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5 21:00:02 页码:12
2023年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通用12篇)
2023-09-25 21:00:02    小编:影墨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一

季节更替,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我们的成长岁月中,时间仿佛定格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中,给予我们知识的滋养和思维的启迪。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体验到了不同季节的同课异构。每一个不同的季节都给我带来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我体会到了时间的魅力和人生的变幻。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而春季的同课异构也不例外。每当我走进教室,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学习的荷尔蒙也在这个季节中迸发。春天的同课异构让我领略到了生命的勃发和成长的力量。一门土壤学的课程,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奇迹。在浩瀚的土壤世界中,我学习到了土壤的成分和特性,了解了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和作用。每当我在实验室种植植物,看到它们从一粒种子长成茁壮的植物,我都不禁为大自然的创造力感到惊叹。

夏天带来了炎热的天气,而夏季的同课异构也是炽热而充实的。在一门热力学的课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能量转换和热力学定律。通过实验,我亲身感受到了热量的传导和传递,领略到了能量守恒和热力学规律的不可逆性。夏季的同课异构让我在汗水中体验到知识的酸甜和辛苦。夏天的炎热并没有消磨我的学习热情,反而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而秋季的同课异构也充满了收获和喜悦。在一门现代农业学的课程中,我学习到了现代农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田间实验,我了解到了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秋季的同课异构让我领略到了农田的魅力和农民的智慧。每当我看到稻谷金黄的稻穗摇曳在农田中,我都为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果实感到骄傲。

冬天寒冷刺骨,而冬季的同课异构也充满了冷清和静谧。在一门经济学的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运作机制。通过分析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形成,我了解到了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冬季的同课异构让我体会到了冷冽中的清澈和深沉。每当我在冰天雪地中思考经济问题,我能够更加冷静地看待世界的发展和自己的未来。

不同季节的同课异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体验。它们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无论是春天的勃发,夏天的火热,秋天的收获,还是冬天的冷静,每一个季节都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堂珍贵的课程。我相信,同课异构的体验将伴随着我走向未来,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二

前两天半大家听了6位专家的评课,收获颇丰,精彩的课堂加上恰到好处的点评让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把听课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弄的清清楚楚的。如果专家们的评课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的话,我的评课只能算得上一杯无色无味白开水,大家听一听,当做饭前润润嗓子,准备后面品尝于老师的评课大餐。

感觉这四节课共性的地方有以下两点,第一是:在对网络知识结构图的建构整理上体现了由个体思考到集体智慧的碰撞:其实复习的目的在于“连点成线”并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构成网络。四位老师在第二环节建构网络的开始都是把找点的过程完全放手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各小组汇报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即点评肯定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又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整理出本单元内容的知识体系。通过师生共同的修改补充完善,使结构图更加的清晰、明确!

第二点是:从内部联系到思想方法的提升。复习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在温故的基础上还要知新。其实让学生知新的过程既是提升的过程。在这四节课中在这一方面体现比较好是第一节课中老师借助知识网络结构图的建构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化繁为简的思想;后面的三节课也都在第二环节 建构网络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通过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得整节复习课厚度或者说课的深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三点是:在沟通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上,每位教师都做得比较好。关于运算定律在四年级之前学生就有了相应的认知基础,比如在加法中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加法中“凑整”计算等等。这些知识过去只知道这样做,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明白了它们的依据,这种再认识对于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也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我就针对每一节课简单说说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每节课两个亮点,一点自己的困惑。

第二环节师生共同整理时对一单元知识体系分类规整.我们可以一起来回想一下,老师在引领学生整理时并不是按照教材呈现的先后顺序去整理,而是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对内容进行了规整。教参中这样指出: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都是同一种运算的规律。只有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因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通常我们的复习一般状态下应该是按照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但是徐老师是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重新做了调整,把分配律从乘法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部分,然后把交换律(包括加法、乘法)、结合律(也包括乘法、加法)分别作为一部分来整理,这样让学生更加明确了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也就是不同级运算;而交换律和结合律只是乘法或加法运算内部的规律,也就是同级运算。如果学生对这一关系理清了,就不会出现(4+40)×25这样典型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问题而用结合律去解决了。

第二个亮点是在重点复习环节,通过几道题的训练让学生发现通过分与合都可以使一些数凑整从而使计算简便。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在这些题目中犯糊涂,经过这样一拓展,孩子们会在以后的做题中轻松的找到简便计算的方法,突破了本单元的难点。

