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经验总结为未来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避免模棱两可和泛泛而谈,在总结中应该具体而有深度。以下是一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华北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古为并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魏等国地。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全省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干多万,有汉、回、蒙、满民族,省会太原。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于地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和繁衍。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于此活动;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业。山西名胜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石窟、佛寺及艺术雕刻遍布全省,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2%以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居全国首位。全国仅有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有3座在山西,总之,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恒山风景名胜区、晋祠风景名胜区、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区、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等旅游资源的产品已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平遥古城、云风石窟,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山西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五台山、恒山、壶口、北武当山、五老峰等5个;国家级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7个。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在壶口、龙门、孟门等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去处。近年来陵川王蟒岭、锡崖沟、壶关太行大峡谷、宁武芦芽山、黎城黄崖洞、介休绵山、盂县藏山、阳城蟒河、沁水历山等得到初步开发;同时,各地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高涨,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主要旅游区有大同、五台山、太原、临汾、运城、晋东南,全省仅年接待5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就达100多处。改革开放来,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省内道路畅通,通讯便利,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待服务条件可以满足需求。
在新的世纪,山西经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三大旅游区,即,以大同云冈石窟、佛教胜地五台山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以平遥古城和乔家、渠家、王家、曹家等四大院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西省,简称晋,位处华北,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省会太原,古时又称“并州”。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能源基地,山西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省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涛涛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山西省介于东经110°15′-114°33′,北纬34°34′-40°43′之间,南北长628公里,东西宽385公里,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总人口3000余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119个县(市、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府东街。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以出煤闻名天下.号称“乌金之乡”,也叫“煤炭之乡”。
山西表里山河,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
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2—28℃之间。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六个地级市和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五个地区。共计86个县、14个县级市和18个市辖区。省会太原,省的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是晋国的领地,所以简称为晋。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瓜分,史称“三晋”,历久便成了山西的又一代称。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薄板”、“禹都安邑”都在山西的南部,即今天的临汾、永济和夏县。周代,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
隋末,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京”,意即“别都”。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全省大部地区海拔达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以山西平面地图看,是一个斜长方形,由东北斜向西南,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山西,山脉很多。东部有太行山,西部有吕梁山,北部有恒山、五台山,南部有中条山,中都有太岳山。山脉延绵起伏,纵横排列,雄险巍峨。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汾河纵贯全省。是省内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宁武县,全长761公里。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桑干河、滹沱河。漳河也发源于山西。汇入海河水系。山西境内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寿阳、襄垣、黎城、晋城等小盆地。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称为“煤铁之乡”、“能源重化工基地”。主要矿藏有煤、铁、铝。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铁矿储量为30。5亿吨。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山西工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电力工业、轻纺工业、消费品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山西的.公路交通,已达到所有县区都通车,总长3万多公里。
山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宋代以前的地上古建筑约占全国总数的70%多,被誉为古代建筑的博物馆。五台山、壶口瀑布、北岳恒山、云冈石窟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此外,悬空寺、应县木塔、晋祠、宁武天池、洪洞大槐树、乔家大院等都吸引着省内外的旅游者。山西的土特产繁多,较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老陈醋、清徐葡萄、平遥牛肉、晋祠大米、沁州黄小米、恒山黄芪、长治党参、柳林红枣等。
文档为doc格式。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三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下面我带大家去欣赏与南禅寺齐名的另一处唐代古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不能不提起它的发现者——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内两梢间的极端前角,都立有护法金刚,形体魁伟,遥对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与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坛左端金刚的右侧,有一面颊丰满,袖手趺坐,大约40多岁的中年妇女塑像,形态亦宛然如生,……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东大殿左右四梁下还有唐人题字,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军张公长"、"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执笔人李行儒"等字迹,清晰劲沉,实属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迹。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清两代和民国年间复修和添补后形成的。整个寺院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楼房160余间。天王殿里面这前后两重大院,中间用下窑上楼的二层建筑隔开。前院最主要的建筑就是这座二层大阁。阁内所供为观音菩萨,这尊观音铜像高达17.7米,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圣像,胸部以上伸人二层阁内,我们必须抬头仰望才能看到观音的容颜。铜像铸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后人重修时在铜像外贴泥,金妆,另加48臂,号曰千手观音。观音两旁这两尊高大的胁侍像,一男一女,是所谓的观音父母"妙庄王夫妇"。后来出家修成菩萨。但观音来到中国后,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观音阁两壁这24尊塑像,称为"二十四诸天",即24位护法神。原本在印度佛教里只有20位护法神,传人中国后又将道教里的4位神加了进去,这样就有了"二十四诸天"。观音站坛的西南壁角,还塑有下沼建造金阁寺的唐代宗李豫像,观音菩萨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四
