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9:29:10 页码:12
最新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精选10篇)
2023-11-10 09:29:10    小编: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制定更明确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写总结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例子或数据来支撑自己的结论。根据我们的需求,下面给出的是一篇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一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进一步推进了“关于学生快乐写话策略研究”的实验,发现学生的写话兴趣和写话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即“构思、写话、修改、评议、投稿、评优”六步走的快乐写话模式。第一步:构思,内容从生活中来,什么有趣就写什么,不必受命题限制;第二步:写话,不必受范文限制,写出童真童趣;第三步:修改,尊重原文,教师只在有错字的地方修改,力求把孩子的意思表达出来;第四步:评议。朗读写话,共同赏析好词佳句,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写是生动有趣的;第五步:投稿。优秀写话投稿到博客,给学生展示的平台;第六步:评优。评选“小作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的六步走方法指导下,我们逐步帮助学生学会构思、学会写话、学会欣赏,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一年级上学期:用一个拼音句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能把一句话写通顺,写完整。一年级下学期:句子前后连贯、规范使用标点,能写好两三句话。二年级上学期:留心观察,能用上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话有条理。二年级下学期:有想象有创新,具体生动,能写一段通顺的话。考虑到学生差异,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发展情况来定。只要写得认真、生动或是有进步,就有机会参加“评选小作家”的活动。

利用校图书馆、绿色书吧、班级图书角,增加学生阅读量。设立“每日积累”专栏,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组织朗读、写话、讲故事等比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策略一是内容更自由。每一次写话都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以往,写话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烦恼,现在写话已成为一种期待,这和改变写话内容是有很大关系的。

策略二,指导重情趣。努力捕捉每个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值得称赞的地方,丰富评价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策略三,评价求创新。我们构建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网络评价相结合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写话兴趣。

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进行专题学习,整理出了一本研究资料集。一年来,教师上校级以上公开课近20节,三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十多篇论文在各级竞赛中获奖。整理出了学生写话作品,为后续的调查研究做好了准备。培养了许多“小作家”“小明星”。多位课题组成员建有教学博客,在老师和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课题组中有多位教师被评为溧阳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溧城镇先进教育工作者,1位教师在市级评优课中获奖。

近一年来,我们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1、未能建立完整体系。

教师参与课题实践的积极性高,但教师教学观念、专业素养有差异,研讨交流的深度不够,研究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研究学生、研究策略、实践再反思,都需要教师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这对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素养的要求很高,课题组老师专业素养要提升,教学观念要更新,指导方法要新,才能建立完整体系。

2、学生发展不够均衡。

3、写话模式有待完善。

“构思、写话、修改、评议、投稿、评比”六步模式的确能提高大部分学生写话能力,但老师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如何将写话更加有效地融入到拼音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阅读课上的写话教学最佳模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二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促进以后的工作,现做以下总结: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每人准备一个预习本,把预习的生字注上拼音,借助工具书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这样学生及认识了生字,还进行了扩词练习。预习时能对要学的内容,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也记在预习本上。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看一看学生的预习本,你会发现学生那些字容易写错或写得不规范,那些字组词容易出错,学生会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接受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gzzj/jsgzzj/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2.养成听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的习惯。

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特别是成长困难学生用心听课的习惯,上课能坐得住,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同学讲,学会听,能听懂;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对于形成、巩固和发展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成长困难学生的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后进生继续努力,并为成长困难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对待后进生,只要他举手回答问题,就赶紧让他回答,并且会大家赞扬:你看,人家谁谁听讲多认真哪,还这么爱动脑筋。谁谁认真思考了。教师讲完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后,问:我刚才强调的什么问题,谁能说说?这时故意让后进生回答,并表扬:某某同学认真老师讲的问题了。这些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不断加强,认真听讲的习惯会越来越好。

3、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更新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教师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板书、在学生作业上写批语时,书写要规范,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课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我们分三方面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即:干净、漂亮、正确。每次学生的作业都得三个分。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那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另外,为了规范学生的字体,让学生从小就写一手漂亮的字,我们从一年级就让学生每天坚持练字,每人一本与教科书同步的字帖,让学生描摹生字。每次单元测试,我们都设有卷面分,让每份试卷尽量做到书写认真、整洁。

四、让学生乐于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例如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又特别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又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可见,积累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确实,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而且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做法如:

(1)每周的语文阅读课。

(2)定期开展的评比奖励活动,让它成为学生们主动积累的不竭动力。

(3)学生准备摘抄本,有好词佳句积累本、名人名言积累本等,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妙词佳句、名人名言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学习。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三