一点困惑:在学生汇报知识点的时候,老师按顺序把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贴到了黑板上是否对学生下面自己建构知识网络有影响。很多学生是按照老师的这种顺序去建构的。这样是不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第一个亮点是教师素质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这一点在整一节课体现的都很好,大家也都能感觉到了。尤其是在第二环节建构网络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完成,然后结合学生的整理完善结构图,教师的引导总结都体现了教师沉稳、大气、应对能力强的特点。

第二个亮点是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以给学生购买图书这一情景,提出了那么多可以用简便计算来解决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一点困惑:在建构网络环节如果给学生准备相应的卡片,在展示的时候可以把每组同学的想法都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比较,优化整理的方法。

第一个亮点是:教师的评价语言丰富、到位。在整一节课中教师不管是对知识方面的评价还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说得都很到位,让听课老师感觉评价的自然舒服,没有一点虚假的感觉。

第二个亮点:创设情境环节,能抓住本单元的知识特点,让学生给数找朋友,为引入本单元的复习做好铺垫,感觉这个情景创设的比较有价值。

一点困惑:整理时是不是应该让学生翻翻课本浏览本单元的知识点,从而更系统的找出一单元的知识点,为以后整理知识指出方法。

第一个亮点是:重视了学生对习题的训练。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学生对各种简便计算的类型应该掌握的都不错了。

第二个亮点:重视对本单元知识网络图的建构。

一点困惑: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应该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它们去进行简便计算,有没有必要在课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背诵。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三

一封信同课异构,首先引发我们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在封信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敬意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这种信任和尊重,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沟通。尊重相互间的差异,并由此展开深入的交流,能够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质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封信的表达方式也让人赞赏不已。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和口头交流,封信减少了时间限制和交流的压力,让双方能够用更加深入思考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让双方都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一封信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把握住学生的需求和老师的期望,双方更加明确地理解对方,从而实现更好的沟通和互动。

再次,封信中的自省和建议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学生在信中不仅勇敢地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还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议和对课堂的期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我们的鼓励。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不仅仅是在接受教育,更是在参与教育和与教育交流。他们的建言和期望代表了他们对教育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值得我们的认真倾听和积极回应。

此外,封信的具体内容和问题也反映出我们教育的现状和挑战。学生对于教学的具体问题和困惑的提问,让我们再次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潜力、实现自我的价值。

最后,封信的回应方式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地回应学生的问题和期望,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回应和反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双向的互动和参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一封信同课异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师生之间的尊重和互动、信函的表达方式和互动、学生的自省和建议、教育的现状和挑战、回应方式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封信的出现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四

为期一周的同课异构活动结束了。回顾这次的活动让我首先明白作为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想在教书育人的这个行业上有所进步。只有和同行比一比才能知道自己的优劣之处。在这次比赛中发现我们理科组的赛课老师各有千秋。而且在评课的时候百家争鸣,每位老师对我的长处以及不足点评的很透彻。使我毛色洞开,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所以我在这里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与我珍贵的点评和建议。下面我就这次课赛做个人小结。

一、说课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我和其他老师相比我的优点是《说课稿》的设计格式、内容规范在内容方面比较充实。教材分析言简意赅;依据学情分析,重难点的设计合理。这一点在我上课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在说教学流程着一过程中,我能清晰的表达出我的教学思路和对一些细节性问题的解决很明了。并说出突破重点以及攻破难点的方法和策略。这成功之处为我以后的课赛做好铺垫。我将会去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不足之处是在说课环节当中语速的把握不够好,没有脱稿。

二、讲课环节

这一环节当中我的成功之处是学生实验做的成功。因为我的课题是《光的色散》当天的天气好。太阳光的色散实验每组实验的现象很明显。为接下来的几个教学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实验的成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加之我的点拨学生很容易掌握了光的色散相关知识。另外我以竞赛的形式展开我的课堂。是学生在课堂上组内讨论积极,及时思考老师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回答。这节课的整体表现是我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但是不足之处是我在驾驭课堂是方法不当。没有让所有学生跟着我的思路。我讲下一个实验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还在玩上一个实验的器材。在讲课这个环节上得失败让我明白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够好,这是我以后加强锻炼的地方。

三、评课环节

在课后我们组的老师以及教研主任陈老师和刘副书记及时的点评了我的课。我觉得他们点评的很到位。而且刘副书记还给我提出一些宝贵的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办法。

以上是我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总结。我希望以后我们学校能够多举办此类活动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五

