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3:10:32 页码:7
2023年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大全18篇)
2023-11-11 23:10:32    小编:zdfb

总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确保总结的内容准确、客观、具体,并且具备可操作性。阅读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丰富语言表达。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带给读者的首先是一股震撼人心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是诗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爱和恨、痛苦和希望编织成的一首热爱祖国,憧憬光明的诗篇。随着诗人的神思遐想,诗人“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从塞北的长白山,到中原的黄河,从江南水乡,到岭南至南海,面对一片山河破碎的凄凉景象,诗人深沉的哀痛洋溢在字里行间;可那“辽远的一角”,却依然“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又使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深情的赞颂解放区是“永恒的中国”,他把祖国的新生、民族解放的前途都寄托在解放区。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情能够给予中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使他们了解诗人在那种苦难的时代和环境里是怎样的执著爱国,也启发他们反思在和平年代又该怎样以自己的方式热爱祖国,这就是本课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价值所在。爱祖国爱家乡是语文学习中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本课也不例外。相信在诗歌阅读的潜移默化中能够如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给学生“关于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关于诗歌的学习,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重点应该放在从语言入手领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内涵、情感上。课标也要求:“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有表现力的语言”。在这里,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有“体验”。体验什么?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因此学习这首诗歌,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特别要注意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

新课程标准还对学生提出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要求。因此,本课仍然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戴望舒生平及其佳作,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赏析,写下简短的感悟(在涉及新的作家作品时查阅相关资料,做好相关链接,到九年级时应该已成为一种学习习惯。),目的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首次对学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要求的重点在于强调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合作”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发挥大家的智慧、集体的力量。为此,本课选择在体验诗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诗中的情感和内涵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是以老师的讲解取代学生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评价,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切磋,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共同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阅读中得到营养,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知识与能力:

随着诗人“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诗中展现出一幅祖国山河破碎、灾难深重的图画,可谓笔力纵横,想像飞扬。学习本课要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2、过程与方法:

读中品,品中读。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富有想像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中洋溢着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洪流,其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地苦难的哀痛,对解放区热情的赞颂都溢于言表,深切动人,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激发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1、做好相关链接:

课前收集关于作者及本诗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对这位“雨巷诗人”及其诗作有一定了解。尤其要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领悟作品内涵,理解本诗抒发的情感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2、反复诵读诗歌:

在诵读中,随着诗人“手掌”的移动整体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味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在诵读中,进一步明确诗人借助哪些形象抒发情感,品味诗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诗人奇异的想像和诗中强烈的对比。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直至背诵。

3、开展合作交流:

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强化诵读,品评语言。“读”时可以轮流读,可以分工读。由于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可能不同,每读一遍都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品”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切磋,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做好课堂盘点:

本课结束后每个同学要及时回溯检索本课学习内容,盘点自己的学习收获。想想自己在本课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或者最想在本课中实现突破的是什么。这种理性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效率。

5、布置课外作业:

在课堂盘点之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布置几种不同的课外作业,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作不同的突破和拓展。

本课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1、课前指导学生课外收集戴望舒有关资料及其佳作,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初步的兴趣式赏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下对戴望舒这位诗人或者他的某首作品的感悟片段。

2、上课时,用一盘朗诵得极富音乐感的磁带导入。一方面,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读出节奏感;另一方面,抑扬顿挫的乐感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怀。

3、听完范读随即安排学生自由诵读,并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4、体会了复杂的情感之后,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一是看诗人是借助哪些形象来抒发情感的,二是诗人是怎样利用语言技巧来抒发情感的。这是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独特的情感体验并领悟诗歌语言凝练而又形象的特点的重要步骤,老师不能越俎代庖,所以选择在同学中开展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在合作中表达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这一步中,诵读仍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学习方法,力图通过品读诗歌使自己的诵读更有节奏感,更富有感情。

5、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之后,需要一个班内的交流。此时仍是由诵读贯穿,学生以读带讲,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谈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此时诵读的要求是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6、然后是引导学生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作一个回顾和盘点,总结一下自己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或不足,反思一下自己的目标实现得如何,课外又将如何再去弥补遗憾或者有所拓展。

7、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自己的选择确定不同的课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都有相对丰足的收获。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哪两种不同的土地?

2.指出诗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3.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1)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3)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拟题/王延学)。

参考答案:

1.一为沦陷区,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一为解放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领起,“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是第一层内容的总写,“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是第一层内容的小结,“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是向第二层内容的过渡,“那里,永恒的中国!”是热情的礼赞,结束了第二层内容。

3.(1)对比。今昔对比,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2)拟人。诗人移情于景,抒发了诗人因为大好山河、美丽景色横遭欺凌的悲苦心情。(3)比喻。用“太阳”和“春”比喻解放区,形象地表明解放区将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三

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但是他似乎并不十分喜欢《雨巷》这首诗,在他早年的自选集中甚至没有收录《雨巷》一诗。读一读《我用残损的手掌》可能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1942年,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还创作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歌。

这是一首优秀的诗作,不仅仅是它传递出的情感,也在于它丰富的意象,跳跃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所以,学习这首诗,可以学习一般读者阅读诗歌的方法,即品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节奏、旋律等。

【教学过程】。

一、从标题读起。

问题设计:看到这首诗的标题,你第一感觉是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说到“残害、痛苦”等内容。“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出诗人遭受到的迫害,又表明了诗人不屈的意志,这个意象是值得好好玩味的。)。

(说明:这个标题运用了诗歌的基本元素“意象”--“残损的手掌”来传递作者的情感,整首诗又是围绕“我”用残损的手掌触摸祖国的地图触摸祖国的河山展开的,标题取得很好。解读标题是解读全诗的基础。)。

二、朗读,感受诗歌。

问题设计:朗读这首诗歌,诗人抒发的是否就是大家所谈到的痛苦、悲伤等感情?

