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甘肃岷县地震心得体会及收获 甘肃岷县发生地震(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07:41:15 页码:8
甘肃岷县地震心得体会及收获 甘肃岷县发生地震(4篇)
2022-12-24 07:41:1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甘肃岷县地震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历史沿革

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 九州时期 张掖 属雍州。汉代(前206-220xx年)以前 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 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 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 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西汉时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20xx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两晋南北朝时期 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唐时期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北宋时期 天圣六年(1020xx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元时期 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明时期 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时期 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1920xx年 设张掖县。

1985年5月 撤销张掖县,设立县级张掖市以原张掖县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

20xx年3月1日 国务院批复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甘州区南环路。张掖市设立甘州区,以原县级张掖市的行政区域为甘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地级张掖市辖原张掖地区的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甘州区。

丝绸之路与张掖

古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再继续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帝国。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时期,前138年和前120xx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线。后来这条路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西亚诸国的交通要道。东汉(26-220xx年)时期,内地与西域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逐步繁荣,中国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远销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区。蚕丝生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丝绸的输出和缫丝技术的西传,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提出以丝绸为这条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则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西魏(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交易中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581-620xx年),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620xx年,隋炀帝西巡,亲自在张掖主持有西域27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此后,张掖贸易日益繁荣,由中西贸易的中转站,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行政区划

张掖(3张)截至20xx年12月31日,张掖市下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共六个县区;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总面积40874平方千米。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总人口131万人。其中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裕固族民族风情独特,是张掖市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县区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甘州区 4240 52 734000 南街街道县府街

民乐县 3687 24 734500 洪水镇

临泽县 2777 15 734200 沙河镇

高台县 4312 16 734300 城关镇

山丹县 5402 20 734100 清泉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20456 4 734400 红湾寺镇

气候特点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地质地貌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资源状况

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区有耕地400万亩(含山丹军马场),有可垦荒地300多万亩;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草原2600多万亩;有森林5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日照3000小时。 张掖市还具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水利、光热和劳动力资源,有30多种矿藏,其中煤、铁、石灰石、芒销等储量过亿吨。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资源有煤、石膏、粘土、砖石、铜、铁、锌、钨等,累计储量居全省之首。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有名,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土特产品有圆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年产60多万吨,洋葱、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进的精细瓜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著名的西菜东运基地。红枣、苹果、苹果梨、桃子、葡萄及其它优质杂果颇负盛名。同时还出产姜活、麻黄等80余种中药材。 1998年,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全市农业发展不断跨上新的台阶,粮食、油料连年增产;分别达到100万吨和7万多吨。张掖市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 。

交通通讯

区内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20xx年11月4日开工建设的兰新二线横穿全境,与规划建设的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将使张掖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现。张掖交通发展迅猛,张掖机场与20xx年11月1日正式通航,开通西安—兰州—张掖往返航班,班期为每周二、四、六,机型为erj145,航班号为gs7563/4。每班飞机11∶50从西安起飞,12∶55到达兰州,13∶30从兰州起飞,14∶40到达张掖;张掖起飞时间为15∶10,16∶20到达兰州,16∶55从兰州起飞,17∶55到达西安。通航初期临时票价为:张掖至兰州288元,燃油附加费70元,免收机场建设费;张掖至西安480元,燃油附加费140元,免收机场建设费。张掖-重庆往返航班于5月4日正式开通。此航线由华夏航空公司运营,华夏航空将以庞巴迪crj-200商务飞机执飞重庆兰州张掖航线,每周一、三、五、七执飞,航班号为g52751/2,飞机型号为crj200,50座。重庆起飞时间15:55,兰州到达时间17:40,张掖到达时间19:10;张掖起飞时间19:40,经停兰州起飞时间21:05,重庆到达时间23:00。

经济发展

市场体系日渐完善。构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的目标正在实现。张掖工业园区和4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聚合效应,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1992年8月和20xx年6月,先后两次视察张掖,分别题词"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这不仅为充满生机的张掖大地赋予了新的含义,也为张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是对全市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更是推进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体育赛事

