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记录,让我们在迷茫时能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网上收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
让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学生自主性。从学生自己玩中体会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从学生枯燥乏味的教学中解脱出来,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的有滋有味,发挥了学生自己应有的个性特点。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二
于是,我晚上躺在床上又重新打开教参与大本教案,寻找专家把有关计算器教学放在这一册的真正用意,因为我想专家把计算器放在这一单元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也肯定会考虑到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使用计算器的情况。
教师用书上说,这册是整数四则运算的终结,学生面对多位数的乘除法时,计算就非常苦恼,学生把计算器当救星,我们应该理解,但我们不能放任,用计算器来代替口算估算笔算,那是行不通的。
一味的杜绝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敌对意识。我们应该对计算器计算这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它的好处,也要正确看待它的坏处,将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
那老师该怎么办呢?
各有各的方法,但我认为老师不能杜绝,要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晓以利害。平时加强管理,特别是课堂和作业中计算器使用的管理,明确计算器的用途,将口算,估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做比较,让学生切实利用计算器,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教材中也考虑到这一点,学生的依赖性,所以也有相应的内容安排进去,就需要老师们深入的研究如何管理。教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利用计算器对大数计算方面的找规律,激发学生巧算心算的能力,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作用。
第二、利用计算器进行检查口算估算笔算,明确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先口算,然后估算,然后笔算,最后才是计算器计算来检查。如果不利用计算器就可以计算,检查,我们就不能用计算器来算。
第三,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使他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计算都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以,老师们要让学生有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机会,也要让学生知道,该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简单的计算,我们不能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要在非常复杂的计算时,才使用,另外使用计算器是为了准确的检查错误,发现错误要仔细检查自己在计算时的问题所在,千万要强调学生不能在用计算器计算出来后马上就把正确答案抄到题目里面,对自己的错误要仔细研究。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能埋怨计算器,也不要埋怨教材编写的问题了,计算器的使用的确是必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作用,也认识到计算器生活中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三
本节课,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分数,让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这样联结的知识才牢固,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学生主动操作,自主评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被调动并得以释放,学生学得轻松。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孩子们都爱做游戏,教师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分食品活动”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习活动。教学时通过涂、折、画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切实感悟“分数”的.真正内涵;同时,设计了多个层次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践把刚学习的“分数”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拓展了学生印象中“分数”概念的外延,使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数学游戏是全体学生参与,在认识1/2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平均分,并逐步探索出分数1/2,在动手实践中,每一个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或通过自己折一折,发现了哪个分数。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全体学生又一次通过小组合作用长方形纸折出并涂色你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了解虽然折法不同,但都时平均分成4份,因此都可以用1/4来表示,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在动手做、用眼看、自主说、认真想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引导和点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动手折、涂出1/2,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1/2的表象,同时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1/2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1/2的含义。所以学生在叙述1/2时说得比较规范、到位。在折1/4和其它的几分之一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三种图形。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出现了多种折法。通过动手折纸,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图形都可以折出它的1/4,不只对1/4进行了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分数的含义。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折纸,还要求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四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两次让学生估计的和猜想的环节。第一次是“想想做做”中第3题,让学生先通过观察,估一估下面两张纸条是原来的几分之;再让学生猜测一下,照这样分下去,还会出现几分之一?学生在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并找到规律以后,大胆地猜测后面可能出现1/12和1/24。在课尾总结了本课学习的是“几分之一”的分数以后,我又让学生猜猜下一节课可能会学习怎样的分数,很多学生都猜测出要学“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和善于猜想的能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整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真正体会了分数的含义。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四
