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四川概况导游词(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9:09:29 页码:9
2023年四川概况导游词(汇总9篇)
2023-11-10 09:09:29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规划未来。写好总结需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要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以下是一些写作范例供参考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一

四川有世界遗产6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一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东风堰)。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保护区有4处(九寨、卧龙、黄龙、稻城亚丁)。

四川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56家(其中5a级9家,4a级130家),有“中国旅游胜地40佳”5处。青城山一都江堰、峨眉山、九寨沟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四川共建自然保护166个,面积8910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4%,卧龙、蜂桶寨、喇叭河、草坡、鞍子河、黑水河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作为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最精华区域,也已进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xx年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5%。20xx年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121处,国家森林公园33处。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景观丰富,已发现地质遗迹220余处,有兴文和自贡2处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国家地质公园14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6处,其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川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6处。

自古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

并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金城天下奇”之誉。四川有贡嘎山(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蜀山皇后)、华蓥山(天下情山)、金城山(道教仙境)、青城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峨眉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螺髻山、天台山、千佛山、蒙顶山、西岭雪山等著名山峰有横断山系的雀儿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以及大凉山、小凉山、龙门山、丹景山、葛仙山、米仓山、大巴山、龙泉山等大小山脉。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二

万佛寺位坐落于沙田道风山上,上山首先必须登431个石阶。之所以称此寺为「万佛寺」,是因为自1950年代建寺以来,感恩的信众便不断供奉小神像,使得它成为一座拥有10000尊佛像的寺庙。这些神像各个不同,有些是黑色的、有些则盖以金箔,而且每尊神像的姿态各异,这象征着佛祖修成正果的各个不同阶段和过程。

寺内尚有玉皇殿、准提殿、弥陀殿、万佛宝塔及十八罗汉塑像等。可惜,万佛寺在九七年七月的一场暴雨中倒塌,有关方面现正着手筹募经费重建佛寺,希望能够尽快令万佛寺重现昔日的光辉。从中庭的边缘可以俯瞰沙田美妙的景致,中庭里有座九层的佛塔和一些佛祖追随者的雕像。再往上走则是另外四座寺庙,其中一个拥有全香港第二高的佛像.供奉的该寺创始和尚月溪法师肉身漆像,是香港仅有的一座。

俗称大教堂,位于花园道,1847年奠基,1849年建成,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基督教教堂。其间在1865年进行扩建工程,成为今日的模样。二次大战期间,日军曾以该教堂为总部。

二战后多次重修,旧貌仍得以保存。正门前有纪碑一座,用以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殉难者,旁边地下平放麦士维士兵的墓碑,以纪念在香港保卫战时在教堂前殉难的士兵。教堂北墙上另有威廉大尉纪念碑石,以纪念他在1857年时于广州城下殉难。现时,它仍是对公会港澳教区的主堂。

大浪湾是指新界西贡的大浪湾。位于西贡郊野公园,是玩滑浪风帆的好地方。这里海域开阔,风流较大,以致形成了宽阔的沙滩和众多的小海湾(大浪湾包括四个湾,即东湾、大湾、咸田湾和大浪西湾)。大浪湾是一个极佳的海滩旅游地,这里滩面宽阔,沙质细软,海水洁净,浪涛汹涌,均是其它海滩无法比拟的。在大浪湾南面有一湾名浪茄湾,西邻万宜水库,港湾深凹,湾内大而湾口窄,两边岬角对峙,抵挡了外海的风浪传入湾内,故浪茄湾内浪平风静,适宜一般的游人海浴。

清水湾半岛海滩,滩长湾浅,沙细水清,不仅是一级海水浴场,也是露营野餐的最佳去处。清水湾半岛海滩,包括有大切石、白水碗、小清水、碧沙湾、小棕林、清水湾、槟榔湾、相思湾和龙虾湾等游览点。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邛崃!具有23历史的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邛崃古称临邛,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美誉。邛崃景色美不胜收,有风光旖旎的天台山,有“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的文君故居,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平乐古镇,等等。今天你们游览的是富含深厚文化历史底蕴,具有浓郁川西人文气息的民俗文化老街——大北街。

大北街——是临邛古城大北街、大同街、兴贤街之合称。邛州北门历来为商贸云集之地。大北街曾是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进入城区的必经之路。当初,穿梭往来的客商们清脆的马铃声使得这里热闹非凡。山货、茶叶、丝绸,琳琅满目,里坊林立,构成了“天府南来第一州”的盛景画图。经历了秦时明月唐时风情,到了清时,北街已经成为宽约3米的大街,街口砌墙,立栅栏,临街排列各类商品农产,人称“正北街”,又叫“大北街”。这里的“大”是相对与临近的小北街而言,这两条入城的道路一宽一窄,相得益彰。

现今的大北街全长510米,宽9米,主体建筑均为明清时期的遗存,两边建筑多为两层,上宅下店,木制穿斗结构。目前,大北街上仍留存有临邛古玩、民俗馆、古戏院、古祠堂、老茶馆、五显庙、萧马店、古城楼等特色古院落。

大北街集文化、旅游、休闲、居住、土特产、名小吃以及传统民俗工艺展示为一体,游走其间,商铺、马栈、作坊、当铺、会馆、祠堂、川戏、杂耍、游艺、节庆、赶场应接不暇,问古怀旧,临邛风物难忘,展示出临邛古城——“一个永不散场的老集市”的个中意境。

大北街古城楼。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北街的古城楼。在古代军事战场中,防守一方仅凭地面防线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加强防守力量,一套高空防御网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眼前这座城楼正是防御体系的主体建筑,高32米,长43米,青瓦宝顶,重檐飞峭,庄重稳健,气度不凡,是战时主帅坐镇指挥的指挥所。

临邛城垣始筑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其间屡经战火。明武宗正德十六年,知州李廷诏主持建四道石拱门,各门均建城楼,北城为“跨鹤楼”,匾曰“灵绵雾岭”。城垣若盘状,外设护城河,东门有文兴桥(文星桥),南门有玉带桥,西门有挹秀桥(后改瑞云桥),北门有拱辰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城垣夷为车道,五门俱毁,不复存在,仅空余地名而已。

为弘扬民族文化,再现临邛古城风采,中共邛崃市委、市人民政府斥巨资,由市规划与建设局鸠工督造,于公元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开始重修北门城楼,历时六个月竣工后的北门古城楼唤起了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如今重修的北门城楼以红砂石料及青砖瓦筑城门,仿清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门楼,高大雄伟,气势恢宏,飞阁流丹,画栋雕梁。

拾阶登楼而上,东望环江沃野,西眺瑞霭云吟,北接灵绵雾岭,南俯古城新姿,临邛景色将会尽收眼底。新建的城楼分为三层,左边是游客接待中心和销售旅游特色商品的地方,右边是具有川西地方特色的茶馆,墙里面装饰着一些川西农家的生活用具,这种装饰不但经济而且独具韵味,闲暇时在这里喝一碗盖碗茶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二楼是古城古街摄影展,登上三楼北街全景即可尽收眼底。。

临邛老酒馆。

现在我们来到具有典型川西民居特色的临邛老酒馆。这里的每一件家什都散发着浓浓的古朴与芳香,让身在期间的你忘记现代都市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老酒馆内收集了大量明清时代的桌椅、茶几以及盛酒用的酒坛等等,在现代与远古的交融并举中,老酒馆的典雅与质朴会直逼每位游客们的视觉。

漫步大北街,休闲老酒馆,你会油然而生一股清新的感悟!如果你想走进回忆,或者你想领略过去,那就请迈进老酒馆,就着一壶老酒,几碟小菜,或者斟上一杯香茗,和朋友在此海阔天空地谈天说地。也可以一个人独坐小憩,无所谓地任由自己的思绪蔓延开去,老酒馆会给你一种新奇,一片另类的天地。

萧马店。

现在出现在我们左手边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但它却曾经记载了北街作为茶马古道重要驿站的历史遗存。当年大名鼎鼎的萧马店就在这条巷子里面诞生。

“临邛自古称繁庶”作为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西出成都的第一站,临邛北街曾是商贾云集之地。各路客商及马帮每日来往洽谈买卖,并于此歇脚栓马,久而久之,专为来往客商服务的客栈也就兴旺发达起来。萧马店是当时北街的百年“老字号”客栈,因有专为客商代为养马的大马圈而得名。你可不要小瞧这个马店,这里每天过路的马帮逾四十多队,各地马帮持枪挎刀,浩浩荡荡开进开出。