山西省,简称晋,位处华北,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省会太原,古时又称“并州”。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山西。
导游词。
仅供参考。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华北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古为并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魏等国地。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全省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干多万,有汉、回、蒙、满民族,省会太原。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于地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和繁衍。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于此活动;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业。山西名胜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石窟、佛寺及艺术雕刻遍布全省,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2%以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居全国首位。全国仅有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有3座在山西,总之,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恒山风景名胜区、晋祠风景名胜区、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区、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等旅游资源的产品已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平遥古城、云风石窟,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山西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五台山、恒山、壶口、北武当山、五老峰等5个;国家级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7个。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在壶口、龙门、孟门等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去处。近年来陵川王蟒岭、锡崖沟、壶关太行大峡谷、宁武芦芽山、黎城黄崖洞、介休绵山、盂县藏山、阳城蟒河、沁水历山等得到初步开发;同时,各地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高涨,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主要旅游区有大同、五台山、太原、临汾、运城、晋东南,全省仅年接待5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就达100多处。改革开放20年来,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省内道路畅通,通讯便利,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待服务条件可以满足需求。
在新的世纪,山西经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三大旅游区,即,以大同云冈石窟、佛教胜地五台山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以平遥古城和乔家、渠家、王家、曹家等四大院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西省,简称晋,位处华北,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省会太原,古时又称“并州”。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能源基地,山西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省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涛涛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xx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山西省介于东经110°15′-114°33′,北纬34°34′-40°43′之间,南北长628公里,东西宽385公里,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总人口3000余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119个县(市、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府东街。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以出煤闻名天下.号称"乌金之乡",也叫“煤炭之乡”。
山西表里山河,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
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2—28℃之间。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五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山西概况。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华北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古为并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魏等国地。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全省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干多万,有汉、回、蒙、满民族,省会太原。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于地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和繁衍。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于此活动;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业。山西名胜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石窟、佛寺及艺术雕刻遍布全省,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2%以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居全国首位。全国仅有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有3座在山西,总之,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恒山风景名胜区、晋祠风景名胜区、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区、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等旅游资源的产品已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平遥古城、云风石窟,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山西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五台山、恒山、壶口、北武当山、五老峰等5个;国家级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7个。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在壶口、龙门、孟门等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去处。近年来陵川王蟒岭、锡崖沟、壶关太行大峡谷、宁武芦芽山、黎城黄崖洞、介休绵山、盂县藏山、阳城蟒河、沁水历山等得到初步开发;同时,各地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高涨,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主要旅游区有大同、五台山、太原、临汾、运城、晋东南,全省仅年接待5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就达100多处。改革开放20xx年来,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省内道路畅通,通讯便利,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待服务条件可以满足需求。
在新的世纪,山西经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三大旅游区,即,以大同云冈石窟、佛教胜地五台山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以平遥古城和乔家、渠家、王家、曹家等四大院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
假日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山西玩,我们是坐旅行大巴去的,一路上我晕车难受极了,当时我真想回家不去玩了。
我们第一站到壶口瀑布。离瀑布很远时,我们便听到了水声。到了景点下了车,我一点儿也不晕了,精神抖擞。只见滔滔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地涌来,到了壶口这里汇到一起冲下悬崖,注入深潭形成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壶口瀑布落差约三十米,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雾气,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烟云之势!站在这里真正体会到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
