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4:47:37 页码:11
2023年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通用10篇)
2023-11-11 04:47:37    小编:admin

读后感需要我们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怎样写好读后感呢?首先要注意细读,这是读后感的前提。仔细琢磨书中的细节,思考书中可能隐藏的深层含义。在写读后感时,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受,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读后感不是书评,不是对某本书的评判,而是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和感悟。写读后感要突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理解,不要简单地重复书中的陈述。读后感的内容可以包括心情感受、对主题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等。不要拘泥于格式和篇幅,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和准确,避免使用太过琐碎和庞杂的词语。在写读后感时,可以适当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但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最后,要勤加练习,通过不断的写作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写读后感,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读后感范文。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作者是一所广东学校的大学老师,教中文。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本书记录了70后到90后,三十年普通大学毕业生的人生。因为她自己的人生,以及最后一批学生基本上可以说是她同龄人的后代。

书对于社会思考其实并不多,主要是对于一个又一个学生的背景,思想,他们毕业的选择以及尽可能获得的他们目前“结局”的叙述。当然,作为老师她的主要视角是在于学生在走入大学之前的思考规划,以及实际上步入社会以后的实践和反思。

这种白描方法我很是喜欢,虽然记叙手法有些杂乱,与西方非虚构社会调查文案比起来,在阅读上略感嘈杂。但是这种按照时间的顺序慢慢讲述,反而有一种别致的感觉,毕竟我们的社会这二三十年变化真的太快了。

尤其是整个广州。虽然作者本书并非广州本地人,倒是也有好处。学生对于广州以北的不了解,整个广州在改革开放以后的飞速发展,这些虽然都不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讲述,但是穿梭于整个这些学生的叙述里,很令人眼前一亮。

其实最令我感到新奇的是,原来广州的计划生育执行的如此不到位。甚至很多学生是认为在90年代后期,他们才开始知道这个政策。众多子女的广州福建的孩子,家里贫穷已经是必然。虽然,这些例子并不能证明,独生子女可以让家庭富裕,当然北方超生都认为是因为他们的东躲西藏而陷入贫困。但是这些南方的众多事实显示,其实他们也是因为子女众多的拖累,使得他们在后来日渐发达的广州,让其子女难以立足。

作者也清晰的发现,与整个获得社会红利的70后不同,基本上从85年之后的孩子们,就开始逐渐缺少了用最少成本跨越社会阶级的机会。并不是没有,只是越来越难。尤其到了90后,这一代人,与作者本身的代沟都已经非常严重,而且这些孩子们本身家庭条件大部分都已经不错,但是他们在广州看不到希望,从而开始佛系放弃自己。

但是,我觉得这些其实老师只是无能无力的一部分,当然,她也知道,这些普通大学和重点大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学生思维训练方面。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仅仅是她知道。至于,怎么在普通大学里面将这些孩子摆脱应试教育,真正训练,其实环境的影响极为巨大。随着越来越往后,这些普通学校的学生也愈发难以考入重点大学研究生以后,使得老师也有一种无力感。我感觉老师也在放弃。

实际上,这些例子的选取,有些单一,因为职业的原因,老师只能选择那些主动和其联系的学生的样本,至于那些默默无闻的大部分学生,其实她了解的也不多,也就是后来偶尔听说一两句。

其实他们出生已经享受到了红利。

未来总会好的。作者:徐谌辉。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二

龙岗,从未听说过的地名是整本书的地理坐标。广东f学院一位教授文学的老师在回忆过去几年教书过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特区改革、城镇化、计划生育等在他们的家庭,个人求学历程中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印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让许多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更是负担重重。

而这一系列反应的结果就是失学,更多的孩子失去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他们只能转身回到乡村学校,更有甚者劳作于田间地头,将家中所能供给的教育资源让给其他的兄弟姐妹。——时代落下的灰。