古戏台。

玩友客栈。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玩友客栈,作为茶马古道的第一站,大北街的繁华和人气是毋庸置疑的。曾经,在经过长途跋涉、鞍马劳顿之后,诸多商家便在大北街栖息下来,当初的娱乐生活并不丰富,到了这里,看川剧就成了最为豪奢的精神享受,有的人还要亲自登场哼上几句,我们现在所称呼的“玩友”就此而生。曲终人散,玩友客栈就成了那些富商贵贾们最佳的休息场所。如今的玩友客栈设施齐全,服务上乘,且经济实惠。玩友客栈是喧嚣城市中的一片静谧之地,在此客居,你会接触到一分舒坦与闲适,一步之遥中令你体会闹市与净土的殊异。

临邛戏苑。

临邛戏苑的建立主要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看戏、说书的场所,从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川剧是我们的国粹,“变脸”最早起源于邛崃,它的始祖康芷林先生是我们邛崃固驿人,就连目前最走红的“变脸”大师彭登怀老师每年都要专程到邛崃祭拜他的祖师爷。

临邛戏苑里不仅陈列了邛崃藉川剧变脸始祖“康芷林”先生的生平介绍及珍贵历史资料,也是游客住宿的好地方。这里的“临邛客栈”装饰古朴、风格典雅,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古典客栈。

临邛四绝。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赢得邛酒誉满神州,唐朝陆羽《茶经》的记载和清朝乾隆帝的赞赏,换来邛茶的名声盖世;《邛三彩的出土,召来土陶文化的流光溢彩;邛竹作杖,成了后世老翁扶筇的美谈;邛崃的竹编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使得传统手工艺更加古朴馨芳,基于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倚重,邛州文化旅游公司将醇香甘冽的临邛佳酿,晔若春敷的临邛香茗,叹为观止的临邛陶瓷,美伦绝奂的临邛竹编展示在大北街,其系列产品文化底蕴丰厚,流淌着浓浓的乡土风味,实为收藏与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让人们在品赏临邛四绝的同时,真正领略感悟出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城所弥散出的浓郁人文气息以及可圈可点的民风民俗。

造纸坊。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原始造纸工艺的缩影。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的飞速发展。而每一张纸的诞生都是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汗水与智慧。大家现在看到的这里的每一样工具,在打造过程中都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尤其是这口红沙石的大水缸,其制作的过程所付出的劳动并非是今人所能想象的,而因造纸所衍生的“竹麻号子”更是令我们感受到原生态的粗旷与豪放,他是中国男子汉野性并雄性的有力融合,是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现在为了让大家对原始造纸术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就请这位师傅为我们作一番现场造纸工艺的演示。

邛崃小吃。

“吃在四川,味在邛崃”,大北街吃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漫步街头,飘香四溢。有麻辣鲜香的钵钵鸡,酥脆可口的孝子锅魁,用料考究的灯影牛肉,以及汤如牛乳的奶汤面等等,美不胜举,数不胜数,定会令你食欲大增,稍后大家可以去一一品尝。

老茶馆。

作为“永不散场的老街”的大北街,每逢赶集,街上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吆喝声此起彼伏,而买卖一旦交易完毕,泡茶馆就成了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的一大享受,这时候的老茶馆定会是人气甚欢。

“偷得浮生半日闲”,抛开尘俗的烦恼,人们无所顾忌地摆家务、侃历史、讲风情,或者听评书,在老茶馆里演绎人世间的众生百态。我们现在看见的老茶馆经过一番修旧如旧的培植,越发彰显出它的原始风貌,到老茶馆呷上一杯香茗,你会切实感受到浓郁的川西民俗风情,更会亲近到成都平原百姓生活里的恬淡与知足,还有那与世无争的朗朗性情,在“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个中意境中涤尽俗尘。

邛竹编。

邛崃盛产竹,西汉时曾有采筇竹制作的筇杖,经南方丝绸之路远销南亚。邛竹编的工艺悠久,在宋代已有生产精编竹制品。原精选邛崃山脉优质慈竹,经裁料、去青、破节、烤丝、着色等十多道工序,加工成细若发丝、薄如蝉翼的竹丝;原料竹丝要求采用平乐特产的慈竹,竹节长度不得低于60公分,50公斤慈竹仅生产400克竹丝。瓷胎竹编采用独特的“提花编织法”紧贴瓷胎,依胎编织,胎以江西景德镇白色瓷胎为主,各种图案,字画一气呵成。其产品主要有:茶具、酒具、咖啡具、烟具、文具、牙签筒、棕土葫芦瓶、土陶瑞兽环、竹艺画、竹艺包、各式花瓶、“文君井”挂屏、“百寿图”挂屏、十二生肖小挂屏、文房四宝等。

欢送词。

亲爱的各位游客,我们这趟大北街的旅程游览到此已接近尾声,邛崃这座山川秀美的城市欢迎你们再次的到来!大北街——这条集川西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古老街道期待着你的再次涉历,我们将竭尽所能,以期求得大北街的日臻完美,让大北街成为你们头脑里永不磨灭的记忆,让“永不散场的老集市”永远散发着它那沁人心脾的沉香,各位来宾,感谢你们对大北街的光临,祝你们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四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

全省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在 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 5 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 8500 万,仅次于 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

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 53 种,其中人 口在 5000 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 13 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立即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 ’ 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恐怕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四川的西 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 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 这不得 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

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

为使外省人或外国人更透彻地 认识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

天府之国历史悠久 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 11 世纪至前 5 世纪)建立的国家。

现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 4000 年前,蜀人就 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

《华阳国志》说: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 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封, 蜀与焉” 。

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 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 1000 年。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 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 ,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 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

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 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316 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 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 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

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 蜀都, “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地简称。

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 ; 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 。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 栽桑养蚕, 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 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 蜀是一种形态象蚕、 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 ,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 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

关于“巴”名 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

另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 为巴,因此得名。

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因此都城不断 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

汉初增设了广汉 郡, ·汉武帝元封 5 年(前 106 年),在全国设 13 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

三国末年,魏 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

唐玄 宗开元 23 年(公元 735 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 “川”字开始在四 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

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 对州县大加减并, 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 开宝 6 年(公 元 973 年), 又分设峡西路; 太平兴国六年(公元 981 年), 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 宋真宗咸平 4 年(公元 l001 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目 p 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 改潼川路)、利州路(州治广元)、夔州路(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 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 “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明、清时期,四川省建制未变,疆域已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

民国时期,四川形成军阀割据局面,行政建制极不统一。

1935 年,蒋介石势力进人四 川后,把四川划分为 18 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1939 年,又将西康督察区和 四川的 17、18 督察区合并为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直到 1955 年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 以东地区划归四川,四川省的西部省界最后确定下来。

1997 年 3 月,重庆市升格为中央直 辖市,并将涪陵、万县二市和黔江地区划归重庆。

划归重庆市的土地面积共 8.2 万平方公 里,人口 3002 万。

现在的四川省共有 21 个地区(市、州)辖县(县级市、区)128 个。

四川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四川被称为”由来已久。

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 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 山地。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 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 ,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 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 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 故称 “天府” 。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 ,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 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 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 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

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 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

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 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 当时的成都, 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 当然就要被称为 “天 府之国”了。

那么, “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 “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 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

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 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 。

可见, “天府”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史, 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战国 策·秦策》中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 “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 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

秦末汉初, 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也” (《史记· 《留侯世家》。) 以上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关中平原是富庶之地。

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 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

汉代的 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

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 “蜀沃野 千里,号称“陆海”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 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 书,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

巴山蜀水风光无限四川的地势与中国的地势相拟: 西高东低。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而过,黄河亦在川西北挂角而去。

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 是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 高寒少雨, 地广人稀; 东部为四川盆地,面积达 16.2 万平方公里, 是著名的中国四大盆地(其他三个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中最 富饶多姿的一个。

四川盆地的边缘由东边的巫山,南边的大娄山、大凉山、西边的邛崃山、岷山、北边的 大巴山、 米仓山等连结而成。

境内的河流大都从这些山地中流出汇入长江。

因大巴山、 巫山、 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为古蜀地域,四川的主 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流人长江,故历史上习惯于把四川的山水简称“巴山蜀水” 。

古人说: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 ,巴山蜀水,绚丽多姿,自古为文人学士所景仰。

且盆地 四周山脉构造各异,景观独特。

盆地东缘山脉——巫山山脉,现属重庆市地域,中国最大的 河流长江自西向东横切巫山, 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壮丽多姿, 被称为中国的山水画廊。

