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育教学也处于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育教学课改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议题。在参与教育教学课改中,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现在就来做一次总结和分享。
教育教学课改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因为只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教育教学课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使教育更加科学、有效,使学生更加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这是一种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导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种转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教学课改的实施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教学内容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课程内容,强调实践和应用,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评价改革要从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转变为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方式。
教育教学课改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首先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难题。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想要转变并不容易。其次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再者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课改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课改的探索和创新,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此外,家庭和社会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推动教育教学课改的顺利进行。
总结:教育教学课改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但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始终关注教育教学课改的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二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状况。
二、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工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透过课改沙龙“师德论坛”、撰写师德论文等活动,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本学期涌现出局级优秀辅导员唐艳老师;校级优秀辅导员侯月兰、杨秀珍、王淑梅、任学琴、吴荣、余桂琴六位老师;校级优秀党员邵秀芳、李淑芳、党春霞老师。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应对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综合化,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课改沙龙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优质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三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探索、新收获。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一、轻个性发展,为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标,以研究过程为主线,以质疑问难为标志,以教学民主化为保证的新型教学模式,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同时,为了加强教专业化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我还注意读书,学习、反思、提高,再学习、再反思、再提高。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读书、学习、反思、总结是我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二、改革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模式。
为了保障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全面制定了教改计划,并开展全校的新课程教改教研活动。
在教学模式的革新中,我通过对“学为主导”教学模式的探究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精神,“学为主导”即“以课标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导”,采用“教师依据课标,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利用学案,课前充分预习——课上讨论释疑,当堂训练巩固——生成学习愿望,推出下轮预习”这一基本流程,把课堂教学变革为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还能并鼓励其他学生也各抒己见,交流意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思考与参与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实践证明,我通过这几年的对“学为主导”教学模式探究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三、
依托课题研究。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认为课程改革还要依托教科研做为内驱力来加以推进,我在08年就申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写作教学的创新与研究”,力求以科研促教改。
在课题研究中,我积极撰写论文,作课,均取得了国家级一二等奖,为课改教学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努力。
这个课题通过了几年的实践研究,均达到预期性的研究目标,并取得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有力的促进了我的课程教学改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程改革这一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上,我们倍感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课改之路更长,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会进一步转变观念、丰富理念、坚定信念,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四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20xx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纲要》和《标准》。
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资料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很多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教师印发了很多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教师们学习。采取团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教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
5、合理调整教研机制,强化对教研教改工作的领导。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为课程改革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本镇实际,强化了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1)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将各校校长及教导主任纳入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与此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带头搞教研、写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2篇。
(2)在布局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前提下,学区打破学校限制,成立镇级教研组,由学区统一领导教研教改工作。
(3)强化激励考评机制,将教研教改工作直接与教师年终百分考核挂钩。我们规定,教师每上交一篇论文,交到中心完小,即奖0。2分;推荐参加联谊校评比,奖0。4分;参加市评选,奖0。8分;获奖,再视级别加倍奖分。参加优质课、课件评选,依此类推。镇教研组长也按学校教研组长的双倍计分。
(4)改变教研形式,今后,我们在学校教研的基础上,进取开展学区教研,这样能够使全镇的同年级同学科有时间团体教研、团体备课。镇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为双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近几年来,我镇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经过统计,小学教师60%的是老教师,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师也大都是初中教师淘汰下来的。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经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本事。进取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进取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进取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本事。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学区与各学校合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联谊校、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比赛,进一步培养我镇的骨干教师。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各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上课指导,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终,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2篇。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主角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此刻,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齐摘果实,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趣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团体的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们还常常和学生一齐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提高。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理解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理解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堂上教师能够提问学生,学生当然也能够考一考自我的教师,教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
