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汇总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12:08 页码:13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汇总20篇)
2023-11-12 09:12:08    小编:HLL

总结是对过去经历和所得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总结是对过去所学所做进行提炼和归纳的过程。不同范文中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总结和概括。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一

税务局作为财政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管理税收、征收税款和监督纳税人等重要职责。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税务局既要守正,始终坚持法纪,又要创新,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税务局的守正创新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守正是税务局的根本。作为纳税人的代表,税务局必须要遵循税法,依法征税,才能够维护税收的公平正义。在实践中,税务局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纳税人进行明确、透明的税务指导,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税务局还要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培养纳税信用意识,使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法,主动缴纳税款。

第二,创新是税务局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收征管的日益复杂,税务局必须要加快变革步伐,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在税收征管方面,税务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税收征管向“互联网+”的方向发展,提高办税效率。在纳税服务方面,税务局要提供多样化的纳税服务,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打造便捷、高效的办税环境。

第三,守正必须与创新相结合。税务局既要守正守法,依法行政,又要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进税收征管和服务工作的不断完善。在税收征管方面,税务局要坚持依法征税的原则,同时也要灵活运用税收政策,优化税收征管,以实现税收收入的最大化。在纳税服务方面,税务局要坚持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根据纳税人的需求,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第四,守正创新需要有良好的机制保障。税务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守正方面,税务局要建立严格的纪律约束机制,加强纪律教育,健全监督检查体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在创新方面,税务局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干部员工发挥创新能力,提供创新的平台和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不断发展。

第五,守正创新需要积极的推进力量。税务局的守正创新不能靠个别人的努力,需要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参与。税务局要加强对干部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税务局要倡导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鼓励干部员工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守正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税务局作为财政部门具有重要的职能和责任。税务局既要守正遵法,依法行政,又要积极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税务局的守正创新离不开良好的机制保障和积极的推进力量。只有在守正和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税务局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二

内容提要:“中国之治”得益于中国制度科学管用,具有合实际、合规律、合目的的制度逻辑。合实际,是指中国制度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国情实际和时代实际;合规律,是指中国制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制度发展规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合目的,是指中国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制度”)的成功。而中国制度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制度逻辑科学管用。可以说,合实际、合规律、合目的的制度逻辑,让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制度绩效得以不断提升。

立足中国实际进行制度选择、制度安排、制度改革。

一种社会制度要有效管用,就必须扎根本土,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既不能急于求成搞制度上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也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指望搬来一座“飞来峰”。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中国制度,其鲜明特点就是合实际而适宜、合实际而管用。

合历史实际。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以巨大的优越性,让众多民族和国家实现独立、解放,登上世界舞台。中国之所以能实现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能迎来曙光,就在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造性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迈向社会主义革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事实证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动与保障下,中国独立自主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自力更生研制出“两弹一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让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曾经十分落后的国家实现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合国情实际。社会主义中国建立起来了,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大国情,也是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中国果断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创造性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中国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巩固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市场经济的弊端,从而收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硕果。

合时代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发展过程不断对制度供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代中国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对改革前各种僵化保守的体制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对改革过程中曾经管用但现在越来越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进行壮士断腕的再改革。实践证明,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意志与行动,不断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在实现制度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制度就会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就会进一步提高。

充分发挥中国制度的最大优势和巨大潜力。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把各种生产力要素集中起来,聚焦关键点进行优化配置,就能充分激发潜力,达到既定基础和条件约束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限。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制度发展规律。中国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之路,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样的制度安排保证中国能办成许多其他国家办不成的大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集中力量办大事要有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众星捧月”,这个“月”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有了“主心骨”、方向感、向心力;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有了党中央这个坐镇中军帐的“帅”,就能做到车马炮各展其长。中国之所以能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仅仅规划5年,而且规划30年、50年的奋斗时间表、发展路线图,就在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社会朝着认准的宏伟目标一以贯之不懈奋斗。当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党为讨好少数利益集团而损害其他社会群体利益,为登台执政而做不负责任许诺、提不切实际目标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信从容、行稳致远,致力于为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利益、最长远利益而努力奋斗,让一个饱经沧桑而又生机勃勃的国家在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中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

心往一处想,劲才会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共识、凝聚共识至关紧要。为把13亿多人的思想共识高度凝聚起来,中国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但应看到,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形式并不只是选举和投票,还有协商和讨论。政治的事情是众人的事情,众人的事情就要由众人商量。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就能商量出共识、商量出最大公约数、商量出正能量、商量出精气神,最终商量出治国理政大好局面、商量出改革发展丰硕成果。作为民主制度的中国创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让人民群众,让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有权利、有渠道、有机会阐述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当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合力、当中国梦这个“最大同心圆”来自众人合力、当每一个人的意愿都体现在合力中,共识自然就广泛形成了,力量也就充分集中起来了。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现代社会,不同制度的差别不仅体现在制度规则和制度程序上,更体现在制度价值与制度目的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价值与制度目的决定着制度形态。中国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当家作主,其制度逻辑是劳动的逻辑、人民的逻辑。

在中国,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也没有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通过不同层面的制度安排切实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中,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要加快改革;哪里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从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精准脱贫,到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的共享发展,再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全面深化改革,背后都有社会制度的支撑,都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

让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制度最本质的属性、最核心的要求、最高的价值指向。为此,不仅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广泛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而且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让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不可否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只要在制度安排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了可靠的起点和正确的方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归根结底要在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中实现。中国制度保证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身处这样制度环境中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一制度逻辑让一切社会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极大解放与发展。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三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号召全体党员要继续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弘扬开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

一、用信仰之心弘扬建党精神。100年来为了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许多革命先烈献出了生命,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这是用鲜血、汗水和生命浇铸的珍贵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团结带领广大民众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中华民族开辟了通向和平民主繁荣新中国的光辉道路,完成了这个当时在很多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伟大使命。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面一百年来历经风霜雪雨巍然屹立不倒的鲜红旗帜。一百年来,手擎建党大旗,我们一直往前走,一以贯之守初心,担使命。“旗帜指引处”,无坚不摧;“旗帜所到处”,把一切腐朽的东西统统扫除。“人心向着共产党”,是因为“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你心中总是装着人民,才会赢得人民信任和拥护。老百姓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老百姓心中就有多重。在老百姓中,有这么一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为了人民解放和幸福所付出的一切和牺牲,人民都看在眼里,都记在心头。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共产党人高尚的品质,也是共产党人的躬身实践;为了让党旗更红,成千上万先烈和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代开创者、开拓者、建设者们“甘洒热血写青春”。谁为了人民,谁为人民做好事,就会赢得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用无私、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最后凝聚成伟大建党精神。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越是接近伟大目标,越需要保持清醒认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不只是天安门广场上领诵人的心声,不只是天安门广场上所有参会人员的心声,更是包括9514.8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内的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成功实现第二个百年赶考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之责任,是中国人民之所愿,是中华民族之光明前景,我们坚定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走好也将必然走好第二个百年赶考之路。

二、用赤子之心弘扬建党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既是中国共产党永续传承的红色基因,也是带领国家和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强大内驱。说到底,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谋福的。回望历史,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最大的幸福,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出发,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义无反顾担负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之所以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深得民心、长期执政,追根溯源都可以从这样的初心和使命中找到原发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旗帜上,清清楚楚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伟大建党精神,是精神所在,力量所在,血脉所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坚守与执著追求。伟大建党精神,是一座不朽精神丰碑,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坚守,是后人前进的方向;就是建党二百年后,甚至更长时间,伟大建党精神,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这是一面不倒的旗帜,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

旗帜就是引领,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只要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就不会脱离群众,就不会失去“老百姓这个共产党生命的源泉”。高举着伟大建党精神旗帜,我们才不会忘记初心,我们才不会放下使命,我们才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才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带领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不懈努力,努力为鲜红党旗再添一抹红。党员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勇于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克服阻力,以久久为功的精神**难题,用实干与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三、用革命之心弘扬建党精神。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还有很多。惟有真正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践之于行,顽强拼搏、全力奋斗,坚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更坚强的信心和勇毅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不会变色。无论前途多么艰险,都不会止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坚守党的初心,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每一代共产党人,使命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不负人民”,永远是伟大建党精神最弥足珍贵的精髓,要一代代坚守,一代代发扬光大。奋进新征程,要勇当为民服务的“排头兵”。“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不可能轻轻松松就实现,必然会遇见坎坷不平,这就需要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勇当为民服务的“排头兵”。党员干部要始终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主动地冲在最前方,勇于斗争、勇于胜利,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不断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党员要像革命先辈那样保持一颗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一心为民的纯洁之心,把“无我”的高尚情怀与“有我”的责任承担结合起来,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的实干拼搏精神,把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用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奉献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诗篇。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四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加强思想理论研究,培育良好学术环境,我所就举办了一次以“守正创新”为主题的大讨论。通过与各界人士的深入探讨和交流,我深刻认识到了“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大讨论中,我们对于守正的解读主要包括对传统文化根基的继承和承认,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实践。只有守正,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正如曾国藩所言:“读书要守正,为官要守正。”只有从严格守住底线,讲究精神品质和道德操守,才能保证创新的方向正确,取得积极成果。

