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7:06:20 页码:9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优秀8篇)
2023-11-09 17:06:20    小编:admin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某种意义。选择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总结。以下的总结范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总结的要义和核心。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篇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些都彰显着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字:国际影响力挑战

作为一个政治、人口、经济、文化大国,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寻求和平稳定发展,在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遇到很多阻碍。

2011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东、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动荡加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国仍然面对外部的战略防范和牵制,面对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外部安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造成重大挑战。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媒体就大肆鼓动“中国救市说”,“中国是解决危机的部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美、欧西方发达国家联合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承担同等责任。伊核、巴以问题上,外界要求中国介入的压力也在增加。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而在中国南海,一些国家侵犯我国主权,非法占领我国南海岛礁,并开采海底油田,扣留我国在南海正常作业的渔民。目前中国实际控制的岛礁只有9个,越南占领29个南沙岛屿,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5个,文莱2个。

2012年4月10日中午,在中国黄岩岛海域作业的数艘渔船被菲律宾最大军舰“德尔皮拉尔”号非法堵在黄岩岛泻湖内,菲方欲抓扣我被困渔船渔民。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4、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菲律宾方面11日派出一艘舰艇前往黄岩岛增援。

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在比利时演讲时曾就南海问题指责中国,并辩称菲已为和平解决争议穷尽一切政治和外交手段,只能寻求国际仲裁法律手段解决。对此,中国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一贯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领土海洋争议。关于菲将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中方不接受仲裁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菲方单方面关闭谈判磋商的大门,同时热衷于在国际上攻击中国。

实际上,南海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及日本等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误判,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美日等国欲搅浑南海,企图遏制中国发展,以巩固其历史地位。

2014年以来,中国在南海多个岛礁进行大规模填海扩建工程,包括赤瓜礁、华阳礁、南薰礁在内的大批岛礁上施工,并在南沙群岛腹地的永暑礁建设机场,未来与美济礁、渚碧礁上的岛域及其机场,在南沙群岛腹地区域形成三大基地。目前,永暑礁新建机场已竣工,中国政府征用民航飞机在该机场成功试飞。

此前,美军派出一架p-8a“海神”反潜侦察机,飞近南海永暑礁等三个岛礁,监视中方活动。中国军队通过无线电8次警告美军侦察机要其马上离开,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美军反潜侦察机抵近南沙岛礁侦察答记者问表示,此举对中方岛礁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极易引发误判,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要求美方不要采取任何冒险和挑衅行动。

第14届“香格里拉对话”5月29日在新加坡开幕。此前一天,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前往新加坡途中突然发声,点名要求中国停止在南海有争议海域填海造岛,并称美军将依据国际法继续在这些岛礁附近行使航行自由权。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批评美方对南海局势过度反应并正在升级紧张局势,并警告美国勿寻求“反华”联盟。

崔天凯说,“美国向该地区派遣军用侦察机,还搭载了记者,并且针对中国发出了许多错误的指控,在南海领土争端中选边站,这些言行使得南海地区的局势趋于不稳定。”

我们不难发现:在当前世界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了当前的形势之后,准确判断未来走势,增强忧患意识,从变化着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积极因素,同时以中国梦为指导,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升级,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篇二

摘要:党的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有许多亮点,这表明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向世界传达中国外交的一种新理念,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外交的新布局。本文从这两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梦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

一、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但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中国梦”的世界含义、“中国梦”作为中国外交新理念的特色越来越凸显。正如主席明确告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那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品牌。“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格外引人关注。简而言之,中国梦”与“世界梦”是互为前提、互为依托、互为机遇的关系。一方面,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和平发展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另一方面,“中国梦”同样给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活力、带来机遇。

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有力地促进着中国外交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中国梦是非政治性话语,体现了我们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中国梦是党的执政理念新境界,也是党指导发展对外关系的新要求:它拓展了外交的目标,深化了中国的发展对世界贡献的宗旨,完善了外交布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成为中国外交新理念中最为耀眼的明珠。

2、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

党的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提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

