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统计进行验证,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不要只关注眼前的问题。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一
学生组织是学校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组织活动是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规范本校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并指导其开展有益有效的活动,特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
(1)学生会组织:学生会是在学校校委会领导下的学生组织,是学校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校学生会主要职责是密切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和沟通,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整洁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校学生会是一个系统组织,esl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设立年级学生会,留学生设立留学生学生会,学校设立学生会联合会。
(2)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组织是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先进青年学生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要求进步、锻炼思想、磨练意志的学校。我校共青团组织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执行上级团组织的决议,实现共青团组织的各项任务(引导教育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进行爱国爱校教育,发展进步青年加入共青团组织);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情况,为学校有关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学校成立共青团委员会,esl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各年级成立团总支,各班成立团支部。
(3)其他学生组织:学校提倡、支持和引导学生成立其他各类群团组织,以丰富广大同学的学习生活和业余文化生活,如各类俱乐部、读书会、论坛等。这些组织的上级管理部门是总领事处、教务处或学校指定的其他部门。
(1)各级各类组织必须制定本组织的章程(共青团组织执行(中国共青团章程)),章程拟定后须报校委会或其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2)学生会、共青团组织为学校的法定组织,其他学生组织建立时,申办者须向其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组建申请、组织章程(草案)、组织计划,经管理部门研究批准后公告成立。
(3)各级各类组织一经建立,要严格执行本组织章程,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制度和规章等,定期向管理本组织的部门汇报工作。
(4)学生会、团组织严格按照各自的章程进行换届选举,学生会联合会干部和学校团委干部换届都在每年的5月底完成(新一届学生会联合会干部和学校团委干部在9月份开学初宣誓就职,每届干部的职责履行至学年末);各年级学生会干部换届在每年的9月底完成。
其他学生组织如需换届,按本组织的章程执行,如决定解散本组织,应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管理部门评估、审计后发文公告解散。
(5)学生会干部经批准后颁发聘书(学生会联合会干部由学校颁发聘书、年级学生会干部由总领事处颁发聘书、班干部由各年级颁发聘书),学生干部任期满后按程序颁发荣誉证书。
学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各级学生干部,学生干部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正气大气,有理想,有道德;
(2)热爱学校,关心集体,有团队合作意识;
(3)遵纪守法,以身作则,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4)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勤奋,成绩良好;
(5)尊师敬友,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违纪学生在受处分期间不能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任职期间违纪受到处分,将被撤销干部资格。
(1)学生会联合会干部竞选产生,其基本程序是:学校公示岗位、自荐、中外教师以及上届学生会干部推荐、确定候选人、公示竞选人资料及工作成绩、候选人竞选演说、投票选举、校委会研究、公示结果征求意见、发文公告、任命。
年级学生会干部换届参照本程序执行。
(2)共青团组织干部按照团的章程,经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校党支部通过,报上级团组织批准后,发文公告。
(3)其他学生组织干部,按照该组织章程执行,干部任免由总领事处、教务处或其主管部门发文公告。
(4)班委会干部由领事负责组织评选,由年级主任批准并发文公告。
(5)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对其工作进行评估;学生干部任期内违纪受到处分,按照程序撤销学生干部资格。
学生干部(含团组织干部)培训在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由总领事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每学期开学初组织集中培训一次,平时不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
集中培训主要是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每次集中培训前总领事处要提前做好计划,安排好具体时间,指定具体培训地点。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学习指导和分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听。
报告。
讨论辩论写论文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每人上交一份培训小结。
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主要是针对各干部岗位职责、职能和工作现状,由学生组织的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的相应培训,可以通过学习、讨论、交流、考核、评估等方式进行。
(1)所有学生组织材料(审批材料、章程、制度等)、计划、活动记录、会议记录、总结、培训记录等在总领事处或教务处建立档案。
(2)学生干部档案材料(个人简历、竞选材料、工作考核材料等),在总领事处建立档案,并保持其连续性,学年末转入学校档案室的学生个人档案(复印件)。
(1)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写入个人成长记录中学生的领袖学分。
(2)圆满完成本职工作者,学校为其写申报大学的推荐信。
(3)工作成绩突出者,集团或学校给予报道、表彰,并向盛市推荐为优秀学生干部。
(4)其他表彰。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二
xx年上半年以来,本医院急诊科在院部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以伟大^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在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及急诊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我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取得了多方面的好评。经过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护士白天班至少有2个,夜班有1个,保证留观输液病人多时,让病人能及时得到输液,护士提倡淡妆上岗,服装整洁,“七声、六心”服务,全天24小时都有护士值班,清除以往夜间看病,到处喊医生、护士的现象。
2、门诊大厅设有导诊护士值班,佩戴“导诊护士”红肩带,专门负责给病人导诊,方便群众看病能找对诊断室,改变以往老百姓看病找不到地方而到处乱窜的现象。综合以上因素,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就诊病人逐日增多,经过半年来的努力,急诊静滴病人为2458人次,120小组出诊为156人次,急诊中毒洗胃20人次,急诊重症抢救16人次。
(二)制定了各种制度并上墙,具体如下:
3、制定急危重症病院内抢救的绿色通道制度和抢救流程图;
4、制定了“120”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和制度;
5、建立各种转诊知情协议书,完善转诊制度,防范医疗纠纷。
(三)抓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医疗安全氛围;
全科人员在理论上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法、传染病法制法、输血法等)。同时让全科成员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捐赠活动,使全科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院内院外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在诊疗过程中按照医疗规则操作,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四)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急诊科是诊治和抢救病人的场所,所以,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相互交流,能及时了解先进的急救技术,以便提高急救能力。
(五)加强管理,协助环保科做好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三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广西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桂水科〔2013〕2号)。
精神,凝聚水利科技人才,打造高效技术团队,加强我区水利行业高等院、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继续实施水利部“5151”人才、“水利青年科技英才”以及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自治区八桂学者、特聘专家等人才政策和战略部署,2015年前水利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200人,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50%以上,打造一支适应我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组建8支水利科技创新团队,到2015年培养1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的创新团队。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水利科研院所(或企业),组建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20名高层次领军人才。
二、主要任务(一)。
组建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依托现有的水利科研院所和人才,组建8支水利科技创新团队。
组建每个创新团队人数不低于15人,团队带头人必须为本。
—2—单位具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占60%以上,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占5%以上。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1~3名开展项目合作,加强与外单位进行合作。
(二)。
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在重大项目实施中,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在项目立项、专利申请、奖励申报、平台搭建、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扶持申报各级各类重大专项。
应优先支持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承担项目课题研究,促进创新团队的形成;优先支持45岁以下(含45岁)。
青年研究人员主持重大项目课题研究;优先支持“师傅带徒弟”的创新团队申报重大项目课题,避免知识断链重视传承发展,促进青年高级专家的成长。
(三)。
建设知识创新体系,促进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
各科研部门通过与相关部门、部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与各系统(如农业、林业、防汛、水文、海洋、环保、国土等)。
联合攻关,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大科技管理体系,力争研究适合水利行业的创新体系,为我区推进水利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各地基层水利单位将乡镇水利站所纳入“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服务范围,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水利单位工作,建立健全“简化招聘程序+服务期制度”的引进方式,以解决基层水利部门急需紧缺的水利专业人才的难点问题。
