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不仅要准确地呈现信息,还要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报告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准备和组织。撰写报告需要注重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避免主观猜测和随意臆断。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一
本次调查共向学生发出问卷316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308份,抽取其中300份。各项统计结果和分析具体如下:
1.对考试的态度。
问卷题目1.上课时,尤其是进行历史与社会学科测试或考试时你感到:a.非常焦虑;b.有点紧张;c.心情放松;d.无所谓。从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考试。有点紧张的状态占了53.67%,说明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考试还是比较重视的,反应了学生对考试的焦虑程度。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的发挥;非常焦虑的占调查学生的20.67%,这说明有大概五分之一的学生在自我调控方面存在不足,这跟现在外界用分数衡量人的价值判断有关,这种认识往往是非理性的,所以部分学生听到考试感觉很焦虑;对考试无所谓的占了6.67%,这类学生对学习的动机还不明确,初一年级这种情况比较多,初三的最少;而能够心情放松面对考试的学生占了19%,这类学生能够比较从容地应对考试,在考试时能进行自我调试,而且是属于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考试的价值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2.对考试失利的看法。
问卷题目2.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你的看法是什么?a.努力程度不够;b.自责,觉得自己笨;c.老师没出自己会的,运气不好;d.不清楚。
从学生对考试失利的态度可以反映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反映学生对失败的归因状况。从上图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考试失利往往都归因于不够努力,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问题,平时受到多次考试挫折的同学容易把考试失利归因于自己笨,并觉得不容易改变现状;而把它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运气和对自己失败缺乏认知的学生比例较低。
3.他人看法对学生的重要性。
问卷题目3.对你来说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认为你很优秀并且很有才能。a.非常重要;b.重要;c.一般;d.无所谓。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初中生开始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在群体中显示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而努力学习,这是学习动机的外部动机。从图3可以看出,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无所谓的占极少数2.81%;而占了44.56%的学生认为他人对自身的肯定是重要的,这恰恰反映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认为非常重要的学生占了23.86%,这类学生自尊心很强,但是过强的自尊心反映在自我意识上就是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对外界的评价特别敏感,一旦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出现就容易导致自卑的情绪,当获得外界肯定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是一群容易受到鼓励的孩子,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找到他们的优点加以表扬和肯定,要大声表扬,小声批评;而认为一般的占了28.77%,这类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对外界的肯定或者否定不会有太多的心情波折,会比较坚持自我。
4.对厌学的看法。
问卷题目4.你身边若有同学不喜欢学习,你觉得主要是什么原因?a.父母从不或很少关心他的学习;b.他本人缺乏自信,学习习惯不好;c.课程多、难,负担重,难以适应;d.老师讲课枯燥乏味,难以理解;e.认为家里有钱,读书无用。
通过这道题可以从侧面分析学生不爱学习的主要原因。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也不同,让同学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反应对厌学的看法,往往比较真实而且客观。这次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不喜欢学习的原因是觉得学习太枯燥、负担重,占33.06%;还有一部分认为是缺乏家庭关注,占21.30%;还有16.84%认为读书无用,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复杂,不少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同时还有12.5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课质量也会影响学生厌学。所以当前的教学任务是寻找如何从家庭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
5.对于感兴趣的科目的影响因素。
d.对这门学科本身很感兴趣;e.没有喜欢的科目。
这次的调查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能够了解现在的学生对待上学,对待考试,对待学习目标和对待不同挫折压力下的真实想法。在这个不记名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面对社会的各种影响,目的都比较明确,为了获得新知识,为了将来的发展而学习。大部分同学认识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只有少部分同学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消极态度。在十多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填鸭式的教育早已经过时,现在的课堂大多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所以,从统计数据上看,学生认为老师课堂讲解精彩的占大多数,课堂是可以吸引学生的。当然,从数据上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对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对考试失利缺乏清醒的认识,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缺乏钻研精神,目标确定不科学,学习的内部动机不足等等。
针对我们调查的数据,谈谈对学生现在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关键。
1.科学归因,累积成就。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考试还缺乏理性的认识,部分学生对考试失利还缺乏合理的归因。首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无论是课堂上的内容还是布置的作业,安排的考试,要有梯度,不要一味地考倒学生,难倒学生,要按照不同的学生层次,课堂上预设的问题有难有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在正确归因的基础上,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让他们学会将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这一可控制的内部因素。