其次,我认识到创新是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创新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正如大讨论中许多专家学者所言,创新是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革新,还包括思维方式、管理模式、组织模式等的创新。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一步,我意识到守正与创新之间需要有一个平衡点。守正是对传统的尊重和发扬,创新则是对未来的追求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大讨论中,我们深入讨论了如何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在创新中坚守底线和传统价值观,如何守正创新、开放融通。通过与各界人士的讨论,我坚信,只有在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认识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关键。在大讨论中,我们提到了创造性思维、跨界合作和试错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意识需要从教育、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入手,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乐于探索和创造,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鼓励跨界合作,打破学科、领域的壁垒,促进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试错文化的倡导也十分重要,鼓励人们勇于尝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创新提高。

通过此次大讨论,我深刻体会到了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守正,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只有创新,才能真正引领发展,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同时,我也明确了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二者需要相互促进、平衡发展。最后,我也明白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紧迫性,它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类似的大讨论活动,为各界人士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中国的发展。守正创新,方能乘风破浪,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五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考察调研的第一站是广东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他又来到这里,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回顾40年改革开放壮阔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为了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改革开放的初心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它彰显“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的具体化、目标化、实践化,标注着改革开放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到哪里去,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贯穿于改革开放的丰富多彩实践,为了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40年前,人心思稳、人心思进、人心思富,我们党果断顺应人民群众要求,许下改革开放初心,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迈上改革开放伟大征程。40年来,我们党高擎改革开放大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改革开放深深扎根于人民沃土,并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丰富营养和无穷力量。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同志为全面深化改革定下了有温度的基调。推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雄安新区、扩大对外开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举措,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审批服务便民化等改革举措,推开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等改革探索……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一茬接着一茬、声势一浪高过一浪。改革开放不断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持续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使我国取得史诗般的进步,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事实雄辩地证明:为了人民是贯穿改革开放的清晰主线。

历史昭示未来,初心照亮征程,人民决定成败。当前,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各种利益诉求相互碰撞,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绝不亚于40年前。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越要坚守为了人民这条主线不动摇、不偏移。改革开放是在人民要求与党的主张相统一基础上的伟大社会革命,需要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只要坚定不移将为了人民这条主线贯穿于改革开放之中,就能始终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就能坚定勇毅地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推动改革开放在更深更广领域不断开拓,使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成为“决胜一招”。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无论改革开放的领域拓展到哪里,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开放成效的标尺,紧紧依靠人民,虚心听取人民心声诉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就能更深入、更广泛地扎根人民,就能获得人民更坚定的支持、更广泛的参与,从人民中汲取更多智慧、更大力量,从而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通途。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六

南通现辖3市2县3区和4个国家级开发区,75个乡镇,26个街道,1368个行政村,521个社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受市场经济、物质观念冲击和影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服务功能不优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以“服务”替代“党务”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认为,基层工作面对面与群众打交道,非常具体、非常直接,与其讲半天的大道理,不如解决几个实际问题更直接。少数党员干部不善于、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深入、不全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甚至认为,“党务”是个软指标,“服务”才是硬道理,只要“服务”搞好,“党务”自然过得硬。二是在工作方法上,存在着以“给与”替代“需求”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心里想着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不够,乐于“领导决策”,缺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能真正做到“问计于民”。少数党员干部乐于做“锦上添花”的实事,对“雪中送炭”的“急事”“难事”关注不够,久而久之,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了影响。极个别村干部工作不讲方法,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三是在责任主体上,存在着以“少数”替代“多数”的现象。总体上看,占党员比例很少的村干部服务教育引导群众工作是比较到位的,但面广量大的普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一些村党组织在创新党员作用发挥载体上办法不多,对普通党员力量的整合不够,少数党员先进性凸显不够,党组织带动群团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发挥作用不够。

通过调研,南通市切实地感到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进而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认真调查、多次研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在服务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的思路呼之而出。

二、实践历程。

实践中,南通市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与服务功能的内在联系,坚持将教育引导群众工作贯穿于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始终,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党群互动、力量整合,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稳定。

(一)突出理论武装,在走进群众中教育群众。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与群众脱节的问题,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可学可比的典型、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一是大力弘扬核心价值。广泛开展“传递正能量、共建好家园”主题活动,依托遍布农村的5360个“正能量加油站”,将党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市委“两个率先”的进展情况等,制作成“微党课”“微电影”“微手册”,把核心价值观内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快板,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节”“看变化、感党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家庭美德故事巡回宣讲等活动,持续推动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培育群众爱国爱党、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二是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按照“村村到、户户听、人人知”的要求,组建大学生村官宣教团,积极开展“微型农课”“党员故事会”“网格讲堂”“树下聊天站”“田间课堂”“红色广播”等活动,大力推行“菜单式”“互动式”宣讲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表述和传递党的主张,引导他们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820多场、覆盖群众近300万人。三是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实施教育引导“十小工程”,依托小课堂、小广场、小餐厅、小电影、小抄报、小热线、小驿站、小广播、小卡片、小报廊等平台,拓宽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渠道。积极培育“村村乐”“百姓自助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发动群众走上舞台,自说自演,用乡土语言、草根情怀感染更多群众,两年来,全市共开展“村村乐”活动27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500万人次,实现了活跃群众文化与教育引导群众的相得益彰。

(二)突出民主参与,在发动群众中引导群众。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组织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着力将好事办好,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是听取群众呼声。全面构建“村党组织—二级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位一体”“民情联系网”,配套完善“接收—处理—反馈—评价”的民情信息循环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实时回应民情,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去年以来,累计汇总民情信息近2万条,先后有3000多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被纳入民生实事工程。二是组织群众参与。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坚持议前征求意见、议中民主商议、议后宣传解释、全程公开公示,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决策协商等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去年以来,全市通过“四议两公开”为群众兴办各类实事86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00多起,通过有序的民主参与,化解了矛盾、缓解了冲突,使党组织的意图有效转变为群众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三是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任期(年度)工作目标承诺机制,引导村党组织紧紧围绕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及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目标承诺。按照“你服务谁、谁评价你”的原则,建立健全开放透明的群众评议机制,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加大群众评价的权重,把服务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压茬有序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动真碰硬对党员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其中被评定为“好”和“较好”的占98.35%。

(三)突出党员带头,在示范群众中带动群众。针对少数村党组织凝聚人心、团结群众的能力不强,少数党员创先争优、引领致富的能力不强的问题,注重激发党员干部的主体活力,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带头服务、带领服务,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服务教育引导群众的生动实践中。一是引领推动发展。创新党建富民产业链,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员+农户”模式,培育了一批党员经纪人,农户依托合作社生产和销售的比例超过60%。打造党建富民共同体,全面推行“强村带弱村”、“村企联建”等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形成2800多个党群共富联合体,实现了“三有三无”:“带头致富有党员、扶贫帮困有党员、典型示范有党员,党员身边无纠纷、党员身边无陋习、党员身边无违纪”。二是引领奉献社会。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吸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共同参与,按照“支部+协会+志愿者”模式,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团组织,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根据需求和在职党员特长进行分组定责,定期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邻里照看、健康义诊、便民维修等服务,使群众生活困难有人帮、出现问题有人管、心里疙瘩有人解。去年以来,全市推出260多个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带动4万多名群众共同参与,帮助解决群众各类困难9000多件,呈现出党员干部走在前、人民群众心相印的生动局面。三是引领促进和谐。按照“所处位置、政治素质、协调能力、宗旨意识、工作作风”等标准,以10-15名党员为单元,通过本人申报、党员推荐、组织考察,把“思想觉悟高、工作热情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的12600个党员选拔为党小组长、16900多个党员选拔为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其扎根群众、情况熟悉的优势,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引导群众、调处社会矛盾、参与基层治理,打造了一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同志来南通调研时称赞:“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做的是一件件群众关切的小事,累积起来就是党惊天动地的大事。”