盆地南缘山脉,指宜宾到奉节的长江以南山地,主要山脉有大娄山、七曜山、武陵山等,是 境内峰林、溶洞、槽谷、落水洞,暗河等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地。

区域内有金佛山、四 面山,蜀南竹海风景区、兴文石海洞乡,筠连溶洞,重庆的万盛石林、武隆溶洞等岩溶地貌 景观。

盆地西缘山脉——龙门山、邛崃山。

龙门山是广元到都江堰市之间、岷江以东许多山 脉的总称,主要山脉有九顶山、茶坪山和龙门山,属岷山的东南延伸部分,是一条褶皱断块 山脉,也是四川各时代地层发育最全的山脉。

境区内有九峰山、莹华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 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龙门山还是岷江和沱江的天然分水岭。

邛崃山是都江堰市到天全县一线岷江以西山地的总称, 主要山脉有巴朗山、 夹金山和二郎山等,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和农业界线:东部为农业区,西部为半农 半牧区。

这里有冰川分布,生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有著名的卧龙、蜂桶寨、喇 叭河等自然保护区;有青城山、西岭雪山、峨眉山、蒙山、夹金山等风景名胜区和瓦屋山国 家森林公园。

盆地北缘山脉——米仓山和大巴山,总称大巴山脉,是秦岭的东南分支,是四 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界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水的分水岭。

大巴山东西绵延 500 多公里,故有 “千里巴山”之称,是四川盆地北部的天然屏障,它阻止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侵,对四川盆地 冬暖春早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区域内有以溶洞景观为主的诺水河风景区和以奇峰峡谷 为主要景观的光雾山风景名胜区。

大巴山

还是古代四川通向中原的陆路交通要道, 保留至今 的还有金牛道、五丁峡、明月峡栈道,以及米仓道、陈仓道等古战场遗迹。

川西高原山地有:大凉山,介于四川盆地与川西南山地之间,是大、小凉山的总称,是 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气候和西部干湿交替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 因而东西的动植物区系截然 不同,东北坡产大熊猫,有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和螺髻山、泸山等风景名胜区,又是我国最大 的彝族聚居区。

沙鲁里山,位于甘孜、凉山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天然分水岭。

主要山脉有雀儿 山、索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南北绵亘 500—600 公里,向南伸入云南境内,东西宽 200 多公里,是四川最长、最宽的山系。

这里是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仅理塘至稻城间 就有 400 多个。

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在稻城县境内。

大雪山,位于甘孜州东部,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 贡嘎山、紫眉山等,南北延伸 400 多公里,是横断山系主要山峰之一。

贡嘎山主峰海拔 7556 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 ,也是古冰川发育最完全的山地。

著名的贡嘎 山风景名胜区, 海螺沟冰川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地。

大雪山是四川境内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东部西部的地貌、气候、农业和民族都有很大差别,四川西部的所谓“关内”和“关外”以 此山为界。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长 500 多公里。

四川境内是岷山的中南段, 主要山脉有红岗山、羊拱山、鹧鸪山、雪宝顶等。

岷山中高山湖泊甚多,著名的有九寨沟、 黄龙牟尼沟等。

另有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

还有唐家河、王朗、白河、白水河等 6 个大熊猫 自然保护区。

岷山还是岷江、涪江、白龙江(嘉陵江上源)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

四川西部高原山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 现大渡河边、 夹金山脊、 大雪山、 红原草地、 千里岷山都留下了不少红军长征遗迹。

因此,中央在松潘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

这里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最惊险、绝妙的地段。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千条,主要河流水系有:金沙江水系。

金沙江是四川 同西藏的界河,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有 20 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峡谷型河流,水能资源约占 整个长江的 43%,流域内的森林蓄积量占四川的 48%。

也是省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藏民 族风情独特的地区。

其中最大的支流雅砻江,全长 1500 公里(四川境内 1375 公里) ,由于 河床狭窄、岸陡谷深,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在攀枝花市境内建成的二滩电站是中国目前最大 的水力发电站,所形成的二滩水库是目前四川最大的内陆湖,已成为水上旅游场地。

岷江水系。

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 735 公里,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茂县、汶川一带为羌族聚居区;都江堰至乐山为 中游,是成都平原主要灌溉水系;乐山至宜宾为下游,以航运为主。

岷江有大小支流 90 余 条,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全长 1150 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 415 公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是四川漂流旅游的主要河流。

还有青衣江, 古称平羌江, 沿途多风光名胜, 著名的有碧峰峡、 中岩风景区及平羌江小三峡等景观。

沱江水系。

沱江又名外江、中江,因《史记》 “岷山导 江,东别为沱”的记述而得名,沱江上游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个源头,均发源于九顶 山。

沱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由岷江水系分出的柏条河、青白江于金堂汇入沱江,所以沱江与 岷江被称为“双生”河流,金堂以上为上游,资中以下为下游,最后在泸州注入长江,全长 702 公里。

沱江的主要支流有 10 条,流域面积约 3 万平方公里。

沱江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 区,是古蜀文化最集中地域之一,主要有广汉三星堆遗迹,成都附近的三国蜀汉遗迹、资中 古城、自贡恐龙、盐都遗迹等。

嘉陵江水系。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嘉陵一名出自陕西省西凤县的嘉陵谷。

上源有白 龙江、西汉水。

白龙江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略阳两河口以下 称嘉陵江,两江在昭化汇合,全长 l120 公里,流域面积 16 万平方公里,流经广元、南充、 广安,到重庆市注入长江。

昭化以上为上游,昭化至合川段为中游。

嘉陵江支流众多,最大 的两条是涪江和渠江。

涪江发源于岷山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地 区,全长 700 公里;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水,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 江,全长 720 公里;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

嘉陵江是四川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仅干 流流经的 13 个县市的运输量即占四川内河航运量的 1/4。

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遗迹和三 国蜀汉遗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四川北部和东部的一条重要旅游线路。

巴蜀大地资源富集四川是中国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 可称为中国西部的资源大省。

就 土地资源而言,四川的耕地、林地、草地、水面资源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其中, 耕地面积 456.04 万公顷,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林地面积约占 土地面积的 30%左右,森林主要分布于江河上游。

从 1963 年开始,四川经过30 多年的努 力,已建成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40 处,总面积 233.4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 积的 4.81%。

全省森林蓄积量 13.9 亿立方米,占全国的 1/6,是中国第三大林区。

四川的草 原、草坡面积约 1600 多万公顷,特别是西部的红原、若尔盖草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就动物资源而言,全省有维管束植物 9000 多种,约占全国的 1/3,是一个天然基因库; 动物资源中仅脊椎动物就有 1100 多种, 约占全国的 40%; 鸟类和珍稀动物约占全国的一半。

资源植物全省有 4000 种以上。

其中,中药材品种多、产量大,是中国三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

珍贵植物达 100 种以 上,水杉、银杉、珙桐、树蕨等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 ;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牛羚等,其中大熊猫还是四川的特产动物,四川因此被称为“熊猫的故乡” 。

四川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达 1.5 亿千瓦,仅次于西藏,居中国第二位;可开发 的水能资源量 1.1 亿千瓦,占中国总量的 24% ,居中国首位。

四川也是中国矿产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有“世界地质博物馆”的雅称。

目前已找 到的矿产有 132 种,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 94 种。

四川矿产蕴藏的特点是:相对集中且伴生 矿多,在地区范围内矿种组合好、配套程度高。

其中,钒、钛、钙、芒硝、萤石、天然气、硫铁矿储量居中国第一位。

攀西地区是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矿的集中产地。

四川还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

全省有黄龙、 九寨沟两处风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 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只有 3 处) ;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为止,全国也只有 4 处) ;另有青城山、都江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目前四川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9 处(全国有 120 处),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最丰富的省分 之一;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0 处;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7 座;另有省级风景名胜区 44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00 个。

天府之土经济繁荣 四川是中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成都平原,自古就是中国的粮仓。

远古时 期,四川人就学会了栽桑养蚕,到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已发展成专门的手工业,国家设有专 门官吏管理织锦业,蜀锦成为朝庭的主要贡品,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中亚和地中海一带; 四川的制盐业、冶铁业在汉代已具有相当规模。