低年级同课异构是指在低年级学生教育中,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组织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针对每个小组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低年级同课异构的探索与实践,我深切体会到了它的优势和效果。

首先,低年级同课异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在同一年级的学生中,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都存在很大差异。采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分组,使得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每个小组的不同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同时,每个小组内的学生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帮互助,促进彼此的发展。

其次,低年级同课异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同课异构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拘泥于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既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够培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再次,低年级同课异构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合作精神。在同课异构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将面对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和问题,需要他们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来解决。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他们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生还能够在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竞争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最后,低年级同课异构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因此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同课异构使得教学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低年级同课异构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坚持低年级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并改进其应用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六

我校自开展了教学案“同课异构”竞赛活动以来,我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课程,这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后,被她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不管是哪个学科的老师,她们都巧妙地采用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

他们设计、组织的课堂非常精彩,有很多地方值得年轻老师学习与借鉴。

第一,在课堂上,老师们采用了视频、歌曲等形式,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然地从上节课知识过渡到本堂课新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第二,老师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

第三,老师们把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充分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可以说,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第三,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们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们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第四,老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他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竞赛活动我对教学案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七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指同一学科、同一主题、同一资料由不一样教师设计不一样的方案,在不一样班级上出不一样风格的课。笔者在所在学校正好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并将自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这次承担“同课异构”教学任务的是四年级三位语文教师,所选课为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一、异中求同,从三节语文课看共有的亮点

一是注重为学生供给优秀的学习资源。二是在感悟教学上有所作为。三是重视指导学生阅读。四是以“大眼睛”为主线,抓住重点段、中心句,层层展开教学,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拓展延伸。

二、同中求异,从三节语文课看各自的特色与不足

1从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看,力度最大的是齐教师。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不仅仅给学生充分地供给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时间,并且给学生供给了自主学习的支架――针对性强、有层次的自学提纲,同时也给学生供给了可供学生借鉴的学习方法指导――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

不足之处:读与悟、读与导、读与思缺乏自然结合。

2在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自由表达、自主质疑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是杨教师。“从这双眼睛中你看到了什么”、“大眼睛为什么会成为期望工程的形象标志”、“学习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完这一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课堂上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在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有感而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有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悟,有的是充满童稚的质疑。

不足之处:教师情、文本情、学生情没有融为一体,学生在交流展示收集的背景资料时,教师不能给予有效指导。

3从艺术性角度来讲当属陈教师的这节课。首先这节课三维目标的达成显得妥帖自如,课堂精彩不断,高潮迭起。这是源于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到达共生共进;源于预设与生成和谐共生;源于教学策略的选择运用科学有效、学情了解得透、学法指导到位。对多媒体运用时机的把握、度的把握等都是恰到好处,对创设情境、感悟文本、升华情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不足之处:首段和最终一段花费时间过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没有突出重点,好像每一段都是重点,这样造成的缺陷是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不够多。

三、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几点思考

1“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需异中求同,在“同”上做文章。我校的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发现因教师个体素养的差异,有的教师在把握教材重难点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所以在授课者背对背独立设计教学方案之前,在教研组内应组织扎实的团体备课活动,主要任务是团体研读、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等,教师要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探究。

2“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需同中求异,在“异”上做文章。一是自主解读教材,自主设计教学。鼓励教师在解读教材上深入浅出,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要把握教育原则,紧紧围绕新课改理念,放开手脚,发挥自我的特长,根据具体的学情大胆创新,坚决摒弃从手头的《优秀教案》和网上《教学设计》《名师课堂实录》中直接“拿来”或照搬。二是在课堂实践上勇于探索,要根据自身优势,以学习者为中心,上出风格,上出个性,让新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三是授课教师要全程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团体备课时要有自我的思想;在设计上要有个性;在授课时要有自我的特色;在听课时要相互比较、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说课时要挖掘出所授课的特色优势,找出自我的'不足;在评课时要虚心听取别人的优点,认真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找准方向,将课堂改革进行到底。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八

上周三中宁县教研室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听课就像照镜子,从这几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上,我不但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容更加丰富。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现代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让教学内容更形象化,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这5位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全堂使用英语教学,整堂课轻松、活泼。师生配合默契。教师教态亲切,身体语言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平时我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这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生一句话、一个词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用句子、词语。所创设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课文的导入,也利于重点单词、句子的引出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这也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我想以后多注意这一点,让学生编对话时,给他们设立一个情境,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也让他们明白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韩老师在教授时,通过与学生“闲聊”他们各学科老师的执教过程,呈现howlonghavehasbeendoing的表达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了如何去运用,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秦老师在呈现句型后,在操练时设计了小组活动。学生都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描述自己的朋友,其他同学也争先恐后地猜。学生之所以对此项活动如此感兴趣,是因为这与他们的实际连在一起。朋友是他们关心的话题,所以他们谈论的时候非常感兴趣。