(四)突出党建惠民,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针对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渠道不畅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从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事情改起,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累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增进人民群众同党的感情。一是优化服务手段。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延伸拓展党建频道、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手机报等信息化阵地,创新“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在农村建立1834个网上公共服务中心,推广大学生村官农宝网建设成果,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技能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提高服务便捷化、效能化水平。试点依托微信公众服务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微心愿大家帮”活动,今年以来,全市35个试点村共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1800多个,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二是整合工作资源。在队伍建设上,每年选派100名机关干部担任经济薄弱村“联助书记”、累计选派560名机关驻村“第一书记”,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建立政策宣传、综合治理等12类12206支村“一综多专”服务队伍,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教育引导力量全覆盖;在平台建设上,全面完成1300度个村级党组织“一站式”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引导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前移服务端口,实现了6大类20项服务项目的“在村办理”;在载体建设上,全面推行以“及时梳理群众诉求、实时代理群众事务、即时处理群众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理工作法”,去年,全市党员干部梳理群众诉求36000多条、实时代理群众事务6.2万件、即时处理群众难题8600多个,“三理工作法”在全省推广。三是强化考评激励。实施乡镇党委书记“八个一管党工作法”、村党组织书记“两议两诺、双述双评”制度,结合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下发问题“整改清单”,实行限时“挂牌销号”,将“软指标”转化成“硬任务”。开展星级党组织、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命名表彰100个先进村党组织、10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00名优秀党小组长和100个优秀党员中心户,以叶剑生等为代表的村书记优秀群体先后被省级媒体集中采访宣传。出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意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德才兼备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有计划地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目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人均年收入已达4.32万元。

三、几点启示。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之魂,是基层党组织保持正确方向和阶级属性的本质体现。从南通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本质在于深刻把握内涵要求。南通市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正能量加油站”、服务教育引导“十小工程”等载体,在服务中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增进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政治认同和行动自觉,凝聚了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内涵要求,准确把握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辩证关系,跳出“就服务抓服务”的狭隘思维,将教育引导贯穿“五服务”始终。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首要在于顺应党员群众需求。“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南通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找准结合点,从群众诉求多样化的实际出发,将抽象的群众具体为一个个服务对象,将群众利益具体为一件件服务个案,在具体的、现实的、最直接的维护群众利益和满足群众诉求中体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接地气、聚民心、促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及时掌握和满足群众的共性化、个性化需求,努力实现服务教育引导工作与党员群众的所需所盼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核心在于构建党群联动格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条块分割、独自为战的弊端。南通市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在党内以党委统揽,通过“联助书记”“第一书记”“党员志愿者”等,组织引导各部门各单位把职能和力量投入到服务教育引导上来,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广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队伍整体联动、平台共建共享、活动联合共创的生动局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积极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全面实现“民得实惠、党得民心”。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关键在于常态长效机制。南通市认真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尤其是乡镇和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的管党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形成了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常抓长效的履职机制,同时,注重整合资源、考核激励,使服务教育引导工作充分体现党员群众的意志、利益和需求,充分契合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把服务教育引导群众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牢固树立“抓常、抓细、抓长”的理念,推动服务教育引导工作常态长效。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七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深刻诠释,鲜明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入阐明了传承这一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号召全党同志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我们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深入挖掘建党精神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而赤诚奉献的历史,是迎难而上、勇担重任的奋斗历史,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史。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建党精神的形成、百年发展与当代传承,既反映了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也呼唤着建党精神与时代伟业相结合。深入挖掘建党精神时代价值,对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准确把握建党精神内涵实质。科学提炼、准确把握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指引全党不断战胜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建党精神内涵实质,应注意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刻理解领会忠于信念、坚定理想是建党精神的统帅之魂,顺应潮流、勇担重任是建党精神的关键之要,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是建党精神的血脉之基,牺牲奉献、为民谋利是建党精神的固本之源。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大力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底色,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提供了不竭动力。建党精神及其所承载和体现的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和基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因此,在新时代要着力凝练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大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将感想、感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和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以新一轮“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答好新时代的答卷,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八

税务局作为国家财政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财政收入管理、税收政策执行和纳税人服务等重要职责,可以说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有幸加入税务局工作,亲身体会到了税务局的守正创新精神,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守正方面,税务局始终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进行工作。税务局的干部职工自觉维护大局,严于律己、守住底线,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问责在常态化。税务局还积极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加强税收信息披露和公开,实现税务信息透明化,使纳税人能够真实、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税务情况,有效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和权力寻租的问题。保持税收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提高税收征管的规范与透明,是税务局一直以来坚守的原则。

其次,在创新方面,税务局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税务局倡导从传统的纸质申报转向电子化申报,采用智能化审批系统,实现了纳税人的便利申报和快速办理。此外,税务局还通过建立诚信纳税信息公示系统,引导纳税人自觉遵纪守法,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税务局还加强对各项税收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创新税收政策的设计和执行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主体的合理诉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作风,是税务局坚持创新的基石。

再次,在心得体会方面,税务局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作为税务干部,我们深知自己在服务纳税人、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使命和担当。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使命,税务局加强了对干部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税务局还积极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强化纳税人教育和服务意识,提升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为纳税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提高了纳税人对税务局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度。

最后,在体会方面,税务局的守正创新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税务干部,要守正,就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品质,做一个对得起时代和人民的税务干部。同时,创新也是必需的,只有通过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推动税收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税务干部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担当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税务局在守正创新中不断追求发展,始终以纳税人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作为税务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保持守正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九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党中央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召开的一次高规格会议,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民营经济、要什么样的民营经济、怎样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等重大问题,与2016年3月4日关于毫不动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是新时代指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在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先后在辽宁、广东视察时调研民营企业,给“万企帮万村”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连续就民营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系统阐述和理论总结,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

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地位、贡献和作用,作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力量的政治论断,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民营经济的高度认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针对社会上有人质疑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这是党中央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从政治层面深化民营经济认识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就是夯实党执政的基础、增强党执政的力量。那些为了所谓“个人安全”而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为,在政治取向上存在很大问题,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讲话系统回顾我们党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演变,作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宪法、党章,不会变、不能变的庄严承诺,这从维护根本大法角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稳定预期才能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定立场,消弭了舆论中的杂音,廓清了认识上的迷雾。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和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赋予其高度权威性和长期稳定性,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能够安心谋发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落实到民营经济发展上就是要对其一以贯之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国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弱化,不仅不会“离场”,而且还要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讲话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作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内在要素的创新论断,丰富发展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今年以来,一些民营上市公司被国有企业并购等市场行为,让社会上一些人产生了“国进民退”的错觉。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给予了正面回应,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的创新论断,深刻揭示了民营经济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不可替代地位和不可或缺作用,以及和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内在关系。要看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是中国的企业,早已血脉相连,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非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而是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之中。这一创新论断,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必将催生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共赢、竞相发展的热潮,必将迎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春天。

讲话高度关注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作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的生动概括,以深厚的中华传统“家”文化底蕴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方法论进行了新的理论升华。统战工作就是争取人心的工作。针对社会上一些人仍然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民营企业、将民营企业家当成“异己力量”等错误认识,讲话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情真意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浅显易懂,但道理极其深刻。“自己人”拉近了距离,既暖人心,又接地气,充分展现出娴熟高超的领导艺术,也为我们坚持“两关注”“两手抓”,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在工作中,只有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尊重感和获得感,增进他们的情感认同,才能更好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要求民营企业家走正道、讲正气。这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南针”和“航标灯塔”。民营企业走正道,就是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创新创造,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新时代要求民营企业走实业报国、主业立企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民营企业家提出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的殷切期望。我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实业兴国、主业立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一般会上升,优胜劣汰的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市场导向和用户导向,能够提供有效供给的优势企业,才可以在竞争中取胜。这是所有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过的一道“坎”。追求规模,只能成就“高原”;锤炼精品,方能筑就“高峰”。民营企业只有主动聚焦实业,矢志做精主业,打造质量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市场规模足够大,做很多产业都会大有前途,但也不可能全是某一家企业的“盘中餐”,更不可能是一片坦途。面对当前企业发展困难,广大民营企业要正确看待,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坚守实业,做精主业,拒绝诱惑,避免浮躁,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做久。