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火车的轨道是怎样的?斑马线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我们从日常生活体验数学知识,如从三个图形中归纳总结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符合学生发展的认知体系。这样的情景设计即完成了衔接了新课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前,我先是让同学们看到直线、射线、线段以及结合图上,说一说三种线的特点(独立思考3分钟),用自己的话说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对三种线的理解到底是怎样的,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有的教学搞小组合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是不完美的,是不以不同学生发展为基础的。假如说在小组合作前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这往往是优等生的专利,而后进生只能是跟着走路没思考。在小组合作4分后时我也和同学们互相交流说一说,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与直线的关系中说一说。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轻负高质是现代教学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不能脱离这个目标。
让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学生自主性。从学生自己玩中体会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从学生枯燥乏味的教学中解脱出来,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的有滋有味,发挥了学生自己应有的个性特点。
在综合运用上我考虑了新教材学生们忽视的内容是在同一直线上点上几点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设计进去,因为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做这类题学生很容易做错,而且通过这一联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加深学生对三种线的认识。在看一看中学生很容易把线段看错。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xx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五
一、填一填。
1.我国最早使用的、至今仍然行延用的计算工具是。
2.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
3.当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是()。
4.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5.894700000这个数,4在()位,表示()个();8在()位,表示()个()。
6.由2个亿、3个十万、8个千、5个百、6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7.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4,最低位是9,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8.()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是一千亿。
9.4个十亿、4个十万组成的数是()。
10.与9999999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位数和()位数。
二、读一读。
1.读出下面每组数。
(1)898900008900000000。
(2)2056205600002056000000000。
(3)230023000000230000000000。
(4)190619060000190600000000。
(5)803803000080300000000。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下面各数。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78900001208037890290780210000045000。
407000000080700003706080000003021105760。
3.读一读下面横线上的数。
(1)太阳的半径是695000千米。
(2)地球是人类诞生和居住的地方,它的年龄是4600000000岁。
(3)太平洋的面积为178680000万平方千米。
(4)据估计,在海洋中生活着不下2000000种动植物,其中鱼类约有20000种。其他动植物1980000种,它们绝大部分属于微生物。而依据此前的海洋生命统计报告,人们已知的鱼类有15304种,另有20000种其他动植物。
(5)据估算,在不破坏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00000000吨水产品,以时全球人口达到6300000000计算,每人每年平均可得476千克,每月39千克。单从蛋白质产量看,海洋每年能生产蛋白质约40000000吨,约为目前人类对蛋白质需求量的7倍。由此可见,海洋对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起很大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六
**月**日,我出示了学校的教学研讨课《计算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对计算方式的认识的扩展,也是第三学段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计算器的机会比较多,但系统的认识计算器还是第一次。所以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计算器,提高操作水平。
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完全按照我们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模式:自主先学—合作交流—小组展示-质疑点拨-达标测试—归纳提升的环节来设计的。
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怎样使用m+、m-、gt键非常感兴趣,于是在计算5864-(1438+519)时,我向学生渗透了如何使用m+键。先在计算器上输入1438+519=1957,这时按下m+键(把这个数值放在存储器中),再输入5怎样864-,这时按下mrc键(调出存储器数值),就得出正确答案3907了。为了研究怎样使用m+、m-、gt键,我还费了好大功夫,自己深深体会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作为一名老师,真的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为好人师。学生们被我这一招佩服的五体投地,连听课老师也觉得很意外,因为很多老师也对m+、m-、gt键不熟悉。这算是这节的一个亮点吧。
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
1、当学生的回答在我的教学预设之外时,我还不能灵活处理,今后应继续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
2、当学生的表现没有符合我的教学思路时,我有些沉不住气,总想牵着学生鼻子走,今后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老师一定要耐心倾听。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七
在综合运用上我考虑了新教材学生们忽视的内容是在同一直线上点上几点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设计进去,因为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做这类题学生很容易做错,而且通过这一联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加深学生对三种线的认识。在看一看中学生很容易把线段看错。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八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理解“同一平面”不能不讲,但形式化的讲解,似乎并不能促进孩子们对此的理解。讲得过于深刻,也没有必要,有违于课改“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因为在整个小学阶段,除“平行”外,其他数学概念或原理的学习,都无须特别强调“同一平面”。教学中对此的处理,重在让学生利用具体的生活物体(纸上的两条直线)支撑起抽象数学术语的理解。从学生学习的视角看,数学术语、数学定义只是数学概念外在的表征形式,为人们交流和认识数学概念提供了工具和抓手,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是不大可能用这些词语、命题的方式来建构自己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的,鲜活而又贴切的.表象应该是其间最活跃的心理中介,所谓深入浅出的心理学意义也就在此,这样的做法显然更符合孩子们理解抽象概念的心理过程。
