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需要总结一下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让我们一起探索吧。下面是一些保护环境的实用方法,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一
只要高一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而发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才能有利于高一学生去持之以恒的学习语文。很多高一学生学不好语文的根本原因就是觉得语文很无聊,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所以成绩也就提高不了。
兴趣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有了兴趣我们才能为学习语文而努力。
我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还要学会自己学习,学习语文要有主动性,这是提升我们语文成绩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
学习语文,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都背下来就可以了,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们把语文知识背下来之后,我们要学会总结。概括,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够提高。
语文不仅要把背,我们还要多读,每天多读几篇文章,这样对提高我们的阅读成绩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怎么正确的提高成绩。
学习语文是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的,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积累才能使语文学的更好。平常积累语文,就需要高一学生大量的阅读和背诵,这些不仅能够丰富你的语文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在这个过程中,高一学生还可以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把好句子或是你认为有意思的句子摘抄下来,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东西。坚持下去,你的语文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积累作文素材。是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想要写出一篇高分作文,就要在平常的时候多看书,多积累素材,尽量把书中所讲的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写作文的时候才会文思泉涌。在积累作文素材的时候,不要单纯的记背内容,你可以去思考它的内涵、写作方法以及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学好语文还要多感悟,我们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它主要表达的时候什么,我们把自己的感悟可以写下来,从而提高我们语文阅读的成绩。
学习语文,我们要熟练,有很多同学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老师讲能听懂,自己做的时候,就不会,这就是不熟练的结果。
我们学习语文回答问题,还有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我们的思路是才会非常的广,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
我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我们的成绩才能够快速的提高,这对我们的提高成绩语文成绩是非常的有帮助的。
学语文,书写语文是非常的重要的,我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一定要多练习书写。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二
2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原句: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我的空中楼阁》)“空中楼阁”重在说明没有根基,脱离实际,根本不可能,它是幻想,可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空想等。“海市蜃楼”是幻景,可比喻易幻灭的“希望”“虚幻”的前景等。
3.意图.企图原句: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我与地坛〉〉)“意图”,指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打算,名词;企图,指图谋、打算,动词,如: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企图表现的主题并不突出。
4.领域.范畴原句: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二者都是名词,都可以指一定的范围.“领域”,可以指认识的范围,也可以用于一般的社会活动,使用范围较大.“范畴”,哲学术语,只能用在思维逻辑等方面,使用范围教小.如:本质和现象是唯物主义辨证法的基本范畴.
5.摸索.探索原句: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探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摸索”,指在不明方向.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对象多为方向.门径.经验等.有“试探”的意思.。“探索”,侧重进行深入的探究,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对象多为本质.根源.奥秘.规律等。书面语言色彩更为严浓厚。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6.历程.里程原句: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里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的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上的讲话》)“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发展的过程。
7.喧闹?喧哗?喧嚷?喧扰.?喧腾原句: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胡同文化》)喧闹:喧哗且热闹,如:喧闹的城市。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如:笑语喧哗。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如:人声喧嚷。喧腾:喧闹沸腾,如:工地一片喧腾。
8.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原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大不愿意搬家。(《胡同文化》)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三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 “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6、背诵:《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四
1、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
1、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
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竟今:读zeng多作姓。
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士。
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环绕。
一觞一咏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
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
三、理解分析。
1、结构脉络。
(一)叙宴集盛况。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
(3)盛况——流觞曲水,一觞一泳。
(4)感受——信可乐也。
(二)发人生感慨。
(1)为人处世的方式。
静态——晤言一室。
动态——放浪形骸。
(2)感慨抒怀。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三)明作序要旨。
(1)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写作动机——“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2、重点语句理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
这句话一是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的生死的看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长寿和短命,没有绝对的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他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与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显然是荒谬的。作者在第三段引出孔子“死生亦大矣”的观点,以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无常而作生死之事之叹,来说明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之荒诞。
3、写作特色。
(1)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
第一段叙事、描写,二、三段议论、抒情。先叙兰亭之会盛况,描写山水景致,而后由乐入悲,转入对生死问题的议论,抒发感慨之情。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兰亭集》为游宴诗集,作者借为其写序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并批判了崇尚玄学的当时存在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使本篇立意高远,不同凡响。
四、补充拓展。
1、补充注释。
(1)“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万物的,它不会随外物(包括人的生死)而变化。
