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8:34:55 页码:10
202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模板14篇)
2023-11-13 08:34:55    小编:zdfb

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式,需要我们给出明确的观点并进行充分论证。总结要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一定要有明确的结构框架和逻辑顺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一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大部分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口算、竖式计算题:口算12个小题占全的卷12%,都是一步口算,全级大部分同学口算这一道题完成得较为满意,只是极个别同学由于粗心造成失误,由于本题每小道算式分值较高,占1分,所以对于粗心的同学来说失分较为可惜。用竖式计算共3小题,其中一道还考查验算,此题正确率在90%以上。学生计算方法学得较好,出错的原因主要有:忘记进位或退位。估算从总体来看,得失较高。但也不排除个别同学忘记写上因数末尾的0。

2、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能考查本学期来所学的各个单元,分值分布较为均匀。分数占全卷的29%。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个别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其中填写适当的单元名称,大部分同学完成得较好。不同单位的互化,总体来说完成得不错,只有个别同学4时=()填写错误,主要原因是进率不够熟练或乘法计算出现粗心。其中第3、4、5、8、9、10、1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求正方形的周长、分数的认识、可能性、除法的意义等的掌握情况,全级大部分同学基础较为扎实,能够按要求填写。其中第6、13小题是考查计算时间,第6小题正确率较高,但第13小题由于是计算经过的时间,并且要求化成以“分”为单位,上层的学生基本上正确计算,但中下层的学生4:30—6:50,不懂得把2时20分化成140分,有的是加错,造成失分。第7小题,主要考查有余数的除法,学生也完成得较好。个别同学由于“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理解不够透彻,把它思考成除数最小一定要比余数,造成失分。

3、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五个知识点。其中3、4小题出错最多。主要失分原因是判别错180×5的积的因数末尾有几个0.第4小题失分的原因是部分同学没有认真看清重点字眼,从而失分。

4、选择题:考查了四个知识点,分别是广角、有余数的除法、周长、分数。总体来说完成得不错,出错较多是在第3小题,求长方形的周长,以分米为单位,但有部分同学没有看精选项里的单位名称,选成b,造成失分。这小题的失分实在可惜。

5、操作题。这部分中的第2小题较前面几题失分相对多一点。主要原因1、不能细心审题,没有看清楚是画一个与所给长方形的周长一样的正方形。有的同学画成一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也有个别同学不懂得必须先计算所级长方形的周长,再计算要求画的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造成失分。极个别同学画图时较为粗心,出现线段不规范。

6、看表格回答问题。大部分同学能看懂表格的数学信息,并能按要求作答,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辨别“下午3:20”同学们正在干什么不清楚,造成失分。其中第3小题,推算应该最晚什么时候出家门,才能保证7:50到达,有部分下层生计算出错。

7、解决问题,共5小题,占25%。大多数同学能够根据所给信息来分析,并按要求解答。其中第1小题,有个别同学没有看清楚分数后面的单位名称,计算结果忘记写上单位名称;第2小题,是三位数的加减法,有个别同学较为粗心,计算结果错误,造成失分。其中完成得最好的是第3、5题第4小题,由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最后还要把商加上1才能保证每只动物都有得住,但少部分同学没有加上。看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意培养学生能灵活捕捉题中的有效数学信息,并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

8、聪明题。这两道聪明题完成效果较好。其中第1道正确的人数较多,第2道有部分同学推算错,主要是方法不够灵活或者是缺乏恧耐心。

1、学生的计算要作为一项常规练习,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二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考察的知识面广,题量也符合学生的练习要求,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是一份比较好的检测学生双基知识的试题,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 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统计题、位置与方向、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问题等。

2、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3、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三(1)班有42人参加考试,100分1人,90至99分的有19人,80至89分的有14人,70至79分的有3人,60至69的有4人,不及格的有1人。优秀率%,及格率98%。三(2)90至99分的有26人,80至89分的有15人,70至79分的有2人,60至69的有1人,不及格的有1人。优秀率%,及格率98%。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同学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但阅读题目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一题填空题,第1、8、9小题都是题目没有阅读清楚,明明是两位数的写三位数,说明读了题目没有想。