隋唐时期,四川的粮食生产已自给有余,据 史书记载,武德二年“运剑南米,以实京师” ,又以“剑南义仓米百万石救饥人” 。

经济作物方面,四川的葶麻种植已具有相当规模,仅贡麻织品就有绵布、葛布、筒布、弥牟布等很多品种; 四川是茶叶生长的发源地之一, 很早就发明了烘焙之法, 境内名茶辈出, 尤以蒙顶的石花号称第一,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誉;制盐业、造纸业在汉唐时 期已很发达,当时四川生产的黄、白麻纸供朝庭书写文书和诏书的专用纸,成都制的蜀笺纸 更是闻名全国。

经济的发展使四川成为历代王朝的重要经济基地。

据唐代陈子昂的《蜀州安 危疏》称: “国家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西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莫不取 办于蜀,此诚国之珍府” 。

宋元时期,四川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进一步发展,织锦业出现了官营的织锦工场;随 着制纸业的发展,出现了雕板印刷业;井盐开采技术方面发明了卓筒井的凿井工艺,使用了 冲击式钻头。

商业更加发达,成都每月都有专业市场,并出现了商业资本。

明清时期,四川 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生产品种和经济门类不断增多,普遍开始种棉花;矿业方面,除铁的生 产外,金、银、铜的开采业也发展起来;丝织业出现了地域分工,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 工场具备了相当规模;商业资本开始渗入到手工业部门。

四川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经济总量指标较高, 在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经济总量占西部 l0 省、市、区总量的 1/3。

但四川有 8000 多万人口,所以人均水 平仍然较低,贫困地区数量不小。

四川最突出的经济成果是解决了 8000 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总产量占中国西部 10 省、市、区总和的 1/3 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 400 公斤以上。

四川还是中国经济作物 生产基地之一,农产品除满足本省需求外,还有粮食、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产品大量外销, 其中尤以猪肉外调约占全国的 l/3 左右,一时有“川猪安天下”之说。

四川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是川西平原的温江等 23 个县,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 14%; 棉花生产基地则是川中和川北的金堂、中江等 19 个县(市、区),其总产量占全省的 90%以 上;甘蔗生产基地集中在内江、南克、攀枝花的 20 余县(市、区),其产量占全省 70%以上;油菜生产集中在川西平原;芝麻生产集中在达州和宜宾等地;烤烟生产在凉山、宜宾;畜牧 业则主要在川西高原牧区。

四川现代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是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四川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而成为 中国的大后方, 不少兵工厂由沿海迁入, 部分私营企业也迁入四川, 壮大了四川的经济基础; 这一时期, 四川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庆市。

四川工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 “一 五”和“二五”时期,当时国家把建设重点放在成、渝两市; “二五”时期,工业建设项目 逐步向铁路沿线和长江两岸分布,但成渝两市的工业总产值仍占全省的 60%以上。

四川工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是 60 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

当时,国家从战备需要考 虑,把从沿海到内地的中国大陆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决定重点建设三线,四川作为三 线建设的重点地区, 大量的工业企业、 军工企业 (后均转为民用产品生产) 和科研机构迁入, 从而奠定了四川雄厚的工业基础。

工业布局也在盆地内部全面展开, 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畸 形发展的状况, 成渝两地的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比例进一步下降, 并涌现了一批新兴工业 城市,如宝成铁路沿线的广元、绵阳、江油、德阳、广汉;成渝铁路线上的资阳、内江、简 阳;成昆铁路线上的乐山、西昌、攀枝花;襄渝铁路线上的达川、万源;以及长江沿岸的宜 宾、白贡、泸州等。

今天的四川,工业企业门类繁多,在全国 40 个工业门类中,四川就有 37 个。

其中,冶 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食品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已成为我国重 要的钢铁、机械、电子工业基地。

工业实力在中国西部占领先优势。

目前, 四川加快了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已制订并开始实施优先培育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 以及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规划,以谋求新的发展。

四川确定的支柱产业是:水电能源、 电子信息、机械冶金、旅游、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六大产业。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 据考古资料,四川最早的处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 1951 年在资阳黄鳝溪发掘的一个人 类头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

这个头骨所代表的人种被考古学家命名为“资阳”人,属早期 的新人类型,比北京山顶洞人原始。

四川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分布比较广泛,川西平原和雅安、芦山、天全、木里、 西昌等百余处都有发现。

奴隶制社会时期,四川长期由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古代巴蜀人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

史书载, 古代巴人能歌善舞, 汉初的乐人曾加以整理, “巴 谓之 渝舞” ;巴人喜欢用镦于和钲一类的打击乐器,贵族用的乐器以编钟最为精致,涪陵小田溪 出土的编钟 14 件,通身以浇铸和错金的技法饰以兽面、蟠夔和几何纹组成的图案。

在古巴 蜀文化遗迹中最引入注目的是蜀人的大石遗迹和巴人的悬棺葬。

史载、古蜀国“每王薨,辄 立大石,长三丈、重千斤、为墓志”。

此大石即传说中的成都石笋,保存至今还有现文化公 园内的支机石。

地被确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雕像、 金手杖和枝叶繁茂的青铜神树、头像、面具等大批珍贵文物,展示出公元前 2000 多年前古 蜀文化的历史丰彩,它标志着古蜀人的文化、宗教和地域特性的形成。

以及古蜀人在绘画、 雕塑、冶金、浇铸、打磨等方面的精湛技艺。

秦汉时期,古巴蜀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巴蜀文化 得到空前发展。

最突出的标志是,汉景帝时,蜀郡守交翁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 办学校《蜀郡郡学》 ,又称《文翁石室》 ,据载,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在石室教过学。

四川在 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文学:一是郭舍人在乐山的乌尤山注释《尔雅》 ,现尔雅台遗 址尚存;二是名传千古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有《子虚赋》《上林赋》等多篇名著流传后世。

三是汉代另一著名辞赋家、 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杨雄也有 《法言》《太玄》《方言》《蜀王本纪》《长扬赋》等名篇巨著传于后世。

此外还有著名辞赋家王褒、李尤等。

汉代遗存下来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一是汉阙,二是画像砖。

“阙”是汉代官吏为显 示自己的官爵和地位修建的一种纪念碑。

根据朝庭规定, 奉禄至二千石以上的官吏才可以生 前在门前立阙观,死后在墓前立墓阙。

四川保留至今的汉阙有绵阳的平阳府君阙、雅安的高 颐阙、渠县的冯焕阙、沈君府阙、夹江的杨宗阙和杨畅阙、德阳的上庸长阙等。

所有这些阙 的建筑造型、碑石的浮雕人物、车马、鸟兽图案,汉隶碑文等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汉 代画像砖多从汉墓中发掘而出,四川汉墓甚多,尤以东汉墓最多。

画像砖是装饰墓壁的艺术 品,它题材丰富,构图独立而完整,结构严谨,无论从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上去观察,都具 备了绘画艺术的特征, 是一种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

作品内容有表 现生产的播种、收获、采莲、摘桑、取卤制盐、弋射行猎等图案,也有表现建筑的门阙、楼 观、庭院、仓房,以及表现官僚地主生活的场面和神话故事的图案等。

三国及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史学。

当时, 四川先后出了谯周、 陈寿、常璩等著名的史学家。

谯周,字允、西充县人,三国时蜀国名士,蜀亡后,司马昭封 周谯为阳城亭侯,其主要著作有《古史考》《法训》《蜀本纪》《益州记》《三边记》等。

其中以《古史考》最有名,它引证旧典对《史记》的一些谬误作了纠正,为当时学者所推祟。

陈寿,字承祚,南充人,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益部耆旧传》《蜀相诸葛亮传》等。

他最大的成就是撰写了《三国志》65 卷,被誉为“良史” 。

常璩,字道将,今祟州市人,东晋著 名史学家,所著《华阳国志》是一部有名的地方性通史著作,其《蜀史》部分较《三国志》 更为详尽。

隋唐时期,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果是诗歌和石刻艺术。

唐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到过四川,巴山蜀水秀丽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社会经济、丰富多彩 的民俗民情, 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其中生于四川或长期滞留四川的诗人有被称 “诗仙”的李白,四川江油人,24 岁时才离开四川,他描绘成都的繁荣盛况和蜀中山川名 胜的诗篇,干余年来一直在四川民间广为传颂;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曾两次居留四川,他 留给后世的 1400 多首诗歌中,有 240 多首诗歌写于成都,有 400 多首写于奉节,几乎占他 诗集的一半。