我认为,在这面旗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合作共赢是国与国之间更好的、更和谐的共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1+12的和谐发展,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激励;既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是以理性的态度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30多年来,中国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全方位推进对外友好合作,中国同世界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同世界的利益交融也在日益加深。中国的和平发展,得益于和平发展这一时代主旋律,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日益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预见,在以后的日子里,中国还会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促进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3、新型大国关系。

在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是国际局势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塑造性因素。尤其是最近两年来,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2年2月,访美期间,就如何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倡议。2013年6月,主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可见,在很短的时间里,新型大国关系从理念变成了推动现实的巨大力量。

在我看来,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相信在中国的倡导和推动下,新型大国关系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维持国际关系的重要纽带。

二、中国外交的新布局。

新的历史起点呼唤新的外交布局,新的外交布局必然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方位。

领导人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一国外交的宏观布局。最近一段时间,主席的出访已经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全方位布局特色。主席的首访“路线图”跨越亚洲、欧洲、非洲三个大陆,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多重因素、多个领域,这反映了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我的具体分析如下:

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大国,又是中国最大的邻国,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典型的代表,金砖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多边外交的机制。中国领导人外交活动的每一个“点”都是有考究、有思量的,这些点串起来,就是中国外交的恢宏布局。

中国外交的全方位布局兼顾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兼顾了周边国家、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兼顾了双边合作与多边舞台,也兼顾了公共外交与热点问题。有利于为中国在世界上营造更为有力的国际地位,争取到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2、宽领域。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个领域。首脑外交既谈政治,也谈经济,既推动经贸合作,也推动人文交流,同样也会探讨人类共同挑战的应对之方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例如,主席第一次出访是到俄罗斯。在俄罗斯,双方共签订32项合作文件,数额大,期限长,被称为“世纪合同”。仅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涵盖油气、核能、电力、煤炭、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贯通上下游备领域产业。双方还就两国地方合作形成重要共识,开辟了中俄互利合作的新领域。和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双方商定明后年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大幅增加互派留学生名额。

可见,中俄外交不再仅限于政治和军事方面,其他如经济、文化、科教方面的交流也在稳步推进中。这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3、多形式。

多形式、甚至不拘泥于形式的外交活动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外交事务成竹在胸、驾轻就熟,仅仅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多种外交形式,谱写了外交的开篇之作。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特使外交在中国外交中承担重要使命。比如刘延东同志作为中国领导人的特别代表于今年2月赴韩国,出席了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就职仪式。今年5月,中国接待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特使,在朝核问题山重水复的时刻,给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带来了新的转机。

其次,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领导人正积极参与到‘庄园外交“这一新形式的外交活动中去。6月7日至8日,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了重要积极成果。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外交新理念和新布局的一点看法,未来中国必然会变得更加强大,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将变得更加重要,中国外交事业上的发展也将变得越来越好,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相信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指引下,中国外交必将迎来大好局面,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谋求福祉。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篇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些都彰显着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一个政治、人口、经济、文化大国,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寻求和平稳定发展,在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遇到很多阻碍。

2011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东、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动荡加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国仍然面对外部的战略防范和牵制,面对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外部安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造成重大挑战。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媒体就大肆鼓动“中国救市说”,“中国是解决危机的部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美、欧西方发达国家联合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承担同等责任。伊核、巴以问题上,外界要求中国介入的压力也在增加。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而在中国南海,一些国家侵犯我国主权,非法占领我国南海岛礁,并开采海底油田,扣留我国在南海正常作业的渔民。目前中国实际控制的岛礁只有9个,越南占领29个南沙岛屿,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5个,文莱2个。

2012年4月10日中午,在中国黄岩岛海域作业的数艘渔船被菲律宾最大军舰“德尔皮拉尔”号非法堵在黄岩岛泻湖内,菲方欲抓扣我被困渔船渔民。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4、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菲律宾方面11日派出一艘舰艇前往黄岩岛增援。