活动:自由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再请个别同学读,交流感受。至少朗读两遍。

(学情预估:有些学生不一定能快速进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教师可以相机点拨。此处另一个难点是这首诗歌前后两部分的变化,前面一部分与标题中“残损的手掌”一致,祖国是支离破碎的;到“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诗人的情绪开始不再低沉,变得明朗、积极。)。

(说明:整体感悟始终是文学作品阅读的起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它是表情的'艺术。探讨阅读诗歌的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声情并茂之中,就自然贴近作品贴近诗人了。)。

三、整理意象,品味诗歌。

问题设计:

1.诗人写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2.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说说这首诗中的景物寄寓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情感。

活动:学生边读边划,可以分小组分别完成前后部分,再在班级交流,互相补充。

(学情预估:整理景物只要圈划仔细就可以了,难度不大。难理解的是作者对家乡的记忆,相对前后几行诗不一样。这里不着急解决,实际上这样一来,诗歌内部的情感节奏就有更丰富的变化,这一点在第五个环节中可以再深入。)。

(说明:一首诗的核心构成在于它的意象,大多数诗歌是由几个意象组织成的意象群落构成。教学的时候不一定要用“意象”这个概念,看各自教学的积累,已经习惯用了可以直接用概念,交流时用概念就比较明晰。也可以用“物象”这个概念,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

四、把握节奏,读懂诗歌。

问题设计:

1.整首诗中前后的景物特征一样吗?试着用曲线画出诗人情绪的走势图。

2.哪些词语、句子朗读起来很上口?(或者:这首诗歌中哪些地方读起来有一种特别的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感觉?)。

3.押韵是格律诗的优势,新诗相对就弱化了这一特点。这首诗在押韵上有什么特色?(这首诗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活动:第一个问题请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再画在黑板上,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用实物投影来交流。第2个问题较大,第3个问题指向明确,教师可以更具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开展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

(学情预估:这是整个学习活动最有难度的环节,节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尤其是诗歌内部节奏,“请学生用曲线画出诗人情感走势图”这个办法能帮助学生了解诗的内在节奏。相信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热情最高的一个活动。)。

(说明:所谓“诗歌”就是“诗”与“歌”的联姻,最早的诗是诗歌、音乐、舞蹈的综合艺术,后来,诗虽然逐渐独立成为一种文学样式,但是,音乐的因素并没有消失。新诗在音乐性上虽然不如古典诗词,但是,不少诗人还是很讲究诗的音乐性的。

诗歌的节奏体现在两个反面:外在的音乐性,如音节与韵脚、对称与整齐、押韵与平仄等;更主要的是内在的情绪情感的旋律。内在节奏是诗思诗情的秩序,它是诗的精髓所在。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将概念凸现出来,)。

五、还原想象,把握特色。

问题设计:这些景物与作者生活的关系如何?作者的生活既是指作者创作这首诗时候的生活,也可以指作者以前的生活。

活动:听配乐朗诵,静心想像。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情预估:如果学生说到“这些景物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这是极好的。如果说不到,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这首诗时候的情景,将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者尝试还原是人创作诗的心理。)。

(说明:这首诗超现实的想像是让很多读者钦佩的。引导学生还原、体验,沉浸到诗人创造的情境中,触摸、聆听、凝视,或叹息,或欣慰,或希望,这是入到诗里去的。)。

六、总结发现,归纳读法。

问题设计:读这样一首诗,哪些东西一定要读出来?

活动:随意交流。

(学情预估:学生说的多数是细节,是感性的。教师可以将学生讲到的景物、押韵等分门别类的板书出来,适当提升。)。

(说明:学法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归纳这一环节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将这首诗作为学习阅读新诗的例子,教师自己要明白,也要让学生明白。)。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四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写给祖**亲的歌。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因为所描写对象的不同,诗歌前后两部分词语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从而把较为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诗歌的描写对象虽多,但读起来却并不芜杂。

1课时。

1、理解、积累“灰烬、锦幛、蓬蒿、憔悴、蝼蚁”等词语;。

比的作用;。

4、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现代诗的特点,培养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

1、词语积累;。

2、诗歌美读训练;。

3、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

品读赏析诗歌语言,培养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

1、美读训练,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技巧示范为引领,小组合作练读为基础,最后达到全班赏读品悟的目标。

2、词语积累以及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拟通过以下教学环节完成:

首先,布置预习,完成个人词语摘抄;。

其次,课堂听写字词;。

再次,将听写内容用大屏幕打出,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梳理;。

最后,借用大屏幕显示的诗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对诗歌构思以及情感变化的把握与理解。

找出诗中典型句子,从词语选择(炼字)、修辞运用、艺术再现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美读教学法:在较为理性的诵读指导中,引领学生感悟诗歌之美;。

2、小给合作探究法:在小组范围内,借助同伴的帮助,完成对诗歌的赏析;。

3、讲解点拨法:创设情境及恰当问题引领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魅力;。

一、情境导入。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现代著名诗歌《雨巷》的开篇。彳亍、徘徊、彷徨、凄婉迷茫,如梦如幻的“我”;冷漠、凄清、惆怅、寂寥静默,如烟如雾的“雨巷”:这一切让当时略显寂寞的现代诗坛为之倾倒,也让当时尚属无名之辈的戴望舒一举成名。丁香、雨巷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符号,让他从此成为大家所熟悉的“雨巷诗人”.

然而,奇怪的是,戴望舒本人似乎并不喜欢这首让他一举成名的诗作,在他早年的自选集中,这首诗甚至没有被他选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另一首代表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起来品味、探究。

二、美读初品。

1、启发指导。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中的这段话,是我国古典诗论中有名的一段文字。它不仅精辟地揭示了“诗歌主情”的本质,而且暗示了我们诗歌的美读之法:原来,古人的诗,是要说出来,叹起来,唱起来,歌起来,甚至于要手舞起来,脚跳起来,辅之以鲜明而得当的肢体语言的。具体而言:

既主情,朗读时需“倾注情感”,也即与诗人产生共鸣;。

既嗟叹,朗读时需重视叹词,注意它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既咏歌,朗读时需把握节奏和旋律,甚至于力度,速度,音色等。

这些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作为声音的感觉特征,因人而异,无法改变。除此之外,朗读时诗句处理,力量的强弱,语速的快慢,重音的有无,拖音、颤音的使用,都是可以自行调节,可以自己把握的。

同时,就整首诗而言,情感的起伏如何处理,也需用心思考!是水平,高起高落,低起低落;还是上行,低起高落,抑或另外的呈现,高起低落?朗读的旋律更不可忽视,它是美读得以最终实现的整体规划。

既手舞足蹈,朗读时需设计动作、表情,借肢体动作来以视觉冲击来强化朗读效果。

其实,美读并不神秘啊!它的实现是有章法的。现在,让我们先听本课的朗读录音,初步体会情感,领悟诗意的同时,揣摩朗读者对诗句的美读处理。

2、练读品味。

美读本身就是朗读者基于自身积淀的再创造。下面,我们也要进行美读的设计与尝。

试了。请听老师的安排:

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美读的设计和尝试;。

推荐一人朗读,为朗读者;其余三人设计,为策划者;。

可以模仿录音朗读,更提倡突破录音,读出自己的特色来,体现个性化的朗读再创。

造;。

先在小组内试读,倾听,改进,5分钟后,一起分享。

3、品读欣赏。

讨论很激烈,朗读也很投入。现在,哪个小组主动分享你们的合作成果?