还有射洪人陈子昂,很得武则天赏识,他倡导诗歌要恢复“汉魏风骨” ,所著 《感遇诗》为李白、杜甫所称赞,有《陈伯玉集》留传于世;还有生于成都的女诗人薛涛, 其传奇的身世和清婉、 感人的诗篇很得唐代诗人的同情与赞赏, 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等都 与其有唱和之作。

此外,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籍 等都曾逗留四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是四川石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保留到现在的还有广元千佛崖、 皇泽寺摩崖石刻、 巴中南龛石窟、安岳石刻、夹江千佛崖、乐山大佛等。

宋元时期也是四川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 《宋史》所载蜀人入列传的就有 185 人之多, 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是苏氏父子,特别是苏轼,被称为一代文豪。

史学界也出现了范祖禹、 范镇、李焘、费著等几位大史学家,著名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新唐书》 、 、 、 《民族谱》《成都志》 、 等都凝聚着他们毕生的心血。

宋代四川还有画家文同、 医学家唐慎微、 数学家秦九韶等出类拔萃的人物。

明清时期,四川虽没有出现唐宋时期那样有名望的人物,但也出了不少人才,如文学、 戏剧界的杨慎、费密、彭端叔、李调元、张问陶;思想家唐甄、刘光弟;书画家竹禅、赵熙; 科学家张鹏翻、张宗法等。

当今的四川是中国的科研和教育基地。

这里有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有中国最 大的受控热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有中国西部的“硅谷”——绵阳科学电子城。

四川拥有科技人员 113 万,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36 名,科技队伍阵容 名列中国前茅。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分院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先进计量测试机构。

中 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输研究所、西南磁学研究所 等,是中国重要的高科技研究机构。

此外,四川还有 200 多所独立的科研机构和 6800 多所 民营科研机构。

在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 四川实施了新兴产业工程和改造传统产业工程 并举的方针,目前正全面实施的“千亿工程” ,即是到本世纪末通过发展科技产业和推进科 技成果在全社会的应用,实现产值一千亿元人民币。

目前四川的教育是以近 5 万所小学,4500 多所中学作保证的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占 四川人口 10%的青少年都能进校接受义务教育。

求职以后的成人亦可进入 50 多所成人高校 接受成人高等教育。

400 多所职业学校所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则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最紧 密地结合起来。

全省的 42 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四川大 学,有中国著名的华西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

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 中国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四川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 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

四川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所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 中国东部向西部延伸的前沿, 又是联系中国西南和西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川的经济总量 在西部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而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问题不少; 四川还是中国优势资源的富集区之一, 许多资源还有待开 发;四川又是拥有高科技和国防尖端工业优势的中国可靠战略基地,如何发挥这一优势,促 进四川经济大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今后 10 年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西部 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其中几项战略性的 指标是:到 2010 年,全省 1、2、3 产业的比重将由现在的 25:42:33 达到 15:45:40; 全省城市化的水平达到 30%以上; 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0.7% 以内;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2000 公里;1、2、3 级公路达到 1.3 万公里。

2005 年, 全省通讯光缆铺设达到 10 万公里;交换机容量 2700 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 1900 万户;电 话普及率达 21.9%。

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加速开发的重点是:

1.适度超前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即大力 开展以公路为中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网、气网、通讯网、广播电话网的建设;加 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主要工作是:搞好

天然林保护工程;认 真贯彻执行中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综合治理; 加快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治理的进度。

3.着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旅游大省。

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 作用;切实提高旅游业全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大力推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 资源的开发,争取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南电北送”的战略;生物资源的开发,搞好深度 、 加工,形成产业优势;搞好天然气资源开发,争取把四川建成全国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优势 矿产资源的开发,重点是钒、钛资源和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5.进一步实施产业结构的战 略性调整,主要工作目标是: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积极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 业;加速发展高科技术产业;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加快国防尖端工 业发展等。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五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5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85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53种,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立即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恐怕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当代世界伟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出生在四川;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为使外省人或外国人更透彻地认识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

天府之国历史悠久。

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国家。现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20xx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封,蜀与焉”。

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20xx年。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20xx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地简称。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另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为巴,因此得名。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因此都城不断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20xx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0xx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20xx年(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

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公元l020xx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目p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潼川路)、利州路(州治广元)、夔州路(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明、清时期,四川省建制未变,疆域已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

民国时期,四川形成军阀割据局面,行政建制极不统一。1935年,蒋介石势力进人四川后,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1939年,又将西康督察区和四川的17、18督察区合并为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直到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四川省的西部省界最后确定下来。1997年3月,重庆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并将涪陵、万县二市和黔江地区划归重庆。划归重庆市的土地面积共8.2万平方公里,人口3002万。

现在的四川省共有21个地区(市、州)辖县(县级市、区)128个。

四川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然就要被称为“天府之国”了。

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可见,“天府”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史,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战国策·秦策》中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

以上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关中平原是富庶之地。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书,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巴山蜀水风光无限四川的地势与中国的地势相拟:西高东低。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而过,黄河亦在川西北挂角而去。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高寒少雨,地广人稀;东部为四川盆地,面积达16.2万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中国四大盆地(其他三个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中最富饶多姿的一个。

四川盆地的边缘由东边的巫山,南边的大娄山、大凉山、西边的邛崃山、岷山、北边的大巴山、米仓山等连结而成。境内的河流大都从这些山地中流出汇入长江。因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为古蜀地域,四川的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流人长江,故历史上习惯于把四川的山水简称“巴山蜀水”。

古人说:“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巴山蜀水,绚丽多姿,自古为文人学士所景仰。且盆地四周山脉构造各异,景观独特。盆地东缘山脉——巫山山脉,现属重庆市地域,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自西向东横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壮丽多姿,被称为中国的山水画廊。盆地南缘山脉,指宜宾到奉节的长江以南山地,主要山脉有大娄山、七曜山、武陵山等,是境内峰林、溶洞、槽谷、落水洞,暗河等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地。区域内有金佛山、四面山,蜀南竹海风景区、兴文石海洞乡,筠连溶洞,重庆的万盛石林、武隆溶洞等岩溶地貌景观。盆地西缘山脉——龙门山、邛崃山。龙门山是广元到都江堰市之间、岷江以东许多山脉的总称,主要山脉有九顶山、茶坪山和龙门山,属岷山的东南延伸部分,是一条褶皱断块山脉,也是四川各时代地层发育最全的山脉。境区内有九峰山、莹华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龙门山还是岷江和沱江的天然分水岭。

邛崃山是都江堰市到天全县一线岷江以西山地的总称,主要山脉有巴朗山、夹金山和二郎山等,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和农业界线:东部为农业区,西部为半农半牧区。这里有冰川分布,生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有著名的卧龙、蜂桶寨、喇叭河等自然保护区;有青城山、西岭雪山、峨眉山、蒙山、夹金山等风景名胜区和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盆地北缘山脉——米仓山和大巴山,总称大巴山脉,是秦岭的东南分支,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界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大巴山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有“千里巴山”之称,是四川盆地北部的天然屏障,它阻止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侵,对四川盆地冬暖春早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区域内有以溶洞景观为主的诺水河风景区和以奇峰峡谷为主要景观的光雾山风景名胜区。大巴山还是古代四川通向中原的陆路交通要道,保留至今的还有金牛道、五丁峡、明月峡栈道,以及米仓道、陈仓道等古战场遗迹。

川西高原山地有:大凉山,介于四川盆地与川西南山地之间,是大、小凉山的总称,是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气候和西部干湿交替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因而东西的动植物区系截然不同,东北坡产大熊猫,有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和螺髻山、泸山等风景名胜区,又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沙鲁里山,位于甘孜、凉山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天然分水岭。主要山脉有雀儿山、索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南北绵亘500—600公里,向南伸入云南境内,东西宽200多公里,是四川最长、最宽的山系。这里是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仅理塘至稻城间就有400多个。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在稻城县境内。

大雪山,位于甘孜州东部,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系主要山峰之一。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也是古冰川发育最完全的山地。著名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地。大雪山是四川境内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部西部的地貌、气候、农业和民族都有很大差别,四川西部的所谓“关内”和“关外”以此山为界。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长500多公里。四川境内是岷山的中南段,主要山脉有红岗山、羊拱山、鹧鸪山、雪宝顶等。岷山中高山湖泊甚多,著名的有九寨沟、黄龙牟尼沟等。另有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还有唐家河、王朗、白河、白水河等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岷山还是岷江、涪江、白龙江(嘉陵江上源)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

