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3:33:04 页码:12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模板8篇)
2023-11-17 23:33:0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总结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写心得体会需要我们挖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范文的精彩摘录,希望能够展示成功人士的思考和经验,给大家带来启迪。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饮水思源,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回首中共百年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斗,以坚强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从党史中去寻找那一代代人为之努力奋斗、浴血拼搏的崇高理想,去追寻一次次冲锋的战斗足迹、一次次试验的奋发身影。撇开发展带来的云雾,看清进步伴随的迷茫,从历史足迹和深刻教训上,再次铭记建党的初衷和为人民的本源,深刻认识我们党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要到哪里去,重温初心使命,坚定信念、忠诚,接受信仰洗礼。从大学生党史竞答大会和学习教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夯实行动之基,坚定“四个自信”,让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我们奋勇前行。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党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以史鉴今,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党史的学习研究,强调历史是的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在学习党史中守初心、担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这个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体现在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中,体现在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中,体现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中,体现在每一名党员自觉坚持的党性修养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增加践行初心使命的自觉。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怀崇仰之情、恭敬之心,在学习党史中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人民情怀,勇担历史重任。

在学习党史中鉴得失、知兴替。党史记录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克服不同风险挑战、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经过,是党的智慧、经验与教训的总汇,是一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厚重史书。如果学习了我们党在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上、下井冈山的抉择,就能深刻认识到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性;如果听懂了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用电台指挥全党时“嘀嗒、嘀嗒”的发报声,就能对始终强调全党自觉服从中央有更深切的体会。“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天的中国,站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关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应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通过对党史的学习获得思想启迪、知识武装,提高本领、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在学习党史中明方向、强自信。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经历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现代化建设道路,这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重温百年党史,真正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我们能更清醒地认识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更深刻地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深切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对党的历史把握得越科学越透彻,我们就越能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越走越宽广。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2021年是一个丰收年,中国共产党用金色的镰刀把希望收割。2021年更是一个希望年,中国共产党用金色的斧头把前程开拓。通过观看激烈的党史知识竞赛,我让我更加理解了学校让我们学习党史的苦心。同样也是通过竞赛,我更加坚定了心中信念,励志在未来的日子中积极投身实践,认识党情,立志成才,紧紧跟随党的脚步,感受党成立100周年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同时也明白了正式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所以才使得“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成为全体学生的响亮口号和自觉行动。当参赛者们奋力答题时,我不仅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同时也深刻了解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之前的自己,格局太小,所以,我对自己立下长远要求:紧跟时代步伐,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党史学习的目的在于传承党的优良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打赢这场硬仗,思想上扶正祛邪、补好理想信念的精神钙质,始终是放松不得的“灵魂工程”。

学习党史之后,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于外在看,是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于内在观之,则是理想信念的筑底巩固。正是因为许多同志传承了党的优良作风,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宗旨意识,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办事不卡壳了,政策能落地了,能掏心窝子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了。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则形聚。抓好作风建设,需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

改进作风,制度约束是外因,思想自律是内因,外因根据内因起作用。无论中央的纪律要求,还是廉洁勤政的制度设计,抑或是党组织的教育和提醒,都是来自外部的约束,能否在大家身上管用起来,关键要看能否唤醒每个人的思想自觉。思想生了锈,外在的约束便很难产生作用。作风改到深处,就要在思想和灵魂上动手术,让“不想”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当前,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党纪党规徙木立信的效果已经显现,我们需要往思想熔炉中持续添火,打好信念之铁,炼出意志之钢。

思想上的革命彻底性,也往往阻力、转变最难。制度完善起来了,有人还在想着怎样搞点变通、捞点好处;“人往基层走”的导向形成了,但有人还是放不下官架子,丢不掉特权意识……思想上的除旧布新不会一帆风顺,各种政治微生物的侵袭时刻不断。俗话讲,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清除思想尘埃,一刻也不能停歇。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观人染丝,禁不住感慨“染不可不慎也”。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思想世界难免受到环境的习染。树立理想信念,就要勇于接受工作的磨砺、社会的考验,放之于小事小节去涵养,放之于实地实处去锤炼。送礼上门,能不能拒之门外?老百姓事有急难,能不能有求必应、敢于担当?执法遇到打招呼、求人情,能不能一碗水端平?理念信念不是写在书上、贴在墙上的,惟有体现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从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党员干部方能平常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我们讲的理想信念,就是坚信共产党是为国为民的,党的事业就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从事这样的事业就是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想清楚入党为什么、当官图什么、用权干什么,思想上返璞归真,党性上固本培元,我们共产党人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够从容面对功名利禄、人世繁华,写下无怨无悔的人生篇章。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通过了解党史知识,发现了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最终胜利,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伟大复兴,在世界舞台上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历史。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历史中一次次遇到险阻挫折,在路线和纲领的选择上也曾走入误区。但是她总能结合实际,找到问题的根源,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修正前进的方向,保持其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只有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发展历程表明,党的自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就似人无完人一样,谁都会遇到挫折犯错误,错误并不可怕,也不能把人击溃,但是可怕的是迷途不知返,仍然在不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只有直面错误,改正错误并且从中吸取经验,只有专注于学习提高、争创佳绩、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弘扬正气和自我批判自我改正,才能减少失败所造成的损害,并且时刻不忘用党史的教训警示自己,必然会在今后的事业生活中不断成长收获。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回望来时路,方能行更远。看了今天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回望历史进程百年沧桑,才明白先辈有多么不容易,这一路走来风尘仆仆,披荆斩棘,中国精神始终令人动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可以知兴替,明事理,守初心,强担当。我辈也应在回望百年党史中去继承发展党的精神,肩负起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为人民,为信仰,一往无前。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理解和发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精神。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2.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二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是《共产党宣言》。

5.党的二大首次区分并制定了党的取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6.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党的七大。

7.党的十五大正式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党章。

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十三大上正式确立的。

10.党的十二大将党中央的主席制度改变为总书记制度。

11.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13.我们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5.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16.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满足条件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7.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

18.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

19.“三个代表”的核心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中央书记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2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2.我们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

23.毛泽东思想最根本、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

24.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26.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增添入了党章。

27.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为6年。

28.党章总纲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9.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被简洁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1.党的哪次会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

3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3.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4.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35.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6.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二大”上第一次提出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7.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未来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党史知识学生篇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在线观看本次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后,我进一步深刻感受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深刻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把握百年机遇,积极学习党史知识,从历史中获得启迪,在当下磨砺人生,以饱满热情和崭新之姿去迎接新时代、新征程。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积极向上的面貌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