三、再读赏析。

1、听写字词。

2、倾听、朗读、反复的揣摩中,想必大家对诗歌的情感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形象的艺术。那么,就让我们从意象入手,进一步来赏析这首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听写的这些词。

湖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芬芳荇藻水微凉。

雪峰彻骨。

水夹泥沙。

水田新生禾草细软蓬蒿。

岭南荔枝花寂寞憔悴。

渔船苦水。

无限的江山血和灰。

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

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

爱希望太阳春苏生永恒。

1、这些词语或短语,它们的排列,并没有打乱,而是与诗行中出现的顺序完全吻合,现在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审视观察这些词语。

从词性的角度,它们大概分为哪两类?

明确:形容词和名词。

2、请找出其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明确:名词性词语有:

手掌土地灰烬血泥。

湖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荇藻水。

雪峰。

水夹泥沙。

水田禾草蓬蒿。

岭南荔枝花。

渔船苦水。

无限的江山血和灰。

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

爱希望太阳春。

3、这些事物充满了鲜明的地域色彩!那么,它们的所属地分别在哪里?请大家根据诗歌内容来回答:

明确:

湖——西湖,诗人的家乡。

雪峰——长白山,吉林省东北。

水夹泥沙——黄河流域,中原一带,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水田(蓬蒿)——江南,长江以南。

荔枝花——岭南,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部和海南全境。

苦水——南海,中国领土最南端。

除了诗中所提到的这些明确的地点之外,诗中还有一些模糊的表示地点的说法,比如“灰烬”,在哪里?在“这一角”。“血和泥”在哪里?在“那一角”。“太阳”和“春”,“爱”和“希望”在哪里?在“辽远的一角”,在“那里”。

明确:一幅中国地图。让我们回到诗题——“我用残损的手掌”,我们常说“我用铅笔写字”,“我用圆规画圆”,“我用手掌拍蚊子”,显然,诗题并不完整。那么,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人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端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描述,诗人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当然也有视、听、嗅的感受。这样,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把较为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线索上,显示了构思的巧妙。(板书:构思巧妙)。

明确:两大类:褒义词,也即积极、暖色调的词;还有贬义词,也即消极、冷色调的词。

其中消极、冷色调的词有:残损灰烬血泥微凉雪峰彻骨水夹泥沙蓬蒿寂寞憔悴。

再从诗中内容观照,这两部分的分界线在哪里?具体在哪一诗行?

明确:“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也即写到“那辽远的一角”时,情绪陡然一变。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两则资料:大屏幕展示。

背景资料1(诗人经历)。

戴望舒是我国新诗的探索者之一,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亲的歌。

背景资料2。

从背景资料中不难得知:

“这一角”,写的是沦陷区,放眼望去,只有灰烬,血和泥,满目凄凉,一片衰败,诗人流露出深深的忧愤,所以,“荇藻”和“水”“微凉”、“雪峰冷到彻骨;所以“水田”里只有“蓬蒿”,“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南海”尽是“苦水”。

“那辽远的一角”写的是解放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爱、希望、太阳、春、热情地描绘,“牲口一样地活”,“像蝼蚁一样地死”,两个比喻,更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来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表现出作者无限的向往和真情的赞美。

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亲的抒情,表现出深广的忧愤。

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是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解放区的向往与憧憬,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前半部分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

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区,从虚处入手,用亲切温馨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诗歌的前两部分从用词到情感表达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鲜明对比)。

是的,诗歌主情,诗人内心洋溢着切肤的沦亡之痛,又涤荡着热切的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之情。但是,诗人情感又不是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上,这就是诗歌用形象说话的特点。诗人自己也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隐藏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对于诗歌的鉴赏,之所以要从形象、意象入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四、品读赏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从远古先民的劳动号子到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从汉时源自民间的乐府到晋时文人创作的古体诗,再到后来的近体诗、格律诗,也即律诗和绝句,终于发展到唐代的璀璨鼎盛,群星耀眼。初唐四杰,盛唐李杜,中唐白居易,晚唐小李杜,成就斐然,难以胜数。到了宋代,诗歌的没落,却又带来词的兴起,元代曲的形成。到了清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门被强行打开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文学上的革新。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振聋发聩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吸收外来的先进形式,汲取民族的丰富营养,至此,古典诗歌的时代结束,现代诗歌的时代开启,郭沫若、穆木天、冯乃超等人从此将新诗的写作推向了高峰。

这条诗歌的河流,像九曲黄河,奔腾汹涌,有往而无复。如果说,古典诗歌仿佛行进在高山峡谷中,绝少异域文化的渗透与营养;那么,现代诗,才终于进入中原,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海洋了。

以第一单元所学过的诗歌为例,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语言由“文言”而变为“白话”,诗行排列由不讲究、单一而变为“十分讲究且形式多样”,格律要求由“严格的押韵和平仄”而变为“相对自由”,并且,标点符号也成为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方式。

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是截然的断层,诗歌的变革也是在传承中的创新。比如,用形象说话,比如对于凝炼、优美、含蓄的诗歌语言的追求,比如执着于表达准确的“炼字”,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赏析或理解。

学生可能赏析到的句子有:

词语运用方面:

1、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的家乡,那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惨象时,几乎无法辨认的悲愤之情。

2、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能正常生活的痛苦与无奈,表达诗人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

“轻抚”是一个动词,指“轻轻地抚摸”,这个动词准确写出了诗人对“那里”,也即解放区的深情。

4、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繁花、锦幛、嫩柳枝、荇藻、水,这里既有视觉所见;芬芳,这里也有嗅觉所闻;“水的微凉”,这里还有手的触觉所感。这三句诗,一句一景,各种感官相互配合,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美丽过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家乡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现在无比痛惜之情。

可以赏析的角度还有:

繁花、锦幛、芬芳,这些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与“微凉”,这样消极、冷色调的词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美丽过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家乡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现在的无比痛惜之情。

修辞方面:

1、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当年江南水田里禾草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情形和现在只有飞蓬和野草的荒凉、破败做对比,突出强调了诗人对以往美丽江南的怀恋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荔枝花以人的思想情感,仿佛荔枝花也因为祖国受。

到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而瘦弱、面色不好看,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对祖国被蹂躏的悲愤之情。

3、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像婴孩手中乳。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和那里,也即解放区的关系比作是恋人和母子,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想到解放区时那种无比温暖、温馨、美好的感觉,表达诗人对于解放区的深厚情感。