2.激发兴趣,增强信念。
当我们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活动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起很大的作用,课堂要设计的新颖有趣,无论什么课,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通过有趣的语言和严密的设计,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有效感是动机模式中的核心成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增强他们的自我有效感,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提高。确立参照标准,对进步的同学加以奖励,使其在自身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
3.创设氛围,耳濡目染。
学生所在的地方无外乎是学校、家庭和社区。我们要利用这三个学生最常呆的地方,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是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成才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促使其形成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一条基本教育规律。要有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一个具有良好校风的学校环境和一个好学上进、温暖融洽的班集体,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在良好的氛围下,学生耳濡目染,学习动机也更为良性,对学习会有清晰的认识。
4.认识自己,实现目标。
初中阶段的学生,比小学时期更在意他人评价,这反映了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在提高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确实可行的目标,我们给予的目标是确实可以操作的,不能泛泛地提出:努力学习,好好学习之类的抽象目标,目标是具体的,确保在制定的目标中能让学生体验到由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快乐。教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通常有效的做法是,给他们每人一本成长记录,在成长记录中清晰地写出未来一个阶段(可以是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是一天)要做到的具体目标,教师与学生一样要坚持记录和检查,并随时调整任务的难易和大小。
5.妥善奖惩,激发动机。
不要以为初中学生就不爱表扬了,相反,初中生对自己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更为在意,通过表扬可以增强自信心,而批评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虽然表扬与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所以,必须要做到表扬与奖励有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用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当他们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后,慢慢地就内化成自己愿意学的动力,学习也就进入正常轨道,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人格特征,外部的表扬与奖励与否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二
目前农村学校中对词汇教学不够重视,词汇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理解词汇,分析词性,展示例句,拓展词组,模仿背诵,造句翻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花费较多时间讲解单词用法,学生则忙于笔记而减少了思考和运用。这种教学强调了教师单方面的教,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语言能力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事实,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词汇很死板,不会灵活运用,也造成学生词汇学习压力大,遗忘率高和哑巴英语的窘境。面对这些现象,想通过对中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依托,以话题为基础,以思维导图为枢纽,以运用为目的词汇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真正在运用中轻松掌握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词汇教学的效率。为了获得词汇学习研究的事实依据,全面了解学生词汇习状况,特地进行了本次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在七,八,九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围绕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状况、方法,存在问题及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20个选择题和一个简答题,共发出125份问卷,收回有效份数120份。
1、你对英语单词学习感兴趣吗?
a、有兴趣(56.7%)。
b、一般(35%)。
c、没兴趣(8.3%)。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是不浓,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陈旧,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2、你了解学习单词的方法吗?
a、了解,但我一般不采用这些方法(41.7%)。
b、了解,并且我会经常用这些方法(36.7%)。
c、不了解(21.6%)。
刻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结果,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3、你的英语单词的主要来源是。
a、课本(95.5%)。
b、课外阅读材料(3%)。
c、词汇书(0%)。
d、词典(0%)。
e、听力材料(0%)。
f、英文原版电影电视(1.5%)。
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单一,信息闭塞,缺乏学习氛围。
4、你认为当前英语课本的单词量?
a、过多(20%)。
b、刚刚好(66.7%)。
c、太少(8.3%)。
d、不清楚(5%)学生依赖课本,认为把课本上的单词掌握就行了,满足与现状。
5、你背诵单词目的是。
a、提高自己的词汇量(35.8%)。
b、为了以后的学习(44.2%)。
c考试(20%)大部分学生对词汇学习有正确的看法,我们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你认为有必要采用特定的方法去学习单词吗?
a、有必要(58.3%)。
b、不清楚(25%)。
c、没必要(16.7%)。
大部分学生渴望学习单词的好方法,少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分之一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学习单词的方法。
7、你同意掌握充足的词汇量是提高英语成绩的保证吗?
a、非常同意(16.7%)。
b、不清楚(4.2%)。
c、不同意(16.7%)。
d、同意(54.2%)。
大部分学生认为词汇量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成绩。
8、老师在单词表里教完新单元所有单词的读音和中文意思后,你会。
a、很好地记住大部分单词的意思(59.2%)。
b、很难记住单词的意思(29.2%)。
c、其它(11.6%)。
折射出我们教学之后有40%的学生根本没掌握,也许两极分化就再这慢慢形成了。
9、你认为你现在掌握的单词量足够应付你日常英语学习的需要吗?