本节课在组织学生画平行线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白纸、不同的格纸、钉板、直尺、三角板等许多材料,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果然面对多种材料学生有的利用格纸上的平行线、有的利用物体平行的特点、有的利用折纸的技能。尤其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折纸活动中各种奇思妙想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不仅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并且积极的乐于创造,想要与众不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允许学生充分思考甚至想象。允许学生有错、走弯路,这样学生才能有真切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九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线与角”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线段的基本性质与两点间的距离。
课的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始,让学生从实物原型抽象出“线”,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斜拉桥、楼梯栏杆下的柱子抽象出“线段”,激光、手电筒光线、太阳光等抽象出“射线”,地平线抽象出直线。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三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联系是它们的形状都是直直的,线段是射线和直线的一部分。区别在于它们是否有端点,有限长还是无限长,是否可测量等。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学生都知道,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但我仍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证明直直的线段最短。同样,课后练习中,让学生观察两条线段哪个长。好多学生都知道结论是两条线一样长,但“口说无凭”,让学生亲自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新知识,在这一节中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还要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能够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的条数。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需要生活化,靠生活来理解数学。学校和课堂是教学的第一生活资源库,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线的认识,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如果不让学生利用生活去理解,那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教师敏锐地抓住排队这一生活情境,感触线段、射线、直线是笔直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示生活。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线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时时能看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的'真实。有了排队的这一形象的感观情境,学生思维的匣子就打开了,一个个“我发现了”应运而生,我发现了问题,我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发现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的,当测量队伍的长度时,学生测量方法的多样化,令老师惊叹。就是那一个近乎平常的解决测量排列队伍的长度——线段的长度——只要拿尺测量两端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测量出队伍的长度。线段这一抽象概念的一系列特征就形象化、具体化了。
在综合运用上我考虑了新教材忽视的内容是在同一直线上点上几点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设计进去,因为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做这类题很容易做错,而且通过这一联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加深学生对三种线的认识。在看一看中学生很容易把线段看错。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xx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一
在小组合作前,我先是让同学们看到直线、射线、线段以及结合图上,说一说三种线的特点(独立思考3分钟),用自己的话说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对三种线的理解到底是怎样的,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有的教学搞小组合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是不完美的,是不以不同学生发展为基础的。假如说在小组合作前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这往往是优等生的专利,而后进生只能是跟着走路没思考。在小组合作4分后时我也和同学们互相交流说一说,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与直线的关系中说一说。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轻负高质是现代教学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不能脱离这个目标。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二
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火车的轨道是怎样的?斑马线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我们从日常生活体验数学知识,如从三个图形中归纳总结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符合学生发展的认知体系。这样的情景设计即完成了衔接了新课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三
2675×(120÷24)=。
(2159+675)×26=。
8722÷89×58=。
2.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找出每组算式的规律,把横线上的算式填完整。
(1)99×97=(2)21×9=。
999×997=321×9=。
9999×9997=432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山小学排球队队员的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
男生:138143130141137。
142136139134140。
女生:150142143145130。
128141139137135。
分别求出学校排球队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练习题,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教具准备:卡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3、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出来。
五千零四八千九百六千三百四十三、八千零六十八,九千零一。
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4、这节课我们赖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例2读出下面各数。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读作:xxxxxxx。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
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2、例3。
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六千八百五十万:
三千零八十万: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四万零九十。
学生试着写数。
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先写哪一级,什么时候写0?