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撰写有影响力的专业论文,例如国内核心期刊、ei检索和sci检索论文;对于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积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科研项目结题后,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项,尤其注重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积极推广项目研究形成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四)。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
要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与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粮农组织、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和其他兄弟院所等国内外科研实力强、影响力大的科研机构合作。
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鼓励聘请国内外著名技术专家担任科研项目顾问,为重大水利工程带科研项目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咨询,鼓励科研人员到科研机构和高校学习和进修,安排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调查研究,特别是国外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以及国内发展较成熟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基地,引进适合我区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五)。
实施绩效考评评估。
成立水利厅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建立各级水利部门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的技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技术把关和参谋作用;建立以创新团队负责人制度,同时严格按照立项审查制、任务书(合同)。
—4—进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
团队带头人负责项目计划的实施、管理和相关资源的统筹安排,筹措落实项目建设配套资金,报告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情况和年度经费预决算,安排接受上级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和验收等工作。
按实验室职能和人员岗位,将绩效评估事项分为目标任务、课题研究工作、日常考勤和临时性工作等四大类。
对所有岗位工作事项进行时间评定,每年下达各部门岗位目标任务及绩效考核工作达标时间,而后再进行每年绩效考核。科学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获得科技奖励的等级;二是通过论文及专利的质量与数量;三是出版专著的质量及数量;四是通过申请科研项目的数量。
三、实施步骤(一)。
启动阶段(2013年)。
依托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推广中心等科研平台,围绕人才发展总体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人才发展投入,启动实施水利厅重点科技项目。
2013年6月前,科研机构制定各个科研项目具体进度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需报水利厅科技处备案),根据实施方案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和项目实施步骤,各单位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后正式下文布置创新团队工作任务。
(二)。
全面推进阶段(2014~2020年)。
实施科技“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制定有效。
评价和考核机制。
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以共建实验室或联合研究等形式,由厅人事处、科技处牵头与国内外一流水平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厅有关部门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引进专家学者,或向合作机构派出科研技术骨干进行考察以及允许技术骨干脱产深造学习。
加强高层交流与互访。
大力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的渠道和平台,加快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形成良性机制,在全面推进阶段促进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素质明显提升,结构明显优化。二是围绕30个广西水利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开展研究,团队负责制定具体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方案,设置专门部门主抓科研工作,做好选题立项、课题论证、方案实施、过程评价、档案管理、结题验收和结果推广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施有监督;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做好科学论证,推进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单位要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专款专用。
专款主要用在订阅科研资料,外出开会学习、科研试验、设备购置和科研成果奖励上。
对重点课题要重点投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时效性。
四、保障措施(一)。
强化组织领导。
纳入各单位总体发展规划中,各单位组建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负责领导监督团队运作,在人力资源、行政后勤、项目资金予于保障。
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团队班子,
—6—根据班子建设实际,调研制定加强团队建设、团队考核奖励办法、加强团队干部日常管理意见等系列制度规范,把从严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团队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制的技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技术把关和参谋作用。
(二)。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与水利建设投资相适应的水利科技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工程带科研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持团队创新经费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投入的引导作用,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建立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教育培训投入机制(比如奖励或学费补贴等)。
鼓励各单位设立水利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培养、拔尖人才奖励以及人才开发项目资助等。
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持团队创新主体作用的同时,努力探索团队创新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
畅通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渠道。
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的紧缺水利专业人才,经上级同意,可简化程序,采取面试、答辩、考核等方式,直接引进或从高校招聘,补充急需水利专业人才。
一是对符合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印发的《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按项目工资分配的指导意见(试行)。
的通知》(桂人发〔2009〕12号)。
和《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实行优秀人才协议工资制的指导意见(试行)。
的通知》(桂人发〔2009〕13号)。
文件规定条件的优。
秀人才,经批准可实行项目工资、协议工资,以引进和留住人才。二是采取“退一进一”的方式补充急需的水利专业人才。
三是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水利高层次人才,可采取设立特设岗位的方式予以聘用。
(四)。
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团队工作的有利环境。
1.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人才工作舆论宣传,大力宣传中央和自治区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宣传和表彰水利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和人才队伍建设先进经验,加大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力度,树立科技团队品牌,将水利人才纳入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认定范围,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设立水利人才荣誉称号。
关心优秀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争相创新、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有效的手段促进水利事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在提高科研人员待遇上,要对获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个人和团队给予重奖和荣誉。
完善人才长期居留、住房、保险、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等生活和工作政策,完善科技人员分配激励政策,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
附件:
广西8支水利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任务一览表。
—8—附件。
广西水利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任务一览表序号团队名称主要研究方向科研产出目。
标责任单位责任人1水利重大研究攻关科技创新团队1、研究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下广西主要作物(糖料蔗、蔬菜、果树、旱粮作物等,下同)。
不同生育期的灌水定额;2、确定广西主要作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主要参数;3、归纳、总结广西不同作物、经营方式、灌溉方式等条件下的管理模式;4、结合广西水利综合试验研究基地的现代农业灌溉技术示范园引进、筛选并推广适合广西高效节水灌溉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5、开发、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自动化管理;6、研究、开发适合广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的软件;7、解决丘陵山区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布局、优化设计;8、研究广西暴雨洪水以及洪涝灾害的特点;9、建立健全防洪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10、研究广西防灾避灾以及灾害评估技术;11、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筑坝及筑堤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2、广西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研究及应用;13、环境友好型材料在广西渠道防渗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14、广西水利水下工程检测平台研究与应用;15、广西人饮管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四
