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5:05:26 页码:7
最新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模板17篇)
2023-11-12 15:05:26    小编:

报告应具备逻辑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报告内容。报告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每一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过渡和衔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一

20xx年,桥东镇文化站在市文化局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创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艺创作;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先进文化既是民族思想的沉淀,同时又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回顾历史,在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文化工作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重视发展文化事业,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三代领导人对此都有过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确定了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党的更是赋予了文化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重要课题。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这个必不可少的载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想,为21世纪的中国描绘了一幅全新的文化蓝图,指明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也明确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二、以镇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抓好文化工作。

开展文化工作的同时,必须以镇党委、政府为中心、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今年以来,文化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促进创建工作和文体事业向纵深和更高层次发展。坚持每月一次职工乒乒球和篮球比赛;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法定节日重大活动日,举办剪纸比赛、腰鼓队比赛、擂茶比赛等各类比赛,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陶冶群众情操,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二

柑桔产业在我县水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巩固和发展好柑桔产业,对促进我县水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我对我县柑桔产业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深入调研,对其现状、问题和走向有了新的认识,并形成了初步的对策意见。

根据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当前我县柑桔产业的现状可概括为三句话,即:“基础较好,问题不少,机遇看好。”

所谓基础较好,是指我县柑桔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积累了较多的栽培经验,目前已初具规模,初见效益。

一是有较大的栽培面积。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大力发展,我县柑桔面积现已达7.4万亩,全县100亩以上的成片桔园已有63个,许多农民的房前屋后、空坪隙地都栽种了柑桔。据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栽种柑桔,柑桔年产量达4万吨。柑桔已成为我县水果产业的“龙头老大”。

二是掌握了比较过硬的栽培技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许多桔农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有的技术人员还走出会同到其他地方担任技术顾问。特别是县园艺场拥有一支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响的技术队伍,他们发明的“两面三刀”嫁接法领先全国,蒋坤毅同志曾作为种植技术专家参加了湖南省脐橙栽培标准的制订。县科协甄继海同志发明的“果园竖筒施肥法”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三是引进、选育出了一批适宜栽种的优良品种。纽荷尔、朋娜脐橙和特早熟蜜桔等优良品种在我县广为栽种,夏橙、杂柑、官溪蜜柚等引种成功,特别是怀化市农业局在我县建立的柑桔采穗圃,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了许多优良品种,如卡拉卡拉、富本红等。

四是培育了有一定影响的柑桔品牌。我县属无检疫性病虫害柑桔产区,加上生产中较少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柑桔属绿色食品,营养丰富、口感较好。据中国柑桔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评定,其含糖量、水份、维生素等均高于其他地方同类产品。在1997年以来的全省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我县脐橙年年荣获大奖,并在1998年荣获农业部检测中心优质证书,在全省第一个拿到了出国通行证。县园艺场注册的“会同神脐”在全国许多市场(主要是北京、香港、东北等地)小有名气,产品往往供不应求,有时甚至有价无市。

所谓问题不少,是指当前影响我县柑桔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十分突出,不容忽视。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产品多而不优、优而不多。全县7.4万亩柑桔中,橙类2.8万亩、产量0.9万吨,分别占柑桔总面积、总产量的37。8%和22.5%,其中优质脐橙面积仅5000余亩,进入盛果期的xx亩,仅占全县柑桔总面积的.2.7%;市场上滞销的宽皮柑桔面积、产量分别占柑桔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2%和77%,其中比较好销的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1。2万亩,仅占16.2%;在市场上竞争力最差的中熟蜜柑3.4万亩、产量1.9万吨,分别占柑桔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6%和47.5%;椪柑、血橙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品种所占比重很小。由此可见,我县柑桔市场竞争力差、经济效益低的品种占多数,加上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失调,鲜果又集中在10-11月成熟,与市场需求周年均衡供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市场行情较好时,这些普通柑桔的价格可卖到0。8元左右/公斤,市场低迷时仅0.4元/公斤,有时甚至几元钱一担,效益十分低下。

二是技术力量不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我县广大农技人员知识普遍老化,急需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全县农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重农资经营、轻技术服务,为民服务难以落到实处,许多先进的技术难以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三是产业化链条非常脆弱。全县既没有专业的水果批发市场,也没有柑桔加工企业,大部分产品以鲜果形式销售;柑桔产后处理、加工手段落后,“柑桔卖筐”的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弃园抛荒、毁园改种现象突出。近年来,由于出现柑桔“卖难”问题,昔日的“摇钱树”变成“赔钱树”、“伤心树”,桔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有的地方出现弃园抛荒、毁园改种现象,全县桔园面积呈逐渐减少之势。据县农业部门估计,全县有近万亩桔园抛荒或改种,县金实公司的600多亩桔园已全部改为种苗基地,岩头乡东风、墓脚、溪边等村就抛荒桔园1000多亩。

所谓机遇看好,是指我县柑桔产业虽然暂时步入低谷,但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复苏机遇。比如,农业特产税取消后,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柑桔产业的复苏。又如,随着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统一市场,国外柑桔采后包装及品牌创意、营销宣传等都会使我国业界大开眼界,取优汰劣,引进吸收,特别是一些国外大型果品加工企业必定会抢抓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利用我国丰富的柑桔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在我国投资办厂,这对改变我国“柑桔罐头王国”的局面,为我国果品加工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带来许多良好机遇,促进我国果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

再如,我县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均匀,无霜期长,土壤富含磷、钾成份,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我们生产优质柑桔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县出产的柑桔甜酸适中、口感较好,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据介绍,我县栽种的纽荷尔脐橙,其口味甚至超过了原产地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种植的脐橙。

1、正确认清形势,形成发展柑桔产业的共识。当前柑桔市场低迷,既有柑桔总量相对过多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结构雷同、产品没有特色、加工严重滞后的问题。发展柑桔产业,除了要认识和抓住前面所讲的难得机遇外,还必须正确看待这种暂时的“饱和”,切实统一思想认识,防止因噎废食,形成发展柑桔产业的共识。

要看到当前普通柑桔市场饱和,但特色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在我县占绝大多数的中熟蜜桔尾张,一般售价每公斤0.3-0.7元,而特早熟蜜桔每公斤售价1.3-2.2元,优质脐橙的售价每公斤3-5元,连过来被我们作为劣质柑桔大量淘汰的南丰蜜桔也“咸鱼翻身”,每公斤售价达2-2.6元,且供不应求。这就充分说明,在柑桔市场普遍饱和的情况下,一些特色品种的市场潜力却不断上升,只要我们努力提高柑桔品质,柑桔产业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

要看到当前鲜果市场饱和,但加工潜力巨大。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柑桔总产量已达900-1000万吨,基本与我国目前的gdp和消费水平下的柑桔产量平衡点持平。从鲜果市场来看,当前柑桔生产正处于量的“过剩”阶段。但从加工来看,目前我国加工原料用果仅占总量的10%左右,而巴西(世界第一大柑桔产国)和美国(世界第二大柑桔产国)的加工用果比例高达65-70%。人口远远少于我国的美国,柑桔年产量达1500多万吨,但每年还要进口冷冻浓缩橙汁(fcoj)110万吨,相当于鲜果1650万吨。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如果把加工搞上去,我国柑桔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

要看到柑桔产业暂时趋于滑坡,但恢复性增长的潜力巨大。当前因柑桔市场价格低迷,许多地方开始对柑桔进行砍伐或疏于管理,势必会对柑桔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根据货盈价跌、货紧价扬的市场规则,如果我们巧抓“冷门”,加大柑桔管理和品改力度,就会在柑桔总量普遍减少的机遇中获得走出低谷的生机,且有可能实现一个新的飞跃。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三

霍家店村,地处梨树县城北郊,历史上曾是典型的农业大村。来,霍家店人坚持“以工促农、以工兴村、以工富民”的发展道路,将一个村集体负债累累、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人居环境又脏又乱的落后村,建设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昭苏河畔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以能选人,抓住发展关键。

霍家店村是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有耕地762公顷,10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1123户,3876口人。到,村干部已经连续5年没有开工资,外欠债务近800万元。怎么办?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一致决定,推选一名全村信任、有能力、有魄力的当家人,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这个人就是新党员、致富能人王福山。

王福山是远近有名的“小老板”,不仅是一个实干家,更是一个热心人。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一些农民有了经营项目,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96月12日,经过全体党员大会投票表决,27岁的年轻党员王福山毫无争议地当选了。

王福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经过深思熟虑,他垫资120万元清还内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请求,合理化解了巨额债务;实行租赁承包,恢复砖厂生产,当年就为村里增收44万元;由村里担保,贷款50多万元,发展多种经营,村民当年收入就增加2倍多,这项扶助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有数百村民从中受益;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广泛宣传引导、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严厉打击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整顿社会秩序。

在统一发展思路以后,,霍家店村领导班子立即对全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盘活,把村里的蔬菜保鲜厂、农机队的产权以100多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当地能人创办企业,并以此为标志,开始了工业兴村、商业活村之路。

筑巢引凤,集聚发展人才。

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霍家店村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软环境建设,在提供发展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和提高服务功能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集中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早在19,霍家店带头人就抓住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有利时机,审时度势,超前谋划,在不违背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对村集体土地进行调整,预留储备建设用地40公顷,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里用集体积累投资500多万元,对村内12公里道路全部进行硬化,重新改造电力线路,安装路灯,铺设上下水管网,完善通讯设施等,村核心区域实现了路、水、电、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和土地的“七通一平”,为企业落户配备了完善的设施条件。

创造软环境吸引客商。为了进一步创造安商、亲商的环境氛围,村里规定,凡是到霍家店投资兴业的客商均可落一人农村户口,享受村民待遇,子女上学免收一切费用;准许个人在村里购置资产,投资超千万元的客商可优惠安排居住别墅。村里还出资成立了社会治安联防队,24小时昼夜巡逻;建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确保村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等等。霍家店村通过一系列软硬环境条件建设,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栽得梧桐树,还得引凤来。吉林省正邦饲料有限公司老总李雨田,是霍家店村请来的`第一位能人。年,他就看好了霍家店干事的氛围,投资兴建了村里第一座饲料厂,如今已形成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生产能力5万多吨的饲料生产基地,产品覆盖整个东北地区。辽宁开原的家具业老板赵国栋,带着1000多万元来到这里建起了集设计、生产、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方家居城,红红火火地做起了家具生意,吸引了方圆百里的客商用户。实力雄厚的建材商人孙大鹏,考察了霍家店吸引能人的优惠政策和发展前景后,立即带着全部资金来发展建材项目。