20xx年7月2日至4日在张掖市举行20xx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的第二站赛事,也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首次在我国西北地区举办,张掖站比赛崎岖多道,比赛共分10个赛段,赛事总里程约202公里。20xx“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初步确定于7月19日在张掖滨河新区滨湖广场举行开幕式,7月20日在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举行短道比赛和长道比赛,7月21日至22日在平山湖丹霞生态旅游景区举行长道比赛,7月22日下午在滨湖广场举行闭幕式。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张掖是一座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被誉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张掖最大的芦苇面积达2万多亩。黑河湿地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芦苇、菖蒲、荻、水蜡烛、水芹、水葱、泽泻、灯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著名景点:丹霞地貌、张掖湿地公园肃南马蹄寺、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山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张掖甘泉公园、张掖河西学院、张掖镇远楼、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森林公园、张掖东大山 、龙首山、道巷庙、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

张掖风景及相关图片(20张)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博物馆馆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佛经。其中600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用泥金书写绘制而成,历史、艺术价值较高,有"张掖金经、国之魂宝"之美誉。市中心镇远楼造型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层木塔,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 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 ·张掖 ·木塔寺 ·张掖丹霞地貌 丹军马场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河西学院 ·镇远楼 ·肃南康隆寺猎场 ·张掖市森林公园 ·东大山 ·龙首山 ·道巷庙 ·甘州古塔 ·诸葛楼 ·东山寺和西武当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 ·牍侯堡 ·民勤会馆 。 著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横贯东西的祁连山,既是甘肃、青海两省的界山,又是蕴涵甘肃河西丝路谷地湿润气候的天然屏障。每年7-8月间沿国道227线一带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山丹军马场和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百万亩油菜花一望无垠,构成一幅金辉飘香的诗意画卷.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裕固族风情, 祁连山旷野风光,戈壁滩冰川奇峰。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据说,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痴情在此住了20xx年;如今,中国作家陈运和也采风到此呆了一日。 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丹霞地貌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张掖丹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西部最美的平山湖丹霞,作为张掖丹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地带,素有大西北的“张家界”之称。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30’~100°20’、北纬38°;40’~39°10’之间,海拔高度在20xx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距张掖市40公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

特色小吃

张掖的小吃较有名,比如搓鱼子、拉条子、臊面、酿皮、炒炮、揪面片、 鱼儿粉等本地小吃,诸如兰州拉 西北大菜

面、,焖羊肉、羊肉焖卷子、鸡肉焖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陕西肉夹馍到处是,且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张掖特色,回味无穷。除此之外,张掖的豆腐脑、灰豆汤、醪糟、马场酸奶等特色饮品,也是张掖人民的最爱。在张掖,只要是席宴,都会上一道特别的名为“西北大菜”的菜肴,香香的扣肉下是一个个象征吉祥意义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边点缀着嫩香的炒鸡蛋和木耳以及翠绿的青菜,美味无比。还有张掖的卤肉,卤鸡爪等各种卤味,张掖的凉粉,鱼儿粉等小吃,都会让人在这个城市流连忘返。由于地处西北,光照充足,使得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两季整车的瓜果被运往外地,为张掖人增加了收入。张掖最有名的要数葡萄酒了,由于张掖的纬度和法国极为相似,具有和法国一样的酿制葡萄酒的自然条件,而且张掖的葡萄酒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名诗佳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就是古代的敦煌。如今有滨河集团、国风葡萄酒公司的干红葡萄酒已经成为国宴红酒,甘肃祁连葡萄酒业的冰白葡萄酒也获得世界级大奖,是我国冰白葡萄酒的旗帜。

最新甘肃岷县地震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个性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向来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众喜爱。

