元,硬化巷道路及生产路xxxxx多米,打井xxx多口,有效改变了村子的贫困面貌,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抓机制,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效能有了新突破。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长效机制,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为全县xx余名县级党员每人确定了一个镇,一个村作为党建联系点,推行“xxx”工作制度,统一配发了《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工作日志》,还确定了基层工作联络员。县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对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年进行一次交流汇报,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活力;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基层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述职制度,明确了党建述职的内容、形式,夯实了镇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在镇党委书记党建专项述职的基础上,还将此项工作延伸到部门党委和村组,真正做到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党建、评党建、比党建。强化督促考核,建立了“xxxxx”的党建工作督促检查机制,每年年初县委组织部与各镇、各部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并针对所分解的任务进行督查,还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党建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党委予以重奖,对排名靠后的通报批评,并将党建目标任务考核纳入年终责任制考核之中,促使党委书记都能切实履行职责,积极抓党建并抓出了成效。

(五)重实效,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有了新成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服务效能,有效推动的我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群众致富的步伐加快了,xx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x.x万元和xxxx元,增长xx%和xx.x%,首次突破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突破xxx亿元关口,达到xxx亿元,增长xx.x%;招商引资获得重大突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xx亿元;环境卫生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村容村貌整洁了,街道更加干净了;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村民知晓率极大提高,违法犯罪活动明显下降,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了;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村级全覆盖,一大批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室投入使用,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医疗条件得到改善,药品“三统一”工作全面推行,医护人员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公立医院改革连续三年走在全市前列,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进一步缓解。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县通过强素质、打基础、重创新、抓机制、重实效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服务效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制约了他们带领群众致富、解决发展难题的能力;流动党员日益增多,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无人办事”现象;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标准不高,影响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群众中的满意度。

(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制约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部分镇村党员干部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领导能力不足;遗留问题多,束缚了村干部的手脚,甚至导致进行群体上访,使党组织工作陷入瘫痪;在村干部换届选举时派性严重,影响村干部的正常选用,同时村干部留任时间短,服务效能很难显现;集体经济薄弱,经费投入又不足,党组织无法有效开展活动。

(三)党建工作服务性虚化导致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弱化。人员保障不足,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办公设施配备不完善,综合服务承载能力偏弱;学习内容及制度还需改进,无法满足当代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党内帮扶多停留在“输血”层面,未能实现“造血”;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造成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群众诉求渠道单一,导致因征地拆迁、耕地流转管理等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影响和谐稳定。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制度不健全导致创建动力不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标准不明确,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不健全;窗口单位评价制度不完善,针对窗口服务单位的作风和效能建设评价、评选先进以及年度考核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提拨任用、绩效工资、评先树优挂钩的硬性制度不健全,导致提升服务水平的效果不明显。

(五)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不足制约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许多服务活动无法主动开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影响了服务效能;村干部工资待遇低,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又不健全,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岗位的吸引力;少数村党支部没有活动阵地,无法进行正常办公,党建活动和党内民主生活也无法开展,严重影响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

三、新形势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面临的机遇及主要任务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一大创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能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党作好前期探索。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为我们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首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对新时期基层党组织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做出了新定位,这为我们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不竭动力。其次,政府职能由以前的行政命令方式向服务型转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得到深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断转变,行政效率也不断提高,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转变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就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活动载体,有利于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发展。

党的十八大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服务型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将面临新的历史任务:

乡镇(街道)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党员管理更加规范,较好的发挥模范作用。二是巩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活动阵地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制度。三是丰富党建活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确保基层组织生活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党员管理措施。

村(社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任务:一是服务队伍好,有效推进党建工作和各项事务;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二是服务机制好,村务决策民主制度、监督评议等制度健全;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机制有效建立,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服务保障好,党建工作经费来源广泛、保障有力;活动场所健全,综合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服务成效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四、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将服务理念贯穿到始终,坚持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基本要求,通过夯实基础、健全长效机制、激发内在动力来有力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发展。

(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切实优化服务水平。一是建强党支部班子,对于软弱涣散的支部采取“撤、换、育、派”等方式,不断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班子建设,加强对新任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提高其发展经济能力与工作能力;把农村青年致富能人选配到村级干部队伍中,解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二是强化党员队伍,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解决人心散乱的问题;通过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解决党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三是强化制度管理,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定期量化考核等基本制度,切实落实村务公开和村务管理等制度,保障村级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开展。