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在比利时演讲时曾就南海问题指责中国,并辩称菲已为和平解决争议穷尽一切政治和外交手段,只能寻求国际仲裁法律手段解决。对此,中国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一贯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领土海洋争议。关于菲将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中方不接受仲裁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菲方单方面关闭谈判磋商的大门,同时热衷于在国际上攻击中国。

实际上,南海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及日本等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误判,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美日等国欲搅浑南海,企图遏制中国发展,以巩固其历史地位。

2014年以来,中国在南海多个岛礁进行大规模填海扩建工程,包括赤瓜礁、华阳礁、南薰礁在内的大批岛礁上施工,并在南沙群岛腹地的永暑礁建设机场,未来与美济礁、渚碧礁上的岛域及其机场,在南沙群岛腹地区域形成三大基地。目前,永暑礁新建机场已竣工,中国政府征用民航飞机在该机场成功试飞。

此前,美军派出一架p-8a“海神”反潜侦察机,飞近南海永暑礁等三个岛礁,监视中方活动。中国军队通过无线电8次警告美军侦察机要其马上离开,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美军反潜侦察机抵近南沙岛礁侦察答记者问表示,此举对中方岛礁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极易引发误判,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要求美方不要采取任何冒险和挑衅行动。

第14届“香格里拉对话”5月29日在新加坡开幕。此前一天,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前往新加坡途中突然发声,点名要求中国停止在南海有争议海域填海造岛,并称美军将依据国际法继续在这些岛礁附近行使航行自由权。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批评美方对南海局势过度反应并正在升级紧张局势,并警告美国勿寻求“反华”联盟。

崔天凯说,“美国向该地区派遣军用侦察机,还搭载了记者,并且针对中国发出了许多错误的指控,在南海领土争端中选边站,这些言行使得南海地区的局势趋于不稳定。”

我们不难发现:在当前世界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了当前的形势之后,准确判断未来走势,增强忧患意识,从变化着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积极因素,同时以中国梦为指导,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升级,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篇四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其实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业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样,企业也希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本调研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素质,并对其调查,了解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和企业又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xx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4、超七成学生不明企业的人才要求

在被问及“你是否尝试了解目标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时,有2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没必要”,50.8%的学生表示“尝试过,但仍然一知半解”。显然,超过70%的学生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尽管在当今社会,人们一直强调就业的双向选择,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市场决定了大学生相对企业处于弱势的局面,企业的择才标准往往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参考标准。在此情势下,学生需要科学地对市场做分析,需要关注那些未来希望从事的行业、职位的信息,甚至对目标企业的运行状况、企业文化也要知根知底,这样才有助于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一个合格的商人起码要知道顾客要的是什么,然后来判断自己能否提供。如果连目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定位都不清楚,对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加少得可怜,求职自然会四处碰壁。

文档为doc格式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篇五

[摘要]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继而形势与政策课便成为我们大学生了解实事与形势的最好途径。在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两年中,我们既学会了分析实事与形势的能力,又掌握了对当前形势的感悟与执行力。形势与政策陪伴了我懵懂的两年。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发展。大发展决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必须去关注的。我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约束的体现,这是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与发展方向的一个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运用政策帮助我们发展,懂得变通,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创新。同时,我们应顺应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去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

两年来,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首先树立了正确的形势观与政策观,随后对汶川特大地震及其他自然灾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以鲜活的事实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继而又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系统解读,全面把握和领悟国家经济社会的总体走向,感受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和美好前景,对祖国新蓝图,新梦想的期望。紧接着对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进行回顾分析,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是历史必然,是人心所向,鼓足干劲,力争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使命。之后又对当前国际与国内经济与政策形势进行分析,更多的了解当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当前及未来形势。不觉间迎来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成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任务。综合考虑我们国家的经济与政策形势,贯彻十八大精神,学习与感悟习总书记的中国梦展望未来,学习形势与政策将成为我们今后不可或缺的任务。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个国家,每个地方的都互相影响着,都有着各种联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精通,而应该是对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有着充分的了解,应该走出去,去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这样才不会被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所抛弃。对周围的形势与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做的。

