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3:15:18 页码:7
2023年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8篇)
2023-11-20 03:15:1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体验和感悟进行总结的一种方式。在总结中,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可以指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因此,写一篇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写心得体会时,最好能够给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便读者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受益。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写作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和创作灵感。

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蓝云,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卫生所一名普通的村医。10年来,他扎根瑶乡,一丝不苟,以身践诺,穿梭在千山万水间为群众看病,用行动把誓言深深地刻在千山万里,被誉为“生命的守护神”。2006年,蓝云被查出患鼻咽癌,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同时支持、鼓励妻子自费学医,为山区群众看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朴实坚韧,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品格。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让人铭记;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让人感动,他对命运的诠释和抗争,让人敬仰。我们学习他,就要学习蓝云同志牢记宗旨,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倾心为民的崇高思想;学习蓝云同志扎根乡村,勤勉敬业,文明行医,救死扶伤的崇高风范;学习蓝云同志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人生态度;学习蓝云同志自尊自爱,淡泊名利,心系患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学习蓝云同志深明大义,境界高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的大局意识。

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示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白衣天使的崇高风范,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先进典型。当看到蓝云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们。毛主席曾说过:“优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蓝云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责就是让每个来就诊的患者都能两次拥抱健康,享受到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做到让群众满意。这项工作需要我们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

可当一个个先进人物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面前时,我感觉自己是多么渺小。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付出,甚至献出生命,经过静静的深思,我所能想到的就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热爱,热爱党交给我们的这份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因为只有热爱才能成就自我,成就他人。有了这样一份热爱与执著,劳动就不再是负担,而会成为我们内心深处一种实实在在地精神需求,在心灵的世界里永远的绚丽夺目,从而永不停歇地去追求,孜孜不倦地去工作。如今我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既然我选择了卫生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当我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我就会感受到幸福的快乐。让我们牢记自己的职责,守护患者的健康,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贺星龙,36岁的乡村医生,坚持16年风雨无阻,不收出诊费,电话随叫随到,24小时上门服务。截至今年,他骑坏6辆摩托车,背烂12个药包,服务28个行政村。总行程40余万公里,印发4000余份传单和名片,出诊17万余人次,向孤寡,贫困患者赠送药物价值4万余元,赊出药费5万余元。用无私奉献高歌着一曲曲爱家乡、爱父老乡亲的大爱之歌。

贺星龙1980年出生,出生在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乐堂是大宁出了名的贫困村,1996年,贺星龙考上了卫校,但三千多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就在贺星龙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进了学校。

贺星龙12岁时,最疼他的爷爷去世了,那时爷爷才50岁出头,一场重感冒引发了肾衰竭。“如果及时治疗,爷爷肯定能活下来。”从那时起,贺星龙就萌生了当医生的念头。

贺星龙考取卫校三年后,成绩优异的贺星龙主动放弃留城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医生。贺星龙回来前,村里没出过一个专业医生。贺星龙就成了“80后”乐堂村医。

贺星龙在当村医期间,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行程40多万公里、足以绕地球10圈……与许多年轻人不同,的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后选择回乡当村医,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来,贺星龙怀着感恩的心,对父老乡亲有求必应。他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从不收诊费。村里人有事一招呼,贺星龙马上就赶过去。有些乡亲付不起药费,贺星龙就记个账,但他从不催账,后来干脆把账本全都烧掉。有人问贺星龙,你有行医的本领,为什么不出去挣大钱?贺星龙说,我不能走,走了就对不起良心,对不起曾经帮助过我的老百姓。我在哪里当医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哪里最缺医生。贺星龙就是这样,把自己全部交给了乡亲们,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健康和平安。

每年腊月,贺星龙都是村里最忙的人。村民们讲究“正月不看病”,“老病号”要赶在年前把病看了,把药备上。

对贺星龙来说,除夕夜出诊不只一次。因为那句“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他没有拒绝过一次出诊,风里雨里,随叫随到。

村里留守老人多,大事小情都喜欢找贺星龙。平时,他作为村里的年轻党员,带着大伙引水、修路、栽果树,村里的事儿样样离不开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医生的天职。《榜样3》专题节目嘉宾贺星龙正是一位牢记宗旨、践行天职的80后乡村医生。

医者仁心,更是良心、善心、责任心。遍布各行各业的共产党人,都应该像贺星龙那样,把党的宗旨与自己的本职工作密切相联,用具体的行动服务人民大众。

贺星龙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我决心向贺星龙学习!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盼望各行各业都应向贺星龙学习,学习他不忘初心,感恩党,感恩父老乡亲养育之恩;学习他在新时代进程中继续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崇高精神。