四川西部高原山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现大渡河边、夹金山脊、大雪山、红原草地、千里岷山都留下了不少红军长征遗迹。因此,中央在松潘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这里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最惊险、绝妙的地段。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千条,主要河流水系有: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是四川同西藏的界河,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峡谷型河流,水能资源约占整个长江的43%,流域内的森林蓄积量占四川的48%。也是省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藏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区。其中最大的支流雅砻江,全长1500公里(四川境内1375公里),由于河床狭窄、岸陡谷深,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在攀枝花市境内建成的二滩电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所形成的二滩水库是目前四川最大的内陆湖,已成为水上旅游场地。

岷江水系。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茂县、汶川一带为羌族聚居区;都江堰至乐山为中游,是成都平原主要灌溉水系;乐山至宜宾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全长1150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415公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是四川漂流旅游的主要河流。还有青衣江,古称平羌江,沿途多风光名胜,著名的有碧峰峡、中岩风景区及平羌江小三峡等景观。沱江水系。沱江又名外江、中江,因《史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述而得名,沱江上游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个源头,均发源于九顶山。沱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由岷江水系分出的柏条河、青白江于金堂汇入沱江,所以沱江与岷江被称为“双生”河流,金堂以上为上游,资中以下为下游,最后在泸州注入长江,全长702公里。沱江的主要支流有10条,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沱江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区,是古蜀文化最集中地域之一,主要有广汉三星堆遗迹,成都附近的三国蜀汉遗迹、资中古城、自贡恐龙、盐都遗迹等。

嘉陵江水系。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嘉陵一名出自陕西省西凤县的嘉陵谷。上源有白龙江、西汉水。白龙江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略阳两河口以下称嘉陵江,两江在昭化汇合,全长l12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流经广元、南充、广安,到重庆市注入长江。昭化以上为上游,昭化至合川段为中游。嘉陵江支流众多,最大的两条是涪江和渠江。涪江发源于岷山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地区,全长700公里;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水,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江,全长720公里;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嘉陵江是四川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仅干流流经的13个县市的运输量即占四川内河航运量的1/4。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遗迹和三国蜀汉遗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四川北部和东部的一条重要旅游线路。

巴蜀大地资源富集四川是中国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可称为中国西部的资源大省。就土地资源而言,四川的耕地、林地、草地、水面资源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其中,耕地面积456.04万公顷,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林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30%左右,森林主要分布于江河上游。从1963年开始,四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建成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0处,总面积233.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81%。全省森林蓄积量13.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是中国第三大林区。四川的草原、草坡面积约1600多万公顷,特别是西部的红原、若尔盖草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就动物资源而言,全省有维管束植物9000多种,约占全国的1/3,是一个天然基因库;动物资源中仅脊椎动物就有1100多种,约占全国的40%;鸟类和珍稀动物约占全国的一半。资源植物全省有4000种以上。

其中,中药材品种多、产量大,是中国三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珍贵植物达100种以上,水杉、银杉、珙桐、树蕨等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其中大熊猫还是四川的特产动物,四川因此被称为“熊猫的故乡”。

四川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达1.5亿千瓦,仅次于西藏,居中国第二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量1.1亿千瓦,占中国总量的24%,居中国首位。

四川也是中国矿产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有“世界地质博物馆”的雅称。目前已找到的矿产有132种,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94种。四川矿产蕴藏的特点是:相对集中且伴生矿多,在地区范围内矿种组合好、配套程度高。其中,钒、钛、钙、芒硝、萤石、天然气、硫铁矿储量居中国第一位。攀西地区是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矿的集中产地。

四川还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全省有黄龙、九寨沟两处风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只有3处);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也只有4处);另有青城山、都江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目前四川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9处(全国有120处),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最丰富的省分之一;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另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个。

天府之土经济繁荣。

四川是中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成都平原,自古就是中国的粮仓。远古时期,四川人就学会了栽桑养蚕,到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已发展成专门的手工业,国家设有专门官吏管理织锦业,蜀锦成为朝庭的主要贡品,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中亚和地中海一带;四川的制盐业、冶铁业在汉代已具有相当规模。隋唐时期,四川的粮食生产已自给有余,据史书记载,武德二年“运剑南米,以实京师”,又以“剑南义仓米百万石救饥人”。

经济作物方面,四川的葶麻种植已具有相当规模,仅贡麻织品就有绵布、葛布、筒布、弥牟布等很多品种;四川是茶叶生长的发源地之一,很早就发明了烘焙之法,境内名茶辈出,尤以蒙顶的石花号称第一,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誉;制盐业、造纸业在汉唐时期已很发达,当时四川生产的黄、白麻纸供朝庭书写文书和诏书的专用纸,成都制的蜀笺纸更是闻名全国。经济的发展使四川成为历代王朝的重要经济基地。据唐代陈子昂的《蜀州安危疏》称:“国家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西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莫不取办于蜀,此诚国之珍府”。

宋元时期,四川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进一步发展,织锦业出现了官营的织锦工场;随着制纸业的发展,出现了雕板印刷业;井盐开采技术方面发明了卓筒井的凿井工艺,使用了冲击式钻头。商业更加发达,成都每月都有专业市场,并出现了商业资本。明清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生产品种和经济门类不断增多,普遍开始种棉花;矿业方面,除铁的生产外,金、银、铜的开采业也发展起来;丝织业出现了地域分工,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具备了相当规模;商业资本开始渗入到手工业部门。

四川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总量指标较高,在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总量占西部l0省、市、区总量的1/3。但四川有8000多万人口,所以人均水平仍然较低,贫困地区数量不小。

四川最突出的经济成果是解决了8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粮食总产量占中国西部10省、市、区总和的1/3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00公斤以上。四川还是中国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农产品除满足本省需求外,还有粮食、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产品大量外销,其中尤以猪肉外调约占全国的l/3左右,一时有“川猪安天下”之说。

四川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是川西平原的温江等23个县,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14%;棉花生产基地则是川中和川北的金堂、中江等19个县(市、区),其总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甘蔗生产基地集中在内江、南克、攀枝花的20余县(市、区),其产量占全省70%以上;油菜生产集中在川西平原;芝麻生产集中在达州和宜宾等地;烤烟生产在凉山、宜宾;畜牧业则主要在川西高原牧区。

四川现代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四川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中国的大后方,不少兵工厂由沿海迁入,部分私营企业也迁入四川,壮大了四川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四川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庆市。四川工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和“二五”时期,当时国家把建设重点放在成、渝两市;“二五”时期,工业建设项目逐步向铁路沿线和长江两岸分布,但成渝两市的工业总产值仍占全省的60%以上。

四川工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是6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当时,国家从战备需要考虑,把从沿海到内地的中国大陆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决定重点建设三线,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大量的工业企业、军工企业(后均转为民用产品生产)和科研机构迁入,从而奠定了四川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布局也在盆地内部全面展开,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畸形发展的状况,成渝两地的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比例进一步下降,并涌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如宝成铁路沿线的广元、绵阳、江油、德阳、广汉;成渝铁路线上的资阳、内江、简阳;成昆铁路线上的乐山、西昌、攀枝花;襄渝铁路线上的达川、万源;以及长江沿岸的宜宾、白贡、泸州等。

今天的四川,工业企业门类繁多,在全国40个工业门类中,四川就有37个。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食品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机械、电子工业基地。工业实力在中国西部占领先优势。

目前,四川加快了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已制订并开始实施优先培育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以及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规划,以谋求新的发展。四川确定的支柱产业是:水电能源、电子信息、机械冶金、旅游、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六大产业。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

据考古资料,四川最早的处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1951年在资阳黄鳝溪发掘的一个人类头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这个头骨所代表的人种被考古学家命名为“资阳”人,属早期的新人类型,比北京山顶洞人原始。

四川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分布比较广泛,川西平原和雅安、芦山、天全、木里、西昌等百余处都有发现。奴隶制社会时期,四川长期由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古代巴蜀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史书载,古代巴人能歌善舞,汉初的乐人曾加以整理,谓之“巴渝舞”;巴人喜欢用镦于和钲一类的打击乐器,贵族用的乐器以编钟最为精致,涪陵小田溪出土的编钟14件,通身以浇铸和错金的技法饰以兽面、蟠夔和几何纹组成的图案。在古巴蜀文化遗迹中最引入注目的是蜀人的大石遗迹和巴人的悬棺葬。史载、古蜀国“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斤、为墓志”。此大石即传说中的成都石笋,保存至今还有现文化公园内的支机石。古蜀国文化遗址最集中的代表是广汉三星堆遗址,它将蜀国历史上推至9000多年前,使四川无可争议地被确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雕像、金手杖和枝叶繁茂的青铜神树、头像、面具等大批珍贵文物,展示出公元前20xx多年前古蜀文化的历史丰彩,它标志着古蜀人的文化、宗教和地域特性的形成。以及古蜀人在绘画、雕塑、冶金、浇铸、打磨等方面的精湛技艺。