学会学习的研究将近一年了,这一年,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初步认识,到逐步提高,一路走来,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步步高升。现梳理一下这半年的研究工作。

1、加强培训,提升理念。

学会学习是一整套教材,有连贯性,也有学科性,单纯地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培训。我们一方面积极参加县级的教科研培训会议,回来后做好二次培训。一方面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培训交流,让学习快的教师带动学习慢或是学习晚的教师。基本到达各成员同步进行,共同提高。

2、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了很大改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会学习才是真正地本课题最大的收获。这半年来,学生从一开始感到新鲜而乐学,到此刻感到学习有成就感而乐学,是一个很大提高。我们班上有四个学生,以前是什么课都不认真听,什么作业都不完成。此刻这几个学生已经有三个在慢慢改变,他们上课明白自我做什么了,作业虽然字写的歪歪扭扭,但总归是写了。

3、教师的教学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从教知识,到教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个课堂改革,更是一次理念更新。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真正的立足于学生,立足于方法,这是本学期我们课堂的最大改变。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自我的教学步骤,做到以生为本。

4、亮点工作。我们课题的最大亮点就是:学会学习与学科的融合。

我们课题组成员把学会学习这套教材都细细研究一遍,对于教材中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什么学科,什么学情,都做到心中有数。在上课的时候,能够打破年级的界限,把这些方法适时适量地教给学生。

比如,我发现我们五年级的班上,多数学生还是不懂得如何记忆,每到让学生记知识的时候,就会出现背了一节课,记的东西十分少。于是我就把六年级的《记忆方法巧优化》搬到了五年级,让学生了解一些记忆方法,这样,在记知识时,学生的效率就有所提高了。

将学会学习的方法融入到学科当中,既省时,又省力,还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及更高的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我们都把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能研究进去,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1、有的方法不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个班级也都有自我的特色。许教授的课本应当是针对大多数的班级和大多数的学生。而我们学校,学生流失较大,剩下的学生中,学习习惯十分不好。有的应当在三年级掌握的东西,五年级的学生也不必须会。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材的起点有些高,不能完全使用这套教材。

2、还有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改观。

每个班上总有几个学生,理解和记忆力都十分差,这些学生,虽然明白了有哪些方法能够用,可是还是不能应用到自我身上,导致学习习惯还在原地踏步。

1、寻找更多的学习方法。方法不仅仅限于学会学习书本上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找到更多、更适合的方法。还是祖师孔子说得好,“因材施教”。所以,我们想以学会学习这套教材为引领,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2、异常关注学困生。践行孔子的“有教无类”说,每个学生的情景不一样,进行的幅度不一样,要更多关注学困生,不让一个学生落后。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四

使用者在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言语理解、言语生成的综合全面的直觉的语言能力。它的形成和结果以及运用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这“无意识”并不排斥意识活动,而是指它的过程和结果难以用言语表述。也就是说,语感是一种不假思索、迅速准确、自然而然地直觉把握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的能力。

语感培养能有效的将三维目标统一起来,使小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改进语文教学。语感培养能够做到这一点。语感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知识对语感培养起很大作用,语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语感的培养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形成或改变。也就是说,语感培养即不是脱离言语知识、脱离言语文本的天马行空,也不是咬住字词句不放的文字游戏,它要通过字词句通向人的心灵、精神世界,通向生活,通向社会。作为言语主体的人,可以凭借语感主动地去选择符合自己心理图式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从而与活跃于语言对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文素质。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的大量反复的感知认同,有助于一个人求真、逐善、创美。

1、诵读吟咏,积淀语感

诵读吟咏是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诵读吟咏是语言积累的最重要途径,从古至今,琅琅的读书声都是语文课的一大特色,是眼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也可以通过吟咏、朗读让小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朗读让小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诵读能力的培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朗读、诵读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小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文学的情感的熏陶,加强美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要善于用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要重视背诵,背诵的过程是典范语言模块整体储存的过程,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沉淀了文化,提高人的语文素养,受用终生。

2、积累语汇,夯实语感学习的基础

语感,是借助各种言语实践活动形成的一种内化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以大量的存储为基础的。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言语材料的积累。小学生在逐渐养成主动识字习惯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并得以发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这就要求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调动小学生语感的经验性,不能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作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当作衡量一种识字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能否借助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将识字任务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实事联想起来,能否借助语感的经验性来独立识字是关键。3、品析语言,架建语感学习的桥梁语感,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语感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即品析语言。因此,引导小学生品析的功夫少不得。训练语感,必须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要鼓励小学生咬文嚼字,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一般说来,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的语感训练应着眼于以下几类词句的品析:能够表达文眼(诗眼)的语句;能表达声音、色彩、气味的词语;能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词语(多为虚词);表现力较强的动词、形容词;作品中重复出现的重点词语;白话文中使用的文言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叙事性作品中的议论和抒情性语句。