为加强我省自然资源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通知》(冀自然资字﹝2022﹞87号)要求,特制定河北省自然资源厅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以下简称“科技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v^^v^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v^、^v^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决策部署,强化我省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力量,完善和提升自然资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造就人才,在良好创新环境中留住人才,在重大攻关任务中用好人才,努力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涌现,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充足的新局面,为我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有计划地发现、培养和激励一批在自然资源科技研发、重大工程实施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业绩实效突出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壮大我省自然资源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实施科技人才工程,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到2025年,力争新增科技领军人才10名左右、科技创新团队10个左右、青年科技人才30名左右。形成以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为核心的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人才队伍。2025年前后,根据科技人才工程进展情况适时评估,进一步调整优化实施方案,形成持续推进、稳定发展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三、强化培养支持举措(一)在自然资源重大工程中推行首席专家制。我厅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实行首席专家制,根据重大工程特点,项目承担单位要设置首席专家,在自然资源重大工程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造就人才。首席专家应通过竞争方式产生,赋予其重大工程专业策划、技术把关职责,领衔技术革新、质量控制、综合评价、成果集成等任务。以科研能力和水平作为遴选首席专家的标准,各单位行政负责人不得凭行政身份直接担任首席专家。
试验和示范性项目,遴选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科技人才担任首席专家,领衔破解技术难题。同时注重在重大项目实践中发现、锻炼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三)充分发挥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破解难题、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作用。定期发布我省自然资源领域科技项目立项指南,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团队、科技领军人才领衔承担科技项目,破解自然资源领域发展重大问题和难题。省厅在成立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请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技术带头人作为成员。在征集专家库专家时,可以采取特邀入库的方式直接入库。
(四)建立科学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标准。科技人才工程的实施,要坚持以德才兼备、创新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科学评价,将解决我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重大需求、重大科技问题和实践难题的创新贡献作为首要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术业务成果质量与水平,强化从科研、业务一线选拔科技创新人才。
会活动,保证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部科技领军人才。
(六)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省厅组织的重大工程应大胆启用青年科技人才,安排一定比例的任务由青年科技人才担纲,遴选业务能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首席专家助理。省厅主管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创新平台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担任学科建设带头人。对入选科技人才工程的青年科技人才一次性给予一定项目经费支持,用于开展自主选题创新研究等。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省自然资源科技领军人才、部青年科技人才。适时举办自然资源青年科技人才培训班,开拓视野、提升水平。
四、申报条件将解决事业发展重大需求、自然资源重大科技问题和实践难题的创新贡献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选拔德才兼备、创新业绩和贡献突出的人才、团队入选河北省自然资源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申报条件分别如下:
(一)科技领军人才申报条件1.拥护中国^v^领导,热爱自然资源事业,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深厚的学术造诣及广泛的行业影响力。
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在自然资源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大贡献。
4.创新能力强,在攻克制约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基础前沿难题和关键技术方面,创新理论、技术方法和装备,取得显著成效,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上奖励,且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等综合性软科学专业,科技进步奖条件可适当放宽。
5.在自然资源相关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代表性成果(学术论文、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工程应用、资政服务等),并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同。
6.具有较强的科研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重视人才梯队建设。
7.科技领军人才年龄不超过55周岁,急需紧缺领域人才或成绩特别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8.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和个人诚信不良记录。
(二)科技创新团队申报条件1.拥护中国^v^领导,热爱自然资源事业,团队成员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研发能力强,坚持在其学科领域持续长期攻关研究,整体创新业绩突出,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上奖励。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等综合性软科学专业,科技进步奖条件可适当放宽。
3.创建的科技创新平台目标明确,科研成果、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4.团队建设良好,研发活跃、管理规范、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协同创新能力。
5.团队年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
6.科技创新团队技术带头人年龄不超过55周岁,急需紧缺领域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青年科技人才申报条件1.拥护中国^v^领导,热爱自然资源事业,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勇于开拓创新,发展潜力大,拟开展的科学研究具有较好的创新性。
4.长期工作在业务一线,有一定的创新业绩,业务能力获得用人单位、科技创新平台或创新团队的认可。
5.曾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上奖励且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水平较高的论文3篇以上。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等综合性软科学专业,科技进步奖条件可适当放宽。
6.青年科技人才年龄不超过45周岁。
7.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和个人诚信不良记录。
予人才充分的展示空间。评审专家从省内高水平专家中选拔,注重吸纳一线专家参与。
入选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实行5年的培养期,所在单位负责对入选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业绩贡献、团队建设、资助项目完成情况等进行年度跟踪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继续培养、调整、退出等意见。培养期满后省厅科技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所在单位对入选人才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做出客观评价。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厅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省自然资源厅科技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分管厅领导任组长、有关二级巡视员任副组长,成员由科技、人事、财务及相关业务处室局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科技外事处主要负责人兼任,成员由科技外事处、人事处、财务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负责科技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及监督评估工作。
(二)形成工作合力。省厅科技、人事、财务等处室按照分工做好组织实施、考评和经费支持工作。厅相关业务处室局应发挥业务指导、重大项目支撑优势,在人才推荐、培养、使用和评价等环节发挥作用,实现科技创新人才与主体业务的融合发展。各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本地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人才各项工作。所在单位做好科技创新人才的推荐培养工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五
从发展历程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办学模式同质化等现象。以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探讨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特征及其结构等理论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选择等办学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决定的。社会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运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改造世界为人类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应各有侧重。研究型人才重在培养其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创新知识的能力;应用型人才重在培养其应用专业知识到实际生产,特别是将高新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能力。因此,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定位也是不同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抱着做大做强的良好愿望,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甚至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模仿研究型大学或“跟大流”的现象,造成毕业生既没有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学术理论功底,也没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人才招聘的竞争中,常常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做法是一条很难行得通的路子,于是,转变思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务,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上来。这种转变其实是这类院校对升本以后所走过的弯路痛定思痛的结果,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回归。
由于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认识世界的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属于改造世界的人才类型,承担着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重任。因此,根据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将应用型人才按职业类型划分为工程应用型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三大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指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应用型人才类型,他们不是具体的操作者,而是从事组织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诸如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的技术服务者与管理服务者。
