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2 18:17:17
- 小编:zdfb
- 文件格式 DOC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与同事的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一些范文,了解一下优秀教案的特点和要素。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一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习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习惯。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二
1、初步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3、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任务。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一、出示礼盒(复习正方体)。
1、在这个盒子里装着一些小宝贝,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2、瞧,这些宝贝对小朋友对说: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
3、正方体有几个面?
4、这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5、这些正方形都一样吗?
1、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这些正方体中,还藏着一个小宝贝呢,你知道它藏在哪吗?请你来找一找。
2、它是谁呀?(一块糕)。
3、它和正方体一样吗?它是什么形状的?
4、原来它是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请小朋友来数一数。
5、教师总结:长方体有6个面。
6、这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都一样大吗?
7、小结:这个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它们不一样大,有的大,有的小。
三、出示特殊的长方体。
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的?有几个面是正方形的?
小结:有的长方体6个面是长方形的,有的`长方体中2个面是正方形的。
四、寻找长方体中哪2个面是相等的,请幼儿每人一个长方体观察。
师总结:长方体中相对应的2个面是一样大的:上下、前后、左右。
五、回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
六、出示教师收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请幼儿说一说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七、幼儿操作:给正方体涂上红颜色,给长方体涂上绿颜色。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长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三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探究。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四
高年级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本设计在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五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六
生:(讨论后,指着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只要量这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像这样相交于一点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在立体图上指示后,在相应的地方标上“长”、“宽”、“高”
一般来说,底面中较长的棱的长度称作长,较短的称作宽,垂直于底的棱的长度称作高。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相互说一说你们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生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七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八
1、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辨认这些图形。
2、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初步的、形象的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实物,两个学生一个相对面颜色相同的长方体(相对面可拆下),一个学生两个小正方体,板书的小黑板条。
一、导入。
把小朋友带来的物体都放在桌面上(四人一小组)。
你们的桌面上有许多的物体,请小朋友动手动脑把它们分一分,想想哪些物体应该放在一块,为什么?(音乐停就停手)。
提问各别小组: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哪?(因为一部分是长方体,一部分是正方体)。
二、新授。
1、认识长方体。
1)自主探知。
认识图形是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遇上的内容,你们想学好它吗?好,就让我们先来认识长方体吧。
师手拿长方体实物教具,问:看到长方体,你们想学获得些什么有关它的知识哪?(几个面,每个面什么样,各个面有什么特点,生活中哪些是长方体,长方体是不是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课件出示:摸一摸、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
师:
摸,就是摸长方体的各个面,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看,就是看长方体各个面是什么样的。
比,就是比各个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请同学们把这四个任务读一读。
比完后再请同学们举一举你周围有长方体的例子。
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
师巡视,参与一些小组活动。
在比时,老师适当提示把它的六个面拆下来对比。
请小组代表发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发现了长方体的哪些特点?
摸:面是平的。
数:6个面(问:你们小组是怎么数的?)。
板书:6个面。
看:每个面都是长长的方方的或长方形。
比:学生可能说颜色相同的面一样大,老师引导黄色的是长方体的哪两面,红色的呢,绿色的呢?也可能说上下,左右,前后一样大。
课件演示并说明:上与下对着,左与右对着,前与后对着,这样对着的面叫相对的面。相对的面怎么样?(一样大)。
板书:相对的面一样大。
说:我们小组想到了————是长方体。
请三个小组代表分别汇报。
2)师出示。
可见长方体分两种,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另一种是四个面是长方形,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你们事来的长方体里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例子吗,找出来给组员看看。
3)课件演示,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什么?
这个长方体可神奇了,他会变,仔细看,它怎么变。
长方体变得这么长还是?
长方体变得这么宽还是?
长方体变得这么高还是?
请同学们拿出正方体,小组开始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问:在比的过程中,你们小组是怎么比的?(用两个正方体比,画一个面比,折一个面比,剪一个面比。)。
电脑演示6个面重合。
板书:(正方体实物)。
6个面。
每个面完全一样。
:正方体的特点。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结合板书说明相同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平的,不同点是长方体只有相对面相同,而正方体每个面都相同。)。
三、练习。
1、书上“做一做”
实物长方体和正方体大家会辨认了,如果把它们画在图上,你们会辨认吗?我这有道题。请一位同学把题目读一遍。(投影)并请行做完的学生把书拿到投影仪上反馈。
2、拼一拼。
教师手上有二个小正方体我把它们拼在一起成了?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分别用劲个和4个正方体能拼出长方体?师巡视选取摆得好的在屏幕上投影展示。(有两种情况并说明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下面,请你们用8个小正方体拼一个大正方体,你们会吗,试试看。
二、猜一猜物体的形状。
老师有个百宝箱,里面装着一些东西,看,你猜,老师手里拿着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
猜错的同学别灰心,还有机会,看,这回老师手里拿个什么形状?这回呢?