4、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里也即解放区直接说成是太阳、是春,充满了光明、

温暖、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憧憬与向往,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热切盼望。

5、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们比作牲口、蝼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们在沦陷区的悲惨的生存境遇,从而也表达诗人对于解放区的憧憬与向往。

小结:是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些句子,或用词讲究,或修辞巧妙,仿佛耀眼的宝石,镶嵌在诗行中间,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最大限度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例,多揣摩,多思考,让语言含蓄、悠远、表意准确且丰富;让文章意蕴深远,表达陌生而艺术化。

五、布置作业:

1、巩固这首诗的背诵;。

2、用形象说话是诗歌的典型特征。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戴望舒。

手掌的感受——构思的巧妙。

忧愤与向往——鲜明的对比。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五

学习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接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资料助读:

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亲的歌。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几句,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2、齐读字词两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小声读背这首诗,一边思考课后一、二两题,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会背全诗,并能回答两个思考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六、检查自学。

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

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熟背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练习一、二都正确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那就请前后桌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

2、全班交流。

(1)师:谁来回答第1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板书:先是凄楚忧愤——热切期盼。

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板书: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师:同学们,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的后半部。

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以后的写。

作中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六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题材上看都是现代诗,内容上看,多属表达对祖国的爱。《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象能有自己的理解,但由于思源的学生属农村学生,基础较差,缺乏系统的表达能力及其他同年级学生本该拥有的理解能力,再加上,由于年代相隔,学生并不能很深地感受到诗人对于侵略者切肤地痛和对解放区深切的爱,故而,对诗歌内容及诗歌写法不宜做太多的分析,而应该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诗歌情感。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1、理清这首诗的思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对沦陷区的凄楚忧愤及对解放区热切期望的情感。

通过朗诵,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对沦陷区的凄楚忧愤及对解放区热切期望的情感。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念片,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听读,品意象。

1、教师配乐深情范读,配乐为小提琴曲《沉思》。

2、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要求学生前16行用沉重、低缓的语气语调读,后半部分用明朗、积极向上的语气语调读)。

3、明确重音,个别句子指导朗读。

4、本诗中的情感线索是什么?这里分别出现了两个动词,找出来。

明确:这一角那一角我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

灰烬血和泥微凉冷到彻骨寂寞憔悴阴暗消极的冷色调。

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爱希望太阳春积极的暖色调。

6、这两组词语描写的分别是什么地方?两组画面分别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沦陷区和解放区凄楚忧愤和热切盼望。

7、男生女生分别带着不同情感朗诵(朗读后正音)。

三、品词,知情感。

将诗按情感变化分为前后两节分别赏析,进行朗读指导。

1、指导前半部分。

诗人将我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一幅幅画面依次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用了画面连缀的手法,我们先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我的家乡的。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里是否可将“该”和括号去掉?

明确:通过对“该”字的赏析和对回忆中家乡的美好让学生感受到现在家乡早已面目全非,只是血和泥后作者的愤怒、悲伤,并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感情。

紧接着带着悲愤的感情朗读前半部分。

2、指导第二部分。

对解放区作者怀着希望和爱,所以在这里他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朗读,说出作者在哪些句子或哪些词语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3、简介写作背景。

4、齐读后半段。

戴望舒。

摸索沦陷区凄楚忧愤画面连缀。

轻抚解放区热切盼望直抒胸臆。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设定就是一节朗诵指导课,希望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诗歌情感,从学生最后的表现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算是一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但是,在这节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我几乎降低了所有理解及写作手法上的难度,专门把重点放在了朗读指导上,这样,一方面是朗读上成功了且保证了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很多本该由学生去思考去讲的东西变成了我直接的灌输。这点需要再做思考。另外,因为紧张及不熟悉,在窜语部分,说的并不流畅,方知,一堂成功的课需要充足的准备,更需要个人素养的不断提升。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七

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八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接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资料助读:

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几句,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2、齐读字词两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小声读背这首诗,一边思考课后一、二两题,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会背全诗,并能回答两个思考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六、检查自学。

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

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熟背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练习一、二都正确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那就请前后桌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

2、全班交流。

(1)师:谁来回答第1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板书:先是凄楚忧愤——热切期盼。

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板书: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师:同学们,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的后半部。

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以后的写。

作中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要求:1、写片断作文。

2、300——500字。

(2)师:谁来回答第2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九

戴望舒。

教学目标。

1、识记字词,了解戴望舒及其创作。

2、能有感情地诵读、准确地背诵全诗,品味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3、体会诗歌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4、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线索。

2、学习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诗歌主题。

3、通过联想和想象,解读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

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喻的情感,体会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企盼,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社会的珍惜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及寄予的诗人的情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雨巷,撑着油纸伞,“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形象,但卢沟桥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伞”,而在监狱中“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走近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1950年因哮喘病去世。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三、诗歌背景介绍。

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日军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被捕,受尽酷刑,但他没有屈服,狱中写下了几首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在诗歌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热爱。同时,借助于想象,表达了对“辽远的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四、积累字词。

锦幛(zhang)荇藻(xingzao)蓬蒿(penghao)。

憔悴(qiaocui)蝼蚁(louyi)灰烬(jin)。

残损:被破坏的,不完整的,残缺的。

灰烬:物体燃烧后盛下的东西。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五、读课文,梳理结构。

生:仔细聆听,感受诗作的抑扬顿挫及诗人的感情,思考该诗表现出怎样的氛围。

师提示:这首诗较为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

2、学生以多种形式读诗,整体感悟诗歌。

教师点拨:层次分割标志为“只有那辽远的一角”,前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对苦难中国的悲哀之情;后一部分抒发了诗人对解放区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3、再读诗歌,思考文中“广大的土地”象征什么,为什么诗人要用“残损的手掌”一词?