由此可见,上述三类应用型人才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及社会产品的链条中缺一不可,都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这三类人才在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从知识层面看,应用型人才都强调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知识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系统性,特别是对工程类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突出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的广度和实用性,其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虽然比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较浅,但比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对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外语等工具性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则更加强调专业实践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技巧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能力层面看,三类应用型人才都非常强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各有侧重:工程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工程系统专业分析能力、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技术应用型人才侧重于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专业技术维护、咨询、管理、服务等能力;技能应用型人才则侧重于专业生产、建设实践过程中一线岗位工作的操作性技能。从素质层面看,三类应用型人才都要求具有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品质,但对素质的要求也各有侧重: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工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规划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专业技术维护、咨询、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管理能力;一线工作岗位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对操作性技能的娴熟程度、敬业精神和意志品质等要求较高。
总之,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素质的通用性与鉴别性共融的特征。潘懋元先生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将工程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工程管理和应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将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侧重技术开发与现场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是指向职业带中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旨在适应高科技应用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要求,培养兼具专业性和通识性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工程师、技术师、经济师、医师等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显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科学划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结合上述认识,我们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作如下划分。
1.知识结构要素。
根据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共融特征,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要素划分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综合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四大类:
(1)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体现在大学生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人才从事专业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2)专业发展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体现在大学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专业鉴别素质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
(3)综合性知识。综合性知识体现在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公共能力、通用素质必备的理论或操作性知识。
(4)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是指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方法性知识,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外语、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性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知识。因此,工具性知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大学生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能力结构要素。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斯皮尔曼修正后的二因素说(一般因素——群因素理论),以及应用型人才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共融的特征要求,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要素划分为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三大类:
(1)公共能力。公共能力属于一般能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思考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身心调适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专门人才在从事专门领域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在本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通用,它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素质在行业领域实践活动中的外显结果,它是专业教育体系下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3)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指在专业能力基础上通过强化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能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并能帮助进行职业转换、迁移的能力。具体来说,发展能力是专业能力在“精”、“深”、“广”、“博”等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是伴随专业兴趣、情感、态度、认同感、承诺感、使命感、责任感等专业精神日趋发展逐步形成的,是大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素质结构要素。
“素质”的内涵,相对于知识与能力来说,更为丰富。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的,同时又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应该具备通用性与鉴别性共融的特征要求,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要素划分为: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专业情意素质、综合素质四大类:
(1)基础通用素质。指学生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基本技能(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思维能力(能有新想法;考虑各项因素以做出最佳决定;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符号、图像进行思维分析;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分析事物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个人品质(有责任感、敬业精神,自重,自信,自律,能正确评价自己,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2)专业智能素质。它是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从事专门职业的活动过程中将知识与能力逐渐内化而成的一种带有专业特征的素质。专业智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专门职业的活动效率。不同应用型职业由于其专业性质不一样,专业活动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专业活动中内化而成的专业智能素质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3)专业情意素质。它是指人们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专业兴趣、专业动机、专业情感、专业信念、专业承诺、专业使命感、专业责任感等。
(4)综合素质。它是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和专业情意素质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融合、优化、提升而成的一种全面性素质,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等有机融合的结晶。
从20xx年开始,确立了“以育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引导,以学科为支撑,在社会需要、个人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上协调统一”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明确了“培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愿意为基层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实施“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融‘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为一体,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的改革进程与措施包括:
首先,通过各种渠道的研究、探讨与宣传,全校上下达成了以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识:
(1)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大学生只有把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地并结合起来,只有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成为大学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与改造自我的能力之时,知识才会真正产生力量。
(2)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专业能力形成的同时,通过不断内化、升华后形成的专业素质将会极大提升所培养人才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度。
(3)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就知识层面来说,要以“有用、够用、适用”为原则,作为专业学科课程选择与教学内容知识筛选的基本标准;就能力层面来说,坚持“公共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是核心,发展能力是拓展”的培养次序,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线索;就素质层面来说,在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的学科专业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专业情意性素质的发展。