二题判断,1、3、4小题出错较多,出现错误原因就是不认真审题,做题马虎。

三题选择题,第1小题,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900平方分米,( )最接近1平方米,(1)9平方分米(2)90平方分米(3)900平方分米。班里有15人选3号。对面积的单位的进率没有搞清,是随便选一个。

四题计算题,也是班里同学失分最多的一题,一是做题马虎,二是不会检查,有的还落掉题目。以后要从计算方面多加训练,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五题统计和六题位置与方向,特别是位置与方向题目印刷不会,书店没有用圆点点起来,导致学生错误。题统计比较好,但是个别孩子没有认真审题,清楚题目要求,一个地方错了就连下一个也错。

第七题解决问题,出现问题最多的是2题、3题、4题。第4题铺地砖错的占三分之一,地砖边长3分米,孩子就以为是地砖的面积,对题意不是真正理解,以后要从这方面多加训练。出现错误原因:一是不认真审题,二是不理解题意同,三是列对版式计算错误。以后要加强对应用题分析能理的训练及认真审题能力的培养。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简单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自己能读懂题意,分析题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词语,读懂题意,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过失失分。

4、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努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让学困生不再对数学恐惧。教师对学困生应宽容以待,不轻言放弃;注重学生间的互促互助,注重家校之间的沟通。

5、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三

1、“一年之际在于 ”, 是播种的好季节。

2、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 和 ,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 在土壤中。

3、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 和 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来,这叫植物 。

4、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了。

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和 等 。

5、 ,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6、蚕的一生回经历。 四个阶段,这个全过

程就是蚕的 ,大约为 天。

7、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

种变化叫做 。

8、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的最快,第一个时期是 ,第二个时期是

9、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 ,一副 。

10、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通常用 符号( )来表示。

1、请你简述植物根的作用。(10分)

2、请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7分)

3、请简要的说明你所知道的养蚕的小窍门。(15分)

4、在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哪些问题?(15分)

5、请你简述测量水温的方法。(20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四

一、考试基本情况统计。

本次二(1)和二(2)共有120人参加考试。二(1)班平均成绩92.71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9%,位于年级第一名;二(2)平均成绩89.07分,及格率100%,优秀率61%,位于年级第三名。

二.试卷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计算、填空、选择、判断、测量、统计和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双基。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比较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1、口算部分是加减乘中最简单的一步计算,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做题较好,80%的学生全对。

2、填空:容易出错的是第4、8、9小题。第4小题:找规律填数的第2小题650、(630)、680、695、(710),一部分同学不知道是每次减15。第8小题是考查和5、7有关的口诀。第9小题中出错较多的是,个别学生不细心,没有认真计算。

3、第三大题选择:这个题目的第1小题,大部分学生因不理解讲台是什么而理解成讲桌出错,第4小题是谁家离得近,少数学生因对题不理解,得分率较低。

4、第四大题判断:出错最多的是第4小题,其次是第5小题。第4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认为锯掉一个角可能会是三个角,没有考虑到五个角的情况而出错。第5小题是加画一条线就增加了2个直角,这道题学生没有考虑到如果随意画有可能不是直角的情况。

4、第五大题是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第3小题是小动物找食物认识方向,一部分同学仍是方法没掌握好,没有严格按老师要求的步骤来做出错。第4小题用竖式计算是最基础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学生训练比较多,掌握得比较好,学生在平时的练习算式下面留的空隙大了,就用竖式,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做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部分马虎大意的同学把加减符号看错,还有的是把数看错,导致答案错误。

5、第六大题解决问题,错的比较多的是第2、3小题: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掌握的不错,但考试时学生不细心,不认真审题而出错。

本次命题给一些教材中的习题赋予现实的题材,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第八题的第3小题,光明小学二年级4个班,每班都是42人,新华小学二年级4个班一共154人,光明小学比新华小学二年级多几人?这道题包括两步,有一少部分学生不认真,最后一步算成加法。第2小题有一小部分学生计算不过关而出错。

四、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1、学习习惯良好。

从整个年级的试卷中,90%的字迹工整规范美观,没有乱画现象,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态度比较认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的潦草。