生:思考、讨论、分析并总结(“广大的土地”象征苦难的中国。使用“残损的手掌”既是实指诗人处境的艰难,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六、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教师设置问题: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的刺激。请画出文中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得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在描写手法上和感情色彩上明显不同,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教师总结: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温暖、明朗坚固、蓬勃、永恒;消极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这些词汇形成对比,更好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爱和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土地。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然后是从祖国的北疆到南国,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的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首长”的触觉作用,这样,就把较为广泛的对象接种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条线索上,因此不觉得芜杂。另外,这首诗有着较为特别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歌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连缀;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爱和柔情,对比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

作业:背诵这首诗歌。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

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四、问题探究,理解艺术形象。

合作研讨:

(1)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2)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3)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4)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2)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前后两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3)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4)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五.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诗人对苦难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及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一

1、以读带讲:

以读促品是本课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里,通过几遍层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读和品互为方法和结果。

2、青春时代应该是诗的时代:

可是很多同学误以为诗歌的凝练就意味着抽象,学着写诗写的空洞苍白。还有的同学很少读诗,甚至有的同学惧怕诗歌的学习。本课的重点放在领悟诗人借助哪些具体形象抒发情感上,消除了这一部分同学的误解,使他们在情感上又向诗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对诗歌的认识,有利于课外的阅读和练笔。

3、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二

学习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接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二、资料助读:

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亲的歌。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能读准字音。.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一人读几句,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2、齐读字词两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练习读,3分钟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背诵)。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小声读背这首诗,一边思考课后一、二两题,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会背全诗,并能回答两个思考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六、检查自学。

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举手,比谁背的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若不多,则再给两分钟;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

更正)。

2、男生、女生比谁背的好。

3、齐背这首诗。

(二)思考与练习。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已能熟背全诗了,通过自学能把课后练习一、二都正确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那就请前后桌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

2、全班交流。

(1)师:谁来回答第1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板书:先是凄楚忧愤--热切期盼。

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板书: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师:同学们,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的后半部。

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以后的写。

作中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要求:1、写片断作文。

2、300--500字。

(2)师:谁来回答第2题?(喊多名学生回答)。

李金玲。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三

归纳点拨:

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归纳:

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在师的点拨下,理解诗中具体形象中蕴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仔细读诗,边读边画出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并区别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调,进而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在师的点拨下,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欣赏这首诗。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四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

2、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并能准确的背诵;。

3、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

4、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5、通过联想和想象,体验情境,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课前熟读,收集资料,课堂上赏析、朗读;。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法、朗读法、欣赏法,学习仿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喻的感情,体会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1、朗读、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

2、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

3、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象征手法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

2、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教师筛选有关资料及相关录音或幻灯;学生收集有关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并能熟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解决生字词。

一、导入。

屈辱我们可以宽容,但绝不可忘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个高贵而倔强的灵魂,(屏显作者图片)去听听这个柔弱的中国文人,虽身陷囹圄却又曾怎样激情满怀地歌唱——(板书标题、作者)。

二、写作背景,概括本文的主旨。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

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记录停顿和重音。

2、教师总结后全班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教师点评然后再次朗读(齐读或个别学生范读)。

四、问题研究: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繁杂这是为什么?

4、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明确:

1、a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b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

3、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

“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4、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五、巩固拓展。

1、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1)广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

(2)“繁花如锦障”是明喻,用“繁花锦障”来形容家乡百花盛开的美好图景。

(3)“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4)“无形的手掌”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

(5)“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6)“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新生活。

2、分别说明诗中运用暗示、烘托、对照手法的语句有何表达作用。

“岭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暗示敌占区人民的苦闷忧伤。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暗示那里人民在侵略者的骚扰下无法安居乐业的痛苦处境。

全诗运用对照手法,沦陷区的今昔对比,沦陷区与解放区的对照,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的爱憎感情。

六、作业布置。

1、收集爱国诗四句。

2、完成《一课一练》课外巩固和拓展部分。

七、板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资料下载]。

1.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2.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次年,他被日军逮捕,投入狱中,备受摧残,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所处的“物理场”受到限制,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的“心理场”却变得广阔了。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祖国蒙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战场。正是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之情,使他眼前浮现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意象,这幅地图又成为他投射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地图是祖**亲的象征,“残损的手掌”则是身陷囹圄的诗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的写照。

3.名家点评。

据冯亦代回忆:“我昔日和他在薄扶林道散步时,他几次谈到中国的疆土,犹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如今他以《残损的手掌》为题,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香港文学》1985年2月号)。

这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描写沦陷区阴暗,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面缀连。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摩,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使诗章透现出和煦明媚的色彩。可以说这首诗既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的结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旧保持着的爱国精神的升华。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并不回避直接抒发和对事物进行直接评价的陈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达,主要还是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诗人在狱中,想像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诗人在虚拟性的总体形象之中,又对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堤上的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这一些细节描绘正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所产生的哀痛。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观式的细节描绘之中,诗人还运用“虚拟性想像”的手法: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都是直观式描绘中存在的想像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幻觉的具体化。至于写到蘸着“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以及在写到对解放区的热爱时,说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则是在想像性的虚拟中,结合着隐喻和明喻。尤其是“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一比喻的恰切,包含的感情的丰富性,一再受到人们的称赞。(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整体感知]。

[4]。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六

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1、研读诗歌,品味语言。

2、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一课时。

一、导入。

健全的双脚总渴望踏在坚实的土地,康健的双手总期盼握住永远的幸福。

曾经有这么一个诗人,写了一首《断指》,据说,这位断指的革命者是诗人的友人,他为了不再为感情所累,全身心投入到解放事业当中去,当众砍下一根手指,请友人在酒精瓶里保存好以为见证,以志警醒。可是,十多年后,诗人被日军逮捕用酷刑审讯,在狱中他想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被日军蹂躏的国土,身体被拘禁的他用不曾屈服的灵魂写下了《我用残损的手掌》,他是谁?“雨巷诗人”戴望舒让我们来读一读在特殊的年代里写下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听一听,他唱出了什么样的心声。

(板书课题)。

二、听读,品意象。

1、创设音乐情境,教师配乐范读。

同学们,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2。学生自由吟诵两遍。

预设:黑暗、残损、被侵略军蹂躏等。

三、想象,知情感。

1、用残损的手掌哪些事?可以找到相关句子来朗读,重点读出关键的动词。

预设:他用手掌去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触到、掠过,沾了,轻抚、运力量、贴在上面,寄爱和希望)。

通过学生的比较得出:摸索中的摸通常是在黑暗中进行探索,心中是很急切的,沉痛的,很冲破这黑暗,找到光明的出口,而轻抚则是轻轻的抚摸,是诗人在抚摸探索无限的江山之后,摸到了自己理想的地方,他对这块土地特别的热爱,于是他会将所有的力量运在手心,贴在这块土地上面,通过这两个词语的比较明白诗人对这“辽远的依然完整的一角”炽爱、倾注柔情、满怀憧憬。

2、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半部分诗歌,说说这“辽远的一角”为什么会吸引诗人的心?

预设:直接的有: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

间接的有:“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那里是太阳,是春。太阳和春"来比喻这一角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教师板书关键词。

预设:温暖—冷、凉;明朗—阴暗、蓬勃—憔悴、坚固———化为灰烬、血和泥。

3、想象,描写画面。

诗人描写“摸索”时手掌的感受,细腻而又真切,真的在想像中他描绘了冷冷的色调与灰灰的死寂,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前半部分选择你最能引起你联想看到沦陷区的现状的句子,描述想到的画面与感受(感时花)。

例:如“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句我联想到了:我把手伸进水中,河水冰凉冰凉。昔日那锦幛似的鲜花,在炮火中枝残叶败,那嫩柳枝发散出来的清香,被浓浓的血腥味笼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挂在我心头的挽幛!