班主任的身份让作者更能贴近学生,也更强烈的感受到房价飙涨,就业压力等现实给学生带来的改变。“读书改变命运”已经成为过去改革时的口号它不再适用于现在,人们安身立命需要的房屋的高价以及信息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农村地区落后教育条件下培养出的应试学生之间的巨大差距都是他们太难越过的门槛。——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实。

学生总是低下头玩手机,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消除了班主任的权威。很少有学生再像过去与老师开玩笑,我们更多面临的是空大的教室鸦雀无声,知识信息传达者的角色已经被取代。每个人每一天接收到超出承受能力的信息,这导致课堂三尺讲台上的老师被冷落在一旁。这是应试教育后的释放,是对书本知识的不屑,是对残酷现实的短暂逃离——时代变化下的课堂。

正如书中提到的“二本院校的学生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所说,精英与烂仔之间的群体面临的现实才是中国真正的现状,只有让这90%的青年有机会,有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们才能期待民族与国家有所改观。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三

一、继“小镇做题家”“985废物”之后,一本《我的二本学生》把人们的眼光聚焦到了二本学生身上。和前两者不同的是,“二本学生”这些年的社会关注度并不高,甚至在这个名词出现之前,人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还存在这样的一个群体。

但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事实并不如此:二本学生不仅占据中国大学生总量的多数,更代表着中国社会的未来。因为根据正态分布,中间群体的人是最多,也是最稳定的。一个社会也是如此,最富最穷都是少数,中间阶层人数最多。只有中间阶层——也可以说是中产阶层——的人数占据社会大头,这个社会才是稳定且有希望继续前进的。

所以关注二本学生,也是关注我们社会的未来。但根据作者这本书的描述,这些二本学生的处境并不是很好,而且可以说是越来越差。作者黄灯本身即是出身二本院校,后来她又来到广州的一所二本院校任教,教过4500多名学生。可以说她对这类学生有很深的了解。书里讲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本学生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黄灯试图把握总结这一群体的精神面貌,和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处境。

其实在作者读大学的那个年代,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出社会之后,还是混的很不错的。

黄灯1992年考入岳阳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当地的一家大型国企,当时这个厂里的同事,还有不少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这样的行业名校。可以说,考入大学,即使是二本,在当时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

根据她的统计,她原来大学里97%的同学,都通过国家的分配工作,获得了较好的生活保障。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可以说意味着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已经被改变了。

三、但到了黄灯自己当教师的现在,一届学生比一届学生,面对的社会环境要差,活得要更艰难。

她的2006级学生,虽然当时文凭已经开始贬值,但他们都实现了就业,并且对自己的就业状况比较满意。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还在房价暴涨之前,买好了房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活质量的保障。

而最近几年毕业的学生,面对海归、一本的毕业生,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就业创业,可以说是竞争力薄弱,文凭缩水严重。再加上房价的高不可攀、国家整体发展的放缓,这些同学可以说是陷入了现实的泥沼,更不要提实现阶层跃升。

四、但即使是看透了这一现象本质的黄灯,坦白说也没有更多解决办法。

父亲母亲好一点的是在外打工,差一点的则是下岗在家,更不用提,他们下面还有一排排没有成年的弟弟妹妹。他们的家庭,是绝无可能提供给他们向上爬的“梯子”的。

所以,黄灯只能在班主任的职责范围里,去做一些积极的小事。比如通过私下的、自愿的“导师制”,去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写作。她会要求,在“导师制”辅导期间,学生应完成十万字的写作量。

这样的交流,没有功利目的,所以师生之间能做到互相信任,学生能直面书写个人生活的困惑和挫折。在黄灯看来,或许只有承认自己的脆弱和渺小,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轻装上阵,去做一些无畏的奋斗。

这让我想起了项飙曾说过的一个词:“认命,不认输”。什么是认命呢?就是承认自己的有限,意识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阶层位置。什么是不认输呢?那就是把命认了之后,作为一个背景,再去继续向上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这样一种心态,或许不仅适合二本学生,对你我,也同样有启发价值吧。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四