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与笔算是二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中设计的口算与笔算,90%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平时训练到位,学生的课堂练习保质保量。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和判断题学生已经学会先分析,再去举例解决。应用题能够和生活紧密相连,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3)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如填空题中的(8)和判断中的(4)(5),不能仔细,认真地分析问题。

(5)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六、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2)加强计算的训练,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

(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读题,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要及时取得联系,,知道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

(8)加强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实践中,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9)、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10)、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11)、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五

在本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将2011——2012学年度上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命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命题中采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习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三年级数学试卷容量大,覆盖面广,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共计五个大题,考察了学生区分旋转与平移现象、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测量和面积等知识,以及乘、除法计算等等。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难易适度。

(二)贴近生活,注重现实。

本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如:解决实际问题中商场搞促销活动考查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有余数的除法时就是做灯笼的事情;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沿正方形果园走一圈,一共是多少米;考查时间的简单计算就是妈妈进城办事用的时间。这些题目都是学生现实生活特别熟悉的事和物,它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直观情境,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实践操作,注重过程。

本试卷通过精心选材,巧妙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第四题:1、在下列图形中表示出相应分数。2、考查可能性中,按要求涂一涂。3、测量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度并计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以上的题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不充分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那么,学生解答时就会束手无策。它为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四)体现开放,培养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中,设计有弹性的、开放性的题目。如第五题的1小题,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及再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情境中捕捉信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体现。

我对我们班数学检测试卷试卷进行了统计:全班总计13人,应考13人,实考13人,平均分为80.7分,优秀率31.2%,最高分93,最低分75,镇年级平均分77,及格率为100%。我班名列全镇第一名。现将学生答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计算题,共两道题,满分30分,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学生的口算能力及计算能力较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计算马虎不细心造成的,但仍有学生计算题竖式正确,横式写错或忘写得数。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

第二大题,填空题:学生马虎现象严重: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全卷的1/5。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1、2、4、小题。第1、2小题都与测量中的填合适的单位和换算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第4小题是对时间的简单计算有关,审题不仔细。

第三大题,选择题:分数占全卷的1/10。失分最多的是1、2、8、题。其中第1、2小题选择合适的单位错的比较多,如1题:交通局的叔叔要测量一条公路的宽度,应选择用()作测量单位。很多学生选择a、千米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说明学生对面积单位不能准确感知,对生活常识比较缺乏。第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实际去做,关注学生做的感受。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重视学生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第8小题不透明的纸袋里有一些乒乓球,忽视了题中的“一些”没能理解题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四大题,实践与操作:共3道小题,满分10分,正确率比较高。但也有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少数学生没标出所测量平行四边形的长度单位。教学时没能对学生严格要求作图的规范性。

第五大题:解决实际问题,共6道小题,满分30分,正确率稍差。主要是审题不仔细及计算马虎造成的。比如第1小题:出示题后让学生先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再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有少数学生出现漏题现象,只做第一个题,忘了第二个题。第4小题:快过年了,县城某商场搞促销活动,牛奶每盒4元,买10盒送2盒,妈妈到商场买14盒牛奶一共用多少钱?这道题学生失分很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买10盒送2盒’理解不够透彻,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对促销理解不到位。第5小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周长,少数学生忘写单位,及计算粗心导致失分。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2、加强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首先需要提高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在课堂上,常常是老师刚一提问,学生就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并没有完整把握题目的内容。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想好了再回答。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的随堂课,都不要怕冷场,要让同桌讨论和小组合作更加深入,而不是让学生发表肤浅的见解。再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例如读题时,让学生圈画出重点词句,突出题目的要求。第二,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5、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这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是较多的,除了和家庭教育一定的关系外,这些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在上课不会听讲、遇到问题不会深入的思考,缺乏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和家长多沟通,上课多提问,课后多辅导争取让这些孩子能取得一定的进步。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六