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地方的景物通过想象加以描述。“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祖国的长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气彻骨,似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因为我看到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的祖国肆意践踏!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墟,听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叹、那愤怒的呼喊。

4、齐读,品精神。

驱逐阴暗,带来苏生,不像牲口一样的活,蝼蚁一样的死……希望,有永恒的中国!

你从这些诗句中你看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形象?

预设:不屈不挠的坚强的意志和对祖国炽热的爱,对美好的未来充满这无限的憧憬。

引入资料:

啊!在这血染的岛上,我是否要等到老?(《断篇》)。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偶成》)。

苦难的岁月不会再迟延,/解放的好日就快到……(((口号》)。

是的,他不想自己如蝼蚁苟且偷生所以他在酷刑残害下也不供出一个文艺工作者,他在《狱中题壁》: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在时代潮流的感召下,诗人戴望舒终于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一次次充满韧劲和豪情地歌唱。而且在同时代中也有这样高亢的歌号召着每个爱国者的心。

5、拓展,知时代。

配乐齐读,端木蕻良在《土地的誓言》中发出铮铮誓言: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萧红在《生死场》中宣誓道:

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

田间在《给战斗者》歌唱道:

我们要活着———在中国/我们要活着/———永远不朽!

我们复仇的枪/不能扭断/因为我们知道/这古老的民族/不能/屈辱地活着/也不能/屈辱地死去/我们一定要/高举双手/迎接———自由!

在朗读中结束这堂课。

6、作业布置:推荐读望舒的《雨巷》和《狱中题壁》。

一直以来现代诗歌教学是一个难点。比起现代文教学和古诗文教学困难了许多,特别是一些象征意义的诗歌和朦胧诗,更是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现代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的祖国的抒怀之作。诗歌一方面描写沦陷区的阴暗,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发出赞美。诗人的情感由凄楚转而热切的期盼。其中诗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将重点问题重点分析。而后半部分,情感表达很清晰,学生很容易把握,由情入手,让学生自己体验也就可以明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意思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如何让90后去理解战争年代作者选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层内涵诗人情感的变化更是难点,于是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1、以读带品。

以读促品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几遍不同方式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比如开头教师配乐朗诵诗让学生初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中,然后让学生与文本亲密的接触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文本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再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在仔细玩味诗歌语言的同时感知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灵活让学生个独,齐读,分句读等,并且落实诵读技巧,推动学生理解文本。

2、重视文本。

文本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是课堂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关注点应该始终放在文本上,要求学生从关键的词语、句子中理解作者的情感。

(1)由于本诗的意象较多,学生的分析往往比较烦琐。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以“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为问题的纲,将诗歌两个小节不同的内同串联再一起,带动学生对作者情感之所以发生变化的理解,达到以线串点的效果。

譬如在诗歌的上半部分,我问了这样的问题“诗人具体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特征是什么?通过这些事物,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诗中的7个意象就可以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表意整体。

(2)在学生的分析中用问题推动其思维不断向前,以期理解更深刻。对于重点意象重点分析,诗人简略写的也只做简略的了解,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

比如"轻抚"和"抚摸"这两个词的区别,通过联系一二两小节的不同就可以更深沉的分析出诗人情感的改变。再如想象画面也是根据诗歌中对文字的理解联系事实去想象,关于航杭州的西湖、长白山等情景的描绘。

(3)以情动人。

喜剧带给人欢笑而悲剧往往让人震撼。或许体会到悲怆之后心灵总会留下震撼,那这样的效果应该也不会少过于欢笑留下的。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因此教师先要动情之后才可以感染学生,师生一同走入诗歌的情境。再如背景切入是感染学生情感的关键。

在紧抓文本的前提下,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要了解当时的背景。还是由“残损”一词的分析,我自然的引入了对诗人当时情况的介绍和中国社会大环境的介绍。但是,对于抗日战争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所诞生的文学,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而文学的解读要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共鸣的产生。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语言在这时候往往显得苍白,学生从干枯的几句背景介绍里很难抽象出苦难,更难体验到悲痛和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哀鸣。因此,改变背景的呈现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更好的感染学生才能让其体验出诗歌更深层次的内蕴。这一点,多媒体凸显了它的优势,一组战争中受苦受难后爱国诗人所写的诗歌一句句在音乐的渲染下让学生更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让一种悲怆的氛围弥漫在课堂,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达成共识。更能体验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3、拓展于小处之中。

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总在点滴之间,在具体的某个点之上,给予学生一两点小的点拨,日积月累也是一种财富。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缺陷,我个人而言,有一些拘谨,没有完全放开,还应该可以更轻松、自然些。对某些环节的把握还可以更从容、严谨些。最后时间的利用也尚待完善。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带给读者的首先是一股震撼人心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是诗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爱和恨、痛苦和希望编织成的一首热爱祖国,憧憬光明的诗篇。随着诗人的神思遐想,诗人“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从塞北的长白山,到中原的黄河,从江南水乡,到岭南至南海,面对一片山河破碎的凄凉景象,诗人深沉的哀痛洋溢在字里行间;可那“辽远的一角”,却依然“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又使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深情的赞颂解放区是“永恒的中国”,他把祖国的新生、民族解放的前途都寄托在解放区。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情能够给予中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使他们了解诗人在那种苦难的时代和环境里是怎样的执著爱国,也启发他们反思在和平年代又该怎样以自己的方式热爱祖国,这就是本课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价值所在。爱祖国爱家乡是语文学习中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本课也不例外。相信在诗歌阅读的潜移默化中能够如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给学生“关于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关于诗歌的学习,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重点应该放在从语言入手领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内涵、情感上。课标也要求:“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有表现力的语言”。在这里,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有“体验”。体验什么?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因此学习这首诗歌,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特别要注意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

新课程标准还对学生提出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要求。因此,本课仍然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戴望舒生平及其佳作,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赏析,写下简短的感悟(在涉及新的作家作品时查阅相关资料,做好相关链接,到九年级时应该已成为一种学习习惯。),目的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首次对学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要求的重点在于强调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合作”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发挥大家的智慧、集体的力量。为此,本课选择在体验诗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诗中的情感和内涵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是以老师的讲解取代学生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评价,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切磋,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共同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阅读中得到营养,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读中品,品中读。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富有想像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中洋溢着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洪流,其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地苦难的哀痛,对解放区热情的赞颂都溢于言表,深切动人,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激发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1、做好相关链接:

课前收集关于作者及本诗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对这位“雨巷诗人”及其诗作有一定了解。尤其要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领悟作品内涵,理解本诗抒发的情感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2、反复诵读诗歌:

在诵读中,随着诗人“手掌”的移动整体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味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在诵读中,进一步明确诗人借助哪些形象抒发情感,品味诗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诗人奇异的想像和诗中强烈的对比。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直至背诵。

3、开展合作交流:

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强化诵读,品评语言。“读”时可以轮流读,可以分工读。由于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可能不同,每读一遍都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品”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切磋,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做好课堂盘点:

本课结束后每个同学要及时回溯检索本课学习内容,盘点自己的学习收获。想想自己在本课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或者最想在本课中实现突破的是什么。这种理性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效率。

5、布置课外作业:

在课堂盘点之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布置几种不同的课外作业,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作不同的突破和拓展。

本课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1、课前指导学生课外收集戴望舒有关资料及其佳作,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初步的兴趣式赏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下对戴望舒这位诗人或者他的某首作品的感悟片段。

2、上课时,用一盘朗诵得极富音乐感的磁带导入。一方面,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读出节奏感;另一方面,抑扬顿挫的乐感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怀。

3、听完范读随即安排学生自由诵读,并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4、体会了复杂的情感之后,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一是看诗人是借助哪些形象来抒发情感的,二是诗人是怎样利用语言技巧来抒发情感的。这是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独特的情感体验并领悟诗歌语言凝练而又形象的特点的重要步骤,老师不能越俎代庖,所以选择在同学中开展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在合作中表达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这一步中,诵读仍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学习方法,力图通过品读诗歌使自己的诵读更有节奏感,更富有感情。

5、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之后,需要一个班内的交流。此时仍是由诵读贯穿,学生以读带讲,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谈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此时诵读的要求是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6、然后是引导学生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作一个回顾和盘点,总结一下自己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或不足,反思一下自己的目标实现得如何,课外又将如何再去弥补遗憾或者有所拓展。

7、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自己的选择确定不同的课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都有相对丰足的收获。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一等奖9篇篇十八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写给祖国母亲的歌。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因为所描写对象的不同,诗歌前后两部分词语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从而把较为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诗歌的描写对象虽多,但读起来却并不芜杂。

1课时。

1、理解、积累“灰烬、锦幛、蓬蒿、憔悴、蝼蚁”等词语;。

比的作用;。

4、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现代诗的特点,培养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

1、词语积累;。

2、诗歌美读训练;。

3、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

品读赏析诗歌语言,培养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

1、美读训练,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技巧示范为引领,小组合作练读为基础,最后达到全班赏读品悟的目标。

2、词语积累以及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拟通过以下教学环节完成:

首先,布置预习,完成个人词语摘抄;。

其次,课堂听写字词;。

再次,将听写内容用大屏幕打出,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梳理;。

最后,借用大屏幕显示的诗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对诗歌构思以及情感变化的把握与理解。

找出诗中典型句子,从词语选择(炼字)、修辞运用、艺术再现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美读教学法:在较为理性的诵读指导中,引领学生感悟诗歌之美;。

2、小给合作探究法:在小组范围内,借助同伴的帮助,完成对诗歌的赏析;。

3、讲解点拨法:创设情境及恰当问题引领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魅力;。

一、情境导入。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现代著名诗歌《雨巷》的开篇。彳亍、徘徊、彷徨、凄婉迷茫,如梦如幻的“我”;冷漠、凄清、惆怅、寂寥静默,如烟如雾的“雨巷”:这一切让当时略显寂寞的现代诗坛为之倾倒,也让当时尚属无名之辈的戴望舒一举成名。丁香、雨巷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符号,让他从此成为大家所熟悉的“雨巷诗人”.

然而,奇怪的是,戴望舒本人似乎并不喜欢这首让他一举成名的诗作,在他早年的自选集中,这首诗甚至没有被他选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另一首代表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起来品味、探究。

二、美读初品。

1、启发指导。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中的这段话,是我国古典诗论中有名的一段文字。它不仅精辟地揭示了“诗歌主情”的本质,而且暗示了我们诗歌的美读之法:原来,古人的诗,是要说出来,叹起来,唱起来,歌起来,甚至于要手舞起来,脚跳起来,辅之以鲜明而得当的肢体语言的。具体而言:

既主情,朗读时需“倾注情感”,也即与诗人产生共鸣;。

既嗟叹,朗读时需重视叹词,注意它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既咏歌,朗读时需把握节奏和旋律,甚至于力度,速度,音色等。

这些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作为声音的感觉特征,因人而异,无法改变。除此之外,朗读时诗句处理,力量的强弱,语速的快慢,重音的有无,拖音、颤音的使用,都是可以自行调节,可以自己把握的。

同时,就整首诗而言,情感的起伏如何处理,也需用心思考!是水平,高起高落,低起低落;还是上行,低起高落,抑或另外的呈现,高起低落?朗读的旋律更不可忽视,它是美读得以最终实现的整体规划。

既手舞足蹈,朗读时需设计动作、表情,借肢体动作来以视觉冲击来强化朗读效果。

其实,美读并不神秘啊!它的实现是有章法的。现在,让我们先听本课的朗读录音,初步体会情感,领悟诗意的同时,揣摩朗读者对诗句的美读处理。

2、练读品味。

美读本身就是朗读者基于自身积淀的再创造。下面,我们也要进行美读的设计与尝。

试了。请听老师的安排:

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美读的设计和尝试;。

推荐一人朗读,为朗读者;其余三人设计,为策划者;。

可以模仿录音朗读,更提倡突破录音,读出自己的特色来,体现个性化的朗读再创。

造;。

先在小组内试读,倾听,改进,5分钟后,一起分享。

3、品读欣赏。

讨论很激烈,朗读也很投入。现在,哪个小组主动分享你们的合作成果?

三、再读赏析。

1、听写字词。

2、倾听、朗读、反复的揣摩中,想必大家对诗歌的情感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形象的艺术。那么,就让我们从意象入手,进一步来赏析这首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听写的这些词。

湖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芬芳荇藻水微凉。

雪峰彻骨。

水夹泥沙。

水田新生禾草细软蓬蒿。

岭南荔枝花寂寞憔悴。

渔船苦水。

无限的江山血和灰。

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

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

爱希望太阳春苏生永恒。

1、这些词语或短语,它们的排列,并没有打乱,而是与诗行中出现的顺序完全吻合,现在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审视观察这些词语。

从词性的角度,它们大概分为哪两类?