新时代要求民营企业走心无旁骛、创新创造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民营企业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一流企业,关键靠创新。目前,许多民营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技术水平不高,关键领域被“卡脖子”的问题依然突出。许多制造业民营企业使用的高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尤其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要想摆脱困境,只有靠自力更生,靠自主创新。广大民营企业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下决心下大力气攻克一批前瞻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难题,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一些新兴领域和技术“无人区”,也要敢想敢试敢干,争取成为行业“领跑者”。中小微企业也能有大作为,科技型、初创型的中小微企业要聚焦细分领域,加强自主创新,以技术进步塑造竞争新优势,努力成为“隐形冠军”和“独角兽”。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分工,推动国际化经营,稳妥防范风险,努力做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领袖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可以依托海外园区或相关行业商会,联合抱团出海,更好发挥规模效应。

新时代要求民营企业走精益管理、守法经营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民营企业练好内功,特别是要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能不能抓住机遇,考验的是企业综合素质。越是经济下行,越需要企业练内功、强素质。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一些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不规范,甚至出现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在当前强化监管时必然会面临一些压力。对此,民营企业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把加强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快调整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克服家族式管理等弊端,加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切实靠制度管人管事。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员工培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法律是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守法合规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大原则,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道。民营企业家要坚持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在守法诚信经营中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精细化信息化制度化的管理,也是生产力。民营企业要重视加强培训学习,努力补齐创新、人才、技术方面的短板,增强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一样,都事关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都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坚持问题导向,在直面民营经济发展困难,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的同时,强调要抓好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落实,并从工作力量、目标任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作出明确部署,为新时代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开出了“对症良方”,画出了“路线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工商联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准确研判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使企业的发展信心更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信心,既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更要看到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持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快速升级的大量消费需求、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幅员辽阔的国土资源等有利条件,把个人发展、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力腾飞,再铸辉煌。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以实质性降负增强企业获得感,使企业的负担更轻。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企业负担问题,特别强调要“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解决民营企业普遍反映强烈的税费负担重、降成本实效不明显等问题,就要突出“实质性”这个目标导向,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要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在严格规范税费征管的同时简化操作流程和中间环节,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用民营企业家的切身感受体现政策效果。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建设公平竞争环境,使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广。“川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良好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强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都是对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的郑重宣言。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导向,坚决破除市场限制多、准入难的障碍,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政策执行不能戴“有色眼镜”,不能搞“一刀切”,而应一碗水端平,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执行同样标准。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级干部在守住底线、把好分寸的同时,也要以“自己人”的心态多听取“自己人”的反映和诉求,积极主动提供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呵护民营企业成长得更好更快。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创新开展融资服务,使企业的活力更足。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必须在提供有力有效金融支持上下真功、出实招。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民营企业最急最忧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开出了良方,给出了真招。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就要破除障碍、疏通渠道,为民营企业发展“解渴”“输血”。一方面要抓长远,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还要顾眼前,对当前一些暂时遇到困难,但发展前景好、技术潜力大的民营企业,要精准施策予以纾难解困,避免好企业倒在黎明前。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做到平等保护产权,使企业的顾虑更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一方面,对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另一方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对一些反腐败斗争中需要民营企业经营者协助调查的,在查清问题的同时,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正常经营。对过去的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要继续加大力度甄别纠正,让企业家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落实”二字。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下大气力办实事、解实难、求实效。工商联作为桥梁纽带和助手,要架好“桥”、建好“家”,发挥职能优势,依托各级工商联和各类商会组织,通过政策宣传解读、经济形势分析等工作,帮助企业家了解政策、用好政策;通过参政议政、反映企业诉求、促进政企沟通等工作,推动政府部门优化政策内容、改进执行方式;通过做好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组织企业家开展政策评价等工作,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共同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100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0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理论探索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新征程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要求我们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代表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100年来,我们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断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党执政就有了最大底气,就能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懈努力。

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对党忠诚,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一

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创新能力。守正是保持初心、坚持原则的意思,创新则是指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守正创新的内涵和意义,我参与了一场关于守正创新的大讨论,与众多同仁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深感守正创新的重要性,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守正方面,我认识到守正是维护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要求。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始终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严守党风廉政建设的纪律,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守正还意味着要坚持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不能受到各种非主流思想的干扰。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政策方向,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形成强大的统一战线。

其次,在创新方面,我认识到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科学方面的创新,更包括思维、观念和方法的创新。在面对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和问题时,常规的办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创新需要我们敢于尝试、敢于突破,不断进行思维和方法的更新。在这次讨论中,我看到了许多同仁通过创新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守正创新的核心是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不是简单的保持现状和习惯,也不是盲目进行改革与尝试。守正是通过系统思维的方式不断优化和完善,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相互关系,才能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在讨论中,我学到了很多系统思维的方法和技巧,这将有助于我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四,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所有的工作和创新。只有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达到更大的效果。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各自发挥所长,才能形成合力,共同实现目标。在讨论中,我与团队成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共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次体验让我意识到,只有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才能在守正创新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最后,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创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往往需要反复尝试和摸索。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着眼于长远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讨论中,我看到了许多同仁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坚持,他们从不气馁,勇于接受挑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让我深受鼓舞,坚信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在守正创新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总结而言,这次守正创新大讨论给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与众多同仁的深入交流和讨论,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守正创新的重要性,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心得体会。守正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只有始终保持初心使命,勇于创新与尝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推动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二

内容提要:讲中国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及其形成的中国新开放战略就是大机遇、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并正在开辟一个超大型的世界大市场。“一带一路”就是市场,是通过国际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把世界经济推向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大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终结或逆转,而是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经过近40年发展,正呼唤着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到来。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一些国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中国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我们有必要谈谈共建“一带一路”在形成大市场、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大机遇、新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是大机遇、新机遇。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并正在开辟一个超大型的世界大市场。实际上,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这个中国大市场,不仅在于存量,更在于增量,在于它所具有的“市场力”。中国有13亿多人口,有176万亿元储蓄余额,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及其形成的巨大消费能力,有8亿多网民及其对新型智能市场的巨大推动力,还有由新供给激发出来的崭新的消费需求,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中。这一“市场力”存在于民间,存在于新生代劳动力的增长中,是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增长力、辐射力、吸引力,也是能够吸引世界各国新技术的大磁场。这样的“市场力”,是我国持续发展的根本内生动力。也就是说,我们有可观的生产力,有强大的国防力,有独特的文化力,有举世无双的社会治理力,而今再加上一个现代市场力。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以这“五大力”相结合为基础的中国大市场的发展,本身就是巨大的战略力量,已经并将愈益深刻影响全球变局的走向。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还引导着世界市场新的平衡。当今世界,实体经济滞后于虚拟经济,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滞后于整体世界经济。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把这两方面滞后部分带动起来,尽量向前靠拢,实现新的平衡,这符合世界市场发展的规律。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说,“一带一路”就是市场,是通过国际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把世界经济推向更高水平、更新阶段的大市场。什么叫机遇?市场就是机遇。什么叫大机遇?大市场就是大机遇。什么叫新机遇?新市场就是新机遇。

再次,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景展现出中国新开放战略必将带来大机遇、新机遇。指出,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他还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解决好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推动这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这些决策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党中央很清醒,问题已经看到,要求相当清楚,措施十分有力,前途必定光明。

共建一带一路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讲中国新机遇,不能不讲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添了强劲动力。

首先,我们估量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终结或逆转,而是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经过近40年发展,正呼唤着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到来。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这一轮经济全球化,应该怎么看?40年经济全球化,40年经济大发展;40年经济全球化,40年问题大积累。谁也不能否认,过去40年的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既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又带有明显缺陷。面对问题,我们面前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在“本国优先”的口号下,通过封闭、排外的方式找出路;另一条路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下,通过国际秩序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前一条路线,退回到经济全球化出发前的原点,甚至比原点还要恶劣,显然不是出路。后一条路线,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往前走,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历史转折点,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迎接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的到来。这就是我们讨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背景。

其次,我们估量到,“一带一路”倡议反映的既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要再发展的新要求。过去的经济全球化,一轮又一轮,参与者中也有发展中国家,但主要是发达国家。现在则不一样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主体。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有人把它说成是中国过剩产能的转移,有人称它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有人胡说是新殖民主义,有人挑拨离间说是中国要排斥欧美。所有这些言论,都是以陈旧的思维看问题,不懂得“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是经济全球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时代潮流所提出的战略构想。