在得到新书盘点播客中听到这本书是广金老师写的关于广金学生的故事时,我就决定要读这本书,原因有两个:一是好奇——我校竟有如此水平的教师,写出的书还能被这个播客推荐,那起码值得一读;二是,一直以来,我常常陷入自我以至于漠视周围的人和事,这本书对我来说可能会是一剂“良药”:不纯粹是培养共情,更重要的是通过看类似年龄、类似背景的人(何况作者及书中的这群人离我如此之近)的真实故事来锻炼平常心——意识到自己并不特殊,也不重要,且未来并非我所见。

在读完两篇对黄灯老师关于新书的采访后,还没读完书的序言,推荐给别人的理由就在我脑海中初现雏形。

我不喜欢被说教,也清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我难免还会说教。而推荐这本书既能够传达我的部分观念(例如让我决定读这本的第二点原因)又避免了说教,因为真实故事比我道听途说的大实话力量强百倍。个中道理与那个太阳和风比赛让老人脱下外套的寓言相同。

一方面,现代人对个体意愿的重视十分明显。任何善意的质疑和劝告都可以用以下句式统一回复:“我想”、“你管我呢,我愿意”、“有钱难买我高兴”。在不妨碍不危害他人的前提下,个体意愿的主张,不必解释来由,无需论证理由,个人主观上的肯定和承认成为自己主张的正当性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另一方面,尚未开化的人又让自己的精神花园大门敞开,疏于管理。于是你才会看到一个现代人即使依仗着满脑子垃圾也能自信满满。

这时候,开化了的人会产生恻隐之心,帮他铲除一些杂草,推荐一些书,让对方的花园起码变得名副其实?可是你怎么知道自己的慈悲不会反而冒犯了那些甩手园丁?你之所以能说教,是不是预设你在智识方面高人一等;是不是预设自己所说都是大道理大实话;最过分的是,是不是预设自己的话会对别人的选择产生影响。无论多么委婉,逆耳良言始终不受欢迎;无论剥离得多么干净,爱的身上总会附着一丝控制。

如果你因为上面这段而对荐书变得犹豫,我给你提供三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狠招是干脆不纠结,推荐是自己的事,读不读是别人的事,所以只管推荐;大招是写言辞恳切的推荐理由,让对方感受到慈父慈母般的诚意,而不是爹味十足的炫耀;妙招是以自己想读为由,请别人帮忙借/买这本书,然后感慨这本书多好多好,借此激发对方的好奇心。

关于书的内容,议论文字不多,对我来说不咸不淡。关于中国教育,批判性的、重油重盐的,一针见血的,我都读过。我的意思不是说黄灯老师在避重就轻,“挑软柿子捏”,而是压根这本书就没想着揭起谁的伤疤。也因此,我可以放心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妹妹,一个高一新生。

可其实我并没有放弃读书,因为我成绩好啊,放弃自己唯一的长板简直脑子有病,我就是不喜欢填鸭教育。可那时候没有能力思辨,“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盟友”,只要跟老师的思想对着干就拿过来就用,《上学真的有用吗》和《吾国教育病理》就是我的“自学主义”的左右护法,和菜头的文章是精神纲领,“读书无用论”只能算是马前卒。

如果你还没死或者你的故事没被写进书里,那只有极个别人会在乎你那点儿破事。这是我当年对师兄师姐想要给我“传道授业解惑”时的态度。现在,我成了别人的师兄。我想用这本充满故事、语言温婉的书去提醒被我推荐的人:“读书无用论”、“考研不值论”这些都是旧时代的冷兵器了;与其扛别人的大旗来给自己的叛逆壮胆,不如拿这股热情尝试去理解“经济下行”、“学历贬值”、“阶层流动滞缓”,“大重置时代”这些名词之间的联系和背后的含义。如果想要自毁前程,那不需要任何理论;相反,理论都是用来保护自己的。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来源于学生作文或亲述的个人故事。故事中师兄师姐的故事,时而使你对未来警惕,时而使你对未来憧憬,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提醒你:尽管命运早有安排,但你的未来还未到来。在此,我忍不住要引用斯蒂芬金写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名句:“hopeisagoodthing,maybethebestthing.”当你从某个人的故事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时,就一定要多读几遍。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五