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经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本事。进取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进取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进取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本事。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学区与各学校合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联谊校、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比赛,进一步培养我镇的骨干教师。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各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上课指导,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终,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2篇。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主角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此刻,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齐摘果实,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趣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团体的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们还常常和学生一齐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提高。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理解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理解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五
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水平的根本保证;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分别从教材反思与教法反思等角度,结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阐释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与旧式教学课堂的冲突与矛盾,针对现有的教学需求提出了自己教学的新观点,并对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教法进行了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盘点教学活动成败得失的过程,是提高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水平的根本保证。有反思,才有进步,所以在从事教学活动一定时期后,静下心来进行教学反思是有必要的。下面我就陈述一下进入高三两个多月以来的教学反思。
一、教材反思。
由于自己并没有经历新课程改革后高一、高二的教学过程,而是半路接神,直接从事高三教学复习,所以难免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认识不够,对新课程的要求把握的还不够准确。我仅通过上次暑期的讲座培训及对相关资料的学习,谈谈自己对教材的一些粗浅认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要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发展的平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同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今天的教材(课改后)已完全改变过去对数学知识呈现的方式,在不失学科知识本体逻辑的基础上,扩大了知识的`广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注重了教学内容的生活性、现实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预留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指向,明确在达标过程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反思。
1.进步的数学教学观与陈旧教学方法的矛盾。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对数学教学所持有的基本观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数学知识的获得,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题;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接受、模仿与理解记忆”,并进行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
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我对教学所持的观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主动、探究、合作。”现代教育应是开放性教育,师生互动的教育,探索发现的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
我所教的两个文科班级,每个班级都是60多名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平时我在授课时基本一视同仁,也不过分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致使学习困难的同学“吃不了”,越落越远。根据这种情况,我的教学内容应瞄准大部分学生,教法设计要关注全体学生,课堂问题的设计不能只关注部分优生,要让大部分学生,甚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发言的机会,容忍不同意见,容忍学生犯错误,甚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教学,听不到不同声音的课堂是不正常的课堂,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不要怕耽误时间,影响进度,因为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这样才能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成长。
3.重视教法设计,淡化了学法指导。
思维能力、应用意识较弱,解题时碰到能力型试题就不会迁移,难于完成。针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最好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鼓励他们多动手进行探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那些上课自主性较强,思维较活跃,解题运算不细,好马虎,推理不严谨,形成一看就会,一动手就失分的学生,课堂上可为他们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进行巩固性训练,提高运算能力,减少失误丢分。
4.师生情感交流欠缺,学生潜能难以激发。
有句话说“爱,要先了解”,是啊,有了解才能有爱。由于任教时间短,我并不十分了解我的学生,现在还有部分同学的名字叫不上来,师生之间难于进行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于是总是居高临下的看问题,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敬而远之,我们之间有距离感,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数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潜能得不到激发。
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蹲下来看学生”,放下架子,主动到学生中间去,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多用鼓励的眼神去看待学生,多用启发的语言去开导学生,对学生每一点进步(哪怕是一句富有创建性的语言或一个不很成熟的想法)都要予以肯定,并及时表扬。坚持这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要尽可能多的创设师生互动的机会,这样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才能逐渐自然消失,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这样才能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总之,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学生、教学的设计要围绕学生、教师的成功要靠学生的成功来实现,只有关心和爱护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才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潜能,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从教高三文数两个多月以来的反思,我想,教学无止境,总要教教想想,多反思、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教学是门艺术,永不可能最好,只有更好!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六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将牵涉到一系列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拟结合现实存在的关于学习的种种典型认识和实践,就学习方式转变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习跟每一个人的生活与成长息息相关。