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0:50:39 页码:12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大全9篇)
2023-11-10 20:50:39    小编: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生活中对经历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和成长。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和方法,如思维导图、SWOT分析等,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广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工作中我是一个实践多于理论的人,不怕大家笑话,我认为“何平”就是一人名,何平九论就是何平写的九篇评论文章,让大家笑话了。通过这几天的认真学习,我方知“何平”并非人名,而是河南日报评论文章的缩写。九论文章写的文采飞扬,主题鲜明,气势恢宏,博大精深主要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八个方面深入论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名医院后勤工作者,我觉得整个河南省的全面提升和发展似乎和自己毫不相干、距离自己很遥远。但是通过九论文章的学习我深深的认识到整个中原的崛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河南省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无论自己在那一条战线上工作,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中原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这个道理。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中提出的三平精神,其实就是我们医院职工的真实写照。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三平精神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它鞭策和鼓励着我们医院的每一位员工,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投入到平静的工作中,做好平凡的每一件事。通过学习,我已经把三平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铭记在自己的心里。

通过九论文章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要从学习入手,学习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学习应该成为工作生活中的常态。不懂得工作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清楚的问题多向领导请示汇报,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学习,向身边人学习。

通过九论文章的学习,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后勤工作头绪多、责任大、要求高、时间急、任务重、不能有丝毫的马虎,需要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有些工作还需要反复多次去做。正是应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工作起来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更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恪尽职守,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为中原大地的崛起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二

我觉得,何平九论里面谈到的领导方式存在的那些问题在我们各级党政机关中相当普遍,可谓切中时弊。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国家政令的畅通,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体联系到我们单位和我们自己,作为普通的公务人员,虽然谈不上领导方式问题,但工作作风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何平九论文章中谈到的那些问题,也或轻或重、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我们的自己的工作中。让我们好好想一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是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还是在被动的应付?在推进和拓展民政事业发展方面,是仅凭自己的经验和印象去处理事务,还是能够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仔细考虑和分析各方面优势和问题,认真探讨更深层次的矛盾,自觉地有意识地按客观规律去统筹谋划?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是否从实践工作中来、是否从群众的需要中来、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看好不看坏、算得不算失、报喜不报忧”的情况是否还存在?在处理所有公务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彻底抛开个人利益的得失,一心为公?这是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人素质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机关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僚习气和工作方式所致,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原因。

农民们干了一天的农活,会很清楚自己今天锄了多少地,收割了多少庄稼。每年付出多少代价,可能会生产多少粮食,心里也会有一个基本的概算。具体到我们这些机关工作的人,每日里都做了些什么,产生了多少价值,却不一定能说得清楚。虽然无法估计我们的行政管理成本到底有多高,但至少我们心里明白,我们所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务虚的,是无法用经济价值的方式来考量的。许多人看起来很忙碌,但细细分解一下,除去那些应付性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以及一些纯个人行为的无谓的消耗,真正用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时间还有多少?难道是因为单位里的人太多,或者业务工作太少,不得不以这样的工作方式来打发那些多余的时间吗?显然并非如此,归根到底还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应付。

去年以来,我市的民政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各项活动依次展开,工作节拍迅速加快,每一名干部职工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一方面积极跑部进厅、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我市民政事业的基础建设打开了令人振奋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我们牢牢把握为民解困这个主题,深入全市的村村寨寨,广泛开展访贫问苦解民忧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跑部进厅、加快民政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各项业务工作有序跟进,上下局面迅速打开,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努力工作所带来的效果和快乐。在深入乡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生问题的真实存在,也认识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机关干部作风的改变。展望未来轰轰烈烈的民政事业,分析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趋势,结合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我们还能坐得住吗?不说别的,仅看看年初规划的建设项目,就足以让我们心潮澎湃,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中心、生态养老城,要建成这些民生项目,仅凭几句口号是无法办成的,需要我们全局干部职工群策群力,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气势去完成它。