201x—201x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水平测试试卷,从整体上看,试题紧扣教材内容,全面考查三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注重对基本运算能力、读题及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本次数学水平测试试卷,卷面总分100分。试题含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10分)、计算(27分)、测量图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8分)、解决问题(25分)六种题型,试题紧扣教材内容,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涉及知识面广,考查知识点多,难度适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1. 我乡小学三年级数学水平测试成绩情况。(表一)应考人数参考人数参考率及格数及格率优分数优分率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48548510046595.940483.343092.588.9100222. 各分数段人数统计情况。(表二)分数段0—39分40—59分60—79分80—9990—99分100分人数218619027143百分率0.4%3.7%12.6%18.6%55.9%8.8%从表一和表二不难看出,乡平均分88.9分,在全乡19个班中,在前三个分数段的人数人数还有81人,这81人严重影响了我乡的成绩,尤其是0—59分的人数还有20人。我乡及格率和优分率都不低,80—100分的人数占83.3%,不及格的人数占4.1%。此外全乡19个教学班中,平均分最高的是96.1分,最低的是75.5分,高低差距为20.6分。其中,平均分在90分以上的有9个班,80—89分的有8个班,70—79分的有2个班。19个班中,有11个班高于乡平均线,有8个班低于乡平均线。因此,就本次考试而言,该级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错,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及技能。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少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懂,平均分90分以上的班级相对少一些,最高平均分和最低平均分差距还是大了些。

(一)填空:乡平均得分16分,失分4分。第1小题少部分学生粗心,对于方向,因为先问左面是西,所以就理所当然认为是东,由此可看出学生对方向的掌握还不是很牢固。第2小题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部分学生在换算时单位间的进率记不清楚,导致出差错。第3小题用24时计时法表示晚上9点,错误主要在于学生粗心,写成23时。第4 小题小数的读写,主要错在小数点的遗漏。第5小题部分学生不能明确判断明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第6小题个别学生对“一定”、“可能”、“不可能”三个词语的理解还不够清楚,所以选择错误。第7小题个别学生不理解题意,把3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成把3个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导致出错。还有部分学生的.单位写错。第8、9小题主要错在计算不够认真。

(二)判断;乡平均得分 8.3分,失分1.7 分。出现错误的是第4、5小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不够清楚,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分不清。

(三)选择:乡平均得分7.9 分,失分 2.1分。本题共五个小题,出现错误最大的是第3小题,个别学生不知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部分学生比较对了却把得第二名是谁弄成第一名是谁。 第4小题主要错在学生不知道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所以无法判断被除数最小是多少。

(四)计算:乡平均得分23.7 分,失分3.3 分。第1小题直接写出得数,出现的错误在于计算不够认真,小数与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失误,估算看成直接计算和0的书写带笔的现象。第2小题笔算,学生在计算时比较粗心,出现数字写错和遗漏的情况。第3小题个别学生对脱式计算的运算法则还不够清楚,计算时也比较粗心。

(五)测量图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乡平均得分7.4分,失分0.6分。多数同学能全部做对,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混淆,计算时不够认真,不写单位或单位写错。

(六)解决问题:乡平均得分20.6 分,失分4.4 分。本题多数学生能正确列式,但一小部分学生理解题意时有困难,所以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算式列正确了,但因做题不细心而导致出错。该题丢分最多的在第1小题、第3小题和第4小题。第1小题10%的学生只写了一道算式,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读题不够认真。第3 小题8%的学生在列综合算式时没有写括号,误写成21+8×95,正确的算式是:(21+8)×95。第4小题少数同学列式为: — 或 — ,由此可看出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把一个整体看成1。

1、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中间促两头,让学习吃力的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不至于产生挫败感,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会造成两极分化。

2、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认真做题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4、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并认识数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动性。

5、教师应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选择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利用好各种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学生学好数学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个人认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当堂课的内容,还应该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应该多花些时间,让学生多练习。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应进行适当的筛选,有针对性地练习,做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上是我个人对我乡三年级水平测试情况的一些分析,如有不对或不合理的地方,请指正。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七

一、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0×4÷2=26-5×4=4.8+7.9=9.7-5.6=。

2.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24×21=2.7+10.5=*89×46=。

980÷7=9.2-8.8=*615÷3=。

二、我会填。

1.四个小朋友每两个人互相握一次手,一共可以握()次手。

2.644÷7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

3.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年是()年,二月份有()天。

4.小丽早上8:00到校,中午11:10放学,小丽上午在校时间是()小时()分。

5.下午5时15分,用24时计时法是()。

6.35厘米=()米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吨=()千克3角5分=()元。

7.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长8一头大象重约6。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300小明跑100米用时15。