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人的生命最宝贵,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而有人却把忠诚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为了自己的诺言,他把自己仅有的生命都奉献出来了,为了自己的职责,他把生命都置之度外了。他是忠诚的丰碑,是党员的榜样,人民的英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民检察官。他有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有着忘我工作、忠于事业的职业风范;他有着秉公执法、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还有着对党忠诚、永不褪色的崇高精神。他就是人民的检察官—杜云。而43岁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蓝云则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他身患癌症4年多,仍坚持带病行医,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后无人给村民看病,又送妻子到卫校学医,继续为群众看病。蓝云医师在贫困的环境中扎下了根,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多少次在山间独行,多少次在暗夜中行走,有了他,村里少了死在送往乡卫生院路上的小孩与老人,有了他,村里的人们不再为疾病担忧害怕,他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是最无私的白衣天使。

杜云、蓝云同志是新时期人民检察官、白衣天使的优秀代表,是模范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先锋。他们忠于职守、顽强拼搏、严于律己的模范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作为党的人民,我们就应该坚守对党的信仰,坚持对党的无限忠诚!

学习杜云、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由衷感到对他们敬重,情不自禁为之所落泪。在他们身患绝症后,还是把自己的工作,把人民放在首位,杜云同志说:“工作是他最好的药”这句话给我留下深深的烙印。而蓝云同志心系群众,以大局为重,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则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我们为我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检察官、农民医生而感到骄傲,他们的故事无时不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在人生之路上超越和攀登中,所展现出来的一份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让每一个善良的纯真的人为之感动。他们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获得群众的拥护。

杜云同志、蓝云同志身上体现着一种无私奉献、扎实干事的传统革命精神,学习杜云、蓝云,就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忠诚于党,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为党旗增辉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忠诚于人民,执法办案、执医诊病始终为老百姓服务的宗旨意识,学习他们忠于职守,把热血、青春及生命融入事业的高尚情操。作为一名疾控工作人员,更加应该去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时时刻刻都记着自己永远只是人民的公仆。两位同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们站着,是一棵参天的大树;倒下,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杜云、蓝云的事迹更像一块明镜,照出我身上的不足,让我时刻都意识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鞭策我做事要踏实认真,时刻提醒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疾控中心作为窗口单位,无论接待来访,还是办理业务,就应始终坚持执法为民,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做到生人熟人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问题大小一个样,态度好坏一个样,本地外地一个样,辖区内外一个样,始终以最真诚的感情、尽最大的努力为老百姓服务。当我看到两位同志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们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他们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我们要以杜云、蓝云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学习他胸怀远大理想,为党旗增辉、为疾控添彩的崇高追求;同时,将他们的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我市疾控工作的发展。

“干一行,就要钻一行、精一行、爱一行。”这就是贯穿杜云人生旅途始终的座标和信念。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却一直站在祖国这个大家的前线,杜云说:“为人民办事时我的责任,得到人民支持是我一生的荣耀,为人民多说一句公道话,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我深受感动,不仅从思想上得到洗涤,更让自己充满动力,杜云同志的崇高精神激励着我们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顽强拼搏。我们要以杜云同志为精神标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民服务事业中去。学习杜云、蓝云同志,就要象他们那样把燃烧的激情与生命融入到疾控事业中去,用坚实的步履攀登知识殿堂,让闪光的生命在追求知识的拚搏进取中得到升华。要3以他们的精神为动力,做到立足本职,坚定信念、刻苦钻研、甘于奉献,培养爱党爱国的良好作风和优良品格。

杜云、蓝云同志奋斗不息的一生和感人事迹,对我们广大医务人员具有强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把学习两位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卫生系统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市卫生系统创先办提出的“树良好医德医风,为人民健康服务”目标任务,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突出疾控实践特色,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形象,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渗透每项工作中,全面提高疾控公共服务水平,为完成疾控工作任务,为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市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崖炳相“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生所要追寻和实现的誓言。

蓝云,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卫生所一名普通的村医。10年来,他扎根瑶乡,穿梭在千山万水间为群众看病,被誉为“生命的守护神”。2006年,蓝云被查出患鼻咽癌,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同时支持、鼓励妻子自费学医,为山区群众看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学习蓝云的先进事迹,我一次次被深深打动、一次次被强烈震撼。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交给我们年轻人的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身作则,在这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让广大农民走向富裕,奔向小康。”这是蓝云同志在入党申请书当中写的一段话语,多么平凡而朴实,却展现了蓝云同志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几年来,他一丝不苟,以身践诺,不仅把誓言写在申请书上,更是用行动把誓言深深地刻在千山万里。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朴实坚韧,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品格。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让人铭记;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让人感动,他对命运的诠释和抗争,让人敬仰。