例如在听,说,读,写方面。
a、足够(13.3%)。
b、可能足够(36.7%)。
c、不清楚(4%)。
d、不够(46%)。
靖乎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词汇量还是不够的,说明我们的教学局限与课本,拓展词汇方面有待改进。
10、你认为你所上的英语单词方面的课能够让你提高你学习单词的兴趣吗?
a、能(53.3%)。
b、也许能(33.3%)。
c、不能(6.7%)。
d、不清楚(6.6%)。
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理念在变,但在课堂实施中力度不够或教学方法单一。
11、每天你会花多少时间在单词学习上。
a、少于30分钟(62.5%)。
b、多于一个小时(37.5%)。
c、多于两小时(0%)。
说明学生课后有复习单词的意识,缺乏学习环境和教师课后的指导要求。
12、你学习英语单词的最大障碍是。
a、单词的发音(27.5%)。
b、单词的拼写(23.3%)。
c、单词和它的中文意思对应不起来(49.2%)。
证明我们的词汇教学缺乏语境,注重学生的读和写,忽略了词汇运用。
a、好,有利于学生先认识新单元单词,在学习该单元阅读文时扫除生词障碍。(70.8%)。
b、不好,太多单词一次性学习很难记,而且采用单词表独立地学习单词不利于记单词意思。(26.7%)。
c、无所谓(2.5%)。
学生已经习惯了,也认为单词学习的目标就是会读,知道词义。说明教师对词汇教学的认识片面,肤浅,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a、有(90.8%)。
b、没有(5.9%)。
c、不知道(3.3%)。
词汇教学确实要注重情境教学,围绕某一话题展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认识词汇不仅仅有词义,语义更为重要。
15、你更喜欢你的老师运用何种方法让你开始接触新单词?
a、单词表教学法(在单词表中学习新单元所有单词的读音和中文意思)(30%)。
b、语境教学法(创设含有新单词的小故事、小短文或句子等情景语境来学习新单词)(60.8%)。
c、学生自学(5%)。
d、其它(4.2%)。
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记忆。
16、老师采用单词表教学法教新单词,你会觉得该英语课堂。
a、知识含量丰富,很精彩(22.5%)。
b、简单易学,很有趣(55%)。
c、机械操作,枯燥无味(22.5%)。
刻师教学单词主要以单词表为主,逐个领读,讲解,自己在读,然后听写检查。
17、对于学过的单词,你会怎样复习?
a、设定一个时间表,有固定复习时间(15.8%)。
b、只要有空就会复习(55%)。
c、一直不复习直到考试前才看(17.5%)。
d、从来不复习(0.8%)。
e、其它(10.9%)。
学习英语的习惯要加强。
a、查词典(50%)。
b、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37.5%)。
c、不理它(12.5%)。
学生注重词义,教师在教学单词时没有语篇意识。
19、老师用单词表教学法教新单元单词后,你是如何记单词的?
a、死记硬背(42.5%)。
b、联系单词所在的阅读文来记单词(35.8%)。
c、其它(21.7%)。
大多数学生靠死记硬背,且效果不好。
20、你希望单词课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
大多数学生提出在课堂上应增加多些活动,小故事或游戏,应增加多些单词练习,应多些拓展单词知识。老师应该改变单词授课的方式,多些创新。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对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不大,学习英语单词的方法欠缺,几乎没有自主学习单词的习惯和能力,死记硬背单词也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或考试,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平日对词汇教学研究不够深入,对词汇课的理解片面,认为单词就是教教读音,词义,分析词性,造句等。在这中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成为记单词的机器和奴隶,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词汇教学模式改进势在必得,建议如下:
规范词汇课的教学。改变以往的词汇教学理念和方式。
(1)抽早自习按单词表教教单词的读音,然后领读,跟读,记忆。
(2)听力和阅读中的词汇教学,在课前一次展示出来,教读,记中文意思。
(3)单元词汇复习,变成词汇听写或默写。其实,教师应该有单元词汇课,汇话课,阅读中的词汇课等规范的有系统的上好每类词汇课,每一种课型训练侧重点不同。这需要教师在单元备课上下功夫,围绕单元话题,找准中心词采取话题词汇教学。在阅读课中,以语篇情境为载体,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词汇课的有效性。
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单元词汇教学。思维导图是一种图示工具,帮助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表征。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教学单元词汇教学,能够使学生对单词进行更深的加工,能形成运用更多的学习策略的习惯。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unit9whenwasitinvented?的词汇教学采用了此方法:
运用话题进行词汇教学,把词汇学习的重点放在对词汇的运用而非对词汇拼写和意义的机械记识上。《课标》所规定的24个话题项目,具体为;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感情;人际关系;计划与愿望;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与交通;语言学习;自然;世界和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历史与地理;社会;文学与艺术。通过这些话题,我们可以组建不同的词汇网络。一旦学生习惯于网络识记词汇,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得到有效的训练,难以识记的词汇都能快速储存在他们的大脑中,同时词汇网络是一种有效活化词汇的方式。这样做不但能稳固词汇量,而且能扩大词汇量。如图:话题schoollife的词汇网络:
课堂上词汇检查形式应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长此以往,一成不变,学生厌倦了,势必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要摒弃以前教师说汉语、学生说英文单词的做法,而是采取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如幻灯片打出释义,即给出单词内涵与外延的方法,要求学生猜出单词,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而且也可在学习新单词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原有词汇。还可采用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在句子中进行同义替换的形式,增强了学生活学活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有意给学生一组词,让他们即兴说话,增强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意识。形式的多样化,富有创意、独具匠心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适时归纳,帮助学生构建词汇体系。教材按单元顺序和字母顺序来编排词汇,这样略显“杂乱无章”不便学生记忆。记忆实际上是信息的输入、存储、编码和提取过程。如果把单词仅看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学习,那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记忆难度大。正如仓库管理一样,如果放进东西是杂乱无章的,取出时必定相当困难;相反,如果你对东西加以分门别类,开始存放时似乎困难一点,取出时就相当容易了。心理研究表明,经过理解加工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便于贮存、“检索”应用。当你把单词联系起来进行学习,记与忆就方便多了。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把单词进行科学分类,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还可以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我们可把与schoolthings”相关的词汇归结为backpack,pen,ruler,pencil等。定期归纳和总结可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词汇体系。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以便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单词。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复习要"趁热打铁",不能延缓复习,去"修补已经倒塌的建筑物"。