(4)坚持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观,即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建应用型学科、做应用科学研究、出应用型成果、作应用型技术转化;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观就是要吸取知识本位课程观和技能本位课程观的长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应遵循“以素质教育为取向、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为基础、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为重点、以实践教育为主要途径”的基本原则;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观,就是要改革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校园文化活动应具有明确的能力素质培养目的,同时应该使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课程化,以补充与丰富专业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其次,制定了“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案,并付诸实践:
(1)坚持以工作要求为引导,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性知识技能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根据行业和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设置课程。
(2)明确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及其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每个专业建构一个知识、能力、素质与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结构关系表,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3)构建校系两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校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主要为公共能力培养服务,系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主要为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服务,使校园文化活动通过“项目化、课程化”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4)确立新的课程标准和能力素质认证体系,修订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5)逐步形成与业界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关于怀化学院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下我们仅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为例,说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方兴未艾。怀化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其意图主要在于摆脱模仿综合性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做法,试图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之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克服同质化现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与做法,目前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其中肯定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愿意通过改革和尝试,不断走向成熟。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六
一、目的:
1、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合理的挖掘、培养后备人才队伍;
3、增加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效率,减低不良,节约成本;
4、建立内部有策划的人才发展系统。以成长和发展激励员工,留住人才。
二、原则:
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企业“造血机制”与“输血”同步进行。
三、人才培养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能:
1、公司成立人才发展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运营总监、人事主管、各市场督导、各区域主任组成,负责指导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人事主管担任,其他为成员。
2、各商超专柜、区域市场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才人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
四、人才梯队与后备人才
1、一级梯队:公司高管层管理者,如各市场督导(含)及以上职位的在职人员均为一级梯队人才。凡是有潜力在2个月至2年内发展为市场督导以上岗位的人才成为a库人才。
2、二级梯队:公司中层管理者,如区域主任为二级梯队人才。凡是有潜力在2个月至1年内发展为市场主任岗位的人才称为b库人才。
3、三级梯队:各商超专柜店长为三级梯队人才。凡有潜力在1-6个月内发展为店长的一线导购称为c库人才。
4、重点培养对象为a、b库人才。
五、a、b库后备人才甄选条件:
1、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知识全面、经验丰富、业绩出色、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
2、考核的关键资质: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1沟通能力;
2分析判断能力;
3计划组织能力;
4领导能力;
5应变能力;
6执行力;
7创新能力;
8决断力;
9人际关系能力;
10团队合作能力;
11承受压力能力。
3、其他:
1性格特征
2职业倾向
3健康状况
六、各级后备人才的.核心素质:
1、a库人才:
资源证核发能力、事业心、影响力、决策力、系统思考能力等。
2、b库人才:
团队管理能力、独当一面的能力、专业及学习能力、敬业及责任心、目标导向等。
3、c库人才:
专业与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敬业与责任心、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
七、甄选办法:
1、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进行分析。
2、关键资质通过调查表、访谈或通过第三人印象(同事、上级)等形式进行分析。
八、甄选细则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1、人才盘点,确定关键岗位:各市场、区域根据公司工作需要,对所辖市场、区域内的人才现状及发展需要进行盘点,并确定需要储备后备人才的关键岗位。关键岗位确定后,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关键岗位人员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情况。
2、根据人才盘点结果,对各级后备人才进行特别关注、选拔评估,评估标准符合考核关键资质者,正式成为公司后备人才,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3、各级梯队现职人员本着传、帮、带的原则,根据各自后备人才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强、详细切实可行的提升培养方案。旨在建设学习型组织团队。
4、人力资源部配合、协助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跟踪和反馈,并对整个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跟踪与监督。
5、考评结果欠佳者,取消其后备人才资格,退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并重新选拔。
九、外部人才引进及其激励措施
1、公司鼓励外部优秀人才引进,分管理层与员工层。引进人才以当地市场发展为主。
2、员工层人才引进:各区域市场在导购、店长招聘过程中,如发现综合能力较强,责任心强、善于学习、与人沟通、团队协调能力好,可作为c、b库人才储备。
3、管理层人才引进:由区域主任、市场督导等通过各种渠道挖掘、聘用,可直接储备为b库以上人才,由人力资源部与本人沟通,作为公司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如被储备人才上岗后先在店里实习,实习阶段薪酬与其他同岗位员工相同,外加500元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暂不发放,待上任区域主任岗位试用两个月后,通过各项考核,符合岗位要求,实习阶段岗位津贴统一发放。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岗位津贴。
4、“伯乐”的奖励:本奖励措施只适用于销售系统人员,如区域主任、市场督导等从同行业或其它零售行业中挖掘、聘用到能力、经验相对优秀的b库以上人才,且在试用2个月内通过考核胜任本职位,奖励“伯乐”800元现金以资鼓励。
十、本方案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十一、本方案由 年 月 日起开始实施。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七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组织部、政府科学技术局,各地、州、市党委组织部、政府(行署)科学技术局,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自治区党委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v^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13年4月24日。
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实施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以支撑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实施科技人才工程为抓手,着眼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培养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引领带动全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二、总体目标。
2013年至2020年期间,围绕“三化”进程,在现代农业、能源、矿产资源、先进制造、新材料、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每年重点支持和培养10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创新骨干人才,每年选拔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紧缺专业优秀大学生进行定向跟踪培养。
通过实施“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优秀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开发一批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一批创新团队,建设一批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三、实施原则。
(一)高端引领、支撑发展。
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以自治区优势、特色、战略新兴领域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为指针,支持和引导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提供战略支撑。
(二)遵循规律、重点投入。
遵循科技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加大对科技人才开发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发挥组织调配、政策引导和市场基础作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
(三)顶层设计、分类实施。
立足“三化”建设需求,着眼跨越式发展要求,从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局出发,着重培养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根据青年科技人才的不同层次确定发展目标,给予相应的支持。
调动组织、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梯次配置,接力有序的格局。
(四)多模式培养、差异化管理。
采取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参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合作交流、双向挂(任)职、短期工作、以工代训、专家带培等活动创造条件,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等灵活的模式培养人才。不同培养对象,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开展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新疆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按照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的运作模式,