最近,优秀学子考上北大、清华的新闻屡屡刷屏,但是,却鲜有人关心关注那些考上普通二本学校的学子。在推崇眼球经济、崇尚流量的今天,二本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无疑缺少足够的爆点来吸引人们关注。但是,恰恰是这种忽略,让我们错过了观察这个社会最为普遍的一个群体的生活学习状况的机会。广东f学院黄灯老师的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通过考察自己教过的几届学生,填补了这个空白。

从书的标题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本讲述老师教学经验的书,但实际上并不是,或说不全然是。书中的确也提到了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如黄老师颇具创意地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通过个性化的文学教学,来提升学生对文字和现实的感知能力和把握能力;不过,书中更大的篇幅在于,黄灯老师借助教学的便利,采集了普通二本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样本,从中折射出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大学生教育、就业变迁图景。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原生家庭背景、南北地域差异在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状况上打下的深刻烙印。

这还是一本关于改革开放进程的个人奋斗史。这里的奋斗首先是作为背景资料出现的。背景人物是书中的主人公“二本学生群体”的父辈。他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南下到广东讨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获得了第一桶金,也使自己的子女有了在广东立足的资本。他们的职业大多平凡,如屠户、理发师、餐饮店业主等。平凡而辛苦的职业,使他们在奋斗中透支了自己的精力和健康,所幸的是,他们的付出毕竟有所回报。他们的子女,也大多注定在这块改革开放的沃土上继续挥洒青春和热血,一代一代耕耘下去。而在奋斗中,无疑又有某种偶然的因素,那就是“买房”。买房无疑是当今时代每个中国人最为重要的经济生活,那些无意中早买房的人可以轻松地搭上时代的快车,并由此将那些埋头奋斗而没有抬头看房价的人远远甩在后面。这种偶然又是时代的必然,它充分体现出了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时所给予的稍纵即逝的机会,让错过的人只能无限唏嘘感叹。

失去了中学时期按部就班、刷题应试的学习方式后,大学的放任式教学无疑会让青涩的学子一时之间产生何去何从的茫然。被压抑的兴趣和青年人与生俱来的理想主义,在障碍消失后,随之井喷而出。然而,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包分配体制不同,如今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得自主择业,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刚刚萌芽的纯粹学习热情,无疑又被四年后的现实压力所浇灭。于是,在这二者之间产生的挤压感,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心态。作为教授文学的黄灯老师目睹了这种焦虑心态,但也无法消除,因为她深知,文学固然可以丰富人的灵魂,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多数学生还得面临生存的压力,而这是提倡精神生活的文学所无法解决的。关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教授辛德勇也有同感,他就直接奉劝那些贫苦的孩子不要去学习历史等人文知识,而应该去学些能够赚大钱的专业,比如金融、法律等,人文学科某种程度上是给无衣食之忧、同时饱含学术热情的学生学的。

回到本书,一方面,黄灯老师赞赏那些有着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本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期望;另一方面,黄灯老师内心深处更欣赏那种即便在现实面前磕磕碰碰、体无完肤但仍心怀理想、不愿妥协的学生,对他们充满了怜惜。老师的矛盾心态与学生的焦虑心态,实际上不是某个个体特有的,而是这个时代下个体不得不做出的心理反应。这本书非常具体地刻画出了这种心态,展现了个体和时代之间的隐秘的互文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卷入这场时代洪流中的个体难以抽身观察的。黄灯老师作为一个见证者,在教学之余,能够聚焦于此,通过一份份活生生的样本,为时代留下了一份非常宝贵的记录,真可谓善莫大焉。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六