像他们这样“后来加入”的霍家店人,还有很多很多,在霍家店摆放的大小项目就有近百个,带来的资金总共有40多亿元。

园区带动,拓展发展道路。

霍家店村对村民给予了土地征用、供应红砖等政策性优惠,并通过5户联保、10户联保或村里直接担保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资金难题。通过政策引导、典型辐射、市场促动、能人带动等多种灵活有效方式,村民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形成了“一屯一业、一社一品”的生产格局。4社发挥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采取南菜北移、夏菜冬移等措施,将一大批高科技、无污染蔬菜引进到温室大棚里,生产绿色蔬菜销往省城,深受城里人青睐,很快成为蔬菜专业屯;10社村民做豆腐的经验丰富,通过扩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10社的豆腐很快做出了名堂,成为远近闻名的豆腐屯,梨树县城有近一半居民吃的是霍家店的豆腐;12社农民有醮糖葫芦的传统手艺,通过鼓励引导和农民彼此带动,该屯75%以上的农户做起了糖葫芦生意,这项传统手艺被村民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发出十几个新品种。与此同时,1社很快发展成建筑专业屯、2社发展成养牛专业屯、5社发展成养鸡专业屯、7社发展成经商专业屯、8社发展成养猪专业屯、9社发展成葡萄专业屯。目前,全村多种经营生产项目已发展到200多个,参与养殖、种植、加工、运输等专业户达100多户,其中,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就有120户,蛋鸡养殖发展到13万只。

为了满足一些大客商高强度投资对连片建设用地的要求,实现科学布局、集团发展,20霍家店村开始正式规划建设经济园区,将整个村“一分为五”,勾勒并集中建设了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多种经营园区、农业生产园区和居民生活园区。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各个园区初具规模。年1月,经梨树县委、县政府批准,在霍家店村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霍家店经济园区。借助经济园区的扶持政策,霍家店村很快形成了招商引资红红火火、项目建设扎扎实实的大好局面,仅2018年一年就有鑫宇钼业、艾可斯科技材料、红嘴生物技术、兴旺休闲酒店4家大型企业落户投产,总投资3.55亿元。截至目前,到霍家店村落户的工商企业已达到22个,总投资近10亿元,其中,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超亿元的项目7个。这些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

目前,全村打造了以建材、化肥、饲料、酒业、特种材料为主的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了以蔬菜花卉种植、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为主的多种经营发展格局。2018年实现农工商总收入12亿元,是2018年前的100倍,利税总额超亿元,村集体净资产达到1000多万元,比2018年前增加了7倍,一跃成为梨树县第一工业大村、第一盈利大村、第一纳税大村,村级整体经济实力名列全市第一,跻身全省前茅。

劳动力全部上岗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居全县之首,是2018年前的9倍多。在实现砖瓦房率100%基础上,建设小康新村别墅91栋,近1.5万平方米。人人享有合作医疗、养老保险、退休工资和节日补贴等多项福利。

文化礼堂、图书室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各种文艺演出丰富多彩,尊重科学、崇尚知识蔚然成风,“十大文明青年”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人心,全村9星以上文明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省市县精神文明先进村等多种荣誉。

社会治安井然有序,2018年来一直保持着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零发生的记录,邻里和睦,团结友爱,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的喜人景象。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按照全国人大农委举办研讨培训班通知精神,四川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遂宁、内江、宜宾、泸州市,深入到8个县(区)近20个村(社)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村社负责人、农民代表、业主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总的来说,我省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近年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广电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去年,省委、省政府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建成新村聚居点10972个、涉及农户112.3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15354个、涉及农户90.3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1829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17589公里。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早在我省就编制印发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和11个分项规划。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二)注重产村相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统筹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与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循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实行一三联动、农旅结合,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泸州市江阳区西岸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蔬香园、异果园、渔歌园、玫瑰花园、生态植物园等观光休闲“五园”和农耕农俗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体验区、婚纱摄影基地等景观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江安县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引进企业采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带动发展年出栏500头商品猪的养殖户500户,让农民也能通过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增收致富。,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95元,比上年增长12.8%。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411元。

(三)创新筹资机制,努力增加新村建设资金投入。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多方投资、共建共享。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对60个示范县投入6亿元;从开始,每年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达75.7亿元。二是积极开展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如蓬溪县推出“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担保公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地上建筑物”、“政府增信+银行授信”等四种贷款抵押新模式,搞活了农村金融。威远县推行农业bot模式,避免土地“一租了之”,让农民享受规模经营带来的收益。三是用财政支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将其集中用于为农户和其它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提供贴息、担保,充分发挥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如宜宾市翠屏区推进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由区政府、合作社和川茶集团共同成立公司,农民自筹资金加财政补贴占股47.8%,如此一来财政补贴便从过去给农民或企业的一杯水变成了一口源源不断的水井。

(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空间。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农民生活生产需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电力、广播、电视、宽带入户连网,改厨、改厕和沼气建设大规模推进,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让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宜宾市积极开展“五化一处理”,即:“卫生洁化、污水净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村内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探索推进新村规划生态环境评价工作。遂宁市全面推行农村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新模式,全市65%的村庄实施了建筑立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工程,75%的村达到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化要求。

(五)坚持同步跟进,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紧紧围绕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制度,加快城乡制度接轨步伐,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是结合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以村级组织(村两委)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即“1+6”)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建设。二是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食堂、寄宿制学校、教学用房和农村教师周转房进行改善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教育公平,省政府从20起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妇幼保健、计划生育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补助水平,缩小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差距,新农合参保率达99.2%。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完善农村社会低保救助机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廉租住房建设,逐步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五是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传承融入新村建设全过程。如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建了4000平米的村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引来有名的书画家、摄影家、诗人进行创作,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五

为全面了解我县“同心工程”作用发挥情况,探索“同心工程”后续管理及发挥作用的措施和办法。根据县委分管领导的安排,统战部近期对“海联·新农村卫生室”建成后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19年至2019年,中央统战部协调中华海外联谊会捐资210万元,台盟中央协调中华海外联谊会捐资100万,泰禾(福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其森先生捐资100万元,支持xx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涉及全县22个乡镇82个行政村,建成“海联·新农村卫生室”62所,“同心·新农村卫生室”20所,惠及全县近12万人。每个村卫生室占地近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平方米,设门诊、治疗室、药房等功能室。村卫生室选址一般位于村中心区域,以单建为主,每所卫生室投资6万元左右,其中4。2万元用于土建工程,0。8万元用于配置医疗器械,地方政府匹配1万元左右用于解决征地、“三通一平”等费用。2019年后实施的村卫生室建设项目,部分与村办公楼、村计生服务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整合修建,但实际使用面积和功能室设置不受影响。

同一时期,县政府主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全县村级卫生室建设力度,于2019年底实现了456个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目标。

村村有卫生室,相当于给村卫生防疫员(即村医)安了一个家,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医无办公场所的问题,而建设一支稳定且具有一定素质的村医队伍上,是让村卫生室发挥作用的关键。随着村卫生室的不断普及,县级卫生主管部门和乡镇卫生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一是提高村医的工资待遇。基础工资由原来的10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并把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城乡统筹管理,凡是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的村医,每月享有417元的补助,另有效绩工资100元/月,由乡镇卫生院考核,报县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发放。这样,凡是正常开展业务的村医,工资性收入高于村干部。二是推行基本医药补贴制度。医疗器械和药品全部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配发,零差价销售,按药费金额的51。3%进行补贴,业务开展越好,药物销量越大,补贴也就越高,有利于调动村医的积极性。三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抽调到中心卫生院跟班学习、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医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村医队伍的综合素质。

目前,全县医疗队伍基本稳定,业务开展也基本正常。村卫生室在传染病预防、常见病诊治、疫情报告、健康信息采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缓解了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伴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山区群众“小病扛着、大病拖着”的状况基本消除。群众编了个。

顺口溜。

:“卫生室修到寨中央,老百姓生病心不慌;不用单架不用扛,药费大半能报帐。”调查的62所“海联·新农村卫生室”中,目前正常使用的有51所,占82。2%,另11所中,有4所因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征用、工程款结付等遗留问题未彻底解决,4所因为村医流失、暂时又物色不到合适人选,2所因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受损成为危房,不能正常使用,珠市乡文渊村则因兴建工业园区被拆除。未正常使用的10所“海联·新农村卫生室”中,除安乐溪乡丰岩村被挪作农家书屋外,其余9所处于闲置状态。

调查了解,导致“海联·新农村卫生室”未正常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有的乡镇认为每个村卫生室投入才5万元,属于“小项目”,对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大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在规划选址、落实土地等环节没有慎重对待,导致选址失之于偏,村医不愿入驻,征地前期工作不扎实,征地款未及时兑现,引起农户阻扰村卫生室使用等,有的则由于监管不到位,目前尚存在工程未正式交付使用、亦或由于村干部与村医之间关系不协调,村医未拿到钥匙而无法进驻等问题。二是待遇偏低,村医不稳定。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农村务工收入逐年上涨,加之管理日益规范,村医队伍陷入“责任大”而报酬低的困惑之中,老村医大多由于文化水平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又不甘心从事低收入的工作,纷纷选择到城镇医院或药店打工,少数回乡从事村医工作的,也仅仅当作一种待业过程,一旦有机会就考走,村医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财力薄弱,补贴难兑现。据村医反映,由于地方财政实力薄弱,村医开展新农合业务的补贴和基药销售补贴长期被拖欠,致使个人垫付的基药费不能及时回收,不能及时补充药品,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海联·新农村卫生室”项目建设、管理及发挥作用情况,其实代表了全县村卫生室建设及后续管理的状况,暴露出全县项目建设中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就进一步发挥“海联·新农村卫生室”的作用及今后推进“同心工程”项目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是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主攻方向。“海联·新农村卫生室”是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同心工程”的重点项目,是惠及全县十几万人口的德政工程。要充分认识该项目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总结本地村卫生室建设、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交流,加强后续管理,让村卫生室更好地发挥作用。

2、认真督促整改。建议由县卫生主管部门牵头,针对目前“海联·新农村卫生室”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重点解决村医不到岗、村卫生室未移交投入使用、因灾损毁卫生室修缮等问题,确保所有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

3、逐步提高村医待遇。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呼吁出台村医基础工资正常晋级政策。将涉及村医的各项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切实给予保障,并及时兑现。

4、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建立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在加强医德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医疗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村医在新农合报账方面的业务指导。

(二)关于推进“同心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

1、强化规划意识,充分尊重民意。项目的意义在于发挥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今后的“同心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要重视深入基层调研这一环节的工作,把捐方的意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规划意识,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意见,避免重复建设或项目建成后闲置,造成浪费。