设立新疆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按平均每人50万元额度,每年支持20名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显著成就和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开展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或应用性研究,为其达到申报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求和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特支计划”创造条件。
(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
围绕自治区“三化”建设,以自治区优势、特色、战略新兴和重点学科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培养对象,为其参加各类实践锻炼活动创造条件;以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特支计划”为目标,为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按平均每人10万元的额度,每年培养50名。
其中,每年选拔3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其参加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合作交流、双向挂(任)职、短期工作、以工代训、专家带培等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每年选拔1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其自主开展科研活动;每年选拔1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其创业活动提供启动资金。
(三)“青年博士科技人才培养项目”。
以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优秀博士毕业生为培养对象,为其参加各类实践锻炼活动创造条件,为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按平均每人10万元的额度,每年培养30名。
其中,每年选拔15名优秀博士毕业生,为其参加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合作交流、双向挂(任)职、短期工作、以工代训、专家带培等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每年选拔10名优秀博士毕业生,支持其自主开展科研活动;每年选拔5名优秀博士毕业生,为其创业活动提供启动资金。
(四)“基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
在基层所属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每年选拔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紧缺专业优秀大学生进行定向跟踪培养,按平均每人5万元额度,支持其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和产业化活动,达到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服务与创业有机统一的目标要求。
(五)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
结合以上4个项目的实施,通过政策引导和对培养对象的连续稳定支持,在自治区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创新团队。选择若干创新环境好、发展势头好、人才聚集度高、整体专业水平高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园区、企业等,给予重点倾斜和指导,鼓励其在人才培养政策、模式、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五、遴选条件及方式。
根据各项任务的不同特点,结合现有工作基础,培养对象分别按照以下条件和方式进行遴选。
(一)基础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v^。
3.在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4.未承担与“新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冲突的其它培养类人才工程项目。
(二)工作业绩。
1.获国家、自治区科技表彰奖励的科技人员。
2.承担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工程项目者;国家、自治区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核心骨干,创新团队的领军人才、核心骨干;国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核心骨干。
3.具有培养目标所需的专业背景,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技术负责人、核心技术骨干;取得发明类专利授权的主要发明者;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
4.研究工作具有重大创新性和发展前景。
创业项目符合国家、自治区或区域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三)遴选条件。
1.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年龄在40周岁以下,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在国内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前沿领域;
---学术成就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
---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
培养人选由单位、部门或国内权威专家推荐。
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条件和培养方案进行审核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
2.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年龄在45周岁以下,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获国家、自治区科技表彰奖励或有参与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的经验。
优秀青年科技创业人才。
---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科技型企业的主要创办人或核心技术骨干;
---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创办1年以上5年以内,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纳税记录和成长性。
培养人选由单位、部门或国内知名专家推荐。
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条件和培养方案进行审核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
3.青年博士科技人才。
---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博士学位;
---领(创)办科技型企业1年以上5年以内,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纳税记录和成长性。
培养人选原则上由单位、部门或国内知名专家推荐,也可以个人名义提出申请。
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条件和发展规划进行咨询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
4.基层青年科技人才。
---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所取得核心技术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所领(创)办科技型企业在1年以上5年以内,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纳税记录和成长性。
培养人选原则上由单位、部门或专家推荐,也可以个人名义提出申请。
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条件和发展规划进行咨询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
六、经费预算。
实施方案所设4个子项目,按最低额度计算,“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经费1000万元,“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预算经费500万元,“青年博士科技人才培养项目”预算经费300万元,“基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预算经费500万元,每年合计2300万元,由自治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提供,作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及实践锻炼活动的启动和引导资金。
科技厅按照2:
1比例以科技计划项目形式给予配套支持,接力培养。
七、培养方式及经费使用。
培养对象的支持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
(一)实践锻炼。
为培养对象参加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合作交流、双向挂(任)职、短期工作、以工代训、专家带培等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支出范围为食宿、交通、师资、小额基本研究实验条件等费用。
(二)科研立项。
以科技计划项目形式对培养对象开展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支持。
按照《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支出范围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租赁费、材料费、试验外协费、燃料动力费、技术引进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其他费用等。
(三)创业扶持。
为培养对象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启动资金。
支出范围一般包括开展创业活动所需的办公、研发、生产、生活等设施设备支出,进行工商注册、专利申请、法律咨询、取得投融资服务等费用。
八、进度安排。
“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
1.启动实施阶段。
2013到2015年,确定并发布实施方案,工程启动实施。
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逐步形成配套的政策、措施、制度和工作规范体系。
2.总结提高阶段。
2015到2016年,在项目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纠正偏差,挖掘典型,扩大宣传。
结合“十三五”有关规划编制,调整优化实施方案,出台实施细则。
3.深化拓展阶段。
2016到2020年,以工程实施为牵引,逐步形成相互衔接配合的人才工程体系。
科技人才工作向高层次、全领域、多形式、大规模方向深化和拓展,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九、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协调工作机制。
工程由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实施,建立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技厅、教育厅、科协、团委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
在科技厅设立专项办,负责工程实施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专家咨询机制。
优选一批在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作为该工程的咨询专家。
初选按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流程,组织专家评审及实地考察。
复评按照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类别,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2个评审组,分别开展相应类别人选的评审。
(三)建立绩效评估机制。
按照工程实施进度和目标要求,实行定期报告和评估制度。
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跟踪管理和评价考核,提高工作效能和质量。探索建立第三方独立评价机制。依据条件也可以直接采购经审定的学术团体和组织提供的评估监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四)改进和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统筹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计划(工程)项目,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人才工程为引导的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
突出项目与人才培养、团队形成、基地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对人才和团队的稳定持续支持,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加强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五)制定和落实配套政策。
根据工程各项任务的具体实施情况,在项目管理、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落实期权、股权和财税、金融等相...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八