离开壶口瀑布我们又去看了世界一绝的悬空寺、古老的平遥古城、壮观的云冈石窟、灵险的五台山、纯木结构的应县木塔等等。
我在今年的琵琶比赛中得到了金奖和银奖,还学会了一些英语,虽然这些都不算什么,但妈妈还不懂呢!为了奖励我,也为了给我轻松轻松,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山西旅游。
第一站我们选择了大同,闻名中外的悬空寺让我感到格外好奇,为什么是悬空寺啊?原来悬空寺就是造在悬崖上的寺庙。我摸了摸支撑着悬空寺的一根根长木头,咦?怎么会动,还动的很厉害,难道这样还撑得住?妈妈告诉我这只是装饰,真正支撑悬空寺的是深深打入山中的一根根横梁。我看了看在云朵中的悬空寺,心想:“要想看到悬空寺的庐山真面目还得化点力气呀!”沿着扶梯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终于大饱眼福了。
听导游说来到大同不去云冈石窟就太可惜了。45个石窟,我一个一个看过去,石窟中的佛像都不知站立了多少年,经过了多少风吹雨打,有的已经面目皆非了。我心想:“不知道这些佛像还要在这里站立多少年。”来到一个最大的石窟前,里面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佛像。你想知道这个佛有多大吗?妈妈告诉我,这个佛像的鼻子就比我还高好多。我猜他一定是45个石窟中最最有权威的人物了。
山西值得我们游览的地方太多了,我们后来又去了五台山,乔家大院和内蒙古大草原,每到一处都能让人留连忘返。
走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感觉轻松多了,收获也不少,祖国的大好河山真美呀!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六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静升村。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650平方米。东大院俗称高家崖,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城堡因地布局,顺势而建。鸟瞰东大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中部是两座主院和北围院;东北部是俗称"柏树院"的小偏院;西南部是大偏院。城堡的四面各开一个堡门。东堡门位于主院前大通道的东端,西堡门开在大偏院的西南角,南堡门开在主院前大通道的中间,北堡门开在小偏院的东北角。南堡门外是一条长50米、宽3米的石板坡路,直通村中的五里后街。主院前的大通道长127米,宽11米,全部用青石铺成。大通道的南面是高高的砖砌花墙,墙内建有60多米长的风雨长廊。东大院主体建筑是两座三进四合院,院门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台阶等。从布局看,每座主院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按用途分,有堂屋、客厅、厢房、绣楼、过厅、书院、厨房之别。院内因地而异,修有甬道、幽径、低栏、高墙等。院中有院,门内有门,窑顶建窑,房上座房。主院西南角的大偏院是由两座花园式庭院组成的,可供主人小憩。主院正北的后院是由一排13孔窑洞组成而又分隔为四个小院的护堡院。整个东大院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出东大院的西堡门,走过一条马蹄形的沟涧小道,就是西大院。西大院俗称红门堡,是一处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面向与背靠同东大院完全相同。俯视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只有一个堡门,开在南堡墙稍偏东的位置,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祯堡"的青石牌匾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人们都叫西大院为"红门堡"。堡墙外高八米,内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砖砌筑。堡墙上有垛口。堡门外正对堡门的地方,有一座砖雕照壁。堡门左右及堡墙东北、西北角各有一条踏道可上堡墙。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主街,人称"龙鳞街",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院划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横巷把西大院分为南北四排。从下往上数,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顶甲。一条纵街和三条横巷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堡墙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楼一座。堡内东南角、西北角各有水井一口。堡内共有院落27座,除顶甲为6座外,其余三甲均为七座。各院的布局大同小异,多数为一正两厢二进院,正面以窑洞加穿廊为主,顶层有建窑洞或建阁房的。大部分院落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东西基本对称。也有一部分院落为偏正套院,院门偏在东南方向,院门内是一条较长的通道,通道西侧南端是通往前院的门,北端是通往后院的门。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灵石县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面对静升村,视野开阔。
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布局的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王家大院史话。
静升镇静升村,为晋中地区最大的村庄,村内自古除“九汉八堡十八道巷”外,尚有五里长街一条,现实际人口达万。灵石历史上四大家庭之一的静升王氏家族为太原王氏后裔,其先祖这一支早年从太原移居灵石县汾河峡谷间的沟营村(今富家滩镇属沟峪滩村),元仁宗皇庆年间(1320xx年-1320xx年),宗祖王实又从沟营村迁至静升村,至今历680多年,传27世。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据现可考文字表明,拥翠巷(通称王家巷)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锁瑞巷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拱秀巷内之义安院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崇宁堡(通称西堡子)建于雍正三年(1720xx年),拱极堡(通称下南堡)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恒贞堡(通称红门堡)建于乾隆四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间。视履堡(通称高家崖)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20xx年)间。5座祠堂中仅存的孝义祠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主祠堂建于嘉庆九年(1820xx年),耗银3200两的戏楼台至今幸存。
康乾嘉期间,王家人通过正途科考,异途捐保和祖德荫袭三条途径,仅五品至二品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跻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50余人,另有贡生、监生、生员125人。官职中有广西柳州知府、湖南宝庆知府、刑部陕西司郎中、山东司郎中、户部浙江司郎中、陕西按察使司副使道、贵州提刑按察司等。王家大院中的3座府第宅,司马第宅和1座旗杆院,便是修建时期主人已具有一定名位的标志康乾嘉期间,王家先后奉旨修建15座牌坊,其中除11座节孝坊外,其余为功德坊、恤典坊、忠义坊等。
王氏家庭从道光后逐渐衰落,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读为本,有的不持续以商发展,有的满足于一官半职,有的安乐于锦衣玉食,不少人既无承继先业之志,亦无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为盗贼、乞丐或不惜卖儿卖女之“莠民”.于是红门堡内便有一家先将祖院出卖。出卖后,异姓新主人不满于堡门楼上“合堡同宗”之匾,执意要取,王家不得已改一字为“合堡同德”暂存。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筑豪华,包括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达11728平方米的高家崖堡,仅以964两纹银,又易主他姓。再后来,当年合族引以为荣、奉旨为王梦鹏修建的大型石雕孝义坊和面积为428平方米的孝义祠,也只以20xx吊铜钱卖出。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后,王氏家族中当时资财还比较雄厚的二十一世王饮让,匆匆地将其在静升本土和晋南、晋中、石家庄、保定及京津一带的商号全部变卖处理,尔后举家南迁。自此,作为一方望族的王家,历经600多年的奋发与辉煌,终于销声匿迹,仅仅成为一方土地上的历史话题了。1950年土地改革后,王家大院已属于贫下中农所有。贫下中农居住期间,许多主体建筑,非但未遭破坏,且大部分还保持了原有风貌。
1996年1月12日,王家大院被列为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灵石:在灵石县旧城北门外吕祖庙内,有一石块,满身孔洞,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旧时附近乡民视为“神石”,前来焚香朝拜,祈求平安。据考察系古代降落的一块陨石。灵石县名即因此物而得名。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七
山西概况导游词就在下面,各位导游们孩子胡乱的找吗?请看下面的山西概况导游词范文吧!
位于华夏腹地的山西省,因地处太行山脉之西而得省名,又因春秋时代为晋国的中心而简称“晋”。
山西北依长城与内蒙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屏太行与河北为邻,南部则与河南交界。
地理构成大体呈一平行四边形,南北长约680公里,东西宽约380公里,总面积为15.36万平方公里,分为5个地区、6个市,辖118个县、区及县级市,总人口约3000万。
山西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100万年前,华夏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全省已查明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就有200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更多达500余处,是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的重要集中地。
传说中的华夏始祖黄帝,曾带领山西南部的人民劈山疏水治理黄河。
