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22:43 页码: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模板9篇)
2023-11-11 02:22:43    小编:zdfb

教案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教案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提供相应的辅导措施。“教学设计大师”系列教案范文是对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一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1、知道2、3、4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2、能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重点:知道2、3、4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2、难点:能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1、演示教具:雪花片操作教具一套、数字和分合号卡片一套、黑板一块。

2、幼儿人手一套雪花片操作图、雪花片若干、数字卡片和分合号卡片一套。

一、开始部分

1 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几个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3、4。)

2、 幼儿答。2、3、4、

3、提问: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2、3、4这三个数字宝宝可以表示什么呢?

4、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那今天呀徐老师不仅给小朋友带来了三个数字宝宝,而且徐老师还要请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我会分。在玩游戏前,我们先来认识下游戏要用到的操作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出示雪花片操作图。

3、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图片上有什么?它表示什么?

4、幼儿答。

三、学习分合式

1、提问:“刚才小朋友一眼就看出了图片上有雪花片之外,还有两个小盘子,那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上面有个符号?”

2、教师告诉幼儿这个符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成号,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

3、提问:“这每一副图上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呢?”

4、师幼集体讨论。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上黑板分。

8、师幼集体验证。

10、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11、教师总结。

四、游戏:智慧大考验。

五、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我会分》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数学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思维概念,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我把双数比成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数字,单数比作需要找朋友的数字,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具体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适当的给予引导,将游戏的方式交给幼儿,由幼儿自己理解并完成,每一操作过程结束小结,留意到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游戏简单的一带而过,当幼儿出现错误时,及时的帮助其修正,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个别幼儿将双数和单数区分不清楚时候,不能忽略这些现象,在后面的环节中,要给予弥补,结合《幼儿用书》的实际生活经验看一看糖葫芦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加入了迁移生活经验的活动,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

《我会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我会分》活动的主要目的,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使得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幼儿熟练掌握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之整个活动在动静交替中进行,且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单双数的概念,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

小百科:分,汉语词汇,汉字“分”有两个读音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二

1.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和推理的能力.在小学,他们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法),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远远不够.部分学生听说过“勾三股四弦五”,但并没有真正认识什么是“勾股定理”.此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待加强.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一节第1课时.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此外,历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历史,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第三环节: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内容: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投影显示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书课题)。

意图:紧扣课题,自然引入,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效果: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热情.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

1.探究活动一。

内容: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

结论1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从观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地板砖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特殊情形的探究得到结论1,为探究活动二作铺垫.

效果:1.探究活动一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通过探索发现,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和愿望.

2.探究活动二。

内容: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a的面积。

(单位面积)b的面积。

(单位面积)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左图。

右图。

(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学生可能会做出多种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

如图1,将正方形c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方法二:

如图2,在正方形c外补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方法三:

如图3,正方形c中除去中间5个小正方形外,将周围部分适当拼接可成为正方形,如图3中两块红色(或两块绿色)部分可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按此拼法,.

(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

结论2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探究活动二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探讨、归纳进一步发现一般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于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为此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

效果: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探究,在突破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这一难点后得出结论2.

3.议一议。

内容:(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意图:议一议意在让学生在结论2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到勾股定理.

效果:1.让学生归纳表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作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三环节: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内容:

(教师板演解题过程)。

练习:

1.基础巩固练习:

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口答):

2.生活中的应用:

意图:练习第1题是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意在巩固基础知识.

效果:例题和练习第2题是实际应用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意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教师提问:

1.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

2.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

1.知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2.方法:(1)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应用;。

(2)“割、补、拼、接”法.

3.思想:(1)特殊—一般—特殊;。

(2)数形结合思想.

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效果:通过畅谈收获和体会,意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内容:布置作业:1.教科书习题1.1.

2.观察下图,探究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三

1、尝试运用数的分解与组合经验解决游戏情景中问题,体验5以内数的多种分合方法。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花生和小圈若干、花生地(9格卡纸底座4个)、骰子(点子)2只。

2、磁性板、录纸、红色点子。

活动过程。

一、体验“种花生”游戏。

交代玩法与规则――引发猜测:你觉得该怎么种花生呢?

――交代玩法:

请小朋友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点子的.数量取花生种花生。每块地里只能播种4颗花生,满4颗花生后,用圈把花生围起来表示完成播种;如果花生数量超过4颗,必须重新播种。

――宣布规则:

根据骰子上点子数量取花生种花生,每小块地里只能播种4颗花生;满4颗花生后用圈围起来表示播种成功,超过4颗花生必须重新播种。

幼儿尝试播种。

――幼儿轮流掷骰子种花生;

――教师记录幼儿种花生的不同方法。

归纳:原来种花生的办法很多。可以将花生全部种在一块地里,也可以将花生分一分播种到2块、3块地里,这样就能很快完成播种任务。(比如:5颗花生可以……)。

二、比比哪队花生种得快。

幼儿分两组玩种花生的游戏;(出示2片花生地)。

――玩法:

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一个接一个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字数量取花生种花生;

――最后看那一队先将花生地种满为胜。

――规则:同第一次。

三、活动延伸(出示已有部分花生的土地)思考:

1、你觉得取几颗花生,能一下子种满2块地?