2、建设与管理并重。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项目建设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出现建设质量不高、项目建成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建议在推进“同心工程”建设中,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一是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进度和质量监管,确保按。

合同。

(协议)规定的质量和工期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按程序拨付,避免因挪用、克扣工程款造成工期拖延、工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三是要加强工程的后续管理,明确权属关系和管理责任,让项目工程能持续发挥作用。

3、建立工程建设责任追究机制。针对项目规划设计、立项审批、发包建设、监督管理各个环节,制定完整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其相关责任人的权利、责任及责任追究办法,对因工程建设、管理中玩忽职守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严格责任追究,让“同心工程”真正建成群众满意、捐方满意的精品工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六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于某县农村妇女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近年来,笔者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甘肃陇南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战线,与育龄群众交往密切,经常深入农村开展妇女病普查、产术后随访、计划生育手术服务及质量的住户调查,参与关注女孩和帮扶贫困妇女的社会活动,调查研究涉及成县农村贫困妇女儿童群体状况。为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现状、生产生活条件与需求,我们于20xx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通过对相关部门、学校和农村15—60周岁之间的.贫困妇女走访座谈以及抽样调查、问卷等形式,采用定量调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调研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现状、趋势和需求等方面。本次调查走访90人,发放有效问卷80份、口头调查10人。

根据统计数据,全县农业总人口26.06万人,女性人口为13.49万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1.7。导致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的原因:

其二是因生理原因或遭受自然灾害致贫的贫困群体,如老、病、伤残、受灾等。调查显示,我县贫困妇女儿童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偏低。调查显示,具有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7人,占7.8%,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6人,占28.9%,文盲53人,占58.8%,绝大多数妇女文化程度低、缺乏技术,观念保守、思想落后。

(二)特殊困难、因病致贫群体面大。调查显示,因自身或家人伤、病、亡、痴致贫的妇女有25名,占总人数的27.8%。这些贫困妇女的家庭由于一人或多人常年生病,医药支出费用巨大,而这些家庭本身收入又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经济负担十分沉重,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三)依赖土地为生命线。据统计,90名贫困女性中80%依赖于贫瘠的土地,五六十岁的妇女依然从事着生产劳动。生活来源相对不稳定,仅能糊口而很难发家致富,生活质量随着时代迅速变迁渐趋走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单一等特点为她们适应社会需求带来很多困难,她们只能是传统农业线上的劳动力,几乎不能实现人力资源转移。同时她们还要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在经济上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

(四)部分贫困妇女存在惰性思想。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有的妇女害怕吃苦、不肯动脑,怨天尤人;有的妇女存在听天由命、得过且过、坐等救济等消极思想;还有少部分中青年妇女不参与劳动,厌恶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好高骛远,又对自己缺乏信心,这种负面思想成为农村不稳定因素之一。

(五)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差。成县20xx年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所妇女病普查患病率36.97%,其中生殖道感染8295例,占普查已婚育龄妇女的22.59%。近5年共出生婴儿14811人,发生神经管畸型、脑脊膜膨出等出生缺陷21例,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1.42‰。性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4.4/十万,呈上升趋势。从甘肃省计划生育结合项目成县基线调查数据分析,项目专家委员会通过开展生殖健康咨询、妇女病普查治疗、宣传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寄生虫检查治疗等服务方式,开展妇女病普查2.53万人次,患病0.81万人次,患病率32%。在对店村中心小学、陈院中心小学和马坝小学的427名在校1—3年级学生寄生虫检查中,检出蛔虫卵阳性人数82人,检出鞭虫卵阳性1人。

(六)儿童教育总体形势依然担忧。抽取三个学区调查点综合统计,学龄女童学生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4.8%、90.1%,从统计指标看趋于上升状态,但此次调查有8%的学生提前辍学,初中未毕业就在家务农或出门打工,尤以15周岁左右的女孩比例最大。在我县一些贫困边远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思想观念保守、教育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政策支持滞后,使得个别女童无法接受基础教育。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七

为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我县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确定为发展县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认真考察论证,认为建设十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大、效益高。

十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主要涉及北部山县的**镇、**镇、*乡、**乡、**镇、*镇和*镇7个乡镇,项目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土地资源等条件。项目总投资962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项目资金和社会援助资金3000万元,县政府扶持资金2019万元,农民群众自筹4616万元。项目建设期限为5年,从2019年开始到2019年结束,拟发展优质薄皮核桃10万亩,其中:2019年发展13536亩,2019年发展15090亩,2019年发展21300亩,2019年发展24960亩,2019年发展25284亩。

十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河北省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及加工等产业基地,不但为我县北部营造了坚实的生态屏障,而且也将成为北部山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极大地促进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此项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相当多的城市向小康社会迈进,绝大多数农村脱离贫困,与城市一道向小康社会迈进。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总体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均落后于城市,这些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连续6年出台“1号文件”指导农业农村发展,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为落实中央和国家关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相关意见,我国全面启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项工作,而且制定了多项关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优惠措施,促进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快速发展。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着眼于改善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而提出的。

2、核桃是一种木本油料和用材林兼备的树种,既是优良的干果,又是高级的食用油精,且具有止咳润肺的功能;核桃木材还是制造飞机、轮船、军械、高级家俱的理想原料;核桃的树皮、果皮、叶片中富含单宁,是染制工业和轻工业原料,核桃壳可制成活性碳。因此,发展核桃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3、核桃生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薄皮核桃具有树体高大直立、树形美观、生命周期长、病虫害较少等优点,树冠多呈半圆形,枝叶多而根系发达,适合山坡栽培,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还可绿化和美化环境。栽植核桃每亩年收入至少3000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同时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集约型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社会效益明显。

4、我县北部山县有3多万亩撂荒地、7万多亩低效益梯田、2万多亩坡地,还有亟待改造的老果园,如何提高这些地块的经济效益,经过多次研究,并实地考察临城绿岭核桃园后,一致认为发展核桃十分可行。

(一)能够促进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

1、现代农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农业也从传统单一的解决温饱问题向保健、生态、旅游观光、高效、现代农业等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果树生产要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满足人们的要求。核桃是重要的干果树种,在国际市场上,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作为重要的食用木本油料作物,俗名又称“万岁子”、“长寿果”,国外称作“大力士食品”等,既是高级食品,又有巨大医药保健价值。

2、生态农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北部山县栽植10万亩薄皮核桃,可提高我县森林覆盖率4个百分点。项目建成后,在极大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又将成为北部山县又一个经济增长新亮点,达到绿化丰润、美化丰润和造福百姓的目的,加快我县生态农业发展速度。

3、高效农业。将北部山县的撂荒地、老果园和低效益梯田地建成核桃基地后,将极大地提高这些地块的产值,原来种植玉米每亩最多年收入700元,栽植核桃后,每亩年收入至少3000元以上,效益提高4倍多,从而实现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改变以往单一种植粮食作物低效农业的落后局面。

4、观光农业。核桃基地建成后,结合原有的红色旅游、水库、聚仙谷风景县、生态园、林场、生态观光园等景点和河、河两大水系,必将形成更多的观光休闲农业新景点,带动项目二、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增长点。

(二)可带动加工产业、林下多种经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1、加工产业。核桃除用于生食保健外,可制成美味的罐头、核桃油和蜜饯等,还是高级糕点和糖果的辅料。核桃木还是制造飞机、轮船、军械、高级家俱的理想原料。核桃的树皮、果皮、叶片中富含单宁,是染制工业和轻工业原料,核桃壳可制成活性碳。核桃基地建成后,还可带动后续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2、林下多种经营产业。核桃树下搞立体经营,可种植食用菌和养殖鸡、鸭。利用树下阴凉和少光照,种植食用菌,效益很高。养殖鸡、鸭既吃树下杂草和虫子,又可减少喂食的饲料量,降低养殖成本,其粪便又可作为核桃的基肥,还可减少人工和化学除草次数,降低了果园的资金投入,促进树体生长和结果。另外,这些散养的鸡、鸭及蛋的售价是圈养的1-2倍,又可为农民增加收入。

3、促进就业。项目县有5万多户、18万多口人,有近8万多剩余劳动力,核桃管理、带动的观光产业、加工产业、林下多种经营产业用工,可安排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既安排了就业,又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也将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

1、社会状况。丰润县北部山县的**镇、**镇、**乡、**乡、*镇、**镇、林镇七个乡镇,共有153个行政村,55347户、183915口人,版图总面积851113亩,其中耕地面积252890亩,人均生活水平4390元。(各乡镇基本情况详见附表一)。

2、果树生产状况。项目县内栽植果树涉及8科14属120种,尤其九十年代后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居多,水果有苹果、梨、桃、杏、李、柿、樱桃、葡萄等,干果有板栗、核桃、红枣等。果树总面积8.5万亩,其中苹果4.71万亩、桃2.13万亩、梨0.46万亩、枣0.3万亩、杏0.49万亩、葡萄0.32万亩、核桃0.32万亩。(基地内七个乡镇各种果树面积详见附表二)。

3、自然环境适宜。丰润县位于燕山南麓,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45′—118°21′,北纬39°32′—40°04′,该县域属燕山南麓低山丘陵县,地势平缓,南低北高,通风透光性好,昼夜温差大。县域内土壤种类以褐土、淋溶褐土为主,多呈中性反应,保肥保水能力强,土质肥沃。*县属东部季风暖温半湿润地县,大陆性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为2698小时,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185天,年大于0℃积温4408℃;年平均降水710毫米,地下水可采量15.8亿立方米。同时,项目县内有还乡河和陡河两大水系及邱庄水库,可解决部分核桃园的灌溉用水。光、热、水等气候条件都适宜核桃的正常生长。

我县北部山县国土面积万亩,山场面积万多亩,大多分布在30-45度的山坡,土层不足20厘米,尚待开发;有撂荒地3万多亩,低效益梯田地7万多亩,坡地2万多亩,另外还有亟待改造的低收入果园。因此,发展薄皮核桃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4、交通县位优势明显。我县近邻京、津、唐、秦等大中城市,境内有京沈高速、唐山西外环高速、唐承高速、唐津高速、102国道、112国道,京山、京秦铁路横贯东西,三女河民用机场即将通航,空港城正在规划建设,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框架。

5、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且发展时机成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消费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薄皮核桃、板栗、樱桃等树种发展较快,尤其是薄皮核桃以每年2019-3000亩的速度发展,目前已有1.1万亩,有了一定规模,为今后发展提供了经验。**镇*村的5年生薄皮核桃已初见效益,每亩产量75公斤左右,亩收益达2500元左右;*镇的林场、*乡的生态园等地,栽植薄皮核桃的效益也十分可观,这些生产典型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下步发展薄皮核桃基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组织参观了薄皮核桃基地发展,那里的6-7年生核桃亩收益在6000元左右,优质薄皮核桃核卖到60元/公斤,仍供不应求,核桃油卖到196元/公斤。参观人员受到了很大触动,发展核桃的信心倍增。我县具备比临城更优越的生态自然条件,也一定能发展的更好。