和政策,以及正确的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的心态。引导和帮助我们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引导和帮助我们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培养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开展的,他能更好地结合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才,从大一到现在,学习了两年的形势政策。首先让我对国家的总体形势和采用的基本政策有了充分得了解,明白了我国这种形势和政策的根本原因。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明白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有创新的技术,这使我们能够更明确的培养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还学习了全球化时代的安全问题,让我们明白了全球化时代,不仅给我们带了许多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挑战,如何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抓住自己的机遇,同时勇敢面对我们所遇到的各种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能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取得辉煌的成绩,才能够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在学习08年抗灾重建的过程中,我对国家的关于抗灾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候让我对中国目前的文化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我国的文化发展结合资料做了分析,让我更加的明白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在这几年的学习中,我不在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人,而是对国家的形势和政策有了很深的了解,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我国在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同时也面临着障碍与挑战。这些障碍和挑战是我们今后20年中影响我们地位变化,甚至会导致我们上升过程中断。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从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明显的矛盾、复杂性;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具有快速多变的特性,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培养一种理性、平和的心态,冷静的面对现实,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同时学习形势与政策除了是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是对我们知识的一种丰富,所以在学习形势政策时,应能做到与时俱进,能更好地收集资料,了解我国的形势政策,同时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形势政策,就是关于就业方面的形势政策,所以我们在学习形势政策课的过程中应该加入这方面的学习,这样更能让学生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能更好的抓住机遇,能更好地迎接挑战,这是我们形势政策课所应该具备的。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学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形势政策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学习形势政策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我们在这几年的形势政策的学习中最深刻的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篇六

(一)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

依据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是大势所趋。普遍认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基本特征为: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专业实践能力;

(2)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具有自觉学习能力;

(4)具有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

1.市场需求。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发展临港经济与发展地区经济相结合;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也将促进临港经济发展。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地区开发开放,积极构建畅通的物流体系。这些都将触发临港相关行业如国际物流、货运代理、船舶代理、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的蓬勃发展。而从而形成了对既有经济分析理论基础、又懂国际贸易与运输组织的高级复合应用型运输经济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数十万。辽宁工业大学坐落于锦州,锦州港是我国渤海西北部唯一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同时也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区域性枢纽港口,是中国通向东北亚最便捷的进出海口,锦州港冬季冻而不封,全年有效营运。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办学宗旨,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辽宁工业大学为锦州港发展培养应用型运输经济人才,从而实现高校为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确定专业设置的目标。

2.目标培养定位。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是2008年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于2009年8月份正式招生,定位为运输经济方向的经济学专业,是为了避免现阶段我国各院校经济学专业倾向培养理论研究为主的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进一步将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国际运输经济人才。为使经济学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求,符合辽宁工业大学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我们经过多方调研,进一步确定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经济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运输业务操作,并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运输经济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宏观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交通运输经济理论及与其相适应的管理、营销、法律等综合知识,具有国际运输组织管理、货运代理、国际物流、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具体国际运输业务实践技能,毕业后可从事国际物流、货运代理、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加强课程体系优化的同时,在各主要教学环节渗透实践教育思想,构建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应用及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培养方案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2008年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于2009年8月份正式招生,因此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国际运输经济人才。根据市场对国际运输经济人才需求的特点,经济学专业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和教学资源,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形成了大学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体系。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形成了运输经济专业教育、运输经济专业业务能力培养和运输经济业务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三个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并力求方案的先进、规范和可操作。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由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组成:基础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必须课、公共选修课和军训、公益劳动,约占总学分1/3。依托学校公共基础课平台完成。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及拓展学生视野和人文素养。专业教育。包括学科技术基础课必修和选修课、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实践环节及创新学分等。注重形成运输经济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及业务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等,如多媒体教学、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和专业题库建设等。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指导性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和学生课外创新学分,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约1/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和训练经济学(运输经济)专业学生的信息获取与终身学习能力、发现和分析问题与决策能力、人际关系(交际)能力、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从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专业基础技能:经济、管理理论分析与操作能力、统计计量分析能力、经济法及国家政策法规灵活运用能力;第二层次:专业技能:即具有国际运输组织管理、国际物流、港口物流、货运代理、理货、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物流管理信息处理及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等国际运输业务实践技能;第三层次: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三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每个层次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组织进行教学;前两个层次实践项目由课程提出,并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实践的功能的层次性,确定具体的实践项目内容;综合技能训练以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型实践为主。