形制结构

进大门牌坊,即入正门。此门五间门面,共宽十八米,进深两间。正中门楣,原挂有祖籍天水的明代著名书法家胡缵宗所书"与天地准"巨匾一方,现悬挂"太昊宫"匾一,含义同"与天地准"相似,都是颂扬伏羲造福人类的恩德广大无边。伏羲庙的这座正门,虽也经清代局部修缮,但其主体部分,仍然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实为难能可贵。至今,屋顶完整无损,正脊两端施龙吻,尾向内,背兽齐全,中央置宝瓶;脊身饰缠技牡丹。这套质朴典雅、玲斑剔透的饰品构件,工艺、艺术价值相当之高,曾引起国内不少建筑专家和艺术家的重视。步入前院,可见院东有棵古槐,传为唐代栽植。岁月流逝,已逾千年;虽然屡经兵燹天灾,阅尽人间春色,至今依旧昂然挺拔,令人叹为观止。

先天殿

先天殿在中院月台的当间部位。此殿异常宏大壮观。看着它踞高凌空、庄重威严的风格,游人往往啧啧赞叹。这座大殿通高二十六点七米,纵深十三点五米,面宽七间,通长二十六点四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殿顶上覆琉璃简瓦,正脊两端亦施龙吻,垂脊、戗脊施螭兽仙人。正脊中有桥亭火珠,脊面乃饰缠枝牡丹。其奇巧精致,耐人寻味。这座宫殿的门窗雕饰工艺,堪为上选艺术品,往往吸引不少游人,由于为其精美的工艺所倾倒,而总是流连忘返。这些门窗,全系木质结构,上面镂刻雕饰有金钱、艾叶、仙鹤、孔雀、蝙蝠、蝴蝶,还有二龙戏珠、鹿宿松下等图案,花纹细密,栩栩如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入大殿内,即见一中心方柱似的神龛,这便是供奉伏羲塑像的地方。完高五米有余,上根悬挂"礼貌肇启"匾额,系清代嘉庆年间秦州牧王赐均所书。匾文是对伏羲始创八卦、教民克愚的巨大功绩的高度赞颂。

文祖殿

迎面为一座碧瓦覆项、结构宏伟的大型古建筑,就是文祖殿。此殿虽系清乾隆三年(公元一七三八年)重建,但其彩绘风格却持续了明代暖色基调,向为专家所称道。穿过仪门,来到中院。由于场面开阔,令人襟怀顿觉释然。那里是伏裁庙建筑群的中心部分。正中位置为一月台,殿、阁、亭、榭,高下相间,与院内星罗棋布的株株参天古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妙趣横生。民间说法,前后院内原先共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个方位栽植的。此刻尚存三十七株,冬夏常青,生机盎然。这些忘年古柏,现已成了珍贵的文物树了。

民间传说

天水民间相传,伏羲既为人文之祖,那他就肯定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所以一遇到什么事情,就想着找伏羲"商量"、"求教"。当地人相传伏羲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六,因而祭奠伏羲最隆重的就是这一天。人们在这一天赶庙会、唱戏、烧香、磕头、施舍,在心里把许多话"告诉"伏羲,以求从他那里获得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突出的事情,就是求伏羲医病。伏羲庙院里原有八八六十四棵柏树,人们说那是伏羲按八卦的演化序列排列的;说那些树,每一棵都能懂凡人之言,都能解伏羲之意。人们按照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的循环规律来套,每一年都要推选出一棵柏树,让它在庙院内"值班";轮流到值班的树,便是"神树"了,也就是伏羲的代表。正月十六这天,前来赶庙会的部分人,还带来要用红纸剪的纸人儿,有的人剪得很精致,就连面部的五官七窍都维妙维肖地剪出来。到了伏羲庙,就把这红纸人儿贴在值班的神树身上;然后,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身体哪个部位闹过病,或不舒服,就用点燃的香头头(或者用点着的艾草绳头头)去烧那红纸人的那个部位,必须要烧一个洞才算,头疼烧头,脚疼烧脚。说是把红纸人必须要贴在值班树上用香烧,可实际上,多数人才不管那回事,乱贴哩,贴到哪个树上就是那个树,贴了,烧了,据说心

上就舒服了,千灾百祸都能够免除了。

因此,正月十六日一过,伏羲庙院子里柏树身上,棵棵都贴满了红纸人儿,风一吹,"哗哗哗"地响哩,就好象它们为了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发出的笑声一样。

最新甘肃岷县地震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最新甘肃岷县地震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观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