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都曾在晋南建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
并流传着许多关于尧陵、舜庙、禹庙,商代虽然建都河南安阳,但山西是其统治的主要地区之一。
东周时,山西是晋国的基业所在,侯马至今还有“晋都”之称。
战国初,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京畿的战略要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的地位更加显赫。
大同作为北魏的首都近百年,太原也曾长期是北魏、北齐的别都。
隋唐五代时期,山西仍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太原曾是唐朝的“北都”。
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是从山西开基立业的。
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之一,在晋北一带上演了惊心动魄、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辽金时代及元朝,山西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较为繁荣的地区。
元末明初,周边地区大都经济凋零,人烟稀少,惟独山西例外,所以明朝政府便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山西人从洪同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各地。
清代的山西依然繁荣,特别是晋中一带的商业资本十分雄厚,晋中商人率先发明了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开中国近代银行业之先河,其影响远及海外。
辛亥革命之后,闫锡山统治山西近40年,直到1949年太原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发展真正进入黄金时代。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山西已形成一个以重型结构为特征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省有大中型企业12000多个,其中,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年产原煤3700万吨以上的大同煤矿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年产1500万吨原煤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年开采能力1650万吨的古交矿区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阳泉煤矿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产地。
能生产450个钢种、3850个规格的钢材的太钢是全国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年产120万吨氧化铝的山西铝厂是全国最大的氧化铝基地。
神头一、二电厂装机总量达335万千瓦,是全国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它与大同二电厂一道将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输往京津唐地区,随着万家寨黄河大坝电厂及亚洲最大的阳城电厂的陆续发电,山西输往省外支援兄弟省市的电量将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大同机车厂曾长期是我国最大的蒸汽机车生产基地,现在已转向生产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太原重型机器厂是全国第一座重机厂。
山西化肥厂是我国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复合化肥厂。
杏花村汾酒厂是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
这些特大型企业使山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将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
另外,山西的农业生产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教育、体育、通讯等各行各业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山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涌现出大批杰出的历史任务。
春秋时代叱咤风云的晋文公重耳,品格高尚宁死不受禄的介子推;战国时代大思想家荀况,老将廉颇;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大将关羽、张辽;晋代大学者裴秀,国际宗教旅行家法显;南北朝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昙鸾、 道绰;唐代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大诗人王勃、王之焕、王昌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一门忠烈杨业父子,大书法家米芾;金元时期文学家元好问,戏曲家关汉卿;明清时期文学家罗贯中、大学者傅山……都在不同的领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特殊贡献,是山西的骄傲。
悠久的历史给山西这块宝地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目前,山西省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4处。
宋代以前保存下来的木构建筑更多达400余处。
大同的云冈石窟、九龙壁、上下华严寺,浑源的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的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太原的晋祠、双塔寺,交城的玄中寺,平遥的古城墙、镇国寺、双林寺,洪同的广胜寺,祁县的乔家大院,临汾尧庙,永济普救寺,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平顺大云院,晋城青莲寺等都是各具特色、名拨遐迩的人文景点,为游人欣赏古建艺术,石雕、彩塑、壁画艺术,品位宗教文化、黄河文化、三晋风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物资料。
山西山川壮丽,景色独特。
巍巍太行山、吕梁山像两条比翼齐飞的巨龙众卧南北,气势磅礴;恒山、五台山、芦芽山、武当山、关帝山、乌金山、天龙山、绵山、灵空山、老顶山、历山、 五老峰等众多国家级、省级风景名山,宛若颗颗溜光溢彩的宝石镶嵌在三晋大地的东西南北中,使山西这块浑厚的高原又显得秀丽而迷人。
山西还拥有别具风采的河、湖、泉、瀑等水体旅游资源。
黄河吉县段有世界最壮观的黄色大瀑布,河津段又有气壮山河的“龙门三激浪”,早已建成的三门峡水库和新近并网发电的万家寨水库也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黄河旅游资源;管涔山汾河源头,宁武天池,阳泉娘子关瀑布、恒水水库,汾河水库,漳河水库,晋祠难老泉、忻州附近的温泉,运城的盐池,阳城的莽河也都是颇具吸引力的景点。
多样化的山水资源和丰富的古建人文资源,为山西旅游业的起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西还拥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震撼山河的威风锣鼓,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争奇斗艳的戏曲和乡间吹鼓乐,绚丽多姿的剪纸与年画,热闹刺激的传统节目和体育比赛……,这些都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铁路以同蒲线、石太线、京包线、京原线、太焦线、邯长线与京广线、陇海线相接,连同全国各地。
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与陕西、内蒙、河北、河南等邻省区有多条干线勾通,特别是太原至旧关的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方便了太原到石家庄、北京之间的往来,省内大同到运城、太原至长治、等更加便利了各地之间的来往,各主要旅游景点区与外界的公路交通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以太原武宿机场为枢纽的空中交通也在日益完善,山西已开通了30多条航线,与全国绝大部分主要城市建立了空中联系,并开通了直飞香港的包机。
总之,山西已彻底改变了“表里河山”相对闭塞的状况,正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愿每一位在山西旅游的客人都能满意!
金沙滩古战场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怀仁县境,1100年前,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这里会盟,两朝太祖易袍换马、义结金兰。
后来,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辽太祖取“怀想仁人”之意,将这里命名为怀仁县。
您如果进入怀仁县城,就可以看到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把臂盟誓的雕像。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
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朋友们,我们现在正行驶在辽阔的金沙滩古战场上,只不过历史上苍凉雄浑的景象已经换成了眼前绿色的新装。
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树林和茂盛的庄稼。
不过,当我们来到金沙滩,仍然会在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悲凉,当我们的视线穿越1000年的历史时空,一幕印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大战就会历历出现在眼前,那隆隆的战鼓声将杨家将的慷慨悲歌演绎了整整一千年。
其实,血战金沙滩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从小到大我们从老人嘴里听、戏台上看、收音机里听、电视机里看、电影院里看、书本上面读,杨家七郎八虎有的战死、有的'被俘、有的出家、有的被害,老令公血溅李陵碑,只有六郎一人大难不死,却仍然镇守雁门、为国尽忠,乃至连杨门女将也个个巾帼不让须眉,临危时刻披挂上阵、血染疆场,真可谓是满门忠烈、气壮山河。
金沙滩--是杨家将赋予了这三个普通汉字以忠勇爱国、慷慨激昂、凛然正气的文化内涵;金沙滩,从历史走到今天,血染的沙场已经变成了美好的家园,然而当我们走过这片热土,会感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样的肃穆,正象诗人白桦说的那样:“鲜血洒在战场,公道自在人心,思念留在民间,一千年的悲歌从古唱到今”。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金沙滩大战的本来面貌本来并不是这样的,杨老令公也不是撞李陵碑而死,而是由于作为三军统帅的潘美和王侁没有按照原先约定好的计划协同作战,导致战略失利,在金沙滩以南100多里的神池县陈家谷被俘后绝食三日而亡。