完成做一做写数。
问:怎么写亿以内的数?
师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三、巩固新知。
1、练习一的2、3读出数。
2、练习一的第7题写数。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练习一5、6、9个人修改。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简明概括,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五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但是大数的概念相对于较小的数而言,要抽象的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对数字究竟有多大产生疑问。我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万以上的数,目的旨在让学生在收集的.时候体会一下。至于较为确切的感受大数,教材针对这个问题在第4页安排了阅读材料“你知道吗?”,并在后面设置了“一亿有多大?”这个课题。通过这2个方面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大数感觉的逐渐培养,对大数概念的理解变得相对容易。而这部分教学主要的难题在另一方面。
在读写大数的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写的时候,有时写着的0不读出来,有时又要全部读出来,有时有写0要读,有些0不读;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写下来。写数往往会出现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的情况。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让学生采取“先分级、再读写”的方法,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先分级、后读写”,就是先将一个多位数从右往左,每4个连续数位分为一级,(最后一个数级不一定能满足4个数位),每个数级依次叫做个级、万级和亿级,然后从高位数级起,按级读,按级写。具体为:读数的时候,先按从右往左,4个数为一级,划上分级线,然后从最高位起,逐级依次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都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读完一级,就加上这一级的级名“亿”或“万”,每一级中0的读法都与个级中0的读法一样。“先分级,后读数”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读出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写数的时候,从左往右,依次圈出表示级数的“亿”“万”,有时没有“亿”则只圈出“万”,相当于读数时的用竖线分级,然后,从高级到低级,读一级,写一级,一级一级往下读,除了最高一级有效数字前面的空位不用0补足四位外,其余数级里凡是有空位的地方,一律用0来补足四位。“先分级,后写数”能够使学生不多写或少写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六
8:19:25《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线段的基本性质与两点间的距离。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七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762.32—0.89=3—8925=。
436.8÷0.75=13.6×2.7÷0.75=。
145+145+145=138+489=。
三、过关检测:
1、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4)、ce键是清屏键。()。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2、用计算器计算。
(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八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大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的数量的多少,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师:(屏幕呈现计数器)认识吗?
生:认识,这是一个计数器。
简要回顾计数单位、数位。师:我们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出大小不同的数。不过,每一位上最多只能拨几颗珠?(9颗)。
师:要是再添1颗,那就得。
生: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了。(板书:满十进一)。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计数器,还有一些珠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拨数游戏,好吗?(好)。
师生共同完成拨数游戏,依次拨出3、30、300和3000。(学生很快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快速地拨数)。
师:刚才四个数大小一样吗?(不一样)可每次用的珠子的个数。
生:都一样,都是3颗。
师:那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所在的数位不同。
师:看来,同样的3颗珠,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既然大家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谁了?(三万)。
师:(屏幕呈现30000)30000是一个较大的数,看看这个数,再看看你手中的计数器,你能想办法拨出这个数吗?(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意见)。
师:瞧,出现不同的声音了!认为能的同学,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可以在千位上拨30颗珠。因为10个千是一万,30个千就是三万。
生2:不能这样拨,计数器每个数位上最多只有9颗珠,哪来30颗珠?
生3:在计数器上拨珠,满十就得进一,更不要说满三十了。
师:用这个计数器拨不出三万,是算珠不够吗?