总之,词汇教学要引起教师们的重视,不要过分注重眼前的利益,死记硬背词汇,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负责,遵循新课标的总目标。今后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努力构建适合于农村学生学习词汇的课堂模式。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三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对我们高中生而言,阅读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积累语言,提高语文成绩而且能够丰富我们的心灵,扩展视野,有助于独立人格的养成。不良糟粕的文化会阻碍人们的发展。尤其是中学生的我们,不论是在心理或生理上都还未成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中学生阅读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于是,小组成员决定进行这个课题研究,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希望能对中学生的阅读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息县一高高一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
(3)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我校高一新生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数量;。
2、学生阅读时间;。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5、学生阅读时间及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768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阅读兴趣和动机。
阅读兴趣:
a感兴趣70%,
b一般24%。
c不感兴趣6%。
阅读动机:
a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
b娱乐休闲8%。
c提高写作能力44%。
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
a双休日24%。
b完成学习任务后49%。
c随时读27%。
阅读时间长度:
a每周2小时内20%。
b2-4小时56%。
c4-6小时20%。
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阅读的种类。
阅读种类:
a作文选30%。
b故事书8%。
c影视娱乐10%。
d中国古典名著15%。
e童话寓言10%。
f武侠小说3%。
g杂志1%。
h诗歌散文2%。
i卡通类15%。
j言情小说2%。
k报刊类5%。
l外国名著0%。
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卡通类口袋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童话寓言和故事书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杂志、报刊、外国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的涉猎几乎为0。
4、阅读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式:
a随便翻翻8%。
b应付式15%。
c认真做笔记77%。
有无计划性:
a有计划30%。
b无计划70%。
从阅读方式和有无计划地阅读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性、无目的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作读书笔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5、阅读数量。
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
a10本以上0%。
b5-10本0%。
c1-4本75%。
d0本2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2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5%,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25%。
6、阅读书籍来源。
阅读书籍来源:
a自己买50%。
b向别人借30%。
c学校图书室20%。
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
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
a父母40%。
b老师38%c朋友20%。
d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主要动机;。
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且阅读量不足;。
3、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单一,无选择性;。
4、自主地会做笔记的学生较少;。
5、学生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卡通类娱乐杂志及影视作品的比例大,而对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刊类涉猎较少。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课外阅读量如此贫乏,尤其文学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不重视。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20xx年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语言感知能力较差。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少于或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议论,无法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从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也非常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可为什么课外阅读量还如此少,课外知识还如此贫乏?审视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自自己购买的比例大,研究“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潜力很大。“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是教师不重视。调查中,老师没有强行要求的占60%,很多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看课外读物”时说,老师不强行要求,也看不懂。
首先,学校尤其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苦教、苦学为讲究策略的巧教活学。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体语文教师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作业量,调整出课时让学生读书。给出书目让学生去读,没有书籍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买到2本。学校也应开放图书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语文组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还应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优秀课外读物,挤出课时指导读书,开展读书交流会,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阅读。
第三,学校语文老师还要宣传,让家长也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读书。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四
作为中学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于“竞争激烈”这种词。当前,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
为此,我在网上搜寻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并且调查了当地的一些中学生。
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对学习上的问题认识较为清晰,认为自己学习时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多数同学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较自信。但40%以上的同学存在对考试焦虑不安,未能做到主动学习。
大多认为自己会主动关心他人、能敢于承认错误、自理能力较强的同学在社会中也往往较为有自信。少数则是不会主动的关心他人,而是一昧的要求他人对自己好。