好,前面要到应县了,除了赫赫有名的大木塔,应县还是杨家将的生死冤家--辽国萧太后的故乡。
明代长城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前方就是雁门群山了,我们看到,这座雄伟的大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隔开了塞内和塞外。
大家看:远处的山脊上长城蜿蜒、烽台耸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雁门关长城,这段长城全长8848米,连接起了广武口和白草口两个重要隘口,相当于在两大隘口间连接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封锁线,象一条穿越时空的生命线,3000年如一日地维系着雁门关和中原大地的安危。
大家请看这边:那四方形的古城就是雁门关著名的军事要塞--旧广武城,这座辽代的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旧广武城一起被列入国保文物的还有城外古战场上的288座封土汉墓群,这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汉墓群,也是世界最大的古代将帅墓群,无数英勇忠烈的将士长眠在这片辽阔的沙场上,让人由不得感叹:“黄沙百战穿金甲,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们看这段长城呈锯状攀上了陡峭的山脊,因此被专家称为锯齿长城。
雁门关长城是山西省明代长城的代表段落。
明代的万里长城分为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东起山海关,沿着北京、河北的北部和山西、内蒙古的交界处,在偏关县老牛湾跨过黄河,经陕北、甘肃直到嘉峪关,山西的外长城主要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3市;而内长城则从北京的箭扣开始,经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直到黄河岸边的偏关丫角山与外长城汇合,内长城分布在山西的忻州、朔州2市,我们刚才看到的雁门关长城就属于内长城。
除此之外,山西明长城还有沿太行山南下的三边长城以及沿黄河南下的黄河边长城,总长度达3500多公里,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明长城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也有着极高的参观价值,大同边墙五堡、阳高平地长城、偏关老牛湾长城黄河交汇处、偏关桦林堡长城黄河并行处、丫角山内外长城交汇处、雁门关长城已经成为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也会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竞相光顾的旅游胜地。
前方就是中国最长的高等级公路隧道--雁门关隧道。
车过雁门关隧道,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
短短5分钟,我们已经从塞外驶入了塞内,这在昭君出塞和文姬归汉那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大同概况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大同参加晋北古建宗教之旅!在这次旅程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通报一下我们此行的线路和景点。
我们首先要和大家一起领略塞外古城大同的风采,参观著名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是著名的北岳恒山悬空寺,以及世界最古、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当然,我们还要登上华北屋脊,去朝拜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文殊道场五台山,参观以佛光寺、显通寺为代表的五台古刹,感受那里清凉宜人的气候风光。
好的,我们的旅程已经开始了,现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概况。
大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这里是赵国的领地,汉代的时候设置平城县,北魏在此设立都城,辽代设西京道、大同府,大同之名首次出现,取《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为大同”的含义,寄托着“同心同德,巩固基业”的美好愿望。
大同市是山西省最北的城市,是全省第二大城市,面积1万4千平方公里,人口314万,下辖5区7县。
这里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大陆性气候较为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暂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温差较大。
因此,处于同一纬度的北京每年超过30摄氏度的炎热天数达80多天,而大同仅为20多天,是一处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
来到大同,虽然正值盛夏,但大家是不是感觉就像是初秋时节,特别的清爽凉快。
我们的右面是观音庙,观音庙的门前有一座流光溢彩的琉璃三龙壁。
大同市著名的龙壁至城,除了全国最大、最古、最精彩的九龙壁,还有五龙壁、三龙壁、一龙壁,算得上是琳琅满目了。
大家请看,这面就是著名的晋华宫矿。
作为“中国煤都”,大同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别开生面的井下探秘游,您可以身穿矿工的行头,乘坐井下小火车,进入深达300米的地下王国去了解煤炭知识、观看采煤工艺和罕见的地质奇观。
好,过了佛字湾,云冈石窟就快到了。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最辉煌的时代就是北魏王朝,而最辉煌的文化遗产则是北魏王朝倾全国之力营建而成的云冈石窟,1500年过去了,北魏王朝早已烟消云散,而云冈石窟仍然笑迎八方来客,向全世界展示着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诗。
跤乡挠羊赛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现在我们正在驶过忻口,我们看,这里“两山夹一口,滹沱中间流”,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兵败至此,看到山河险固,川原肥美,于是“六军欣然”,遂将这里命名为“忻口”;而在70年前,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最惨烈的大会战--忻口战役也是在这里打响,我军著名的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机场、雁门关伏击战,都是为了配合忻口的国民政府军队而打响的,忻口战役因此被称为是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
车过忻口,我们就进入了忻府区境内。
忻州因忻口而得名,那么“忻”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查查字典就会看到,忻州的“忻”和欣喜的“欣”是同音通用的,包含着欢欣鼓舞、欣喜欢乐的意思。
因此,忻州这片土地从古至今都是一块祥和欢乐的土地,这里的民俗风情浓郁热烈,是全国著名的“八音之乡”、“民间绘画之乡”和“摔跤之乡”。
忻州的摔跤和我们熟悉的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都不一样,当地老百姓叫作“挠羊赛”。
“挠”就是扛的意思,就是说获胜的奖品是一只活羊,而领奖的方式就是把羊挠起来绕场三周。
挠羊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说是岳家军解散后,有一位叫做陈效婴的忻州老兵回到了故乡,把在军中学到的角抵传授给了父老乡亲,久而久之,这种角抵之术就传遍了忻定盆地,形成了风行数百年的挠羊赛。
参加挠羊赛的选手一律不准穿跤衣,都得赤膊上阵,连续摔倒6个人才算胜利。
获胜者除了可以挠走一头大肥羊,还会获得一个英雄般的称号--“挠羊汉”。
挠羊赛在忻州有着非常广泛的民众基础,就像一首民谣中说的那样:“立了秋,挂出钩,走街看戏挠羊赛。”正因为如此,自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以来,忻州为全国各级运动队输送专业跤手达1千多名,获得世界和全国冠军超百次,为中国的摔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69年的全国文体群英会上,当时的忻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摔跤之乡”。
为了弘扬跤乡文化,2003年以来,忻州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忻州摔跤节”。
有趣的是,参加国际式摔跤和中国式摔跤的虽然都是国手名家,场面却冷冷清清,而参加挠羊赛的都是本地的泥腿子、挠羊汉,却观者如云、场场爆满,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塔建筑文化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们正在驶过的这道山梁叫做黄花梁,老百姓说“砍尽黄花梁,建起应县塔”,说明过去黄花梁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但为了建造应县木塔,整座山的木材全被砍光了。
据专家测算,当年建造应县木塔总共用了1亿多立方米的木材,得用2000多辆载重5吨的卡车才能拉完。
今天的天气非常晴朗,站在黄花梁上就可以看到应县木塔。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远处那个小黑点就是应县木塔,它是雁北大地上最醒目的地标建筑,所以在40里之外都可以看得到。
其实,塔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是标志性的建筑,比如北京的白塔、杭州的六和塔、苏州的虎丘塔、太原的双塔等等,但是它的作用大家却不一定清楚。
塔的起源在印度,最初是用来安葬佛祖的遗骨,因为佛教徒把佛祖和高僧的遗骨都称作舍利,所以早期的佛塔统称为舍利塔。
据说,大千世界共有8万4千座佛祖的舍利塔,而中国有19座,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应县木塔就是其中之一,1966年,我们就在木塔中发现了两枚珍贵的佛牙舍利。
塔的作用也不仅仅限于藏放舍利,中国的大地上还有风水塔、文峰塔、标志塔、瞭望塔,可见塔的功能是多样的。
而建塔的材料更是富于变化。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塔都是木塔,但是木塔有着致命的弱点--怕火。
因此,三国以后,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铜、铁、琉璃乃至金、银等各种材料来建塔。
由于建筑材料的多样化,中国古塔在类型上也进行了许多创新,除了印度佛塔固有的覆钵式,还发明了楼阁式、密檐式、金刚宝座式、过街塔、造像塔、花塔等10多种类型。
华夏大地上,至今仍保存着3000多座古塔,而山西就有280座之多,其中应县木塔和洪洞广胜寺飞虹塔是楼阁式塔的代表作,灵丘觉山寺塔是密檐式塔的杰出代表,五台山大白塔是中国最高的覆钵式塔,五台山园照寺室利沙舍利塔是中国最高的金刚宝座式塔,堪称是中国古塔艺术的博物馆。