生:不对,是我们计数器上的数位不够。
学生稍作思考,随后兴奋地把两个计数器合在了一起。
师:谁来说说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我们发现一个计数器只有四个数位,于是把两个计数器合并到一起,并在左边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3颗珠。
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该生的拨法(如图)。
生1:个位上拨3颗珠,表示的是三,不是三万。应该把左边这个计数器上的个改成万。
生2:因为千的左边应该是万。
生3:改成万以后,这一位就成了万位,万位上拨3颗珠,才是三万。
生4:我还有补充,既然这里的个改成了万,那左边的十百千也该改一改。
师:说得真好!那你们会改吗?试试看。
同桌俩合作,边讨论,边将左边的十百千改成十万百万千万。
学生交流后,教师在屏幕上依次呈现如图。
组织学生交流调整计数器的方法,突出直接在十百千的后面添上万得到十万百万千万的方法。
师:这样看来,新增加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原来的四个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多媒体演示)。
师:瞧,普普通通的计数器上,还隐藏着有趣的规律呢!那这些新的计数单位究竟有多大,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下面,让我们拨珠数数,进一步研究大数的计数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一万开始,一万一万地数到十万,揭示10个一万是十万,继而十万十万地数到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到一千万,并依次揭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计数器变了,相应的数位顺序表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对照计数器,说一说千位左边是哪四个数位,并全班交流。
师:新增加的四个数位都和什么有关?(万)而且这四个数位和原来的四个数位还一一对应,所以,我国的计数方法中把这四个数位统称为万级,而原先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则统称为个级。(呈现拓展后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试拨,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请一个学生上台试拨。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在十万位上拨2颗珠,表示二十万;在万位上拨3颗珠,表示三万,合起来就是二十三万。
出示表示23的计数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23个一和23个万所表示的意义。
师:会写二十三万吗?对照计数器,试着写一写。(学生试写,教师请一个学生板演)。
巡视时,发现一个学生一开始写成23000,看完黑板上的写法后,及时改正过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二十三万的写法)。
师:老师还带来了另两款汽车。出示宝马、奔驰汽车图片,其中宝马汽车标价一百零四万,奔驰汽车没有标价。(学生纷纷估价)。
师:既然同学们都想估一估这款奔驰车的价格,那好,给你一点提示:它的价格比这款大众贵多了,但要比这款宝马便宜一些。你们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它的价格吗?(三个学生估计的价格分别是:100万、102万、98万)。
师:这些价格都有可能。如果老师再给你一点提示:如果要在计数器上拨出这款奔驰车的价格,只需要1颗珠就够了。
生:(欣喜地)一百万!
师:真棒!(出示价格)那一百零四万和一百万究竟有多大呢?下面,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把这两个数分别写下来。
学生拨数、写数,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拨出并写下一百零四万,随后简要交流拨数、写数时的想法。(教师从学生中收集到三种不同写法:10000、100000、1000000)。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交流,明确10000、100000、1000000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认识了一些较大的数。观察这些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级上都是0。
学生试读,教师结合学生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像这样的整万数,万级上是多少,就读多少万。
师:光会写、会读这些数还不够,像二十三万、一百零四万、一百万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来真切地感受一下。
课件呈现:1张一百元、100张一百元捆成一捆、23捆、100捆和104捆,帮助学生感受它们的实际大小,并通过交流这些数的组成,理解大数的意义。
师:还想玩拨数游戏吗?(想)不过,有一个特殊的要求:老师报的数如果需要在个级上拨珠,请同桌俩坐右边的同学拨,如果需要在万级上拨珠,请坐左边的同学拨。拨完后,再把这个数写下来。
明确游戏规则后,教师引导学生先后拨出并写下150000、15、2100000、210、30030000、3003六个数,并用课件成组呈现相应的计数器的图片。
师:观察每一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表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再呈现几个整万数,引导学生通过画分级线的方法深入探索它们的读法与写法。
生: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
师: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
生:不能。
生:如果要拨出第九个数,那得用三个小计数器合起来。
生:那得用到亿级。
师:没错。新增加的亿级又会有哪些数位,含有亿级的数又该如何读、如何写,下一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有效的教学方法,源自于学习内容自身的规定性及儿童内在的心理需求。我们一直提倡要解读教材、分析学情,道理就在这里。
