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7:04:15 页码:13
最新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模板9篇)
2023-11-13 07:04:15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在写总结时,要注重突出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同时也要注意逻辑严密和语言简练。下面是一些智者们的名言警句,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一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分量最重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全景式的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迫求、痛苦与欢乐繁纷的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她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成千上万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在他的世界里,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路遥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那个久远的时代,更是一种应有的信仰和追求。

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赣合,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就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痛苦难道是会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拥有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本书记录了一段历史,记录了一段社会,记录了一个时代,也记录了一段成长的历程。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多么卑微,只要一颗火热虔诚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那么上帝对它就是平等的。看着里面人物的命运,我不禁又一次想起现在的境况,想着以后将要面对的生活。只有我们做一名劳动者,不是把不幸当作负担,而是当作铺路石,才能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活。毕竟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本书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对中国现状的深刻揭示;在于对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的描述;在于深刻地表现了历史的延续;在于对未来的展望和鼓励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中国的理解,对中国大地上生活在那一片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现今的社会充满诱惑,我们每个人也都怀揣着梦想追求着自己的快乐生活,而快乐与否,往往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就算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要用更广阔的眼界去审视周围的世界,这样才不至于将自己囚禁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人生才是更加充实的。如此一来对人生才能有更独特的理解,也才能突显出自己的个性。也许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会遇到许多琐碎的事和不公平的事。可是只要我们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学会选择与放弃、学会善待自己,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体会到快乐。

人的一生就像一本书,不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过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该像孙少平那样对待生活从不低头,不断地探索和追求,在命运道路上走出一条让所有人都为之叹服的平凡之路。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二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痛苦中,是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孙少平的命运是坎坷的,这不羁的少年郎打破了这屏障,让自己变得成熟优秀。

出生在双水村落魄家庭的少年——孙少平,一开始他因身无分文而自卑,因同学们瞧不起他的态度而蒙羞,因他人对他的施压而躲避。到后来家庭风波和自身磨难让他成长了,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那个软弱、天真的男孩了,他逐渐成长为家里的顶梁柱,接替了哥哥孙少安在家中的位置。这个少年一路成长的种种经历,让我感慨;他的顽强,他的坚韧,不怕挫折让我敬佩。

孙少平在面对命运这么一面厚重的围墙时,煎熬,烦恼,迷茫,内心充满了如洪水般泛滥的痛苦,可他放弃了吗?没有,他不屈的性格,家人们的鼓励,朋友的支持让他一步步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在这束光的照耀下,他瘦小的身躯背后似乎长出一双强有力的巨大翅膀。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不能等待命运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总不枉在这个世界活了一场,有了对艰难的认识,就会珍重生活,努力拼搏。这让我想起了哪吒,他是“魔珠”转世,被世人所厌恶,活不过三岁。他知道自己的处境时便放弃了对世界的希望,可是亲友的支持让他觉悟,“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逆天改命,最终成为真正的自己。回想自身,我也许会因为一件小小挫折而放弃某件事,因一件小事而抱怨许久,因迷茫而找不到出路,总认为命运在与自己作对,可自己却束手无策。现在想来,自己是多么可笑!浪费了多少时间!事情不会因抱怨而得到解决,问题也不会消失。

孙少平也是在处于我们相当的年纪,可他却挺过了大风大浪,命运使他处于窘迫,他便与命运抗争。“人生啊,就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运,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我们无法控制灾难的到来,却可以提升自己,用坚持和勇气与命运抗争,即使经历痛苦也不放弃,最终将命运抓在自己手里。

命运带给我们的磨难,未来还有很多,是临阵脱逃,畏畏缩缩吗?不,我们要克服恐惧,努力向蓬勃美好的生活前进!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三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我上高一的时候,班主任推荐让我们读的。但当时由于学习任务重,没有读。很快,放寒假的时候,姐姐的一个朋友从外地过来看她,给她送了一本《平凡的世界》。我记得很清楚,淡绿色的硬皮封面上写着“平凡的世界”“路遥”几个字,封面的.设计简约、平凡,但我知道里面的故事不简单、不平凡。姐姐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把书送给了我。

