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1:53:40 页码:10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精选9篇)
2023-11-17 21:53:40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向他人请教和交流,获取更多的反馈和建议。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为大家的个人发展提供借鉴。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在这个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世界格局中,除了确立自己奋斗的小目标之外,更要明确国家发展的方向前途、了解世界局势的点滴变化,去培养大局意识和世界眼光。“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要求我们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国家理想统一起来。对于学生会来说,完善自身建设,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主流思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应该是我们所要致力的方向。今天的我们,能够长在这样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是生逢其时,那么便要勇于担当,挑起大梁,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高校的思政教育一方面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另一方面更要以学生为工作主体,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人文关怀和因材施教的灵动性完善思政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知而不行非真知也。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鼓励实践,在实践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同时思政教育工作与媒体新技术的交相结合也能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我有着强烈的认同。当前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研究生学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放松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因此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比本科生更有针对性,因事而化调整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因时而进更新教学内容,因势而新改革教学方法尤其重要。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近年来,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参与其中的我深感思想政治工作对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和观察,我总结出了一些关于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学期间,学生们正在进入社会的门槛,思想观念的形成和价值观的塑造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江西高校,这种培养主要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来实现,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召开社会责任主题讲座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还促使学生自觉地关注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在江西高校,为了将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很多高校开设了职业道德和法律心理学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这种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也增强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能够在专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个性化的培养。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背景,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在江西高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了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心理辅导、团队培训和就业指导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得到疏导,增强自信心,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需求。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精心组织,重在实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需要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在江西高校,一些高校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精心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开展名师讲堂、邀请社会名人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与优秀人才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受益匪浅。此外,高校还通过开展思政课竞赛、举办思政教育展览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延伸教育和毕业生指导。高校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关注毕业生的指导和延伸教育。在江西高校,一些高校开展了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等活动,帮助毕业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方向,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此外,一些高校还开设了创业辅导课程,鼓励毕业生勇于创业,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我相信,只要高校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我199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1999年转正为中学二级政治教师,至今已经四年,分别在南海盐步三中担任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在南海一中担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各两年,现已符合申报中学政治一级教师条件,述职如下:

一、牢记职责,爱岗乐业。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政治教师不仅要做学生认知结构的建设者,学生品德行为的雕塑者,而且要成为学生心智素质的开发者和现代教育的探索者,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首先做到: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其次做到:(1)尽量多的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杂志和从网络资源上收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扩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敏锐力;(2)认真备课、上课和及时总结或进行教学反思;(3)一片丹心为学生;(4)虚心求教,吸取经验,不断进步。

从教以来,我最大的优点是真诚待人,与人友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和谐。这些年来,站在平凡的教师工作岗位上,我深刻体验到了教育事业的崇高,使我更加热爱这一职业,我甘于为此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二、重质求新,全面育人。

我转正为中学政治二级教师后,头两年分别任教初一和初二的思想政治课。作为备课组长,我带头做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教学反思”,加强集体教研活动,狠抓教学质量,对全体学生负责,同时又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新思路和新举措。在我的直接推动下,组织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班”第二课堂的活动,99—20xx学年度,我出色策划组织“盐步三中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并担任了决赛时的主持人角色,所辅导的学生获得南海市中学生法制知识竞赛(初中组)二、三等奖。

我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探索,注意在教学中贯注素质教育,学习和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紧扣社会大事和热点问题,努力营造吸引学生、使学生深受感染的课堂情景,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两年,我所教的班级在各次考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荣获学校“优秀教案奖”和“优秀读书笔记奖”。由于我的倾力付出,教学中能够面向全体,顾及每一个学生,所以,我的教学得到了学生普遍肯定和好评,而且,承担了盐步区的教学公开课获得成功,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所以,我连续两年的年度考核均被评为优秀。所撰写的《略论初一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政治教学》20xx年第一期上发表。