从今年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一种昂扬的气息。会上明确了xx年民政工作的基本思路:以民生调研活动为引领,以民生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项目民政、服务民政、创新民政”三个民政,促进民政事业的大发展,为实现和谐兴市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民生保障。要把知民情、访民苦、解民忧贯穿于我们民政工作始终;要以项目带动民生,把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建设一流队伍,把民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样的工作思路和理念,充满了激情,暴发出了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斗志。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将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主要体现。由此可见,工作方式的转变在我们单位、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切切实实的展开,我们已经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的美好蓝图在召唤我们,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激励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奋进团体的一部分,决不能无动于衷,否则,就无法跟上整体的步伐,将被众志成城所激发的激情所淹没。

近日,河南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在范县召开,王全东局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充满激情的介绍了我市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和民生调研活动的具体做法,得到了省厅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将我市的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向民政部进行了推荐。这不仅仅是一项荣誉,这将为我市民政事业的进一步辉煌掀开新的序幕。至所以能得到省厅如此重视和关爱,首先得益于我们的努力工作。王局长说得好,我们必须以工作取胜,才能赢得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支持。没有像样的工作实绩,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仅凭几句花言巧语,是不会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的。

工作作风的转变就表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工作态度、我们的工作成果将说明一切。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是检验事实的试金石,努力工作的人必将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三

在網上看了向日葵女孩何平的故事。她確實是一個很堅強的女孩,出生在那樣的一個不尋常的環境,就註定她要經歷很多本不屬於她那個年齡階段應該承受的事情,面對很多連大人都無從堅強忍受的現實。由衷的佩服她,因為她堅持過來了,並且精彩的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看了她的事迹后,我的腦海里充斥最多的就是有關我的童年,我想,我應該比何平更早開始做那些家務吧,在我五歲那年,弟弟的出生,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爸媽要做事,所以從我六歲開始所有的家務都落在我身上,並且還要幫忙照顧弟弟。現在還隱隱約約記得那時的我曾是一路怨氣走過來的。相比何平,我是要幸福得多,因為至少我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家。我雖不知何平怎麼想的,但她至少比我堅強得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也一直是我所認同的,現在看來我從小時候的歷練中也是獲益良多。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四

近期通过集中学习《河南日报》关于该专题的九篇评论文章,顿觉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习时间不长,但学的踏实,学的实在,学的值得。“何平九论”用八个关键词(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明确告诉我们:

转变领导方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客观需要,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现结合自己的工作,我谈一下认识:

二是清醒认识有所为有所不为。卢书记认为:做了很多事情,没有起作用甚至起了副作用,做了等于没做,此“为”就是“不为”;很多事情尊重规律、不去干预不去做,反而会收到很好效果,此“不为”就是“为”。

三是认真做好“三具两基一抓手”。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不断提高一线决策、一线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主要精力放在突破重点难点、落实各项工作上,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主动抓、具体抓、扎实抓、合力抓、科学抓,推动工作落到实处。“三具两基一抓手”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体现了求是的工作理念、求真的工作态度、求效的工作方法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求实的工作作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

四要关注民生。民心民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既要注重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要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和实际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是积极创新,在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上下功夫。要创新观念,解放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解放一步,创新就会发展一步;思想超越一步,创新就会超前一步。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对思想解放成果大小的检验。领导干部是思路举措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科学发展的引领者和监督者。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领导方式创新到什么程度,发展方式转变就会推进到什么程度。

委书记卢展工指出,领导干部要跟上中央决策的步伐、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

总之,要用负责之心来做工作;用情,满怀尊重、理解之情,做好服务工作;用力,真正以人为本,不怕难、不怕繁、不怕重、不怕怨,做到科学管理工作,就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贡献。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五

熱愛生活,要全心全意地活,熱氣騰騰地活,有股勁兒地活。

本刊記者陽錫葉通訊員鄒平輝。

“我心中有個太陽,我心中有個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紅花綠草……”

3月25日下午5點30分,湖南科技大學校園裡,一個戴着紫色袖套、穿着紅色衣服的女孩,穿過校園裡櫻花園的林蔭道,哼着歌曲走回出租房,歌聲在她背後飛揚:“我聽到小鴿子的歌唱,我在愛的人間長大,長大的還有我的堅強,只要我心中有個太陽,心靈就不會黑暗無光。”

唱着這首《愛的人間》的女孩叫何平,是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2009級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她5歲時就到花炮廠打零工掙錢貼補家用;17歲時多方籌錢救治重病的父親和弟弟;20歲時帶着患病的弟弟上大學。為了支持家用,她最多時做7份兼職,一天只睡4個多小時。她的事迹引發了社會的熱烈反響,被譽為“向日葵女孩”“最有擔當的90后”。