明确:形容词和名词。

2、请找出其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明确:名词性词语有:

手掌土地灰烬血泥。

湖家乡春天繁花锦幛嫩柳枝荇藻水。

雪峰。

水夹泥沙。

水田禾草蓬蒿。

岭南荔枝花。

渔船苦水。

无限的江山血和灰。

恋人柔发婴孩手中乳。

爱希望太阳春。

3、这些事物充满了鲜明的地域色彩!那么,它们的所属地分别在哪里?请大家根据诗歌内容来回答:

明确:

湖——西湖,诗人的家乡。

雪峰——长白山,吉林省东北。

水夹泥沙——黄河流域,中原一带,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水田(蓬蒿)——江南,长江以南。

荔枝花——岭南,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部和海南全境。

苦水——南海,中国领土最南端。

除了诗中所提到的这些明确的地点之外,诗中还有一些模糊的表示地点的说法,比如“灰烬”,在哪里?在“这一角”。“血和泥”在哪里?在“那一角”。“太阳”和“春”,“爱”和“希望”在哪里?在“辽远的一角”,在“那里”。

明确:一幅中国地图。让我们回到诗题——“我用残损的手掌”,我们常说“我用铅笔写字”,“我用圆规画圆”,“我用手掌拍蚊子”,显然,诗题并不完整。那么,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人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端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描述,诗人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当然也有视、听、嗅的感受。这样,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把较为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线索上,显示了构思的巧妙。(板书:构思巧妙)。

明确:两大类:褒义词,也即积极、暖色调的词;还有贬义词,也即消极、冷色调的词。

其中消极、冷色调的词有:残损灰烬血泥微凉雪峰彻骨水夹泥沙蓬蒿寂寞憔悴。

再从诗中内容观照,这两部分的分界线在哪里?具体在哪一诗行?

明确:“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也即写到“那辽远的一角”时,情绪陡然一变。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两则资料:大屏幕展示。

背景资料1(诗人经历)。

戴望舒是我国新诗的探索者之一,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背景资料2。

从背景资料中不难得知:

“这一角”,写的是沦陷区,放眼望去,只有灰烬,血和泥,满目凄凉,一片衰败,诗人流露出深深的忧愤,所以,“荇藻”和“水”“微凉”、“雪峰冷到彻骨;所以“水田”里只有“蓬蒿”,“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南海”尽是“苦水”。

“那辽远的一角”写的是解放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爱、希望、太阳、春、热情地描绘,“牲口一样地活”,“像蝼蚁一样地死”,两个比喻,更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来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表现出作者无限的向往和真情的赞美。

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情,表现出深广的忧愤。

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是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解放区的向往与憧憬,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前半部分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

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区,从虚处入手,用亲切温馨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诗歌的前两部分从用词到情感表达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鲜明对比)。

是的,诗歌主情,诗人内心洋溢着切肤的沦亡之痛,又涤荡着热切的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之情。但是,诗人情感又不是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上,这就是诗歌用形象说话的特点。诗人自己也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隐藏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对于诗歌的鉴赏,之所以要从形象、意象入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四、品读赏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从远古先民的劳动号子到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从汉时源自民间的乐府到晋时文人创作的古体诗,再到后来的近体诗、格律诗,也即律诗和绝句,终于发展到唐代的璀璨鼎盛,群星耀眼。初唐四杰,盛唐李杜,中唐白居易,晚唐小李杜,成就斐然,难以胜数。到了宋代,诗歌的没落,却又带来词的兴起,元代曲的形成。到了清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门被强行打开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文学上的革新。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振聋发聩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吸收外来的先进形式,汲取民族的丰富营养,至此,古典诗歌的时代结束,现代诗歌的时代开启,郭沫若、穆木天、冯乃超等人从此将新诗的写作推向了高峰。

这条诗歌的河流,像九曲黄河,奔腾汹涌,有往而无复。如果说,古典诗歌仿佛行进在高山峡谷中,绝少异域文化的渗透与营养;那么,现代诗,才终于进入中原,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海洋了。

以第一单元所学过的诗歌为例,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语言由“文言”而变为“白话”,诗行排列由不讲究、单一而变为“十分讲究且形式多样”,格律要求由“严格的押韵和平仄”而变为“相对自由”,并且,标点符号也成为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方式。

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是截然的断层,诗歌的变革也是在传承中的创新。比如,用形象说话,比如对于凝炼、优美、含蓄的诗歌语言的追求,比如执着于表达准确的“炼字”,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赏析或理解。

学生可能赏析到的句子有:

词语运用方面:

1、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的家乡,那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惨象时,几乎无法辨认的悲愤之情。

2、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能正常生活的痛苦与无奈,表达诗人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

“轻抚”是一个动词,指“轻轻地抚摸”,这个动词准确写出了诗人对“那里”,也即解放区的深情。

4、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繁花、锦幛、嫩柳枝、荇藻、水,这里既有视觉所见;芬芳,这里也有嗅觉所闻;“水的微凉”,这里还有手的触觉所感。这三句诗,一句一景,各种感官相互配合,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美丽过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家乡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现在无比痛惜之情。

可以赏析的角度还有:

繁花、锦幛、芬芳,这些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与“微凉”,这样消极、冷色调的词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美丽过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家乡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现在的无比痛惜之情。

修辞方面:

1、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当年江南水田里禾草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情形和现在只有飞蓬和野草的荒凉、破败做对比,突出强调了诗人对以往美丽江南的怀恋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荔枝花以人的思想情感,仿佛荔枝花也因为祖国受。

到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而瘦弱、面色不好看,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对祖国被蹂躏的悲愤之情。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和那里,也即解放区的关系比作是恋人和母子,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想到解放区时那种无比温暖、温馨、美好的感觉,表达诗人对于解放区的深厚情感。

4、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里也即解放区直接说成是太阳、是春,充满了光明、

温暖、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憧憬与向往,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热切盼望。

5、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们比作牲口、蝼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们在沦陷区的悲惨的生存境遇,从而也表达诗人对于解放区的憧憬与向往。

小结:是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些句子,或用词讲究,或修辞巧妙,仿佛耀眼的宝石,镶嵌在诗行中间,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最大限度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例,多揣摩,多思考,让语言含蓄、悠远、表意准确且丰富;让文章意蕴深远,表达陌生而艺术化。

五、布置作业:

1、巩固这首诗的背诵;。

2、用形象说话是诗歌的典型特征。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戴望舒。

手掌的感受——构思的巧妙。

忧愤与向往——鲜明的对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