再次,我们还估量到,从全球经济治理看,国际经济秩序也面临新一轮深度调整和重塑。回溯历史,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经过努力、付出代价,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打开了局面,使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我们已经是wto重要成员,始终没有脱离wto。现在,有的国家提出要修改wto规则。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贸易体系特别是wto,的确有一些需要改革的问题。今天既然说要改革,中国绝不可能被动,更不可能被排除在外。今天,中国正在培育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市场,形成现代市场力,将能为推动全球形成“市场联合体”即升级版wto作出积极贡献。可以这样说,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我们的“大市场”,进而在国际范围推动并逐步形成以升级版wto为框架的更大范围“市场联合体”,将使中国抓住历史性新机遇,在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强调的是,总体上把握前景,国际大局仍将是“两重性”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和平发展以及发达国家再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动荡和各种形式的冲突,包括民粹主义蔓延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相结合引发的多方面冲突,也将难以避免。对于这种新形势下“两重性”发展的充分精神准备,将是我们事业胜利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明确两点。第一点,我们具有建立在“大市场”基础上的人类利益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国际关系理念,由此形成的“吸引力”是一种克“难”制胜的强大战斗力。第二点,我们具有在困难、复杂态势下“熬得过”的“持久战”传统,由此形成的“忍耐力”是又一种克“难”制胜的强大战斗力。一个是“吸引力”,一个是“忍耐力”,两“力”合在一起,带来的就是中国持久发展最大的机遇。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三

一、引言:

守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成熟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寻找新的机会点,才有可能保持竞争优势。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发挥自身能力,加强守正创新能力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保持清醒思维:

作为一个从事IT行业多年的人,我深刻地认识到,保持清醒的头脑非常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避免流于形式和追求短期的“一时之利”。只有始终保持战略视野,才能够在守正创新中保持稳健的步伐。

三、坚持持续创新:

创新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关键之一,只有不断研发新产品,并持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扩展企业的业务领域,开拓新的市场机会,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的长盛不衰。

四、团队合作:

创新不能仅仅由某一人完成,而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贡献者,要保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工作。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互相支持和帮助,避免出现个人主义和拖延行为。

五、借力发展:

人无完人,企业也一样。在守正创新中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借力发展。一方面,可以寻求与其它企业的合作,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在学习借鉴先进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企业的守正创新。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员工,要想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立足,就必须具备守正创新的实力。只有在保持清醒思维、不断创新、强化团队合作和借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企业、个人的长期稳定发展。只要不忘初心,坚持守正向前,我们自然能在各自领域不断地发挥所长,取得更大的成功。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四

20xx年,我院以xx大精神为指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以创建“文明校园”为目标,积极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切实加强师生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完成了有关工作任务。学院对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年终考核均在90分以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理论武装不断加强思想建设。

1.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院党委及时开展了xx大报告学习周活动,党委书记刘晓彦作了《xx大报告专题讲座》,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重点领会xx大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任务,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全院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xx大精神的热潮。组织全院教职工参加了汉中市学习xx大精神知识竞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2、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院党委坚持每月中心组学习,并做到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实际学,切实把理论学习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领导发展的本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全院4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严明党的纪律、学习遵守党章”的专项测试活动,成绩合格率为99.7%,优秀率为95.1%。

3、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要求,坚持学好用好《高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加强行风建设,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做到了校务政务公开,学院办学行为、教师从教行为规范,全年无教育乱收费行为。

(二)坚持育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编写了学习宣传xx大精神教学提纲,并制作了教学课件和相关视频,积极推动党的理论和xx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彦亲自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给学生作“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的学员达700余人。并举办“校友之星讲坛”,聘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校给在校生做励志报告。

2、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自改工作,在20项二级指标中,18项测评结果获得a,2项获得b。

(三)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学院教育全过程。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青春梦、成才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入学教育、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途径和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20xx年10月30日,我院毕业生刘秋兰和实习生邓琼月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100多家媒体报道,被评为“省三八巾帼标兵”、“省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共青团员”、“汉中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名“三育人”先进个人。

3、狠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突出育人特色。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强纪律、整秩序、提质量”为主题的“三风”教育整顿活动,建立了学院领导联系系部、机关干部联系班级的工作制度,严格督导检查,严肃工作、教学和学习纪律,严厉查处违纪行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xx-20xx学年度,学院表彰奖励“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志愿者和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共905人。

4、认真做好各种助学项目的实施工作。建立了包括奖学、助学、补助、资助、绿色通道、减免学费等贫困生资助体系。奖励资助高职学生2479人次,资金302.9万元,覆盖面54.9%;中职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和免学费561.5万元;为598名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计358万元,成功获得贷款人数占申请贷款人数的99.5%。组织开展了以“诚信为本、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受奖、助的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给予的支持和关爱,增强完成学业的信心。

(四)坚持统筹规划努力完善大学文化建设体系。

1、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完善新校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校内新建了50块文化橱窗,两个lde屏,在醒目处设置了美观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并以其内容命名了校园主要道路。

共艺术教育检查评估。

(五)坚持齐抓共管积极创建“文明校园”

1、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启动了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文明校园”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及要求。并把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作为“管好新校园、办好新学校”的过程,深入开展了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宿舍、文明餐厅、文明教室、文明办公室等活动。并通过“大拇指交通文明岗”,青年志愿者环保宣传、文化宣传,“情系灾区,雅安加油”公益募捐,到孤儿院、老年公寓、特教学校开展爱心资助、扶贫帮困、义务医疗,为留坝县援建“爱心书屋”等行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2、以“魅力汉中城,文明汉中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为契机,通过主题演讲赛、辩论赛,求职自荐书大赛等活动,保证了校园文明用语、规范用字和普通话的推广使用。两件作品在“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获省教育厅通报表彰。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院开展了“同走文明路、清除牛皮癣”活动,学生自发地在校园绿化区内设立“爱护花草树木”等标志牌,开展了“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反对食堂餐桌浪费的“光盘行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

(六)坚持“三贴近”方针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1、提升新闻宣传质量。20xx-20xx学年度,学院在各类媒体上发表信息668篇次,其中《汉中职院: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凸显建设五大特色》评为省教育厅门户网站教育好新闻,张飏被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评为优秀信息员。学院表彰奖励了10个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12名优秀信息员。

2、创新新闻宣传形式。认真办好学院网站,平均每天新增信息2条。开办了校园广播,并坚持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播出。出版校报7期,文化专栏两期50面。黑板报8期102面。向省教育厅网站等媒体推出《用爱心收获快乐——记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辅导员董玉珺》等宣传师生典型通讯20余篇,增强了新闻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完善网络建设和舆情引导机制。学院和各系部高度重视本单位网站建设,做到内容积极、更新及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动态跟踪和分析研判,对热点话题、敏感问题重点关注、正面引导,及时解决好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牢牢把握校园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七)坚持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修订完善了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预案,各类大型活动都制定有安全预案,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进行了火警疏散和消防灭火演练等消防生命通道体验活动。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学院餐饮中心被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a级单位”;组织师生开展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主题活动,参加了普法知识网上考试和“法制网”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举办了交通安全系列讲座,全年没有发生任何人身伤害事故。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理论武装。

(二)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五)落实学院《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努力创建“文明校园”。

(六)进一步提升主流新闻媒体对学院的宣传力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院鼓劲造势。

(七)巩固省级“平安校园”成果,确保学院安全稳定。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五

守正创新是在不断推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发展理念。它的实质是保持品质稳定的同时,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因此这种理念得到了许多企业的高度认同。如何守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对守正创新的理解和个人经验。

第二段:守正的重要性。

当企业在交付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方面表现出色时,客户和员工都很容易保持忠诚度。因此,守正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这涉及到了推广一个标准化、标准化的经营管理体系,以确保公司的业务流程保持一致性、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另外,此外,导入KPI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轻松确定关键的的绩效指标,以确定哪些关键业务领域需要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来提升。

第三段:创新的必要性。

尽管守正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但过于依赖守正会让企业渐渐失去活力。创新是一种必须的制度,在竞争力和持久力之间进行平衡。一个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不仅会拥有未来的生命力,而且可以探索新的营收渠道、新的市场以及新的产品类别。从我的经验来看,创新并不是仅仅对产品的创新,它也可以体现在企业的营销模式、品牌推广或者行业内合作上。

第四段:守正与创新的平衡。

守正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取决于企业的业务目标和业务计划。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应该把所有风险押在创新身上,同样不能只依靠守正。要保持平衡,需要精心策划并平衡投资门槛。与企业的核心信仰相一致,同时让这些决策能够优化个人与团队的收益。