爸爸,沒關係,我會照顧好這個家的。

幾個小時后,搶救室的門打開了,醫生告訴這個女孩,你的父親得救了,女孩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輕鬆了下來。

這個女孩就是何平,對於何平來說,帶着親人住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然而,每一次都是對她心理極限的挑戰。

1991年,何平出生在瀏陽市澄潭江鎮吾田村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早年患有腦膜炎後遺症,後來發展成間歇性精神病。父親不幸遭遇車禍,被切除脾臟,基本喪失勞動能力。這樣的家庭,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何平從小就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12歲那年,弟弟何君出生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一分喜氣。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弟弟竟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父親的病反覆發作,母親生活能力差,照顧何君的擔子就全部落在了何平身上。於是,何平白天上學、做家務,晚上帶着弟弟睡覺,常常半夜起來為弟弟換尿布,根本睡不好。遇到弟弟感冒發燒,還得通宵守着,眼睛累得直打架。只有在偷空的時候,才狠狠地補習一下功課。姐姐小小的背脊,成了弟弟何君的搖籃。

15歲的何平考入瀏陽市一中。她抓緊一切時間刻苦學習成績特別好對未來充滿期待。

可正當何平處於緊張的備戰高考之際,何平的父親突然中風引發腦溢血,何平急忙把他送到醫院,於是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顱內手術治療需要數萬元的費用,對於這個困窘的家庭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為救父親的命,何平選擇了堅強面對。這個17歲的女孩一邊在醫院通宵達旦照看父親,一邊找親友、各級民政部門、慈善機構和社會團體籌集醫藥費,甚至在村裡負責人的帶領下,在吾田村挨家挨戶募捐。

父親終於得救了,但因為中風帶來的後遺症,從此落下了癲癇病,雙腳也無法直立行走。出院那天,父親有點絕望地拉着何平的手淚流滿面地說:“這麼多債怎麼還,以後你弟弟怎麼長得大,家裡怎麼辦,難道就全靠你一個人?”

懂事的何平知道父親的心思,她知道父親擔心他自己活不了多久,怕花那麼多錢竹籃打水一場空,何平一個人怎麼承受得起這樣的重擔?何平強忍着淚水安慰道:“爸爸,沒關係,我會照顧好這個家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父親出院了,本以為可以稍微喘口氣,但又有一道天大的難題擺在了何平面前。同年8月,弟弟心臟病突發,生命垂危!

此時的何家,因為已經欠下了數萬元債務,再也借不到錢了。“唯一的弟弟,必須讓他長大成人。”何平想休學去打工掙錢給弟弟治病,但來不及了,10多萬元的手術費靠打工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湊起來。何平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了免費治療上。

何平天天查資料,到處打聽能不能給弟弟免費治療。好幾家醫院負責人聽完她的請求后搖了搖頭,何平又想盡辦法去找其他人。聽說省慈善總會聯手湘雅醫院推出了一個免費治療的項目,何平一次次申請,一個人跑村上,跑鎮上,一直到長沙市、省慈善總會。小姑娘的愛心和恆心終於打動了院方和省慈善總會,在郭氏基金項目的支持下,何平申請到了何君的免費手術機會。弟弟得救了!

2008年3月到10月這7個月時間裡,正處在最需要營養時期的何平,心裡想着父母每天要吃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弟弟要營養、要醫治,柴米油鹽樣樣要錢,能省一點是一點,有時一早買6個包子,分做三餐吃,常常邊啃包子邊讀書,一個月伙食費才80多元。因為沒有時間合一下眼,有時要晝夜守護在弟弟或父親病床前,加上四處想辦法,睡眠不足,營養不良,母親還時常出走,何平好幾次暈倒了。

“我也為自己的學業着急,在別人安心衝刺高考時的幾個月里,我已經耽誤了太多。但我是家裡的頂樑柱,我不行也得行。”因為經濟和學業的雙重壓力,何平急得直哭。那段時間,她晚上睡不着覺,成績下滑了一大截,只好在病床前一邊照顧父親和弟弟,一邊看書複習,還借來同學的筆記努力補習。