(2)“一死生”“齐彭觞”不是庄子的原话。庄子原话是:“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自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均见《庄子。齐物论》)。
(3)滥觞——本文有“引以为流觞曲水”句。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江河发源处水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崏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后以此来比喻事物的开始。如:楚辞中的谣歌可以看作是我国五言诗的滥觞。
2、知识拓展。
(1)东床——东晋名相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即指王导的家族。《晋书。王羲之传》载:“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郗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因称女婿为“东床”,也称“坦腹”。
(2)《兰亭序》帖——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兰亭序》帖后,爱不释手,常常“朝夕观览”。贞观十年,让冯承素、虞世南、禇遂良等人摹拓十本,以赏近臣。死后将其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次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以冯承素临摹最为逼真,较有影响。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个半印,故又称为“神龙本”。
(3)课外阅读王勃《滕王阁序》,比较两序的风格异同。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五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真正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对事物表层的理解,而应能把知识内化、迁移,在此基础上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创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1)名词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
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
质于齐(做人质)。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填然鼓之(击鼓,敲起鼓)。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东面而视(面对)。
履而制六合(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以瓮作;以绳系)。
序八州而朝同列(安排次序)。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以目示意)。
道芷阳间行(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处罚)。
(2)名词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晚上)。
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秋水时至(按季节,随着时令)。
顺流而东行(向东)。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一样;像包裹。
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天下云集响应(像浮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常)。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
什么是自由诗?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象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自由诗”,绝非“放荡不羁”,而是一种“自由”其外,“诗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的现代诗歌的精品。
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
就这首诗的总的倾向而言,作者并没有向读者讲述有关他乳母的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故事,他利用这些片断的故事或画面,目的是倾吐对大堰河的深情。所以这首诗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还)2.郑既知亡矣(已经)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
4.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5.唯君图之(希望)6.进兵北略地(夺取)。
19.窃(私下)为大王不取也20.会(正赶上,恰巧)其怒,不敢献。
六、文言虚词。
而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以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提宾标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为之奈何(对,介词)。
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
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
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因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
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呢,也可不译,助词)今者项庄拔剑舞(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亚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七
很多同学在平时上课时不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考试中对于这部分的考察范围比较少,但其实几乎每年的高考试卷上都有一些相关课内的考试内容,而且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复习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考点的理解,因为课本知识都是在考试大纲的覆盖内容内飞,所以对于明年高考语文来的同学来说还是要注重课内的复习,并对课内的讲读篇目要落实和过关。
诗文默写一直是高考中的固定题型,虽然分值不大,但是这是我们应该可以拿到的分数。只要按照平时的教学要求对文章进行了背诵,那么就可以轻松的拿到这几分所以学生首先必须首先掌握好高中课内的所有背诵内容,同时把握初中的课内要求背诵内容,再去掌握课外的背诵,这些要点考生必须了解,同时是复习背诵默写的一个方向,只有了解了这个方向,才能"万无一失"。
现在很多省的语文作文命题都是用的开放性材料,即所谓的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和过去材料作文的区别在于:过去材料作文中的倾向性明显,引导性明显。而新材料作文相反。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主要意思,不违背主要倾向,有关联,任选角度,可以是材料的意思,或者是补充,或者是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不足的,这些都可以。"所以,相对来说新材料作文更有利于同学的把握和发挥,同学可以在多积累素材,在考试中就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发挥的。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八
导入: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曾皙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大得孔子赞赏。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春风沂水的三月,在那崇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亲密的朋友携手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那该是何等怎样的乐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的长河,走进那兰亭,一起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过渡句:《兰亭集序》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王羲之其人及其写作背景。)。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郡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在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兰亭集序》。
(提问:什么是序呢?)。
明确:一般放在书或者文集的前面,是说明书籍著述或者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过渡句:《兰亭集序》不仅是一幅书法极品,誉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更是散文中的佳品,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诵读、理解去探究文字的丰富的内涵。)。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们认真听一下录音。
(要求:注意文章的语气、停顿、字音)。
2、学生齐读。
(指导学生的朗读)。
(过渡句:关于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文意的理解,首先应该是字词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并尝试翻译,请特别注意老师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的字词及划线部分。)。
4、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梳理字词。
5、品读课文,读出情感。
(过渡句:字词的梳理,可以说是为我们理解文意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接下来我们请男生读一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勾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乐。
作者为何而乐呢?