(一)生产概况。

1、世界核桃生产现状。核桃的分布和栽培遍及世界六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县,其中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年统计,全世界核桃总产量为68.5万吨,其中亚、欧和北美三大洲占了总产量的97.14%。世界核桃种植分布比较集中,据2019年统计,年产万吨以上的国家有17个,其中又以中国、美国、土耳其、伊朗、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为世界核桃生产的六大主产国,但年产20万吨以上的国家只有我国和美国,两国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的77%左右。

2、我国核桃生产现状。总的来看,我国核桃生产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二是品种杂乱、管理粗放。三是面积大而单产低,在面积单产方面却处于世界落后水平。2019年,平均每公顷核桃产量为458公斤,而美国的每公顷单产为3176.4公斤,薄皮核桃的食用是我国的7倍。四是潜力巨大,2019年我国核桃总产量27万吨,2019年达到40多万吨。

(二)国内外核桃市场概况。

1、国际市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世界核桃市场的销售量呈迅速上升趋势。据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后20年世界核桃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需求量将达460万吨。因此,世界核桃生产和市场的发展空间是较为广阔的。

国际市场的核桃贸易主要为核桃原果品、核桃仁和核桃加工品三种形态,目前前两种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核桃加工品所占比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核桃原果品贸易方面,我国具有传统优势,一直是世界核桃的出口大国,但从1973年起,我国核桃原果品的出口受到美国“钻石”牌核桃的剧烈冲击,出口量一路下滑,目前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0%左右。随着我国核桃生产良种化、县域化和商品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种不利状况会有较大的改善。我国核桃原果品贸易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果品外观较差,但核桃仁的质量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因此,核桃仁出口占据着世界核桃仁贸易的霸主地位。但因我国食品加工水平和商品包装水平都较差,使得我国在世界核桃加工品贸易方面又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现在世界核桃加工品的贸易量正在逐年增大,核桃加工品贸易的利润也最高,核桃加工品发展潜力巨大。

2、国内市场。由于我国核桃栽培和利用的历史悠久、普及性广,老百姓对核桃的营养保健功能和经济生态效益都相当了解和重视。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核桃及其形形色色加工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促使核桃价格一直攀升。从20世纪70年代的0.6元/公斤,上升到现在的20-40元/公斤。但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我国还不足0.2公斤/人/年,而德国、英国的消费水平为0.5公斤/人/年,美国则达到了0.62公斤/人/年。如果,我国的人均核桃消费量2020年达到1公斤/人/年的水平,按14亿人口计算,我国的核桃需求量2020年可达140万吨,而现在的产量仅50多万吨,缺口很大。由此可见,薄皮核桃产销的国内市场是很大的。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以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以政府发动、典型带动、效益拉动、科学推动为基本措施,立足北部山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集合各个方面有利要素,加强规划,精心组织,优化服务,强势推动,力争利用5年时间,在北部山县建成10万亩现代、高效、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北部山县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发展。

(二)建设布局及内容。在北部山县的*镇、*镇、*乡、*乡、**镇、*镇和**镇等*个乡镇,所有适宜栽植核桃的撂荒地、低效益梯田地、坡地及亟待改造的老果园,建设清香、绿岭和礼品系等优质薄皮核桃基地,总面积为10万亩,涉及130个行政村,规划了515个小班。(各乡镇发展规划详见附表三,具体种植地块情况详见规划图)。

(三)建设目标。到2019年建成,栽植6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亩收入达到5000元,将建成项目县支柱产业之一。增加绿化面积10万亩,构筑我县北部坚实的生态屏障,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达到促进山县农民致富的目标。项目实施后,促进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打造河北省北部最大的核桃生产及加工等相关产业基地。

(一)投资概算。投资主要包括苗木费、肥料费、整地栽植人工费等,共计9626万元(各乡镇分年度投资情况详见附表四),平均每亩961元。其中:

1、苗木费:100170亩×50株/亩×12元/株=6010万元。

4、栽植浇水费:100170亩×90元/亩=901万元。

5、其它费用:购置地膜、工具等生产辅助用品,每亩需20元,计需投资200万元。

6、科技培训费:需投资10万元。

(二)资金筹措。建立政府扶持资金、项目发展资金、社会援助资金、农民自有资金四位一体的筹资机制。10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计划投资962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项目资金和社会援助资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种苗费补贴;县政府扶持资金2019万元,用于种苗费补贴、培训费用和专家聘请等;受益农户购苗、投工和投入物资折计资金4616万元。

(一)经济效益。该项目前期投资包括种苗费、肥料费和栽植费投工,折计每亩费用961元。每年的生产费用包括除草、耕地、施肥、灌溉费、管理用工费共计800元,6年后进入盛果期,正常年每亩产核桃200公斤,按每公斤25元计算,每亩年收入5000元,扣除建园投资摊销费每年每亩纯利润3800元,10万亩薄皮核桃将为农民增收3.8亿元。

(二)社会效益。一是形成了10万亩绿化带,营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二是起到了辐射带动效应,将进一步带动周边群众自愿种植核桃;三是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四是促进产后销售、包装、加工、出口、林下多种经营和观光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丰润县地处京、津、唐、秦腹地,项目建成后,既绿化、美化了丰润大地,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又对保护京、津、唐、秦等城市环境起到一定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风沙雹等气候危害,有利于生态体系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和分包相关乡镇县领导任副组长,林业、财政、水务、科技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行政正职为成员的北部山县10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的组织、协调和领导。有关乡镇、村也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邀请县老促会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作为发展顾问,协助县政府抓好基地建设,给予必要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乡镇行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抓好基地建设。林业部门负责基地总体规划、技术指导、向上级争取相关项目支持等工作;水务部门负责基地水利设施规划和技术指导,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财政部门负责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其他部门也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强化服务管理。县、乡镇、村三级都要有负责管理及技术指导的专职人员,形成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对基地建设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宣传部门及各新闻单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财政、审计部门负责资金拨付与监管,其他有关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做好推进核桃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

(四)保证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在县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要加大农业资金支持项目建设的整合力度,着力解决制约核桃基地发展的突出问题,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五)建立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十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苗木是基础。据测算,五年所需核桃苗木500万株左右,为保证基地苗木的数量、质量、纯度要求,降低苗木投入成本,保证所植苗木的成活率,我县需建立一个优质薄皮核桃苗木繁育场,确保苗木供应充足。

(六)制定奖惩机制。一是严格检查验收。在五年建设期内将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种植地块。对各乡镇任务完成情况、栽植质量状况,每年定期检查,年终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严格奖惩办法。县政府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予以表扬,对成绩突出的乡镇予以奖励,对年度未完成任务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

(七)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基地建设的宣传力度,各乡镇要树立生产典型,表彰奖励栽植大户,带动周边发展,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的热情。

(八)加强技术指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林业部门要切实做好规划设计、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指导等项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十万亩核桃基地建设任务,使其真正成为北部山县农民群众的一条致富渠道,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八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留守儿童由于第一监护人出现缺位,而孩子对家长依赖性都较强和较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可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孩子养成了不少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例如有个孩子,作业不按时完成,成绩很差,甚至在上学途中突然走失,和其他同学相邀一起打牌,家人以为在校读书,学校以为生病在家,影响非常恶劣。找到他爷爷和奶奶协调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说:“教育孩子我们也不懂,我们给他吃饱穿暖就尽到责任了,全靠老师帮忙教育。”对此我们有何话可说呢。

虽然在生活上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关心,但是我们在孩子的学习,心理、生理、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又给予了多少关心和关注呢?比如孩子在校干什么?表现如何?及时回家吗?……这些我们关心了吗?虽然孩子父母的亲情缺位了,但关爱不能缺位,为了让留守儿童“离开不离爱”,为了提高大家的教育方法与管理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

留守儿童在家,生活成了孩子的主要顾虑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像新娘一样对待孩子,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知道亲娘对子女的爱,是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亲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贪图将来他们对我们的报答,因为这些无私的付出会密切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慈母般的爱,将是推动孩子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把孩子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孤僻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内向,不开朗。

2、有自卑心理情绪。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3、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激进冲动,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如:与家人顶撞,不听亲人劝告;不听老师的教导,与教师对着干。

4、产生怨恨父母心理。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问题,其中年齡越小的孩子表现比较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所以我们对待这些问题要认真谨慎。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三、正确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老师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如:

1、我们怀疑孩子说谎时,怎么办?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

2、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怎么办?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

3、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怎么办?我们要充分冷静,等双方都冷静后,我们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

4、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

5、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

6、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九

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当前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一思想、宣传发动、科学规划、点面结合、加大投入上下功夫。一、统一思想。一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我县实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反映;不仅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我县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不仅是当前的中心任务,也是今后的奋斗目标。因此,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基础在村,关键在乡镇。各乡镇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好“县里统筹,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工作运行机制。县要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抽调精干力量组成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尽快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资金扶持,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核,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和技能培训工作。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全面了解产业发展、村庄道路、住房结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制度管理和班子建设等情况,因地制宜,帮助村组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发动群众,形成合力,开好头起好步。县直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搞好村庄规划,并提供楼院设计图纸供农民参考;交通、水利、水电、教育和卫生等部门要搞好农村通路、通水、通电以及学校和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其他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三要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中抽查、年底考核验收,奖优罚劣,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二、宣传发动。从韩国新村运动和我国赣县、华西村、嘉鱼县官桥8组、竹山县罗家坡村等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来看,建设新农村必须要坚持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一要利用媒体宣传发动。宣传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详细周密的宣传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竹溪政务网》、《今日竹溪》、《竹溪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及时报道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政策要求,突出报道县直各部门落实情况,尤其报道在建设新农村过程涌现出来的典型。报道要形成规模,产生影响。二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发动。要充分运用标语、宣传栏、宣传展板、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要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宣传发动。要组织机关干部下农村宣传新农村建设,采取开座谈会、夜访农户等形式,进村入户宣讲新农村建设。要用好“一事一议”和“民办公助”政策,组织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公共事业建设,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科学规划。根据我县农村实际,我认为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坚持民族风格、传承文化的原则。我县具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和经济、社会条件,承载着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状况等各种因素、气候条件、资源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对于双桥十八里长峡、桃源小峡、偏头山森林公园临近风景名胜区的农村要结合风景名胜区的综合整治,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建设旅游型村庄。发展向坝民歌文化精髓。对于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蒋家堰关垭楚长城遗址、马家河三盛院古建筑、县河鼓擂战斗遗址等历史古籍,要进行保护和维修,对环境进行整治,保存古文化的特色和传统。二要坚持美化环境、设施配套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实施村庄周边的封山育林、植树绿化,进行田边、河边、山边、路边的绿化,实现村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环境美化。要坚持布局合理,设施综合配套,下大力气解决好道路、电力、通信、饮水排污以及卫生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村庄建设在速度、规模、标准等方面要区别对待。经济实力较强地区,村庄建设速度可快一些,力度可大一些。如采取旧村拆建、人口迁移、改造“空心村”、建设农业园区等进行村庄建设。相对边远的农村建设,由于村庄布局分散,则应当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建设,重点发展潜力大的村落,使之成为中心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山村,则可采用退人还山或迁并等。