塔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类型,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建筑本身,而应县木塔无疑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大家看,我们离大木塔已经越来越近了,它那拔地擎天的形象被古人誉为“天柱地轴”。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八
金沙滩古战场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怀仁县境,11前,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这里会盟,两朝太祖易袍换马、义结金兰。
后来,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辽太祖取“怀想仁人”之意,将这里命名为怀仁县。
您如果进入怀仁县城,就可以看到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把臂盟誓的雕像。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
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朋友们,我们现在正行驶在辽阔的金沙滩古战场上,只不过历史上苍凉雄浑的景象已经换成了眼前绿色的新装。
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树林和茂盛的庄稼。
不过,当我们来到金沙滩,仍然会在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悲凉,当我们的视线穿越1000年的历史时空,一幕印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大战就会历历出现在眼前,那隆隆的战鼓声将杨家将的慷慨悲歌演绎了整整一千年。
其实,血战金沙滩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从小到大我们从老人嘴里听、戏台上看、收音机里听、电视机里看、电影院里看、书本上面读,杨家七郎八虎有的战死、有的被俘、有的出家、有的被害,老令公血溅李陵碑,只有六郎一人大难不死,却仍然镇守雁门、为国尽忠,乃至连杨门女将也个个巾帼不让须眉,临危时刻披挂上阵、血染疆场,真可谓是满门忠烈、气壮山河。
金沙滩--是杨家将赋予了这三个普通汉字以忠勇爱国、慷慨激昂、凛然正气的文化内涵;金沙滩,从历史走到今天,血染的沙场已经变成了美好的家园,然而当我们走过这片热土,会感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样的肃穆,正象诗人白桦说的那样:“鲜血洒在战场,公道自在人心,思念留在民间,一千年的悲歌从古唱到今”。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金沙滩大战的本来面貌本来并不是这样的,杨老令公也不是撞李陵碑而死,而是由于作为三军统帅的潘美和王侁没有按照原先约定好的计划协同作战,导致战略失利,在金沙滩以南100多里的神池县陈家谷被俘后绝食三日而亡。
好,前面要到应县了,除了赫赫有名的大木塔,应县还是杨家将的生死冤家--辽国萧太后的故乡。
明代长城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前方就是雁门群山了,我们看到,这座雄伟的大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隔开了塞内和塞外。
大家看:远处的山脊上长城蜿蜒、烽台耸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雁门关长城,这段长城全长8848米,连接起了广武口和白草口两个重要隘口,相当于在两大隘口间连接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封锁线,象一条穿越时空的生命线,3000年如一日地维系着雁门关和中原大地的.安危。
大家请看这边:那四方形的古城就是雁门关著名的军事要塞--旧广武城,这座辽代的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旧广武城一起被列入国保文物的还有城外古战场上的288座封土汉墓群,这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汉墓群,也是世界最大的古代将帅墓群,无数英勇忠烈的将士长眠在这片辽阔的沙场上,让人由不得感叹:“黄沙百战穿金甲,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们看这段长城呈锯状攀上了陡峭的山脊,因此被专家称为锯齿长城。
雁门关长城是山西省明代长城的代表段落。
明代的万里长城分为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东起山海关,沿着北京、河北的北部和山西、内蒙古的交界处,在偏关县老牛湾跨过黄河,经陕北、甘肃直到嘉峪关,山西的外长城主要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3市;而内长城则从北京的箭扣开始,经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直到黄河岸边的偏关丫角山与外长城汇合,内长城分布在山西的忻州、朔州2市,我们刚才看到的雁门关长城就属于内长城。
除此之外,山西明长城还有沿太行山南下的三边长城以及沿黄河南下的黄河边长城,总长度达3500多公里,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明长城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也有着极高的参观价值,大同边墙五堡、阳高平地长城、偏关老牛湾长城黄河交汇处、偏关桦林堡长城黄河并行处、丫角山内外长城交汇处、雁门关长城已经成为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也会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竞相光顾的旅游胜地。
前方就是中国最长的高等级公路隧道--雁门关隧道。
车过雁门关隧道,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
短短5分钟,我们已经从塞外驶入了塞内,这在昭君出塞和文姬归汉那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大同概况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大同参加晋北古建宗教之旅!在这次旅程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通报一下我们此行的线路和景点。
我们首先要和大家一起领略塞外古城大同的风采,参观著名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是著名的北岳恒山悬空寺,以及世界最古、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当然,我们还要登上华北屋脊,去朝拜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文殊道场五台山,参观以佛光寺、显通寺为代表的五台古刹,感受那里清凉宜人的气候风光。
好的,我们的旅程已经开始了,现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概况。
大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这里是赵国的领地,汉代的时候设置平城县,北魏在此设立都城,辽代设西京道、大同府,大同之名首次出现,取《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为大同”的含义,寄托着“同心同德,巩固基业”的美好愿望。
大同市是山西省最北的城市,是全省第二大城市,面积1万4千平方公里,人口314万,下辖5区7县。
这里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大陆性气候较为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暂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温差较大。
因此,处于同一纬度的北京每年超过30摄氏度的炎热天数达80多天,而大同仅为20多天,是一处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
来到大同,虽然正值盛夏,但大家是不是感觉就像是初秋时节,特别的清爽凉快。
我们的右面是观音庙,观音庙的门前有一座流光溢彩的琉璃三龙壁。
大同市著名的龙壁至城,除了全国最大、最古、最精彩的九龙壁,还有五龙壁、三龙壁、一龙壁,算得上是琳琅满目了。
大家请看,这面就是著名的晋华宫矿。
作为“中国煤都”,大同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别开生面的井下探秘游,您可以身穿矿工的行头,乘坐井下小火车,进入深达300米的地下王国去了解煤炭知识、观看采煤工艺和罕见的地质奇观。
好,过了佛字湾,云冈石窟就快到了。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最辉煌的时代就是北魏王朝,而最辉煌的文化遗产则是北魏王朝倾全国之力营建而成的云冈石窟,1500年过去了,北魏王朝早已烟消云散,而云冈石窟仍然笑迎八方来客,向全世界展示着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诗。
跤乡挠羊赛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现在我们正在驶过忻口,我们看,这里“两山夹一口,滹沱中间流”,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兵败至此,看到山河险固,川原肥美,于是“六军欣然”,遂将这里命名为“忻口”;而在70年前,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最惨烈的大会战--忻口战役也是在这里打响,我军著名的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机场、雁门关伏击战,都是为了配合忻口的国民政府军队而打响的,忻口战役因此被称为是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
车过忻口,我们就进入了忻府区境内。
忻州因忻口而得名,那么“忻”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查查字典就会看到,忻州的“忻”和欣喜的“欣”是同音通用的,包含着欢欣鼓舞、欣喜欢乐的意思。
因此,忻州这片土地从古至今都是一块祥和欢乐的土地,这里的民俗风情浓郁热烈,是全国著名的“八音之乡”、“民间绘画之乡”和“摔跤之乡”。
忻州的摔跤和我们熟悉的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都不一样,当地老百姓叫作“挠羊赛”。
“挠”就是扛的意思,就是说获胜的奖品是一只活羊,而领奖的方式就是把羊挠起来绕场三周。
挠羊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说是岳家军解散后,有一位叫做陈效婴的忻州老兵回到了故乡,把在军中学到的角抵传授给了父老乡亲,久而久之,这种角抵之术就传遍了忻定盆地,形成了风行数百年的挠羊赛。
参加挠羊赛的选手一律不准穿跤衣,都得赤膊上阵,连续摔倒6个人才算胜利。
获胜者除了可以挠走一头大肥羊,还会获得一个英雄般的称号--“挠羊汉”。