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词句方面的训练,从课文范例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引导小学生比较归纳,品味揣摩,激发情感,联想想象,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感的艺术魅力。

4、写作随笔,养成语感学习的习惯

写作语感随笔,最大的好处是容易养成研究语言的习惯。无论是课内课外,读书讨论,养成随时写作短小的语感随笔的习惯,可以时时感受到广化、深化、美化、敏化语言的快慰。久而久之,人的语感能力自然会增强。小学生在面临习作时,新课标要求小学生不是为了习作而习作,而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明显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在生活中使用,所以小学生习作更应调动小学生语感的情感性与整体性。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就要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文化中特有的意境、意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写作过程中,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思索、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语感认识又提高一步。

语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起着塑造、监督和指导等作用,它统摄了具体言语活动的全过程,没有语感的参与,这些具体言语活动方式就无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核心。只有深入探讨语感的本质、语感的形成,才能有助于基础教育中语感教学走一条低耗高效之路。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五

《高中语文必修课学习疑难问题探究》的课题从开展实施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下面我把这半年时间内课题开展的情况做个小结: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了解到:语文学科的疑难问题研究伴随着这一学科的出现而出现,从未停止过,尤其是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是个人研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源于我们学校的生源质量的特殊,加上近年来学校心新入编的青年教师多,有这个能力和资源对此空白加以补缺,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尽快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去,另一方面,于学校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改革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进而对整体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升教学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研究对象主要涵盖了“学”和“教”两个方面,既关注学生实际的学情,又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和经验总结,反思,这对教师专业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课题研究必须基于实际,而我们这个课题更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学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对课文理解深度,提升了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和准备。

但问卷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经让我们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调查问卷的本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够明确和细致。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问卷的回收率低,相互抄袭,提出的问题不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效问题较多,重理轻文思想严重等。

3、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调查不重视,要求不到位、课研意识淡薄等。

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重视,问卷调查能够反映问题,也是今后课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它让我知道要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端正学生及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态度,不断增强自己的课研意识。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方向所在,教育课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的一项必然要求,更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体现。

每个人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开展自己的个人研究和阶段性研究结合起来,原以为每个月都得写会很累很麻烦,可是越到后来越发现积少成多,尤其是针对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之上有更深,更新,更精的见解。这让我感觉语文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拼音汉字拼接,而是众多知识的综合。趣味也随着研究越来越多。

课题研究工作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阶段了,这更进一步的要求我们要把研究的课题成果及时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引导教学,在全校推广。

我深信,课题研究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例如:教学任务重,研究时间不够;手头缺少研究资料;教学教研理论水平有限等。但我相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组长的精心组织和策划和课研组成员的通力协作,课题研究一定能完满结题,并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生活物理教学行为研究》一课题产生的背景:背景1:尴尬的物理课堂在物理课上,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在学习物理新概念后,老师让学生举......

本学期,在区进修校的指导、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课题组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坚持研究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课改相结合,与学校的日常语文教学工作相结合,扎实有......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六

课题研究已进行半年有余,经过同组教师的协作努力,课题顺利进行着,对此,本人特做出如下总结:

一、本年度课题研究进展情景及成果:

1,教师理论水平等到较快提升。

的提升。

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立体思维本事。

3,加强了师生的协作,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光靠教师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进取自主的学习起来,俗话说“教学相长”,经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渐渐自主的培养起学习的进取性并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整整体的教学质量。

以下是教师获得的科研成果:

邵秋芳《有效朗读,精彩课堂》2011年“金帆杯”二等奖。

二、下一阶段研究规划。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要重视整体知识的构建的运用,提升自我对知识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学习本事,增强学习的乐趣。

4,积累教育资料,撰写案例和论文。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七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促进以后的工作,现做以下总结: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教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每人准备一个预习本,把预习的生字注上拼音,借助工具书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这样学生及认识了生字,还进行了扩词练习。预习时能对要学的资料,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也记在预习本上。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看一看学生的预习本,你会发现学生那些字容易写错或写得不规范,那些字组词容易出错,学生会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学中常常能够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理解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这样,良性循环就构成了。