三、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本校经济学专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有:

(一)专业师资力量方面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运输经济专业方向专业老师虽然都是经济学硕士及博士,但研究方向均非运输经济方向。因此,在加重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也相应削弱了该专业教学水平。对此,在安排授课任务时尽可能结合任课教师研究方向,在边工作边学习的同时,组织教研室教师研讨新开课程重点难点,另外我们还在聘请其他院系与我们专业有关的教师为我们上课,以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二)专业实践教学方面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国际运输经济人才,相关教学与实践环节均以此为目标,但目前国内没有相同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的院校,仅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经济学(国际运输与物流方向)专业与我们相近,因此国内相关实践教学软件与可借鉴方法缺乏,同时实践经费短缺,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有影响的。对此,在遴选了可以找到的符合本专业实践教学特点的几乎所有软件,虽仍不尽满意,但可以完成实建筑期刊践教学任务,并且在教学同时,针对存在问题不断提出整改方法。另外,尽可能多方联系与本专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解决了部分经费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篇七

会上,蒋国勇副局长报告了2018年第一季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一季度,我局在抓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重点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抓筹划明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二是重教育常引导,提升队伍素质;三是严纪律守规矩,确保风清气正;四是改作风转行风,树好质监形象;五是强监督重纠改,促进勤政廉政。第一季度我局党风廉政建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可控的态势,但第一季度的党风廉政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有效性看,党风廉政教育的方法、手段依然比较单一,需在理论学习教育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二是从严格性看,对党员干部的严查严管存在薄弱之处,日常警示提醒、督查纠改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从示范性看,局领导班子成员需在责任落实、制度执行和检查把关上要有更高更严的标准。下一步,要重点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教育引导;二是强化制度执行;三是强化督查整改。

工作情况报告后,局各位班子成员分别汇报了2018年第一季度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提出了建议意见。

局党组书记、局长在讲话中首先充分肯定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党风廉政建设,认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部署早;

二是落实快;

三是效果好。

对下一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总体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责任;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制度;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示范。

最后,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组组长对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三个方面的总要求:

一是要把握形势要求;

二是要落实好主体责任;

三是要强化监督检查。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2000字篇八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2012年11月29日,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会好。”

在今年3月17日的讲话中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作了简要阐述。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这段话包含了四层意思:

第一,中国梦的主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诸多方面的现代化,没有这些方面的现代化,复兴就无从谈起。党的提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同一总任务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不可偏废。

第二,中国梦的近期目标有两个。一是确保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确保在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最为紧要的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三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说明中国梦不是眼晴向着历史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而是从今天的现实出发扎扎实实地解决改革开放多年来连续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诸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城乡区域经济收入差距拉的过大、转方式调结构步履艰难、官员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等,只有解决好了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梦。

二、“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内在联系

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因奋斗而精彩。人们赞美青春、珍爱青春,缘于青春是生命中风华正茂的多彩花季,是打牢人生根基的黄金时期,是成就美好梦想的萌生时节。当代大学生身处人生最黄金的年龄段,也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是理想最饱满、现实最活跃的积极分子。理想信念能给人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甚至能激起人们为之献身。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所产生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邓小平同志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首先,“中国梦”体现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2013年5月2日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其次,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是现代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大学生个人梦想的实现也影响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的关键力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因为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理想信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价值观的引导,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到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去。