课前,我们又借助问卷进行了非正式的随访,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整万数的了解、接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知之甚多。事实上,在他们的生活及视野范围内,整万数并不多见。尤其是,不止一个学生将340000读作三十万四万。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已有的读数经验似乎无法同化新知,当一个数出现万级后,那就不再沿袭原有的读数方法,而改之以分级计数的方法。这是一次方法系统的飞跃,也是学生读数方法的一次突破。而这,仅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无法通过方法迁移顺利实现的。
如此想来,如何引导学生鲜明、深刻地建构起对级这一规定性知识的认识,是这节课的节骨眼,并将直接制约着学生对整万数的意义、读法及写法的掌握。而相应的教学思路也就据此展开。
导入从拨数游戏开始。这一过程,是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的一次回顾,是他们相关经验储备的唤醒和复苏。至于比较的过程,意在帮助学生感受位值原理,为后续整万数的学习奠定基石。而由3000到30000,是规律的自然延展,是新知的自然引入,更是认知冲突的引发。教学至此,可谓课伊始,疑已生。
随后的教学过程,恰恰见证了这样一点:学生的智慧潜力是值得尊重与信赖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同桌两位同学通过合作,想出将两个小计数器合并成一个大计数器时,我以为,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学生知识结构的一次拓展。对于四位一级的分级计数方法,简单的告诉固然可以,但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这种分级计数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4+4的拼合过程,恰恰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构造出了级的雏形,为学生随后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的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当然,仅有拼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拼成的新计数器中,右起第五个计数单位个为什么要改成万?相应的十百千又该作怎样的调整?这当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这一规律与分级计数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追问与慎思,事实上都促发了学生更深层面的数学思考,而关于计数单位、数位、级、分级计数等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恰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得以建构与生成的。
例题以汽车及其价格作研究题材,这一选择有其明显的失误:汽车的价格超过千万的实属少见,这就大大限制了例题中数据的选择。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一方面,城市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对汽车极为喜好和关注,对汽车的价格也比较熟悉;另一方面,生活中关于人民币的交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那就是整万元的现金,通常都是以一万元(在银行中表现为一捆)为单位的,如:230000元则表现为23捆。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整万数的组成,进而更好地理解分级计数的方法。
练习量显然偏少,这与学习计数器、计数单位及分级计数方法时的充分展开有必然关系。但有限的练习如何用好,我们仍然围绕分级计数的方法进行。学生每拨一个数之前都需要思考:这个数是万以内的数还是整万数,需要在哪一级拨珠?用的珠子个数相同,为何拨出的数大小、写法、读法不同?每组中的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等等。从而始终将学生的思考聚焦于本课的节骨眼,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结尾处是对课首小游戏的一次呼应。三万不是这个数列的终结,有了新的计数器,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也就顺理成章。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这一问题的抛出,对学生而言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事实上,再加一个数位,或者再加一个四位的小计数器都能解决问题,但区分处也恰在于分级计数的方法与意识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过桥的作文二年级(优质8篇)
- 最新大班《摩擦起电》教案设计意图(优质10篇)
- 2023年语文《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及反思(6篇)
- 最新大班海底世界教案(通用13篇)
- 2023年金色的脚印教案设计(实用14篇)
- 最新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反思(精选13篇)
- 最新幼儿园大班的汉字教案(汇总17篇)
- 2023年惊弓之鸟的教案导入(模板17篇)
- 最新家庭教育作文600字(模板20篇)
- 2023年难忘的一次考试开头(精选12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2023
年 小学四 年 级 计 划表(通用10篇)23下载数 588阅读数 -
2023
年 四 年 级 教学计 划科学(汇总12篇)35下载数 546阅读数 -
四 年 级 辅导员工作计 划(通用11篇)17下载数 567阅读数 -
小学
四 年 级 计 划表(大全16篇)46下载数 949阅读数 -
四 年 级 上数学教案设计 (优秀10篇)20下载数 748阅读数 -
四 年 级 级 长工作计 划(汇总9篇)33下载数 103阅读数 -
四 年 级 数学工作计 划(实用9篇)11下载数 436阅读数 -
四 年 级 班级 安全工作计 划博客(通用17篇)10下载数 552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