从发展历程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办学模式同质化等现象。以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探讨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特征及其结构等理论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选择等办学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决定的。社会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运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改造世界为人类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应各有侧重。研究型人才重在培养其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创新知识的能力;应用型人才重在培养其应用专业知识到实际生产,特别是将高新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能力。因此,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定位也是不同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抱着做大做强的良好愿望,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甚至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模仿研究型大学或“跟大流”的现象,造成毕业生既没有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学术理论功底,也没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人才招聘的竞争中,常常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做法是一条很难行得通的路子,于是,转变思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务,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上来。这种转变其实是这类院校对升本以后所走过的弯路痛定思痛的结果,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回归。
由于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认识世界的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属于改造世界的人才类型,承担着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重任。因此,根据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将应用型人才按职业类型划分为工程应用型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三大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指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应用型人才类型,他们不是具体的操作者,而是从事组织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诸如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的技术服务者与管理服务者。
由此可见,上述三类应用型人才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及社会产品的链条中缺一不可,都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这三类人才在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从知识层面看,应用型人才都强调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知识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系统性,特别是对工程类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突出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的广度和实用性,其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虽然比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较浅,但比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对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外语等工具性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则更加强调专业实践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技巧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能力层面看,三类应用型人才都非常强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各有侧重:工程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工程系统专业分析能力、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技术应用型人才侧重于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专业技术维护、咨询、管理、服务等能力;技能应用型人才则侧重于专业生产、建设实践过程中一线岗位工作的操作性技能。从素质层面看,三类应用型人才都要求具有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品质,但对素质的要求也各有侧重: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工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规划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专业技术维护、咨询、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管理能力;一线工作岗位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对操作性技能的娴熟程度、敬业精神和意志品质等要求较高。
总之,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素质的通用性与鉴别性共融的特征。潘懋元先生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将工程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工程管理和应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将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侧重技术开发与现场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是指向职业带中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旨在适应高科技应用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要求,培养兼具专业性和通识性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工程师、技术师、经济师、医师等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显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科学划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结合上述认识,我们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素作如下划分。
1.知识结构要素。
根据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共融特征,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要素划分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综合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四大类:
(1)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体现在大学生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人才从事专业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2)专业发展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体现在大学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专业鉴别素质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
(3)综合性知识。综合性知识体现在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公共能力、通用素质必备的理论或操作性知识。
(4)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是指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方法性知识,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外语、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性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知识。因此,工具性知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大学生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能力结构要素。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斯皮尔曼修正后的二因素说(一般因素——群因素理论),以及应用型人才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共融的特征要求,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要素划分为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三大类:
(1)公共能力。公共能力属于一般能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思考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身心调适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专门人才在从事专门领域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在本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通用,它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素质在行业领域实践活动中的外显结果,它是专业教育体系下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3)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指在专业能力基础上通过强化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能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并能帮助进行职业转换、迁移的能力。具体来说,发展能力是专业能力在“精”、“深”、“广”、“博”等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是伴随专业兴趣、情感、态度、认同感、承诺感、使命感、责任感等专业精神日趋发展逐步形成的,是大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素质结构要素。
“素质”的内涵,相对于知识与能力来说,更为丰富。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的,同时又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应该具备通用性与鉴别性共融的特征要求,我们将新建本科院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要素划分为: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专业情意素质、综合素质四大类:
(1)基础通用素质。指学生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基本技能(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思维能力(能有新想法;考虑各项因素以做出最佳决定;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符号、图像进行思维分析;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分析事物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个人品质(有责任感、敬业精神,自重,自信,自律,能正确评价自己,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2)专业智能素质。它是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从事专门职业的活动过程中将知识与能力逐渐内化而成的一种带有专业特征的素质。专业智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专门职业的活动效率。不同应用型职业由于其专业性质不一样,专业活动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专业活动中内化而成的专业智能素质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3)专业情意素质。它是指人们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专业兴趣、专业动机、专业情感、专业信念、专业承诺、专业使命感、专业责任感等。