当时读完,只觉得孙家的两个儿子,哥哥少安和弟弟少平很厉害。为了家庭,为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文革前后至改革开放这段新中国成立后最为动荡的年代,坚守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尤其是孙少平,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不忘学习,没有让自己堕落。

今年上半年在家里休产假的日子里,我忙里偷闲,把《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看了一遍。最大的感受是,这部小说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荡气回肠、充满活力的生命赞歌,向人们揭示着人生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对生活所持有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信念——“相信自己”。

孙少安,典型的善良的农民代表,创业失败后仍然不拒绝当初嘲讽他的乡民的求助,我很喜欢他也很崇拜他。他敢于冒险,即使失败了也有勇气重新面对生活。他不屈服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

孙少平,勤劳朴实,珍惜亲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开阔,面对困难更是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同时他对生活充满理想和激情,但又脚踏实地。他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去做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在劳动中体会充实;但他又从不放弃自己在知识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学习的上进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生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还在于我们不断的奋斗并且将这种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

“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真正的爱情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

田晓霞,因为干部家庭出身的原因,在县城和学校几乎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受父亲田福军的影响,喜欢读书,善于思考,对事物常有着独特的见解并富有冒险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的热情。思想境界和内在品质都远胜于同龄人。且眼光独到,不圈于常理,对精神的追求远远高于物质。加之洒脱豪爽的性格,时刻换发出青春的光彩,洋溢着生命的激情。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他和孙少平的爱情故事。他们一个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一个出身于干部家庭。但他们却跨越了如此大的鸿沟,相爱了,而且是刻骨铭心的爱。他们的爱情之所以会那样感人,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之间的那种纯洁的、不掺一丁点杂质的爱情,那种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无限的热爱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足以让所有人为之感动的向上力量。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四

人类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才能真正体味到何谓沧海一粟。于是我们的悲与喜,痛与恨,任何的生老病死与挫折磨难于这个更迭不息的宇宙而言都可认定为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了。可是我们纵生而平凡却不该甘于平凡。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是以孙少安、孙少平二人为主,刻画了当时社会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文中的孙少安,6岁开始干农活,13岁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他虽丧失接受教育的机会,却想让自己的弟妹可以继续上学,为此不懈努力着,于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之后开办窑厂,道路曲折但最终成功,并为双水村建起一所小学。他出生于农村,被迫早早辍学,却凭借着不屈服的精神,勇往直前,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只有不甘平凡才能迈向成功。鲁豫在《偶遇》中曾言: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人生的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但当我们穿过这条给心灵蒙上一层灰的隧道后再回头望去,才会发现至暗过后才是光明,而通过这条隧道的最好途径,便是不甘心、不屈服的精神与坚持不懈的努力。

正如书中的孙少平,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村中当起了受人爱戴的小学教师,可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小学被迫被拆,孙少平也因此失去了这份工作,但高中毕业的少平不甘心在家务农而独自来到异地的煤矿当矿工,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大队长。倘若少平在失业后甘于平凡,在家与哥哥一起务农他还能够当上大队长,过着更好的生活吗?答案是否。毕竟只有花自己与夜晚的月亮才知道花为了瞬间的辉煌,忍耐了多少暗淡无光的日月。

读毕《平凡的世界》一书才真正体味到其价值所在,它能让我们在这个处处有挫折、处处存光明的平凡世界中,重拾信念,振作起来,做回当初那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世界变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我们生而平凡,却不该甘于平凡,我们应当怀有乐观之心与不甘不屈精神,在未来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五

若论悲剧,推《窦娥冤》。再论悲剧,荐《赵氏孤儿》。但自从我读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才知道了那些另类的悲剧都是浮云——都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平凡的世界》则是一个乡村、几个家族的悲剧的浓缩,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的写照。