(二)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各基层党组织要加大基层党建活动经费等方面投入力度,多种途径协调资金,确保支部正常开展工作,有效发挥服务职能;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全面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活动方式,做到支部活动小型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用活动来凝聚基层党员,用活动来团结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提升基层党员的服务人民的情怀;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在制度建设、工作开展、学习培训、经费公开、考核机制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和群众的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以健全考核制度为动力,激发服务活力。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让广大群众评价基层党组织服务成效,要针对联系服务的内容、效果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建立民意调查制度,将群众满意度测评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了解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情况的满意度;建立窗口单位即时评价系统,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提升服务水平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即时评价器”实行“一事一评”,评价结果直接传送至服务器端进行梳理汇总,评价结果作为窗口单位年度考核、评选先进、作风和效能建设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群众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定期开展向群众汇报、听群众意见、请群众评议活动,组织基层群众就劳动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监督政府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

(四)以拓展基层党组织网络为基础,拓宽服务广度。继续深化“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努力建立条块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使之真正成为“民情沟通之网、为民服务之网、平安建设之网”。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开展走访调查、民情沟通、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等活动,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努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梳理反映群众意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意调查排摸机制、民意快速反应机制、民意定期研判机制和利民惠民服务机制,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敏感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积极疏导,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

(五)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强化服务功能。一是夯实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建立健全书记述职和激励保障制度,各级党组织书记坚持当好“第一责任人”,带头深入一线积极解决生产问题、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层层抓服务的良好局面。二是扎实执行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承诺机制,并将结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及党员个人奖励、提拔考评之中,激发“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动力。三是探索建立分类定级工作机制,坚持把服务效能作为党组织分类定级的第一标准,以评级带动创优,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晋位升级。四是建立和完善各项服务办理制度,实行统一受理、统一督办的“一站式服务”,缩短办理流程,让服务向高效化方向发展,强化服务功能。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转变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的威信和号召力,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根据《关于印发**乡科学发展大调研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对**乡党建工作进行调研,一是调研**乡党建的基本情况。二是部分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主要了解**乡的党员基本情况和**乡党组织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与建议,为社区更好发展准备第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抓基层党建工作主业意识。

一要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传达。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作用,担负起更加繁重的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任务。

二要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加强党员活动场地、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阵地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加强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待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以提高党员致富带富的成就感。

三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村支部两委交叉任职”等办法,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分子选拔出来,树立正确的选人导向;要以德才为本,用人所长,人尽其才,职责分明,科学调配,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

(二)建立村委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专题述职制度。

建议乡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汇报交流会,听取村委党组织书记汇报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强化村委党组织抓基层党建的责任意识。同时,根据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和联系村委工作,向党委会汇报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三)始终坚持围绕科学发展来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

要统筹乡村领导班子的配备、培养和使用,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强化干部培训和锻炼,着力优化结构,盘活干部资源,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梯次队伍。

(一)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城乡组织共建。

选择党建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党员较多、条件成熟的村委组建党委,并试行党代表常任制。积极探索创新党的组织设置模式,不断加大联建共建力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组织体系。

一是立足现有组织抓调整。着重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现有党组织设置调整。

二是打破区域限制抓组建。积极探索推进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的方式,发挥社区、企业党组织带动效应,促进城乡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三是紧扣产业特色抓组建。根据目前形成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特色,依托产业化、两新组织、行业协会、重大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体,在产业链上建立合作社、协会党支部,提高农村党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城乡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二)为适应城乡组织构成的多样化趋势,应加大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力度。

坚持单独组建优先,对确不具备独立处理党组织条件的,采取联合组建、村企联建等多种方式建立党组织;必须在现有按单位、地域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模式;加大联建共建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系,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城乡全面覆盖。

(一)在组织活动上坚持转变方式、注重实效,突出多样性。

对传统的制度进行创新,体现“三为主”的原则,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一是以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为主,发挥电化教育的优势,不断探索网上教育的新途径,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类指导的原则,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多彩的党性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先进性搭建平台。

(二)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

开展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分散、集中、业余时间搞小型活动等,注重与推动“两新”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科学决策,塑造先进文化和开展公益活动相结合,让党组织活动得到业主支持,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紧密结合“两新”组织实际,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和“三带头”(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爱岗敬业,带头服务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