我也是一名普通普通的乡卫生院医生,在医学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两年多,在刚刚踏入工作岗位时,我就在心中铭志:要做一名患者心目中的好医师。可繁杂的工作、肩上的责任曾一度让我产生了疲倦,职业的倦怠也磨去了当初的美好志向,自己也曾抱怨,也曾逃避。可当一个个先进人物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面前时,我感觉自己是多么渺小。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付出,甚至献出生命,经过静静的深思,我所能想到的就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热爱,热爱我们自己的这份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因为只有热爱才能成就自我,成就他人。有了这样一份热爱与执著,劳动就不再是负担,而会成为我们内心深处一种实实在在地精神需求,在心灵的世界里永远的绚丽夺目,从而永不停歇地去追求,孜孜不倦地去工作。如今我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既然我选择了医学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为每一位患者排除病痛,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当我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我就会感受到幸福的快乐。

我们医生的职责,就是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今天,学习了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后,他那“为改变缺医少药而弃教从医”、“为民解疾,倾心付出,日月兼行”、“身患绝症而坚持济世救人”的高尚情操,我一次次被深深打动、一次次被强烈震撼。

蓝云,一名普通的村医。而10年来,他穿梭在千山万水间为群众治疾除痛,他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扶危济困,慷慨相助、从不放弃,被誉为“生命的守护神”。2006年被查出患鼻咽癌后,他依然坚守岗位,同时支持、鼓励妻子自费学医,为山区群众看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年对党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

年轻工作者必需的品德要求。

我做为基层单位普通的医护人员,更要以蓝云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自觉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地面对挫折,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始终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

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蓝云同志,男,瑶族,1968年2月出生,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人,自2002年担任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以来,心系群众,视乡亲为亲人,把病人当家人,默默为群众行医送药、排忧解难,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2006年12月被查出患鼻咽癌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先后被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和自治区卫生厅授予“河池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广西优秀乡村医生”、“广西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乡村好医生、优秀共产党员蓝云的先进感人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河池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掀起“学习先进、创先争优”的热潮。

为了能够更深刻感受与学习蓝云同志的高尚精神,xx月xx日,我们百马乡卫生院一行人由院长亲自带队,实地走访了蓝云同志生活工作的地点——板升乡弄从。沿着他的行医之路,在大山深处步行数十公里,走进了10多个村赛。在群众发自肺腑的话语面前,在群众流自内心的眼泪面前,我感受到了一个真实、感人而崇高的蓝云。

从教师到医生,哪里更需要我我去哪里。

在蓝云身上,我首先看到的是一种做人的品德,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高尚人格。曾经,他是一位优秀的教师,那个时候,大化县刚刚成立,教师奇缺,特别是山区,很多孩子无法上学,20岁的蓝云就担负起了教书育人的重任,因为需要。而后,他又转行做了医生,他说:“弄丛小学有7名教师,可以完成孩子们的教学任务,但山里缺医少药,保障群众健康我责无旁贷。”可见他的这种担当的和奉献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在蓝云的书籍和手稿里,有一封信的草稿,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

“高考落榜后,我回到农业第一线,并没有悲观失望,决心因地所需,寻找出路。后来,我被教育界举用为代课,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几个春秋,历经沧桑,饱受风霜,更坚信前途光明。调到弄丛村做代课老师,在人生生涯的起步中,我却悟出,教育界虽然留得住我,但医学界更需要我。因为弄丛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距离板升乡要步行四个多小时,距离七百弄乡也要步行四个半小时,不少病人抬到半路已经没命了,这一切都被我看在眼里。我决定做一名救死扶伤者,实行人道主义。”

因为“医学界更需要我”,他选择弃教从医,哪里更有需要,就选择去哪里。这个朴素而崇高的决定,让蓝云十年如一日,守护着那间面积不足十平米的诊所,磨破鞋底,穷尽青春,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弄丛村的人民。

二、刻苦奋斗,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自古人生于世,需有一技之能。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人立于世的关键,要有一技之能,要专、精、通,还要持之以恒,从一而终,年轻则是奋斗的资本。

每当我疲惫不堪时,背诵此几句立刻神清气爽。而蓝云的事迹,恰恰让我想到这句话。蓝云弃教从医,主动去学习医疗知识,主动向专业医生求教,积极进取,对医术精益求精。为提高医术,2000年9月,他到都安卫校脱产学习医学。良好的医学功底,加上勤学苦练,使他精通所学的功课。2003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卫校大门。

平时,蓝云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并很快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在深山里,提起蓝云,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人不竖起拇指。弄丛村23个屯,弄丛村周边的弄郎等村及临近的都安县弄福乡的弄母、弄平、戈西、左家、弄衡等村的群众都纷纷上门求医。