而且家庭因素已慢慢成为造成中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原因,我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家庭不好,所以开始厌学,或者变得消极。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六岁至十九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庭中孩子俨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宰,心理脆弱,经受不住风雨和磨练。根据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我国独生子女存在的弊端是依赖性。对父母、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是独生子女的一个通病,这主要是家长的过度管制造成的。父母由于过分担忧,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孩子们自我探索活动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同时,由于父母的过分疼爱,对孩子大包大揽,从而使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的替代活动中,最终丧失了自我,养成很大的依赖性。
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去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兄弟姐妹相互谦让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不能感到关心、迁就他人也是一种责任。其次,父母怕自己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吃亏,有意无意地教了一些自私的观念和方法。此外,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如走后门,拉关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也强化了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心较强。独生子女的利已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难纠正,自己得不到幸福,也害了周围人。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习惯、性格、以及处世方式以及对人的态度都与家庭有关,因为你很小的时候还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断的模仿你家里人的行为习惯,看到他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你慢慢地就学会了。资料表明童少年期孩子的心理活动比较简单,多以感官受外部刺激而出现的反应为主,在行动上模仿占有重要地位。如果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品德高尚,行为文明,性格良好,子女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天长日久就会成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形成一系列优良的性格。所以如果父母若有不良的性格,如脾气暴躁,冷漠厌世,虚荣浮夸等也很容易“传染”给孩子。
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家庭成员之间和睦、愉快的关系所营造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猜疑、争吵、极不和睦的关系所造成的家庭紧张气氛,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对儿童性格有消极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比完整家庭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孤僻、冷淡、冲动、恐惧焦虑甚至反社会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所以在我们遇到让我们不喜欢的人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表面现象,认为他怎么怎么样,很讨人厌,哪个人不想自己是很个阳光,朋友很多的人,可是从小的“熏陶”不得已让自己变得这个样子。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对其子女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是父母总是忽略了这一方面。
很多小孩子有了缺点、犯了错误的时候,有很多的父母不顾孩子的自尊心,毫无情面地训斥、指责、辱骂甚至动手打,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孩子的逆反、抗拒心理及行为。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既然生在了这种社会,这样的家庭,不能想象去改变它,只能换个心态换个方式去对待,不要去想这一方面的问题,让自己过的快乐一点,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因为最后陪伴的只是自己,所以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掌控好自己的命运。
所以我认为,最终能否成功和幸福仍是靠自己,这是无可逃避的事实。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五
二、调查分析:
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造成近视的。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则是现代青少年近视眼大增的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青少年的近视原因是营养不良、环境影响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近视原因是:
1用眼时间太长;
2看电视太近;
3看的电视画面浓度太深、色彩太刺眼;
4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长时间的用电脑;
8不合理饮食;
9在教颠簸的车子里看书;
10遗传因素;
11不认真地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时常佩带一些滴眼液,如:珍视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仪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视力岂不是窗框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坚决不要变成“四眼天鸡”,不让我们的将来为眼睛而后悔。有些职业非常需要用眼睛,特别是那些比较好的工作。我们现在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为的还不是将来?拥有一双美丽而明亮的大眼睛,既美观,又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岂不是一举两得吗?为了我们的将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吧!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六
打工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中学生假期打工得到了许多同学、家长们的认可和支持.一方面,家境相对贫寒的学生,想乘此机会挣些学费,生活费;另一方面,平日消费较大但手头又不大宽裕的学生,想通过打工,挣些零用钱。所以,我们在学习之余应多多的锻炼自己,打工就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七
古诗词在初中教材的分量占到了三分之一,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擦也占有相当分值,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同时,对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在传承语言文字方面的重大意义外,对提高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素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古文深奥难懂等原因,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比较准确的掌握初中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实际情况,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我于20xx年着手准备,开展了“初中古诗词学习调查”活动。
调查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以本校初中三个年级的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着眼于整体水平和综合调查,涉及古诗词教与学的两大方面:一是关于课堂教学(对古诗词课堂的态度以及参与度),二是关于自主学习(古诗词课堂讨论交流的积极性以及课后对古诗词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我们采取随机调查,抽样分析的方法。经过数据统计,整理出初步的调查结果。现对具体调查内容展开论述。希望可一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以期今后的古诗词教学更加有效。
初中古诗词学习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分析。
1、你是否喜欢上古诗词课?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
2、学习古诗词时,你喜欢什么样的讲课方式?