孙家和田家是本书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十分之九的内容是围绕他们所写。除此之外,诸如金家等个别人物也是时常露脸的。

这本书和《红楼梦》较为相似,而《平凡的世界》是夹喜夹悲,喜的让人一蹦三尺,悲的让人泪流满面;而《红楼梦》则是先喜后悲。但两之相比《平凡的世界》略胜一筹,它没有《红楼梦》的繁琐和枯燥,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新奇有趣。同时它们又都是对社会的抨击,让人感悟世态炎凉的悲哀,好像就是我们生活中真实可信的故事。

孙少平,这位年轻富有朝气、乐于助人的农民,可谓是本书的头号主角。这样一位农民却是中国所有百姓的缩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尽皆经历过,他的一生也是曲折坎坷、颠沛流离的。好不容易读完了书,成为了任职教师,却又要对外闯荡,不顾父母兄妹的劝阻,毅然出走,只剩下哥哥孙少安和嫂子贺秀莲在家把持。而孙少安——这位办砖厂的企业家,开始确实是利滚利——因为他的英明头脑,即使中途中只因一丝差谬而导致的倾家荡产,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但这是个平凡的世界,而孙少安也是个平凡的人,所以他是不会屈服的,在他重燃信心、重振企业之后,他的腰包里估摸有四万元之上!

然而最悲剧的还是结尾,完全不是作结尾的料,我和陈尚仁一致认为此书还未写完。这本富有新意,吸引力巨大的巨著的结尾却如此令人大吃一惊,真是令人惋惜,白璧微瑕啊!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六

全书围绕着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两个属于黄土地的孩子的生活展开了对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的描述。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平凡的生活与社会的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孙少安,这个似广大农村孩子一样的人,年幼时便扛起破落的家的重任,日出而作,日落仍不息。但他不甘,不甘自己平凡的人生,于是与妻子开砖厂,只为光宗耀祖,受到尊敬。孙少平,这个依旧似广大农村孩子一样的人,读完书后便归家助兄长。然而他不甘,不甘自己会一辈子待在农村。于是他阅览书籍,离开村庄,在陌生的城市中不畏艰辛的劳作,只为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可有那么的不平凡,他们在挣扎,在平凡中挣扎。

我捧着书,眼前似乎有着许多模糊的身影。我仿佛就坐在双水村中高高的坡上,看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世界。劳动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

那个令我震撼的少年——孙少平。他不甘困于农村,在黄原县做小工,在煤矿中挖矿的点点滴滴都令我双目含泪——我清楚地感觉到,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啊!就像在暴风雨中被击打却无所畏惧的燕!他平凡,人生也不尽完美,可他冲破自卑,冲破黑暗囚牢的劲却如此的打动人。他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却不甘于选择平凡。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生。孙少平从那个极度自尊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青年,他经历了太多太多、对于一次次的打击,亲爱的人的牺牲,最后自己的毁容,还有背上狰狞的伤,他都能转化成无尽的动力,为了不平凡而奋斗。他没有放弃,一次都没有!

作者应是十分了解平凡吧。在他的笔下,无论是游手好闲的王满银,见风使舵的孙玉亭,甚至是傻子田二的人生都值得回味,思考。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留下了影响一代一代年轻人的不平凡的声音。这个声音穿越陕北的黄土地,在亘古的大地,与苍茫的宇宙间,荡气回肠。

连我这愚昧之人,也被深深吸引,久久感动,被唤醒内心对平凡的不甘。我们也在这平凡的世界中与许多人做着平凡的事,但那平静水面下的激流,总会让我们不甘于平凡。我们是平凡的,但我们要跨过泥泞,做不平凡的自己。

合上书,我站在窗边眺望,忽然想起萨迦格言里的一句话:“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七