2、同样取这几颗花生,能不能种满3块或更多块花生地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四

1、学会点数、能够感知数字的大小。

2、让他们理解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把孩子们的思路从旧知识引导向新知识,让孩子们在复习和参与过程领会到新知识。

2、组织好学生,适时添加新内容,让孩子从容愉快接受新知识。

3、防止有的孩子应注意力分散而导致只复习了二儿歌,而忽略了心知。

活动准备。

我准备了16张幻灯片,鸭子的大小、神态、颜色各不相同,并对每一张精心挑选、最后制作成图片;准备《数鸭子》、《数字歌》碟片;预设上课时间的分配,设计过程引导语。

活动过程。

前几天,为了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读、数数及数的比较,我设计了一节名为《数小鸭》数学课。根据教学意图,我设计样教学活动流程:首先,在儿歌《门前大桥下,游过几只鸭,快来快来数一数……》音乐以及老师的语言引导下,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然后进入教学主题逐步出示鸭子由少到多的场景(每张图片至少两只鸭)图片,每张图片教学模式,幼儿认识小鸭子,说出小鸭子的颜色、大小;和数量,大家一起数,按数拿取相应的物品。图片出示数字,表扬数对拿对的幼儿。比较画面两种颜色的鸭子多少,体会数字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模仿《我爱我的小动物》创编歌曲,如:我爱我的小鸭子,小鸭有几只,有几只,有几只,小鸭有几只。最后,幼儿念数字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三项耳朵能听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进入活动,初始如我所愿,教学效果非常好,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双边活动很活跃,但是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活动已经进行了25分钟左右,所有幼儿虽然兴趣很浓,但我发现课堂纪律已有些难以掌控,而我的图片教学内容安排还有近一半没有实施。我知道,我不得不临时减少教学内容和活动程序,结果,这堂我精心准备了一个星期的图片活动课以我的不尽人意而结束。中班幼儿活动不能超过30分钟,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节课不算是一节完整、成功的课。而这一切都源于我的难以取舍。根据我的目的,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制作图片。主体部分我弄了16张幻灯片,鸭子的大小、神态、颜色各不相同,我想把它作为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我也曾怀疑内容的过多,但面对每一张精心挑选、制作的图片,真的舍不得去掉那一张,测试了几次,觉得差不多能完成。而事实证明,幼儿的兴趣的确很浓,但由于图片的过多而导致了整体教学活动效果不佳。如果图片在8张左右,只要全面覆盖1-9数字的教学,个别数稍有侧重,完全能按意图进行,那一定是一节完美的课。这次的活动,虽然失败了,但我收获的却很多,尤其是:取舍是一种智慧,善于取舍,才会成功。

小百科:鸭子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是一种常见家禽。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五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学习正确计数。

3、能与同伴分享合作,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1、材料准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比赛争执瞬间",记录纸和笔。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体育比赛的资料,观察了解各种比赛的过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经验。

1、重点: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在不断增强计数兴趣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计数。准备运用实践体验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这一重点。

2、难点: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准备运用启发提问法、活动延伸法突破。

1、导入活动: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一看,录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完录像后提问:

(1)录像中的小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

(2)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

2、第二遍录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儿观察跳绳速度与计数速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场计数时出现的问题。

提问:

(1)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问题出在哪儿?

(2)如果是你,会怎样为跳绳计数?

3、小组实践,集体分享:如何使跳绳计数更准确。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取一根跳绳。幼儿可以边实践,边商讨计数方法,并通过图画标记等形式记录跳绳计数的方法。

(2)集体分享。

a、分享探索过程,如:

开始计数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们是怎样想出解决办法的?

b、分享计数方法,如:

看跳绳小朋友跳动的脚计数;

看跳绳小朋友起伏的头计数;

看跳绳小朋友抡绳的双臂计数。

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c、讨论计数注意事项,如:

跳与数要对应上;

踩绳或一脚跳过另一脚没跳过,不能计数;

记清楚小朋友跳过的数,再往下接着数,并说出最后计数结果。

4、分组学习跳绳计数,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跳绳记录方法,还可以探索和发现新的方法。

5、讨论:还有哪些运动项目是通过当场计数来统计结果的?