全书以教学札记的形式,梳理了历届学生的生活脉络。从中最大的感悟是,个人选择背后的时代洗刷。这本书最贴切自己小时候的个人记忆,“南下”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机遇,书里提及“广东人”对广东,对深圳的认同感,很有感触。在广东人眼里,湖南湖北是北方,并不是中部。想起来大学的湖南同学,毕业后回广东工作,父辈早在广东扎根,想起了家里的舅舅早年在广东闯荡,在广深一带原始积累,创下了第一笔财富。

这本书提及了一代“深漂二代”享受到广深发展初期的便利,为下一代打下了巩固的阶层地位,但是又无法将房产兑现的无奈。

里面提及南方人的拼搏、进取,下南洋,去一个更发达的城市,意味着更快捷的生活节奏,让我想到了身边的前辈亲戚们,早年出去闯荡,去更发达的城市捞金。

这本书让我窥见了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浓郁,对实操对未来的迷茫这些并不会因为时代变化就减少。而作者并不只是描写二本学生,南方二本学生,而是整个时代阵痛下对社会大学生的挤压。

这让我觉得命运十分戏剧性的地方。现在观照当下,对家乡的认同感越强的人,越容易回到家乡。而很有意思的是,全书让我感受到“南方”往往所有人的印象中,窄化为广深一带,我们也不会说云南是南方,海南是南方,湖南是南方。而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南方也仅仅是“广深”两个词,而仅仅在地理课本中,了解到“东南沿海”的时候,想起来自己的家乡更加时候后者。

但是在大学和北方同学相处中,在北方同学眼中,地理位置较之于自己往南,即是南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的山西舍友觉得“山东”就是南方。当时我还很惊讶问她,“山东”不是北方吗?正儿八经说,南北应该是秦岭淮河的分界线。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七

作为一个二本院校的工作人员,阅读黄灯新作《我的二本学生》,开始时源于一种职业义务和了解同行的习惯,读完后则相见恨晚,这是一部认真的书,一部诚实的书,说出了二本院校老师和学生的心声。

作者在其广东f学院的十三年从教生涯中,通过对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以及来自师生关系的长久联系、观照,获得了鲜活的感性认知。作者打开了一个个有限个体的命运,借由他们的生命故事,帮助读者找到一种理解时代的可靠方式。读者一次次面对的那些具体的生存状态,令人意识到中国普通青年群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某种必然的遭遇和突围的可能。

二本是个因录取批次而来的内涵与边界都相当模糊的概念,随着高考改革中采取平行志愿填报录取模式的普及,二本主要意味着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如果说985、211是出类拔萃、光彩夺目的主角,那二本院校则是面目模糊的路人甲乙丙。以笔者所在的山东省为例,历年一本录取率不足20%,985、211录取率更是不到6%,这意味着,数量远为广大的二本学生这个群体更有资格代表时代青年的底色,正如作者所说,“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路径,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因此,作者依赖其教公共课、先后两次当班主任的观察、私下的导师制实行过程以及对广东学生的刻意聚焦,见证了八零后、九零后两批年轻人的成长,提出了一些远未解答甚或无法解答的问题:二十多年来,二本学生到底面临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承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通过念大学,他们在立足社会的过程中,在就业、深造、定居等具体人生节点,能否依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越过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法逾越的暗礁?应该说,意识到这些问题、描述出这些问题,比解答这些问题更有意义,因为这些根本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具体命运的观察,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学生毕业后的成长路径和阶层定位,更多取决于原生家庭和对历史机遇的把握,并由此展开对教育的反思。比如观察某位广州学生毕业后在广州的艰难生存后,作者说“在投机的年代,他身上缺少一股赌劲,缺少职业规划师提到的风险承担能力,在一闪而过的机遇中,他的谨慎和犹疑,没有帮他避免风险,却让他失去了在自小长大的城市立足的资本。没有人追问他的谨慎和犹豫来自哪里,也没有人意识到,他的父辈在承受下岗的命运和改革阵痛的代价后,家庭的瘀伤一直延伸到了这个瘦弱男孩的身上。”作者因之无奈总结道,“对二本高校而言,不得不承认,学生的分化,在入学前多半已完成,教育的实际功效,其边际效应早已递减。”