秦汉时期,古巴蜀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巴蜀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汉景帝时,蜀郡守交翁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蜀郡郡学》,又称《文翁石室》,据载,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在石室教过学。四川在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文学:一是郭舍人在乐山的乌尤山注释《尔雅》,现尔雅台遗址尚存;二是名传千古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有《子虚赋》、《上林赋》等多篇名著流传后世。三是汉代另一著名辞赋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杨雄也有《法言》、《太玄》、《方言》、《蜀王本纪》、《长扬赋》等名篇巨著传于后世。此外还有著名辞赋家王褒、李尤等。

汉代遗存下来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一是汉阙,二是画像砖。“阙”是汉代官吏为显示自己的官爵和地位修建的一种纪念碑。根据朝庭规定,奉禄至二千石以上的官吏才可以生前在门前立阙观,死后在墓前立墓阙。四川保留至今的汉阙有绵阳的平阳府君阙、雅安的高颐阙、渠县的冯焕阙、沈君府阙、夹江的杨宗阙和杨畅阙、德阳的上庸长阙等。所有这些阙的建筑造型、碑石的浮雕人物、车马、鸟兽图案,汉隶碑文等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汉代画像砖多从汉墓中发掘而出,四川汉墓甚多,尤以东汉墓最多。画像砖是装饰墓壁的艺术品,它题材丰富,构图独立而完整,结构严谨,无论从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上去观察,都具备了绘画艺术的特征,是一种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作品内容有表现生产的播种、收获、采莲、摘桑、取卤制盐、弋射行猎等图案,也有表现建筑的门阙、楼观、庭院、仓房,以及表现官僚地主生活的场面和神话故事的图案等。

三国及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史学。当时,四川先后出了谯周、陈寿、常璩等著名的史学家。谯周,字允、西充县人,三国时蜀国名士,蜀亡后,司马昭封周谯为阳城亭侯,其主要著作有《古史考》、《法训》、《蜀本纪》、《益州记》、《三边记》等。其中以《古史考》最有名,它引证旧典对《史记》的一些谬误作了纠正,为当时学者所推祟。陈寿,字承祚,南充人,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益部耆旧传》、《蜀相诸葛亮传》等。他最大的成就是撰写了《三国志》65卷,被誉为“良史”。常璩,字道将,今祟州市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所著《华阳国志》是一部有名的地方性通史著作,其《蜀史》部分较《三国志》更为详尽。隋唐时期,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果是诗歌和石刻艺术。

唐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到过四川,巴山蜀水秀丽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社会经济、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情,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其中生于四川或长期滞留四川的诗人有被称“诗仙”的李白,四川江油人,24岁时才离开四川,他描绘成都的繁荣盛况和蜀中山川名胜的诗篇,干余年来一直在四川民间广为传颂;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曾两次居留四川,他留给后世的1400多首诗歌中,有240多首诗歌写于成都,有400多首写于奉节,几乎占他诗集的一半。还有射洪人陈子昂,很得武则天赏识,他倡导诗歌要恢复“汉魏风骨”,所著《感遇诗》为李白、杜甫所称赞,有《陈伯玉集》留传于世;还有生于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其传奇的身世和清婉、感人的诗篇很得唐代诗人的同情与赞赏,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等都与其有唱和之作。此外,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籍等都曾逗留四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是四川石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保留到现在的还有广元千佛崖、皇泽寺摩崖石刻、巴中南龛石窟、安岳石刻、夹江千佛崖、乐山大佛等。

宋元时期也是四川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宋史》所载蜀人入列传的就有185人之多,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是苏氏父子,特别是苏轼,被称为一代文豪。史学界也出现了范祖禹、范镇、李焘、费著等几位大史学家,著名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新唐书》、《民族谱》、《成都志》等都凝聚着他们毕生的心血。宋代四川还有画家文同、医学家唐慎微、数学家秦九韶等出类拔萃的人物。

明清时期,四川虽没有出现唐宋时期那样有名望的人物,但也出了不少人才,如文学、戏剧界的杨慎、费密、彭端叔、李调元、张问陶;思想家唐甄、刘光弟;书画家竹禅、赵熙;科学家张鹏翻、张宗法等。

当今的四川是中国的科研和教育基地。这里有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有中国最大的受控热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有中国西部的“硅谷”——绵阳科学电子城。

四川拥有科技人员113万,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6名,科技队伍阵容名列中国前茅。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分院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先进计量测试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输研究所、西南磁学研究所等,是中国重要的高科技研究机构。此外,四川还有200多所独立的科研机构和6800多所民营科研机构。在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四川实施了新兴产业工程和改造传统产业工程并举的方针,目前正全面实施的“千亿工程”,即是到本世纪末通过发展科技产业和推进科技成果在全社会的应用,实现产值一千亿元人民币。

目前四川的教育是以近5万所小学,4500多所中学作保证的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占四川人口10%的青少年都能进校接受义务教育。求职以后的成人亦可进入50多所成人高校接受成人高等教育。400多所职业学校所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则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最紧密地结合起来。全省的42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四川大学,有中国著名的华西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

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

中国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四川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四川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所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中国东部向西部延伸的前沿,又是联系中国西南和西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四川的经济总量在西部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而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问题不少;四川还是中国优势资源的富集区之一,许多资源还有待开发;四川又是拥有高科技和国防尖端工业优势的中国可靠战略基地,如何发挥这一优势,促进四川经济大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今后20xx年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其中几项战略性的指标是:到20xx年,全省1、2、3产业的比重将由现在的25:42:33达到15:45:40;全省城市化的水平达到30%以上;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7%以内;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xx公里;1、2、3级公路达到1.3万公里。20xx年,全省通讯光缆铺设达到10万公里;交换机容量270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190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1.9%。

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加速开发的重点是:1.适度超前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即大力开展以公路为中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网、气网、通讯网、广播电话网的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工作是: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加快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进度。3.着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旅游大省。

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旅游业全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4.大力推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开发,争取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南电北送”的战略;生物资源的开发,搞好深度加工,形成产业优势;搞好天然气资源开发,争取把四川建成全国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重点是钒、钛资源和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5.进一步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要工作目标是: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积极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高科技术产业;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加快国防尖端工业发展等。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六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5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85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53种,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立即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恐怕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当代世界伟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出生在四川;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为使外省人或外国人更透彻地认识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

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国家。现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封,蜀与焉”。

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00年。“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地简称。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另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为巴,因此得名。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因此都城不断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23年(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七

亲爱的朋友,您光临碧峰峡。雅安碧峰峡距"雨城"雅安仅八公里,由条件优越的碧峰峡游客休闲度假中心、风景优美的碧峰峡风景区和情趣盎然的碧峰峡野生动物园共同构成。

在这里您可以一睹碧峰滴翠、群山如黛的秀丽;可以一领百瀑争流、山风拂面的风情;可以一试小猴嬉闹,从您手中夺食的欢乐;可以一赏百鸟齐翔、雀鸣鹤舞的美妙;可以一品彩蝶纷飞、驻留在您身上的情趣;可以一观白狮、白虎、袋鼠、熊猫等珍稀动物的奇异。现在,就请您随我步入碧峰峡,我将带着您进入一个幽深静谧、奇妙自由的王国,一起去品味人与自然交流时"陶然适性",体会人与动物嬉戏时的亲密无间吧。

步入景区您迎面看到的宏伟建筑群是碧峰峡度假休闲区,它由接待中心、中高档客房、别墅区、夜总会、茶楼和篝火区共同组成。接待中心位于山顶平台之上,视野极其开阔,建筑面积达25000平方米,集餐饮、会议、娱乐、住宿、篝火、儿童游乐为一体,还配有1000多个车位的大型停车场。在您游览累了之后,这里将为您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从浪漫帐蓬到五星级别墅应有尽有。让您在自然的怀抱中充分享受度假休闲的乐趣。

