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45:52 页码:9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通用11篇)
2023-11-11 15:45:52    小编:zdfb

良好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个人经验,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经验。写总结时,我们要注意言之有物、思路清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欢迎大家浏览下面的总结范文,相信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一

前段时间电视上每天都在播关于浪费粮食的新闻和呼吁大家节约粮食的广告,每次看到那些浪费粮食的现象,我都感到非常心痛。特别是餐厅里,朋友、同学、同事聚会时,点的菜总是大大超过大家能够吃完的分量,仿佛不这么做就体现不出请客者慷慨大方,公司尾牙、聚餐,也是大碗大碗地把美味又新鲜的菜肴倒到泔水桶,更可恶的还有那些公款吃喝和宴请的,他们总是点了一大桌子的山珍海味,而实际上,每道菜只是夹了一两筷子,其他的都全部进入垃圾桶!

我看到1月24日有一条消息称: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而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6月13日发表声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倘若这些粮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口!

这些数字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我们国家并不富裕,还有很多西部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没书读。我希望那些浪费粮食的人去贫穷落后的地区去生活一段时间,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食物的可贵、才能好好珍惜。或者应该让他们去当农民或者厨师,看看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果被不屑一顾地倒掉是怎样的心情。

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不浪费粮食的家庭,我们出去吃饭,总是会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回家,我们觉得这不是没面子,而正好是有面子,因为这体现了我们节约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自然是有面子的一件事。在这里我要大声呼吁大家不要再浪费粮食,不要等到地球资源被我们消耗殆尽,才后悔莫及!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二

20__年,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低碳环保。但是我认为与其在一旁大谈特谈要怎样怎样环保,不如做一些有用的,就从节约粮食说起。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就是在珍惜那些劳作人民的努力成果。背对着火辣辣的太阳,擦着汗水,一声一声嘿咻嘿咻的人是为我们的生活付出最多的人。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明,我没有做到真正的珍惜粮食,可我做到的是在一天一天的进步,我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骄傲,不知道在多久以后,我可以骄傲的说:字什么什么时候起,我再也没有浪费过一粒米。我相信我可以做到,就在不远的将来。

看着每天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将没有吃完的饭倒掉,这一幕真的触目惊心,浪费,真的好浪费。这些90后没有尝过真正的苦,每一天都是生活在阳光下的阳伞里,所以他们不懂,说再多他们只会左耳进右而出。

如果仅仅只是一群孩子在浪费,还有饶恕的余地,可是就连一些曾经尝过劳动之苦的大人们也在浪费着,每天是烧的多吃的少,吃不完就倒。难道他们忘了几年前他们也是这些他们眼中的废物的创造者了吗?我为他们而感到悲哀。时代在进步,可是人们却在忘本。这让我觉得真的很可悲啊!

问问这个大自然,它还可以为我们服务多少年?问问那些劳动人民,他们还能劳作多少年?问问我们,我们还有多少年“享受”这些?大自然摇了摇头,在这样任人类浪费下去,它会垮下。劳动人民摇了摇头,在这样无止尽的让人类索取下去,他们没有精力再去坚持了,而下一代的接班人却又在哪里?那群娇生惯养的80后、90后?他们可以吗?他们都摇头了,我们又能怎么?他们都没有法子了,我们又能怎样?哪怕是为了多“享受”几年,也让我们开始爱粮节粮吧!

让大自然多坚持几年,让劳动人民多坚持几年。

爱粮节粮,提倡低碳环保,说,够吗?要的是看得到的行动,那么就不要言而无信。从这一刻,哪怕下一刻,你就可以实施你的行动了!

let’sdoittogether,people!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三

本周二中午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学习,秦东魁老师非常详细的讲解了居家“六神”所处的方位和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犯六神。学习了本堂课后对节约粮食有了新的认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向崇尚“节俭”,并且把“节俭”与“勤劳”经常并列作为一种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如今,正在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化建设时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在努力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朴素节俭,珍惜财富,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应该倡导节俭,反对浪费。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不仅取决于有没有,而是取决于有没有勤俭刻苦的奋斗精神。对国家如此,对家庭和个人也是如此。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发扬节俭的精神,崇俭朴戒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共同维护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节约一粒粮食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累积一粒福报,反之,每浪费一粒粮食就是在为自己造一粒孽。所以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德,是善行,善必有善报;浪费粮食是一种败德,是恶行。人还要有颗悲悯之心。当我们吃饱穿暖的时候,还要想到世界上每6秒钟会有一个儿童被饿死,有10亿人正在挨饿,全球粮食危机日趋严重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四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学们的节约意识相对来说要差一些。尽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大标语、警示牌挂在了醒目的位置,但粮食被浪费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例如,在吃饭时,许多人把吃剩的饭菜倒掉,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积攒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1公斤大米大约有4万个米粒。我国约有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一共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这可以养活35000人。如果每人按每月吃25斤计算,可供105万人吃一个月。假定一个人每月吃20斤,那么这么多粮食足够一个人吃上1亿年。在这里,我提一个节约粮食的方案。