办法进行。彻底改变过去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

四是点面结合。一是要突出重点产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重中之重是发展生产,抓好重点产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我县农村水果、烤烟、草食牧业和药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区域规划布局,实现:“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要发展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要与农村改水改厕改灶相结合,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要突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解决好农村“五通”问题,以及环境改善、医疗卫生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当前特别是要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村容村貌的绿化美化,搞好组与组、户与户之间道路硬化。要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整治工作。三是要重点抓好农民培训。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必须搞好农民培训。要制定科学培训规划,把农民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要整合资源,扶贫、农业、科技、劳动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要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四是要重点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村民主政治与乡风文明建设。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和带头人,同时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落实农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充分调动村民自力更生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和科技示范户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五是要突出重点区域。突出以省县道及城镇周围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为重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以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县乡级领导都要联系一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县扶贫办要挑选2个重点贫困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来建设,并积极向省里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力求办成样板。

五是加大投入。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的投入。要坚持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的统筹安排、集中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上来。财政局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进入预算,并确保逐年有一定比例增长。要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抓好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建设和储备工作,切实加大农业争资上项的力度,争取上级增加投入。同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把扶贫、以工代赈、农业、水利、交通、国土、卫生、教育和能源等专项资金相对捆绑使用,多方筹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二要加大对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投入。进一步拓宽支农资金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进入市场。三要争取社会资金的筹集,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捐助,争取企业家、个人捐款捐物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养老保险等社会救助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范围。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十

xx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只有资金投入,没有或很少有经济回报的工程,而且投入资金的数额较大。一个村要完成“小五化”、污水和用电线修标准化改造,投入少则百万元,多则达千万元。尽管我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扶持的力度较大,但还不足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各项支出。

有的村为了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惜向银行贷款;有的村两委干部为了追求政绩,项目贪大求洋,不顾农村财力,建造高档次、高品味的亭台楼阁,造成集体资产大规模的亏损。而市口村立足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步伐,促进村经济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新路子。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九、社会实践感悟。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去年农业直接补贴税的发放更是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具体实施。

本次暑假社会调查我调查的是我的农村老家,一个北方的乡村,下面分类介绍一下在这次调查中获得的信息。

(一)农业:“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们这个村地处北方平原地区,降水适中,因此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薯类等,这里的耕地是旱地,是一年两耕。

(二)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村更是如此,这里的村民普遍还是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的,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更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山东省的孩子大多都至少上到高中的学历,我调查的农户中大部分人都说孩子上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学业。同时,这里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硬件、软件不断完善。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多数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很少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而且深层次的对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三)经济:有人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村社、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单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不单是农民的自发行为,也不单是政府的一相情愿,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也有人说:“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既要看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量转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退化的严重后果,哪些大量输出劳务的村落显现的凋敝现象足够我们警惕,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迫在眉睫。”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以前不少农民存有“小病不想看,大病不住院”的想法。但自从有了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10几元钱就可以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报销好多钱,基本上每个村民都对此政策大加赞赏。

20xx年,政府投资支持五大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摆在首位,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农村电网,农村公共文化,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灌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及种养业良种工程等。可以说我们村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这里将来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

建设新农村要首先理解农村贫困的根源有了对农村贫困根源的知识,才能发现和尊重农村事务的规律。了解了这种规律,才可能恰当地处理国家援助与村民“自助”的关系,村民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的关系,以及农村眼下的迫切需求与历史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

中国农民贫穷,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国家政权的“下沉”,不是因为基层政权的腐败,不是因为“权利”被剥夺,不是因为农民税费负担过重,不是因为城市的剥削,更不是因为农村缺少“基础设施”。中国农民贫穷,有五大根本原因。

1、制造的产品已取代养殖和种植的产品,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农业已成为“产业”。占人口10%以下的农户,用机器耕作辽阔的耕地,方能获得城市普通人家的收入。

2、中国农村人口过多。农村人均耕地少,构成“自种自食”的自然经济,一半农产品不进入市场,而是供农民自己消费。自种自食的自然经济是我们时代最落后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工业时代,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拒绝自种自食,养牛的也得买牛奶喝,对鲜奶进行卫生消毒和包装的是专业工厂。因为引进了土豆、玉米、白薯,清朝的农村人从一亿上升到四亿,自由小农经济的成功达到了顶峰。今天,中国在册的农村人口高达九亿,包括将近五亿农业劳动力。尽管农业技术在飞速进步,耕地总量却是固定的,因此,农业领域的劳动积极性空前下降。

3、组织社区合作非常艰难。人们独立自由,不肯合作,习惯以出工不出力、“搭便车”来抵制合作组织。中国农民家庭的经济独立和人身自由有两千多年历史,自足、独立、自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乡村中国”的“基因”,与工业时代严密的组织化生产格格不入。

4、市场机制摧毁不肯合作的小农。小规模家庭农业无力应付市场上变动不居的成本和销售价格,无力适应市场机制对规模效益的要求,更无力联合起来建立非农的产业。所以,农村整体沦落到破产的边缘:一部分农民陷入绝对贫困,大多数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农村与城市的鸿沟急剧扩大。市场经济是事实,是农村衰落的原因,而不是挽救农村的手段。不组织起来合作,农民就无力适应市场的残酷竞争,就只能沦落为21世纪里自种自食的“自耕农”。

总之,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处在探索阶段,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相信在党的政策指导下,通过农民的勤劳勇敢地奋斗拼搏和积极主动地真抓实干,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农民阶级必能克服种种困难,中国的农业必将呈现一片艳阳天。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十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新农村建设已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结合盐津实际,本人认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着重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划先行。

搞好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前提和关键。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有序进行,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不折不扣的按规划实施,不能半途而废。规划一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县情,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当前,应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级组织建设规划、农民培训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总体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朝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推进。尤其要突出搞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形成县城―小集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镇规划体系,加快农民向县城小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逐渐消除城乡差别。我县有七万多户农民,分散居住在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些农户生存环境极差,只有让他们逐步向集镇集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才能富裕农民,发展农民。千万不能只抓中心村,不抓小集镇和县城。如果只在中心村抓新农村建设,就会把农民禁锢在农村,制约城镇化进程,产生新的城乡差别,就难以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彻底改变城乡二元割据局面,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二、依靠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和受益者。无论在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我们依靠农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要总结这些年我们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去年开展“三村”建设的教训,在政府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群众参与得好的地方,“三村”建设工程进展就顺利,成效就明显;农民参与得不好的地方,进展就缓慢,问题就成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靠农民这个主体,要广泛发动农民,发展产业,建设村镇。只要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新农村建设就会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要发挥村级组织的自治作用,不能动辄对农民搞行政命令。建设新农村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对村内事务实行民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财务管理等各种问题要加强民主监督,防止腐败行为,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三、产业支撑。

建设新农村有五大目标: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这五大目标中生产发展是前提,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经济支撑和物质保障。我县在发展产业上要注意避免“就农业抓农业”的错误做法。坚持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的道路,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一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做大第二产业。陈云同志早就说过“无工不富”,我县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富县富民。要通过推进工业化来做大第二产业,从而反哺和支持农业,解决农业比重过高的问题。我县工业化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尽管去年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736万元,增长60.5%,在三产中仅占32.7%,仍然排在农业(33.8%)和第三产业(33.5%)之后。而且我县的工业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的。如电石厂,水泥厂、煤厂、砖厂等。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微不足道。水能资源开发发展势头很好,今后应加快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让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头戏。浙江永康市总人口86万,其中外来人口36万,工业产值占90%左右,农业只占6%左右,第三产业只占4%,已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工业品年出口额达8亿多美元,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富得流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工业发达,工业带动农业和其他产业。

二是应以城镇化为依托,做活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通过推进城镇化来做活第三产业,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产业对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102元,其中有35元属第三产业增收。(农民从事交通运输和商饮服务业)我县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县城的发展十分困难,县城规模难以扩大。应选择地形相对较好的乡村集镇搞好规划,扩大规模,加快发展,让有条件并愿意到城镇居住的农民进入小城镇从事第三产业,从而减少农业人口,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三是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做强第一产业。要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解决农业效益过低的问题。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十分艰难,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内部这一块共计增12元,其中,种植业人均增5元,养殖业人均增4元,林业人均增3元,主要是没有支柱产业支撑。虽然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茶叶、蚕桑、五倍子、竹子、畜牧和蔬菜等产业,但没有形成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差、规模小,布局零散,科技含量极低,商品率低,政策支持不到位,社会服务不到位,市场发育不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受制约,产业在徘徊中发展,在发展中徘徊。由于农产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大,相对效益比较差,农民对产业发展不太感兴趣,只好盲目外出务工,农民越不感兴趣,农产业越难发展,效益就越不高,效益不高,农民就越不愿抓农产业,形成了恶性循环。今后,要大力发展新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我县今后要重点抓五大类经济组织:(1)围绕培育产业,组建科技型协会;(2)围绕搞活流通,组建销售型协会;(3)围绕加工增值,组建加工型协会;(4)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组建劳务输出型协会;(5)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建综合服务型协会。有条件的地方,要注重把各类协会培育和发展为公司,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要努力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组织形式,使农业效益过低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发展农业产业,一要靠资金的支持,应整合可用财政及专项资金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动员民间从事农产业开发,尤其是金融部门要扩大支农贷款规模。二要靠科技支撑,应整合人才,充分发挥农科人员的作用。三要靠市场拉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对市场前景好的种养项目应大力发展。如名优茶、乌骨鸡、黄牛、蚕茧、黄瓜等优质蔬菜林竹等产业。四是要转变农民的观念,树立商品意识和产业意识,从传统的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为找个盐巴钱的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五是要靠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县乡村几级行政组织要真抓实干,下大力气,不能空喊口号。六是要逐步改变以交通、电力、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以利于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加工生产。第一产业潜力还很大。抓好了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直关重要。劳务输出也应该作为一项产业大力培植和发展。去年劳务增收占农民增收的55%,是农民增收的大头。