党员干部要联系“两新”组织,经常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协助和帮助解决“两新”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党委要帮助“两新”组织党组织搞好活动阵地建设,协调“两新”组织为业主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活动场所,多渠道筹措“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鼓励“两新”组织对党组织开展活动给予资助,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

(一)抓好“三个三”,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

1、分类指导,在培训中做到“三个相适应”。

一是培训目标设定与不同类型党员相适应,根据不同类型党员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二是培训内容涉设计与不同类型党员相适应。对不同类型的党员规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三是培训形式安排与不同的党员相适应。结合培训对象实际选择培训形式,除课堂讲授外,积极采取观看电教片、外出参观学习、请先进人物作报告、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2、以培训优秀党员为目标,在培训中做到“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强化政治理论、革命传统、形势政策教育,使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注重领导能力培养。适应不同的职责要求,增强党员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相应的素质。三是注重廉政勤政教育。通过学习有关文件,树立先进典型,剖析反面案例,强化廉政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的自觉性。

3、加强组织领导。在培训中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责任到位。建立党员培训层级负责制。二是管理到位。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对党员参加培训情况造册登记,严格考勤、考核等制度,加强党员日常培训的管理。三是督查到位。每年由组织部门牵头进行检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促进党员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机制。

通过互帮互助、党员互助会、走访慰问、定期发放补贴等措施,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努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共同发展,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完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较差的村的扶持力度,探索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二是完善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促进科学发展的考评办法。三是完善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不断加大党内关怀力度,积极开展经常性党内走访慰问和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党员和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此外,特别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在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一)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大力选拔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愿意为群众服务、群众威信高的经济能人担任“村官”,积极探索并形式富有特色的“能人治村”模式。一改以往长期只选“老实人”、“本分人”当村支书的传统做法,探索选拔和推荐有党性、有公心、有能力、有魄力的“四有”新型“村官”,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动农村阶级社会发展。

(二)优化党建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大力推进城乡间、区域间基层党建工作的对接与融合,使城乡党建资源由条块分割转向区域整合,由村间使用转向开放共享:一是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继续推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程,积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积极研究培养引进紧缺实用性人才的政策措施,争创人才工作新优势。二是优化配备财力资源。健全完善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财政投入的重点向农村、两新组织等领域倾斜,加大党费使用向农村、基层组织等领域的力度。三是优化配置物力资源。建立健全党建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基层党建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开放共享。

(一)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机制、落实措施,努力在管住、管好、管活上下功夫;通过凝聚流动党员、发现新党员,最终达到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壮大党组织的目的;必须加强各领域党组织之间的协作配合,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密切党组织与党员沟通联系,全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在结对共建中采取积极措施,使帮扶工作取得真正的实效。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措施。党组织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结对共建工作的领导,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共建方案,定期研究和解决结对共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抓好落实。要将结对共建活动列入本单位党的建设年度目标,以保证结对共建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是精心组织,广泛发动。要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结对共建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结对共建活动。要把结对共建活动作为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常规性项目,有机结合,统筹安排。要加强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共建注入活力。要注意总结本单位共建经验,学习外地经验,不断提高共建水平。要做好共建活动台帐与资料的记录、收集和整理,及时向上级报送共建工作情况。

三是健全机制,加强考核。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共建的机制,明确共建的责任,提升共建水平。把机关党组织参加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年度考核内容,以提高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度,促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良性互动。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共有基层党委 个,党工委 个,党总支 个,党支部 个, 其中村党支部 个,社区党支部 个。党员 名,其中在职党员 名,离退休党员 名,流动党员 名,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 名。近几年,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xx大精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主要做法及经验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各级党组织能够围绕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较好地推进了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以 三级联创 结二联五 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及时充实调整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夯实队伍抓党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 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 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 一把手 。 年,全面完成村(社区) 两委 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村(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社区) 两委 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承诺和联系群众、村(社区)务党务公开、村(社区)民自治章程和村(社区)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依托载体强基础,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开展承诺,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帮扶承诺、上岗承诺、创建承诺等,务求实效。推行 一线工作法 ,确保工作落实。

激发活力促保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开展。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社区)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村(社区)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削弱, 无人办事 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农村党员年龄老知识老作用弱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农村党员缺乏活力、凝聚力、战斗力。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 折扣 ;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村(社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村(社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村(社区)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同时村(社区)党员的老化现象、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党支部找不到培养 苗子 ,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二是村(社区)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少,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 三会一课 制度;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