在现有的社会观念和教育体系中,学习的概念更多地却是与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脱离社会生活实践以书本为载体的抽象的学科内容,简单、线性的授受关系,作为任务的学习过程,以及更多地关注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这些几乎构成了学习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然而事实上,作为人的成长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过程的学习,其全部的内涵远非如此狭窄。学习本来就是生命的律动,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对于外界环境的全部进取性适应行为。孩子们对于环境、对于他物、对于自身的所有发现,构成其生命成长的鲜活的写照,也是其学习过程的直观反映。在不断强调“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早已经把学习窄化为课堂上面对课本和教师,并且通常只是“任务”而不是“需要”的那么一个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观念之下,学习只是学生的任务而不是学生的需要,学生只是学习任务的完成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窄化和过度形式化的结果,是学生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的人为阻滞。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开,现在是赋予学习以本来意义的时候了。我们的教师、学校管理者、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及学生本身,都应该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学习概念。学习是人在面对新的情境时,把握事态、调控自身、获得意义的全时空、全身心、全关系的行为过程,它不仅需要身心的完整投入,而且要求情(感)、意(志)、智(慧)的协调统一,非此不足以担当在这新的信息化时代有效促成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任。
相应于此,所谓的学习方法,应该就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所使用的包括自身器官在内的一切可行手段及其运用程式。它强调的是手段、技术及其运用对于学习目标的适宜性,着重于手段对于目标或目的的中介性、外在性。而学习方式,则是学习者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体特征,其中的学习倾向性包括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的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内容等方面的偏爱等特征。
由于个体的个性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学习方式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显然,学习方式的概念中包含着技术与倾向性、习惯与动力、能力与个性等因素,它是个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风格,是与其个体身心特征相统一的学习特征。强调的是学习的品质特征和精神,着重于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因此,不论是要转变教学的基本形式,还是要改善学习的过程或结果,都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习概念的丰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正确看待学习方式转变的内在特征性、长期积淀性和复杂整体性。无论怎样的改革和实践,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或教学,如果不能具体(而非抽象)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不能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变革中来,不能促成学生学习的完整化和个体化,最终都将是不彻底的和缺乏实效的.。
与学习概念的窄化、塌陷和过度形式化相应的是学习的无机化和外在化。面对着枯燥的原理和公式,面对着一大堆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或模拟题,孩子们所经历的不是富有激情和灵感的心路历程,而是有如机械操作一样的重复训练,有如鹦鹉学舌一般的简单模仿。这里,学习演变为一件可以不用心灵感悟和情感体验的事情,变成了一个外在于学习者自身的社会程式。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死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学”“生”而是“学”“死”了的现象,向我们展示着学习观念的无机化和外在化的后果。其内在的根源是对学习心理的漠视、对学习品质的疏忽。学习心理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包括人的感知、思维、想像、记忆等认知操作系统,兴趣、动机、情感、态度等心理动力系统,价值、理想、信念等目标评价系统,而且拥有更高级的个性特征系统的支持,它们作为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内在的基础性因素综合地发挥着心理指向、启动、操作、调整、稳定等作用。将学习看做是一种简单强化的刺激反应过程,视之为一种耳提面命、重复练习或机械模仿的外部操作,必然导致学习的内在丰富性的丧失,导致学习过程的表面化和外在化,因此也才有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厌腻以及对教师与书本的盲目信奉。对于学习心理来说,不仅有是否予以充分重视、合理调动、有机协调和系统培养的问题,而且有整体特质是否优良、基本特征是否符合人的发展和时代发展方向的问题,这也就是学习的品质问题。学习的品质优劣,在其心理构成系统的特质方面,主要在于动力调控系统的主动性和协调性,认知操作系统的适应性和效能性,目标评价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在其外部总体特征方面,主要在于学习的主体性、整体性、问题性和开放性。
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是学习方式的根据和源泉,是决定学习方式优劣的内部因素,也是评价具体学习方式的内在尺度。新的课程改革所明确要求于学习的是转变学习方式,但是在根本上是要提升学习的内在品质。要从以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品质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品质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不过,我们倾向于首先不是把所谓的自主学习、发现或探究学习等看做是具体的学习方式,而是更愿意视其为一系列具体学习方式的特征和品质。因为在我们看来,在现实的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一般的(哪怕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定制,电找不到以完全同样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两个人。鉴于学习主体和学习情境的相对性和复杂性,对任何具体学习方式的刻意提倡都只能是一种简单和近似的宣传。需要的是对学习活动的具体心理成分和内在品质的分析、评价和倡导。谁也不能肯定地说在任何情况下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好的,而另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差的。我们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期望在统一推行了某些学习方式后,预期的发展结果就会自然出现。只有在经过系统的教育安排和学习积累,切实培养了某种学习心理、提升了某方面的学习品质之后,实际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效果才会水到渠成。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对一般性的理论呼吁和实践要求作出适当的回应显然是必要的,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更加关注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此基础上帮助摸索出适合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态势。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会发现当一切形式上的和制度层面上的调整到位后,学校教育中如何摆正学与教的关系,如何将学习品质的提升具体落实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而不是热热闹闹的口号宣传,来实现真正的教育转变、学习提升和学生发展,就成为问题解决的现实瓶颈。
既然我们是在学校教育的意义上进行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不可避免地遇到学与教关系的调整问题。在学校教育的范畴内,学、教、教学应该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学生、教师、学生和教师三种不同的主体是其对应的逻辑主词。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指导、师生的教学,作为不同的存在,其间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定性。从教学论的观点看,师生教与学之间存在着相依相待、相反相成的内在联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教师指导方式的要求,在于教师的指导既要基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和特质予以筹划、组织和设计,为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提供适宜的引导和帮助,又要为此而对自身作出积极的适应性的调整。
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样必然要求和引起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的方式和教的方式共同构成教学的方式,在教育实践中,怎样形成一种兼具必要性和可能性,教与学两相契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活动方式,也许是学习方式转变中所面临的真正具体的难题。作为师生之间特殊的交往,教学对于双方来说是共同的创造物,也是各自成长与进步的平台,如果忽视了教学之于学生的意义,那么自主探究可能就变成了盲目放任,合作参与说不定就要蜕变为群稚嬉戏了。而不论是忽视或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还是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指导,或者是没有达成相协互动的教与学,都不是学校教育意义上或教学论意义上的教学,或者顶多是假教学在教学论中假教学的概念表征的正是那些自觉不自觉地偏离教与学互动统一的事实及相关存在。新的课程改革所期待于教学的,肯定是真正发生在教学互动之上的学习的品质提升和方式转变,以及师生的主动、和谐发展。
面对广泛存在的学习窄化、异化和错位问题,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和转变实践上的惯性,我们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学习品质、学习效能和学习效果?到底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习价值观呢?在学习概念的基本把握上,有必要树立起全人的、有机的和整体的学习观念学习是人的全身心参与的过程,需要所有相关经验的激活、全部内在潜能的激发和整个精神世界的协调与激动。任何片面的认识和实践都将给具体的学习目标、过程和结果带来实质性的损害。