挠羊赛在忻州有着非常广泛的民众基础,就像一首民谣中说的那样:“立了秋,挂出钩,走街看戏挠羊赛。”正因为如此,自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以来,忻州为全国各级运动队输送专业跤手达1千多名,获得世界和全国冠军超百次,为中国的摔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69年的全国文体群英会上,当时的忻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摔跤之乡”。
为了弘扬跤乡文化,以来,忻州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忻州摔跤节”。
有趣的是,参加国际式摔跤和中国式摔跤的虽然都是国手名家,场面却冷冷清清,而参加挠羊赛的都是本地的泥腿子、挠羊汉,却观者如云、场场爆满,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塔建筑文化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们正在驶过的这道山梁叫做黄花梁,老百姓说“砍尽黄花梁,建起应县塔”,说明过去黄花梁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但为了建造应县木塔,整座山的木材全被砍光了。
据专家测算,当年建造应县木塔总共用了1亿多立方米的木材,得用2000多辆载重5吨的卡车才能拉完。
今天的天气非常晴朗,站在黄花梁上就可以看到应县木塔。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远处那个小黑点就是应县木塔,它是雁北大地上最醒目的地标建筑,所以在40里之外都可以看得到。
其实,塔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是标志性的建筑,比如北京的白塔、杭州的六和塔、苏州的虎丘塔、太原的双塔等等,但是它的作用大家却不一定清楚。
塔的起源在印度,最初是用来安葬佛祖的遗骨,因为佛教徒把佛祖和高僧的遗骨都称作舍利,所以早期的佛塔统称为舍利塔。
据说,大千世界共有8万4千座佛祖的舍利塔,而中国有19座,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应县木塔就是其中之一,1966年,我们就在木塔中发现了两枚珍贵的佛牙舍利。
塔的作用也不仅仅限于藏放舍利,中国的大地上还有风水塔、文峰塔、标志塔、瞭望塔,可见塔的功能是多样的。
而建塔的材料更是富于变化。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塔都是木塔,但是木塔有着致命的弱点--怕火。
因此,三国以后,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铜、铁、琉璃乃至金、银等各种材料来建塔。
由于建筑材料的多样化,中国古塔在类型上也进行了许多创新,除了印度佛塔固有的覆钵式,还发明了楼阁式、密檐式、金刚宝座式、过街塔、造像塔、花塔等10多种类型。
华夏大地上,至今仍保存着3000多座古塔,而山西就有280座之多,其中应县木塔和洪洞广胜寺飞虹塔是楼阁式塔的代表作,灵丘觉山寺塔是密檐式塔的杰出代表,五台山大白塔是中国最高的覆钵式塔,五台山园照寺室利沙舍利塔是中国最高的金刚宝座式塔,堪称是中国古塔艺术的博物馆。
塔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类型,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建筑本身,而应县木塔无疑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大家看,我们离大木塔已经越来越近了,它那拔地擎天的形象被古人誉为“天柱地轴”。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九
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不妨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导游词。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欢迎阅读借鉴。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华北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古为并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魏等国地。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全省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干多万,有汉、回、蒙、满民族,省会太原。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于地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和繁衍。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于此活动;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业。山西名胜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石窟、佛寺及艺术雕刻遍布全省,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2%以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居全国首位。全国仅有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有3座在山西,总之,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恒山风景名胜区、晋祠风景名胜区、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区、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等旅游资源的产品已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平遥古城、云风石窟,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山西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五台山、恒山、壶口、北武当山、五老峰等5个;国家级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7个。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在壶口、龙门、孟门等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去处。近年来陵川王蟒岭、锡崖沟、壶关太行大峡谷、宁武芦芽山、黎城黄崖洞、介休绵山、盂县藏山、阳城蟒河、沁水历山等得到初步开发;同时,各地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高涨,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主要旅游区有大同、五台山、太原、临汾、运城、晋东南,全省仅年接待5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就达100多处。改革开放20xx年来,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省内道路畅通,通讯便利,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待服务条件可以满足需求。
在新的世纪,山西经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三大旅游区,即,以大同云冈石窟、佛教胜地五台山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以平遥古城和乔家、渠家、王家、曹家等四大院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山西省,简称晋,位处华北,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省会太原,古时又称“并州”。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能源基地,山西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省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涛涛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xx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山西省介于东经110°15′-114°33′,北纬34°34′-40°43′之间,南北长628公里,东西宽385公里,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总人口3000余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119个县(市、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府东街。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以出煤闻名天下.号称"乌金之乡",也叫“煤炭之乡”。
山西表里山河,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
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2—28℃之间。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十
位于华夏腹地的山西省,因地处太行山脉之西而得省名,又因春秋时代为晋国的中心而简称“晋”。
山西北依长城与内蒙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屏太行与河北为邻,南部则与河南交界。
地理构成大体呈一平行四边形,南北长约680公里,东西宽约380公里,总面积为15.36万平方公里,分为5个地区、6个市,辖118个县、区及县级市,总人口约3000万。
山西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100万年前,华夏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全省已查明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就有200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更多达500余处,是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的重要集中地。
传说中的华夏始祖黄帝,曾带领山西南部的人民劈山疏水治理黄河。
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都曾在晋南建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
并流传着许多关于尧陵、舜庙、禹庙,商代虽然建都河南安阳,但山西是其统治的主要地区之一。
东周时,山西是晋国的基业所在,侯马至今还有“晋都”之称。
战国初,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京畿的战略要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的地位更加显赫。
