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2 04:15:18
- 小编:zdfb
- 文件格式 DOC
教案是教师为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制的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力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编写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相信大家对于编写教案并不陌生,但是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却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的艺术。教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下是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并板书。
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二、欣赏感知,明确方法。
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1、默读2—5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随机2—4小节。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四、抒发情感,运用语言。
2、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中华文化真叫绝!
五、作业设计。
反复诵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一课时。
一、单元导入,揭题解题。
2、(课件欣赏)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与习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生自由地读课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三、精读课文。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3、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四、单元总结,延伸课外。
1、师: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
学生畅谈感受,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灿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3、师: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一定已经收集和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请继续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清明上河图》。
人物、街市、情景。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三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活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助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用“——”画出这幅画的画名、作者、年代、大小。
精读课文,感受形象助学提示: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用“~~~~~”画出来,可以在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们在优美的古琴声中欣赏了这幅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图、文、声相结合,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讲课结束后反思一下有很多不足之处,虽然讲到了课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是排比句,但由于时间关系就没有给学生练习造句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将讲与练结合起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我能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看看、读读、说说。
张择端相关资料: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各种牲畜共56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图画的美,以及张择端高超的绘画技艺。
1、由读题导入,理解“名扬中外”的含义。
2、例举一些名扬中外的人或物,以便更好地体会其“名扬中外”广泛的影响力。
3、说一说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以及对作者张择端的了解。
4、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5、交流一下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a、名扬中外的近义词可以是(),还可以是()。它是形容()。
b、抄抄背背
欣赏风景来来往往清清楚楚
名扬中外形态各异古都风貌
c、我来挑战
下面这些句子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1、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让我想了很多……()
2、妈妈说:“这就是你的好朋友吧…”()
3、春天到了,花坛里热闹起来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鲜花装点着欣欣向荣的季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五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分别从人物、神话故事、建筑和古代绘画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开头先整体介绍了这幅画的大小、作者和保存情况,然后具体介绍了这幅画上的人物、热闹的街市、桥北头有趣的生活情景。最后整体介绍了这幅画的历史价值。揭示了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年级学生才刚刚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他们对事物的鉴赏能力还有些稚嫩,况且这是一幅学生不容易见到的名画,要让他们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绘画艺术和历史价值是有难度的。但是现在网络发达,因此可以借助视频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配乐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视频。
2、《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图画,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生动传神,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学生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的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
对照图画,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生动传神,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将从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摘取一颗璀璨的明珠,欣赏她熠熠闪光的风采。这颗明珠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你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
4、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阅读、静心思考。因此紧扣重点词和课题质疑正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3、师生交流:
(1)看着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样子,我知道你们已经胸有成竹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
(出示第一组词语):张择端厘米汴梁保存撑船摊贩官吏毛驴悠闲拽住惊扰形态各异(开火车读,正音)。
出示第二组词语:作坊溜达一乘(指名读,正音。指导多音字的读音。)。
(2)通过读文,你知道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那幅画吗?作者是谁?
设计意图:处理字词,指导易错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夯实字词,为读正确读流利做铺垫,汇报初读收获,为品读课文唱响前奏曲。
1、我觉得咱们班同学读书的能力特别强,刚才大家自己读书就有了如此多的收获那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出示配乐视频《清明上河图》,教师解说。)。
2、学生自由观赏,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画面人多,热闹)。
3、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插图快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画面上的内容?(2.3.4段)。