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异常是成长困难学生用心听课的习惯,上课能坐得住,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同学讲,学会听,能听懂;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对于构成、巩固和发展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成长困难学生的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所以,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后进生继续努力,并为成长困难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对待后进生,只要他举手回答问题,就赶紧让他回答,并且会大家赞扬:你看,人家谁谁听讲多认真哪,还这么爱动脑筋。谁谁认真思考了。教师讲完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后,问:我刚才强调的什么问题,谁能说说?这时故意让后进生回答,并表扬:某某同学认真教师讲的问题了。这些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不断加强,认真听讲的习惯会越来越好。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更新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忙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教师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板书、在学生作业上写批语时,书写要规范,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课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我们分三方应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即:干净、漂亮、正确。每次学生的作业都得三个分。这样学生就明白自我那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另外,为了规范学生的字体,让学生从小就写一手漂亮的字,我们从一年级就让学生每一天坚持练字,每人一本与教科书同步的字帖,让学生描摹生字。每次单元测试,我们都设有卷面分,让每份试卷尽量做到书写认真、整洁。

《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例如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又异常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构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又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可见,积累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确实,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本事,更不能学好语文。并且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仅有“厚积”,才能“薄发”。

做法如:

(1)每周的语文阅读课。

(2)定期开展的评比奖励活动,让它成为学生们主动积累的不竭动力。

(3)学生准备摘抄本,有好词佳句积累本、名人名言积累本等,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妙词佳句、名人名言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学习。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八

我校班主任小课题研究,在专家们的正确引领下、在局领导的指导、调度下,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班级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学习更加主动,良好的班风逐渐形成,学生也更加珍爱集体荣誉,为生活在这个集体中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了班主任小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1.学习,从制定方案开始做起。

从制定方案的时候,就开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更新教育观念,为班主任小课题研究的开展做一个入门铺垫。

2.培训,为研究奠基。

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和文章。并及时发放资料、组织听专家报告等方式,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门培训。尤其借助《润物无声》一书提到的相关案例,拿来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应用、探索。通过培训、学习,我们得到新的共识,即人文管理思想核心是倡导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强调“要让学生爱老师,老师必须要有可爱之处”,“可以让学生怕我,也可以让学生服我,更可以让学生亲我和信我,但是绝不可以让学生恨我”。在学生中提倡“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行为规范。我们专门为班主任设立的学习笔记,图文并茂,学习让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老师们坚持每月一反思活动,通过这种自我反思,来思考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同时,加强对小课题演技素材的总结、反思,利用我校教师论坛时间、班主任小课题专题研讨时间进行交流,来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我校3个班,3个正班主任,3个副班主任,3个班主任研究小课题。正副班主任共对一个班,同面一批学生开展研究。平时的问题,实现了两人之间的及时商量,寻找问题解决方法。同时,班级教导会、学情会商会议时,班主任也把小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提出来,与全体任课教师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乍一看,班主任小课题不是非常“巨大”的课题,但是,对孩子成长来说却是“无小事”,因此,“关注细微”成为我校对教师提出的研究立脚点,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非常看重的一点。

与班级常规管理有效结合,让小课题的研究成为开展班级工作的拐杖,成为反思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成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学情交流的重要内容。如此从细微处着手,让每个班级都成为全体教师为孩子们建构的“温馨家园”!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九

我校申报的“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与使用”研究课题同意申请立项后,课题组立即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讨论,撰写了课题的开题报告,制定了“西昌市兴胜小学《小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与使用研究》实施方案”,在2014年10月29日及时地课题的开题会,并按照实施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目前进行的是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

新课程的实施在我乡已经进行了六年,为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评价的民主化和个性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合作与实践本事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因而,在农村小学实施“小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种开放的、多层面的、全面的评价工具,它能够供给丰富的相对“真实”的信息和依据,这对于以发展的眼光客观评价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

要求经过该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们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做到学用结合,学用同步,注重实效,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不断进行改革尝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快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到达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目的。

极参与的交互活动。(2)评价资料多元化。注重学生素质考察,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并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生兴趣与进取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进取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帮忙学生拥有自信,以质性评价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不仅仅考察学生“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过程”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查。(3)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构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学习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星级”评价,成长记录等。

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建构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我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学实践本事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理解评价结果。

积累活动案例,提炼升华成功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探索出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的策略及方法体系,建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运作方式。

三、理论学习及研究情景。

1.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的学习与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善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些表述中体现出的评价理念与当今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我们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理解: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绝不是简单的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评价是多元化的,既重视他评,也要求自评;不仅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要把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学习与研究。

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及其未来的发展,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经过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参与评价;经过扩大交流渠道,使学生能够分享成功。