如:幼儿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戏;体育项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赛等。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运用计数方法解决体育比赛及生活中的问题,如值日生发碗筷、取午点等,并用绘画、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记录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和同伴分享、交流。

首先,本次活动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科学领域学习"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通过探索"跳绳计数方法"的活动,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幼儿从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及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其次,活动过程符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儿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

第三,活动过程体现了《纲要》和《指南》倡导的以幼儿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由"教授"转变为"支持"和"引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六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的拼图经验已相对比较丰富,对他们来说拼图是一项刺激、有挑战性的智力游戏,孩子们虽然自主游戏的兴趣浓厚,但却缺乏一种学习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在新纲要中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于是,我将“拼图游戏”作为一个教育载体,设计了《拼九方格图》,让幼儿在有趣的拼拼、玩玩、记录中,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活动目标:

1、认识九方格图和拼图卡,能在作业单上记录自己的拼图方法。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感受拼图游戏奇妙之处,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九方格白板课件。

2、学具:九方格底板、拼图卡(8套)、记录单、9的分成作业单、9的加减作业单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九方格图、拼图卡,尝试用不同方法拼九方格图。

1、出示课件,认识九方格图、拼图卡。

(1)、认识九方格图。

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图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它是由几个什么图形拼成的.,有什么排列规律?(幼儿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2)认识拼图卡。

师:这些拼图卡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组合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都是由小正方形组合而成的),这些小正方形和九方格图中的小正方形一样大吗?(请一名幼儿上来操作验证。)。

2、尝试多种九方格图的拼法,学习记录拼图方法。

(1)尝试多种九方格拼图方法。

师:谁会用这些拼图卡来拼一拼九方格图呢?(幼儿上来操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拼法)。

(2)尝试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自己的拼图方法。

怎样记才能清楚地记录自己分别是用哪些图形板拼出九方格图案的?(提示幼儿看拼图卡上的编号记录)。

二、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第一、三组:拼九方格图,并记录结果。

“你会用这些拼图卡拼九方格图吗?请每个小朋友试一试,可别忘记记录你的拼图方法哦!”

2、第二组:九方格图的组成。

“这组活动应该怎样做?谁能来说一说?”

3、第四组:九方格图的加减。

谁来说一说这组是什么活动,怎样做?

三、交流分享、总结延伸。

1、展示个别幼儿的拼图记录单,集体进行展评。

2、找出方法最多的记录单和方法最少的记录单对比。

3、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拼九方格图有很多的不同拼法,我们一起到教室里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最多。

活动反思:

该活动取材于九方格这一智力拼图游戏,拼图内容的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大难度,鉴于大班幼儿的发展要求,于是结合了表格的相应记录。这一游戏幼儿还是较能接受的,也颇感兴趣,或许是因为很少接触这一纪录方法、老师讲解不够清晰具体的等缘故,有部分幼儿没有很好掌握第二次操作的要求,使得难点目标没有有效、全面地突破。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七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3、幼儿演示分法,教师帮忙。

5、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

6、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

(2)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开始部分,是以故事《松鼠分蛋糕》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带进如何公平的分饼的情景中,使孩子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圆的饼(圆形卡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来,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种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的结束部分,老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操作实物:如饮料,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幼儿通过切食物、分饮料等实践,拓展二等分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等分的兴趣,在操作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幼儿操作探索图形等分的这个环节中,我应该只跟孩子说对折,而剪的过程我应该在课前剪好,到这个环节直接演示就得了,把剪的过程放进来既浪费时间了,又没有把重点突出来,这一点我觉得不够完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八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帽子的特征。

2、学习将活动过程用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顶。

2、4张桌子,4张盖布,4块黑板,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分类记录的方法。

(1)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请4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小朋友上台,并请幼儿说说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分类结果。“我们要把这里有4个小朋友的事记下来,可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4”表示人数,用娃娃头表示小朋友)“谁能把有相同之处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们是怎么排的,他们哪里一样?”(这两个是男孩,这两个是女孩)“这又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和简单的标记来记录)“除了这种排队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教师在幼儿分类的基础上再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标记来记录)。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帽子进行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不同之处。

(2)启发幼儿说出帽子的各种用途。

(3)提出分类的要求。“原来帽子的用处这么大,我们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帽子,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帽子商店吧。想一想开商店我们要先做什么准备工作呢?”(引导幼儿先从整理帽子开始)“我们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乱七八糟的,你们说可以怎么摆放呢?”(引导幼儿说出将帽子按同一特征摆放)。

3、小组活动。

(1)提出记录的方法。“今天,我们请4组小朋友来整理一个柜台。首先,请上来的小朋友数数柜台上有几顶帽子,用数字和标记把它们记下来;然后,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把有相同特征的帽子摆在一起并数数每种有几顶;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看看该怎么记录。如果你们还有别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后再数数每种有几顶,想一想该怎么记录。记住每分一次,就记录一次。”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分类时要按同一标准全部分完后,才能按别的标准再次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思考分类的标准。

(4)观察幼儿的不同记录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九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3、幼儿汇报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四、延伸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