三是村(社区)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虽然现在村(社区)支书、村(社区)主任的待遇超过了元,但比起在外经商、打工的来还是偏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社区)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

四是村(社区)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社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儿童,在这 空巢 现象笼罩下的村(社区),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

五是一些村(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宗旨意识淡薄,创业精神差。谈起经济工作和中心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的建设无话可说,谈也谈不到点子上。有的党员宗旨意识逐渐淡化,思想素质逐渐退化,认为发挥党员作用政治上得不到好处,经济上得不到利益,有时还会吃亏,因此,不愿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从全局高度谋划本职工作、用突破创新的方法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现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将个人工作情况和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力、政治鉴别力和政策水平,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一年来,我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开展全市机关作风综合整治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树立了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干部良好形象。 在廉政建设方面,能够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提出的“8个严禁”、“52个不准”来求自己,深入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坚持日常学习,使自身在思想上、理论上有了新的提高,努力做到政治理论、党性修养、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实践经验、领导艺术等方面的与时俱进。在抓好个人学习同时,还注重抓好全局领导干部的每周一、三、五的日常集体学习。通过加强学习,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基础,提升个人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筑牢反腐拒变防线,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切实将个人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做好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来,我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各项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职能,狠抓各项责任目标落实,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加强基础工作,打造务实高效的机关新形象

20xx年,本着服务全局、建设务实高效机关的宗旨,认真开展各项本职工作。

一是进一步做好了全局各项基础性工作。在文件撰写、信息报送、网络维护、值班签到、日常学习、信访接待、后勤服务等工作上,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力求准备高效地完成工作,为全局其他工作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另外,以此次全市机关作风综合整治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考勤制度》等制度和规则,形成了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的工作机制。

二是抓好国土资源宣传教育。为了切实做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日时机,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国土资源亮点工作及时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进行广泛宣传,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分别在国土资源报和天水日报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是认真指导各股室队所开展工作。我分管局办公室、执法监察大队、地矿股的工作,工作任务重,工作要求高,所以在日常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针对各部门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积极、正确地指导其开展工作,对工作中在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目前各部门工作比较积极,工作成绩显著。另外,严格要求分管的各股室干部职工,用培养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干部,用自己的经验认真指导干部开展工作,为全局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干部。

(二)突破难点问题,抓好全县国土资源监察工作

在今年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重点突出了两个结合:土地清理清查与土地执法巡查相结合,全面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有效的制止了全县违法报修乱建现象的发生,建立了正常良好的土地管理机制。

一是认真做好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20xx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共涉及我县72个图斑,27宗地,其中合法图斑61个,10宗地;违法图斑5个,3宗地;实地伪变化图斑5个,14宗地。在72个卫片图斑中,属违法行为的有5个图斑,3宗地,主要在南北滨河路、磐安工业园等地。我局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两个工作组逐宗进行了核查,结合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要求,已全部对违法用地报批到位,处理到位,于8月份顺利通过了省厅验收,现正等待西安督察局的验收。

二是土地清理清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甘谷县土地清理清查工作实施方案》,从元月14日开始,在县城区范围内扎实开展了土地清理清查工作。共清理出各类违法用地470户,占地总面积121372.35平方米(折合182.06亩),建筑面积51282.32平方米。其中:非法占地338户,面积70661.65平方米(折合105.99亩),建筑面积36105.82平方米;买卖土地132户,面积50710.7平方米(折合76.07亩),建筑面积15176.37平方米。在清理清查出的470户违法占地中,企业用地13宗,占地面积29253.75平方米(折合43.88亩),建筑面积3923.98平方米;个人住宅457宗,占地面积92118.6平方米(折合138.18亩),建筑面积47358.34平方米。清理清查办公室对清查出的违法占地情况进行了分类整理,及时造册登记汇总,为处理整改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县城区违法占地的调查摸底,处理意见待讨论研究后依法进行处理。

三是加大土地巡查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为了切实刹住抢修抢建、乱占滥用土地的歪风,结合全市土地违法专项治理和县上土地清理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土地巡查力度,在全面巡查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实行不间断巡查,严格土地执法,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采取严防死守、分片包干的方式,坚决制止土地违法行为,确保依法用地,合理用地。今年以来,依法制止各类违法用地23宗,占地面积5.24亩;共强制拆除违法建筑18宗,占地面积4.87亩,拆除建筑物面积686.34平方米,拆除围墙325.5米,其中在县电视台公开曝光7起。