何平說,高二、高三這兩年,是她最痛苦的兩年,但是,救活爸爸和弟弟,讓一家人團聚,是她唯一的念頭。照顧好爸爸媽媽和弟弟是自己的責任,“只要一家人能平安地在一起,這些困難我都能挺過來。”不過,總算有一件事讓何平十分開心,原來一家人住在破舊的泥巴危房裡,,得知長沙市啟動了農村危房改造,何平便在村支書的幫助下,一級一級呈送報告,爭取到2萬元建房補助;又在親友鄰里的幫襯下借了1萬多元,假期自己充當工人,一連工作了幾十天,最終建成了一所平房。“雖然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但想到有了一所堅固安全的房子,一家四口可以‘風雨不動安如山’,心裡說不出有多歡喜。”

20,何平以優異成績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對外漢語專業,在瀏陽市國稅局、民政局和學校幫助下,順利地進入了大學,迎來了人生新的一頁。

上大學后,因為偶爾要回家為父母送錢送葯,或將重病的父親送進醫院治療,何平一邊認真學習,一邊搜尋打工機會。學校給了她兩份勤工助學的差事:一份是打掃外語樓一個天井加兩個走廊的衛生,一份是把每期的校報送到每個學生寢室。同時,她還在外兼職了5份家教,最多每個月能賺1600元,她給家裡每個月寄去600元,卡上存幾百元,以備父親和弟弟病情的不時之需,自己只留下200多元作生活費。

“政府的低保每月也有300元,加上親友的接濟,家裡的生活總算可以維持下去。”何平欣慰地說。

但弟弟仍然是她無時無刻的牽挂。初,何平回家給父親送葯,發現8歲的弟弟咳嗽得很厲害,於是焦急地帶着弟弟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因為先天性心臟病、長期營養不良等原因,弟弟的身體發育遲緩,而且血鉛嚴重超標。

看着身高只有l米零幾、體重才30斤,看起來只像5歲孩子的弟弟,何平心裡一陣發酸。回學校后,弟弟瘦弱的身影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怎麼辦?把弟弟接到學校里來由自己照顧?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再也無法抹去。

何平用真誠打動了湖南科大附屬小學的領導,轉學手續很快辦好了,學雜費也免去了。4月,何平把弟弟接到了大學,從此開始了帶着弟弟上大學之路。

“君寶寶剛來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幾乎一團糟。”回憶起弟弟剛到湘潭時的情形,何平直搖頭。受家庭因素的影響,何君特別膽小,甚至有自閉的傾向,不會說普通話,不認識路,不敢一個人上下學,不敢一個人去吃飯,身體也特別差,時刻跟在姐姐身後。改善弟弟的健康狀況,解決他的心理問題,像一塊巨石壓在何平心頭,她心急火燎卻又茫然無措。

何平只好向有孩子的老師請教。輔導員楊金娥老師是她經常諮詢的對象。說起何平,楊金娥老師特別有感觸,許多細節仍然歷歷在目:“她經常問我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怎樣讓弟弟開朗起來,怎樣讓弟弟願意多說話,怎樣哄弟弟喝牛奶、吃藥,等等。”

為了解決弟弟的自閉傾向,何平把弟弟帶到同學寢室去與大家交朋友,同學們都很寵着這位小弟弟,逗他開心,陪他玩耍。做家教時,她會帶着弟弟,讓弟弟多接觸一些關心他的叔叔阿姨。送校報時,她也帶着弟弟一層樓一層樓地敲開同學的寢室門。慢慢地,何君變得開朗甚至有些調皮了。

現在,何平早已經學會了如何有條不紊地安排姐弟倆的生活了。在學校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房內,房間被整理得井井有條,弟弟何君睡下鋪,何平睡上鋪,床頭上貼着她的日常作息表:6:00起床,讀英語;12:40,檢查何君作業;19:30,去做家教或帶何君晚自習……2:00前睡覺。

記者驚訝地問:“你每天只睡4個多小時,怎麼受得了?”何平笑着說:“其實很累啊。有段時間,頭髮掉得特別厲害,眼睛硬邦邦的,看東西很模糊。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癌症了。”