大同作为北魏的首都近百年,太原也曾长期是北魏、北齐的别都。
隋唐五代时期,山西仍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太原曾是唐朝的“北都”。
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是从山西开基立业的。
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之一,在晋北一带上演了惊心动魄、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辽金时代及元朝,山西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较为繁荣的地区。
元末明初,周边地区大都经济凋零,人烟稀少,惟独山西例外,所以明朝政府便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山西人从洪同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各地。
清代的山西依然繁荣,特别是晋中一带的商业资本十分雄厚,晋中商人率先发明了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开中国近代银行业之先河,其影响远及海外。
辛亥革命之后,闫锡山统治山西近40年,直到1949年太原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发展真正进入黄金时代。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山西已形成一个以重型结构为特征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省有大中型企业1多个,其中,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年产原煤3700万吨以上的大同煤矿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年产1500万吨原煤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年开采能力1650万吨的古交矿区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阳泉煤矿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产地。
能生产450个钢种、3850个规格的钢材的太钢是全国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年产120万吨氧化铝的山西铝厂是全国最大的氧化铝基地。
神头一、二电厂装机总量达335万千瓦,是全国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它与大同二电厂一道将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输往京津唐地区,随着万家寨黄河大坝电厂及亚洲最大的阳城电厂的陆续发电,山西输往省外支援兄弟省市的电量将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大同机车厂曾长期是我国最大的蒸汽机车生产基地,现在已转向生产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太原重型机器厂是全国第一座重机厂。
山西化肥厂是我国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复合化肥厂。
杏花村汾酒厂是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
这些特大型企业使山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将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
另外,山西的农业生产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教育、体育、通讯等各行各业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山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涌现出大批杰出的历史任务。
春秋时代叱咤风云的晋文公重耳,品格高尚宁死不受禄的介子推;战国时代大思想家荀况,老将廉颇;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大将关羽、张辽;晋代大学者裴秀,国际宗教旅行家法显;南北朝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昙鸾、道绰;唐代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大诗人王勃、王之焕、王昌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一门忠烈杨业父子,大书法家米芾;金元时期文学家元好问,戏曲家关汉卿;明清时期文学家罗贯中、大学者傅山……都在不同的领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特殊贡献,是山西的骄傲。
悠久的历史给山西这块宝地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目前,山西省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4处。
宋代以前保存下来的木构建筑更多达400余处。
大同的云冈石窟、九龙壁、上下华严寺,浑源的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的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太原的晋祠、双塔寺,交城的玄中寺,平遥的古城墙、镇国寺、双林寺,洪同的广胜寺,祁县的乔家大院,临汾尧庙,永济普救寺,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平顺大云院,晋城青莲寺等都是各具特色、名拨遐迩的人文景点,为游人欣赏古建艺术,石雕、彩塑、壁画艺术,品位宗教文化、黄河文化、三晋风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物资料。
山西山川壮丽,景色独特。
巍巍太行山、吕梁山像两条比翼齐飞的巨龙众卧南北,气势磅礴;恒山、五台山、芦芽山、武当山、关帝山、乌金山、天龙山、绵山、灵空山、老顶山、历山、五老峰等众多国家级、省级风景名山,宛若颗颗溜光溢彩的宝石镶嵌在三晋大地的东西南北中,使山西这块浑厚的高原又显得秀丽而迷人。
山西还拥有别具风采的河、湖、泉、瀑等水体旅游资源。
黄河吉县段有世界最壮观的黄色大瀑布,河津段又有气壮山河的“龙门三激浪”,早已建成的三门峡水库和新近并网发电的万家寨水库也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黄河旅游资源;管涔山汾河源头,宁武天池,阳泉娘子关瀑布、恒水水库,汾河水库,漳河水库,晋祠难老泉、忻州附近的温泉,运城的盐池,阳城的莽河也都是颇具吸引力的景点。
多样化的山水资源和丰富的古建人文资源,为山西旅游业的起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西还拥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震撼山河的威风锣鼓,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争奇斗艳的戏曲和乡间吹鼓乐,绚丽多姿的剪纸与年画,热闹刺激的传统节目和体育比赛……,这些都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铁路以同蒲线、石太线、京包线、京原线、太焦线、邯长线与京广线、陇海线相接,连同全国各地。
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与陕西、内蒙、河北、河南等邻省区有多条干线勾通,特别是太原至旧关的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方便了太原到石家庄、北京之间的往来,省内大同到运城、太原至长治、等更加便利了各地之间的来往,各主要旅游景点区与外界的公路交通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以太原武宿机场为枢纽的空中交通也在日益完善,山西已开通了30多条航线,与全国绝大部分主要城市建立了空中联系,并开通了直飞香港的包机。
总之,山西已彻底改变了“表里河山”相对闭塞的状况,正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愿每一位在山西旅游的客人都能满意!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十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介绍山西概况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姓詹,大家可以叫我詹导游。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现在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现在,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云冈石窟依山开凿,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魄力最为雄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厚多采,华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髓。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美好。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修建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个衔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划雄伟,雕饰华丽,技法精辟,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五华洞.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
各位,大家面前就是西区第16、17、18、19、20号洞窟,这5个洞窟宏伟壮观,场面开阔,为北魏早期的石窟,由著名高僧昙曜负责开凿,习惯称:昙曜五窟.
各位,云冈石窟的导游暂时告一段落。通过游览云冈石窟,大家或许对石窟寺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或者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一点兴趣。愿这次游玩能给各位留下深刻的回忆。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太行山大峡谷的宣传语(优质18篇)
- 最新山西乔家大院导游词(优秀11篇)
- 洪洞大槐树旅游宣传词 洪洞大槐树的宣传语(8篇)
- 九龙壁的导游词 九龙壁导游词600字(5篇)
- 2023年洗手间温馨提示语(汇总20篇)
- 2023年制造企业宣传语(模板8篇)
- 最新传媒公司宣传语创意(模板14篇)
- 2023年公司励志标语(汇总11篇)
- 科技公司宣传语四字(汇总11篇)
- 科技公司宣传语凝光(优质11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