1、良辰:暮春之初。
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暮春也就是三月。
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翻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最美的一段时光。
2、美景:山、水、天气。
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
《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
《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可以说,真是洗尽铅华。写竹,只言其“修”而舍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素淡、雅致、清幽,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足以让人心境澄明,心旷神怡,物我同化。
3、乐事: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之饮。
(提问:对于王羲之等人来说可乐的事仅仅在于“修禊事”吗?要求: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就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流觞曲水,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亦足以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4、赏心:游目骋怀。
提问: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那么,他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
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明确:游,骋,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我们游目骋怀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这个时候,已经是见山不只是山,见水不只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
6、美读课文,感悟情怀。
明确:舒缓—稍快—舒展曼婉,语调要清新。
学生齐读,并尝试背诵。
7、小结。
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净化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尘埃蒙蔽的双眼明亮如初,使原本浮躁不安的心回复平静,使原本堆积的烦恼渐渐融化。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王羲之从这次兰亭盛会中悟到了什么呢?他想通过这篇许文传达出哪些人生感悟呢?这些留待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
8、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三、四段,想一想,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九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春秋年夜的小的都聚积在这里。兰亭这处所有高峻的山岳,强大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亮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抱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枚举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吹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酣畅论说幽深内藏的激情了。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爽,和风暖和,仰首不美观览到宇宙的浩荡,俯看不雅察看年夜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伸展视力眼光,坦荡襟怀胸襟,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其实很欢愉。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伤的原因,其启事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感喟哀伤,不能年夜白于心。原本知道把死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折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那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工作分歧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惟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此次会议的诗文有所感伤。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4、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米欧与朱丽叶》等。
5、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6、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7、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8、《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9、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一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
1、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2、古今异义。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士。
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环绕。
一觞一咏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
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
6、特殊句式。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二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三
“死生亦大矣。”对于生,死,我们都有不同的看法,奇迹般的我们来到了这繁华的世界上,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奋斗着,然而,上帝对待我们都是很公平的,他不会刻意的去偏袒某个人,让他有足够的时间享受于世间。
对于生死,我们都应该乐观、积极的去面对,只要在有生之年,能够有所作为,即便没有什么重要的、突出的贡献,只要我们曾经努力过,奋斗过,就不会后悔,也就死而无憾了。
生,这是奇迹,然而我们应该在奇迹的基础上再创造出奇迹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神奇的色彩。“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我们或许没有爱迪生的创造力,没有安徒生的想象力,但我们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平凡的事业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那么,你此生也是很成功的。
死,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把我们从世俗中解脱出来,免受世间的煎熬,但这仅仅是对于那些饱受人间折磨和压迫的人而言。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人来讲,死也许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我们不能如此轻生,因为世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珍惜的人和值得留恋和回忆。因此,即便是死,也要死的有意义,有价值。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也许没有刘胡兰死的伟大,没有张思德死的有意义。至少,我们也应该为实现远大的理想和美好的未来而死,给生命话上完整的句号。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有死才有生,有生才有死,生命的轮回也许不全是伪科学的,重要的是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有限的生命,奉献出无限的力量。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四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
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竟今:读zeng多作姓。