在弟弟來之前,何平的空餘時間就非常少,弟弟來了之後,她每天更是像陀螺一樣超負荷地運轉,做事、走路甚至吃飯的速度都加快了一倍,但是時間還是不夠用。為了多睡一會兒,課間她總是會在課桌上趴會兒。有時實在太累了,為了上課不睡覺,她就站起來聽課。開始很多老師覺得奇怪,後來老師們都知道了情況。英漢課程翻譯老師韓皸說:“我習慣了她在課堂上申請站着上課,因為她的休息時間太少了,太辛苦了。

何平從不逛街,個人花銷能省就省,穿的衣服全是別人送的。在學校食堂,何平很少吃葷菜,為的是換來弟弟每頓飯有葷菜,每兩天一個蘋果、一杯牛奶。在何平的精心照顧下,一年的時間,弟弟身體好多了,身高增加到117厘米,體重增加到40多斤,成績也進步了,語文數學成績都達到90多分。

“看到弟弟一天天健康起來,我心裡就覺得特別滿足。”何平摸着弟弟的頭說。

幫助別人,就像吃一顆糖,回昧起來很甜。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六

学习“何平九论”系列文章心得体会――荥阳市妇幼保健院张香玲何平九论用淋漓畅快的语言,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鲜活真实的客观实例,全面系统阐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转变的重大意义,其立意高远,文风朴实,形式新颖,最终落脚点为发展和服务,读之深受启发。结合本职工作,我认为重点在服务,立职尽责,做好本职,让领导放心、让群众舒心。一、转变提高服务。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服务水平。在转变过程中,工作方式转变得好、转变得快,服务水平就高,工作就开展的顺利,有成效。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平时多要体谅病人的苦衷和难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解病人所难。二、求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重干,展现了这样一种姿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这样一种风格:经世致用,拒绝空想;这样一种境界:崇实尚干,排斥虚妄。自参加工作“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求真务实”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使自己进一步坚定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信条。在实际工作中,不管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轻重与否,我从不讨价还价,从不拈轻怕重,从不敷衍塞责,总是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任务,以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以拼搏的精神去履行职责。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都为自己的`苦干实干而感到欣慰;尽管自己有时对工作的效果不太满意,但尽力而为了,也问心无愧。三、学习解放思想。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的生存之道。接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活跃了思维,树立了一定的超前意识,这有利于较快的接受新生事物,有利于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四、创新迸发激情。敢破、敢立、敢闯、敢试谓之新,创新,本质在“新”,核心在“创”,需要勇气、智慧和激情。勇于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还要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努力在现有的环境基础上使创新成果最优化、成本最小化。五、责任增强沟通。负责任是宝贵的品质,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大到国家,小到集体,有无责任心,关乎一切工作的成败,我认为一个有责任的人,除了自身优秀的工作能力外,还要做好沟通协作,才能真正把责任尽到位。做为一名业务院长,职务就是责任,责任就要用心,就要是对病人负责,对分管的科室负责,这种负责要经得起检查,要有好的结果,否则就是没有尽到责任。通过学习,找出工作中和思想认识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在学习中提升工作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真正使思想有新解放、观念有新的更新、方式有新的转变;在推动发展上求实效,务求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七

“我成長的路上一直沐浴着社會關愛的陽光和雨露,從而種下了我對善與愛的信念,使我滿懷着溫暖和幸福迎着風雨前行。”何平對記者說。

何平還記得,讀三年級的時候,她回家吃中飯,別人家小孩有熱氣騰騰的飯菜,但她因為母親的智力有問題,要自己臨時做飯吃。於是,她忍着餓邊做飯邊寫了一首詩放在桌上:“中午聞到一陣香,香味透進我肚腔,回到家中只想嘗,流口口水嘆口氣。”

“因為媽媽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她不會像別的母親那樣關心孩子,甚至很多時候得要我去照顧她,跟她講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地方要注意。”何平說,《小背簍》是她平時唱得最多的歌,唱這歌的時候,她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媽媽。

幸運的是,何平成長的路上,鄉親們和老師給予了她親人般的關愛。小時候,鄉親們看到小何平可憐,常常你一把我一把地幫上一把。鄰居楊嬸常常跟她講:“孩子,你命苦,要記住,別去和其他孩子比,你要體恤父母,學會堅強,早一天把家裡的擔子挑起來。”

在家裡連出大事,最缺錢最困難的時候,村裡的黃正義爺爺找到何平說:“妹子,莫急,爺爺幫你想辦法。”黃爺爺以前是生產隊的大隊長,是村裡元老級的人物,他帶着何平挨家挨戶去募捐,鄉親們你20元、他30元,共湊了好幾千元。兩天後,班上同學又給她送來了4000多元的捐款。捧着錢的那一刻,何平忍不住哭了:“這些都是沉甸甸的溫暖,是雪中之炭啊!”