三、主体探究,硕果初显。

我20xx年8月调进南海一中,分别担任了高一、高二的思想政治课。适逢学校大力推进主体式教学研究活动和教育信息化,在新的环境中我得到了新的和富有价值的锻炼,进一步更新了教学观念,树立了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主体式”教育价值观,懂得并贯彻了把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既努力学习,又主动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xx—20xx学年度,我多次承担了校级和科组的公开教研课,其中,我承担的“市场交易原则”这一框题的校级公开课,以主体探究为教研课题,灵活采用了学生角色情景设计、教师答疑点拨,师生全面互动,以及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广泛好评。

这两年,我非常注重采用信息化手段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当不少教育同行还在争论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是否会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先进设备的奴仆,教学信息化利大还是弊大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了把传统的优秀教学手段、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有机整合起来的探索和研究。所撰写的《对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哲学思考》,是我这两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的成果。这篇文章从“站在信息化教学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点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如何有机结合进行了思考,认为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指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创新与传统、知识与能力、人与物的关系。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本质内涵就在于,通过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新颖手段,为课堂教学这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甚至变革,以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促成教师形成创新教育时代的新型教育价值观。”该文获得了20xx年南海市学科优秀论文一等奖。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充分采用信息化手段这两大“轮子”的驱动下,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教学质量,今年我所担任的会考班在会考中(成绩还没有出来)。

四、教书育人,一片丹心。

转正四年来,我担任了三年班主任和一年级组长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我倾情付出,竭尽所爱,关心、爱护、激励和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即便是极为顽劣的后进生,我都能象母亲、姐姐一样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最终使他们转变了过来。在我的眼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是,要真正教好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心血是很多很多的,而我无怨无悔,我一直都在实践我的教育价值观:一片丹心为学生。因此,我成了学生们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看着他们的成长成材,体味着这来之不易的教育成果,我的心就激动和由衷的高兴。我多次荣获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99年获盐步区优秀班主任,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时光飞逝,转眼间新年钟声又即将敲响,又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工作,总结以往经验、吸取过去教训,本人以这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20xx年于国家于百姓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将“稳定一切”紧密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系部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收听收看国家经济政治新闻,随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等各方面我都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素养,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教育教学方面。

这学年上学期,我承担工程造价专业的资产评估及其课程设计以及法学本科专业的房地产评估等课程教学任务,并参加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答辩。本学期承担了20xx级工程造价专业的工程财务和20xx级工程管理专业的会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课程大纲、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积极开拓教学思路,试着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我认为专业教学离不开当前行业的状况及其今后的发展态势,因而我时刻关注相关行业的动态,鼓励学生积极了解行业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其有所思有所想,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平时积极参加教研室进行的各项教研活动,与同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彼此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另外还担任工程造价专业x人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

三、科研方面。

在即将到来的猪年,将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对于我们高校的一线辅导员提出更高要求。我们是一线青年,多年的工作中,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可以对青年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发挥团组织对于青年的感召和凝聚?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出了方向。

在具体工作中,团员青年他们在那里,我们就在那里;他们成长需要什么,我们就搭建什么。举一些具体的例子,现在全社会都希望大学生们可以积极创新创业,我们感受到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团组织应该第一时间进入到这个阵地,提升团员青年相应的能力。

每一个团员青年的成长,都需要领路人,而这个领路工作,就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联系非常多的团员青年,同学们感受到我们一线辅导员和团干部跟他们的关系在不断拉近,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达到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思想政治素养是指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具有正确的政治认识和政治行为能力,能够正确地进行政治思考和表达意见以及正确地实践政治。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思想政治素养的相关知识,我认真阅读了《2019年思想政治素养报告》,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公民的基础。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政治现象,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在面对复杂的政治事件、问题时更能够明辨是非、把握关键。同时,思想政治素养还能帮助我们防范错误思想,引领我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完成个人使命。

第二段:思想政治素养的内涵与要求。

思想政治素养的内涵与要求相对复杂,其中包括基本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中的政治能力两个方面。首先,基本政治理论素养包括对国家的宪法法律、党的政策、制度信仰等政治理论的深入掌握。其次,实践中的政治能力包括改善治理、加强管理、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的能力。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我们需要不断强化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感性认识,同时认真从事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和未来的建设者,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大学生要具备丰富的政治知识和扎实的基本素养,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为中国的未来提供有力的支持。