5、交流感悟: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汇报第2小节,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然后回到画中引导学生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汇报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汇报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6、在张择端的这幅画中像这样有趣的生活情景还有很多,看到桥底下的一艘船了吗?(ppt出示,教师解说:一艘木船正要穿过拱桥,桅杆已经放倒。船工们握篙盘索。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赏。从人们张嘴挥臂的`动作中,似乎听到了船工们吆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
7、因为这幅画画得非常传神,我们能透过画中的内容看到八百年前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情景,所以它被称为宋代的百科全书,被称为一幅名扬海外的画。书上是怎样评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借助视频拉近距离,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和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这样学生既读懂了文本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使孩子在心田累积的不仅是画面,是文字,更是文化的积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8、中外名人又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ppt出示中外评价,指名朗读)。
2、教师出示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藏。
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
3、同学们,《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的国宝,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它被制作成三维电子版的在中国馆展出,今天我们只是借助多媒体远远的欣赏了这幅画,不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真正的画现在放在故宫博物院里,希望大家去北京旅游时别忘了去亲眼看看这稀世之作。
设计意图:内化文本,激发自豪之情。
1、对照画面给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
2、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搜集资料,我们在下节口语交际课上交流分享吧。
设计意图:结合单元主题和本课教学目标,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课外的自主积累。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六
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古色古香的图包含了太多的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做画的精心和古画的历史价值呢?这成了我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我围绕这样一个问题对学生展开了阅读教学指导,我认为效果很好。我的统领全文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认真地读完课文后,你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有了哪些了解?于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学生们纷纷争先恐后地表白着自己的看法。此时的我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机会,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和渗透。比如:一个学生津津有味地讲完桥北头的情景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乘轿子”中“一乘”的意思:古代称四匹马拉的一辆车为“一乘”。同时,我又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补充了这幅画的前段和后段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对整幅画的内容有了更加深的印象。所以我认为,上课就像写文章,设计一个主线条,所有材料都为这个主线条服务。这样的课堂又干净利落、又畅所欲言、又颇有收获,真是一举几得。
本节课上,唯一让我遗憾的是孩子们没有亲眼看到这幅画的整卷内容,如在课前准备一张《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带入课堂,效果将更好!如有机会见到这幅画的复制品,我一定会买回一张,以供我将来的学生欣赏。
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上课后,我板书课题后,组织学生进行提问,学生提的问题还真不少,比如“这是一幅什么画?”、“这幅画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说它名扬中外?”……围绕这些问题我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并标出自已的感受。在交流学生的感受时,我又对学生的读进行了指导,并引导看图,特别是图的长度和高度,及图上的人物数量及牲畜的数量。学生观察之后,大开眼界,赞叹我们有这么了不起的图画,有这么了不起的画家,为里面的内容而惊叹。接着我让学生自已选自已喜欢的段落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结尾时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抓了一下课文的描写顺序及总分的结构。
总的来说,学生在本节课上收获还比较大,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没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边欣赏古画,一边聆听优美古典的古筝乐曲,把学生带入画中美轮美奂的意境中。
一开始读了课题之后,学生进行质疑。学生提的问题不少,比如“这是一幅什么画?”、“这幅画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说它名扬中外?”……就围绕学生提的问题进行课文的学习。
在读过课文后,解决刚才提的问题,从文中找到表示答案的句子,一起来进行朗读,理解,说说感受。学生逐段读的时候,能抓住每一段的大致意思,进行体会。学生对画面的大小如果不知道,就不能理解这幅画的了不起之处,画卷很长,但是画的高度很小,所以画面上的人物小如黄豆,却能看得清,可想而知花进去的精力。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 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挂图
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并板书。
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1、默读2—5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随机2—4小节。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2、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中华文化真叫绝!
反复诵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八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其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初步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品味性的精读:
绘画传神
一、初读感知
历史价值高
二、解决疑难
三、品读批注
四、摘抄积累
一、明确目标
看课外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看不同的文章,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我们就要进行品味性的精读(板:品味性的精读)。今天,我们就以20课为例,来学一种看课外书的方法(板: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读题。
二、尝试阅读
1、课外,拿到一篇文章,你第一件事是干什么?(把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看看讲了写什么。简单说就是初读感知。)板:初读感知。
——提醒:默读,眼看、心想、嘴不动。生默读课文。
——一遍看下来,你读懂了什么?睡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保存时间久却完整、人多、人小、传神等)
三、解决疑难
1、初步浏览了这篇文章后,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生提问)
2、梳理、解决问题:
——对于词语、句子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比如“官吏”一词,可以查字典解决。师生一起查字典。
——对于内容上的问题,我们可以联系全文,也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比如:读完这篇文章后,很想看看这幅画,就可以上网。(教师演示搜索)师生共同欣赏《清明上河图》。
四、品读批注
1、仅这样看书,只是初步地解决了疑难问题(板:解决疑难),还比较肤浅,还要抓住某个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品读。像《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抓住名扬中外去细细品读。
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从这段看,你觉得这幅画为什么会名扬中外呢?