在学习品质的追求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有必要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学习中自主与他主、发现与接受、竞争与合作、独白与对话、有意义学习与机械识记等等的相互关系,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懈的努力,着意搜寻、创造、积累并形成那些有助于学生主动、充分、和谐、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式,自觉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学习的效能上,建立起学习的整体优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效能是学习者投入学习活动的所有资源对于学习目标的有效性的总和。既然学习活动涉及主观和客观、形式和内容、方法和目标、时限和任务、技术和资源、成本和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具体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依据情境的基本现实,在充分自觉的基础上,争取可能与必要、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最大统一,达到学习效能的整体优化。缺乏效能意识的学习实践,或者说不注重学习效能的学习或教学安排,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益的。在学习的效果、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上,必须坚持学习的全面质量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追求最优化学习的条件下,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我感受、体验、反思和调控水平,关注他们学习品质的全面性、整体性、和谐性及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洞察力和解决能力,使他们学会从另一个视角换一个思路去思考问题和寻求答案,在与他人与群体的合作乃至与对手的对话中,不断汲取营养和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所有的学习中,那些能够使学习者自身获得更多的信心、更强的内驱力、更高层次的策略、更积极的心态和更宽广的胸怀的学习,一句话,那些更有效的品质的开放的和具有可持续性的学习,肯定是最好的学习。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七
新课改对所有的老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信任年轻教师,把他们放在课改前线,这一年来她们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断学习借鉴先行课改老师们的经验,积极探索,努力寻找适合本校生源的语文教学路子,经过一年的教学,有了一些想法和共识,现总结如下: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暑期里,开学初,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了由省、市教育部门开展的各级课改培训。通过普通高中课改专题培训即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教师提高了对新课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除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的新课改培训外,我校自己还利用各种讲座,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2、加强领导和宣传。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张校长为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以及相关的评价小组、选课指导小组,配合新课改研究制定了系列纲领性文件,分别是《武都八一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教师培训方案、新课程编排方案、《武都八一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关于我校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选课指导方案、《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生成长档案袋管理、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方案,模块考试方案等文件。同时,在校内外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一是多次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宣讲新课改的目的、意义、理念等;二是各教研组作为专题研讨新课程学科实施方法;三是教务室出了四期新课改知识专题教学简报;四是召开高一年级学生会,向学生宣传新课改的意义;五是向高一学生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新课改知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学校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其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由专任教师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重要特征之一。学校先后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综合实践课专任教师、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各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为成员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暨研究性学习的业务指导小组。我校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主要分为准备阶段(包括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通识性培训,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确定指导教师,精选参考性研究课题。选题可以选取老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其它领域的课题)、实施阶段(包括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初步研究成果汇总、交流、小结等)、结题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目前,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已顺利完成上级文件要求的高一学生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管理及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工作。
4、常态化教研活动和分阶段专题教研活动相结合,通过举行一系列新课改现场研讨课观摩活动,加强新课改研讨交流。学校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每一学期至少提供一堂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公开课,并写好一篇关乎新课改的反思总结。对于有特色和见地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我们还在全校的教师会和校报《小白杨》上进行推广。开学不久,学校果断决策,邀请市教科中心全体教研员赴我校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周"活动,校长张福团、副校长郭志禄、宋国强、焦小平、教育主任李青云、政教主任王江等领导同全体教师一道深入课堂与教研员一同听课并在课后及时评课议课。许多老师对自己的公开课精益求精,上了一节又一节,不如人意誓不罢休,涌现了一批诸如曾娟、靳阳泉、张明霞、张亚妮等新课改教学积极分子。在整整两周的活动中,听语文的53人次、,创造了我校语文教研活动前所未有的盛况。通过一周来的摸爬滚打,老语文师们对新课标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革。
5、以新课改为契机,学校不仅在高一年级认真开展新课改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而且以高一年级为龙头,在高二、高三年级同时引入新课改理念并着力开展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效课堂"教研活动。我们的做法是:
(1)、深入细致展开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实践。学校领导和学科教研组长坚持听课,深入到课堂中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分阶段进行教学交流总结。学校对课改年级每学期组织一次新课改教学调研活动,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教案、作业等。这些调研活动在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习情况起到了积极的反馈作用。另外,邀请外面的语文课改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帮助,以便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和理解,有力促进学校课堂改革的深入进行。
(2)、注重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学"的兴趣;"教"必须效力于"导",服务于"学"。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力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教学反思。新课改对于所有教师都是新的尝试和探索,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工作,充分发挥备课组的积极作用,坚持案例式的集体备课,加强组内听课和评课,使教学研究"日常化"、集体智慧最大化、不同课型模式化。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改革学生管理方法。即:a、大力开展小组内学生互助活动。b、严格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c,开展"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活动,确保知识即时落实。d、大力开展对学生的激励和表彰。下述为20xx—20xx学年我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大事记:1)高一教师参加20xx年暑期新课改教学培训。
2)20xx年9月1日至9月10日,各年级教师讲授新学期开篇课。
6)学校成功创办《小白杨》校报三期(以文为主)。
7)由何水长负责的课题研究结题上报,正在验收。
8)高一高二级学生创办手抄报三期。
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一些困惑。具体而言,高中新课改到底怎样改?我们面临着四大困惑:
1、面对大班人多的情况,怎样使反馈及时到位,怎样在一节课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或者绝大多数学生。