(4)综合素质。它是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和专业情意素质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融合、优化、提升而成的一种全面性素质,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等有机融合的结晶。
从20xx年开始,确立了“以育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引导,以学科为支撑,在社会需要、个人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上协调统一”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明确了“培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愿意为基层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实施“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融‘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为一体,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的改革进程与措施包括:
首先,通过各种渠道的研究、探讨与宣传,全校上下达成了以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识:
(1)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大学生只有把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地并结合起来,只有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成为大学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与改造自我的能力之时,知识才会真正产生力量。
(2)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专业能力形成的同时,通过不断内化、升华后形成的专业素质将会极大提升所培养人才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度。
(3)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就知识层面来说,要以“有用、够用、适用”为原则,作为专业学科课程选择与教学内容知识筛选的基本标准;就能力层面来说,坚持“公共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是核心,发展能力是拓展”的培养次序,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线索;就素质层面来说,在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的学科专业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专业情意性素质的发展。
(4)坚持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应用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观,即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建应用型学科、做应用科学研究、出应用型成果、作应用型技术转化;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观就是要吸取知识本位课程观和技能本位课程观的长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应遵循“以素质教育为取向、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为基础、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为重点、以实践教育为主要途径”的基本原则;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观,就是要改革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校园文化活动应具有明确的能力素质培养目的,同时应该使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课程化,以补充与丰富专业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其次,制定了“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案,并付诸实践:
(1)坚持以工作要求为引导,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性知识技能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根据行业和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设置课程。
(2)明确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及其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每个专业建构一个知识、能力、素质与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结构关系表,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3)构建校系两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校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主要为公共能力培养服务,系级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主要为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服务,使校园文化活动通过“项目化、课程化”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4)确立新的课程标准和能力素质认证体系,修订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5)逐步形成与业界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关于怀化学院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下我们仅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为例,说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方兴未艾。怀化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其意图主要在于摆脱模仿综合性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做法,试图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之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克服同质化现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与做法,目前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其中肯定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愿意通过改革和尝试,不断走向成熟。
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篇九
(一)目的:
完善公司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机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储备及培育,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及保障。
企业适时“换血”,保持企业活力与加速度,同时能在内部形成一种良性人才竞争,营造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搭建“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平台。
(二)原则:
1.“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原则。
2.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人才梯队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3.持续性原则。人才梯队培养工作是长期性工作,原则上每年要进行人员的更新,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4.共同培养的原则。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三)组织:
人力资源部是牵头和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分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部门,负责人才培养及人才梯队计划的具体实施。
(一)公司核心人才的界定:
公司的核心人才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条件:企业价值大、市场较为稀缺,也就是既对企业作用大又难找的人才才能称为核心人才。公司建立员工管理和专业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公司的核心人才也分为两类:
1
综合管理人才:指在本公司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二)人员选拔。
1.选拔条件:40周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大专),认同公司的价值观,态度积极、阳光,专业素质、发展潜力良好,上一年度绩效考核良好以上,入职公司满1年的正式员工。2.选拔程序: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下属企业都可以推荐相关人员进入人才梯队,但得先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职业发展意愿,然后履行上述程序。
上级主管要与申请对象进行谈话后方能填写推荐意见,谈话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的优势特长、不足、忠诚度、心态、发展预期、专业技能等。
人力资源部必要时也要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交流。要对重点人员进行个人发展意愿、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作重点关注。
(三)梯队计划。
综合管理人才库:高层后备人才库:3-5名,原则上从中层产生;中层后备人才库:每部门或分子公司1-3名,原则上从基层骨干员工中产生。
专业技术人才库:专业技术基层员工的20%左右。
通过梯队建设,实现每一个关键岗位任职人后面有一个胜任的后备人选,一个人可以胜任三个岗位的目标。
人力资源部需指定专人负责上述人才梯队的建设,给予培养对象反馈和指导,并跟踪和记录整个过程,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每个阶段培养形式和培养任务的传达、解释、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每个季度对培养对象的上下级进行交流沟通,与培养对象总结季度的培养计划、“五个一”完成情况,将其上下级的意见进行反馈。
•聆听培养人员对组织的建议并对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协调培养人员的问题•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记录,维护和及时更新培养档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置业顾问工作总结不足(模板19篇)
- 2023年电脑销售合同配批(优秀11篇)
- 工地工程合同怎么写(优质13篇)
- 团的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优秀13篇)
- 2023年团总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优质15篇)
- 本年度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优质8篇)
- 最新村两委成员工作职责(精选16篇)
- 2023年村两委岗位职责及成员岗位责任情况(优秀11篇)
- 最新受处分人员回访谈话内容(精选15篇)
- 2023年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谈话提纲(汇总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
人 才 梯 队 搭建会”员工代表发言稿27下载数 426阅读数 -
2023年
人 才 梯 队 建设规划方案(汇总9篇)21下载数 833阅读数 -
梯 队 人 才 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15篇)22下载数 713阅读数 -
人 才 梯 队 建设的心得体会简短(优秀10篇)44下载数 396阅读数 -
2023年
人 才 梯 队 建设规划方案(通用13篇)50下载数 888阅读数 -
最新
梯 队 人 才 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2篇)49下载数 279阅读数 -
最新
梯 队 人 才 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5篇)16下载数 741阅读数 -
梯 队 人 才 心得体会精选(优秀13篇)20下载数 988阅读数 -
最新
人 才 梯 队 培养计划(通用10篇)13下载数 848阅读数 -
2023年
人 才 梯 队 心得体会(精选9篇)39下载数 258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