房子房价对于国家而言,只是一个经济维度的术语,但对1516045班的孩子而言,则是他们在离开学生宿舍后,锅碗瓢盆必须搁置的地方,他们的前途、去向、家庭、生活质量,都与此密切相关。他们无法想象一个不用租房的时代,也从不怀疑高房价的合理性。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的这些现实,会妨碍他们从更多的层面去理解自己的成长,妨碍他们从个人成功的价值观突围出去建构自己完整、充实、自我主宰、充满力量的生活。”

不得不说,作者的结论有相当的真实性,符合常识和公众认知,但同时也比较丧。今年以来,甚至是985高校的毕业上都在成立“废物小组”,以“小镇做题家”的定位自嘲互嘲。这样的结论意味着承认教育的局限和个人努力的局限,这或许是所谓“佛系”的根源吧。

作者的工作其实更像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有共同生活的记录、有访谈、有调查,还有家访,其实如果在序言中更系统的整理介绍自己的工作方法,或许结论会显得更有力量。另外,样本既是来源于教学经历,这就决定了样本在某种程度上的单一性,所有同学都来自同一所学院、绝大多数同学来自作者任教的中文系,这样的样本在评估入学前比如原生家庭影响方面没有大的问题,但教育过程、择业就业不可避免的带有专业和行业特点,对于做出普遍性结论不利。

社会学经典作品《跨越边界的社区》的作者、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牛津大学博士、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曾谈及地方院校老师,说“他们除了重复新闻报道的话语之外,对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不清楚。我就很奇怪,你整天生活在这里,怎么会不知道呢?他们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看一下学术期刊上写什么文章,就往上套,主要目的是进入那个话语体系,而不是观察身边的世界。”因为项飙的话难听但却是实情,我很沮丧;但现在黄灯的这本《我的二本学生》似乎成了项飙言论的一个反证,我对此深感欣慰。

最后以虞世南的《咏萤》勉励二本院校的师生:“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包括我自己。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八

看完《我的二本学生》,有点沉重,有点压抑。与其说它是在讲二本群体,倒不如说是在讲那些学生背后的原生家庭。折射出的也是广东很多的的本土文化以及思想。

可圈可点吧,好的一部分这是难得的一本非虚构类型的书,能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这个群体。不足之处是,作者似乎更多的感慨的是经济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强调原生家庭有没有“买房”这个点对人的影响。我觉得多少也有点影射作者的内心吧。

仅限于记录学生背后的这些事情,却没有更多的深究,以及输出自我的指导性观点。但能够记录这些学生的故事,其实在高校老师里也算很好了。起码让大众发现了还有这么“沉默”的一个群体。

忘了说我是13届的学生,还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我其实也不算正统二本。只不过福建是二三本合并的,反正最后上了一个学费1万多的江苏三本。我很多朋友其实也就是上了个二三本。因为我的大学是和211本部合在一起的,因此也认识了很多211学生。我觉得也还好吧,不过211确实考研出国的比较多,毕业考编制的也多。二三本思维就比较活跃了。

也许是因为地域的差异性,我在江苏感受到的似乎和作者笔下的学生出入还挺大。也许江苏能上的起三本的人家里起码是没那么穷的,所以没有那么多心酸辛苦的故事,考公务员的也是少数。

像我是传媒生,想要进好的公司,一般都是大二大三开始实习了,然后毕业后就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然后有些同学一时兴起会去考编制和考研,考上的其实不是很多。但其实我们师资和本部一致,所以什么师资不好到也不是。二三本学生主要还是学习习惯没有那么好,氛围没那么好,保研资源也是没有的。然后相应的学生的野心也不会那么大。主要差距在这里。