只有做到“三化”联动,才能贯彻落实“出路在工业化,潜力在城镇化,后劲在农业产业化”的精神和要求,才算找到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只有路子走对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甚至可能一年更比一年差。

四、典型引路。

以点带面,以典型引路,是党和政府历来的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可谓点多、面广、线长,需要采取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法。示范点要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把示范点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明显、体现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带动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去年,我们选择的几个“三村”建设示范点总的而言应该说是很好的,但个别点只注重区位优势,忽略了产业基础,以致农民的房子改善了,户间连接道路硬化了,周围环境好了,但没有产业支撑,农民的收入增长不了;农民的整体意识没有提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没有改变,精神文明容易出现反弹。一些地方是靠国家的钱堆出来的,在农民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在大面推广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点无法带面。今后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选择上应该注意选择那些群众积极性高,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尤其是产业基础较好,布局相对合理,能体现和突出地方特色的地区来布局,尽可能做到每个乡镇都有示范点。要突出我县和各乡镇的特色。示范点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产业做支撑改善环境,以环境的改善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新农村建设来培养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的。

五、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县乡党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一定要克服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在生产发展上县乡党委政府应起到先导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运用先进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在发展先进文化上,党委政府应起到领导作用,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党委政府应发挥好指导作用,把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推上新台阶,加强村级政权建设,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当前我县村级政权总的是好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些村两委形同虚设,人心涣散,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村内事务基本不管,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怨声载道,靠他们恐怕很难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协调发展还要做到点面结合,做到以点带面,不能因为搞示范点就把大量的支农资金都整合在一起,投放在点上而忽略大面,点是少数人受益,面是广大人民群众,多数人都发展不了,即使点上再风光也违背了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还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让老百姓心理不平衡,从而影响大局。兼顾大面,尤其要关注边远、高寒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据我所知,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民至今还未用上电,还没完全解决温饱,相当的人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试想这些地区新农村如何建设。在盐津这二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应该有被遗忘的角落。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普照大地,让绝大多数人受益。

六、稳步推进。

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做到“三戒”。一戒急于求成。我县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248元,比全国的3255元低元,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0493元低9245元,农民还非常穷。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现代化,需要长期奋斗,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作长远打算,作长远谋划。抓好开局,从紧迫的事情做起。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就是乡村道路、农网改造、人畜和生产用水、子女上学、农民就近就医、生产发展资金困难、社会服务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和财力增长的状况,逐步推进,防止盲目蛮干,拔苗助长,切忌以运动的方式搞建设。当然不能等待、观望、漫不经心、若无其事、坐失良机。二戒简单化。要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生产发展是中心,生活富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内容是广泛的,全方位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因此,要准确把握。三戒政府包办代替。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主要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不能按照城市小区的模式去套。干什么,不干什么,要按照村民自治中“一事一议”的民主办事制度来决定,不能搞强迫执行,强制摊派。

七、争取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穿了最根本的还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发展问题。无论生产发展还是生活环境的改善都离不开钱,钱从那里来,一要靠农民自身逐步积累;二要靠国家扶持。县级财政收入每年才二、三千万,工资虽有保障,但发展资金十分欠缺,各职能部门今后应努力向省市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今年国家“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这是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宣示。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国家将集中力量办好“水、气、路、电”四件事。一是今年拟安排40亿元,比上年翻一翻,计划再解决2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拟安排25亿元投资,比去年增长1.5倍,再建250万户沼气池;三是安排170多亿元,改建新建乡村公路180万公里;四是发行12亿元国债,对中西部地区农网进行完善,启动无电乡电力建设。此外,中央还将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投入。只要全县上下一心,大家都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并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新农村建设就大有希望。

八、真抓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县乡党政组织切实加强领导,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县乡村的干部要脚踏实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不能喊空口号,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全部内容,摆到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克服工作安排上存在的单打一的情况,处理好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经常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的关系,总体安排、总体布署、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整体发展。

九、健全机制。

要发挥长效机制的管理作用,防止出现“反弹”现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充分发挥长效机制的管理作用。一是要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今年,中央、省市将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县级财政也应随着收入的增长逐年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并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应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广大农民,但仅靠农民自身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四是建立完善和规范新农民培养机制,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机制,治安管理机制等等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反弹现象,不断巩固和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十二

20__年,桥东镇文化站在市文化局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创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艺创作;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先进文化既是民族思想的沉淀,同时又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回顾历史,在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文化工作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重视发展文化事业,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三代领导人对此都有过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确定了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党的更是赋予了文化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重要课题。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这个必不可少的载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想,为21世纪的中国描绘了一幅全新的文化蓝图,指明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也明确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二、以镇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抓好文化工作。

开展文化工作的同时,必须以镇党委、政府为中心、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今年以来,文化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促进创建工作和文体事业向纵深和更高层次发展。坚持每月一次职工乒乒球和篮球比赛;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法定节日重大活动日,举办剪纸比赛、腰鼓队比赛、擂茶比赛等各类比赛,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陶冶群众情操,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十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就曾有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都出现过这一提法。但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有了不同的背景和涵义。其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很多新农村政策,这些新农村政策究竟给农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大学生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农村,深入调查,了解京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以下就是我们在xx市xx县广积屯村和山东省xx市三元朱村的调查情况:

1广积屯村和三元朱村基本概况。

1.1广积屯村基本概况。

广积屯村位于xx县延庆镇,处于县城周边,交通便利。现有农业户345户,1400人,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是xx县千亩无公害蔬菜专业村。现有设施蔬菜面积1000亩,种植品种有彩色甜椒、西瓜、甜瓜、长茄等。该村自20xx年开始兴建设施大棚,采取集体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设计,农民参与兴建,菜农分户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xx年延庆镇广积屯村种植彩椒,每棚可获得纯收入1万元左右,是传统蔬菜种植的三四倍,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2三元朱村基本概况。

三元朱村位于山东省xx市的最南边,紧挨着济青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现全村大概有200户,800人,耕地面积1290亩。其中大约600多亩耕地用于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基本上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有必要的机械设备。在xx市实行的“一村一品”的大政策下,三元朱村主要以黄瓜种植为主。全村平均一户有2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约2亩,平均每亩地村民可收入15000元左右。此外有300亩水果生产用地,其中以黄桃种植尤为突出。

2.1两村发展历程。

2.1.1广积屯村的发展历程。

广积屯村从最初83、84年开始只是简单的单户种菜蔬菜,后开始发展设施农业。到90年代初,广积屯2100多亩耕地有85%以上用于建造发展设施农业。20xx年底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北京京平蔬菜种植合作社,具体负责本地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设施蔬菜打开市场创造了条件。后由农业部主办在广积屯建设了标准园,面积约为1700亩,主产为彩椒。该标准园属于xx市三个部级单位之一。20xx年时,经过改革与发展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发展模式,致力于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全村200多户的农民在农业部技术员的指导下,20xx年开始发展新型农业,目前有机蔬菜种植的技术已经基本具备。广积屯园区建成容积1470立方米的保鲜库1座,服务区内的农产品展室、档案室、检测室等工程正在建设中。

2.1.2三元朱村的发展历程。

三元朱村的蔬菜大棚生产已有的发展历史,1990年,三元朱村的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试验成功。在当时三元朱村成为了寿光的典型,同时是全省和全国的典型。三元朱村的领导干部致力于将这项技术向全国推广以解决各省市尤其是北方地区吃菜难的问题。在党员干部王乐义的带头下,开始在县里、乡里、村里办培训班,钻进大棚手把手教,仅1990年一年,寿光县发展的5130个冬暖式大棚全部获得成功。此后他们在全省和全国传播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成效。

20年来,三元朱村从开始创建普通冬暖式大棚,发展到现在高标准的第五代冬暖式大棚;从开始种植普通蔬菜、无公害蔬菜,到现在生产出绿色食品、有机蔬菜。三元朱村还注册了“乐义”蔬菜商标,20xx年“乐义”牌黄瓜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乐义”蔬菜商标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作为山东省唯一的省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三元朱新村于20xx年正式落成。

2.2两村发展成果、特色。

2.2.1设施农业。

广积屯村所在的延庆镇,坚持“科学种植、龙头带动、开拓市场”的思路,发展都市型现代设施农业,打造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新路。而广积屯村作为xx市三个设施蔬菜标准园其中之一,园区面积达到1710亩。其中,20xx年新发展设施农业500亩、建成一座50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目前4000立方米的冷库正在建设中。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广积屯村的标准大棚蔬菜种植主营以色列彩色甜椒,该甜椒在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市场广受欢迎。在彩椒全面上市的时期,菜农不用出地头,菜就销售到北京、河北、广东、香港、台湾和日本等地。今年,广积屯村的彩椒种植面积扩大至700余亩,彩椒一上市,价格就达到每公斤6元,比往年增长了1.6元。

围绕20xx年将在延庆举办的世界葡萄大会,广积屯村从20xx年冬天开始引进葡萄品种,试种了100余个大棚,共育酿酒葡萄苗60余万株,是目前xx县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从20xx年至今,广积屯村已建成设施蔬菜大棚1241栋,春秋棚750栋。彩椒带动,其他果蔬跟进,例如:嫩绿的韭菜、墨绿的黄瓜、鲜亮的绿皮西瓜、草莓、西红柿、长茄等等。

三元朱村是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它已经作为一个标志矗立在齐鲁大地上。谈起大棚蔬菜就免不了提及三元朱村,是它给中国北方蔬菜带来了“绿色革命”。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三元朱村的设施蔬菜种植日渐成熟,现主要生产绿色有机蔬菜。在20xx年三元朱村注册了“乐义”蔬菜商标,其黄瓜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2.2.2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农产品销售市场建设。

所谓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之各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农产品生产出来了,能否卖得出去、买的上价钱则是一个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水平。20xx年,xx县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宅对接”即实现菜农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这项措施使菜农直接增加利润30%、菜价直降30%。“农超对接”即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xx县龙头企业“绿富隆”公司以实现为京客隆、物美等连锁超市配送有机和无公害蔬菜,销售效果良好。此外,还推出了“农餐对接”、“时鲜快递”农家对接智能配送进社区业务等。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2.2.3文化教育、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接受慢,科学知识与技术进村入户渠道不畅,农业科技人员创新推广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新型农民培养不足,导致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低。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近年在全国农村开展的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大力开办田间学校。

至20xx年延庆全县共开办田间学校77所,其中新建14所,续建63所,分由果品中心、种植中心、农广校、县农业局疫控中心承办,涉及14各乡镇17个村庄,广义屯村就是其中之一。培训内容包括科技讲座、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熬制石硫合剂、果树嫁接、果树管理、动物疫病预防、家畜养殖等。