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士。
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环绕。
一觞一咏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
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五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1、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1、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1、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1、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死生亦大矣。
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六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七
尽管谁都知道语文很重要,但就现实来看,真正努力学语文的同学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缘于同学中普遍存在的二种错误认识。
1、认为语文拉分不大。
这些同学似乎很精明,常拿语文和数理化比较,认为语文的拉分远比不上理科。他们看到语文成绩最落后的也能考七八十分,秀的也就一百二三十分,相差五六十分,不大;不像理科,的近一百五,最低的也许五十以下,相差一百,真是悬殊。这种比较从表面看很有道理,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因为真正称得上拉分的应该是总体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学之间的比较,看他们是否因为某一门功课的缘故而使总成绩受到了影响,这两位学生应该是具有可比性的。如果两位学生总体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也就不具备可比性,那又何必比呢?再说,我们看拉分,不应局限于个别与特殊,应着眼于整体与普遍,就全体看,在高考中,因为某一门理科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并不比因为语文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多。每年高考,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语文只考八十来分,也会有一批学生语文考到一百二十多分,之间的较为普遍的拉分是三十至四十分。而一门理科的较为普遍的拉分也就三四十分,这点大家可以通过去看前几届的毕业生的高考成绩而得到证明。
2、认为语文提高不快。
语文的“广”和“深”常令人望而生畏,以致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语文要提高比什么都难。语文的学习好比在一湖水里放盐,明明放了很多,依然尝不到咸;不像有的功课的学习,好比在一碗菜里放味精,放一点点就感觉很鲜。然而,盐放几天也许感觉不到,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是一定可以感觉到的。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功课的;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端正了语文学习的态度,确立了语文学习的信心,下面的学习方法才能对你发挥作用。
高三复习,时间有限,但同学们同样需要重视课本,看一看,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背一背,做到“心中有本”。
高三要想复习效率高,必须适时总结归纳。总结已做过的题,归纳做题方法及解题思路、设题角度及答题要点。多动手,勤总结。以点带面,化繁为简。
制定适合自身的切实可行的语文复习计划,做到天天有事做,时时有目标,不急不躁,保持适当的压力。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八
永和九年的干支年。
【暮春】。
春季的最后一个月。暮,晚。
【兰序】。
在绍兴西南,其地名兰渚,渚中有兰亭。
【修禊】。
一种消除不祥的祭礼。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三,临水而祭,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毕、咸】。
副词,都。
【修】。
长,高。
【激湍】。
流势大,流速急的水。
【映带】。
映衬并像带子般环绕。
【流觞】。
把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流,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而饮之。觞,酒杯。
【曲水】。
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次】。
处所,地方,指水边。
【丝竹管弦】。
都是乐器。箫笛用竹制成,是管乐器。琴瑟用弦制成,是弦乐器。
【盛】。
多,这里有“热闹”的意思。
【惠风】。
让人受惠的风,微风。
【品类】。
指自然万物。
【所以】。
这里是“用来”之意。
【骋】。
奔驰,这里为“舒展”之意。
【极】。
极尽,尽情。
【信】。
确实,真。
【夫】。
助词,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相与】。
相聚。
【俯仰】。
一指社会人和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一说低头抬头,形容时间短暂。此处取前一个意思为佳。
【取诸】。
从……中取得。
【次】。
处所,地方,指水边。
【丝竹管弦】。
都是乐器。箫笛用竹制成,是管乐器。琴瑟用弦制成,是弦乐器。
【盛】。
多,这里有“热闹”的意思。
【惠风】。
让人受惠的风,微风。
【品类】。
指自然万物。
【所以】。
这里是“用来”之意。
【骋】。
奔驰,这里为“舒展”之意。
【极】。
极尽,尽情。
【信】。
确实,真。
【夫】。
助词,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相与】。
相聚。
【俯仰】。
一指社会人和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一说低头抬头,形容时间短暂。此处取前一个意思为佳。
【取诸】。
从……中取得。
【次】。
处所,地方,指水边。
【丝竹管弦】。
都是乐器。箫笛用竹制成,是管乐器。琴瑟用弦制成,是弦乐器。
【盛】。
多,这里有“热闹”的意思。
【惠风】。
让人受惠的风,微风。
【品类】。
指自然万物。
【所以】。
这里是“用来”之意。
【骋】。
奔驰,这里为“舒展”之意。
【极】。
极尽,尽情。
【信】。
确实,真。
【夫】。
助词,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相与】。
相聚。
【俯仰】。
一指社会人和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一说低头抬头,形容时间短暂。此处取前一个意思为佳。
【取诸】。
从……中取得。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十九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1、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1、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1、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1、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死生亦大矣。
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汇总篇二十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8、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我虽然十分愚笨,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像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陌路之人。
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播散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1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宿舍生活高一范本(通用15篇)
- 最新强化党员意识的发言稿范文简短(大全8篇)
- 国旗下讲话稿小学升旗时的礼仪范文范本(汇总19篇)
-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怎么写(实用19篇)
- 最新表彰奖励通报如何写(优秀13篇)
-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论文(优秀10篇)
- 最新有关民主生活会发言稿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简短(优质15篇)
-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简短 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论文(八篇)
- 自我反省检讨书的模板简短(通用9篇)
- 最新广告管理论文范本(汇总8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