三、坚强而慈悲,大爱而勇敢,身患绝症而坚持济世救人。

弄丛村交通不便利,这个偏远山村的各项卫生医疗设施都欠缺。村里人一旦有人生病,都不得不到距村庄仍有40公里远的乡卫生院去看病、去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蓝云选择弃教从医,他耐心、细心救治每一个病人。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也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只要有病情汇报,他就义无反顾地出诊。2006年12月,蓝云不幸患上鼻咽癌,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与病魔抗争,一面坚持为群众看病。患病4年多,他仍默默无闻的行走在山间崎岖小道上,继续行医送药。

他说:“我的病可能顶不住多久了,可山里的同胞需要医疗服务,怎么办?”“要顾全大局,着眼长远„„”他说服妻子,把妻子送到河池卫校学医。2009年7月,妻子成就学业,回到村庄与他携手治病救人,现在妻子可以独立出诊了,蓝云说,他感到很欣慰。他顽强地带着虚弱的生命救治病人,他的刚毅与坚韧、虔诚与善良令人佩服。他的事迹感动着乡间邻里,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可他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是个医师,现在还能走得动,怎能闲看别人让病苦折磨!”

在无情的病魔面前,在坎坷和挫折面前,蓝云始终心怀着弄丛的百姓,以豁达乐观的态度,至真至诚的爱心,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了一曲高昂的赞歌!

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蓝云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村的乡村医生,今年5月6日因病去世,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蓝云1988年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代课老师。在目睹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痛苦后,毅然弃教从医。他刻苦钻研医术,时刻把群众健康挂在心上,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以精湛的医术、高尚医德,赢得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示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白衣天使的崇高风范,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先进典型。报告会上,人事科覃科长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蓝云同志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救死扶伤为已任,倾心为民的精神境界;学习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精神。蓝云的先进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潮,心得体会《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掀起向蓝云同志学习的热潮,不仅体现在一个时期的活动中,我以为一种精神的弘扬,贵在坚持、传承。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认为要以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把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到自已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立足本职,尽心尽力,在平凡岗位上求真务实,兢兢业业,把牢记党的宗旨转变成为行业发展竭尽所能的自觉行动。蓝云同志心系群众,以大局为重,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一个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农民医生,他的故事传遍山城,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让他长期“冲在一线”面对艰难困苦不畏惧?是什么让他为救死扶伤坚守执着?是什么让他扶危济困慷慨相助?又是什么让他身患重病却对本职岗位不离不弃?蓝云同志之所以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在于他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蓝云同志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年轻工作者必需的品德要求。

当我看到蓝云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蓝云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

最美乡村医生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周末在家上网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节目,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听着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事迹,我热泪盈眶,心灵得到了洗涤,内心受到了震撼。

最使我深受感动的是邓丽老师的动人事迹。

2009年8月底,27岁的女大学生邓丽放弃高薪职位,参加了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分配学校时,邓丽坚持选择了素有“恩施的青藏高原”、“屋脊小学”之称的鹤峰县中营乡高原小学。

当时的高原小学有7名男老师,人均年龄超过50岁。邓丽到来之后,开起普通话教学和英语课,并肩负起一个班的班主任、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加上全校音乐课的教学重任。邓丽还兼任了少先队辅导员,对孩子们的生活悉心照顾。

为了让班上患先天性聋哑的兄弟俩更好地学习英语,邓丽尝试用自创手语跟他们交流。学期末,兄弟俩的英语成绩从20多分提高到70分左右。

在地处深山、气候严寒的学校,孩子们没有热水洗澡,邓丽和乡亲们一起动手改建了学校第一个洗澡间。一到严冬,生炉火、给学生洗澡、批改作业,脸上、手上满是冻疮的她,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入睡。

为了能改变孩子们的条件,邓丽与外界多方联系,爱心人士先后为孩子们送来了新乒乓球台、篮球、课桌椅、新书包等;去年10月,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在全国率先吃上“免费午餐”。“我所做的,只希望给孩子们带来改变,希望他们有个开心的童年!”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朴实的邓丽道出了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追求。

听着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我哭了,为不曾想象的环境而哭,为不曾知晓的故事而哭。

当邓丽秀气的脸庞对着可爱的学生,哭着说:“你们一定要记得邓老师说的话,走出大山!”的时候,现场所有的人眼睛都红了!一个个强烈的声音在内心深处迸发“我要做这样的老师,我要拥有这样的人生!”这是我看完邓丽老师的事迹后内心的呐喊。这群可爱的可敬的乡村教师他们做到了,他们强大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都很好地诠释了教师的真正意义。我们常提教育,常常讨论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看了他们,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就是身体力行,就是言传身教。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人世间的大爱,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人生,短短数十载,可以有许多种度过的方式。她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可就是这条路,照亮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路。什么叫“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些诗词准确地表达着我们内心的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