2、教师在充分保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的同时,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3、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对于新课改,很多一线老师感到最困惑的是,课改的理念了解不少,但太虚,而教学是具体而细微的工作,要研究一个个章节怎么上,要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个别老师甚至感慨不知如何上课。怎样把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直接接轨也是一个问题。
4、选课制难以实施。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后,教学模式应怎么确定?选课制是本次课改的最大亮点,因学校条件尚未成熟,目前这一工作也难以开展。
5、关于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们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到底该怎样更好的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应该有怎样的标准,我们还是感到很困惑。比如,新课改后高考怎么考,一考不再定终生怎么体现。
1、上级主管部门可组织学校多外出考察课改搞得好的学校,加强交流以获得好的经验,少走弯路。
2、统一课改特色工作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性学习、学生成长档案袋管理等的操作进程,出台有关政策协调如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查、模块考试等的时间、方式,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以上是我对我校开展语文新课改工作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和反思。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精神,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使我校新课改工作更顺利地进行,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八
新课程改革为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以往的政治思想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课程改革以来,从刚开始面对的重重困难到现在,我校高中政治课程改已进行较长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们来对高中政治课程改革进程做以下总结。
(一)新教材的精神实质难以准确把握。
1、教材编写过于匆忙,教材不健全,教辅资料不配套。
由老教材变到新教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教材自身不够健全,编写质量参差不齐,内容跨度大,深浅安排不够合理。新教材的编写对“双基”的要求、难度、深度、广度一时难以把握,在高考方案没有确定前,教辅资料不配套,方向不明,思路不清,方法茫然,困惑很多。
2、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状况不乐观。
很多老师对新教材有较大的意见。有很多老师反映面对新教材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点。有更多的老师反映,第一次接触新教材,没有经验,心里没有底,不知道怎么教。有教师说:“新课改后不知该怎么上课。”20%的教师认为旧教材比新教材好用,原因是新教材的体系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深度,广度都不好掌握,而且与高考相背离。40%的老师认为新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而旧教材知识条理清晰,授课容易,学生容易把握。其中有60%的教师反映新教材内容简略,学生基础差,学生难以把握知识。有的老师认为新教材虽然体现了创新性,更加人性化,但却缺乏严密性。
(二)教师教育观念没有转变。
很多老师认为所谓课程改革就是教材改变而已,对于整个课改的理念还是知之甚少。由于教育理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中,教师还是沿用旧模式进行教学,用旧的思维、旧的方式去适应新的大纲、新的教材,致使教改出现“形式化”“公式化”“穿旧鞋,走新路”的现象。
(三)高考制度与课程改革不相适应,发生背离。
高考显著的社会效益迫使高中学校的一切工作“唯高考是瞻”,而现行高考形式和评价标准还明显滞后于课改思想;很多教师习惯于将高考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系绝对对立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只能成为换汤不换药的应付上级的表面文章。
(四)教学培训效果不明显。
调查中虽然显示绝大部分的教师都参加了新课改的培训,但据老师的反映,培训的效果对教学作用不大。有的老师认为,“专家们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而对我们最想了解的操作中的问题却不置可否,既说不上来,又不愿深入讲,这样的专家讲学对我们实在意义不大。”也有老师反映,这种纯理论培训只是摆摆花架子而已,根本谈不上对新课改实践的科学模式指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新课改经验几乎为零的现状,教学只能用老模式教新课程。
(一)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去改变以及提升。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在课标指导下的对教材的全面把握。教师从原来的不适应到努力去配合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尝试去认识每一个课程模块的功能定位和教材的风格特点,努力把握新教材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了解该教材的编写原则——遵循科学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新课程、新教法与课改前的教法优势进行整合、互补。首先通过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从而促使他们转变教学观念——从政治教学转为政治教育。其次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教学的效果。政治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明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政治老师要有丰富的政治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最后,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模式,如可以采用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交流辩论法等,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三)积极进行“3+x”的高考改革研究工作,以推动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为使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卓有成效地顺利进行,我校政治教师认真领会高考改革方案,重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多应用和能力型题目,努力引导学生由考试分数竞争转变为办学整体水平的竞争。学校培养政治教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做好高考改革的有关准备工作。例如,现在政治的高考题目多了很多开放性的题目,不局限了书本的死记硬背,而是体现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新课改过程中,新教材不断健全,教材的内容越来越趋向系统化,而且新教材的所举的例子、设的情景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在政治教学中,学生加强了政治意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政治的兴趣。
(一)课程评价更加重视激励,强调过程。
尝试采用档案袋、成长记录、激励性评语、学分制等多种形式来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成长,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加关注不同学生差异的体验,体现了关注过程的新型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方式人文化、开放化。
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主要以现在:首先是创设了人文的教学情境,把人文关怀的理念投射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生活在教育情境中,成长在教育的世界里。第二是创设了开放的教育平台,把学生所学知识延伸到自然、社会、历史和未来中,在学生的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课程与生活之间架设了一条通路。
(三)学习方式转变到强调主体体验、合作探究。为了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认真钻研、创造性工作,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并通过体验、感悟、,发现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三年的课改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教学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能比较灵活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即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较全面的发展。
总之,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政治教师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新教材为依据,以政治课堂为主阵地,不断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九
《我的教育梦想》作为一部教育哲学作品,没有理论的苍白感,却在诗的语言、散文的笔调中,展现了丰富、充实的资料,充满了哲理的思辨。读着这样的作品,就好像行进在山上,令人目不暇接,久久回味。
“我心目中的梦想教师,是一个胸怀梦想,充满活力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己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那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像一把把锤子重重地捶打在我的心头,脑中教学中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出来。
合上书,我闭上眼睛。有这么一段话,在脑中挥之不去:“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主角,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十分正常、十分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所以,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主角。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明白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明白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明白失去多少十分优秀的人才。”