(1)生读语句: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示范作批注。
——比划“一寸”、“黄豆那么大”是多大。
——虽然人这么小,但是每个人在干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为什么?(投影仪示范批注:人小,很难画,一般的画家达不到这种水平,画得精细、精致,画技高超、技艺精湛。)
(3)刚才,我们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写下自己看书的感受,这种做法,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批注。(板:批注)当然,别人的书或图书馆借来的书是不好作批注的。
3、接下来,请同学们选一段细细品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4、交流。
(1)语句: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批注:八百多年、完整地保存,不容易,珍贵,历史悠久。
(2)语句: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批注:人多,行业多,画在同一幅画上,了不起,全世界恐怕也仅此一幅。
(3)语句: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批注:人物栩栩如生,非常逼真,使人如临其境,传神。
(4)语句:《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批注:历史价值高。(引导:从这幅画中,你看到八百年前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我们一样吗?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就说画中的虹桥,有关这种桥的建造方法已经失传,现在我们仅仅依靠画上所描绘的图样,才知道古代的能工巧匠还有这样高超的智慧。
5、小结: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人那么小,那么多,画出了人物的形态,画得逼真、传神,让我们感受到他画技的高超;这幅画画出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画出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板:画技高超历史价值高)。
五、做读书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二.环节设计。
(一)激趣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并板书。
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二)欣赏感知,明确方法。
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1.默读2―5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随机2―4小节。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四)抒发情感,运用语言。
2.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十
1、激趣导入: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赵州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
2、揭题:你知道“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己理解回答)说的真好,“名扬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国外都很有名气。(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发言)(这是一副怎样的画?画上都有些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通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了解这幅画的画名、作者、年代、大小。
2、出示阅读提示:读了自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阅读方法:看图读文;阅读要求:知道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3、自由阅读: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4、初步感知: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学生汇报)
(1)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
(2)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
(3)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4)我们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人物丰富、街市热闹、情景传神(相机板书)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3、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小结:难怪有人说《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的一个小百科全书,我们可以从画卷中看到宋代各种各样的行业,还能看到热闹的街市、有趣的场景,仿佛置身于八百年前的的古都,了解到当时的民俗、民风和人民的生活场景,真是画中瑰宝,《清明上河图》不愧为(齐读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再现画面,激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2、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名画,现在你最想说什么?你会怎样它,赞美它!(学生自由表达)
4、把《清明上河图》介绍给家长朋友,与大家共享。
5、搜集更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口语交际》作好准备。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十一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执照语文教学的常规,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但我却“扶着”教学了。因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学生把自己所看到,听到的理成顺序写成一篇习作。我认真分析了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让学生理解或者感悟祖国传统文化,这不是重点。我认为重点是学生通过学习课文,除了欣赏祖国文化与文字的精美表现地方文化或祖国文化的历史。“鉴于此种见解,我在本课的教学上,打破了常规,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边学课文,边模拟文章的写法。
本课共5个自然段,按“总——分——总“的结构可分三个意义段,语言简洁,生动,画面内容描写十分传神,材料安排详略得当。特别是文章的结尾是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抓住了课文的描写顺序及总分的结构。为了渗透“总分”结构式的写作方法,“方法仿写”在本课是最佳的阅读与写作的范例。在这知识点上,我出示了句段。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溜达。点拨:引导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这是一组批比句,一连用了五个”有的“突出了街上行人形态各异的特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使内容集中,节奏感强,能够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这个环节,是我在本课中要重点落实的知识环节。
进一步渗透“阅读与写作同步”,这得让学生弄明白,文中各个环节的精彩描绘都是画面内容,这就是文中蕴含的“阅读中感悟写法”。说准确点,本文是一篇状物的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描绘,再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和百姓生活情景。怎样描写静物呢?针对我班学生作文情况,要写一种静物,每个学生都会,但选材是很重要的。假如、本文不是写的《清明上河图》选取一幅普通的画,作者能像本文中的文字那么栩栩如生吗?这就是引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写作中,要选材,选取有意义的材料,值得珍惜、留念这样的材料才有可能在文字组合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挂图。
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并板书。
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1、默读2—5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随机2—4小节。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2、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中华文化真叫绝!
反复诵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导入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挂图。
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并板书。
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1、默读2—5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随机2—4小节。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2、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中华文化真叫绝!
反复诵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大班听雨教案反思(模板11篇)
- 关雎教案一等奖(模板15篇)
- 卫生健康教育课教案及反思(实用8篇)
- 小班过生日教案(模板15篇)
- 小班过生日教案(优质13篇)
- 最新生物实验教案反思(优质14篇)
- 最新初中体育教学教案听课记录 初中体育教案立定跳远(3篇)
- 2023年上学期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及反思(实用17篇)
- 2023年小学硬笔书法教案(精选10篇)
- 粮食企业年度工作总结(精选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