(三)突出重点工作,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加大矿产资源管理力度,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加强对全县采矿企业和探矿权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查采矿权报批手续,依法公开出让采矿权,已足额完成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缴任务20万元,全面加强采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全面完成全县6宗探矿权和52宗采矿权的年检工作,年检率达到100%。

二是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针对今年极端性天气频繁的特点,甘谷县国土局高度重视,及早部署,本着“有灾治灾、无灾防灾”的原则,全面加强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为了扎实搞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完成了20xx年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分别以县政府和县政府办文件下发,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防治范围;成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抢险应急分队,印发了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认真落实“五项制度”,即汛期值班制、防治责任制、气象预警预报制、地灾巡查制和灾情速报制。在汛期值班制的落实上,坚持领导带班,局机关全体人员参与,分组24小时值班,要求保证通讯畅通和车辆及时到位。在防治责任制的落实上,对全县3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按照管辖范围,由6个基层国土所分片包干,对隐患点威胁群众及时下发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积极配合乡(镇)村工作人员,严密监测,认真防范。在气象预警预报制的落实上,对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县政府及防汛、气象部门转发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和天气预报,及时通知到辖区国土所和隐患点所在乡(镇)村,全力做好防范。在地灾巡查制的落实上,由局地矿股配合各国土所认真细致地对各隐患点进行巡查,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重点区域重点排查,确定专人,严防死守。在灾情速报制的落实上,按照省、市下发的灾情速报通知及报表要求,及时上报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小砂沟泥石流灾害治理项目。该项目为20xx年度我局向省国土资源厅争取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评审、招投标等工作,正在按照设计全力实施,力争按期完成工程任务,顺利通过验收。

三、廉洁自律,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任务

为官之道,廉为根本。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律,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严于律己,踏实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按照纪委的要求,通过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政从政若干准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科级领导干部,要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牢固树立、自觉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二是强化“三观”,执政为民。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利,淡化“官念”和权欲,用平常心看待官位,用责任心看待和运用权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了“慎权”。

从未谋取规定以外的非凡利益,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贪吃喝、不贪钱财、不贪享乐、不贪图名利地位。俭以养德,保持了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做到了“慎欲”。三是做到了“慎微”。时时刻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力争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自觉增强“守一”意识,不越雷池一步,做到了“慎微”。

在廉洁自律上做到了表里如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衡量、约束自己,没有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严格进行自我监督,做到了“慎独”。

三是强化意识、勤廉办事。正人先正己。基层组织的领导岗位,既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更是职责和义务的承载。在工作生活中,我严格遵守中共中央“两个条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的“八个禁止”和“五十二个不准”规定,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老实做人、扎实做事、清白做官。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规范了自己的从政行为。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规范着自己的从政行为。几年来没有大操大办生日乔迁等其他活动,单位组织外出都按程序办理。

总结20xx年的工作,虽然我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贯彻执行各项政策,在党见廉政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市局的要求相比,还仍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工作有时不够深入,工作有时大而化之,满足于开会部署,深入基层督查、检查少。二是工作中融入群众感情不够,尤其在处理信访问题上换位思考较少。三是工作主动意识不强。四是生活作风转变上有待加强。在招待客人时,有超标准接待现象,没有杜绝请吃、请喝,有公车私用的现象发生。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开拓创新的思维理念,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改进自身在在的不足和缺点,着力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下功夫,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廉洁从政、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甘谷县的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20xx年11月份,经过半个月的短期岗前培训,我很荣幸的成为了公益性岗位中的一员之一,满怀激情与理想,我来到新屯镇人民政府,现在被安排在柯杉村担任驻村干部助理一职。时光荏苒,转眼间,我担任驻村干部助理一职已经一个多月了。一个多月来,在各级领导及村两委的帮助下,在不断的磨合中渐渐的适应了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具体的农村工作当中;在接触中慢慢融入了农村这个大家庭,熟悉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并参与了村内一些主要事宜的开展。通过近一个多月的工作,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得到增强,基层工作经验有所增加,这些都为我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尽快适应由学校到农村、由教师到“驻村干部”的转变。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和群众学习,尽快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熟悉村内的人际关系,掌握村级事务的办理程序。在具体工作中,学会积极思考问题,遇到难题时,要积极向有关领导学习,静心思考,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借鉴他人的工作经验,及时反思自身的行为不足。