我经常说自己爱学生,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不是指责,更不是苛求。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期望。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仁慈。信任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不断提高,超越自己。这就是宽容的魅力,是一缕慈爱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基础教育发达的国家大都对本国的高中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都对自己国家的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等进行了全面革新。面对教育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被提上日程。自从教育部正式下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后,标志着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提高培育公民素质的基本教育。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教学总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高中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让广大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成熟的计算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新特点。
此次数学课程改革与我国上其他几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比较起来是力度最大的一次,在数学教学的`诸多方面都有创新与突破。辽宁省的高中生在起就开始进入了新课改的学习,我本人于20开始教授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内容,并于送了新课改的第一批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第一,在高中数学课程在结构上创新了选择性,新拓展设置了选修教程,为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提供的学习机会和途径;第二,从课程内容上引入了算法,设置了数学探究、文化和建模等,将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引进并渗透,从而丰富了数学学习。同时,对一些传统的内容,如几何、概率、函数等,从处理方式发法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改变;第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强调个人探索、团队合作以及信息与技术的共享等。第四,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不仅强调对数学公式和计算的掌握,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认知;不仅强调数学基础训练,而且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不仅强调学习成绩,而且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最直接参与者,是课程改革能否发挥良好效果的核心因素。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要求教师和学生合作与共建。由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承受着更大的教学压力,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这样说,新课程改革既为数学教师创造了难得的教学机遇,同时也给数学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包括从教师的课程适应、教学评价、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到教学设置、教学研究乃至同事协调合作等全方位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有教育专家就中指出的:“新的课程计划成功与否,教师的态度和适应是关键因素。事实表明,一些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并不是课程计划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教师不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
(一)尝试安排开放性题目,注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日本在数学基础教育领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八十年代日本就将开放性问题列为数学教学的重点。日常的生产生活是开放性题目的主要来源,其中的一些问题是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其具体内容来自物理、地理、网络、统计等各个领域。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学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主要是指基础教育)和自身思维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数学方法可能就是多样的。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不断倾听学生的想法,不断鼓励支持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积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敢于突破教学的传统界限,讲究开放策略,积极寻求融合其他高中学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既学到数学知识,又通过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帮助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数学教学。不仅如此,这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二)推进发现型教学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是伴随着发现进行的。作为教学老师,在实际的要学中发现两者是相互联系互相支持的。着力引导发现型的教学模式,是高中数学新课改教学的方向之一。因为学生发现各类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他们自主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引导学生数学发现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问题引导。为此,教师要结合实际,从反映教材重点,同时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的角度深入挖掘能牵动全局的学习。数学的发展史表明,数学来至于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的提出,也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学习数学必须从研究数学问题人手,在研究问题中发现数学。当然,这一要求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而这恰恰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创设宏观情景是有效途径,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习课题的过程中作问题引导。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可借助对它的几何意义的研究发现。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它的几何意义呢?“如同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在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之后,还要进一步弄清它们的几何表示”这是数学上类比思维的运用。在推进发现型教学模式时,不能忽视此类的启发引导。因为它的功能不仅在于启迪学生对数学探究的主动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逐步达到自觉应用的水平。
(三)在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好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了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这一总目标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新的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知识技能领域包括“函数、解析几何、统计与概率、不等式、导数、微积分”。在发展性领域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注意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内容的整合,要更加突出地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四)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在新课标的前言部分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遵循学习规则和规律,突出数学的生命体验,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的抽象和解释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获得的对数学的深刻理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充分摄入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提高、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尝试,学会激励,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发挥更好的作用,学生和老师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一
《我的教育梦想》作为一部教育哲学作品,没有理论的苍白感,却在诗的语言、散文的笔调中,展现了丰富、充实的资料,充满了哲理的思辨。读着这样的作品,就好像行进在山上,令人目不暇接,久久回味。
“我心目中的梦想教师,是一个胸怀梦想,充满活力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己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那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像一把把锤子重重地捶打在我的心头,脑中教学中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出来。