碧峰峡风景区景色清幽,瀑布众多,您可以在接待中心背后乘坐被称为"全国风景第一梯的垂直电梯,高达88。8米的青云梯青云直下",去寻幽觅胜,游览神秘的碧峰寺,浪漫的雅女园;通过情人小道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西天,去跳锅庄、烤全羊。现在我们光要去的是碧峰峡野生动物园。它是西南的首家生态型野生动物园,占地3000亩,海拔800一1100米,总投资达2亿元。碧峰峡野生动物门由观赏猛兽车行区和观赏温驯动物的步行观光区组成,其中车行观赏区分为散放狮区、散放熊区、散放虎区;步行观光区又分为水生爬行沟、猴谷、百鸟极乐园、动物表演场、骆驼散放区、鸵鸟散放区、象馆、生态蝴蝶园、小熊猫散放区、杂食动物区、非洲之角、鹦鹉散放区、鳄鱼池、蛇沟和极品动物区。在这里散放喂养着260少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属国家一、二级的保护动物有80多种,极品珍稀动物有四种。

让我们乘坐着观光车进入猛兽区吧。猛兽区的动物都是敞放喂养的,您将生平头一次在自然状态下与这些猛兽相遇。

最开始进入的是散放狮区。看!在枝叶婆婆的丛林间,非洲狮王正率领着妻妾儿女们出行。威武的雄狮身长3米,金色的鬃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隔着透明的玻璃您甚至能看清它威严的脸上那白色长须。毕竟是百兽之王,人类在它眼中柔弱得不堪一击,因此它傲慢地从车前踱过,对满车惊讶而紧张的人群不屑一顾。

进入熊区,您的感受可能和在狮区刚好相反。那十只大黑熊显得十分热情。它们团团围过来,甚至直起身,将爪子搭上车窗,咧着大嘴与您面面相觑。您能看见它红红的舌头白白的牙,从它嘴里呼出的热气直扑玻璃。现在,您的心一定是在紧缩狂跳吧?别怕!它们并无恶意,只是由于被称作"熊瞎子。的黑熊,视力实在太差,它们其实只想看看这个会动的大盒子里究竟有些什么东西。

从惊险刺激的猛兽区出来,下车后,我们进入的是观赏温驯动物的步行观光区。

沿着蜿蜒的游道,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鹿群和羊群。它们成群结队在林间草坡觅食。您能看见娇俏的梅花鹿从山坡轻灵地跃下,驯鹿群顶着有三十多个枝叉的角慢悠悠地从密林间走来。瞧!白唇鹿站立在远处向您张望,它闪烁的眼与煞白的唇象受了惊吓的小姑娘。您看那只头象马非马、蹄象牛非牛、身象驴非驴、角象鹿非鹿的动物是什么,那就是俗称"四不象"的麋鹿。长有掌状角的驼鹿聚在潮湿的山谷,奔跑的马鹿以一种奇怪的姿势展示它们白色的臀部。在陡峭的绝壁上,苏门羚步履矫健跳跃如飞。一只警惕的叉角羚站在高处为自己的群落放哨。在临瀑的岩边静静伫立的藏羚羊高耸着引人注目的鞭形角。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沙鲁里山,位于甘孜、凉山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天然分水岭。主要山脉有雀儿山、索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南北绵亘500—600公里,向南伸入云南境内,东西宽200多公里,是四川最长、最宽的山系。这里是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仅理塘至稻城间就有400多个。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在稻城县境内。

大雪山,位于甘孜州东部,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系主要山峰之一。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也是古冰川发育最完全的山地。著名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地。大雪山是四川境内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部西部的地貌、气候、农业和民族都有很大差别,四川西部的所谓“关内”和“关外”以此山为界。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长500多公里。四川境内是岷山的中南段,主要山脉有红岗山、羊拱山、鹧鸪山、雪宝顶等。岷山中高山湖泊甚多,著名的有九寨沟、黄龙牟尼沟等。另有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还有唐家河、王朗、白河、白水河等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岷山还是岷江、涪江、白龙江(嘉陵江上源)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

四川西部高原山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现大渡河边、夹金山脊、大雪山、红原草地、千里岷山都留下了不少红军长征遗迹。因此,中央在松潘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这里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最惊险、绝妙的地段。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千条,主要河流水系有: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是四川同西藏的界河,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峡谷型河流,水能资源约占整个长江的43%,流域内的森林蓄积量占四川的48%。也是省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藏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区。其中最大的支流雅砻江,全长1500公里(四川境内1375公里),由于河床狭窄、岸陡谷深,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在攀枝花市境内建成的二滩电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所形成的二滩水库是目前四川最大的内陆湖,已成为水上旅游场地。

岷江水系。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茂县、汶川一带为羌族聚居区;都江堰至乐山为中游,是成都平原主要灌溉水系;乐山至宜宾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全长1150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415公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是四川漂流旅游的主要河流。还有青衣江,古称平羌江,沿途多风光名胜,著名的有碧峰峡、中岩风景区及平羌江小三峡等景观。沱江水系。沱江又名外江、中江,因《史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述而得名,沱江上游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个源头,均发源于九顶山。沱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由岷江水系分出的柏条河、青白江于金堂汇入沱江,所以沱江与岷江被称为“双生”河流,金堂以上为上游,资中以下为下游,最后在泸州注入长江,全长702公里。沱江的主要支流有10条,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沱江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区,是古蜀文化最集中地域之一,主要有广汉三星堆遗迹,成都附近的三国蜀汉遗迹、资中古城、自贡恐龙、盐都遗迹等。

嘉陵江水系。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嘉陵一名出自陕西省西凤县的嘉陵谷。上源有白龙江、西汉水。白龙江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略阳两河口以下称嘉陵江,两江在昭化汇合,全长l12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流经广元、南充、广安,到重庆市注入长江。昭化以上为上游,昭化至合川段为中游。嘉陵江支流众多,最大的两条是涪江和渠江。涪江发源于岷山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地区,全长700公里;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水,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江,全长720公里;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嘉陵江是四川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仅干流流经的13个县市的运输量即占四川内河航运量的1/4。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遗迹和三国蜀汉遗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四川北部和东部的一条重要旅游线路。

巴蜀大地资源富集四川是中国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可称为中国西部的资源大省。就土地资源而言,四川的耕地、林地、草地、水面资源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其中,耕地面积456.04万公顷,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林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30%左右,森林主要分布于江河上游。从1963年开始,四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建成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0处,总面积233.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81%。全省森林蓄积量13.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是中国第三大林区。四川的草原、草坡面积约1600多万公顷,特别是西部的红原、若尔盖草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就动物资源而言,全省有维管束植物9000多种,约占全国的1/3,是一个天然基因库;动物资源中仅脊椎动物就有1100多种,约占全国的40%;鸟类和珍稀动物约占全国的一半。资源植物全省有4000种以上。

谢谢大家!

四川概况导游词篇九

巴厘岛(bali)是印度尼西亚岛屿,位于小巽他群岛西端,大致呈菱形,主轴为东西走向。面积约5623平方千米,人口约247万。地势东高西低,山脉横贯,有10余座火山锥,东部的阿贡火山海拔3140米,是全岛最高峰。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干季约6个月。经济发达,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居全国第二位。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庙宇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纺织、歌舞和风景闻名于世。为世界旅游胜地之一。土地垦殖率65%以上,出产稻米、玉米、木薯、椰子、咖啡、烟叶、花生、甘蓝、洋葱、水果与棕油等。牛、咖啡与椰干为主要出口产品。巴厘岛东侧的龙目海峡是亚澳两大陆一部分典型动物的分界线,在生物学上有特殊意义。

巴厘岛还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是爪哇以东小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约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巴厘西距首都雅加达约1千多公里,与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隔海相望,相距仅1.6公里。该岛由于地处热带,且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巴厘人生性爱花,处处用花来装饰,因此,该岛有“花之岛”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神仙岛”的美誉。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地势东高西低,有四、五座锥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岛上的最高点,附近有曾于963年喷发过的巴都尔活火山。

岛上沙努尔、努沙·杜尔和库达等处的海滩,是该岛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巴厘岛印度教神庙中的木刻雕像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义和巴厘岛风俗习惯的结合,称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里都设有家庙,家族组成的社区有神庙,村有村庙,全岛有庙宇125000多座,因此,该岛又有“千寺之岛”之美称。神庙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拥有千年历史的百沙基陵庙,陵庙建在称为“世界的肚脐”的阿贡火山山坡上,以专祀这座间歇喷发的火山之神。陵庙的层级石雕建筑,与柬埔寨吴哥窟相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