第三,当代大学生要把握时代脉动,走在时代前列。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实践和行动。随着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大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与日俱增。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产业结构迅速转型升级,利益格局急剧变革,社会文化模式在激烈震荡中演进,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多元取向。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阅历欠缺、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差,极易产生异常心态,失去自己的人生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从而导致价值观的扭曲和心理的畸形。这就警示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身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内在修养。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培养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品格,对异己之见、异己之为持宽容之心,对一些不正常的社会问题及现象持理性态度。只有当代青年大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我们的“中国梦”才有最终的保障实现。

第四,当代大学生要把追求远大理想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正确理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起来,在筑造中国梦的实践中提升人生的崇高境界。实现两大“百年目标”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是青年最基本的精神素质。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核心的精神财富,古今中外没有任何思想情感会像爱国主义那样能够把人紧紧地凝聚和团结在一起。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行动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往往有追求科学和民主的意识,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持有理性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民主精神则是具有独立的思考、平等的理念和宽容的心态。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具体方针政策,做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大学生要珍惜历史提供的发展机遇,励志图强,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发扬志愿奉献精神,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年轻一代是最关键的一代,而大学生正好是这个角色的承担着。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也是最危险的动摇。因此,加强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对于高校教育来说,结合时代脚步,紧扣时代脉搏,运用学习习近平的精神——中国梦的机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

1、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信念教育事关民族复兴的传承

回首历史,19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同时也上演了一部波澜壮阔。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在面对黑暗滞后的社会现状不断探索,英勇作战,他们用生命和热血祭奠了青春年华,同时也开创了救国于危难中的复兴之路。他们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道路执着前行的践行者,他们就是用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战胜一切的中华好儿女的代言。为了追求独立自由,为了人民解放,为了祖国富强,他们时刻感受着祖国的召唤,随着准备着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壮丽的诗篇。在那个时代,一代大学生用自己独有的风采为我们诠释了中国梦的全部内涵。每个时代,大学生在一个国家里都担负这兴衰的重担,新时期的大学生更需要加强这种责任感。

2、加强大学生中国梦信念教育事关民族复兴的发展进程

今天,“中国梦”走过那段历史,迎来了新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祖国建设事业的开拓者,是国家蓬勃发展的推动者。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在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的不懈努力下,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要高于任何以往时期,而民族复兴条件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超越这个时代,曾经朝气蓬勃的80后目睹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个性创新的90后实现着经济飞速发展的跨越,当代大学生正是这中国梦的传承者和发扬者,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投入社会建设做出积极地准备,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高度认识邓小平理论,走进“三个代表”思想,迎接“中国梦”的使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开展小康社会建设这个宏伟目标快速前行。

3、加强大学生中国梦信念教育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

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新时期的大学生正是处于“中国梦”的年富力强时期,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跟着社会主义步伐前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中有“中国梦”的身影,引领校园文化的时尚元素,掀起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实践于祖国每个角落里有“中国梦”的身影,他们是城市文明自主维护的志愿者,他们是忙碌在奥运会上、世博会上的最真诚的人,他们用稚嫩的年龄和微笑的面容服务于社会,感动于世界。他们用学校所学知识,在社会的各个行业追赶时代潮流,成就事业标杆,正在用实际行动用健硕的双臂托起一方“中国梦”。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注入“中国梦”的教育,让很多大学生给出自己准确的定位,积极投身于各个平凡的岗位上,构建和谐社会。

4、加强大学生中国梦信念教育事关民族复兴的全面开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使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的联系起来,国家的繁荣富强会让自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而自己梦想的形成,聚居到一起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脚踏实地,勤奋创新,刻苦学习,不断发展,让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紧密联系,让仰望未来与脚踏实地紧密结合,在增加民族认同感的同时,增加自信心,认真的掌握一切现代文明和科技知识,自觉到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在改革开放的路上,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普遍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取向扭曲,如果不加以纠正很可能为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管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迫切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让年轻人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前赴后继,继往开来,为民族则振兴和发展续写华美的篇章。

【参考文献】

[3]邓小平文选。第3卷。110.

[5]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戴胜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王荣发。党旗下的追求[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陈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青年探索,2005(3)。

【作者简介】

高金强(1983-)男,陕西榆林人,就职于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