出示一个。
问:为什么都猜错了?
可见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看几个面?
五,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都学到了哪些东西?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九
1、通过与长方形的比较,了解形与体的异同。
2、探索与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8个角,12条边,知道正方体是最特殊的长方体。
3、学习有效点数的多种方法。
1.记录单,不同长方体盒子三个,各种长方体小盒子每个幼儿人手一个。
(一)导入。
1、已有经验导入,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长方形)这是什么形状?它有什么特征?
2、根据幼儿的回答记录。
师: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面?
(二)初步感知长方体。
3、出示长方体,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异同。
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它和长方形有什么不一样?(厚薄)他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有面,有边,有角)。
4、提出启发性问题,幼儿自由猜测。
师:它有几个面呢?
5、幼儿使用长方体盒子自由探索。
师: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小盒子,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它有几个面呢?请你们数一数。(提醒幼儿数的过程中既不重复数,又不漏数)。
6、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讨论,找出有效的数面的方法,数出面的个数。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看?有没有人用不一样的方法数的?数一数。(记录)。
7、探索面的形状,发现特殊的长方体。
师: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是不是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起来看一看。有没有其他形状?(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盒子)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总结)有两个面的是正方形也是长方体,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的也是长方体,不过它是特殊的长方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正方体。
8、探索长方体的边和角。
师:长方体除了有面还有什么?那有几个角几条边呢?数一数。(幼儿探索并交流,教师记录,引导幼儿使用有效的点数的方法)。
(四)总结交流。
9、师幼一同小结,梳理所得经验。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它有(6个面,12条边,8个角),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面是正方形,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也叫(正方体)。我们今天观察的小盒子是(长方体),建筑工地的积木有长方体的吗?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长方体的呢,以后你们可以找一找然后和你的好朋友分享。
此次活动中,环节处理较清晰,符合数学活动的基本流程。我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回答问题的语言不够清楚准确,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影响了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乐趣。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幼儿已经有了一些长方体的具体经验,这需要教师加以利用和引导,让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这也是科学领域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地。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十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平面图形的,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本节课的学习即与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密切的联系在于研究方法、研究的切入点有相同的地方。本质的区别在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中第一次全面、深刻、系统的学习立体空间图形的开始。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这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总结、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四,学情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虽然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在平面图形中很多研究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比如研究平面图形,我们一般从点、边、角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五,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实物模型、研究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一般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我们继续抛出一个问题?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我想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五花八门,比如魔方、快递包装盒、牛奶盒、铅笔盒、橡皮等等,或许学生描述不是那么精确,比有的如铅笔盒,它并不是一个平平的面,而是一个曲面,但是我们这时不要着急否定学生,因为学生已经从以往的平面图形走到了现实中的立体图形,这是一个大的进步,我们的应当予以肯定。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描述,我们会在最后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判断。
(二)讲授新知。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的道理,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我们应当从实物中提炼出模型,因此我们可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当然理想条件下每个同学最好都有一份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第一步就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到底有什么不同?通过直观的感知,学生的回答或许不是那么精确,比如,平面图形有一个面,立体图形有好多个面;再比如平面图形是画在纸上的,而立体图形是现实生活中的等。我想这足以可以说明学生已经开始进行了立体图形的思考。
这时进一步追问,假如让你来描述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梳理,研究平面图形时,我们可以从顶点、边、角等几方面来进行研究。同样的道理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时我们也可以选取几个研究点来进行探讨,比如面,棱(即面与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顶点(即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当然,这些名称的认识可以是学生课前预习,也可以作为老师的新知讲授。当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后,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加以巩固各部分的名称。
在掌握了各部分名称后,我们可以先研究长方体、也可以先正方体;当然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本节课我采用先研究长方体再将研究方法迁移到正方体的模式:
长方体的特征,在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可以从顶点,面以及棱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顶点的数量很好数,是8个顶点,当然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来数。研究的重点在于面和棱。这时我想完全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开始之前,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第一,长方体有几个面,面与面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验证的?第二,长方体有几条棱,棱与棱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的?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并完成研究表格。
小讨论结束,学生在进行汇报交流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去数面的个数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上下、前后、左右来数。一共有6个面。对于面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面的位置、面的形状、面的大小也就是面积三个方面来描述,最终得出结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当然对于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个说法在后面的练习中会进行特殊的论述)。
