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教版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篇一
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中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在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确保高中教育的稳步前进。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一整本书和必修二的部分内容,为下学期的会考奠定基础。
必修一中涉及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有几节课特别难,比如:第一章中第三节,第二章中的第二、三、四节,这几节是必修一的重中之重,也是会考中经常考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几章,我打算放慢速度,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
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积极辅导,及时进行单元测验,对试卷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1)到(5)5个班级,其中(1)班是普高班,面临会考压力,而其他4个班是综重班,不需要会考,所以我在讲课时,对1班大力强调会考,并且加大练习程度。
高一年级每个班近五六十个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特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在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
2、多听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积累经验,不在与教学时间的长短。应该尽量多听课,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那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强个别辅导,课堂上给他们机会,不歧视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鲁教版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篇二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鲁教版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篇三
由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年的八年级八个班341名学生,自七年级以来一直坚持系统的、正规的地理教学,没有因为是小科而受冷落。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深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了用人地关系的观点看待地理问题的"地里头脑"。从过来情况看,学生比较稳定,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师生关系都比较好,为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具体到每个班,都有2、3名后进生(不单是地理学科,各科成绩都不理想)。通过家长座谈会和与学生本人私下里沟通了解,这些学生厌学情绪太严重,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上,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受社会上一些青年影响,认为不如早打工早赚钱好。
(二)教学用时与教学内容
这几年地理会考时间是在五月下旬。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依旧。所以,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只有15周的时间。地理教学内容除了八年级地理下册和《天津地理》,还要复习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和八年级地理上册。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学进度,才能充分准备地理会考。由于在上学期就做了充分准备,渗透拓展了部分下册的知识内容,因此本学期地理教学进度加快,是切实可行的。在期中考试到来时(第十周)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用一周半完成《天津地理》教学,用三周时间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三)提出的目标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读图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对于课标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背下来;对于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不要求背诵但必须理解。结合过来几年的地理会考成绩,提出本年度的地理会考目标:合格率达到98%;良好率达到85%;必须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达到良好。
(一)八年级地理下册:
1.我国地理四大分区的依据及各自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首都北京、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的地理教学;
3.西双版纳支柱产业——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4.结合珠江三角洲说明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西部大开发——新疆
注:长江沿江地带在上学期学习长江和我国工业时已经做了渗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上学期学习黄河时已经做了渗透。
(二)天津地理:
1.评价天津的地理位置;
2.天津的海陆变迁——三道贝壳堤;
3.海河水系的特点、问题和解决措施;
4.天津的农业生产和物产;
5.天津的城市发展与布局和滨海新区建设;
6.天津的历史、文化与民俗
(三)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重点:
1.地球形状、大小、半球的划分和自转、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五带的划分;
2.经纬度划分和经纬度定位;
3.地图三要素的运用。能在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理事物;
5.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范围轮廓;
6.板块学说对山系、裂谷、火山、地震的解释;
7.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常用天气符号;
8.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9.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阅读气候直方图;
11.三大人种、三大宗教的特征与分布;
1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与分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13.国际合作——联合国。
注: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本册是复习中重点的重点。
(四)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
3.结合热点地区——伊朗、利比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复习西亚北非;
4.两极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和科考价值。
注: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复习目标: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五)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重点:
1.我国的位置、面积范围,牢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我国的人口基本特征和人口分布,人口政策;
3.我国的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
4.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5.长江、黄河的概况
6.自然资源的类型,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7.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8.我国农业的分布概况,影响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注: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内容与下册内容联系紧密,上册的很多内容可以渗透、延展到下册,上册内容学生掌握得巩固,下册加快进度就顺利得多。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地理会考导向为抓手,注重地理这门学科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心系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怀,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决不能为应付会考把地理课上成灌输填鸭,变得苍白和僵化。
1.注重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多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地理课堂教学要生动活泼,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对前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加大课堂密度。
3.要注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充分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
4.坚持每周的地理教研活动,多分析,多交流,相互查漏补缺,共同提高。
5.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密切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增进感情,广泛争取支持。
6.地理复习课不能上成对所学过教材的重复课。复习形式要多样,如以做习题的形式,以问题讨论的形式,以师生共同归纳、分类、比较的形式,以地理小组开展活动的形式(利用板报、墙报、办地理报宣传地理知识)。
强调:地理会考命题是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地理教学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围绕地理课程标准展开。要深入学习、研读蓝皮的《地理课程标准》和黄皮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只有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越深入越巩固,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考出满意的会考成绩。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五章第一节刚开学,进度适当放慢些
2、完成第五章教学
3、第六章第一节
4、第六章第二节
5、第六章第三节
6、第六章第四节、第七章第一节
7、第七章第二节、第八章第一节
8、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
9、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
10、复习期中考试暂定
11、地方课程《天津地理》
12、地方课程《天津地理》、会考前复习
13、会考前复习
14、会考前复习
15、会考前复习地理会考暂定
鲁教版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篇四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鲁教版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篇五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地理教师应该如何制定教学计划?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关于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习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三、四周学习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五、六、七周学习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八、九、周学习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第十一、十二周学习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第十三、十四、周学习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习为月考做准备;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习第四单元;第十九周总复习,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
教案。
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
课件。
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使地理学习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第五章。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高一新生共有一百三十多名,分四个班级,其中四班中考成绩在300分以上,一、二、三班成绩在300以下,因此相对而言四班情况较好一点,但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学阶段被认为是学习成绩较差,能力较低,不愿意主动学习的学生。再加之虽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学,高一地理教师也会感到地理难教。面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们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我们的每一位同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使每一位同学在每一节课堂上都有所获。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五、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讲解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各个地区的差异性。
六、教学重点、难点。
1、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4、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
5、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
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鲁教版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篇六
课程安排:
周次章节课时。
第一周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2。
第二周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2。
第三周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2。
第四周第二章第一节城市与城市化2。
第五周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
第六周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2。
第七周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2。
第八周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九周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十周复习第一章到第三章内容2。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五一假期。
第十三周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2
第十四周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问题研究2。
第十五周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
第十六周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2。
第十七周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第十八周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题研究2。
第十九周期终复习2。
第二十周期终考试。
实施过程: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2、人口迁移的形式和原因。
3、人口的发展如何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
2、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3、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3、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城市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城市内部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4、城市化所要经历的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特点。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市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情况。
2、分析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
3、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选择恰当位置的住房。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4、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三、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是什么样。
2、为家乡的农业园区选择适宜的农业种类。
3、根据所给的地图,描述出农业示范区的蓝图。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三、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焦作市概况。
2、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
3、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车现状。
2、分析北京市交通拥堵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3、发表意见,探究北京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使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学生初不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念。
鲁教版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篇七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袁旭、王伟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
鲁教版高一地理教学计划篇八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全员心得体会(大全20篇)
- 德育基地心得体会(模板8篇)
- 上派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挂职锻炼工作总结(优质20篇)
- 超声科个人总结自评(大全16篇)
- 最新文秘专业的自我介绍 文秘专业自我介绍(大全12篇)
- 文秘专业的自我介绍学生 文秘专业自我介绍(通用13篇)
- 2023年学校年度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年度工作汇报(模板14篇)
- 2023年农村合作医疗查询 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优质10篇)
- 最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上人教版(通用8篇)
- 2023年班级管理心得体会(汇总13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