從小學到高中,何榮春、李贊、劉艷陽、胡輝、鄭曉龍等老師對何平關愛有加,何平一直銘記在心,尤其是高中班主任梁娟老師還認何平做乾女兒,整個高中階段承擔起了何平的學費和生活費,直到考上了大學為止。在中學的幾年裡,梁娟經常把何平接到家裡,給她做好吃的。乾爸乾媽的鼓勵成為了何平前行的動力:“要正視困難,逆境也是一種人生的賦予,只要有毅力,人生就沒有過不去的大山。”

許許多多的好心人讓何平學會了知足、感恩和回報。何平俏皮地說:“你看我現在不是擁有了更多的愛嗎,各種各樣的都有,所以說,老天對待我們是公平的。我想,我也會去幫助更多的人。”

何平越來越把“謝謝”掛在嘴邊,用自己的行動給同學和陌生人帶去溫暖和陽光,回報他人對自己的關心。何平的同學屈莎莎說:“何平一直與眾不同,‘母愛泛濫’。如果哪個同學有困難,她會毫不猶豫地給予幫助,完全是發自內心地喜歡同學,關心他人。”

在高中時候,何平就力所能及地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

207月31日,何平翻開報紙,被一則新聞吸引住。新聞里說一個男孩因為媽媽得了重病,需要10多萬元治療費,但是家庭貧困,準備輟學打工,希望得到社會救助。感同身受的何平記住了救助熱線電話。

“如果捐的人多,我就不捐。”何平說,這是當時真切的想法。但是,一段時間后,捐助的人寥寥無幾。幫還是不幫?接下來的幾天里,何平一直進行着激烈的思想鬥爭。當時何平的存摺里只有3000多元錢,那是她千辛萬苦籌來給父親治病剩下的。當時父親的後期治療還需要很多錢,這3000元錢對於他們而言,可是一筆巨款。可一想到父親治病的錢都是別人捐助的,何平的心意就堅定了。她毅然從存摺里取出1600元送到男孩家裡,沒有留下姓名。

同樣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學校統一組織捐款,何平把學校給的1000元救助款悄悄地捐了出來。高中班主任鄭曉龍老師知道后,給她做思想工作,讓她去要回來,她不聽,鄭老師只好自己替何平拿了回來。鄭曉龍對這件事印象特別深刻,他說:“後來何平還是瞞着我捐了100元,當時她的生活費每天只有3元。”

“幫助別人,就像吃一顆糖,回味起來很甜。”何平說,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也就沒有爸爸和弟弟的及時救治,因此要學會感恩社會。“如果每個人在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伸出援手,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好。”

大學班主任李曉韻老師說,去年9月初,班上評新一學年度的貧困生補助,只有8個名額。何平聽說有9個同學報名之後,就主動跟李老師聯繫,說自己評過一次,就不報名了。李老師有點着急,這妹子家庭這麼困難,評上了可以獲好幾千元錢的補助呢,而且還有資格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我現在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幫助,怎麼能還去跟同學爭?”何平的放棄,讓李老師印象特別深刻。

今年3月,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大三學生潘新玉的父親被檢查出患了慢性白血病,這對全家收入靠父母在外打零工的潘家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打擊。全家人一籌莫展。何平看到了募捐點,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兼職賺來的1000元錢,還給潘新玉寫了一封信,鼓勵他堅強地走下去。

在qq空間里,何平把每一筆好心人的捐款都公布了,還有學校、地方政府和社會給予她的資助,哪怕是一元錢都清清楚楚地記錄在案。她說:“我牢牢記着一路走來每個人的每一份好,像海綿一樣吸收着知識的甘泉,盼望着自己將來能有更大的能力延續這人間最溫暖的善意與愛心,就像我自己曾感受到的那樣!”