相关数据表明:农民田间学校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践,是促进农民与技术、市场、信息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知识向农村聚集的有效载体,是创新推广机制、推动科技重心下移、培养农民推广员和科技协调员的有效平台,是激发农民和调动农民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因此,加快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对提高农民整体科技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建设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展田间学校的基础上,山东省xx市三元朱村于20xx年4月27日,正式揭牌成立了山东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山东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是山东省第一家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它是职业培训工作的一项创新,它填补了农业技术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空白,为全面推行农业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打下良好基础,而且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近年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配套设施、社会保障服务也不断提高。

三元朱村村民们搬进别墅楼,老人们住进新建的敬老院,孩子们坐在了现代化的幼儿园。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村里还给村民留了一小块土地,种一些粮食、特别蔬菜“自给自足”。新村里还建设有“乐义”超市、百货大楼、活动广场。每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会有100元的生活补助,新农保村里每人补助200元。关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3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各级部门已制定了相关措施和解决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已起到了效果。例如土地流转问题,广积屯村所在的xx县就制定了明确的转让条件,从而规范流转过程;三元朱村的设施风险,政府将出资部分进行担保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生产风险;建设田间学校,从而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他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

3.调研体会。

这次的实践调查,虽然我们只调研了两个村,但我们切身的体会到了新农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轿车,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新鲜蔬菜和肉类。但是,我们知道这距离全面的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要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目前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处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要继续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结合全村所在县的建设整体规划,加快设施农业装备规模化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农民种植优良品种、发展订单农业,走规模化种植的道路。

作为农科类院校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十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去年农业直接补贴税的发放更是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具体实施。

本次暑假社会调查我调查的是我的农村老家,一个北方的乡村,下面分类介绍一下在这次调查中获得的信息.

(一)农业:“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们这个村地处北方平原地区,降水适中,因此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薯类等,这里的耕地是旱地,是一年两耕。

(二)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村更是如此,这里的村民普遍还是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的,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更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山东省的孩子大多都至少上到高中的学历,我调查的农户中大部分人都说孩子上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学业。同时,这里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硬件、软件不断完善。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多数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很少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而且深层次的对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三)经济:有人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村社、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单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不单是农民的自发行为,也不单是政府的一相情愿,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也有人说:“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既要看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量转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退化的严重后果,哪些大量输出劳务的村落显现的凋敝现象足够我们警惕,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迫在眉睫。”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以前不少农民存有“小病不想看,大病不住院”的想法。但自从有了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10几元钱就可以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报销好多钱,基本上每个村民都对此政策大加赞赏。

20xx年,政府投资支持五大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摆在首位,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农村电网,农村公共文化,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灌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及种养业良种工程等.可以说我们村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这里将来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

建设新农村要首先理解农村贫困的根源有了对农村贫困根源的知识,才能发现和尊重农村事务的规律。了解了这种规律,才可能恰当地处理国家援助与村民“自助”的关系,村民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的关系,以及农村眼下的迫切需求与历史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

中国农民贫穷,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国家政权的“下沉”,不是因为基层政权的腐败,不是因为“权利”被剥夺,不是因为农民税费负担过重,不是因为城市的剥削,更不是因为农村缺少“基础设施”。中国农民贫穷,有五大根本原因。

1、制造的产品已取代养殖和种植的产品,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农业已成为“产业”。占人口10%以下的农户,用机器耕作辽阔的耕地,方能获得城市普通人家的收入。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十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将职业病划分为十大类115种。我县目前涉及职业危害企业约730家,行业有化工类、鞋革类、电镀类、纽扣拉链、教玩具制造、造纸业、铸造业等。从业人员约10.68万人。尤其是鞋革业约有380家,占职业危害企业数的52%。我们这次选择的21家企业中,鞋革业11家,化工业2家、纽扣拉链业2家、造纸业2家、铸造业2家、电镀业2家,除教玩具制造外,基本上涉及各行业,年产值均在100万元以上,基本涵盖了大、中、小企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职工总数为3997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为2402名。占职工总数的60%。

本次调查的方法采用表式调查为主,同时听取企业情况介绍,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对卫生部门近年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解,该项目调查受到了当地乡镇政府的大力协助,在企业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1、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及后果:

在鞋革业及纽扣业中主要存在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汀酯、碳酸钠、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其中制鞋业以“三苯”为主,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免疫系统等,造成慢性累积性中毒,如急性中毒或急性发作可致暴死,粉尘主要是造成呼吸系统损害,严重者可致尘肺病。

化工类主要涉及塑料助剂,不饱和聚酯树酯等,为我县纽扣业的原料产品,其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邻苯二甲酸二汀酯、“三苯”、苯乙烯、二甲酯、苯胺等,表现为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和致癌变,其二代毒物硫化氢能抑制细胞活性,严重者可致“电击样”死亡。

电镀业:主要工艺有镀钛、镀铬、镀锌、镀铜、镀镍等多品种,以桥头、黄田等地为主,其职业危害主要有金属中毒、强酸灼伤、氰化物分解物氰化氢、氢氰酸等,可致呼吸衰竭,脑水肿等。

铸造业、造纸业主要有热力辐射、粉尘、噪声等,可致职业性中暑、尘肺等,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危害程度较低,尤其是我县造纸业,大多是以再生型造纸企业为主,减少了原料加工过程中有害工艺,其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任务较轻。

根据21家企业调查显示,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存在很大的空白点。

制鞋业和纽扣业,要求做到设排毒排风装置。关键作业点作业工人带防护面具,但调查的13家企业70个作业点,只有25个作业点配有防护设备并正常运行,占应配备数的35%。

化工、电镀业,主要是装配排吸风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针对不同岗位,做好预防工作。但以调查的4家企业除部分人员备有手套等用品外,没有装备排风吸风设备或设备简陋,难以达到规定要求。

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1家制鞋业应测92个,实测64个点,占应测数的69%,合格的仅有6个点,合格率为9.3%。

3、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调查:

从卫生部门了解到,《职业病防治法》自2020年5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卫生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3月份,县卫生监督所对全县涉及职业危害的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从全县四千多家企业中筛选出了700多家企业,初步确定为职业病防治管理企业,四月份开展了全县范围内的宣传活动,包括送法律文本、宣传贴画到企业,去年8月份以来,先后在桥头、瓯北、上塘等举办了四期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同时结合全国性有毒有害作业场所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涉事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对“三苯”等危害严重的115家企业发出了整改意见书。

在开展广泛宣传活动和监督检查的基础上,今年选定了奥康、红蜻蜓、杰豪等三家企业做为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进行重点指导,目前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续工作正在加强。到11月15日为止,卫生部门共接受161家企业职业危害项目的申报,占应申报数的22%。2020年对作业场所进行监测140家,体检1849人,检出异常496人,异常率26.8%,2020年11月止,共监测132家,涉及职工22068人,体检4158人,检出异常854人,占20.80%。这次调查的21家企业中,我们根据职业病危害企业14项法定义务的内容进行调查,经统计显示,除制鞋业有10家已申报职业危害项目外,其它行业基本上未申报,而且如健康监护、设置警示标语、上岗前卫生知识培训等基本上达不到要求或没有开展。对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审查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等尚未列入建设口的工作范围。

《职业病防治法》颁布近二年时间了,各级政府部门对该部法律的实施是非常重视的,从国务院组织的全国性专项整治活动到省、市、县政府的专项检查、特别是对使用高毒化学品企业的监督,已经成为有关部门的日常性工作,但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来说,尚存在很大的距离。主要有:

真的不行可以叫他走人等等。对《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的应当履行的义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偏重于经济利益,忽视了企业在发展中应当遵守的法律责任。一个年产值超千万的企业竟然是在条件十分简陋的临时厂房中产生的,安全设施,职业防护几近于零,有些企业生产车间毒气弥漫,却没有通风设施,冬天还要关门、关窗,几乎是封闭式的生产,其工人的职业危害是可想而知的。这些均没有引起企业主的重视,在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的情况下,没有想到投入部分资金改善生产条件,改善防护设施来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部分企业还与民房相邻,企业所生产的有毒废气排向居民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像桥头的部分纽扣企业、瓯北的龙桥工业区等。

职业危害工程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工作未纳入立项审批程序。《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凡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项目可行性阶段要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项目竣工前要进行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有关的设施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经卫生部门的审查同意。但是目前这项工作尚未列入县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有关部门也没有把好这一关。

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缺乏,执法条件有限,制约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目前专门从事职业病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仅3人,没有专用车辆,没有监测仪器,面对我县近700多家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尤其在企业主认识不到位,工作不积极配合的情况下,困难更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1、要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时间不长,但要求很高、专业性强、责任重大,一旦发生群体性职业病或导致死亡事件,则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与安全生产联系起来,在抓安全生产的同时,抓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县领导在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指导,在引导企业做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做好职业防护工作,改善生产条件,改善劳动环境,稳定工人队伍,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要继续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

卫生部门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方面虽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社会对一部法律实施的接受程度有限,尤其是企业对法律规定的高标准要求,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硬件设施、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企业所存在的违法事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单靠监督检查,逐个企业地去纠正违法行为是比较困难的。必须采取有效的宣传形式,促使企业主认识法律,了解法律,以引起企业主的高度重视,主动配合监督部门做好内部整改。建议县府把《职业病防治法》列入“五.五普法”教育体系,以提高普及率。

3、加强部门协调,实行综合治理。

按照法律规定,企业在劳动用工时,要履行劳动岗位的告知程序,在工作场所要履行安全生产的诸多要素,在工人的劳动保障方面,要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在医疗保障方面,要发挥预防与治疗方面的技术支持,在审批建设工程项目时,建设部门要把好预防性审查关等等。因此,要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加强部门协助,发挥各部门在履行职能时,结合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规范,实行综合治理,层层抓落实,以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

4、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监督职能。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十六