合上书,我闭上眼睛。有这么一段话,在脑中挥之不去:“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主角,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十分正常、十分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主角。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明白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明白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明白失去多少十分优秀的人才。”
我经常说自己爱学生,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不是指责,更不是苛求。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期望。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仁慈。信任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不断提升,超越自己。这就是宽容的魅力,是一缕慈爱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二
经过学习“认识更大的数”,“线与角”,“乘法”,“图形的变换”四个单元的教学,感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是促成学生知识构成的一剂“良药”。此刻本人就对这半学期做个总结。
比如在教学“乘法”时,我遵循了以下教学原则:
1、复习沟通,建立联系。在教学新知识前,先复习一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验算试题,目的在于回忆已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迁移做好准备,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沟通。
2、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引出例题。
3、经过观察、探讨、交流,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本事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巩固知识、深化练习。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分层次掌握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再经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培养学生的计算本事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
在教学完本单元后还发现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可是关,异常是计算可是关。在这部分学生中,很多是由于基础差,基础知识薄弱,有个别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可是关。
在学习“线与角”和“图形的变换”时,首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解,从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本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到有些测量不能得到结果,从中体会到图形的产生是生产、生活中测量和计算的需要。那么,学好“线与角”和“图形的变换”的有关知识,就能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实际服务,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鉴于教学中学生学习理解情景,不得不在具体教学中做了很大的教学进度调整,本来能在第十二周左右就能进行其中考试却无法如期进行。不得不重新调整教学进度和安排测试的时间。
这是对这次期中反思的情景总结。在下半学期里,我将吸取经验教训,根据这次反思情景,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跟踪追进,了解其学习情景,因材施教。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求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半学期把提高上去。
善待学生,善待自己。学生的学习生涯还很长,如何让他们学会自个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知识的奥秘,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三
本学期,我们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核心任务,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教学教研工作有声有色。
八、听课评课坚持“以学论教”的课堂评价原则,引导授课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改变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四
通过一段时期新课程改革的的尝试,我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在学习完一节数学知识后,让学生由此联想本节和以往哪里学的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并练习把他们综合编题。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教师的教学意图要靠教学活动来支撑。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去“做数学”。
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1、操作。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让学生人人都去做圆的模型,动手变,动手摆,这样既发展思维,又开发智力。
2、游戏。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教材特别重视游戏活动,如:“猜数游戏”,“转盘游戏”,“帮小动物照相”,“强占地盘”等,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发现方法,从而享受玩中学的乐趣。
3、模拟。好奇也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模拟活动。如:教学“元、角、分”一课时,设置模拟一个购物的实践活动,用准备好的钱到售货员那里买学具。提出数学问题,在情理交融中达到迅速理解,使课堂唤发出生机与活力。
4、合作。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学时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到知识,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找到方法。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欲望。如:学习小数乘法时用“购物”;学习可能性用“摸球游戏”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还有让学生坚持每周写数学周记,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总结生活中的'经验,使学生学习不陌生、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评价活动是重要的一环,它是对知识、对问题的反馈。评价的手段,首先用教师的反馈评价影响带动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教师的反馈要全面、具体、民主,评价要公正、合理、具有激励性,使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和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其次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反思能力。如“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你觉得自己的解法正确吗?你选用的方法最好吗?”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全面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开展互评,既要会评价自己,还要会评价别人,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呼唤,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创新,还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五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校正式推开,新课改工作总结。新课改实施一年多来,我们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校领导的全力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应该说,新课改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经过辛勤的工作,大家对此次新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现把我们实施新课改的具体工作做一总结。
1、教学理念发生了真正的转变。
记得新课改刚开始实施时,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于我来说,是干巴巴的理论,是冷冰冰的文字,我无法理解它们的真义。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才对这些新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理论也实实在在成为新课堂的指针,成了有血有肉的东西。比如对思想政治课中"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一课程理念,我在实践中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不断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引领学生动脑思考,又给学生提供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真正从台前退到幕后,做学生的台阶、引路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把体验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课改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首先由学生在自主自习独学、对学,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主动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积极思维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观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升华情感。这样不仅轻松学到了知识,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融洽了人际关系,收到“一石三鸟”之功效。
4、课堂氛围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
讲台的拆除,让老师真正从圣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情,把握簇展动态,并给予适当点拨。这样把师生的关系拉得更近,而学生也敢敞开自己,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探讨,有利于深层次地解决、理解问题。