到农村工作,首先必须适应基层工作环境。在上级领导和村两委的亲切关怀、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没过多久,我很快就适应了农村工作,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与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步调一致,真正坚持了不定时工作制。其次,在农村工作,要谨记使命,找准工作定位。既然选择了公益性岗位这份工作,就应当严格按照区、镇有关文件精神去做,即:“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做好党务、政务工作”。我们的角色是助理,职责是协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协助村两委搞好村务工作。

态度决定成败,我们工作在农村,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处世态度,否则,将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农村有其特殊性,我们更多时候面对的是一些琐碎的、具体的事务,像制表格、打印文件等等,没什么“大事”可言。但农村亦无“小事”,尽管在某些人看来根本不是事,对老百姓来说,件件是大事,都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马虎不得。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对任何涉及百姓的事都认真对待,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刚刚从学校步入社会不久的我们,需要放下架子,先当好村民后当好村干部,面对由教师到村干部的身份转变、由学校到基层的环境转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挨家挨户去走访,多听、多问、多思考,多做、少说,不怕吃闭门羹,不怕听冷言冷语,多与老党员、老干部谈心交流,摸清情况,很快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农民的贴心人。这样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形成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语言。在农村工作,沟通很重要,与老百姓的沟通更重要,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村民都是善良朴实的,而对个别情绪比较激动的村民我们应予以理解。在这时候,我会热情招待他们,给他们沏上一杯茶,让他们慢慢平静下来。有时候,他们还会找我聊天,无话不说,完全把我当作是一位朋友。这时候,我亦会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这也能更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便于我开展工作。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逐渐适应了农村工作,在接触中慢慢融入了农村这个大家庭。在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渐渐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并参与了一些主要事宜的开展。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人生其实就是由无数点点滴滴的小事汇集而成的,而人生的价值也体现在点滴小事之中。“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嘛!”

到村任一个多月来,我参与了村内大小事务的开展,我深刻体会到农村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计划生育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一提到计生工作就皱眉头。由于我村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这给我村的计生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我积极参与了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做好选民登记、公示、投票、唱票、计票工作。通过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亲身经历,我对村干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以后,我积极配合他们搞好新老班子交接工作,参与村民代表会议,与村民代表广泛接触,积极听取他们的可贵意见,并形成书面总结,为我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近段时间,我又积极参与了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征收工作,并且单独负责了一个组的征收。通过深入农户,广泛宣传、认真讲解使我更深入了解农民和农村工作。

通过参加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不断的丰富自己,学习一些处理村务的方式方法,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来到农村基层工作,选择的是学习广阔农村的社会实践;付出的是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得到的是领导的肯定,是宝贵的经验积累,更是自己的不断成熟。机遇从来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贡献我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在我们的身上肩负的不仅是一种工作的职责,更多的是广大农民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和期待。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展望明天,我充满信心,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自增压力,不图名不图利,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业绩,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服务家乡父老,为我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基层分局建设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九

作为一名医生,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新手,我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乡镇医疗卫生工作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机构,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枢纽,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服务载体。从20__年至20__年至今,三年来的的实践工作,我对自己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在这里我作一下简单的陈述: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实践的工作中,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知识更新的必要性,现实驱使着我,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胜任本职工作,否则,终究要被现实所淘汰。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我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将来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因虚度时光而羞愧。

二、恪尽职守,踏实工作

当我们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候起,我就谨庄严宣誓过:“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今天,我不断的努力着。基层医疗工作,更使用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和应尽的职责。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严格遵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做好我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报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

(一)、在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中,我随时肩负着湖潮乡4149户,共1万7千多口人及处来人口的健康。360天,天天随诊。那怕是节假日,休息日,时时应诊。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不耽误病人治疗,不推诿病人,理智诊疗。平等待人,不欺贫爱富,关心,体贴,同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诊疗中,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规则,开展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

(二)、相关政策宣传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从__年新合医在我乡开展以来,本人认真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相关新型农村合医疗会议精神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制度,组织村医生及本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利用赶集、到卫生室督导检查和下村体验时间及平时诊疗工作中,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新合医工作。以电话、现场咨询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三)、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20__年的本院的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本人通过职工的会议培训,使全院职工安全意识有明显提高,通过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使我院的事故发生率全年为零,保证了我院日常工作正学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搜集、汇总、反馈及时上报各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方面的意见和材料,为院领导班子更好地决策,并协助管理我院及我乡的新合医及乡村一体化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