这次听的课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句型,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在教学中采取互动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学校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

成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原计划在通过谈论myteachinglife呈现现在完成进行后,就让学生进行pairwork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但细心的成老师观察到了一些学生沉默的表情后,就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她马上又呈现了一个例子,whendidyoustartlearningenglish?howlonghaveyoubeenlearningenglish?并且把pairwork改为teamwork。在成老师的及时调整之后,我们又感受到了学生热情高涨的课堂学习气氛。灵活机动、随时调整教学计划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成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智慧。

这次的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确了努力方向。同时,在观课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自己的课堂。这次学习让我彻底感觉到,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必须的,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教师是一本活的教材,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会提高。这样所教的学生才能学的更好,学的更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九

同课异构是指在同一门课程中,通过不同的学习形式与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取得同等的学习成果。作为教育行业从业者,我们时刻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同课异构的研修心得体会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下面就让我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自然段:培养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同一门课程中,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在语文课中,可以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拓宽他们的视野。

第二自然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实践能力

同课异构的研修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较于单一的授课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理解能力,通过讨论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实践来强化学习者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学习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掘其潜能,全方位地发展自己。

第三自然段: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提升教育效果

对于从业者而言,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同课异构的研修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可以提高我们的专业教育水平。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研修,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而教师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可以带来更高的教育效果,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第四自然段: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协同教育资源

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团队协作。教师可以针对同一科目的不同学习形式进行不同的分工,以达到最优教育效果。同时,教师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建立意识,共享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实现教育合作的互助共赢。

第五自然段:未来发展机遇,实现教育升级

同课异构的研修不仅可以实现对目前的教育进行升级,还可以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机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领域也应该和时俱进,不断进行升级。而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正是教育升级的一种有力手段。在未来的教育方向中,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将会发扬光大,为实现教育升级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总之,同课异构的研修是一种非常好的个人职业发展机遇。通过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团队协作意识,实现教育升级,给未来的教育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因此,我想说的是,让我们更加注重同课异构的教育模式,并努力用学习的方式来推动教育的发展!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十

我听了数学组孙国梁、米小玲、高秀梅、张红四位老师上的同课异构课。通过听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四位老师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非常佩服老师们的教学智慧,无论是他们的教学基本功,还是他们的课堂教学各方面都值得我好好去学习。

四位老师的课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老师们在课前准备的比较充分,都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情制定了详细地、符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教材,一遍一遍的研究、改进,最终把最精致的呈现课堂,可见,调查学情,挖掘教材对于上好一堂课是多么的重要。一步一步的教学,一环环的紧扣,让我感觉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做了详细的准备,每一步要做什么,学生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很明确,而且按照学生的能力范围,基本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更好。对于组织教学,王老师也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因此。我学到了,一,组织教学的重要性。二,备课应该注意更多的细节。三,对于学生的教学,从哪些方面入手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印象较深的还有孙国梁老师的课,他以独特的风格,幽默诙谐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认识方向》这节课开头设计非常新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在教学导入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判断方向,让学生判断面对黑板时前后左右的方向,再引导学生前后左右转,来亲身体验方向,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一连串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整堂课效果很好。

高秀梅老师正确处理了主导和主题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学生能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适当的认知结构中去,能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用自己的语言对其重现编码,对新知识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适当性作出自己的评价和调整,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新知识在心理上获得确定的意义。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出现分歧,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这也充分展现了高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高老师引发学生思考、和学生一块儿思考。除此以外,课堂中的提问,对学生的鼓励语言,也是非常的简练,很有启发性。诸如“只有善于观察就有新发现”等等这些话语让学生逐步去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高老师的板书非常的简洁,字迹工整清楚,设计的科学合理,让学生一目了然,对学生理解重难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听了老师们的课后我才真正明白要想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一个知识点,必须让他们自己亲身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去,而不是通过老师一味的灌输知识,而且作为老师要充分的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探索出答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要让孩子真正去理解、去发现、去探索,他们才会很好的掌握,也才会把知识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米小玲老师的课实在值得我细细品味,米老师的声音非常优美,评价比较到位,越是这样看似自然轻松流淌的课越是觉得每一句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语气每一个眼神动作都是很见米老师的功底的。我被她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基本功折服,静下心来思考才发现原来米老师的课离不开她丰富的知识和深度的思考。