8.先写小数,再比较大小。

()()()()。

9.一个周长是36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0.把7.1、1.7、17、7.3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三、想一想,填一填。

教室实验室餐厅图书室厕所。

四、我会画。

(下面每一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请你在格子纸上任画一个长方形并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五、下面是王强调查的本班同学喜欢的小动物情况,请你根据下表回答下面的。

问题。

小兔。

小松鼠。

小白鼠。

小熊。

一组4212。

二组5202。

三组2133。

四组3215。

(1)一组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2)四组喜欢小白兔的人数比喜欢小白鼠的人多()人。

(3)王强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六、解决问题。

2.超市里的数学。

18.9元/盒9.8元/个180元/个270元/3盒。

(1)买一盒桃子和一个帽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2)一个台灯比一盒茶叶贵多少钱?

(3)如果你有200元钱,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八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小刚买了一本笔记本用了7元8角,也就是()元。

2.75×4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与42相邻的两个数的积()。

3.游泳池长50米,要游1千米,需要游()个来回。

4.把长42厘米,宽35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周长是(),剩下图形的面积是()。

5.用4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6.2015年全年有()天,其中2月有()天,有()星期余()天。

7.一个西瓜平均分给6个人吃,每个人吃到这个西瓜的;如果平均分给8个人吃,5个人共吃到这个西瓜的。

8.在下面()里填上恰当的数。

6000千克=()吨80平方米=()平方分米。

4吨=()千克4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9000米=()千米3米4分米=()米。

9.三年级三个班一共有58名男生,女生每班有17人,三个班一共有()人。

10.在跳远比赛中,宁宁跳1.2米,东东跳1.5米,贝贝跳1.4米,()跳的最远。在百米跑比赛中,贝贝跑17.6秒,宁宁跑18.5秒,东东跑18.4秒,()跑的最快。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估算41×29的积约是1200.......................()。

2.16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些桃子的()。

3.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4.20时就是指晚上的10时。()。

5.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面积一定不相等。()。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一块砖重2千克,()块砖重1吨。

a.5b.50c.500。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都是365天b.2200年是闰年c.小红的生日是4月30日。

3.把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城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225平方分米b.225平方厘米c.360平方厘米。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一些。

a.长方形b.正方形c.不一定。

a.0.3b.0.4c.0.5。

四、计算(共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6分)。

20×15=50×20=10×64=60÷4×5=。

+=-=5.3-1.2=30×14-4=。

2.列竖式计算,加*的要求验算(每题2分,共8分)。

64×5054×42*7.4-6.84.6+3.4。

3.混合运算(每题2分,共6分)。

五、动手操作(共4分)。

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每一小格为1平方厘米)。

六、解决问题(共34分)。

1.小华借来一本《海底探秘》,这本书共150页。小华已经看了60页,剩下的打算用5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5分)。

2.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吃了一星期后,剩下的比吃了的多14.7千克,剩下98.7千克。食堂运来多少千克大米?(5分)。

3.一个长方形桌面长60分米,宽40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5分)。

4.王大伯有一块正方形菜地(如图)。王大伯想用这块菜地的种西红柿,(6分)。

(1)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西红柿地有多少平方米?

下面是三年级奥数小组同学参加市奥数竞赛的成绩(共13分)。

学号12345678910。

性别男男男男男女女男女男。

成绩(分)75926895886580927894。

学号11121314151617181920。

性别女男女男女男男女男男。

成绩(分)58756648868976887868。

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6分)。

成绩(分)85~10070~8460~6960分以下。

人数(人)。

成绩(分)男生女生。

人数(人)。

2.成绩最好的是几号同学?最差的是几号同学?他们相差多少分?(4分)。

3.三年级参加市奥数竞赛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成绩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3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九

这次期末试卷共有六大题(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计算图形的面积、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考试的卷面来看,失分最多的是第六大题:解决问题。中低成绩的学生失分最严重。其次是第一题:填空题。失分也很严重,说明学生对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不太扎实。得分率较高的是第三题:计算题,但是学困生还是失分多。