自己的生活要全心全意地活,熱氣騰騰地活,有股勁兒地活。

今年1月11日,何平受黑龍江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團委邀請,在大慶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和“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聽着講解員的介紹,看着牆上的歷史照片,何平十分感慨。

“我原來以為大慶是一片荒原,沒想到崛起了一座漂亮的城市。”何平說,大慶油田精神的感天動地,大慶城市的從無到有,使她想起了自己。在鐵人紀念館,何平面向鐵人雕像莊嚴宣誓:“一定要記住大慶,記住大慶那種骨子裡的勁!”

這股勁兒,就是何平說的:“熱愛生活,要全心全意地活,熱氣騰騰地活,有股勁兒地活。”這種再苦再累也要朝氣蓬勃活下去的韌勁,讓何平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5歲時,何平就跟着村裡的嬸嬸、婆婆到花炮廠插引線、做“巴巴”、捲筒子,一毛錢一毛錢地幫父母掙藥費,給自己掙學費。在花炮廠插引線時,有一次,她一頭栽倒在插引線的花炮餅子上,痛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轉,但她就是不哭。小小年紀,她就學會了煮飯、炒菜、打掃、洗衣。不過因為實在太幼小,沒有拖把高的她提着和自己體重差不多重的水桶洗滌全家人的衣服,常常累得兩腿發軟;因為掌握不了火候,飯也燒煳過;炒菜時,鍋里的滾油濺到臉上,來不及躲閃,臉上常常烙起了泡。

記者採訪時,看到何平手上有兩個結痂了的疤。何平說,這是今年寒假砍柴時不小心弄的,因為要常洗衣服洗菜沒法不碰到生水,所以流膿了,一直沒好。記者數了數,她的一雙手上還有7個明顯的疤痕。

記者問:“面對困難,你傷心過嗎?”

何平說:“當然有。特別難過的時候,我會唱歌。我還會跑步,拚命地跑,直到跑到臉上的淚水幹了都不知道。”

記者問:“那家庭有沒有給你的人生帶來陰影?”

何平笑着說:“沒有,事情反正是要做的,不如笑着去做,如果不把陰影去掉,就不可能做任何事情。浪費腦細胞的情緒和想法我都不會有,如果有的話,我這10多年就不知道怎麼過來了。我相信歌里唱的那樣:只要心中有個太陽,心靈便不會黑暗無光。”

艱難的生活讓這個柔弱的女孩更加堅強,更加陽光。在老師和同學們眼裡,何平愛笑、愛唱歌、愛運動,性格活潑外向,給同學們帶來了榜樣的力量。

“在我看來,她的苦難是罕見的,她的樂觀也是罕見的。”何平的公文寫作課老師張鑫頗有感觸地說,我工作至今,像她這麼困難的學生從沒見過,但是她很樂觀,她總是唱着歌打掃衛生,上課時見到她,也總是面帶微笑。

同班同學周愛湘說,何平是個很陽光的女孩,不管面對什麼困難,她總是保持積極的心態,“她笑點很低,總愛笑,被同學們稱為‘向日葵女孩’,不了解她的人根本不會想到她來自這樣困難的家庭。”

何平學習刻苦努力,大一時,每天背着一個大書包,天天背牛津字典。在何平的激勵下,全班同學學習都很認真刻苦,27個同學只有幾個同學不打算考研,同學之間相處和睦,關係融洽。何平讓外教chris印象非常深刻:“與外國語學院其他學生相比,何平是很耀眼的學生中的一個。她是我教過的超過600名學生中,能永遠記得而不可能忘記的5個學生之一,因為她有那種很閃光的特質。她在課堂上敢於展現自己的面貌和性格,在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從始至終始終如一。”

何平的房間里貼了很多獎狀,都是何平大學里獲得的各種榮譽。何平是校園裡的明星,校園裡的文藝表演、演講、主持,總是少不了她的身影。她是學院英語語言藝術團的副團長,獲得過學院新生漢語、英語演講比賽的雙料冠軍,校新生才藝大賽的優勝獎,還多次主持學院大型晚會,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級獎學金。

目前,學校每個月給何平一些補助,加上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以及自己的幾份兼職,何平和弟弟的生活費、父親的住院費和醫藥費已經夠了。學校還免去了她大三、大四兩年的學費。