1、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饭菜,剩饭剩菜不倒掉。

2、在餐厅吃饭时点菜要适量,不要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3、吃饭尽量吃完,不浪费。

4、在学校吃早餐,剩下的面包、点心不要扔掉,可以拿回家吃。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自觉地节约粮食吧,让节约粮食成为我们的习惯,并且能保持这样良好的习惯。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五

今天无意中打开电脑,看到了世界粮食日一消息。哦才明白过来,今天是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以前还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呢!但是面对着这五个字,我却不敢再抬起头来,不禁又想起来一些往事。

从小便和姥爷一起背诵《悯农》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背的倒是琅琅上口,但是从来没有想过现实生活中珍惜粮食这些事儿。那天妈妈喊我吃饭,一进屋就看见了电饭煲里的大米饭,唉又是大米饭,吃的都腻了。妈妈看我眉头不展的样子就劝我说:“小希,妈妈告诉你大米饭有营养啊!”又是有营养,不行我不吃了,得想个法子啊。趁妈妈去厨房端菜时,我赶紧用饭勺挖出来一块饭团,三步并作两步的把小饭团送进了狗狗的饭盆里,妈妈一进屋,看我鬼鬼祟祟的样子有点怀疑,我解释道:“呵呵,刚刚吃掉了一个小饭团,有点饱了,先走了啊!”妈妈看了看电饭锅里确实少了一块饭,就放我走了,我赶忙猫腰逃到了自己的小屋里,哈哈大功靠成了。

记得当时我还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光荣,常常教小朋友们这种方法呢,可是今天一想起来,便感到无地自容,我想当初古诗倒背如流的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傻事?白白浪费掉了一碗粮食啊!再想想,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的环境下从播种到收获,其中还要锄草,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而我呢,做出来的是只是对不起他们,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可耻的!

10月16日,不光是今天,以后的日子里我要爱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因为,这米里包涵这农民的汗水啊!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从每一顿饭做起,人人有责!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六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悯农》虽然短小精练,但是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它告诫我们:颗颗粮食饱含着农民伯伯的血汗,要倍加珍惜。

每次吃饭,我碗里哪怕只剩一粒米饭,老爸都会对我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小时候如何跟着爷爷踏着露水除草、顶着烈日晒稻、披着星光浇水,然后说上一大堆爱惜粮食的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我在老爸的谆谆教诲下,养成了爱惜粮食的习惯。

民以食为天,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真正做到“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可又有几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约呢!更多的人对节约很是不屑,几粒米饭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许他们不知道,全世界每年都有超过500万人因饥饿而死,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的儿童。

现实生活中更令人痛惜的是,成盘成碗倒掉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我时常看见某些同学很潇洒地将没有吃上几口的.饭菜倒入垃圾桶,他们倒掉的不仅是那一盘盘饭菜,更是倒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的汗水以及那些在饥饿中挣扎的人们的急切期盼。

前一段时间,全国掀起了“光盘热”,倡导人们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我们全家总动员,积极地参与了这项行动,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周围的人减少浪费,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光盘”行动中,老爸是我的好榜样。每次吃完饭,老爸的碗底总是最干净的,有时连粘在碗边上的油都被他舔个精光,可谓“比狗啃过的骨头还干净”。在老爸的影响下,我也把碗里的饭菜全都吃干净。每次我们全家在小餐馆吃饭,看着服务员姐姐盯着桌上那像洗过似的盘子发愣时,我总会笑嘻嘻地向服务员姐姐扮个鬼脸,打个“v”的手势,然后高声喊出:“光盘行动,人人参与,耶!”

马上就要迎来第“世界粮食日”了,我想送同学们两句话:“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倒掉的是米饭,流走的是血汗!”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七

在与同学们的讨论中,我发现很少有人了解刚刚过去的“世界粮食日”。联合国曾出示过资料: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粮食消量一直高于产量。据预测到2030年粮食需求将会提高30%至40%,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的到来似乎已无法避免。

抛开资料,环顾我们四周,随时都能看到浪费粮食的场景:某人吃了一口面包,因为里面不是自己喜欢的蓝莓馅而扔往路旁;一碗米饭吃不了几口就倒掉……曾经去过离城市不远的白藤坑小学参加活动,一顿午饭便让我难受不已——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家饭菜到学校吃,没有一点菜,没有一点肉,只有一块细长的菜脯,如果某天多了一点菜,那便是幸福的,甚至是奢侈的……非洲那片彩色的土地上却有1400万食不果腹的饥民,其中近一半是儿童!他们张大着嘴渴望食物的填充,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流露着绝望和恐惧,每天都在生死的边缘徘徊……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饥饿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去驱赶!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对于我们只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全球七分之一的人生命中的大事!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八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万物维艰”当我们看到这些耳熟能详,张贴在食堂墙上的诗句,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到底有没有做到这样?没有,我们还可以看到食堂里堆积如山的剩饭剩菜。