除了考研考编制的,剩下的如果是苏南地方基本上就回老家工作,苏北基本上留在南京等二线城市。上海也认识了一些朋友,上海的话,上班的土著其实很多也买不起房啦,第二套首付百分之七十其实也很多了。要么就是买在郊区。开车上班。

总的来说,大部分人摇摆在普通人的生活里,自得其乐。无论是本科专科还是重点大学,似乎靠自己的努力蹦哒几年,现在都能慢慢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起码生活过得去吧。买房基本上靠家里吧。太贵的经济负担不起就直接住父母家了。

而我老家是福建泉州的,好像有那么点“广东味道”。不过福建计划生育很严格,生三个已经很夸张了。大部分是两个,都很注重教育。虽然我小时候在一个海滨小镇,教育匮乏,但也是从小补习班不断。我这一辈的男生朋友确实压力挺大的,不过大部分也是父母出资在县城或者市区买房子,女孩子就还好了。

没有稳定的体制工作。日子就很容易不幸。

在我看来,爱和健康才能滋养一切。父母安康,自家小家庭顾好,用心培育小孩,有一份喜欢的工作尚且能够养活自己。就足以很快乐了。

当然我的经历可能也只是代表江苏以及福建闽南一带的状态。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九

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凝练的表达,鲜活生动的案例,给读者描绘的一副众生相,描绘出时代飞速发展下得社会割裂,贫富差距。

机会不平等,房价高涨,在机会流逝的年代,越来越依靠家庭资源带来的福利,依靠个人在社会上打拼,并成功打出一片天,开拓一片事业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社会上也没有这么多机会留给那些一无所有的年轻人。

那么这些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未来怎么样呢?书里并没有跟踪到,这是一个长期的社会调查,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三和青年揭示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未来怎么样?我们都无法预示,只能看时代发展趋势,国家控制力度,社会调配手段。普通人大都是在社会浪潮里被随意碾压,不得翻身。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篇十

这是一个二本学校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记录,有统计、有个体的描写,时间跨度从2005年左右到2015年左右(跨度约十年),同时部分记录了家庭的境况,广州城市的变迁,对于学生的影响。

有这样一本书,和作者的一些经历分不开,作者湖南人,95年左右大学毕业,(和作者遇到的学生跨度也近十年)毕业后工作,之后经历下岗,下岗后通过研究生考试,后来毕业后进入广东某财经学院中文传媒系任教,教中文、文学方面的课程,也带班主任,广东某财经学院虽然不是一本学校,但原属于中国人民银行附属学校,培养了很多财经人才,广东很多银行分行的行长都出自这个学校,校友网络,就业的资源非常丰富,不过后来剥离学校到本地。中文传媒系在学校中属于相对较弱的一个系。作者之前写过一本书,是关于教育对于自己和家人的影响。

大部分老师都不会写一本书去聊自己的学生,但作者当班主任,相比上公共课,会和学生有一些深入的接触,更重要的是,她还试着指导学生写作,而写作中,学生可能会坦露自己的困惑,家庭、压力等,她还试着在学生中实行导师制的写作方法,以兴趣小组的方式,挑选一些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深入指导他们写作,而在这些沟通中,她也了解到学生的家庭、之前的求学经历,所以这是一本有点有面的书。

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是非常真实的(主要是在2005年-2015年期间)。对贫苦家庭来说,教育是能够改变生活的,但不是教育让你更好的生活,而是,没有好的教育可能滑落到更糟糕的境地,比如书中学生的弟弟,中学辍学,整天不务正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超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家庭的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眼界,都会影响的孩子的未来。

外籍毕业生基本不考虑留在广州了。因为房价已经非常高了。

作者的同学1995年左右大学毕业,工作方面都非常不错,她也谈到,1995年左右,即使那些高中毕业,没有上大学的人,只要足够果断,跟随经济的增长,也都混得不错。

回到一个旧话题,“教育能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大概率上不能,可能要加上一些条件,比如“到top5大学的教育能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的回答是大概率的有可能,但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上top5大学的概率是很小的,同样受制于家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