记得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在上中学时,那时的我懵懂无知,对人物的感情世界还没太多的理解,就是觉得路遥先生怎么可以把文章写的那样好,他笔下描写的场景,人物的内心独白,字字句句都给我深深的震撼,尤其是主人公孙少平的人生信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个人,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不管生活多么贫寒,不管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幸,用一颗包容隐忍的心去看待认识的挫折,做自己生活的主人,那么他就会得到生活公正的回报。他那句"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让我印象深刻,也激励了我整个学生时代,在每一次遇到困难时,我都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不让自己沉沦。

读着读着,我有些惭愧了,这些年真的生活的太幸福了,乐不思蜀,没了追求的目标,没了上进心,工作生活都变成了"混日子",对生活的理解也模糊起来了。

掩卷沉思,我们都是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一员,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都幸福的有些麻木了。

书中主人公孙少平、田晓霞、田润叶、孙少安、秀莲……每个人所受的苦难及他们的生活态度,处世哲学都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那个困苦的年代,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打挎他们,反而使他们找到了自己幸福的归宿,也让他们的生活上了一个层次,尽管这个层次是他们自己或许都无法意识到的。但对于今天的我们尤其是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无疑是我们的精神榜样。正如少平所说:"对于一个有血性的青年来说,自己无力谋生,靠剥夺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即便不是堕落,那也实在是脸上无光。

重读《平凡的世界》,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像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象书中所说,时不我待,指针没有在那一时刻停留,时间继续走向前去,永远也不再返回到他经过的地方了。所以我们要勇往直前,不断充实自己,给自己平凡的人生书写精彩的篇章。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八

生活是平淡的,像一弯平静的湖水,川流不息,当我们扔进一块小石头的时候会激起绚丽的浪花,浪花虽会消失,但惊现的那一刹那总是壮丽的,就想一朵美丽花即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平凡的世界》,书中讲的人,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凡的,但是人物心灵里的精神却像是黑暗里的唯一一颗闪耀的星,有着不平凡的气质。

也许现在的我们不能感受到那时人们因为贫困而一次又一次的感到的煎熬,但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想追求心灵世界美好的不平凡。

书里的字里行间一幕又一幕的吸引着我这颗娇弱稚嫩的心灵,我想不到那时的人们竟然生活的这么艰难,生活里的贫穷不是真正可怕的,可怕的是人们心灵里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却低下了头,或在它的阴影里。

我还依稀记得书中田晓霞念过的一句诗“我本是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后面的记忆却渐渐淡了。

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故事常常令我又惊又喜,却总伴着一个长长的叹息,世间最美好的一对被现实狠狠地冲散了,我常常感叹,心灵里仿佛充满了遗憾之情。

遗憾的是世界为什么这么残酷,遗憾的是美好的事物总抵挡不过时间的摧毁,遗憾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美好事物时我都没有好好的珍惜。

花儿在惊艳之后都会得到人们的赞赏,却不知他为此付出了多少的热血和汗水,这样即使凋谢的时候也是壮丽的凋谢了。

那个时代在孙少平在心中有着不一样的力量,是的正如田晓霞所说,他跟别人不一样。

我喜欢他的坚强,喜欢他那对梦想的`执着,喜欢他有面对生活的勇气。

也许世界是平凡的,也许在时间的隧道里,我们得努力都会被冲散,但是我们得心灵却是不平凡的了。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300字篇九

青春,指15岁至20周岁的年龄阶段。拨动时针倒转,回到8年前,,大一,依照上述定义,则正青春。听过很多赞美、歌颂它的歌曲,甚至天真认为,只要是人生的该阶段,都会像歌词中说的那样多姿多彩,后来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实际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是在平凡无奇中芳华已逝。

关于我的青春记忆,仿佛是从昨日到今天的自然更替,浑然不觉中已经度过,甚至一度怀疑“我青春过吗”。如果对过往青春,必须用一个事件或一段经历来祭奠,才得以彰显其神圣与尊敬的话,那么我的青春可能与一本书有关——《平凡的世界》。初次听到它,是在某次全系集会上,系主任在演讲中顺便的提及,大概会议实在是无聊,就只记住了它。后来,偶然间在市区路边摊看到,花十元买下三本(盗版,纸张薄、差),大概一个月时间看完。