本人粗浅的认为: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并不是上课发言、遵守纪律的习惯,而是能够和老师一起思考的这么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形成的前提是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特别是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得我学习。

听完这四节课,我们对解决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特别是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得我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年轻教师应该去好好学习的地方,并应借此,在不断在模仿与摸索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十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一学科下的同课异构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教师,在研究同一学科不同内容的课程设计后,听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最近参与了一堂在同一学科下的两门不同课,借此机会,我深切体会到了“同课异构课”听课带来的益处和收获。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同课异构课的听课给我提供了观摩的机会,提高了教学水平。同一学科下的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各有千秋,参与听课,就如同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教学技巧。例如,在一堂思维导图教学的课堂中,老师采用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组成小组,学生们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共同构建起一张思维导图,实现了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而在另一节课中,老师则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我发现,这两种方式都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巩固学习成果,为我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同课异构课的听课促进了教师的自省和反思。通过观摩不同的课程,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讨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一节写作课中,我注意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给出一些建议时,常常停留在表面层面的修改上,没有深挖问题的根源。而观摩他人的课程后我发现,可以通过与学生反复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再找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次观摩后,我开始尝试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理解问题的源头,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再次,同课异构课的听课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在同一学科下的两堂课程中,尽管教学内容相似,但从教师不同的讲解方式中,我发现了不同的教学观点和方法。这种新的观点和方法能够深化我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一节语文课中,老师采用了生动的语言、情境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产生共鸣。另一节课中,老师则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次听课,我明白了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是唯一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同课异构课的听课也让我领悟到教育是一个不断前进、更新的过程。每一堂课都是教师在教学探索中的一次尝试,都有它们独特的价值和贡献。通过观摩不同的课程,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只有站在当前教育层面的前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教育成长提供有效的指导。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课的听课给我提供了观摩的机会、促进了自省反思、拓宽了教学视野,并让我明白了教育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参与同课异构课的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这次的听课心得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中,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努力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题目篇十二

本活动我们教研组有次七位老师,只有我是新老师,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我组教师风采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次活动也是我成长了很多。我对本次活动的感悟如下: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这种教研形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同课异构” 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升了教研水平。

相同的教学内容,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此次活动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我认为,同行间应以“同课异构”为契机,更多交流与互动,将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升级,使全校教学工作全面开花,培养出有鲜明个性的教师,让教学成为教师工作的乐趣,让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让教育成为教师自我实现和完善的舞台。“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甚至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

为什么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有如此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角色不同。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所以把自己看作“教”者、“问”者、“师”者,一切从自己的意志出发,问题教师提,发言教师点,内容教师定,学习方式教师选,学习过程教师控,学习结果教师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劳累,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而如果老师不仅仅把自己当作“教”者、“师”者、“问”者,也把自己当作“学”者、“思”者、“听”者、“参与”者,不仅仅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更承担开启学生心智的重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教学是激发还是压抑学生学习兴趣;是激活还是禁锢学生思维;是促进还是限制学生发展;是保护还是损害学生自尊心。后者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真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真诚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认识;真正关注第一位学生的成长。后者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营造适宜学生的创造发展空间,引导并鼓励学生超越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创造、实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后者鼓励学生超越教师、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实现创造性阅读。后者鼓励学生不光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心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使之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和谐发展。

二是教学方式不同。如果教师主要以单纯接受性学习为主,致力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因而教学中讲究知识体系的严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流畅。于是,教师遵循教材,拘泥教参,亦步亦趋,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过程,不出一点差错。学生犹如一只风筝,任凭你飞得再高,所系的线都会被你牵回到既定的教学套路中来。后者采用了多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致力于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学习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究、发展、创造的乐趣,关注的是人终生可持续性发展。因而课堂上倡导民主,提倡开放,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喜好、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允许学生随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向教师、同学质疑,所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新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多,不易理解和掌握。在授课学时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怎样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新奇,保证学生学好且不少学就成为化学授课中的一大困难。在从传统教学向多媒体教学过渡的实践中,总结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弥补了单一一种教学方法的不足,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手段,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化学教学的改革,应当既坚持传统教学中的富有生命力的模式,又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彼此兼容,互相渗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在这次的活动中,我看到了四名老教师精彩的物理课堂教学,两位化学老师的出色教学,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努力,减小与他们之间的差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