第五段:示例。

为了说明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和平衡,我们可以结合许多企业案例。例如,一些先锋企业在与传统模型的双面适应性中发现了成功。它们从传统模型中获得了信誉和客户忠诚度,同时又强调不断的创新来开拓新的市场。例如,Apple做到了用工程师们的创造力打造出优秀的产品,同时通过其经营战略,拥有了获得智能手机学霸地位的无可估量的时机。

总结:

在当今经济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守正和创新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尤其在对企业经营板块的管理中,它将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稳定的业务基础。要想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企业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守正与创新的比重,,去适应并掌握未来趋势,以实现成功。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六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守正创新的要求,是指导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必须把加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环境、对象、渠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切实做到守正不渝、创新不止,才能让党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高地,确保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众声中聚主流,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为奋进新时代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一、始终坚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坚定正确的立场。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面对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给新闻舆论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守正道、发出正声,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始终坚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

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之正。坚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体现。党和政府主办的各级各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自觉地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互联网时代,无论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决不能变,新闻舆论阵地延伸到哪里,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就落实到哪里。要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确保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坚定履行好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守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之正。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才能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键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履行“48字”职责使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始终把新闻舆论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来审视,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来谋划,把握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基调和重点,更好地为中心任务助力,为全局工作添彩。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找准工作着力点,精心组织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坚持心中有党、真心为民,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舆论引导,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正。强调,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在媒体格局深刻调整、舆论生态十分复杂的大背景下,必须始终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进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这么一个大国有13亿多人,每天发生大量事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只看阴暗面不看光明面,即便报道的极个别事情是真实的,也难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遵循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杂音噪音干扰,决不可忽视导向要求。

守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正。强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碰撞冲击的深刻影响,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些媒体出现导向错误和有偿新闻、有偿不闻、低俗报道以及不良广告等问题,表面上看是新闻工作者素养不高,实质上是新闻观出了偏差。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决不能态度暧昧、模棱两可,特别是对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理直气壮地讲,决不能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二、紧紧抓住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关键。

创新是守正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更有活力,才能长久坚持。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新闻舆论工作只有大胆创新,舆论阵地才能守得住,党的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

在优化议题设置上着力。指出,新闻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多宣传什么、少宣传什么,都要从大局出发,体现大局要求。加强并优化议题设置,是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把握好时度效要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事件的发生是客观的,议题设置却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好的议题设置应该是科学地将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应该是时机、技巧、方法的最佳应用,在保证真实、准确的基础上,达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讲的讲到位。要让我们设置的议题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而不是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就必须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内政外交大局进行主题策划,使新闻报道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准确宣传党的主张,同时贴近民生、顺应民意,推动党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基层落地生根。

在提高报道质量上着力。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无论传播形式、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内容制胜永远不会变。要求“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为推进新闻舆论改进创新、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指明了方向。如何把思想的深刻性、表达的贴近性和作品的高品质统一起来,确实是非常高的要求。让新闻报道有思想,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案看全局、着眼现实看未来,对采访所得进行反复深入思考,充分挖掘其中有特色、有特质、有特点的内涵。让新闻报道有温度,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人民本色、百姓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普通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忠实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在话语表达上更加富有感情、饱含深情、极具真情。让新闻报道有品质,就要求我们坚持高格调、高品位,自觉抵制低俗、媚俗,多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干货硬货、少一些哗众取宠的滥竽充数,多一些清新朴实的真情实感、少一些虚张声势的无病呻吟。

在丰富表达方式上着力。把有意思的新闻故事说得有意义,保持“内容定力”不容易;把有意义的新闻报道做得有意思,提升“内容魅力”同样不容易。面对传播渠道的日新月异,面对传播形态更趋开放、多元,必须创新和丰富表达方式,注重个性化表达、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要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文字表达,有声有色讲新闻,绘声绘色说故事,有理有据写评论,让新闻报道所供给的内容更生动、更清新、更质朴。要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技术表达,充分运用事说、数说、评说、图说,广泛运用图片、音频、视频、vr、h5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点击率、阅读率、点赞率、转发率,让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内容有效传播、直抵人心。推动新闻传播更好走向世界,还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通过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在深化媒体融合发展上着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给新闻舆论战线提出的战略任务。经过近年来的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要真正实现从相“加”迈向相“融”,还需要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坚持以完善全媒体指挥平台(“中央厨房”)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新闻信息生产的体制机制,尽快实现内容生产、技术运用、平台呈现、队伍建设、管理服务的共享融通,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要高度重视可视化传播,大幅度提高短视频生产和传播能力,制作更多精品短视频,推动主流舆论和正面声音占领网络传播阵地。要着力打造自主平台,继续建好“人民号”等新媒体聚合平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的主流媒体、政务新媒体和优质自媒体入驻。要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始终保持技术敏感,将新技术、新运用融入新闻信息生成、传播全过程,切实提升主流舆论全媒体传播效率。

三、努力筑牢守正创新的人才队伍保障。

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何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关键是全面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正如强调的,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建设高素质新闻工作队伍始终是守正创新的根本保障。

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保持政治定力是守正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创新不跑偏方向的根本保证。当前,舆论场上各种意见主张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复杂,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一系列指示精神,并很好地贯穿到新闻采编全过程,落实到每一篇报道上。要善于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新闻舆论工作中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坚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特别是面对大是大非原则问题,能够坚定自觉履行党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毫不动摇地维护党和人民利益。

进一步提高素质能力。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尤其要在锤炼“四力”上下功夫。锤炼“四力”,要以提高政治素质为根本,以提升业务本领为关键,以锐意创新创造为紧要,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以增强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为落脚点。锤炼脚力,就要坚持到现场、在路上,迈开双脚走天下,多深入社会最基层、改革开放最前沿和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把调查研究作为改进创新的重要途径。锤炼眼力,就要做到能判断、会辨别,睁大双眼看世界,善于从宏观全局精准洞察世间百态,从细枝末节敏锐发现具体问题,准确认识和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使新闻报道具有更广阔更深邃的背景视野。锤炼脑力,就要坚持勤学习、多思考,深思熟虑、三思后行,还要善于借助“外脑”与大数据,把各种因素想全面,把各种思路想清楚,把各种问题想透彻。锤炼笔力,就要做到勤动笔、多写作,及时把独具特色的见解转化为独具匠心的作品,丰富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手段,学会使用“十八般兵器”,努力成为全媒型新闻工作者。

进一步锤炼道德品格。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对社会影响大,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只有品德高尚,才能真正担负起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面对阅读量、点击率、转发率、收视率等经营指标考核的利益诱惑,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格,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坚决抑制低俗报道,坚决不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树立和维护自身良好社会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为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11月1日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党中央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召开的一次高规格会议,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民营经济、要什么样的民营经济、怎样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等重大问题,与20xx年3月4日关于毫不动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是新时代指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必须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在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的背景下,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先后在辽宁、广东视察时调研民营企业,给“万企帮万村”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连续就民营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紧扣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系统阐述和理论总结,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

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地位、贡献和作用,作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力量的政治论断,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民营经济的高度认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针对社会上有人质疑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这是党中央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从政治层面深化民营经济认识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就是夯实党执政的基础、增强党执政的力量。那些为了所谓“个人安全”而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为,在政治取向上存在很大问题,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讲话系统回顾我们党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演变,作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宪法、党章,不会变、不能变的庄严承诺,这从维护根本大法角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稳定预期才能稳定发展。强调指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定立场,消弭了舆论中的杂音,廓清了认识上的迷雾。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和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赋予其高度权威性和长期稳定性,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能够安心谋发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落实到民营经济发展上就是要对其一以贯之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国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弱化,不仅不会“离场”,而且还要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讲话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作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内在要素的创新论断,丰富发展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今年以来,一些民营上市公司被国有企业并购等市场行为,让社会上一些人产生了“国进民退”的错觉。对此给予了正面回应,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的创新论断,深刻揭示了民营经济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不可替代地位和不可或缺作用,以及和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内在关系。要看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是中国的企业,早已血脉相连,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非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而是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之中。这一创新论断,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必将催生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共赢、竞相发展的热潮,必将迎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春天。