当时阅读完它后的感受是:整个人是处于隔着一层窗户纸那么厚距离的半通透状态,既懂也不懂。说懂,里面鲜活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均已知晓,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等众多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加之本身也姓田,更是莫名增加了一层熟悉感。读罢,脑海随机迸发出的“奋斗”、“逆境中要坚持不懈”等类似正能量的词或句子,这些姑且视为“懂”。说不懂,作者写了一百多万字,到底在说什么,不可言状,这自又是“不懂”。但无论如何,又有自我的一种回答,甚至于行动。兹以两则事例,加以说明。

书中的黄土高原:

不可否认,阅读完《平凡的世界》后,便打开了阅读之门,从此走上读书、买书的不归路,限于财力,当时买的都是盗版书或者电子书。读完后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激发对黄土高原的喜爱,此后相继又阅读了《血色浪漫》、《白鹿原》、《秦腔》、《废城》等与之相关或类似的具有浓重西北风格的文学作品。自是沉醉其中不可自拔,至今旅行最想去地方竟是到黄土高原走一遭,可见其影响深远。

某种意义上来说,书中描绘的黄土高原俨然已经构成一个新大陆,无处不彰显生命本色。塬和沟天然的把它分割成许多独立单元,每一域自是一个小天地;窑洞是它的物质载体,这样里面才住着一群可爱的人,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信天游是它的语言,无论何种情感,总能用歌唱表达。

在这片新大陆上,每天都有喜剧登场,也有悲剧落幕。

大自然因为有四季的变换,才让人类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在平凡的岁月里,人们也总期待奇迹的发生,仿佛只有如此,生活才不至于苍白乏味,而蕴含更多可能。

前些日子,又重读《平凡的世界》,别有一番新悟。这一次穿过了新大陆,看到了新世界。无论何种出身,总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说的是他们,也是我们,离我们很遥远,又很近。

独立成长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瞬间。“透过城市的镜面,他似乎更加清楚地看见了他已经生活十几年的村庄——在那个他所熟悉的古老世界里,原来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平淡无奇了。”这是孙少平从新认识这个世界,开始独立成长的开始,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也是这样开始的。记得刚上高中那会儿,坐在去学校的公交车上,看着窗外一排排房屋,从瓦房变为平房再到楼房,越来越多的人群与车辆,内心是无比激动,就连路旁的绿化树突然间也是可爱的!

多年以后,我们陆续告别了县城,去了外地读书、工作,看到更加不一样的事物,头昏目眩的高楼林立,拥挤的车辆人群,置身其中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每个人都在追寻与奋斗,或者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可有一点清楚就是再也不想回到那个生养我们的小村庄,正如孙少平对田晓霞说的那样“我不是为了扬名天下或挖金子发财。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和身上攒着一种劲,希望自己扛着很重的.东西,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不断的走呀走。或者什么地方失火了,没人敢去做,让我冲进去,哪怕当下烧死都可以。”为此,他奋斗了十年,大体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十年缩影。

对于亲情之间的谅解,我们欠缺的不只是时常的关怀与问候,更缺的是真正意义上设身处地的着想。很久以来,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甚至觉得不可理喻。曾试图改变他的世界观,现在发现这是多么愚蠢的做法。多年的家庭恓惶,对于他来说“一件小事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混乱,甚至使一切陷于瘫痪”,所以他痛恨和惧怕任何可能带来已有变化的事情,无论好与坏,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无论从身体或财力等客观条件,还是从所处舆论环境及以往的经验,对于他来说都是无法承担的。

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令人扼腕叹息,也许“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在这片黄土上,平凡的人们,依旧各行其是,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

十年,青春已逝,只留下“众人之中而又出众,平凡之中而又非凡”信念般的追求,虽不曾出众,亦不曾非凡,但仍是唯一坚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