思想政治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社会发展中,思想政治素养可以起到诸多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提升社会诚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塑造优良政治风气,推行健康文化娱乐,助力民族品格弘扬等。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素养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素养,需要我们采用有效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新闻、多接触社会、多交流思想等多方面进行提升。同时,我们还需要从自身立足,以身作则,从扎实的思想工作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们自身的成长提供根本的保障,为社会的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总之,思想政治素养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才,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人生,才会是有意义的人生。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要学会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要有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脚踏实地才能不断进步,勤奋努力才能不负韶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渗入高校教书、管理、服务等各个层面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中占据重要地位。党中央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时隔十一年后再次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做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指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坚持遵循规律、构建体系、注重实践,用好新媒体新技术等。这次会议及其展现的会议精神必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我能够与时俱进,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深入实践,增强学术自觉。

坚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更好激发高等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高等教育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着智力支持与精神支撑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

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高校是思想碰撞与激荡的殿堂,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征、行为取向都有着鲜明的代表性。因而实现立德树人也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就是的原则,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与阶段性特点。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都来自于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因而仅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相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空气一般润物无声、育人无形。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各高校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一、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得到改善。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加强。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高校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探究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至关重要。

1、高校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强调形式,不能彰显精神文化内涵。有的高校把高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和意义看成是建几栋漂亮的高楼,增添若干先进的硬件设施,津津乐道其数量、质量和外形。这种脱离了高校精神文化内涵,单纯的高校校园物质建设就失去了其文化建设的意义。

2、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与时代特征不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理想观念多了些功利色彩。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身学历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一些学业优秀的学生缺乏爱心、责任心,更不用说社会责任感了。

3、校园文化活动重形式轻内涵。当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用于企业,厂家的校园宣传,分散了大学生的思维。现在一些高校文化活动主要以娱乐为主,层次较低,不能起到对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脱离。目前部分高校在校园建设中,只是单纯的进行大学物质、环境建设,离开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使得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脱离,也使得校园自身的文化功能无法彰显。二是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深层次研究。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的研究仅仅集中传统文化、校园自身文化等的研究上,路径较窄与实践结合不够,方法上不够创新,既没有与时代精神的发展相结合,又缺乏系统性、创新型。三是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力度不够。高校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活动仅仅停留在物质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活动的引导性。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在物质、精神、文化活动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下面我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提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一是创建宜人的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第一,科学合理规划,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即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第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营造大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校园内各项建设始终都不能影响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高校还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注重自我特色的体现,将学校的办学特色,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和国家特有的民族特色融入到各个物质设施和场景中。第三,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要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运用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等,这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在课堂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手段,快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适合自己知识结构的创新实践活动。第四,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二是培育特色的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首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使我们的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掌握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本领和丰富知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能够与祖国共同成长、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共同奋斗,这对于确保实施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高校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在政治上的判断力。

其次,总结、整理和提炼高校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充实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无论高校建校时间长短,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传统文化,而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是要挖掘本校的自身特色,紧随时代先进文化发展的潮流,着眼于社会大局,传承和发挥学校传统与优势,发挥自身的潜力与特长,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及在精神文化的熏陶下师生立身行事上的个性体现。最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构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平台。第一,凝练精神,激励创新,发挥大学精神的指引作用。高校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承者,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价值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产。第二,转变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高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第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服务管理理念。高校各级管理人员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他们还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进行深入细微的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项活动。三是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广阔精神的成长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搭建广阔的平台,而且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第一,根据育人目标开展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首先着眼于积极举办学术科技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举办“电脑编程比赛”“物理建模大赛”“博客论坛”等,用这些符合科技发展潮流的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为大学校园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第二,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影响。首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通过校园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应重视校园活动的实践功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强化育人成果。最后,通过校园活动帮助学生调节心情,提高自身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方面加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定的边缘化倾向,另一方面也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提供了机遇。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加以解决,以提升人才培养素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素质的提高。有效控制和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创新发展,增强教学实效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边缘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是事物形态、形状或现象在时空上相距中心的或最远界线。边缘化倾向,一是指逐渐远离事物的中心,向事物的或最远边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种趋势;二是指在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认识、价值观、社会思潮等向社会主流反向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的地位、作用、管理和教学中所表现出的与其应有地位和作用呈反向的一种趋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全面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阵地”“主干渠道”的地位。只有在教学管理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应有位置,才能更好发挥其在育人中的作用。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过于集中于眼前临时和突发的日常工作,过于强调专业课地位,在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关系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相对次要地位。在学校的具体教学运行和管理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文件或政策表述层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学校、教师和学生认识和教育活动中,没有转化为具体的现实行为和可感知的效果。