a老师讲为主b学生自主学习c老师引导学生自学d学生讲学生评。
3、古诗词课上,对于老师的课堂提问,你一般是:
a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b积极思考,但不主动回答问题。
c不积极思考,只希望听别人回答d老师抽到是再思考问题。
4、在古诗词课堂上,你做笔记吗?
a经常记b老师要求就记c偶尔记一点不能坚持d没有记过。
5、你在古诗词学习中喜欢发现并提出问题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
6、你在古诗词学习中喜欢同老师或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问题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
7、你在古诗词学习中长和其他同学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吗?
a经常b一般c偶尔d没有。
8、在古诗词课上是否使用工具书,你的做法是:
a能按阅读的需要查阅工具书,并记录下来b偶尔查,有时也记录。
c老师要求就查,自己不主动查d从来不查,也没有工具书。
9、你学习古诗词时是否注意提示或注解?
10、你在学习古诗词时遇到问题怎么办?
a喜欢独立思考,实在不懂时才问别人b遇到问题时马上就问别人。
c偶尔问一问d从来不问。
11、当我们面对课后习题和批注式预习时,你能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吗?
a会b有时关注c不关注。
12、你会按照学习目标来进行学习吗?
a完全按照b自己添加或减少c随意。
13、每一课时学习完后,你会主动按照学习目标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吗?
a会b不会c老师要求下会。
14、你会不会在完成本课的学习的时候,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一下系统的梳理?
a会b不会c老师要求下会。
15、你会对单元学习目标进行梳理吗?
a会b不会c老师要求下会。
以上调查结果,从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心理状况、特征以及日常学习中的习惯。
(一)学习兴趣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还是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其中有部分学生对古诗词课堂的兴趣甚至是相当浓厚的。而很多学生更愿意老师能够引导学生自学或者老师能够直接把课堂教给学生。
(二)学习习惯及方法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古诗词学习,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近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有少部分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2)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有上课经常记笔记的习惯,其他的学生也会在老师的要求下做笔记。(3)超过百分之八十六的学生表示在学习古诗词中喜欢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4)占比例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喜欢和老师同学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一起分析讨论以及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5)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工具书以及文中的提示和注解初步扫除一些障碍,更好的理解文意,并且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6)对于课时学习目标、课后检测、以及对课时及单元的梳理,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做这样的工作,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坦诚只有在老师要求下才会做。
综上,目前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平时的古诗词学习当中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更主动的参与到古诗词课堂学习当中,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现在针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对教师的认识是教学中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策略的实施者。而新课改却对教师有了新的定位---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个定位就把学生看成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因此,教师应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词学习课堂,让学生尽情的展现自我、发现自我。
二,指导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方式。
1、现今社会,各种信息传达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可以说,现在的学生简直置身于一个信息的海洋。如果仅仅强调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学生只能接受很有限的知识,很难拓展学习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字典工具书等,充实自己。
2、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新课改的最大特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将高效课堂一步步落实。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八
有助于人们了解和容观看待当代中学生的网络聊天交友状况。
a:制定计划,确定调查对象,然后在组内进行人员分组,分配任务。
b: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c:整理资料、组内成员集中交流。
d:分析问题、结论、建议。
约半数的中学生倾向于“坦诚”“幽默”和“文明”的人作为自己的网友。女生更在意网友聊天时说话是否文明,在遇到说话不三不四的人会马上删除,约9%的人表示最看重网友的素质,17%的人看重网友的才华,19%的人看重对方的外貌,31%的人看重人品,其余的学生则是凭感觉交网友,“聊得来就聊聊,聊不来就不聊。”
中学生最热衷与网友交流的话题是学习方面,日常生活和人生体验等内容。谈论学习的人不足三成。由于是网络虚幻世界,因此,有69%的人选择打字聊天,觉得这样“更有神敏感”。另有11%的人会选择语言聊天,有12%的人喜欢视频聊天,仅有4%的人会“见面聊天”。处于网络时代的“90后”的中学生,交友的动机也是多样的。49%的人期望从网友那里得到情感上依恋和支持,38%的人只在心情不好时找网友聊天。一些被调查的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会很关心,会让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于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的心情,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竞学会了逃课或逃晚自习、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认为通过交网友可以促进学习与成长的学生仅占6%,而且也仅有不足一成的人认为网友的帮助比现实生活中大。
1、要有较高的分辩能力,要选择文明、高雅、有才华的人。
2、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友”的言论,不要被他们传播的信息或情绪影响。
3、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这样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4、不要常到网吧里同网友聊天,想一想!你坐在网络时你的父母正在做些什么。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九
中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群体,多数中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存在着学习压力情况,自己没有信心,学业负担过重,考试失利,升学压力,家长期望过高等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学生调节学习压力的原因和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帮助其进行有效的学习。
本次进行的中学生调节学习压力情况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由昌图县大四中学九年二班的全体学生完成,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24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20份。
20xx年3月31日。
通过调查分析,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学习遇到困难、对自己的成绩是否满意、家长的期望以及遇到学习压力时,自己是如何放松的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目标,提供客观和主观上的依据。
1、学生学习压力状况及来源(1—5题)。
调查显示,喜欢学习的占60%,一般的占40%,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占70%。30%的同学觉得学习压力一般。