“現在除了擔心爸爸的病,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切都在慢慢變好。我要像向日葵一樣,迎着太陽生活!”對於未來,何平帶着笑意的眼裡充滿着信心!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八

《何平九论》一论讲的是“机遇”。其告诉我们:中原经济区建设目前已“承天时,秉地利,聚人和”,因此,我们要抓住此时机遇。因为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体,谁能慧眼发现机遇,大力创造机遇,有效把握机遇,成功驾驭机遇,谁就能实现跨越发展,升级蝶变。同时告诫我们机遇是“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而如果我们不思进取,麻痹懈怠,就会错失良机,生困愁城。

目前,我们会遇到许多怀才不遇的现象。如常常会有人说,如果我去做这件事会怎样怎样的,属事后诸葛亮型;也有人说如果给我机会,属于“怨妇(夫)”型;也有人说,现在真的什么都不懂了,小孩子说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了,教授不会做小学生的作业屡见报端,属于患得患失型,等等。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机遇的真谛。有一句诗“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虽然是赞扬老黄牛精神,但是用到此处很有启发。

一是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机遇人人想抓,但真正抓住机遇却并非易事。时代在飞速发展,世界随着网络化进程加快,世界已进入扁平化时代,竞争日益激烈,不但体现在世界经济领域,已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中。作为我们基层工作的人员,守株待免肯定不行,要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毛遂自荐,主动而为,抢抓机遇,才能有所作为。

二是内强素质,增加竞争力。机遇是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累积叠加的,推动实践飞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只有具备了抢抓机遇的高素质、主动性,真心实意,勇敢果断,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成就一悉不平凡的功业。具体到我们每个人来说,要“沉下心打基础”,才能“跳起来摘桃子”。

三是要有政治敏锐性。政治敏锐性是指能通过各种复杂现象深入洞察事物的政治本质及发展趋向,并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作为基层人员,也应该有政治敏锐性。具体来说,就是具备政治敏锐性,工作上才能与党和国家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为人民服务时才能有的放矢;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质,避免幼稚病、糊涂病,贻误良机;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使认清自己不足,发现人的长处,扬长避短;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使我们具有前展性、超前意识,做事运筹帷幄。

不用扬鞭自蹄。省委书记卢书记一语中的: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不甘人后,力争上游。

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篇九

春节期间,我再次看了我市“十二五”规划草案,认真学习了河南日报“九论”,感触很深。

又体现全市人民的意志,既放眼全局、又关注民生。只要我们按照这个规划,凝神聚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下去,实现这些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对此充满信心。

河南日报“九论”气势恢宏,博大精深。这九篇政论文章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等八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深刻阐释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对全省各级干部的思想都是一次洗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九论”必将再次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作为传统农区,项城甚至周口不在中原城市群范围之中,省里搞规划,很少考虑我们,有一种被边缘的感觉。但是中原经济区涵盖了农村,提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鼓励和支持边界县区的发展,这既让我们感到振奋,又感到沉甸甸的责任。面对中原大地新一轮发展,我们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搭上中原经济区建设这趟车,让项城经济出彩、腾飞,为百万父老谋利益、谋福祉!

作为公安政法部门,学习“九论”,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

对照“九论”,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找准定位,自觉把公安政法工作放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市“十二五”规划中来,把维护项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项城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决为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实现保好驾、护好航,努力为项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恪尽职守。

牢记公安政法队伍职责,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项城的黑恶势力、地痞恶霸完全铲除。继续贯彻严打方针,对各类违法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对“两抢一盗”、“两假一毒”等开展专项治理,从整体上保持全市治安大局平稳,把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加强治安管理和交通管理,实现消防、治安事故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零”目标。

三、夯实基础。

按照“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的思路,加强基层所、队、庭的建设,下沉警力,保障经费,更新装备,真正做大做强基层,让基层所、队、庭成为维护稳定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真正实现让社会更平安、让群众更满意的目标。

四、严格管理。

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持公安政法工作在周口的领先地位。对队伍中的“四难”、“吃拿卡要”等顽症痼疾、恶习陋习坚决治理,树正气、刹歪风,强化忠诚意识,树立为民形象,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安政法队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