组织机构健全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开展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机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名称不规范。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机构名称主要是依据思政课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地位来命名,一般是“基础部”“公共教学部”等;二是职能不明确。一些院校思政课管理部门职能被放大,工作业务除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之外,还有宣传思想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的群团活动工作等。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纵向发展看,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从专业和学科发展横向比较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建设是相对滞后和不足的。

二是相对于其它专业的教学和建设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及建设资金的相对不足;

三是教师的校内津补贴待遇相对于其他专业教师增长相对缓慢和滞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投入,划拨了专项建设经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其它专业建设的投入则明显不足。

1、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积极性的发挥思。

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然而,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摆放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学投入和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摆放不到位,影响教师对自身价值认同,进而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的认同。组织机构不健全,让教师缺少归属感,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教学投入和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对教师待遇的改善和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开展,对思想政治理课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与学术交流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2、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将直接影响育人功能,并割裂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的关系,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

(一)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的偏差。

1、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矫枉过正。

为适应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由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转变;由封闭式课堂教学向学校教学主导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学习与实践”合作模式转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目标的确定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却更多的关注专业技能培养,重才轻德,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计划调整中,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甚至在个别高职院校出现取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观点,这是十分担忧的。

2、实用主义的就业导向思想影响。

从学校和教师层面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鼓励学生考取各种技能证书,对学生就业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过度关注,无疑会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的学校在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时,大幅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放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专业技能,然后再找一个好的工作。学生入学时文化分数偏低,学习基础不好。在他们看来,只有专业和技能对他们来说才是有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学不学无所谓。就业时用人单位看有多少技能证书,又不看思想政治课考多少分。因此,学生的这种有用就学,没有用就不学的实用主义思想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倾向的认识根源。

3、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作用不突出。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培养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高职院校把资金、资源、师资等集中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虽占有学时,但在对学生技能培养上,却不能像其它专业课那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一些专业课老师认为可以压缩,甚至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关系不大,对自己个人的专业发展及未来就业作用甚微,甚至毫无作用。当然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学识水平不足,人格魅力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等等原因。

(二)市场经济下功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是利益竞争的经济,竞取利益必须依靠人的智慧和能力。有了智慧和能力才能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成员对物质及金钱利益追求的欲望被不断得到释放,大学生也不例外。“一部分人迷失在物质享受的消费文化中,失去了精神价值的依托和信仰。青少年在多元冲突、急剧变迁的价值生态中,经由正确的价值观指引顺利完成社会化的难度日益增大。”[2]因此,形成了高中学习为了考大学,大学学习为了找工作,找工作为挣大钱的功利化社会价值取向。这种功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迫使学校培养技能人才,追求就业率而放松或忽视思想道德培养,反映到学生的学习上,就势必影响学生更多的关注对专业课的学习,而放松甚至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

三、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的思考。

(一)在更新观念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在更新观念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是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的有效策略。

第一,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使之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正确处理好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第二,制定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出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相关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发挥和实现。

(二)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相对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特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都具有不同于其它专业学科的特点,必须采用与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建构中要体现三个方面。

第一,对教师而言,要把学术与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和课堂教学的效果结合起来,把管理部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第二,对学生而言,把掌握理论知识的课堂评价和日常学生行为评价结合起来,把教师评价和学生个人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第三,在总体评价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和学生表现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也是评价和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最为重要的核心标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把学生当成随意加工和处置的对象,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角,调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理解并接受知识,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形成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就是要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单调枯燥的理论表述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把单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点和特点,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作用。同时,更重要的还要研究受教育对象———学生,研究学生个体思想政治观念及行为形成的内在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