通过这次期末考试,反映出了不少问题:首先,学生的审题能力比较欠缺,对文字阅读不到位,而产生错误。其次,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第三,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扎实,是应该扎扎实实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一背、记一记这些概念性的东西。第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第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看,清楚已知信息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落实到位堂堂清。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句词分析。

4、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十

本次质量检测试卷的整个难易程度适中,考察的知识面广,题量也符合学生的练习要求,题目的形式多样,实际运用较好,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些精神,是一份比较好的检测学生双基知识的试题,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试题的编制即侧重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部分试题蕴涵了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等数学知识综合运用水平的考查,如其中动手操作题占一定的.比分。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2、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3、注重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试题特点:

1、综合运用性强。

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有联系并且易混淆的多个知识点。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融合贯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学知识。如:统计内容的题目中,(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2)这四年中,安装电话最多的是哪一年是,年安装最少。(3)这四年平均每年安装多少部电话?此题就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画图能力,相差数和大小比较等等。又如解决问题中的第4题,根据小明和爸爸做衣服的用布情况表,计算爸爸做一套衣服用多少布?小明做一套衣服用多少布?既考查了学生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又考查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整套试卷需学生计算的地方多达20多处,不但计算量大,而且范围广,分布于填空、判断、选择、口算、竖式计算、作图、解决问题中,单纯直接计算题多达26分。

3、注重对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在数学中的运用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如一年又()个月,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喜羊羊与灰太狼》从15:00开始播出,16:38结束,共播出了()时()分。十分接近生活现实,又为学生积累了生活经验。应用题也体现了课标指出的“学生的数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二、质量分析卷分析。

1、学生试卷成绩如下:abcd68332、从统计来看,各年级这次检测成绩良好,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

3、学生计算题的成绩很不理想,学生失分较多。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十一

一、小小填空知识多,多动脑筋,快行动吧!

1、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王老师从家走到学校大约用了20(),她大约走了2()的路程。

我们的数学课本厚约6()。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3()。

一大袋洗衣粉重约1500()。

2、120分=()时40厘米=()分米=()毫米。

3、四边形有()条边,有()个角。

4、在一个长是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5、一个五角星一条边长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6、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7、估一估,把得数大于600小于4000的算式圈出来。

996380952876904078。

8、750减230就是()个十减()个十,得()。

3600乘2的简便算法是先用(),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个0。

二、仔细推敲,做出判断。

1、遮住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刚好转一圈。()。

3、齐齐说:从商河乘车到济南一共大约需要2小时,距离大约是90千米。()。

4、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那么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2厘米。()。

三、细心计算,认真点喔!

1、口算。

32+69=-=0+8=6005=。

20+61=-=206=1012=。

2、列竖式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十二

期末考试已经尘埃落定,三年级数学取得了及格率99·94%、优秀率74·7%的好成绩、全年级共10人取得了满分,1人不及格。这是三年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试卷上既看到了成绩,也体现了一些不足。现对试卷即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以下分析:

一、试卷含盖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质量单位的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混合运算、对称、旋转平移、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解决问题等内容。本试卷可以说把三上数学的学习重点与难点、重要的知识点都呈现出来。既考察了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测试了学生的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程度与应变能力。

二、试卷整体不算太难,对基础知识考察的较多。对于单位间的换算大多数也是直接换算的,只有一道10000千克等于多少吨,学生容易出错。但最后一题有些绕圈子。相互关系容易混淆不说,(1)与(2)中同一个人的速度不一样,这对刚学习归一问题的学生有些难度。因为他们才适应“照这样算”。读题不认真、知识的负迁移是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考80多分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失分在这道题上。

三、在青岛版的教材中没有系统的讲混合运算的顺序,讲的混合运算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附带讲解的,我认为这也是教材的一点瑕疵,没有明确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以出现像436-360÷4这类的题时,加法在前乘除在后的时候,也会出现先算前面的,把乘除后算。每次遇到这样的题都有学生出错。这次也是出错比较多的一道题。对于这些知识要让学生系统的去学习,才能加深他们的印象。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四、从本试卷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做题不认真读题,除了以上分析的最后一题和混合运算,第三大题的(1),题中要求学生竖式计算并验算,在整个三年级中每个班都有不验算,横式不写得数的。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旋转”的“旋”有很多学生写错别字,还有很多写拼音的。