讲话高度关注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作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的生动概括,以深厚的中华传统“家”文化底蕴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方法论进行了新的理论升华。统战工作就是争取人心的工作。针对社会上一些人仍然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民营企业、将民营企业家当成“异己力量”等错误认识,讲话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情真意切。话浅显易懂,但道理极其深刻。“自己人”拉近了距离,既暖人心,又接地气,充分展现出娴熟高超的领导艺术,也为我们坚持“两关注”“两手抓”,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在工作中,只有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尊重感和获得感,增进他们的情感认同,才能更好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要求民营企业家走正道、讲正气。这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南针”和“航标灯塔”。民营企业走正道,就是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创新创造,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新时代要求民营企业走实业报国、主业立企之道。在讲话中对广大民营企业家提出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的殷切期望。我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实业兴国、主业立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一般会上升,优胜劣汰的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市场导向和用户导向,能够提供有效供给的优势企业,才可以在竞争中取胜。这是所有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过的一道“坎”。追求规模,只能成就“高原”;锤炼精品,方能筑就“高峰”。民营企业只有主动聚焦实业,矢志做精主业,打造质量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市场规模足够大,做很多产业都会大有前途,但也不可能全是某一家企业的“盘中餐”,更不可能是一片坦途。面对当前企业发展困难,广大民营企业要正确看待,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坚守实业,做精主业,拒绝诱惑,避免浮躁,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做久。

新时代要求民营企业走心无旁骛、创新创造之道。在讲话中要求民营企业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一流企业,关键靠创新。目前,许多民营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技术水平不高,关键领域被“卡脖子”的问题依然突出。许多制造业民营企业使用的高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尤其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要想摆脱困境,只有靠自力更生,靠自主创新。广大民营企业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下决心下大力气攻克一批前瞻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难题,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一些新兴领域和技术“无人区”,也要敢想敢试敢干,争取成为行业“领跑者”。中小微企业也能有大作为,科技型、初创型的中小微企业要聚焦细分领域,加强自主创新,以技术进步塑造竞争新优势,努力成为“隐形冠军”和“独角兽”。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分工,推动国际化经营,稳妥防范风险,努力做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领袖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可以依托海外园区或相关行业商会,联合抱团出海,更好发挥规模效应。

新时代要求民营企业走精益管理、守法经营之道。在讲话中要求民营企业练好内功,特别是要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能不能抓住机遇,考验的是企业综合素质。越是经济下行,越需要企业练内功、强素质。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一些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不规范,甚至出现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在当前强化监管时必然会面临一些压力。对此,民营企业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把加强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快调整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克服家族式管理等弊端,加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切实靠制度管人管事。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员工培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法律是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守法合规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大原则,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道。民营企业家要坚持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在守法诚信经营中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精细化信息化制度化的管理,也是生产力。民营企业要重视加强培训学习,努力补齐创新、人才、技术方面的短板,增强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一样,都事关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都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在讲话中坚持问题导向,在直面民营经济发展困难,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的同时,强调要抓好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落实,并从工作力量、目标任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作出明确部署,为新时代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开出了“对症良方”,画出了“路线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工商联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准确研判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使企业的发展信心更强。强调,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信心,既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更要看到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持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快速升级的大量消费需求、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幅员辽阔的国土资源等有利条件,把个人发展、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力腾飞,再铸辉煌。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以实质性降负增强企业获得感,使企业的负担更轻。十分关注企业负担问题,特别强调要“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解决民营企业普遍反映强烈的税费负担重、降成本实效不明显等问题,就要突出“实质性”这个目标导向,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要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在严格规范税费征管的同时简化操作流程和中间环节,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用民营企业家的切身感受体现政策效果。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建设公平竞争环境,使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广。“川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良好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会上强调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强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都是对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的郑重宣言。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导向,坚决破除市场限制多、准入难的障碍,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政策执行不能戴“有色眼镜”,不能搞“一刀切”,而应一碗水端平,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执行同样标准。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级干部在守住底线、把好分寸的同时,也要以“自己人”的心态多听取“自己人”的反映和诉求,积极主动提供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呵护民营企业成长得更好更快。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创新开展融资服务,使企业的活力更足。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必须在提供有力有效金融支持上下真功、出实招。针对民营企业最急最忧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开出了良方,给出了真招。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就要破除障碍、疏通渠道,为民营企业发展“解渴”“输血”。一方面要抓长远,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还要顾眼前,对当前一些暂时遇到困难,但发展前景好、技术潜力大的民营企业,要精准施策予以纾难解困,避免好企业倒在黎明前。

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做到平等保护产权,使企业的顾虑更少。强调,稳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一方面,对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另一方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对一些反腐败斗争中需要民营企业经营者协助调查的,在查清问题的同时,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正常经营。对过去的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要继续加大力度甄别纠正,让企业家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落实”二字。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下大气力办实事、解实难、求实效。工商联作为桥梁纽带和助手,要架好“桥”、建好“家”,发挥职能优势,依托各级工商联和各类商会组织,通过政策宣传解读、经济形势分析等工作,帮助企业家了解政策、用好政策;通过参政议政、反映企业诉求、促进政企沟通等工作,推动政府部门优化政策内容、改进执行方式;通过做好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组织企业家开展政策评价等工作,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共同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取得巨大成就,国有企业活力、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持续优化,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入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稳妥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利改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总结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生机活力受到严重抑制。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幕也徐徐拉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xx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股份制改革,即“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探索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进入新时代,党的xx届三中全会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20xx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意味着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政方针基本确立,国有企业改革将按照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分类推进。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等艰辛探索,我国创造性地实现了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它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的企业制度,以公司制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使国有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统一,坚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企业制度。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采取“条条”(中央部委)管理和“块块”(地方政府)管理的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显现出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排斥竞争、缺乏激励、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等,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人们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1999年召开的党的xx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20xx年召开的党的xx大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随后,国务院于20xx年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也相继组建了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代表国家对所辖中央和地方企业的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相分离,意味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20xx年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要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要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些改革举措在坚持国家所有、分别代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授权经营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的主要内容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完善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

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分布广、数量多,但平均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对国有经济布局作出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宏观上,着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1999年党的xx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上对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以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主要行业和领域作了基本概括和原则规定。20xx年11月,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为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指明了方向。同时,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步伐加快,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已减至96家,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微观上,一方面,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其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做强做优做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使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目前,国有企业总户数已显著减少,每户平均拥有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显著增加,国有大型企业从业人员占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明显提升。

经过40年改革创新,国有企业运营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资产大幅增值,上缴利税显著增加,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已跻身于世界一流或知名企业行列。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我们党执政兴国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地位更加巩固。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扎实稳妥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党的xx大后,考察调研的第一站是广东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他又来到这里,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回顾40年改革开放壮阔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为了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改革开放的初心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它彰显“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的具体化、目标化、实践化,标注着改革开放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到哪里去,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贯穿于改革开放的丰富多彩实践,为了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40年前,人心思稳、人心思进、人心思富,我们党果断顺应人民群众要求,许下改革开放初心,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迈上改革开放伟大征程。40年来,我们党高擎改革开放大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xx大以来,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改革开放深深扎根于人民沃土,并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丰富营养和无穷力量。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全面深化改革定下了有温度的基调。推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雄安新区、扩大对外开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举措,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审批服务便民化等改革举措,推开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等改革探索……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一茬接着一茬、声势一浪高过一浪。改革开放不断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持续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使我国取得史诗般的进步,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事实雄辩地证明:为了人民是贯穿改革开放的清晰主线。

历史昭示未来,初心照亮征程,人民决定成败。当前,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各种利益诉求相互碰撞,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绝不亚于40年前。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越要坚守为了人民这条主线不动摇、不偏移。改革开放是在人民要求与党的主张相统一基础上的伟大社会革命,需要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只要坚定不移将为了人民这条主线贯穿于改革开放之中,就能始终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就能坚定勇毅地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推动改革开放在更深更广领域不断开拓,使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成为“决胜一招”。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无论改革开放的领域拓展到哪里,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开放成效的标尺,紧紧依靠人民,虚心听取人民心声诉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就能更深入、更广泛地扎根人民,就能获得人民更坚定的支持、更广泛的参与,从人民中汲取更多智慧、更大力量,从而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通途。

内容提要:“中国之治”得益于中国制度科学管用,具有合实际、合规律、合目的的制度逻辑。合实际,是指中国制度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国情实际和时代实际;合规律,是指中国制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制度发展规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合目的,是指中国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制度”)的成功。而中国制度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制度逻辑科学管用。可以说,合实际、合规律、合目的的制度逻辑,让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制度绩效得以不断提升。