农民辛勤地耕耘,雨露及时地浇灌,阳光无私地照耀,才培育出了这金灿灿的稻谷与绿油油的蔬菜。每一粒米饭,每一棵蔬菜,都蕴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里堆积如山的剩饭剩菜。

也许你觉得你并未在浪费,也许你觉得浪费这一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觉得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现在科技飞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节约”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被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不堪设想!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块钱,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3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哪怕1毛钱,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在此,我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

5、宣传节约,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如果有剩菜要打包。

让我们爱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让我们宣传这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让我们呼吁“爱粮节粮,从我做起“这句令人深思的口号吧!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九

“爷爷,送您一个小礼物,这是我们学校特制的纸扇,上面印有号召大家适量点餐、杜绝浪费的倡议书”,“阿姨,送您一个小折扇,如果您支持节约,反对浪费,请您在承诺墙上签下您的名字”……昨天上午,和平区鞍山道小学开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在行动”主题队日活动。少先队员们早早来到鞍山道地铁站旁,为过路的行人送上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号召市民做节约达人。炎热的天气挡不住大家的热情,一声声稚嫩的问候让行人纷纷停下脚步,为少先队员们点赞,并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承诺墙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正值暑假期间,但连日来,全市中小学积极组织师生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爷爷奶奶给我讲述了他们那一代人厉行节约的故事。现在,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优越了很多,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传承他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暑假期间,第二新华中学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家风传承正当时”系列活动。老师们精心制作了微课《学传统家风,做勤俭之人》,以勤俭持家的家风传承为主题,邀请学生“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老一辈勤俭持家、厉行节俭,勤勤恳恳、服务群众的家风故事。在该校七年二班举行的线上主题班会中,学生黄子纯就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家风故事。她的讲述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随后,黄子纯面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剩菜;饮食要均衡,不挑食,不偏食;看到浪费现象要制止,尽量减少浪费;向身边的人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了解节约的方法;外出用餐时,剩余饭菜尽量打包,不铺张浪费。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十

开饭了,我端起香喷喷的白米饭大口大口地吃着。一不小心,一粒调皮的米从我的嘴角边蹦到了桌上。我瞟了它一眼,掉就掉了吧,不就一粒米吗!

我继续若无其事地吃着。可不知为什么,总觉得米饭不那么香了。我不禁又想起了刚才的那粒米:它浑身洁白中透着晶莹,之前应该也是一粒饱满的稻子吧。它是多么来之不易啊!从播种到施肥,从喷洒农药到田间除草,从管理到收割,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哪一项不渗透着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炎热的太陽当头照着,农民伯伯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间锄地。他们的皮肤已经被晒得黝黑,汗水顺着脸颊、脊背往下流,滴进黑乎乎的泥土里,他们却顾不得擦一把……秋天来临,田间的稻子快要成熟了,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他们才露出欣慰的笑容。收割时,盼着天晴,又要忙着起早贪黑地晒稻子……这碗中香喷喷的米饭,可来之不易啊!

想着想着,爸爸妈妈在田里劳动的景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村里人在田间热火朝天干活的景象令我咋舌,我不禁对农民伯伯肃然起敬。不知不觉中我吟诵起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捡起桌上的饭粒,放入口中,虽然已经冰冷,但吃起来却是那么的香,那样的甜。

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是:珍惜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只有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才会被别人珍惜。

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个人心得篇十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熟知的一首诗。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吃得好,吃得饱。我们学校中午有配餐公司送的午饭,既营养又好吃,大部分同学都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但也有一些同学盛得多吃不了,也有同学遇到不喜欢吃的饭菜就剩下很多。有的甚至把馒头倒掉了,一次,一个同学把吃不了的馒头放在了我的碗里,其他同学看到了也把吃不了的馒头放在了我的餐具里,面对十几个小馒头,我为难了,我已经吃饱了,食物是不能退还的,更不能扔掉,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粮食是不能浪费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把馒头带回了家,当我把实情告诉家长时,没想到爸爸妈妈表扬了我,:“你做得好!”晚饭我们没有吃新买的饼,把我带回家的馒头热了一下当做晚餐了。爸爸说:“你要告诉同学们,吃多少拿多少,实在吃不了就带回家,一定不要浪费。”

后来,还是有同学把剩下的花卷放到我的餐具里,我反复向大家说了我吃不了,希望大家爱惜粮食,不要多拿。虽然有了好转,但还是有浪费现象。

我想告诉同学们,我们吃的面,是农民辛苦劳作的成果,当年秋分播种,第二年夏季才能收获,我们吃的大米也是农民早春趟着冰冷的水插稻秧,深秋才能收获,其间还要浇水,施肥,松土,杀虫,收获了还要磨米磨面,做成食品送到我们的餐桌上,这是多麽不易啊!

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生活天天向上的今天,这个美德更要发扬光大,在一些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还有孩子吃不饱,吃不好,还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从我做起吧,爱惜每一粒粮食,杜绝浪费现象,这是每个少先队员的责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