1、教学模式运用缺乏灵活性。
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套用这种模式,无论什么样的课型,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必须按模式进行。学校在评价考核时也显得生硬教条。因此课堂千人一面,看不出较明显的特色。
2、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做任何事情时,制订一套评价制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但起不到激人奋进的作用,反而产生消极影响。
回顾一年多来的课改工作,对课改的认识深刻了很多,现在我们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得更好的问题。也就是说课改观念已经真正深入人心并能做到常态化运用新模式,我们正在探索临帖之后的破帖之道,探索在新模式下如何让政治课堂能够大放光芒。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首先,要继续加强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念和经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改培训,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新课改实验的探索、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和充实教学,为新课改实验的成功尽心尽力尽责。
其次,丰富课改的内涵。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不在于教学形式、手段如何新,而在于教法上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维,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新知识。
最后,做到"勤反思"。反思教师,反思学生。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坚持写教学后记,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六
通常人们把教师看作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从实践中也确实体会到人民教师是神圣的是光荣的。时间过的真快呀。不知不觉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半年中,我担任的是四年级的两个班的数学课。我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在尹艳红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教学经验。我的教学成功离不开她的亲切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受到佟军和许梅的鼎立相助。能积极向同行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奠定了基础,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我决心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努力工作。
一、在教学工作中。
1、能认真备课,学生进入四年级后学生的的空间概念加强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增多了,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挪入课堂,这是当今教师能力的体现。和三年级相比每一节课的课后练习量有所增加。数学活动课后也有一定量的练习,同时学生还要面对课外活动学习的压力。所以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不能存在任何死角。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备课时先想到他们。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听得懂、听的高兴。就可以保证全班学生都能获取新知。例如四年三班有个学生叫张言明。他平时无论做什么都慢,就象对数学不开窍是的。学期开始时我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他平时作业完成的也很好,可是期中考试他得了十九分。全班有十多个学生不及格。我很意外、很惊奇,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就找他谈话。他才说平时的作业都是抄别人的。通过检查我才发现他不是一般的差。书本上的知识怎么讲他都不懂。如果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描述,效果就不一样了。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因此备课时多备他们,视为重点内容之一。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精讲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采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教师讲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精练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选用的习题必须是符合学生的特点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有趣的。用少题精题使全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达到举一反三、甚至达到举一反十的作用。这些精选题也可以在课后练习、也可以进行提高练习。此时的练习使学生的家庭作业量有所减少。即达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达到对知识能准确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二、教研教改方面。
能虚心请教其他老师。特别是尹艳红老师给我的帮助非常大。在教学上,有疑必问。他经常给我讲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如何抓差生如何抓不爱完成作业的学生。在一学期的合作中使我体会到她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三、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含金量:
1、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对后进生课本上的课后练习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都做完,布置的家庭作业要尽量避免大量的重复。也可以设计为“基本题”,“技能题”“能力题”的模式。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就象前面我提到的张言明同学,后来我根据他又发现三、四班一共有近十个学生课后抄别人的作业。当时困惑了,怎么办呢?只有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习,根据实际制定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效果的补。做到“有的放矢”。就这样在短短的两个月的努力。在期末考试中这些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及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全班最低分是六十三分。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抓班级的后进生外还要兼顾班级的尖子生。在设计练习时要巧要有梯度,使他们也能吃的饱。
五、教书育人是我的使命,在教育岗位上我一定把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七
在我读过的书籍中记得,华师大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的进行课后总结自我反思,促进自己专业成长,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更有趣和充实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如何进行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要反思什么?从近几年的教学反思中,归纳了几点: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讲授九年级“压强和浮力”一章的内容时,在讲授压强时,通过练习让学生从中了解密度均匀、高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物体在平面上产生的压强与其底面积无关。这样,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的认识有了一个铺垫的作用,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也有了一个说服作用。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检验的标准。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我先设计了几个问题:你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了吗?你能证实它的存在吗?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此外,物理学科的特点确定了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及时段性也是我们要注意的内容之一。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有资料查询、有调查报告等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头痛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因此,教学中教师惟恐学生说不好,所有问题的答案都由老师代替。其实,你越是不放心,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这类作业他们越作不好。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是良方,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学习后,及时的布置这类作业,然后立即让学生口述,对于表达好的表扬,对于差的多鼓励。让他们在激励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经过了以上总结,加之完善、优美的教学设计,使师生的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谐振”,课堂教学就会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业务成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大学生活动心得体会 学生活动的心得体会(大全15篇)
- 2023年理性消费演讲稿(模板13篇)
- 修路捐款倡议书(汇总12篇)
- 2023年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纠纷 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大全10篇)
- 酒店行政个人工作总结(精选8篇)
-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优秀17篇)
- 大三毕业自我鉴定(汇总18篇)
- 喜迎三八妇女节演讲稿三分钟 喜迎三八妇女节演讲稿(优质8篇)
- 珍惜资源的建议书(通用8篇)
- 最新病人写给医生的感谢信真诚 病人写给医生的感谢信(优秀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