8月初,县政协组成专题调查组,就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深入南寨、张家塬、柿沟3个镇和水利系统各单位,实地考察了全县6大重点水利工程和10个骨干水利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走访镇村干部、产业大户、政协委员和水利工作者百余人,召开座谈交流会6场次,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xxx”期间,全县水利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项目带动、科学兴水、人水和谐”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力提升发展水平,全县实现水利中省投资2.5亿元,建成了150多个民生型、资源型、生态型水利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县”,xx年荣获省“水利振兴杯”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七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1、农村供水经验全省推广。相继投入5782万元,建成张家塬、水沟2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55处山区单村供水工程,使全县75%的村实现水厂集中供水,解决了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饮水信息化、自动化视频监控系统,被称作“千阳模式”的“板块式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2、水库除险加固快速推进。全县14座小型水库全部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水利部门主动出击,抓鉴定、搞规划、做设计、争投资,相继完成了郝家坡、大沟、桐花庄、东河沟、夜叉木、皂桷树沟6座病库除险加固工程,平均每年实现1座病险水库加固脱险,成为千阳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3、灌溉渠系配套大幅跃升。积极争取千丰渠枢纽改造、跃进渠灌区、大沟灌区改造和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357万元,改造渠道150公里,新修渠道130公里,修建渠系配套建筑736座,全县五大重点灌区改造相继完成,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11万亩,使往日旱田重现生机,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4、河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投资5600万元,实施了城区千河护岸、千河堤防和冯坊河堤坝治理工程,建成城防工程8公里,农防工程15公里,有效保护耕地2.5万亩,人口3.53万人,成功抵御了xx年千河流域50年未遇的暴雨洪水灾害。坚持生态治水方略,完成了千河、东河沟、西河沟综合治理,栽植水保林300多万株,建起污水处理厂和千河橡胶坝,精心呵护宝鸡“大水缸”,实现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丽水园林城市景观。

5、基本农田建设实现大跨越。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积极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发梯田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兴修和改造基本农田5万多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

6、后扶项目惠及库区移民。从xx年起,11412名冯家山库区移民每人每年享有后扶补贴资金600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移民扶持项目38处,进一步改善了库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安居乐业。

二、“十二五”水利工程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回顾“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突显,但与全县加快转型突破促进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城乡群众对水利服务的期盼相比,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设施老化失修,水源调蓄能力不足。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现代农业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全县现有蓄水工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设计标准低,淤积严重,病险问题依然困扰个别水库储水量。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进程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部分灌溉用电、泵、渠设施老化严重,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目前,全县仍有8座病险水库,占水库总数的55%,45座抽水泵站85%因设施老化而停用,5个万亩以上灌区的灌溉能力都达不到设计标准,222眼机井75%不能使用。

2、资金投入单一,制约工程建设进度。近年来,向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市县配套的资金份额也大幅增加。但水利、农业、农发、环保等行业多头治水的投资局面,基层很难把有限资金整合起来办大事,不能最大化发挥投资效益;加之群众对自筹自办水利的认识不到位,“一事一议”实施难度大,群众筹资筹劳投资水利建设出现断档,其它社会资金又不愿进入,使水利投入全部依靠政府财力支撑。目前,有限的地方配套资金,已影响到某些大项目的争取和部分工程建设进程。

多年,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群众对设施的爱护程度降低,人为损坏也无人追究,出现自生自灭的状况。部分设施输水能力退化,抗旱能力大幅下降,有效灌溉面积逐年衰减。目前,全县设施灌溉面积10.65万亩,而实灌面积不足3.5万亩。

4、专业人才匮乏,服务队伍建设滞后。随着“大水利”建设时代的到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加,水源保护、水政执法业务量不断增多,但全县水利系统经营管理人才较少,专业技术人才紧缺,辅助人员富余,年龄“青黄不接”。全系统213名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54人、仅占25.4%,高级职称仅2人,高中以下学历的占37.5%,基层站所50岁以上的占72.7%,在规划设计、项目监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各镇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新形势,新目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展望未来,目标宏伟,责任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县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调查组建议:

1、全面把握县情水情,抢抓历史发展机遇。我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旱涝灾害频发,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转型及农民增收步伐。“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诸多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一是中央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强调要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全面系统部署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决定xx年全社会投资4万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省市确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都以供水安全和防洪保安为基本条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已成为各级水利建设的重点,关天经济规划也确定了一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三是经过多年发展,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今年我县又被省上确定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因素,抢抓改革发展新机遇,实现工程建设新突破,兴水促农、治水xx县。

2、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整体抗灾能力。防洪保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于泰山,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要大力开展防洪保安建设。针对全县洪涝灾害频发的特点,抓住国家治理中小河流的投资机遇,争取项目,兴修堤防,清淤疏浚,不断加强千河治理xx县城防洪体系建设,抓好冯坊河综合治理工程,逐步推进对草碧河、涧口河、高崖河等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将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农村防洪标准提高到一遇。二要加快病库除险加固步伐。在巩固好郝家坡等6座水库加固成果的同时,积极推进柳家塬、宝丰等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程,到20xx年消除病险水库,恢复防洪抗旱库容,使水库防洪标准提高到1xx年一遇,全面提高水资源调节能力。三要认真做好防汛抗灾工作。高度重视雨情、汛情、气象信息的传达报送,总结防汛抗灾工作经验,加大对崔家头、草碧等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力度,完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建立县镇村三级应急抢险工作体系,夯实各方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突出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城乡用水安全。我县水资源相对贫乏,按农田面积计算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因此,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尤为重要。一要着力建设骨干水源工程。争取省市支持,尽快立项建设冯坊河水库、水沟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2867万m3。着手建设一批分布合理、实际实用的涝池、塘坝、泵井(站)等小型水利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调蓄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川道及北部旱塬16万亩耕地灌溉问题。二要大力引导“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农民合作社、村组积极建设“五小”水利项目,打通区域间“库、塘、窖、井”渠网互通链接,形成功能互补,水源互通,利益共享的供水机制,走出一条“散水集用、小水大用、丰水枯用、水源共用”的山区集雨节灌新路子。三要坚决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集中两年时间,完xx县城供水网管改扩任务,再建设一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覆盖全县城乡的一体化供水网络,为全县13万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4、加大河流整治力度,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整治城乡水域生态环境是新时期水利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一要全面推进“清洁水源”建设。结合冯家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和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狠抓河道排污、清淤清杂、植被保护等关键环节整治,并与新农村建设、植树造林、城乡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县域河道综合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城乡水域环境。二要重点抓好千河综合治理。围绕“治水、减灾、造福”这一目标,综合考虑防洪、灌溉、美化、塑景等因素,高标准制定千河综合治理方案,抓好草水新区、建陶产业园区、千湖湿地公园、千河绿色走廊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与保护,努力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千河生态景观。三要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认真抓好涧口河、冯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坚持实施退耕还林,加快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步伐,严格禁止25度以上陡坡开垦种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生态自然修复能力,确保“十二五”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

5、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经济发展。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的命脉,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一要扎实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认真抓好以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水闸、塘坝、防洪堤等灌排防洪工程建设,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提升灌溉水源利用率,切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二要大力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复垦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灌区平整土地0.5万亩,兴修“四田”0.75万亩,使全县基本农田面积达到28万亩,全面完成川道灌区配套续建和南寨、张家塬等旱塬节水改造工程,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3万亩。三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库、渠、井、站、厂等水利设施互通互补、协调运行的管理模式,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快灌区末级渠系建设步伐,最大程度发挥小型水利工程作用,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产出水平。

6、创新建设管理机制,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要加快推进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一要健全水利融资机制。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性水利工程,逐步形成以政府出资为主导,受益农民投工筹资为基础,市场化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社会化水利建设融资新机制。二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小型水利工程高效运转,发挥最大效应;积极推进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农业灌排用水政策补贴、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级差水价、经营性企业用水高标准定价的节水管理模式,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要创新基层水管体制。依托现有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机构和人员,强化其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等公益性职能,结合我县五大灌区覆盖范围,设立跨行政区域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工程建设、群众用水、科技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提高基层站所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于某县甘桔产业调查报告篇十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会议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为我们抓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主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县这样一个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山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立足实际,统筹安排,瞄准着力点,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努力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一要更新发展理念,聚力下好新农村建设“一盘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我们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肩负着推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要从政治、全局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决策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在抓“三农”工作的理念上有一个新的认识,高点定位、统筹兼顾地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首先,要以全新的思维审视新农村建设。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障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是宏观层面上的要求,就微观层面来看,新农村建设既涉及到硬件,又涉及到软件,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公共服务、新社会保障和新精神风貌,只有达到这“六个新”,农村才会有新的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决策和实施新农村建设时,脑海里既要有大目标的发展轮廓又要有具体内容的“新意”要求和工作要求,只要把握到这一点,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其次,要以全局的意识统筹新农村建设。要遵循规划为先的原则,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为农村发展定好目标、调好节奏、留足空间。要遵循经济发展为重的原则,突出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先位置,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实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遵循统筹协调的原则,注意城乡统筹和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互动,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新农村建设既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又体现社会进步程度。要遵循可行性原则,结合大局要求和本地实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使新农村建设既体现一般要求又体现本地特色,切忌生搬硬套,不追求实际效益。再次,要以科学的态度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正确的政绩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扎实稳妥、和谐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要着力抓好竹林关、峦庄两镇及西三塬、万湾、中南等十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同时由21个乡镇各确定一个村进行试点。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实行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包抓责任制,落实各乡镇、村的工作责任,并将干部力量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全力抓好此项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是目的。**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又是国家贫困县,农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来抓,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紧紧围绕“畜、药、果”三大主导产业和劳务经济,坚持规模、效益并重的原则,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畜牧产业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以户为基础、以村为单元,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抓大户、带一般,抓小区、上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发展圈、厕、沼气“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提高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林果业要在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科管、加工增值、提高效益上,着力抓好312国道沿线优质核桃、小杂果基地建设和南北二山板栗、核桃、山茱萸基地建设;继续抓好林果产业示范户、示范园建设,带动管理工作上水平。药业要以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不断调整药业种植结构;加强与药材批发市场、药材经销商和药品生产厂家的联系,大力发展订单药业。劳务产业。

要以提高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加强对劳务人员的输前技能培训和输后维权服务工作,不断拓展输出地域,发展订单劳务,打造劳务品牌。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做好312国道沿线畜产品基地、南北二山中药材、干鲜果基地等农产品基地和品牌的申报工作,力争新认证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继续抓好农产品加工、包装、推介工作,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大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培育、发展、规范农村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自律、维权职能,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不断提高农民发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三要加大扶贫综合开发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贫困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收问题。**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贫困面大,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长期任务来抓,坚持不懈地抓好扶贫综合开发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政策导向和投资趋向,积极做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力争在项目申报和争取上实现新的突破,短期内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有较大改观。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基础建设与产业开发、村容村貌整治并举,提高扶贫综合开发成效。按照“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定点帮扶”的原则,切实抓好高寒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稳妥地做好移民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记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统筹安排用于农业和农村的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坚持高标准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真正把项目建成一流标准和群众满意工程,以良好的工程形象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使新农村建设“有米可炊”。另外,还要积极探索信贷扶贫到村、到户的新途径,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切实安排好贫困户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重视解决边远地区、边缘人群的脱贫问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