调查还显示,升学的压力是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只有2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考试压力和课外学习压力,而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升学压力的分别别占80%.成绩过高或过低对下次考试不会造成压力的占70%,会造成压力的占20%,可能会造成压力的占10%。
2、学生学习状况(6——10题)。
调查结果表明,考试前有些紧张的同学占50%,考试前不紧张的同学占30%,考试前很紧张的同学占20%;对自己学习成绩很在意的占70%,,有些在意的占30%。不在意的没有;家长的期望对你来说要求很高的占50%,要求适中的占50%;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老师和同学帮忙的占30%,单独找同学帮忙的占30%,单独找老师帮忙的占40%,自我解决的占10%,找家长帮忙的占10%;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的占40%,信心不强的占40%,没有信心的占20%。可以看出不自信的学生和没有信心的学生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学校对这一方面应该引起重视,多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的一些攀比等不良现象。
3、怎样缓解学习压力(11——12题)。
最喜欢调节学习的压力的方式上网的占60%,一个人安静一下的占30%,体育活动的占10%。
4、课余时间安排(13——15题)。
调查结果表明,课余时间安排在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占50%,听音乐的占30%,阅读书报、杂志、参考书的占20%;利用课余时间培养自己唱歌特长的占40%,培养自己绘画特长的占40%,培养书法特长的占10%,无特长的占10%;全体同学都认为参与课堂活动对自己的帮助是舒缓身心,缓解压力,保持健康的。
总而言之,必要的压力是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为全面发展而付出心血和汗水正是中学生成长过程所必须承担的压力。但是,当前中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而许多是不应该背负的,"减负"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全体教师、学校、社会联起手来,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行长期的研究,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通过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要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首先要培养教师、家庭、社会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评价观,对学生学业负担的思考与舆论进行正确引导。要让教师知道,减负要从增效开始。要使家长知道,家教不是学生课余生活的全部,社会也是大课堂。要让社会清楚,分数不是学生成绩的全部,综合素质发展才是根本,社会实施强有力的举措,对学生学业负担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调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节中学生学习压力问题,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才能实现。
中学生调查报告主题篇十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据我在本班中作的口头调查中:很怕、有点怕写作文的高达80%,对他们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因而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瘳瘳数语,几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虽然说清了,语句也通顺,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细节作细致地描绘。就好像一幅画,只有轮廓,没有血肉,所以总也丰满不起来。
有的学生景物也描绘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写得很清楚,但读起来干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润。也不能在作文中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好像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看客。这样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难以和读者产生共鸣。
有的学生虽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妈妈真伟大!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等等,但由于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渗透,读起这样本该情感充沛的句子,总觉得有些空洞和高调。
有些学生要么重复罗嗦,要么词不达意,这样的作文让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同学,作文通篇都是口语,有的字甚至从字典中都找不到,他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书面语来表达。看这样的文章,如同嚼白蜡,索然无味。
作文本来是个性化的活动。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命题或多个命题,全班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每个儿童不同的心声和不同的水平。可是平时一说写作文,学生就搬出作文书,套用模仿,有的甚至是全盘接收;或是老师念一篇例文,有一半学生都成了例文的作者,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更无个性可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制学生失去作文兴趣,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归结为以下几点:
除了读读教材中的文章,抄抄书本上老师指定的词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几乎为零,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本课外读物,他们的语言积累很是缺乏。心中无货,当然下笔无墨了。时冥思苦想,也不过瘳瘳数语而已。
再者,家长在这方面的引导和交流也非常有限,我曾经做过调查,在家里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主动予以引导的不足10%。(当然这并不能怪我们的家长们,他们要么农活太忙,无暇顾及;要么知识底子不够,有心而力不足;要么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有些学生作文时缺乏投入感,没有激情,把作文当成难以应付的差事,从心底厌恶写作,没有主动性,没有心灵参与的过程。自然缺乏情感。
有句话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而是由于我们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调、程式化,训练内容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作文的兴趣。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重在写作技巧、表达方法上的点拨,对于作文内容却搞“一刀切”,学生缺乏作文内容的积累和写作心理的需求。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写作的根源是表达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教学教学重点的转移,忽视了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和积累习惯的培养。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认真完成六七十分,草草应付也是这个分数,“大概老师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跳出属于我的分数了。”周而复始,信心丧失,何来兴趣?基于学生作文的现状,教师如何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乐于表达,易于表达?特别值得我们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的负累,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象、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行,写少也可,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对学生唯一的要求是:观察得要更细,发现得要更多。尽最大努力试着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采访、一次通知、一次广告招标、一次观察试验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设计,不让学生有负担。如:一位老师有一次组织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老师说:“盆里有肥皂水,请大家拿起笔套吹泡泡,看谁吹得大,看谁吹得多。”学生动手动脑,气氛活跃。良好的氛围形成了。接着,老师引导:“泡泡像什么?”学生回答:“像气球”、“像飞船”等。“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写哪些作文题?”