3、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第二个不是正六边形,这道题在讲对称一单元时练习过,但还有很多学生把它作为了正六边形。

4、解决问题的第2题,很明显的是平均分的题,有几个学生用乘法。第4题,是给了长、宽以后,又告诉了如果每平方米栽2棵牡丹,问题是一共能载多少棵牡丹。有极少数学生求周长的,错的最多的是第二步用除法。这说明对乘法、除法的意义理解的都不是很透彻。

5、在整个试卷中,有很多计算错误,比如算式列对了,但得数确算不对。试卷上的`三道混合运算在复习时练过原题,但计算还是出现了很多错误。

6、单位间的进率混淆,特别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不一样的时候。

针对以上问题,很明显能看出下学期的师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1、抓基础知识的教学,比如一些基本概念的教学。要达到让每个学生都理解与掌握。

2、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如认真读题,一定要演算和验算。演算和验算随着年级的升高、数的变大会越来越有必要。这些也能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严谨的作风,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3、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与灵活多变,举一反三是在学生把知识掌握的很牢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把数学学的活一些。

针对以上分析,能明显看出下学期的努力方向,我相信下学期我们三年级全体师生会作得更好,会有更好的成绩。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十三

五、动手操作。先按要求画图,再回答问题。(共8分)。

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2分)。

2、在圆盘上涂上红色和绿色,使指针停止。

后指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大。(2分)。

3、在下面的格子图中画2个周长是20厘米的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每个小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4分)。

六、解决问题。(36分)。

1、一条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4分)。

2、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第二次用了,两次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4分)。

3、一篇文章3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2个字,6分钟能打完吗?(4分)。

(1)如果都坐小车,需要租几辆?(3分)。

答:需要租()辆。

(2)还可以怎样租车?(2分)。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租车:租限乘客9人的车()辆,再租限乘客4人的车()辆则可以刚好坐满各辆车。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5米,四周围上篱笆,其中有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米?(4分)。

7、老师家、小雪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4分)。

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种情况。老师家到小雪家有多远?请列式计算。

8、烤箱自行车微波炉照相机照相机。

198元358元750元920元。

(1)爸爸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烤箱,需要多少钱?(2分)。

(2)3部照相机需要多少钱?(2分)。

(3)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吗?(3分)。

问题:?

解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质篇十四

一、知识万花筒。

1、估计一下你所答的这张期末试卷,长是(),宽是(),你认真、仔细地答完这张试卷所用时间大约是()。

2、4个是(),里面有()个。

3、商店里举行购物抽奖活动,设立一等奖3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100名。抽到()等奖的可能性最大,抽到()等奖的可能性最小。

4、用数字2、8、7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是()。

5、一只燕子平均每天吃106只害虫,它一周能吃()只害虫。

6、一个小型正方形广场,边长是100米,小林每天沿着广场跑一圈,大约跑了()米。

7、在()里填上、、=。

4时()400分。

2000克()20千克。

3厘米()29毫米。

8、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红身高130()。

体重25()。

驼鸟1()。

大约能跑900()。

二、当回裁判员。

1、小明拿了个西瓜掂了掂说:我估计它重2吨。()。

2、分针走半圈需要半小时。()。

3、这个图形不是四边形。()。

4、0+1+2+3+4+5的和比01234的积小。()。

三、快乐abc。

1、在5=9()中,余数最大的是()。

a.5。

b.4。

c.3。

2、妈妈的工作时间是上午7:0011:30,下午从1:305:30,妈妈一天工作()很辛苦。

a.8小时。

b.8小时30分。

c.9小时。

3、美术手工课上,我们每6人坐一张桌子,52人至少需要()张桌子。

a.8张桌子多出4人。

b.9张。

c.8张。

四、画笔显神通。

1、涂上颜色,写出分数,再比一比。

2、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

五、神机妙算。

1、口算直通车。

49+24=。

248=。

3900=。

7006=。

800-310=。

437=。

640+90=。

137=。

5095。

2953。

2、竖式计算小高手。

3508。

609。

485+296。

704-548。

六、解决问题小能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