立足中国实际进行制度选择、制度安排、制度改革。

一种社会制度要有效管用,就必须扎根本土,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既不能急于求成搞制度上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也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指望搬来一座“飞来峰”。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中国制度,其鲜明特点就是合实际而适宜、合实际而管用。

合历史实际。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以巨大的优越性,让众多民族和国家实现独立、解放,登上世界舞台。中国之所以能实现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能迎来曙光,就在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造性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迈向社会主义革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事实证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动与保障下,中国独立自主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自力更生研制出“两弹一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让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曾经十分落后的国家实现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合国情实际。社会主义中国建立起来了,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大国情,也是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中国果断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创造性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中国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巩固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市场经济的弊端,从而收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硕果。

合时代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发展过程不断对制度供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代中国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对改革前各种僵化保守的体制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对改革过程中曾经管用但现在越来越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进行壮士断腕的再改革。实践证明,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意志与行动,不断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在实现制度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制度就会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就会进一步提高。

充分发挥中国制度的最大优势和巨大潜力。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把各种生产力要素集中起来,聚焦关键点进行优化配置,就能充分激发潜力,达到既定基础和条件约束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限。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制度发展规律。中国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之路,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样的制度安排保证中国能办成许多其他国家办不成的大事。正如所指出的:“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集中力量办大事要有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众星捧月”,这个“月”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有了“主心骨”、方向感、向心力;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有了党中央这个坐镇中军帐的“帅”,就能做到车马炮各展其长。中国之所以能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仅仅规划5年,而且规划30年、50年的奋斗时间表、发展路线图,就在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社会朝着认准的宏伟目标一以贯之不懈奋斗。当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党为讨好少数利益集团而损害其他社会群体利益,为登台执政而做不负责任许诺、提不切实际目标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信从容、行稳致远,致力于为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利益、最长远利益而努力奋斗,让一个饱经沧桑而又生机勃勃的国家在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中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

心往一处想,劲才会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共识、凝聚共识至关紧要。为把13亿多人的思想共识高度凝聚起来,中国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但应看到,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形式并不只是选举和投票,还有协商和讨论。政治的事情是众人的事情,众人的事情就要由众人商量。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就能商量出共识、商量出最大公约数、商量出正能量、商量出精气神,最终商量出治国理政大好局面、商量出改革发展丰硕成果。作为民主制度的中国创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让人民群众,让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有权利、有渠道、有机会阐述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当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合力、当中国梦这个“最大同心圆”来自众人合力、当每一个人的意愿都体现在合力中,共识自然就广泛形成了,力量也就充分集中起来了。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现代社会,不同制度的差别不仅体现在制度规则和制度程序上,更体现在制度价值与制度目的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价值与制度目的决定着制度形态。中国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当家作主,其制度逻辑是劳动的逻辑、人民的逻辑。

在中国,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也没有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通过不同层面的制度安排切实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指出:“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中,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要加快改革;哪里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从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精准脱贫,到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的共享发展,再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全面深化改革,背后都有社会制度的支撑,都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

让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制度最本质的属性、最核心的要求、最高的价值指向。为此,不仅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广泛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而且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让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不可否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只要在制度安排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了可靠的起点和正确的方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归根结底要在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中实现。中国制度保证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身处这样制度环境中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一制度逻辑让一切社会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极大解放与发展。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七

这次全省教育大会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新定位、战略新安排、改革新部署,全面开启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新征程。

聚焦使命担当,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教育系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担负起发展教育事业的神圣职责。毫不动摇抓党建,使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守底线防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

聚焦立德树人,大力培育时代新人。教育系统要把紧人才培养“方向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健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用活用好独特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筑牢思政工作“生命线”,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全力打造“金课”,坚决淘汰“水课”,提高课堂“抬头率”,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培现代教育“营养土”,积极发展素质教育,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焦改革创新,充分激发生机活力。教育系统要以大讨论为契机,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工作再抓实。以问题为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以改革为动力,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开放为支点,撬动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聚焦公平质量,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系统要直面民生诉求,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乡村弱、城市挤”和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整合资源力量,彻底扭转职业院校“多小散弱”局面,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变人才供需“两张皮”为“一盘棋”。服务转型综改,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速“1331工程”建设,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好地满足三晋人民新期待和战略新需求。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八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取得巨大成就,国有企业活力、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持续优化,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入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稳妥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利改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总结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生机活力受到严重抑制。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幕也徐徐拉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xx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股份制改革,即“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探索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进入新时代,党的xx届三中全会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20xx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意味着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政方针基本确立,国有企业改革将按照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分类推进。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等艰辛探索,我国创造性地实现了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它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的企业制度,以公司制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使国有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统一,坚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企业制度。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采取“条条”(中央部委)管理和“块块”(地方政府)管理的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显现出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排斥竞争、缺乏激励、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等,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人们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1999年召开的党的xx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20xx年召开的党的xx大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随后,国务院于20xx年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也相继组建了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代表国家对所辖中央和地方企业的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相分离,意味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20xx年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要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要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些改革举措在坚持国家所有、分别代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授权经营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的主要内容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完善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

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分布广、数量多,但平均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对国有经济布局作出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宏观上,着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1999年党的xx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上对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以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主要行业和领域作了基本概括和原则规定。20xx年11月,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为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指明了方向。同时,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步伐加快,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已减至96家,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微观上,一方面,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其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做强做优做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使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目前,国有企业总户数已显著减少,每户平均拥有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显著增加,国有大型企业从业人员占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明显提升。

经过40年改革创新,国有企业运营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资产大幅增值,上缴利税显著增加,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已跻身于世界一流或知名企业行列。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我们党执政兴国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地位更加巩固。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扎实稳妥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十九

守正创新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尤其在当前商业环境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不断地推陈出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方法。在新产品和新技术领域中快速创新意味着获得企业业绩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但是怎样把握好这种创新和官僚作风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将深入了解一些守正创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守正的意义。

守正源自于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是做事的基本准则和底线。企业需要守正以维护品牌形象,保证产品品质和企业文化的传承,因此必须强调同时“守正”和“创新”的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第三段:创新的优越。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不断创新是企业取得长远利益的关键。创新不仅意味着推陈出新、提高效率、壮大企业,更重要的是不断开拓新市场、发掘新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企业的卓越表现。不断创新也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守正和创新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彼此协调互补的。守正是给企业的文化根基,创新则是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守正可以被创新所推进,为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创新也可以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一个企业如果只有创新没有守正,随时可能被行业分崩离析。相反,如果企业过于沉重地守正,缺乏创新和活力,那么也有可能失去市场竞争力。

第五段:结尾。

综上所述,守正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两头,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创新能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守正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指针。在今天的经济时代中,企业需要在守正和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保证守正的底线,又要努力探索出创新的方式和途径,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保持长久繁荣。

守正创新的议论文作文800字篇二十

作为国家税务部门,税务局既要在征税工作中守正,遵守法规,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又要在税收管理中创新,提高效率,为国家财政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作为一名税务从业者,我在税务局工作的这些年,深深体会到守正创新对于税务局的重要性,我的心得如下:

第一段:守正的重要性。

守正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也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税收是国家赖以维持运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税务部门的任务就是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保证税收的正常征收。守正意味着要遵守法规,依法征税,同时要保证征税程序的公正和透明,不能私心私意,任意变相地增加税负,也不能枉法徇私。税务部门的守正是为了保护国家和纳税人的权益,维护税收秩序的稳定和公正。

第二段:守正的具体做法。

守正是税务部门工作的核心,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确保自己对税收法规的掌握程度。其次,要严格执行税务程序,确保征税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第三,要加强对纳税人的教育与引导,提高纳税人的纳税合规意识。第四,要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第五,要加强对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自律,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

第三段: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税务部门提高效率,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税收问题和纳税人的不断需求变化,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需要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税务部门要善于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新的技术方法,提高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创新意味着要敢于尝试新的工作模式,摒弃陈规旧法,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方式。

创新是税务部门发展的推动力和动力,具体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税收管理理念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其次,要加强对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优化征税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共同解决税务工作中的难题和矛盾。第四,要积极推动税收法规的改革和完善,为税务部门提供更为合理和便捷的工作环境。

守正与创新是税务部门工作的两个基本要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守正是为了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而创新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税务局要不断找寻守正与创新的平衡点,创新的同时要坚持法规的底线,守正的同时要积极寻找创新的空间。只有做到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税务部门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国家财政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

(注:本文所给段落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减和修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