《泡泡飘游记》、《泡泡旅行记》、《顽皮的小泡泡》等,每个学生笔下的小泡泡都各具个性,都活动在自己的天地里。
(一)阅读写作紧密结合。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看到典型的课题,可结合渗透如何审题和立意的训练;遇到典型的课文,可渗透布局谋篇的指导;碰到典型的构段方式,可以穿插进行仿写训练。对于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还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
(二)重视习作前的指导。
根据作文教学计划的安排,每次作文课之前,必须重视课前指导,写人物,就应该提前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各种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变化;写景,就应该要求学生提前有针对性地观察自然景象;写物,应提前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研究各类物品的形状、色彩,掌握其特征总之,每次写作之前,都应根据习作要求,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搜集和积累必要的材料,这样到了作文时,学生胸中才有积蓄可倾吐,手中才有方法可使用,口中才有词语可表达。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过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开放的习作评价应能激励为评价宗旨,评价定位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在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评价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进教与学的相互了解和深层次地沟通,在评价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评语激励。
传统评语针对性不强,缺乏个性,缺乏激励。我主张评语要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强调评语的双向互动性,强调激励性、针对性和建议性,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使每一次的评语犹如一次亲切的交谈和情感的沟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愿意修改,知道如何改。评语的定位由老师与习作之间转换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评语的形式、内容更丰富多彩。评价更全面、更具体、更讲求实效。
(二)评奖激励。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多种类型的评奖活动。设习作“兴趣奖”、“个性奖”、“创新奖”、“进步奖”、“希望奖”、“优秀奖”、“幻想家奖”、“故事大王奖”、“日记大王奖”等等。
评奖活动注意学生习作的过程,并且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人人都可以获奖,使学生在老师、同学、家长及自我肯定中激发习作的动机。
(三)成果激励。
开放性习作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习作过程,指导学生珍惜习作成果,利用成果激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坚定习作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1、开辟班级习作园地,学生想写就写,想贴就贴,想评就评,使班级的习作园地不再只是少数人、少数范文的领地,而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
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习作园地,指导和鼓励学生把作品投寄到各种少儿报刊杂志上发表,让他们充分体验习作的成就感。
3、编辑班级文集,培养学生搜集编辑文集的能力,学生的优秀作品分类收集成册,并进行美工设计,编辑精美的文集在全班传阅。
4、编辑个人文集。挑选个人的优秀习作编成个人专集,在班中或是在学校里传阅,使。
学生从小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写作能力对于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们应根据“课标”精神,努力排斥“为应付考试而作文”的思想,以新的思路,运用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求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新店开业花篮祝福语大麦(优秀10篇)
- 收费员个人工作计划表(大全14篇)
- 2023年开放大学毕业感言(优秀15篇)
-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湘教版(优秀11篇)
- 最新做最好的自己师德演讲稿(精选10篇)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5篇)
-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 初中学困生帮扶工作计划(大全8篇)
- 三年级年度教学计划(大全9篇)
- 2023年迎接会考周记(32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中 学 生 社会调 查报告分析(精选19篇)16下载数 654阅读数 -
中 学 生 手机使用调 查报告(实用13篇)45下载数 116阅读数 -
中 小学 生 心理调 查报告(大全11篇)43下载数 458阅读数 -
中 学 生 的调 查报告网(实用8篇)43下载数 294阅读数 -
最新高
中 学 生 调 查报告(通用13篇)32下载数 466阅读数 -
2023年高
中 学 生 调 查报告(优秀17篇)29下载数 296阅读数 -
中 学 生 社会调 查报告表(模板13篇)38下载数 251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