在去研究长方体棱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仿刚才研究面的过程:比如,长方体一共有几条棱,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有的学生会想到一个顶点对应3条棱,长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共计24条棱,但是在数的时候所有的棱都重复计算了一遍,最后要减半,所以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还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按照棱的长度去数,一共有三组,每组有四条棱长度相等,共计12条棱。还有的同学可能是按照空间位置来去数,这时可以让这位同学到讲台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进行标注,通过空间位置的划分,可以分为3组,每组有4条,共计12条棱。每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第3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学生是真正站到立体空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予以肯定。这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环节,同桌两个彼此不重复、不遗漏的数一数各自长方体的棱并说一说每组棱有什么特点。最后我们得出结论: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二的棱叫做长,把水平方向较短的棱叫做宽,把垂直方向的棱叫做高。讲授完长宽高后,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说一说自己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让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摆放的位置进行变化的。
在研究正方体特征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刚才研究长方体的方法去研究正方体。完成研究表格,并对比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得出结论:正方体也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但是正方体的6个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并且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也完全相同。这正是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的不同之处。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在于研究方法的迁移,以及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最后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包含关系:在平面图形中,我们学习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只不过正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我们称之为边长。这里的正方体是不是特殊的长方体呢?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其实,正方体就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只不过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而已,我们把它称为棱长。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集合范围内,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二者是一种包含的关系。
到此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以基本结束,根据练习的层次性,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最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生活中的铅笔盒、冰箱等是不是标准的长方体。
2,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
这两个问题留作学生课下思考。
八、板书设计。
略
文档为doc格式。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认识长方体,知道它由6个面组成(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不同,并能区分。
教具:一张放大的操作卡片。
学具:人手一张操作卡片,剪刀,胶水。
集体活动。
操作材料。
介绍制作方法。先把图形沿黑线剪下,把虚线向上折,最后用透明胶粘住。
介绍形体名称,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做出来的像什么?(积木),手指长方体的一面:这叫什么?(面),数一数它有几个面?(6个),6个面一样吗?(不一样),你知道这叫什么吗?(长方体),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正方体),2个正方体和4个长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长方体)评价活动寻找教师中类似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找一找、想一想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呀。
孩子对长方体都认识,把他们堆在一起,叫他们数孩子就数不清。我想:还是要摆出实物图,让孩子理解,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
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去,摸、碰,说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部分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很遗憾这个环节处理的不是很好。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经历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概括总结能力。
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长方体、正方体。
引导学生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模型。
追问:长方体、正方体有怎样的特征呢?
引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1.说一说,认一认
组织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从中能提取哪些几何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看到点、线段、长方形、正方形。
ppt展示长方体、正方体模型,讲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面、棱的相关概念。
学生活动:组织同桌之间相互指一指、说一说手边的长方体、正方体等物体的顶点、面、棱。
2.做一做,填一填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数一数它们的顶点、面、棱的个数。量一量、算一算棱的长度、面的大小。做好记录完成下表。
找小组代表分享探究结果。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或其中两个面是正方形);有3组相同长度的棱,每组4条。
正方体:6个面是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长度相等。
3.认一认、想一想
教师讲解长方体中同一顶点上的三条棱称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组织学生尝试改变长宽高的长度,观察有何特点。观察得到当长、宽、高相等时是正方体。
教师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用ppt演示长方体变为正方体的动态变化。
(三)课堂练习
1.分别测出所带的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6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高是多少厘米?
(四)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
作业:用硬纸板自制一个长方体;找一找身边存在的长方体,测一测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四、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十五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形以及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并能识别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开阔。不仅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篇十六
1、初步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出示礼盒(复习正方体)
1、在这个盒子里装着一些小宝贝,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2、瞧,这些宝贝对小朋友对说: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
3、正方体有几个面?
4、这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5、这些正方形都一样吗?
二、出示长方体
1、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这些正方体中,还藏着一个小宝贝呢,你知道它藏在哪吗?请你来找一找。
2、它是谁呀?(一块糕)
3、它和正方体一样吗?它是什么形状的?
4、原来它是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请小朋友来数一数。
5、教师总结:长方体有6个面。
6、这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它们都一样大吗?
7、小结:这个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它们不一样大,有的大,有的小。
三、出示特殊的长方体
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的?有几个面是正方形的?
小结:有的长方体6个面是长方形的,有的长方体中2个面是正方形的。
四、寻找长方体中哪2个面是相等的,请幼儿每人一个长方体观察。
师总结:长方体中相对应的2个面是一样大的:上下、前后、左右。
五、回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
六、出示教师收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请幼儿说一说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七、幼儿操作:给正方体涂上红颜色,给长方体涂上绿颜色。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长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化学教案导入(优质18篇)
- 最新荀子劝学教案(通用13篇)
- 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的感谢信(优秀13篇)
- 最新自我意识教案(精选11篇)
- 服务行业离职申请书简短(优质11篇)
- 水泥采购合同原件(实用8篇)
- 自愿转岗申请书大全(模板10篇)
- 最新客服经理转正申请书13篇(通用10篇)
- 最新个人工作调动申请书简洁(实用17篇)
- 毕业生提前离校申请书(优质15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