5℅,主要由年级组教师组织学生抽签面试,以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及综合本事。6.制定了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考核制度讨论稿,便于调动驾驶工作的。

1.学生成长记录册板块设计基本规范。

2.成长记录袋资料收集基本反映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家长据此能看到学校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3.学生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初步做到有机结合。

六、反思和下阶段研究设想:

经过本阶段的研究实践,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究,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更清晰的思路,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我乡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年轻化,存在着经验不足,研究本事不强的现象。我校将采取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求青年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会创造有利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研讨,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教师都能受益,使课题研究能够更有利地开展。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使研究思路逐步拓宽、研究经验得到积累,使教育科研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进展。下一步,我校的科研课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交流展示在教育教学中成为一种课堂。2.高年级学生单元成绩回执单的设计与使用。3.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的制定与落实。4.教师课题研究笔记指导与使用。5.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6.主研教师课题研究过程调控。我校会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使课题研究目标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使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我校科研必将枝繁叶茂,收获丰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篇十

我校申报的“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与使用”研究课题同意申请立项后,课题组立即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讨论,撰写了课题的开题报告,制定了“西昌市兴胜小学《小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与使用研究》实施方案”,在20xx年10月29日及时地课题的开题会,并按照实施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目前进行的是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

新课程的实施在我乡已经进行了六年,为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评价的民主化和个性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合作与实践本事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因而,在农村小学实施“小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种开放的、多层面的、全面的评价工具,它能够供给丰富的相对“真实”的信息和依据,这对于以发展的眼光客观评价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要求经过该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们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做到学用结合,学用同步,注重实效,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不断进行改革尝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快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到达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目的。

经过该课题的研究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即:

(1)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理解评价结果而不是评价结果本身的正确性;改革单一的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2)评价资料多元化。注重学生素质考察,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并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生兴趣与进取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进取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帮忙学生拥有自信,以质性评价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不仅仅考察学生“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过程”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查。

(3)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构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学习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星级”评价,成长记录等。

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建构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我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学实践。

本事提高。

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理解评价结果。

积累活动案例,提炼升华成功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探索出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的策略及方法体系,建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运作方式。

1.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的学习与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善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些表述中体现出的评价理念与当今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我们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理解: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绝不是简单的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评价是多元化的,既重视他评,也要求自评;不仅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要把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学习与研究。

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及其未来的发展,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经过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参与评价;经过扩大交流渠道,使学生能够分享成功。

1.成长记录袋的选取与使用。每学年每生使用一个牛皮纸做的档案袋作为成长记录袋,可是经过一期的使用低年级部分学生的破损较严重,第二期需要更换后才能继续使用。

2.成长记录袋的封面设计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真正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3.成长记录册的基本资料板块设计为:学生基本情景介绍(由学生用图画或文字完成);评评我自我(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评价方式多样,有小红花制、等级制及评语等);评评他人(用等级制或小红花制评爸爸妈妈、教师、班委及好朋友);我的学习方法(用文字叙述自我在某一学科某一学段成功或失败的学习方法);我的趣事等;当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不一样的主题来展示自我在学校的学习过成,从而到达发展性评价的宗旨。除语数科外其它科目期末考查统计表(包括自评、教师评及小组评)。

4.成长记录袋资料的选取。

试卷的选择:平时一至二张,期中期末检测卷;美术作品(由学生自选)音乐作品(由学生自选);语数作业等。

5.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根据西昌市教科中心期末检测过程评价精神,建立兴胜小学的过程性评价制度为:如总分20分,教师调控占75℅,主要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学生与家长在成长记录册的互评、自评来把握;学校调控25℅,主要由年级组教师组织学生抽签面试,以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及综合本事。

6.制定了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考核制度讨论稿,便于调动驾驶工作的。

1.学生成长记录册板块设计基本规范。

2.成长记录袋资料收集基本反映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家长据此能看到学校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3.学生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初步做到有机结合。

经过本阶段的研究实践,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究,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更清晰的思路,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我乡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年轻化,存在着经验不足,研究本事不强的现象。我校将采取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求青年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会创造有利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研讨,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教师都能受益,使课题研究能够更有利地开展。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使研究思路逐步拓宽、研究经验得到积累,使教育科研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进展。下一步,我校的科研课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交流展示在教育教学中成为一种课堂。

2.高年级学生单元成绩回执单的设计与使用。

3.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5.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

6.主研教师课题研究过程调控。我校会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使课题研究目标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使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我校科研必将枝繁叶茂,收获丰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